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传奇-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剧透么?”
“我们都知道他不会回答,但是读者们关心这个问题,而且他总会透露点什么东西。”
“好吧,好吧。第二个要问他的感情问题么?伊丽莎白秦也来到了首映,看来他们两个的感情还是相当牢靠的啊,亏掉二十亿美金反而巩固了两人的关系么?”
其他记者们都有些无语地看着这个愣头青,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肯定是卖掉报纸、增加销量的问题,像电影相关的问题大家都能想到,不妨讨论一下,至于和私生活有关的问题,也是最得到读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多少都会有点敝帚自珍的心理,最好能放进自己的专访里,可不会和同行们分享。不过,他们还不知道,在记者会里,小库恩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大新闻。
(本章完)
………………………………
第311章 告白
随着马特达蒙和凯瑟琳的答谢,以及和现场影迷们的互动告一段落,首映部分也彻底结束。接下来,剧组的主要成员就和主厅的大部分人员一起,移师到附近酒店里举办记者会和afterparty,这些来给小库恩撑场面的亲朋好友们,好好招待一番那是必须的。
就阵容上来说,星光熠熠那都是写实的说法,比当年《泰坦尼克号》的盛大首映礼毫不逊色,甚至某方面犹有过之,毕竟小库恩的地位更高了,华纳的号召力也比福克斯强一线。所以,最开心的就是能来参加的记者们了,他们可不用为明天的头版照片烦恼了,或许主编们会为挑选哪一张照片而烦恼吧,现场的明星实在太大牌、也太多了,都给人一种逾制和超标的感觉。
记者会的开场,很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能来参加的,都是《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者》、《综艺》等大媒体的记者,他们都是懂规矩的,事先也都和剧组有过沟通,不会干出砸摊子的事情,问的问题也都是一些和电影、角色有关的四平八稳的问题,那些敏感的、和私生活有关的问题,大可以在之后单人采访情节提问,这样既不会惹怒采访对象,也更有可能获得被采访人的回答。
显然,面对媒体比面对影迷,更让马特达蒙和凯瑟琳等人觉得轻松,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也都微笑着分享了在拍摄期间的感受,还有自己对电影、对角色本身的理解。总之,就是那种很正统,也很正常的记者会。
当然,不时地会有记者向小库恩提问,但他很少回答,总是话题轻轻一转,就把方向转到了演员身上,马特达蒙、凯瑟琳、艾米亚当斯、朱丽安摩尔、杰夫布里奇斯、连姆尼森,甚至是丹尼尔克雷格。在这个记者会上,他显得无比谦虚,很喜欢躲在背后,而让演员们得到媒体的关照。
但是,有些指向性很明确的问题,他就回避不了了,比如对于《谍影重重》第三部,他有怎样的规划,比如对《谍影重重2》的票房,他又是有着怎样的预测,这些可都是别人不能替代回答的问题。
对于前一个问题,小库恩早有准备,他笑了笑:“《谍影重重》三部曲的完结篇,我的确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了,但我并不能说得太多,说得多了,观众们就没有惊喜了。”
“eon,马克!”记者们可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现在记者会已经进行到后半段,他们给了剧组很多面子,没问什么不合适的问题,剧组也应该给他们一些甜头,“我们又不是让你曝光剧本,但你总得给我的读者们一些东西。”
“ok,ok!好吧,满足你们。”小库恩知道不能搪塞过去,得给他们一些真东西,他笑道,“风格会一如既往地和目前两部保持一致,伯恩也会一如既往的酷,但他面对的敌人会更加强大,他也会直面自己的过去,并且战胜自己的过去。”
记者们当然不会满
(本章未完,请翻页)足,但也没有多少不满,人家第二部刚上映,就想让人家泄露太多第三部的细节,这也不在路子上,小库恩能够模糊说一下,就可以了。
而另一个问题,更受大家的关注:“马克,我们都知道你曾经精准地预测了《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最终的数据证实了你的前瞻性目光。对于这次的《谍影重重2》,你有没有类似的见解呢?”
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甚至连马特达蒙和凯瑟琳他们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目光,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在《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他预测了票房;在《谍影重重》的首映礼上,他也模糊预言了电影的票房,结果都挺准的。但是,他可不想让这个成为惯例,每部电影都预测一番,早晚有被打脸的一天,可拒绝的话也不好说,记者大爷们可不好惹,前面都预测了,这次拒绝了,这是要得罪人的。
除非,你能给他们相应的补偿,才不会让这帮小肚鸡肠的无冕之王们记恨。幸好,小库恩手里有筹码。
他先打了个哈哈,“我再次声明,我不是巫师,在电影上映前预测票房挺难的――不过,我的确对《谍影重重2》的票房有些想法,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票房――”
小库恩刻意停顿了一下,方道:“能够让我和华纳收回成本。”
“boo!”无数的大报记者们,已经发出善意地嘘声了,“马克,你开什么玩笑,这部电影的成本才八千多万,质量又这么好,如果它都要赔钱的话,那电影业可以直接宣布完蛋了。”
哈哈哈!其他人也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小库恩这话说得的确不太实在。
但是小库恩的表现却有些奇怪,他将双目闭上了一会儿,用力地吸了一大口气,仿佛心中下了什么大决定似的,他睁开了双眼,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激动与羞涩之色,这一刻,他不是那个在好莱坞叱咤风云的大导演,只像是一个懵懂的小男孩儿,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家一定觉得奇怪,为了《谍影重重2》,我叫来了太多的朋友,有很多人都是我从片场中抓来的,当然,我不是说《谍影重重2》担不起这种规格,伙计们,你们的表演都很棒,承担得起任何的赞誉――”
似乎察觉到了小库恩语调的不对,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的,原本还有些起哄和大笑的人们,一时之间都安静了下来,甚至有些敏锐的记者,已经打开了录音装置,或者给自己在外围的摄影师打手势,提醒他们不要放过大新闻。
记者会的区域,并非是封闭的,明星们的派对场地和这里是联通的,甚至还有几十位幸运的观众们,也被邀请参与这场盛事狂欢,西娅和宝拉就是其中的两位。
“看――”眼尖的宝拉突然拉了西娅的胳膊一下,她是伯恩的粉丝,一直在外围观看着剧组接受记者们的采访,对场中的局势观察得特别清晰,她的语调有些颤抖,有些激动,“西娅,快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那是不是――”
顺着宝拉的目光,西娅也看到了宝拉观察到的地方,她的牙齿也轻轻地打颤,原本明星们灯火通明的派对现场,灯光渐次熄灭,只有一束舞台探照灯的光辉特别明亮,打在了一个高挑的、漂亮的、优雅的中西混血女孩儿身上。
原本的她,应该是正在与旁边的友人交谈,间或望向记者会这边,但此刻,她恍然置于世界的中心,所有人目光的焦点都在她的身上交汇,能够看出她脸上的愕然,但她的表情依旧是那么矜持自制、完美无缺。
西娅也激动了起来,她的心就快要跳出胸腔,“那是――那是――”
“当我还只是一个从单亲家庭中走出来的,敏感而又孤僻,脆弱而又高傲的无知小子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在读高中,我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怀疑,”小库恩站了起来,他的脸色渐渐变得柔和,眼神中也充满了回忆,嘴角上浮现出一丝微笑,一丝代表着幸福的微笑,“那个时候,我遇到了她,她走到我的身前,用一种粗暴的方式,让我开始拥抱这个世界,不再逃避,不再胆怯。那个时候,我就决定,将这个女孩儿当成我一生的知己与挚友。”
他的笑意加深,脸上幸福的表情越来越浓,深情的双目直视着远处的那个她,挡在他们中间的人群,也纷纷让开了一条通道,两人的直线距离并不遥远,大家也都知道那个女孩儿是谁,正是和小库恩谈了几年恋爱、名媛中的名媛――伊丽莎白秦,明星之中,开始有人尖叫起来,为即将开始的浪漫增加气氛,但更多的还是默默地、带着笑意地看着女主角缓缓地向她的王子走去。
“当我从南加大毕业后,我也只是一个除了梦想就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正是得到了你的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在导演的道路上走下去,踏上了一条一条充满惊叹的瑰丽之路,让一切奇迹有了可能。”小库恩的声音极尽温柔,他深情地望着秦伊莎,秦伊莎也深情地望着他,她精致大气地脸颊逐渐飞红,那是幸福、甜蜜的红晕,――“最重要的是,我取得成功的时候,你陪我一起欢庆,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陪我一起面对,有了你的陪伴,整个世界变得彻底不同――”
小库恩的神色变得前所未有的庄严和郑重,他的表情神圣而虔诚,在所有人近乎窒息的关注之下,走到秦伊莎面前,单膝跪倒,捧着一颗光芒闪耀的钻戒,“伊莎,你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爱情的珍重,我也想与你一起组建比爱情还要珍重的东西――家庭。伊莎,你愿意嫁给我么?”
秦伊莎含着笑,幸福得笑,晕乎乎的笑,她的眼波也很温柔,温柔得能将人融化掉,记者会的记者们,派对上的明星们,也都露出了形形色色的表情,吃惊的声浪蜂拥而来,但这没对聚光灯下的一对年轻人造成任何困扰,她微笑着伸出了手指,任他戴上了华美钻戒,然后幸福地举起手,握成拳头,将钻戒露在正面,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本章完)
………………………………
第312章 钢琴师
潮水般的掌声响了起来,还有不知道谁在那起哄地吹起了口哨,过于沸腾的声音,几乎夺走了小库恩的所有感官,他几乎本能地站了起来,顺势把秦伊莎抱起来,让她居高临下环抱着他的脖颈,像个孩子般地转着圈。这戏剧性的求婚场景,让今天在场的所有宾客的兴致都提了起来,注定也会在明天、后天,在世界范围内掀起风浪。
但很可惜,这些都是事先计划好的,他和她,都需要这段婚姻,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一切,他的表现称不上完美,表演顶多也就是合格的标准,重重感情的酝酿,他都是把友谊化成爱情表现出来,但有什么关系呢?不会有人在意的,因为他是马克库恩,他的求婚对象是秦伊莎,他们身份显赫,所有人都会把这个场景描绘成当代的王子与公主的梦幻再现。
“伊莎,我真的愿意永远和你携手并进,一起并肩走完漫长的人生旅途。”小库恩说道,这不完全是表演,也有他的真实情感在内,他脸上的表情很认真,完全不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样子,倒像是好友之间的倾诉。
现场的气氛再次热闹起来了,没有人对小库恩和秦伊莎起疑,他们只是被同一种情绪感染着,欢呼声、尖叫声、口哨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kiss!kiss!kiss!……”
记者们早就站起了身,不再打算继续进行记者会了,参加派对的明星们也围了过来,将两人围在中间起着哄,其中不乏斯皮尔伯格、汉克斯这些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大导巨星。
小库恩有些愣愣的不知所措,他的表现,现在倒有些像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傻小子了。
秦伊莎被他放了下来,她的个子和小库恩差不多,穿高跟鞋的时候还要高那么一点,她偏了偏头,如云似瀑的长发垂了下来,她紧紧地拥抱着他――
“马克,你现在的表情很僵硬,应该更开心一些。”她能感受到周围人情绪的狂热,在小库恩的耳边轻轻提醒了他一句,就将自己的香唇印在小库恩的嘴唇上。
疯狂的快门声更加频繁,整个派对又恢复了灯火璀璨,小库恩现在有些晕陶陶的,秦伊莎气息从鼻端传递到大脑,她的嘴唇香甜而柔软――这应该是他们之间的初吻,以前在外人面前的亲密行为也就是搂搂抱抱和亲吻脸颊而已,他只是轻柔地配合着。因为他知道,这张照片注定会刊登在各大媒体的头版上,也会在世间流传许久。
……
“噢,抱歉,马特。”在一阵喧闹之后,小库恩对马特达蒙歉然说道,“我想我和伊莎抢了你的风头,本来最闪耀的应该是你和凯瑟琳的。”
“没有关系,马克。”马特达蒙哪里会在意这个,他开心地笑道:“这也许是我这辈子参加得最特别的首映礼,等我老了,就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用为缺少和孙儿辈的谈资发愁了。我会和他们说,‘好莱坞最幸福的一对儿,可是在我的首映礼求婚的’。”
“接下来,媒体们的专访,就交给你们来应付了,我先去招待派对上客人们。”小库恩拍了拍马特达蒙的肩膀后,就带着秦伊莎赶到旁边的派对现场,记者会这边的空间还是有些小了,明星们热闹了一阵子之后,就又返回了派对那边。
“交给我吧。”马特达蒙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记者会后的媒体专访,也蛮辛苦的,一般而言都要剧组成员兵分几路,轮流接受几大媒体的专访,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会把和电影有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问个通透,而被采访者通常都是复读机式的背着事先撰写好的通稿,可不怎么轻松。小库恩今天因为情况特殊,所以能够逃掉这个苦差事,记者和其他剧组成员们也能理解。
“马克,伊莎,恭喜你们!”
“哇,马克,你真是个幸福的小伙子。”
“哈哈,等你们正式订婚典礼时,一定要给我发份请帖啊!”
“看呐,我们的金童玉女来了!”
一路之上,小库恩遇到的都是热情的招呼声,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场的中心,而被恭贺的理由还不是因为电影,和他打招呼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即使是因为马特达蒙、朱丽安摩尔等人的关系而到场的明星们,也没有人不想和他打好关系的――这和他的人缘无关,仅仅和他在好莱坞的地位与权力有关。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自己有制片的能力,他的cms现在也有了**发行的能力,更和华纳与福克斯这种巨头关系密切,哪个人会不看重他手里的那些工作机会呢?
单纯地赞美电影,赞美他的执导能力,还有直接拍马屁的嫌疑,但是赶上人家求婚成功,这个难得的机会,大家当然要抓紧了。所以那些恭维话,就像不要钱一样冲着小库恩涌来。
“谢谢,谢谢!今晚有你们见证,我和伊莎真的很开心!”
俗话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小库恩又和这些人无仇无怨的,当然也是客套地招呼着,不过,他并不会在这些人身上浪费太多时间。他的人际关系处理,必须分出先后,像是斯皮尔伯格、泽米基斯、靓汤、汉克斯、金凯瑞这些人,那是必须要重视和招待好的――且不说这些人在好莱坞中的地位和名望,以及背后的各种人脉资源,就说演员们之前都和他合作过,导演们也曾经对他有过提携,这种感情也要顾及。
尤其是老斯这头,是好莱坞中犹太人俱乐部的中坚,在奥奖学院派那里也很吃得开,小库恩又不像迈克尔贝这样对奥斯卡一点希望都没有的导演,当然要想办法打通奥斯卡之路。
说真的,别看小库恩有犹太血统,但他和好莱坞犹太帮的联系还真
(本章未完,请翻页)的不太紧密,他这个人不怎么去犹太教堂,也不怎么过犹太节日,平日生活中也没保留多少犹太人的习惯,选择演员时更没有对犹太裔的特殊照顾,要不是他这几年地位蹿升很快,票房能力惊人,某些团体早就应该给他施加压力了。
不过,他虽然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但也几乎没有受到犹太团体的什么助力,之前两次奥斯卡铩羽而归,连个安慰奖都没得,固然和他公关不力有关,但也有犹太帮坐视的因素。好莱坞的世界就是如此现实,想要回报,就得有付出。幸运的是,他知道犹太人团体的敏感点在哪里,不会发生拎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情况。
“谢谢你们,史蒂文,罗伯特。”小库恩挽着秦伊莎的手臂,再次感谢了老斯和泽米基斯的捧场,问道,“听说罗曼要把斯普尔曼的自传改变成电影,目前还没有找到投资?”
罗曼是指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因为睡了一个小姑娘,怕进监狱,就避走欧洲。这事儿吧,波兰斯基说冤枉也冤枉,说不冤也不冤。之所以说不冤,是因为他的确和那位13岁的萝莉发生了关系,事实如此,确实犯法了;之所以说冤枉,那是因为好莱坞这种烂事儿太多了,别说睡萝莉了,就是玩儿正太的也不是没有,波兰斯基的事件,有一种被人设计的感觉。
反正在好莱坞犹太人群体里,波兰斯基就是被冤枉的,后来更是拍了一部纪录片,希望美国检方能够撤销此案。这是因为,波兰斯基这人虽然个人作风问题一直不太好,但是导演能力非常高,拍出不少优秀的电影,也热心犹太人的民族事业,在国际上也有影响力,当然受到了犹太人团体的力挺。
“怎么?”老斯和泽米基斯都是眉头一挑,若有所思地问道,“马克你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
他们来这里也是看小库恩的面子,原本是打算和他打个招呼就走的,以他们的地位,根本不需要来参加这种派对。不过既然小库恩提起了罗曼波兰斯基要拍的《钢琴师》,他们也就来了兴趣。
《钢琴师》这种电影,拍摄的目的和《辛德勒的名单》差不多,目的就是为了展示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的,向来都很难拉到投资。老斯在好莱坞的地位那么牛,当年为了给《辛德勒的名单》拉投资也是辛苦无比,要不是他拍出了《侏罗纪公园》,再次向电影公司证明了他的盈利能力有多厉害,《辛德勒的名单》就不知道要拖多久了!
波兰斯基也是大导演,但是他的票房能力和老斯差着好几条街呢,执导的都是以文艺片为主,根本看不到盈利前景。犹太人确实很关注自己的苦难史,但是犹太人也都是很精明的,尤其是那些掌握着资金的犹太人,想让他们声援一下波兰斯基很容易,但想让他们真金白银往外掏钱,那可就顾虑重重了。
(本章完)
………………………………
第313章 倒霉的小本
电影圈是一个现实的圈子,电影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固然有情怀、文艺和审美等因素存在其中,但电影商人不会考虑这些。他们考虑的永远是,我投入一块钱,能够换回多大的回报来。
像《钢琴师》这种走文艺片模式的传记电影,投资顶天也就是三四千万的规模。而三四千万的预算,如果是小库恩来要的话,那么就是翻一倍,翻两倍,电影公司找银行贷款,也敢把钱凑出来,交到他的手里;但换成要钱的变成罗曼波兰斯基,这个格调比小库恩要高得多的导演,那就困难得多了,电影公司有钱都不愿意掏出来,人家出来是要赚钱的,可不会因为大家都是犹太人,就会冒打水漂的风险。
“是的,我读过原著的自传,很动人,也充满了人性的闪光点,对于增强我们犹太人的民族凝聚力、不忘惨痛历史,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我,也非常相信罗曼的经历、能力和经验,一定能打造出一部精品电影来。”小库恩认真地说道,“听说他还没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我很想把剩下的资金缺口补齐,只是我和他不太熟悉。”
看着小库恩严肃认真的样子,罗伯特泽米基斯就是噗嗤一笑,他和小库恩平日里联系更多一些,也就更不拘俗礼,他小声笑问道:“马克,你不是过两年打算要冲奥了吧?”
“咳、咳!”小库恩咳嗽了一声,这些人都是人精,什么心思都瞒不过他们,不过大家在好莱坞辛辛苦苦组建小团体,不就是为了在被欺负了抱团取暖,平日里有个利益交换的平台么?但说出来就不好了。
老斯也无奈地看了泽米基斯一眼,都是大导演了,基本的面皮还是要维持的,他嗯了一声,“马克,我会和罗曼联系的,他会感激你的,所有的善举都会有人记得。”
“我最近几年可没有冲奥的打算,不过之前确实和自己人联系得少了。”小库恩不好意思的一笑,“但是和伊莎的交往,让我意识到了许多之前忽略的东西,比如家庭,比如民族,我有很多没有注意的地方。”
这话是小库恩的心里话,民族啊、血缘啊,这些东西是回避不了的,而且存在着屁股问题,你是犹太人,那就应该站在犹太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是中国人,那维护华裔的利益就没有错。脱离小圈子、一味清高,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里是行不通的,想要获得奥斯卡,想要在好莱坞活得爽,那就最好和犹太圈子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