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传奇-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越没有人把秦伊莎往蕾丝边那上猜。
既然打算获得结婚后的好处,那就不能怕结婚过程中的苦,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这种事情的,就是从地上捡钱,也得弯弯腰呢。所以,即使心中充满厌倦,两人也得敬业地演好这出戏。
两位pr也都知道雇主都是现实主义的人,不会做任性的事――比如上演落跑新娘或者落跑新郎的戏码,不过就是发发牢骚罢了。
“ok,婚纱和礼服不急,可以慢慢来。”赛琳娜又拿出来另一个图册,“这是珠宝商送来的图片,不过,当然了,你大多数会使用家族的珠宝,但是诸如其他的小首饰,还是选用当代款式比较好――当然,珠宝不会赠送,但也会有很大、很大地折扣。”
相比较服饰而言,珠宝的格调更高,像华伦天奴、普拉达这些服装还有自己的代言人,也会给明星免费赞助等,但像卡帝亚这些珠宝品牌,就是靠着欧洲王室声名鹊起的,等闲人物它们入不了它们的眼。
好莱坞名流、一般富商政客,买这些都别想得到折扣,因为名流需要这些珠宝提升格调,而珠宝品牌并不需要这些名流提升名气。秦伊莎当然不同了,秦家嫡脉的身份,百年家族出身,在世人的眼里,地位并不比大英帝国的公主差,比普通欧洲王室的公主格调还要高一些呢。
衣服啊、首饰啊,尤其是涉及到珠宝,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库恩都纯属门外汉,既不时尚,也不古典,就像听天书一样听几个女人讨论着,秦伊莎倒是家学渊源,平日虽然很少涉猎,但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项链、头冠就用家族里传下来的吧,订婚戒指还是用马克的求婚戒指,”秦大小姐表现得相当冷静,“结婚戒指就从里边挑一款,还有手链、耳钉、领带夹,也需要重新买,这些东西不仅典礼时可以戴,就是平时出席晚宴时也可以用到,不算浪费……你怎么看,马克?哦,还有手表!”
我怎么看?我没有任何看法,小库恩就想这么回答,虽然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但说出来就像是赌气似的,so,他就无所谓地说,“哦,我相信你的眼光。”
“库恩先生,你的态度太敷衍了!”莉莉安奴气鼓鼓地说道,“从开始到现在,你还没有说几句话呢。”
赛琳娜和玛利亚也转向了小库恩,说道:“听着,马克,这是你的婚礼,关于你的礼服和腕表,我们需要你的选择。迪奥、华伦天奴……伯爵、江诗丹顿……你总得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拿出你为电影选角的气概来……”
好吧,小库恩算是怕了这些红粉军团了,不得不皱眉参与进来,看得秦大小姐直发笑。整个下午,小库恩都纠缠在关于各种细枝末节里,倒不是他和秦伊莎太爱斤斤计较,只是两位pr太敬业,也太专业了,连桌椅选择什么品牌都能分析出很多利弊来。
唯一做出的重要决定就是:订婚仪式从简,只邀请双方父母和两人的圈内至交好友来,结婚典礼时再往大了搞。
“算了,”最后秦大小姐玉手一挥,就终止了今天的进程,“就到这里吧,反正订婚仪式都定好了,婚礼还要等好几个月呢,不急。”
赛琳娜和玛利亚也给两人讲解了不少,均感口干舌燥、心倦神驰,也就抓起了包包,“好吧,今天就这样,我们明天再来,早商定好也早轻松。”
莉莉安奴倒是兴致勃勃的,还是活力无限的样子,“伊丽莎白,有什么事电话给我,随叫随到。”
由于赛琳娜和玛利亚都有家室子女,莉莉安奴也有约会要赴,所以小库恩就不留他们吃饭了。派迪格鲁太太去吩咐厨师为小库恩准备晚餐,方才很热闹的客厅里,就剩下小库恩和秦伊莎两个人了。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但还没到漆黑一片的程度,室内也变得朦胧起来,小库恩有些看不清秦伊莎的表情,只是感到两人间的气氛有些尴尬。这毕竟是他们的第一次婚姻,而结婚的理由竟然完全是出于利益,恐怕就是极为现实的他们,心里边也不会一点都不介意,都是年轻人,谁的心里对自己的另一半没有些憧憬呢?但非常可惜,他们人生的目标太高,追寻的路径也太险,注定了他们要牺牲一些东西。
“马克,”秦伊莎也觉得沉默的气氛很不舒服,就转过头看着小库恩,笑问道:“你嫉妒了么?”
“什么?”小库恩不解地看着秦伊
(本章未完,请翻页)莎。
“丹尼尔和爱德华多,他们可是抢走了不少属于你的风头,就连病毒营销这个主意,都有媒体说是两个人自己想到的。”秦伊莎站在来,坐到了小库恩的旁边,一如他们高中时的亲近模样,戏谑道:“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很难理解你不制作《女巫布莱尔》续集的决定。”
小库恩翻了一个白眼儿,他也更习惯把秦伊莎当成密友,而不是人生伴侣,谈工作也的确能让两人更放松,起码比聊婚礼好得多,“我怎么会嫉妒他们两个?我巴不得最近能有人帮我分担舆论的关注呢。”
婚礼之前,当然是新闻越少越好。
“你真的不看好两人的潜力么?或许两个人真的像是媒体上说的天才呢。”秦伊莎依旧轻佻地说道。
“哪有那么多天才呢?”小库恩拍掉秦大小姐勾肩搭背的手,“反正我是不愿意在他们身上冒险的。如果他们真是天才的话,有一大笔分红、也有名气,还加入了caa,可比其他人的起点和平台好多了,证明自己的话,我不会吝惜赞扬和拒绝合作的。”
“这话有些不尽不实啊,明明你的心里很不看好他们,看看马特达蒙和彼得杰克逊就知道你怎么对待自己看好的人物了。”秦伊莎撇嘴道,并没有被小库恩骗到。
小库恩笑了笑,“这两个人的确不够聪明,也不够天才,未来很可能会泯然众人,所以我并没有把他们收入囊中的打算。”
“那在你心里,谁是聪明和天才的典型呢?”秦伊莎也来了兴趣,问道。
“聪明人我觉得乔治克鲁尼是最好的代表,他用蝙蝠侠这个角色从小荧屏向大银幕转型,结果惨败,换成别人早就flop到底了,但他却能看准机会又杀了回来,对于形势的判断,对于机会的把握,没有比他更聪明的了。尽管我讨厌他借政治投机取巧,但我还是佩服他的聪明。”小库恩道,“天才的典型要属丹尼尔戴刘易斯,好莱坞中的男演员里,没有比他脾气更特殊了,但没人会忽视他的演技,连我都想和他合作,但我知道请不动他。”
秦伊莎想了想,道:“好吧,和他们一比,两人确实不够聪明和有天赋。那你为什么放弃制作《女巫布莱尔》的续集呢?”
“人们为什么追捧这部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出类拔萃么?”小库恩叹息道:“当然不是,如果真是这样,怎么会有那么多专业人士看走眼?人们追捧这部电影,绝大多数不是基于电影本身,而是网络上到现实中形成的‘女巫布莱尔’现象,这给他们带来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
他顿了一顿,等到秦伊莎消化了他的话后,又道:“整个市场已经被《女巫布莱尔》刺激得过于饱和了,已经透支了观众们的热情,他们已经不再渴望另一部dv电影了。或许,花几百万美元买下续集版权,再用几百万去制作发行续集,不会赔本,但cms为此损失掉的名声就显得得不偿失。”
(本章完)
………………………………
第325章 艾格的打算
说实话,小库恩觉得自己和cms对《女巫布莱尔》的两位主创算是仁至义尽了,在谈判的时候,没有压价,还让他们参与了票房利润分成,保留了续集版权;在电影上映之后,给电影剧组所有成员一共发了百万美元的超级红包;在媒体上,也帮两人说了不少好话。
而按照系统给出的资料,如果没有cms插手,项目落到艺匠手里,同样的票房大爆,两位年轻主创同样震惊全美,但艺匠做得可比小库恩没节操多了,不仅事先打包拿到了电影的续集版权,而且还同他们打了将近两年的官司,意图赖掉他们的合法利益,输掉官司之后才支付了利润分成。
两者一对比,就知道小库恩和cms对他们是多么厚道了,这倒不是小库恩道德水准高或者迂腐,而是出于自己名声的考虑。艺匠公司之所以敢那样玩,是因为他们只是好莱坞中很不起眼儿的小公司,没有什么的宏伟的蓝图或者远大的理想,为了赚钱什么没下限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在好莱坞,名和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艺匠这种小公司可以不在乎名声,反正他们的名声又不值多少钱,但小库恩的名声可就值钱多了,为了10亿8亿的倒是值得没节操一次,别人知道了也不会笑话他,要是为了几百万就坏掉自己的好名声,那可就真是太蠢了。
拒绝制作《女巫布莱尔》的续集,小库恩是出于同样的理由,续集票房遭遇滑铁卢的概率都超过90%,cms倒是百分百不会亏本,但也不会赚到多少钱,为了这点微薄的利润,败坏cms只出精品的品牌形象,非常不值!
至于丹尼尔麦里克和爱德华多桑切斯,按照系统中资料的描述,在《女巫布莱尔》取得轰动性成功后,两人就渐渐迷失在好莱坞汹涌的浪潮里,出品过几部恐怖片,但没有一部溅起水花儿来,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和艺匠的官司,牵扯了他们不少精力有关。
但是,现在cms没有给他们设置半点障碍,他们的表现出来的心性,也没有让小库恩看出来多少过人之处,光看到他们在好莱坞的光怪陆离中迅速迷失了。也许他们是有些才华的,但很显然需要时间和耐心打磨,这些才华才能放出光芒来,小库恩又不是他们的爸爸,哪有时间打磨和锻炼他们?有这个功夫,他还不如好好磨练斯科特呢。
何况,小库恩还有自己的一大堆事情要头痛,订婚、结婚、拍摄《谍影重重2》、关注《黑客帝国》续集、关注《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关注《猩球崛起》,还有cms、苹果、谷歌、漫威的事情,即使有秦伊莎帮他盯着,但大概情况他还是要亲自掌握的,光这些事情,就能让他每天忙个半死。
谈起这些工作,他和秦伊莎真的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数不尽的事情要操心,连犯尴尬地心情都省了。
……
《女巫布莱尔》的放映进
(本章未完,请翻页)入第五周,以2060万美元的票房排在周榜第三位;进入第六周,电影的票房又下降了一半,只有1048万,排在了周榜的第五位,按照这个票房下降的百分比势头,《女巫布莱尔》已经耗尽了在北美的绝大多数潜力,随着放映馆数的持续减少,等到下映的时候,它能再收个两千万美元的票房就不错了。
但是,cms和小库恩可都没有失望之情,就是以后一美分票房都没有,它的总票房也积累到了124亿美元,它已经是一个传奇了,注定会写进影史――在1999年的夏天,无数观众为一部6万美元成本的dv电影如痴如狂――成为所有研究好莱坞、研究电影市场、研究观众心理、研究电影营销的一个经典案例。
小库恩的教父――罗伯特艾格,也在研究《女巫布莱尔》的现象,因为他时刻关注着教子马克库恩的缘故,所以他早早地就走进电影院里观看了这部电影。说真的,这部电影中平平无奇的角色、故弄玄虚的剧情、摇晃到吐的画面、毫不出彩的配乐,都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完全符合它6万美金的成本,他非常不看好这部电影的前景,也很理解为什么之前一百多业内人士都拒绝买下它,他认为这部电影送进影院就是个错误,甚至卖碟片都很冒险。
也因为小库恩和秦伊莎对这部电影莫名其妙的信心,给了两位主创相对较高的条件拿下电影版权和投入资金进行宣发时,当时他还把这当成秦伊莎不了解电影业和小库恩纵容女友的证据之一,在当时的他看来,秦伊莎有些不知深浅,把在华尔街的习惯带入了好莱坞,属于跨界之后的盲动行为,而马克则为了哄女友开心一意孤行,最后肯定要被市场好好教育一顿,让他们知道好莱坞自有规律,莽撞行为是要遭报应的――如果马克聪明的话,他就应该用较小的代价买下版权,然后也不用放上院线,只发碟片就好了,这样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
当然了,马克用了六年时间,在好莱坞建立了不败的威名,《女巫布莱尔》在院线上映,无论扑多惨也不会对他和cms造成实质损失,但名誉上的损失可不会小,多少人都在等着打他的脸呢!电影还没上映时,不少圈内人私下蜚短流长,“这是马克库恩做的最无脑的决定”、“马克库恩做决定时,血液肯定不是集中在大脑里”,院线的审片专家们也一致不看好,全都认为这部电影就是一个笑话,否则,光凭cms的牌子,也不会第一周只有27家影馆上映。
好吧,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所有人都知道了,从第一天票房数字出来,这部电影就持续抽着票房预测专家的脸,而等到它第三周大规模上映的时候,所有知道这部电影的圈内人,脸都被抽肿了。就是从没对这部电影发表过看法的艾格(他肯定不会拆教子的台),想想自己之前的想法,脸上就火烧火燎的……
艾格的目标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迪士尼的ceo,而迪士尼虽然是一家综合性的娱乐集团,但电影业无疑是处在核心地位的,电影部门就是迪士尼前进的发动机,想要做好ceo,就必须懂电影、懂好莱坞。所以,尽管他被现实打了脸,但他也不能和现实较劲,人得学会适应现实,而不是奢望现实适应自己。
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这么有卖气?这种片子,光在北美就能卖出14亿?艾格真相问问那些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你们看这部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
可是,那些观众自己也说不清楚原因,甚至有不少观众坦言并不喜欢这部电影,但认识的其他人都看了,他们也就跟着一探究竟。
影迷们可以糊涂,可以任性,追捧一部电影,贬低一部电影,凭心情就好,不需要理由。但立志做ceo的艾格,却不能不找出《女巫布莱尔》大卖的原因。
为什么这部电影大获成功?还不是因为青少年们普遍好奇心旺盛,喜欢神秘、刺激、甚至危险的魔幻传说,而且他们的心智也极容易受到宣传营销的蒙蔽,分辨不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女巫布莱尔”的传说契合了他们的这部分心理,然后他们又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其他同龄人,就像病毒一样扩散。
至于电影本身的伪纪录片风格、dv电影、镜头摇晃、画面粗糙等问题,和上面的病毒营销一结合,也就从缺点变成优点了,反而更能给观影的青少年带来一种新奇的真实感。
青少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跟风、随大流、赶时髦、害怕落伍,原本他们对电影是不感兴趣的,但是他们的朋友都看了的话,他们也会走进电影院,哪怕是看完后和朋友吐槽呢,也是一个共同话题。
这部电影的成功,电影本身的因素很小,两位主创的功劳也很小,根本原因还在于直中目标的营销,那个准确的把握了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把握了青少年观众的心理的小库恩,才是最大的功臣,那些媒体不过是在起哄罢了。像他这种深谙好莱坞行业规律的人,当然能从现象中分析出本质来,要不然也别做ceo的春秋大梦了。但是,事后诸葛亮和事前就洞烛先机是不能比的。
艾斯纳把小库恩从迪士尼逼走,是他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
艾格轻轻地皱着眉头,现在董事会有些人正在给艾斯纳施加压力,想让他尽早确定coo的人选,艾格有很大希望更进一步,他的竞争对手乔罗斯在董事会里没人支持。但是,是否接受这个职位,他还是有些犹豫,abc的掌舵者虽然比coo低一级,却是一方诸侯,就连艾斯纳都压制不住他;迪士尼的coo虽然地位很高,但却很容易被架空。
现在,他不用犹豫了,有小库恩这样的教子,他有什么不敢挑战的?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就拨通了自己教子的电话。
(本章完)
………………………………
第326章 更高的高度
有些人顺风顺水,有些人踌躇满志,有些人却波折不断。
顺风顺水的当然是小库恩,踌躇满志的是罗伯特艾格,波折不断的就是迈克尔艾斯纳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在好莱坞,掌管迪士尼这种六大级别的大公司,本来就是一件劳心又劳力的事情。因为好莱坞的电影业,本来就是一个赌性非常大的行业,即使是六大这种量级的,也许在外人看来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但六大内部的高层心中都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好莱坞的格局,能够从原来的八大,变成七大,渐渐又变成六大,谁又能保证将来不变成五大和四大呢?
而迪士尼――从1995年coo弗兰克威尔斯意外去世,就发展的意外不顺,很有些迷失方向、步履沉重的样子:
自从卡岑伯格离职后,迪士尼在动画电影这个传统领域就失去了优势,《狮子王》似乎有成为迪士尼动画本部绝唱的趋势,后面出产的动画,总给人一种创意尽失、暮气沉沉的感觉;
幸好,还有皮克斯可以给迪士尼在动画领域撑场面,一副创意无限、朝气蓬勃的样子,但能做的,也仅仅是撑下场面――皮克斯是乔布斯这个狂人的,和迪士尼没有多大关系;
卡岑伯格离职之后,也没有安分,梦工厂动画不容小觑,还在法庭上和迪士尼打了好几年的官司,不久前和解,迪士尼要赔偿给他28个亿,这笔钱是小事,但庭审中爆出来的很多料都对他艾斯纳很不利;
戳他一刀最狠的,就是他曾经的朋友――迈克尔奥维茨,因为对方曾经撮合过迪士尼和卡岑伯格和解,当时只要用8000万美金就能满足卡岑伯格,股东们又联想到解雇奥维茨也花了1个多亿,当然又是一阵口诛笔伐;
真人电影方面,除了杰瑞布鲁克海默和迈克尔贝的组合,这几年迪士尼基本算是毫无亮点,今年的《局内人》又注定大扑了,媒体都在质疑他当初赶走马克库恩的举动,《女巫布莱尔》的大爆又推波助澜了一波;
他主持修建的欧洲迪士尼乐园,现在还在持续亏损中,迪士尼的股价降到了只剩巅峰期的一半,这些都是那些小股东最不满的。
当然,那些小股东的抱怨他是不在意的,只要控制好董事会,那他就不会受到多少压力。但是,他赶走奥维茨之后,又将coo的职位空置,让几位下属争夺的行为,就连受他控制的董事会都看不过去了,逼他尽快选一个coo。
他并不想外聘,那就只能内部提拔,合适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电影部门的负责人乔罗斯,另一个是电视部门abc的负责人罗伯特艾格。
乍看上去,乔罗斯很合适,听话,对他的命令从来都不打折扣的执行,近两年也为迪士尼网罗了布鲁克海默、迈克尔贝、布鲁斯威利斯等人,算是迪士尼的业绩亮点。但是,当电影部门的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头,乔罗斯会很听话,当上coo就未必了,谁还没点野心呢?他自信能控制得住乔罗斯,但提拔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而不提拔乔罗斯,也没什么坏处,顶多就是他心存不满而已,辞职不干,也有大把人顶上,他可是很有底气说“爱干干,不干滚”的!反正布鲁克海默那些人看重的迪士尼,又不会和乔罗斯一起跑掉。
但提拔罗伯特艾格就不同了,他当然不是妄想收获艾格的私人友谊或者感激什么的,做到他们这个位置的职业经理人,心态、节操、道德与政客也差不了多少,都是利益动物。关键是,艾格是abc的坐地虎,是从底层一直做到ceo的位置的,为人手段又圆滑,将abc经营得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像铁桶一般,他几次掺沙子的行为都被挫败,导致迟迟不能把abc纳入掌握之中。
艾格就相当于强势的诸侯,提拔他当coo,就像把地方实力派调进京城,位置高了,实权却低了,是一种变相的明升暗降。以前,之所以不能压服艾格,就是因为距离远,他又在自己的老巢里,现在把他放到身边,艾斯纳有信心把对方架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说实话,艾斯纳不认为艾格这个人有什么真实的本事,就是公司政治玩得太好,看看abc的成绩吧,除了马克库恩的《百万富翁》牢牢占据收视率榜首外,就没有其他上得了台面的节目,真是太丢人了!如果按照他的意愿,真想把艾格直接开掉,但是不行,董事会和大股东中,都有人支持他,真是太讨厌了!
不过,他艾斯纳也是玩弄公司政治的高手,把持迪士尼这么多年,可不是一味高压玩得转的,他也懂得妥协变通,既然开除不了艾格,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