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徒彻的话,顿时让大殿之内文武诸臣为之一震,此刻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顿时就明白了,先前大王暴怒的原因,目的就在这里。什么埋怨封严章在军中的影响、威望等诸事,这根本就是在为此事做铺垫。

    文官还好,但是大殿之内的各个武将,顿时心中就一跳。他们身为蜀军将军,哪一个没有没有亲信,哪一个没有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再加上蜀军辖地大族豪强盛行,这些领军将军,哪一个不是将家族子弟带入自己所处的地位之下,作为自己的亲信来用?当然,这些家族也罢,这些领军将军也罢,他们是无法动摇司徒彻的统治的。但是,他们确实影响这蜀军的发展,影响这蜀军军队的强弱。

    不过,这一切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站在君主,也就是蜀王司徒彻的角度来思考。对于这些领军将军而言,要是按照赵国军队的制度来,他们手中的权利起码要减去大半。没错,是大半,除了领军作战,负责战场指挥之外,其他的诸如下发军饷、考绩功劳、抚恤、军官升迁等各项有实际利益的权力,则尽皆被蜀王剥夺。当然,剥夺的也不过是他们想去做不该做之事的权力。如果站在一个正直的将军身份来说,这样并没有影响他的正真权力。

    大王这哪里是在计较汉中战败之事,哪里是在埋怨封严章带来的祸患,这分明就是要对蜀军军队下手。但是,他们能反驳吗?汉中战败,就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眼前。

    “怎么?你们还有其他意见?”见没有人回答,司徒彻眼角浮现一抹冷光,旋即接着冷声说道,“还是说,你们也有封严章一样的想法,想要将你们麾下的军队变成‘私’军?”

    司徒彻此话一出,大殿之内的众多武将顿时脸‘色’发白,尤其是那些手中有兵权,且权力极大的几个将军,更是额头直冒冷汗,深怕一不小心被大王以这个名义给他们给处理了。他们身后虽然有大族支持,但是,想要与国君做对,那自然是不成的。再说了,他们虽然手中有权,但是,军队也绝对不会遵从他们的意思与大王敌对。

    “李明瞻,你是负责军中诸事的,你的意思呢?本王所言,是否有理?”司徒彻笑着询问蜀王府的行军司马李明瞻。

    李明瞻早已经知道司徒彻想要做什么,他也是参与与司徒彻合谋此事的负责人,自然不会有什么为难之处。当即沉声道:“回禀大王,臣一万,大王所言甚是。赵国强大,天下皆看在眼中。赵军之强,天下无能出其右者,这是天下人人皆知的事情。赵军的制度,对于所有诸侯来说,都是值得吸取的,因为,这种制度,对国家,对军队来说,都是极有好处的。”

    顿了顿,李明瞻接着说道:“当然,对于领军将军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最起码,能让他们专心与领军作战,而不是将心思投到其他方面去了,最后祸害国家,祸害家族与自己。是以,臣以为大王所言,我蜀军当立刻改制实施。”

    “很好!说得好!”司徒彻抚掌赞叹道。旋即司徒彻又将目光看向了蜀国兵部郎中姜睿诚身上,姜睿诚不仅仅是蜀国的兵部郎中,还是姜氏一族的主事人。

    “姜爱卿,你的看法呢?本王见你似乎有话要说,但讲无妨!”

    听闻司徒彻如此说,姜睿诚脸‘色’一紧,心中对司徒彻更加畏惧起来。姜睿诚很清楚,自己哪里是有什么话要说。先前姜破云在汉中大败的事情他都没敢轻易开口,像此等事关诸多利益的事情,他哪里会主动说话。但是,司徒彻偏偏将他拉出来,而他姜睿诚却不敢反对,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因为此事与汉中战败有关,要是他姜睿诚赞同蜀王意思,那么,汉中战败的责任自然就是汉中蜀军的责任,是因为蜀国的军制不好。

    要是他姜睿诚反对了此事,那么他也就是在说明,汉中战败,不是因为汉中蜀军不遵军令,不是因为这蜀军制度不对,而是他姜破云的能力有问题。那么,这汉中战败的责任,那自然就是姜破云的。而姜破云能力不行,却能成为镇北将军,他这个兵部郎中有难以摆脱的罪责,是不是因为姜破云是你姜氏一族的族人,所以你姜睿诚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姜破云推上了镇北将军的位置?

    结果却导致大战失利,他姜睿诚这个兵部郎中也难逃罪责。姜睿诚很清楚,蜀王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早已经有所安排。虽然姜睿诚和许大人都明白,姜破云担任镇北将军,去汉中接替封严章的职务,不是他姜睿诚出力,而是蜀王直接任命。但是,又有谁胆敢将此责任推到大王身上?所以,只要有人将此事提出,那自然自然就是他姜睿诚的。甚至是,连带着就让姜氏一族被扫出蜀国朝堂。要是那样,他姜氏一族也就没有在成都府继续生存的能力了。他相信,要是让蜀王讨厌,只怕落井下石的人不在少数。

    而姜睿诚很清楚,司徒彻此刻在大殿只能如此说,那自然是早有所安排。看看这前前后后的经过,要是没有安排,他姜睿诚如何也是不会相信的。所以,在官员之中,定然有知晓蜀王此举的人。要是他不同意,下一刻,就会被人揭发‘私’用权力,识人不明以致使大军惨败,丢失汉中之地。

    “怎么?姜爱卿还有什么顾忌不成?只管开口,本王会替你坐镇。”见姜睿诚有些发怔,司徒彻再次开口道。

    姜睿诚明白,大王是在向自己表示,如果他同意,那则一切还好,大王依旧站在他姜睿诚的身后。要是不同意,那也就说明,他姜睿诚和姜氏一族与蜀国没有关系了。

    “回禀大王,臣进过深思,也认为我蜀军可以效仿赵军制度,对军中情况做一改革,以避免封严章和汉中战败的事情再次出现。赵军强大,我蜀军想要战胜对方,不出奇招,只怕并不容易。是以,臣以为,大王之意可行。”

    听的姜睿诚如此说,司徒彻轻笑道:“姜爱卿果然通与兵事,看来,兵部诸事,以后有姜爱卿在,当无忧虑。”

    听着大王的赞赏,姜睿频心中暗叹不已。自己先前的这般一开口,自此就已经彻底得罪了所有的武将,尤其是实权武将和他们所在的家族。即便是有大王看重,但是,也不能让他有丝毫兴奋之‘色’。他不是李明瞻,不仅是李氏大族出身,还是司徒彻的亲信,也是蜀国权力核心人员。他是兵部郎中,其上有‘侍’郎,有尚书。即便现在蜀国内各部尚书都空缺者,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这个位置不存在。这些个等级,始终都是存在的。他想坐镇兵部,还要上升两大级才行。但其中却要收到其他大族的敌对,他人的阻碍。

    当然,姜睿诚此刻如何想,自然不是司徒彻需要考虑的。在询问玩姜睿诚之后,其有转向其他几个文官,而且,还是自己提前安排过的,没有大族牵扯的。片刻之后,大殿之内,诸多文官,基本上大都同意或者被动赞同司徒彻的意思。即便是有数人不赞同,但也没有敢直接反对,而是以自己文官,不熟军务为理由,建议司徒彻询问武将。

    这些官员之所以敢反对司徒彻的提议,不是他们在蜀国之中职位高,权力大,而是因为他们是大族推出来提反对意见的,也想让更多的官员反对。

    不过,司徒彻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人,而且,也没有给这些人机会。在第三个官员如此说之后,司徒彻当即就暴怒道:“不熟悉军务?现如今天下大‘乱’,国之重事,无出军务。你们不熟悉军务也就罢了,难道连眼睛也没长?看不出我军和赵军之间的差距?没看到赵国强大的原因?难道你们从来就没有在乎过和关注过我蜀国的大体情况?”

    不等这名官员辩解,司徒彻就冷声喝道:“如此无能无才之人,本王要知何用?我蜀国朝堂要之何用?”当即就下令,剥夺一切职务,永不叙永。当然,之前的两人,也一并收到牵连,其中,不乏有吏部高官。

    司徒彻此举,顿时让大殿之内还有其他想法和心思的官员不敢再有任何反对之处,司徒彻接下来的询问,几乎所有的文官都表示支持。不支持?前面那几个官员就是例子,剥夺全部职务,永不叙永的惩罚可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林爱卿,你认为呢?”末了,司徒彻直接询问其想来不爱理会的林世文身上。

    林世文笑道:“大王所言,对于我蜀军来说,是莫大的好事。此事若成,我蜀军将浴火重生,才有能力与赵军对抗。大王此举,蜀军幸甚,当为之!如果雍王在世,也会大加赞赏大王此举。”

    林世文如此说,顿时在大殿之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林世文虽然不讨司徒彻所喜,但是,其在蜀国内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司徒彻。要知道,林世文是昔日雍王麾下三大重臣,在雍军体系之中,有着莫大的影响。虽然司徒彻现在已经将雍军体系变成了蜀军体系,但是,蜀军依旧是从雍军改变而来,其中的根基,依旧是昔日的雍军。

    司徒彻自然明白林世文开口带来的意义,他也知道,自己此举,林世文定然不会拒绝。否则,他也不会询问林世文。不过,林世文直接开口赞同,还大家赞赏,确实让司徒彻感到满意。说实话,这也是林世文第一次这么爽快的赞赏他。也因为如此,让司徒彻对林世文的感觉顿时好上许多。

    嗯……这以林世文的影响,要是此次改制开始,除了他之外,还真没有比他更适合作为主持此事的人了。

    “左将军高欣,你以为呢?”司徒彻终于还是将话题引到武将身上,而且,还是实权的诸位将军身上,让他们表示他们对此次行动的看法和支持。

    左将军高欣不由一阵苦笑,要说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那自然是不可能的。要说他不明白此举对蜀军的影响,那也是不可能的。虽然他对于此举,有些不乐意,但是,此刻,他有选择的余地吗?

    “臣也赞同大王之意,此举……此举大利我蜀军!”左将军高欣,成为第一个赞同此举的实权将军。当然,这也是他唯一能做出的选择。要是不赞同,那想要把蜀军变为‘私’军,心有不轨之意的罪责,可就要降临到他头上了。要知道,这个罪责,可是死罪,与文官不赞同不同。绝对不会是简简单单免除所有官职就能解决的,那是要掉脑袋的。

    随后,右将军张桐,前将军徐子真以及后将军韩乐等诸多实权将军,一个接一个的被司徒彻点名询问,让他们做出选择。这一刻,他们哪里还有其他的选择,不得不出言,赞同司徒彻所言,改变蜀军军制的意思。

    “哈哈……很好!看来,诸位臣工都是心系我蜀国的肱骨之臣,很好啊,本王很欣喜!正如左丞所言,此举大利我蜀军,诸位臣工都赞同此事,那就将此事作为我蜀国首要大事来进行。这事不是说说就行的,要立刻实施。”司徒彻笑着说道。

    “林爱卿,此事关乎蜀军未来,很是重要,非一般人能负责。在我蜀军,除了你之外,没有人比你更合适负责此事。随后本王会安排人手配合与你,全权负责此事,不知道林爱卿能否承担此任?”司徒彻看着林世文询问道。

    林世文一怔,随即沉声道:“臣,定不负大王重托!”

    “很好,军制改制,其他的暂且不急。但各部军中的军法官、后勤官员、功绩记录考核、抚恤等关乎各部军队诸事,从今日起,全部有你直接安排,各部直属本王管辖,各部军官、将军,都不得干涉,从今日其,也不得干涉此等事情。”司徒彻当场就将一部分原本属于各部将军的权利,收回到其自己手中,就是兵部,也无权干涉。

    随后,司徒彻又将征召新卒,训练新卒的权利,‘交’给兵部,有兵部统一负责,与各部将军再无直接关系,而军官将校任免,则也有兵部和有林世文负责,新成立的枢密阁双方协商处置,报备司徒彻,有司徒彻给出批示。

    原本是蜀军在汉中战兵之事,结果,却成为司徒彻整顿军队,收复领军将军职权的引子,司徒彻这一手,让蜀国中枢官员和武将,各个都是有苦说不出。此刻,不知道多少武将官员,恨不得将汉中投降赵军的那些将校,杀上几百遍。要不是他们,蜀军就不会在汉中大败,如果不是蜀军在汉中大败,蜀王也不会利用此事,将改制军队给‘弄’了出来。甚至是,他们连反驳的理由都没有。

    “好了,军队改制,现在就说道这里。但汉中战败,对于我们蜀军而言,却是影响颇深。”,司徒彻脸‘色’一冷,沉声道,“为了汉中之地,我蜀军付出的代价可是不少,结果却没有得到我们本该得到的。而且,汉中之地处在成都北方,影响这我蜀国安危,不能不重视。”

    “诸位臣工,现如今我们已经从汉中败退,汉中之地已经落入赵军之手,我益州也收到赵军的威胁。所以,我们不能就此罢手。对于眼前的情况,你们有什么看法?”

    右丞李明瞻知道,自家大王还没有将心思从汉中之地收回来,但是,现在蜀军已经败退,确实不适合继续与赵军对战。于是,其沉声道:“大王,臣以为,现在我蜀军当以军队改制,训练士卒为主。至于汉中之地,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继续与赵军争夺。不仅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在汉中的立足点,也是因为我军还没有从之前与汉军大战之中回复过来,各路大军,也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

    听的李明瞻如此说,司徒彻眉头不由一皱,沉声道:“你的意思是,汉中战败,我们就这般算了?你所担心的,本王岂能不知。但是,汉中之地,对我们而言,太过重要。要知道,这汉中之地,本就是我们益州的一部分。我们占据汉中,则我蜀军与赵军对峙之中,我们将占据有利的一面。就算不能北上攻伐赵国,但也不至于让赵军轻易南下。”

    “但要是让赵军在汉中站稳,那么,对于我们蜀国而言,绝对是最大的坏事!有了汉中这个立足点,赵军能在汉中囤积大量的粮草物资,随时能从汉中出动大军,对我们益州采取攻势,那样,我蜀军就只能被动防守了。”


………………………………

第897章 蜀军还要战

    更新时间:2013…10…13

    李明瞻是蜀国左丞,是司徒彻麾下的亲信。李明瞻的不赞同,让司徒彻不由眉头直皱。其实,司徒彻也清楚,李明瞻所言极有道理。不过,汉中之地对于蜀军而言,确实很重要。

    不过,对于李明瞻,司徒彻并没有恼怒,反倒是沉声说道:“你的意思是,汉中战败,我们就这般算了?这汉中之战,我们付出了多少,你应该很清楚,就这般放弃,你可甘心?”

    “当然,爱卿所担心的,本王岂能不知。但是,汉中之地,对我们而言,有多重要,诸位臣工都是清楚的。汉中之地,本就是我们益州的一部分。我们占据汉中,则我蜀军与赵军对峙之中,我们将占据有利的一面。就算不能北上攻伐赵国,但也不至于让赵军轻易南下。”

    “但要是让赵军在汉中站稳,那么,对于我们蜀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有了汉中这个立足点,赵军能在汉中囤积大量的粮草物资,随时能从汉中出动大军,对我们益州采取攻势,那样,我蜀军就只能被动防守了。”

    “至于军制改制,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任何心动,我蜀军下辖益州、宁州、‘交’州和荆州部分地域,此次行动,多是益州驻军。其他地方的军队,还是需要驻守各地。所以,林爱卿的枢密阁可以先从其他地方先进行改制,随后再在益州实施。另外,这些改制,并不影响大军的任何行动。”司徒彻凝声说道。

    其实,此刻的司徒彻已经有些后悔。后悔昔日对汉军动手,要从汉中王手中夺取汉中之地。他对汉军动手,让他背负骂名不说,还将整个南方联盟给瓦解了。当然,对于蜀王司徒彻而言,这些他都可以抛弃,只要能获得实在的利益。

    可惜的是,他司徒彻太小看了汉中王司徒飞的狠辣。在守不住汉中之地的时候,宁可让他落入整个南方所有诸侯共同的敌人赵国手中,也不愿让他得到。其实,现在的司徒彻想想,如果自己与汉中王易地而处,说不定也会如同对方那般做。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发生,即便是有些后悔,但司徒彻并不会去埋怨什么。他可惜的是,汉中之地却便宜了赵军。当然,如果是其他地方,蜀军败了也就败了。但是这汉中之地的得失,对蜀国而言,非常重要。否则,昔日他也不会对汉中王这个盟友下手了。

    “大王,话虽如此,可是我们益州的兵力并不比汉中境内的赵军多出多少,而且,赵军随时能从雍州‘抽’调大军南下,那么,我们就会继续处于下风。即便是要战,也要做好准备方可。否则,仓促之下,对我们很是不利。”李明瞻害死不赞同现在出军,全面反击。

    司徒彻沉声道:“其实,此刻汉中的赵军并没有你们想象之中的那么强。赵军从雍州南下,军队还好说,那粮草物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之我们运输物资要更困难。这些,从折返回来的姜破云等诸将校口中已经探明,这也是汉中赵军此刻的缺点。也是因为如此,本王才要在此刻出击。否则,等赵军稳固地方,源源不断的将粮草物资向南运输,囤积与汉中,那对我们可就是极其不利,再想反击,几乎就不太可能了。”

    “另外,赵国治理地方的制度,你们也是知晓的。所到之处,减免赋税,使得赵军短期之内,不仅不能从地方获取物资,还需要支出不少。尤其是汉中因为我们与汉军的‘交’战,民生凋敝,赵军需要支出的更多。所以,此刻是汉中赵军最为紧张的时期,此刻出击,才是最合适的时间,也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时候。”

    见司徒彻如此说,李明瞻知道,想要劝说自家大王放弃对汉中之地的行动,只怕是不可能了。所以,其就将目光转向林世文,沉声道:“林大人,以你之见呢?”

    林世文身份非凡,即便是不被司徒彻所喜。但是,林世文一般所说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有道理的。即便是汉中之战,昔日林世文也是极力的不赞成。与其他人不同,其他人不赞同是因为蜀军对汉军下手,会败坏蜀军和蜀王的名声,会破坏南方诸侯联盟,会让北方的赵军占去便宜。但是,昔日林世文的观点则不是这些,他反对的理由则是汉中之地蜀军拿不下。

    结果司徒彻没有听从林世文的劝解,执意要行动。而其他蜀国臣子也没有在意林世文的见解。在他们看来,蜀军和汉军对战,最后获胜的自然是己方。即便汉中之地是汉中王的下地,汉军在那里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汉军与蜀军相比,差距太大。但随着赵军的出击,那些轻视林世文的蜀军新贵,可是不得不认认真真的对待林世文。

    听到李明瞻的询问,林世文沉‘吟’了片刻,沉声道:“李大人所言,是担心我们出击汉中,会因为实力强弱对比和后勤问题,再次被赵军击败。不过,我以为,大王所言也是极为有理。没错,从表面上看来,我们蜀军没有赵军强,即便是动用我益州现在可以‘抽’调的兵力,也不过是比汉中的赵军强上少许,并不能保证一定胜过赵军。”

    “但是,正如大王所说,现在汉中的赵军后勤运输比我们困难,他们的施政手段,确实给他们的后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即便是他们能通过抄没豪强大族能补充一些,但是,汉中之地在我军与汉军大战之中,这些大族豪强已经没有多少能量了。”

    “不过,虽然赵军的这种施政手段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后勤负担。但是,反过来说,只要他们坚持下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那也是极大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民心,能很快的稳固地方。在百姓受到其利,大族消亡之后,这汉中之地就成为赵军稳固的辖地。这也是赵军能很快将其攻下的地域,变成自己稳固的辖地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不能给赵军时间,不能给他们稳固地方的时间。否则,即便日后我们有能力反击了,那也要面临赵军强大的军队和汉中几十万百姓的支持。因为我们不能给他们同等的待遇,所以,这些百姓定然会稳稳的跟在赵军身后,并拥护赵军,以保证他们现在的利益。分配田地,减免赋税,统一税收等政策,对于百姓和商人而言,那可是极其优厚的条件了。为了这些有利于他们的条件能继续保持,他们定然会与赵军一起,与我们死战的。”

    “因此,我们不战则以,日后只能在边界据守,进而被赵军步步紧‘逼’。一旦我们蜀军出现异常情况,赵军就能挥军南下。此外,赵军占据汉中之后,也能通过给汉中的条件来影响我们益州辖地,到那时,对于我们统辖地方而言,也是极其不利的。除非诸位大人和益州的大族豪强,愿意付出家中所有,与赵军施政一样。不过,想来诸位都是不愿意的。”

    “我军此刻行动,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