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传奇-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存在下去,可你能保证他会顺利接任华纳兄弟的ceo么?之后他能在ceo位置上坐多久?变数太多了,我们要始终给自己留足回旋的空间。”
小库恩点点头,深以为然。看看米拉麦克斯就知道了,它是杰弗里卡岑伯格力主下被迪士尼收购的,可在迪士尼赶走卡岑伯格之后,态度就从亲妈变成了后妈。
这些年韦胖和米拉麦克斯,为迪士尼上缴了不少利润,也拿下了不少的奖项,但艾斯纳依然屡屡限制米拉麦克斯。
时代华纳集团里的勾心斗角也很不少,万一某天杰夫罗宾诺夫内斗失败,cms也要跟着倒霉的。
“其他原因呢?”小库恩问道。
“当然是大公司的本性了。”秦伊莎微微露出笑意。
“大公司的本性?”小库恩微微眯起了眼睛,这代表他之前没有想过这个,对秦伊莎的话题很感兴趣。
“维持自己的强大地位,对于有威胁的小公司,要么收购了事,要么在竞争中干掉对手。”秦伊莎将身体往后一靠,悠然笑道,“这和情感因素无关,这和商业道德无关,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好莱坞,大鱼吃小鱼都是最基本的法则。”
凯瑟琳就在旁边听着,听着两人谈着涉及十几亿美金的收购,早就已经新潮澎湃了,也许单纯的金钱已经不能刺激到她的神经了,但金钱后边象征着的权力,却让她迷醉。
微微而笑的秦伊莎,露出了洁白的牙齿,让笑意显得有些残酷,这种残
(本章未完,请翻页)酷却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吸引着凯瑟琳,使得她都有些喜欢和崇拜秦大小姐了。那种因为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厌恶感觉,早已烟消云散,但凯瑟琳心中的危机感却更浓了。
“可总会有小公司崛起?”小库恩问着秦伊莎,又似乎是在问自己。
“那是因为大公司有时会互相牵制,而小公司掌握着一些独到的东西,又懂得掌握时机。”秦伊莎就像个启迪学生的老师一样,说着那些正确的理论而又不涉具体。
“你的意思是,cms想要得到大公司的庇护是正确的想法,但不能只寻找一家,要让他们互相牵制?”小库恩用的是疑问语气,但心中却已经十分肯定了,脸上露出了笑意,“最多出让给华纳20%的股份,也就是说最少需要引进两家六大级别的股东,让他们形成平衡。”
“bingo!”秦伊莎打了个响指,“你让华纳兄弟成为cms的股东,无论他们占股多少,最终他们都会产生控制cms的想法,区别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因为这是大公司的本性。马克,你告诉我,你想要把cms变成一家伟大的公司么?”
小库恩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他对cms的感情,可不比乔布斯对苹果的感情弱多少。
“那么,马克,你就做好同六大级别的对手或者朋友纠缠的准备吧!这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会长达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秦伊莎唇边绽放出了笑意,语调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伊莎,我想请你参加和华纳兄弟的谈判。”小库恩断然做出了决定,“你是cms的首席财务官,完全有理由参与,我觉得,这会是cms腾飞的起点。你愿意么?”
“这很有趣!”秦伊莎答道,“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聊聊梅尔吉布森和互联网,这貌似更有趣?”
……
“白兰地?”杰夫罗宾诺夫问道,“还是葡萄酒?”
小库恩倒了一杯白葡萄酒,笑道:“我以为梅尔吉布森这件事后,好莱坞的人应该有很多人戒酒的。”
“梅尔吉布森可没有这种影响力,你可以想象好莱坞没有梅尔吉布森,难道你能想象好莱坞没有酒么?”罗伯特达理也开了个玩笑,“我认为大家戒掉的不应该是酒,而是电话。”
小库恩看到罗伯特冲他眨了眨眼睛,对这种试探回以不置可否的一笑。
“为什么让那位讨厌的澳洲人打搅我们的好心情呢?”秦伊莎举起了酒杯,“为了cms与华纳兄弟更紧密的合作,干杯!”
“干杯!”
众人都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通过谈判,华纳兄弟通过1亿美金2亿美金等值的华纳兄弟股份交换了20%的cms股份,并且华纳兄弟会帮助cms建立全球发行渠道。
“罗伯特,杰夫,cms永远不会让你们失望!”端着酒杯的小库恩如是说道。
(本章完)
………………………………
第212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马克,我从来都是相信cms的!”杰夫罗宾诺夫看到罗伯特达理的眼神示意,含笑说道,“只是,为什么cms只肯转让20%的股份呢?这未免有些少了。”
前文说过,罗伯特达理都有全资收购cms的打算,就算花个十几亿美元,也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好莱坞的核心价值就是那些能够拍出票房大卖电影的人才,梦工厂之所以能够从保罗艾伦那里拉到20亿美元的融资,就是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梦工厂的三大合伙人之一。
无论怎么看,小库恩的赚钱能力,都是年轻版的斯皮尔伯格,或者说比斯皮尔伯格还要恐怖一点,毕竟24岁的斯皮尔伯格的地位可没有这么高。
“杰夫,”秦伊莎微笑着答道,“我怕股份给得太多,cms就不是马克做主,而是华纳兄弟做主了。”
“伊丽莎白,说实话,你今天代表cms谈判,倒是吓了我们一大跳。”罗伯特达理开门见山地试探道:“时代华纳那里,倒是有人担心秦氏财团,借着这个机会成为华纳的股东。”
达理的确想过这种可能,克劳德易已经进入了迪士尼的董事会,为了支持自己的女儿,秦易未必没有把秦伊莎送进华纳董事会的意图。
好莱坞娱乐业虽然有着全球的影响力,但实际上规模并不大(相比于it、能源等行业),凭借着秦氏财团的实力,能够很轻易地改变其中的力量对比。
如果秦易真的有什么计划的话,能够提前参与布局,达理和罗宾诺夫都能得到不少好处,他们和小库恩不一样,小库恩是cms的所有人,他们只是华纳的职业经理人,可不怕失去华纳的所有权。
秦伊莎格格娇笑了一阵,用初听起来很平稳地语气说道:“这种想法很荒谬,据我所知,秦氏财团可没有大举进军娱乐业的计划,很多都是一些小辈们自己的投资。至于我,连在cms的股份都没有,只是cfo而已。”
罗伯特达理目光闪动,和杰夫罗宾诺夫对视一眼,有点了然当前的情况了。cms现在的股权状况,华纳兄弟占股20%,斯科特马丁占股5%,简威廉姆斯占股2%,剩下的股份都在小库恩手里,有73%。
这次之所以出让的股份这么少,恐怕是因为剩下的份额中,有一部分是留给秦伊莎的,或许是要等到两人正式结婚之后,才好进行股权分配。
至于秦氏财团大举进入好莱坞的事情,多半不会发生,这种曝光度很高,利润又不是非常丰厚的产业,一向不是大财团们的兴趣所在。
“好吧,伊丽莎白。”罗伯特达理点点头,“等律师们审查完合同,我们就可以正式签约了,总公司那里不会设置障碍的。”
杰夫罗宾诺夫定定地看着小库恩和秦伊莎,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合同签订之后,他们就是华纳兄弟的自己人了,2亿美金的股份虽然不多,但也超过1%了。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小部分华纳股权的事情,这代表着一种跨越,一种地位的提升。之前,小库恩再成功,他也只是个能拍出赚钱电影的导演,cms再赚钱,它也是一个用来避税的工具,就算是制作了《百万富翁》,投资了《泰坦尼克号》,也依旧是被人摆布的棋子。
现在,他们和换股,就代表着同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结成了最稳固的利益同盟。他们,已经挤进了好莱坞的核心权力圈,从此能够成为和各大高管平起平坐的玩家……
端着酒杯挂着自信笑容的小库恩,还有正在与罗伯特达理谈笑的秦伊莎,似乎什么都不明白,又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切。
……
时光飞逝,《黑客帝国》的第三周放映已经结束,票房结果仍然让华纳兄弟和小库恩感到激动。它在这一周的跌幅,竟然只有226%,比上一周还要小,达到了474075万美元,排在了票房榜的第二位,看来影迷们是真的很喜欢它。
他的最大竞争对手,同样是由华纳投资的《蝙蝠侠与罗宾》,首周票房只有594723万美元,虽然夺了周冠军,却比上部电影的首周票房要低多了。上部《蝙蝠侠3》的口碑已经非常危险了,这部彻底跌到了烂泥里,票房高开低走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它那一套糊涂的剧情设定、近乎胡搞的人物形象,让影评人和观众几乎就没有不骂的,观看完这部电影走出电影院的观众,如果还能够面带笑容,那这个人不是蝙蝠侠铁杆粉丝中的铁杆,就是dc漫画对头漫威的死忠。
这部制片成本为125亿美元的高成本超级英雄电影,恐怕会让华纳大亏一笔,听罗宾诺夫说,蝙蝠侠系列到这部应该终结了,怎么也应该冷藏个十年左右,让影迷们忘记这个恶劣的印象,才好重启。
接下来排在第三位的,正是茱莉亚罗伯茨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礼》,342032万美元的成绩,还有不错的观众口碑,已经可以确定索尼终于时来运转了,毕竟这部片子的制片成本只有3800万美元,北美票房已经破亿可期了,而茱莉亚罗伯茨本身也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巨星,海外票房也不会差了。
其他如《空中监狱》和《侏罗纪公园2》,都只有1500万美元左右,而《生死时速2》则直接跌到了前五名之外。
这票房结果一出来,当然就是有喜有忧了!
杰夫罗宾诺夫算是喜忧参半吧,《蝙蝠侠和罗宾》的惨败,虽然早有准备,但是惨到这种程度,还是出乎他的意料,但有《黑客帝国》的大爆支撑,他也不担心自己的位置。
只是导演乔舒马赫和主演乔治克鲁尼,估计要扑街一阵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短时期内,是不会有人找他们拍大制作电影了。不过乔舒马赫还可以混小成本电影圈,乔治克鲁尼也有电视剧给他做备胎,在《er》中,他仍然是那个受到无数观众喜爱的急诊室医生。
基努里维斯估计要彻底悲剧了,本来他的演技就不怎么过关,只靠一张冷峻的帅脸立足好莱坞,平日里也是约翰尼德普这些混cult片的怪咖们(德普在97年就这地位)搅在一起,现在《生死时速2》扑得这么惨,他是要彻底扑出一线行列了。毕竟,现在可没有什么《黑客帝国》充当他的救世主了。
尼古拉斯凯奇应该放在比较开心的那个行列里,他的《空中监狱》虽然票房没有大爆,口碑也不是非常好,但最终北美极有可能破亿,海外的势头也不错。最重要的是,他在电影里的表演,影评人和观众们都很喜欢,这算是一部片不是很红但人会红的电影!而且,下周他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动作片《变脸》就要上映了,试映期的反响很好,总体而言,今年是他的上升期。
茱莉亚罗伯茨也应该感到开心,《我最好朋友的婚礼》按照投资收益比算,是一部非常赚钱的电影,这又一次巩固了她在女性爱情喜剧类型的地位。梅尔吉布森的事件当初的确让她恼火过,但经过经纪人的分析,她已经辩证地认清了这是一件好事,《阴谋理论》无论怎么失败,黑锅都会被扣给梅尔吉布森,和她无关了,绝不会影响她的一线女星地位。
小库恩,无论怎么看,都应该是属于最开心的那个人!
他的敌人梅尔吉布森,因为自己作死,已经被全好莱坞默契地封杀了,再不济,也会被封杀个十年八年的,肯定不会像个苍蝇似的烦他了。
因为梅尔吉布森事件,《黑客帝国》获得了许多同情分,在电影上映初期,如果说它的北美票房可能破3亿的,那么现在它的可能性又增大了许多,有很多路人都对它产生了兴趣,纷纷走进电影院,这是献祭了梅尔吉布森的结果。
他的cms正式和华纳换股签约,加入了华纳的大家庭,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罗伯特达理和杰夫罗宾诺夫在位,cms在华纳享受的就是亲儿子的待遇。在电影立项、投资、宣传、发行等诸多环节,必然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还有,秦伊莎从东南亚回到了洛杉矶,在公开场合,两人狠狠地秀了几场恩爱,打击了两人感情破裂要分手的谣言,某些黑子们是暂时闭嘴,潜伏起来了。
而且这一周,他还完成了苹果的广告片拍摄,他的第一支,有可能也是唯一一支广告片,肯定能够激起部分公众的兴趣,也算是为苹果做了点贡献。
最最重要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折磨了他两三周的感冒彻底好了,他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电影筹备中了!
(本章完)
………………………………
第213章 谍影重重
小库恩要准备的新电影,就是《谍影重重》。
这部电影当然是有原著小说的,就是由著名惊悚间谍小说作家罗伯特陆德伦在80年代所著的伯恩系列小说,因为其严谨扎实的资料考据,紧张刺激的情节设置,以及出神入化的间谍行动,作品热度非常高,全球有不少读者追捧。早在88年,这个系列就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由理查张伯伦主演。
这次,小库恩之所以放弃执导《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选择把这部小说电影化,就是因为十分喜欢系统中的《谍影重重》,这是一部被影迷视为各个方面没有短板的电影,在稳固小库恩在影迷中的地位这件事上,可要比不大好处理的《黑客2》适合多了。
当然,小库恩清楚,这部电影的票房,肯定是要被《黑客2》吊打的,但小库恩目前最需要的是口碑爆棚、票房惊艳的电影,而不是一部票房大爆、口碑却注定要下滑的电影。
因此,他早就安排戴维沃格尔和罗伯特陆德伦买下了小说的电影版权,剧本当然还是由他亲自操刀。
可一部电影要想成功,小库恩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为电影的核心角色选中最适合的演员。在好莱坞,因为演员的出彩,而拯救了一部烂剧本电影的故事很多;因为选错了演员,而让好剧本电影万劫不复的例子更多。
《谍影重重》最核心的角色就是杰森伯恩,毕竟小说名字就叫《伯恩的身份》(直译)嘛!
杰森伯恩这个人,为了切合时代背景,当然不能照搬罗伯特陆德伦的原版设定,肯定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编。
系统中原版的《谍影重重》是在2002年上映的,现在是1997年,勉强可以算的上是同一个时代,直接按那个设定来就行了,也就是说他还是要被设定成海湾战争的老兵,加入过特种部队,后来被cia招募成特工,参加了绊脚石计划。
但是人物的核心肯定是不变的,他是个经历过严酷的训练后,心思缜密、拥有高超杀人技巧的政府特工,精通多国外语,在枪械、爆破、格斗、跟踪、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等领域都是顶尖高手,有着超快的应变能力,极强的逻辑思维和条件反射般的危机察觉能力,擅长将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用品化作杀人利器,可以这么说,他就是“最致命的杀人机器”和“最难以被追踪的特工”。
然而,在伯恩失忆之后,他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杀人机器了,只是一个一心想要寻回身份的普通人,遭遇和命运都是身不由己的。在影片的绝大多数时刻,他都是处在这种状态。
伯恩的个人遭遇,要引起影迷,最重要是路人影迷的共鸣,让他们对他产生同情和认同,把自己的情感的带入进去,这就要求他必需要有一种平民气质,看起来就像是个普通人,像汤姆克鲁斯这种大帅哥、约翰尼德普这种怪咖、乔治克鲁尼这种儒雅风流
(本章未完,请翻页)型的明星都要被pass掉。
只有这样也还不行,杰森伯恩还要展现出超级特工那种酷劲儿,不是救世主尼奥那种锋芒毕露的酷,而是要像一把藏在质朴刀鞘中的利刃,平时看起来普普通通,关键时刻寒光一闪,就解决掉了敌人。这个要求,又把那些气质平庸的演员们给过滤掉了。
小库恩心中的最佳人选,不用说,当然是和他同一个经纪人的马特达蒙了。
说起马特达蒙,他在94年的时候,小库恩就安排他参演了《第六感》中枪杀掉马尔科姆医生的那个精神病人。
95年的时候,他作为《心灵捕手》的主演和编剧,在好莱坞怒刷了一波存在感,可惜这是一部红片不红人的电影,影迷们并没有怎么记住他。
在96年的时候,他还需要折腾自己,用挨饿和做重体力活的方式减重40磅,只是为了饰演《火线勇气》中那个吸海洛因的士兵。
在今年年初,他主演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的电影《造雨人》,出演坚持信念,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脱壳成长的主人公律师鲁迪贝勒。
而最近,他试镜成功了老斯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瑞恩”,虽然他的名字在电影标题中,但在电影里不过就是一个配角而已。
从上边的履历看,都不知道该说马特达蒙运气好还是不好了。说他运气好吧,他这些年一直都混得半红不紫的,演的电影没有烂片,还包括《心灵捕手》这种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他可是电影的绝对主演啊,却没有随着电影红起来;说他运气差吧,出演的电影都不是烂片,合作的导演也都是大导演,像老斯、科波拉和小库恩这种,绝对都是演员们争先恐后要讨好的。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马特达蒙有天赋,但绝对不是那种才华横溢型的,只是为人非常努力,为了角色十分的拼,才让他得到这么多大导演的青睐。
以小库恩现在在商业电影领域的声势,以马特达蒙本人的聪明程度,小库恩召唤他来演新电影的主角,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的。
可小库恩却不想这么搞,为毛呢?当然是因为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并不会知道珍惜。就像在崔妮蒂的选角上,小库恩让安吉丽娜朱莉很轻易地得到了角色,他开始觉得朱莉有些“近之则不逊”了,为了弥补过去的疏忽,在那个丑闻事件中,小库恩一直对朱莉很严厉。在杰森伯恩的选角上,他可不能犯类似的错误了。
正好,他要接受《好莱坞报道者》的一次专访,刚好适合把这个消息释放出去。
埃德蒙惠顿,《好莱坞报道者》最知名的撰稿人之一,因为初次见面,只是礼节性地和小库恩打了声招呼,心中却难掩他对眼前这位好莱坞最年轻的成功导演的好奇。
不说他每年一部电影上映的超快速度,不说他那五部连续票房爆发的成功电影,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说对方仅仅24岁的超低年龄(相对于导演来说),不说他只有了4年就赚到了20亿美元左右的庞大身家,也不说他那令人艳羡的女友,单单说每年他搅合出来的舆论风暴,就让埃德蒙这位稳重的记者涌起了无限的好奇心。
尤其是最近的围绕着《黑客帝国》而碰撞激荡出来的媒体风暴,小库恩更是产生了无数个版本的谣言,有谣言说安吉丽娜朱莉对他进行了性贿赂,还和他以及伊丽莎白秦玩过多次三人行,所以他才会支持她演崔妮蒂;也有谣言说为了扭转《黑客帝国》的颓势,他借用秦家的力量,安排了fbi的间谍对梅尔吉布森的监听,更是警告对方要永远离开好莱坞;还有谣言说,因为小库恩和梅尔吉布森的敌对,时代华纳和华纳兄弟内部又展开了新一轮的交锋;更有谣言说……
埃德蒙敢发誓,好莱坞存在的谣言,比白宫和国会里和华尔街加起来的还要多,有些时候事实会以谣言的形式出现,但令人挠头的是,没有人能够知道哪些谣言后边藏着真相。有时候越合乎常理的谣言越没有可信度,反而最惊悚的谣言最后被证实成真;有时候情况又恰恰相反。关于小库恩的各种谣言版本,埃德蒙就听过不下20个。
埃德蒙不是那种对于那种事实真相很执着的媒体人,他没有什么分辨谣言与真相的兴趣,只要能够写出吸引人的、内容很扎实的报道,他就满足了。
“马克,恭喜你。你的电影正在向着2亿大关迈进!”在打过招呼后,埃德蒙又恭喜道。
“谢谢你,埃德蒙!”小库恩心情很愉快,“当然,最感谢的还是那些贡献票房的可爱影迷们!”
“哈哈哈!你真幽默,马克。”埃德蒙爽朗地大笑了起来,收敛起心中那些八卦的念头,而将精力放在了工作上,“谈谈《黑客帝国》吧,第二部小说什么时候发行?你是准备趁势推出小说,还是准备为续集保留悬念?”
“我不是喜欢折磨粉丝的人,埃德蒙。”小库恩叫艾米送上了咖啡,喝了一口说道,“第二部小说的手稿已经送到了编辑部,新书预计会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