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沦陷之武汉抗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历史资料:真正的铁道游击队

    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是一部非常受广大观众欢迎的抗日电视剧。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抗战时期,在平汉铁路南段,孝感至信阳一线,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平汉铁路第三爆破大队。

    平汉铁路第三爆破大队(“简称”铁破队)于1938年7月在李家寨当谷山吴氏祠正式组建。因枪支所限,只挑身体壮、素质好的青壮年工人30余人参加。徐宽任大队长,石建民任政治委员。

    铁破三大队在大队长徐宽和副大队长鲁子郁领导下,活跃在敌后平汉铁路南段,对平汉铁路信阳至孝感一线进行破坏。

    1939年,铁破三大队不断毁路炸桥,锯电杆、切电源、断敌军运输、通讯,在李家寨―东双河间,炸毁桥梁一座,机车一台,炸翻敌军车一列,袭击柳林小股敌军,夺取库存步枪100余支。在广水站,乘黑夜炸毁敌葡萄牙造机车三台。

    1940年在武胜关至广水战之间炸毁日军三列,桥一座,路轨3公里,使敌人不知所措。曾悬赏1000大洋买铁破队一个人头。

    1941年,姚文衡、周鸿仪、张海洲、朱勤学四人爆破组,在金桥炸毁日军车一列,并将花园桥炸断,使敌不能正常通车。

    1941―1942年潘继成、朱世继、韩世纯、潘光明、陈忠礼6人爆破组在东双河、柳林、李家寨之间不断埋雷,其中毁敌骑兵车一列,毙敌百余人,战马百余匹。

    1942年8月陈万益、何炳青、张雨全5人爆破组在内线罗杭、汪文彬协助下,在武胜关南广水站连续炸掉机车两台,桥两孔,军车一列,其中去广水开会的高级军官10余人全被炸死。

    1943年7月,刘存正、邓道有、黄传良、陈正发、姚文衡5人爆破组在武胜关附近的广水北,白天炸毁敌军车一列,给日军以极大杀伤。1943年新队员袁祖胜无爆破技术,他掩护同班人在李家寨、鸡公山之间炸毁军车一列、铁路多段。多次袭击行驶中的军车。老队员张全松个人参与爆破30多次,炸毁军车四列、桥四座、机车两台、汽车五辆。抗战胜利前几天,班长谭纪银等在武胜关、李家寨之间炸毁敌军车一列,给敌重创。日军惊呼:“这些爆破队的‘毛猴子’厉害!”

    据史料证明,从1938年―1945年7月,整个破坏队,共计炸毁敌机车293辆,钢甲车143辆。其他军用车1260辆、桥梁114座、隧道3个、炮楼碉堡83个,毙伤敌人13000人,破坏铁路设施不计其数。
………………………………

武汉周边地区的抗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抗战时期围绕武汉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直都让媒体和国人为莫若深,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样。可是,****年武汉沦陷之后,*直到抗战胜利,围绕武汉地区展开的著名会战多达**次之多。而这**次会战都是由日军在华唯*的,并且是最强大的机动部队――驻扎在武汉地区的日军第十*军所发动的。日军第十*军的首任司令官就是后来投降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历史真相被媒体所揭露。本人有幸在海外读了很多关于武汉地区发生的抗战故事,因此决定将这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用小说的形式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时的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小说中的主人翁和其他角色都是当时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小说中描述的战斗大多数都是抗战中发生过的真实事件。
………………………………

第一章 危机(一)

    一

    1938年9月初的武汉,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中午以后仍然闷热难受,这就是武汉人说的秋老虎。对于武汉本地人来说,有火炉之称的夏天都已经习以为常,短暂的秋老虎就不算什么了。然而,对于军统局实际负责人戴笠副局长来说,秋老虎还是让他燥热不安。不过,更让他烦躁不安的,是他刚刚接获的一封密电。

    武昌平阅路(注:现在的彭刘杨路)军统局总部,通讯科今天下午一点钟收到了一封密电。根据该密电的呼叫和频率,通讯科长感觉到很不寻常。因为戴局长告诉过他,这个频率每天固定的联络时间是晚上11点,除非有紧急情况发生。按照戴局长的指示,通讯科专门安排了一部电台每天24小时固定在这个频率值班,等候对方的呼叫。每次收到对方发来的密电后,通讯科都直接交给戴局长,由他亲自译电,因为只有他才有该密电的密码。

    今天,通讯科长更是不敢怠慢,他立刻亲自将这份密电送到局长办公室,交给戴笠签收。

    通讯科长离开后,戴笠立刻打开办公室墙角边的保险柜,取出密码本,开始译电。

    自从今年5月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以来,通讯科已经收到好几份这样的密电。但这些密电属于最高机密,内容只有戴局长知道。由此可见,发这些密电的情报员对军统局以至中国军队有多么重要。这个情报员由戴笠亲自掌握,他只与戴笠单线联系,军统局除了戴笠之外,没有人知道哪怕是一点点关于这名情报员的情况。

    译完电文后,戴笠将密码本放回保险柜锁好,然后坐下来仔细阅读电文。

    由潜伏在我方内部的日军情报人员向日军华中派遣军证实,他们的武汉作战计划确实泄露给了中国方面。目前华中派遣军正在全力展开调查。我亦在嫌疑人名单中,处境危险。我将停止一切情报活动,等待危机过去。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我要求在不通知总部的情况下,自行撤离。

    盼速定夺

    云和

    戴笠看完电文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打火机,将电文纸稿点燃,烧成灰烬。

    戴笠开始思考如何处理这个危机。

    “云和”是戴笠手中的王牌,蒋委员长也非常重视“云和”。说实话,象“云和”这样直接潜伏在日军内部,能够轻而易举获得日军重要情报的情报员,军统局目前还真的很少。因此,于公于私,戴笠都要尽全力保护他的这个王牌间谍。看得出来,这份密电让戴笠感到焦虑不安。

    他拿起电话,“请给我接军事委员会办公室。”听到接通后,他马上说:“军事委员会办公室吗?我是军统局戴笠,请贺主任讲话。”

    “喂,我是贺耀祖。”

    “贺主任,我有重要情报需要立刻当面想你报告,并转呈委员长。”

    “好的,你马上过来,我等你。”贺主任回答。

    蒋委员长在8月15日已经下令在武汉的所有政府机构,全部撤到重庆,但军事委员会一直留在武汉指挥作战。贺耀祖将军是军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同时兼任军统局局长的职务,是戴笠的直接上级。军事委员会办公室的大部分人员都随蒋委员长留在武汉,临时办公地点设在武昌珞珈山边的一幢3层的中式建筑内。

    在去军事委员会的路上,戴笠坐在他的别克车后座,闭目养神。他看起来没有刚才那么不安了。出来之前,他从保险柜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放进他的公文包。这份文件是他6月份制定的一个危机应对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是,当情报员“云和”遇到危机时,如何让他安全渡过。但这个计划必须得到校长的批准,才能够实施。这个计划的细节还需要补充。而且他不能让贺耀祖或者其他人了解这个计划的内容。

    六月初,军统局刚刚成立不久,戴笠就收到代号“云和”的军统高级间谍提供的情报。这份情报透露了日军大本营对于武汉作战的指导方针。“云和”传回的情报不多,但传回的情报都非常重要,所以深得戴笠的器重。这次传回的情报显示,日军将展开武汉作战,由华北派遣军第二军从北面,华中派遣军第十一军沿长江两岸,从二个方向攻打武汉。日军计划在1938年年底前,完成对武汉的占领。戴笠当时将此情报直接转呈给了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非常重视这个情报。在其他情报来源从侧面证实了这个情报的可靠性之后,军事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扭转战局的绝好机会。军事委员会认为,即使目前国军的训练和装备与日军差距很大,但是,如果国军按照日军的作战计划,制定出一个相应的作战部署,就能够步步取得先机,赢得武汉会战的胜利并非不可能。于是,军事委员会在蒋委员长的亲自督促下,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武汉会战作战计划:1。北面,炸开黄河,利用黄河泛滥区阻挡、延缓日军第二军第10师团,第13师团和第16师团的进攻2个月时间,为第5战区各部于大别山北麓,东麓和南麓布防赢得时间。

    2。沿长江进攻的日军第十一军,一部分沿北岸进攻,而其主力,则集结在九江,洞庭湖西面,沿着长江南岸向武汉进攻。军事委员会判断,由于长江北岸到大别山南麓之间的正面非常狭窄,估计沿此线路进攻的只有日军一个师团。军事委员会的作战部署是,待沿长江北岸进攻的日军部队前出至黄梅一线,战线拉长时,集中第五战区有力兵团,伺机向其侧背发起反击,切断其后援,并围歼该敌于黄梅一线。

    3。组建以陈成为司令官的第9战区,下辖薛岳第1兵团,在南昌…九江铁路一线(南浔线),以及张发奎的第二兵团,在瑞昌……修水一线阻击日军沿长江南岸进攻的主力。

    4。在第5战区围歼长江北岸黄梅一线的日军时,第9战区各部全力缠住南岸日军主力,使其不能有效增援北岸日军。

    5。第5战区在歼灭北岸日军后,立刻进迫安庆,威胁日军第十一军长江运输补给线,影响其在九江的作战。

    6。此时,在九江作战的日军整个战线必定发生动摇。第9战区各部乘日军动摇之时,倾其全力发动反击,击溃日军江南主力,从而扭转整个抗战局势。

    7。集中海空军全部力量,配合陆军作战。

    到7月中旬,“云和”再次发回更为详细的日军作战计划,明确了日军第十一军的兵力配备和进攻线路。与军事委员会的判断相当一致,沿长江北岸进攻的果然只有日军第6师团。长江南岸则集中了第十一军主力第101师团,第106师团,波田支队以及后来加入的第27师团和第9师团。

    战局的发展与军事委员会预想的完全一致。日军第6师团孤军深入。7月26日,军事委员会向第五战区代司令白崇禧(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由于生病到武汉就医,由白崇禧暂时代理其职)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第5战区以3至5个师的兵力,向潜山阵地迂回攻击,一举击破之,进迫安庆。”

    白崇禧接到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后,立刻命令第4兵团(右翼兵团)司令李品仙上将以部分兵力出击,其余大部主力防守大别山各隘口,以防日军窜入。第4兵团司令李品仙于7月29日向第26集团军司令徐源泉将军下达了作战命令:“以一部确保西北各隘口,主力由现地向西南击敌侧背,截断潜太、怀(安庆)太间敌之后方交通线。”

    8月中旬,白崇禧在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大别山南麓的浠水县召集了所辖各部高级将领出席的军事会议,部署第五战区的作战任务。

    在会上,白崇禧下达了本战区作战命令:“以第4兵团总司令李品仙上将指挥右翼兵团,以大别山南麓为根据地,利用长江北岸丘陵湖沼之有利地形,在广济(武穴)以东至浠水一带占领纵深阵地,拒止北岸日军西进。”

    “以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上将指挥中央兵团,固守大别山东麓各要隘阻敌窜入,并于太湖、潜山西北山地,相机南下侧击西进之敌。”

    “以第3兵团总司令孙连仲上将指挥左翼兵团,依托大别山,在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之间,利用地障,拒止该路之敌西进。”

    由此作战命令,能够看到第5战区谨慎有余,而进取心不足。

    根据第5战区的命令,李品仙第4兵团的第26集团军,以及廖磊中央兵团的第21集团军各一部,先后展开对潜山…太湖―宿松一线日军第6师团后方运输线的反击,并一度收复太湖,宿松。取得了局部战果。

    由于第5战区过于谨慎,反击的决心不坚定,将大部分兵力用于防守各隘口,使用于反击部队兵力不够,导致反击的力度不够。更没有下决心切断日军第6师团与外界的联系,争取时间将其全歼于黄梅广济一线。特别是对于军事委员会7月26日的命令强调的“向潜山阵地迂回攻击,一举击破之,进迫安庆。”贯彻不力,失去了战机。
………………………………

第一章 危机(二)

    二

    戴笠下午3点多到达贺耀祖的办公室。寒暄了几句之后,戴笠马上进入正题,向贺耀祖报告了密电内容。当然,他没有透露有关情报员的任何背景资料,这一点贺耀祖能够理解。

    贺耀祖除了知道有这么一个情报员之外,对这个情报员的身份一无所知。贺耀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蒋委员长真正的意图是要戴笠负责军统局,只是由于戴笠的资历尚浅,蒋委员长担心戴笠让人妒忌,才安排他挂名兼任军统局局长。因此,贺耀祖从不过问军统局的工作。戴笠向贺耀祖汇报此事,是对贺耀祖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贺耀祖能够安排戴笠尽快晋见委员长。

    贺耀祖明白戴笠此行的目的。

    “戴兄,我现在就去请示委员长,看看他什么时候可以见你。你在这里等我回来。”说完,贺耀祖离开了办公室。

    没过多久贺耀祖就回来了。他对戴笠说:“快,委员长现在就要见你。”说完,他带着戴笠去委员长办公室。

    蒋委员长办公室门外值班的秘书看到贺耀祖和戴笠到了,便站起身来对他们说:“委员长正在等你们。”说完,他走到蒋委员长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浓重的江浙口音。

    秘书推开门,向委员长报告:“报告委员长,贺主任和戴局长到了。”

    “请他们进来吧。”

    贺耀祖和戴笠正步走进办公室,并向蒋委员长敬礼,“报告委员长!”

    秘书在他们进去后,关上办公室的门出去了。

    这间办公室不大。正对着门的是一张办公桌,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是两扇关着的百叶窗,办公桌的右边摆在一个长沙发,长沙发前面是一个茶几,茶几的两端各有一个单人沙发。

    蒋介石从他的办公桌后面站起来,指着沙发对贺耀祖和戴笠说:“坐吧。”说着,他走到沙发边,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坐下来。

    看到贺耀祖和戴笠还站着,委员长挥手说:“坐下,坐下来谈。”

    贺耀祖和戴笠这才走过去坐在长沙发上。

    蒋介石看起来有些疲惫。可能是在为当前的战局担忧,因此没有休息好。

    “雨农,耀祖已经告诉我大概的情况,你的担心我理解。毕竟,自对日开战以来,情报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你的那个情报员提供的有关日军武汉作战的情报太重要了!你要保护好这个情报员,关键时候会起作用的。”

    停顿了一下,委员长接着说:“今年5月,军委会将原来的各个特务机构整合,重新组建军统和中统,就是为了加强对日本人的情报工作。”

    这时,秘书敲门后送进来三杯茶。他将茶杯放在茶几上后,就转身出去了。

    委员长端起茶杯,揭开茶杯盖,品了一口。他称赞道:“好茶!这是上好的毛尖,湖北特产,你们尝一尝。”

    贺耀祖和戴笠也端起茶品了品,确实是好茶。办公室里慢慢的溢满了茶的清香。

    “情报工作太重要了!一定要加强!本次武汉会战,就是因为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让我们取得了一些主动,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委员长接着说:“当初决定炸开黄河堤岸,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而且承担着巨大的民怨。第五战区太谨慎了,如果出击的部队再多一些,进攻的的力度再加强一些,围歼第6师团以及进迫安庆的作战意图,是很有可能达成的。这样的机会自开战以来,只有这么一次!因为这一次我们完全掌握了日军的部署和作战计划。可惜了!这样的情报非常难得。黄泛区为第五战区赢得了全歼日军第6师团的机会和时间,可是他们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太可惜了!”

    戴笠和贺耀祖都知道整个战局的发展,他们俩都明白委员长说的是对的。他们俩一个是主管军事情报的头目,另一个是军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军事委员会给各战区的作战命令以及要达成的作战目的,他们是最清楚的不过的了。现在,江北的第5战区不仅彻底失去了歼灭日军第6师团,进而进迫安庆,威胁第十一军补给线的机会,而且现在必须同时应付大别山南麓和北麓日军的进攻。战局开始向着对中国军队越来越不利的方向发展。河南百姓因为黄河破堤而承受的痛苦,没有能够换来中国军队想要的胜利。戴笠和贺耀祖也感到惋惜,但他们俩都没有说话,只是听着。

    “不说这个了,还是为以后的事情做打算吧。”委员长话锋一转,“雨农,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保护你的情报来源?”

    “校长,我有一个初步的计划,但是。。。”戴笠犹豫起来,他看了看委员长,又看了看贺耀祖。

    蒋委员长和贺耀祖都明白了戴笠的意思。

    贺耀祖立刻面带窘态的说:“委员长,我想我应该回避一下。”说着,他站起来准备出去。

    戴笠面色略显尴尬地看着委员长。

    “好吧,耀祖,你先回避一下。在外面等着,我还有事情和你谈。”蒋委员长试图化解二人的尴尬。

    贺耀祖出去之后,委员长对戴笠说:“你说吧。”

    “校长,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但还缺乏关键的一环。”戴笠想尽量说得明了一些,“因为这关键的一环是基于我的一个判断,为了证实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我需要调阅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安排在沦陷区的高级情报人员档案。如果证实我的判断正确,我的计划就完善了。执行此计划,我的情报员就可以安然渡过危机,继续为我们提供情报。如果不能证实我的判断,或者证实我的判断是错误的,我就只能制定一个保守计划,让我的情报员在危险出现前撤离。不过,就算是安全撤离,我们也失去了这个情报来源,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就是失败。所以,请校长批准学生调阅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的高级情报人员档案。”

    说到这里,戴笠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委员长,“这就是我6月份制订的计划,请校长过目。”

    蒋委员长花了几分钟看完这份计划后,很满意的说:“嗯,很好。原来你早就有所准备,未雨绸缪,很好!就差这关键的一环了。”

    接着,蒋委员长签发了手令,

    国防部,

    兹授权军统局副局长戴笠调阅任何国防部潜伏在沦陷区之我方情报人员之档案,盼予以协助。

    此谕!

    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中正

    有了蒋委员长手令,戴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调阅他需要的国防部情报人员档案。
………………………………

第一章 危机(三)

    三

    南京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第三会议室。

    这个会议室不大,会议室的中间摆放着一张长型会议桌。会议桌两边各有4个座位,加上会议桌两端各一个座位,总共可以容纳10个人开会。会议室的窗户都关着,窗帘也拉上了。会议室里的电灯都亮着,二台吊在天花板下面的风扇慢慢的转着,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电风扇让会议室的人感觉有微微的凉风,不会觉得那么闷热。

    会议室门是关着的,门外有一个卫兵站岗。

    华中派遣军参谋长河边正三少将坐在会议桌主位右手边的第一个座位上,他的背后是会议室的门。华中派遣军宪兵队长五十岚翠中佐坐在他的右边;华中派遣军情报课长岩田正隆中佐和专程从大本营赶来的陆军参谋部情报二部参谋伍岛茂少佐,坐在他们的对面。四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杯茶。

    会议桌的主位空着,主位的桌面上也有一杯茶。很明显这个座位是留给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的。会议室的四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轻声的交谈着。他们正等着司令官到来。

    “伍岛君,感谢你专程从国内大本营赶来,参与调查工作,辛苦了。国内有什么好消息吗?”河边参谋长客气的问伍岛茂。

    “大本营对于武汉作战的前景非常乐观,希望能通过武汉作战,彻底的打垮中国军队,消除中国政府的抵抗意志。武汉是连接中国东西南北的中心城市,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目前,武汉是中国政府的政治军事中心,大本营希望占领武汉后,中国政府识时务的调整他们对我大日本帝国的政策,放弃武力抵抗,重新开始与我国谈判,结束事变。”伍岛少佐款款而谈,然后话锋一转,“现在看来,第十一军的进攻进展得不太顺利。”

    “是的,所有的迹象和情报显示,华中派遣军的武汉作战计划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