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沦陷之武汉抗战-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战略情报局得知向小雨的情况后,决定让比格亚与向小雨接头,并指示比格亚和向小雨组成一个情报小组,比格亚任组长。这样,向小雨获得的情报可以交给比格亚,由比格亚发回总部。
其实,延安的情报组织早就知道向小雨的真实身份,只是没有揭穿她。组织上希望利用她为**服务。
8?13之后,向小雨混在大批青年学生当中来到延安。
向小雨到达延安之后,由于她的履历过于简单,并且没有人能够证明其履历是否真实,因此她从一开始就不受组织信任,只能参加一些不重要的工作。
与此同时,组织上秘密展开对她的调查。不久之后,总部通过其他渠道得到比较模糊的情报,怀疑向小雨是美国间谍。因此,总部对向小雨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但是,总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向小雨是美国间谍。
本来,依照疑人不用的原则,总部决定找个理由将向小雨赶出延安,免得她以后给革命工作带来损失。
李克农了解向小雨的情况之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冒险将向小雨招进情报部门,希望利用向小雨将有利于**的情报传递给美国政府。
李克农这样做有二个理由,第一,在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向小雨就算真的是美国间谍,她也不可能将**情报组织出卖给日本人和国民党政府。因此,她应该属于无害间谍。更何况她在组织的掌握之中,如果她真的对组织产生威胁,组织随时可以将她清除掉。第二,为了让外界了解**的民主建国主张和抗战决心,取得外界对**的支持和同情,李克农需要通过向小雨这样的美国间谍,将**民主建国的主张和抗战到底的决心传递给美国政府,让美国政府对**产生好感,进而对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阻止国民党军队进一步制造摩擦,打压八路军和新四军。另外,李克农可以通过向小雨这个渠道,向美国政府透露八路军和新四军对日作战的战果,让美国人相信**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日力量。
向小雨在延安完成特工训练后,李克农将她派往武汉,加入王家瑞领导的武汉特委,担任报务员。
刚开始,因为向小雨是新人,按照情报工作的保密和安全原则,组织上严格规定不让向小雨接触到机密。这段时间,向小雨传回给美国陆军情报局的情报很少,而且这些情报都不是从武汉特委获取的。
后来,王家瑞在工作中与向小雨产生了感情并向组织提出与向小雨结婚的要求。组织上故意以情报工作纪律的名义,断然拒绝了王家瑞的请求,并且严厉批评王家瑞。组织上的反应是向小雨意料之中的,因此,她深信不疑组织上并没有对她产生任何怀疑。
李克农代表组织拒绝王家瑞与向小雨的结婚请求之后不久,便收到一份绝密情报。这份情报确认向小雨是美国陆军情报部的间谍。于是,李克农决定找机会让向小雨顺其自然的掌握机密。
没想到正在这个时候,向小雨的电台被日军侦测到。李克农觉得,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加快向小雨掌握机密的进程。
王家瑞再次向组织提出与向小雨结婚的请求之后,组织上便顺水推舟的同意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向小雨和王家瑞结了婚,并如愿以偿的掌握了武汉特委与总部联系的无线电密码,从而掌握了武汉特委与总部之间所有来往密电的内容。
从那以后,向小雨就不断的从总部和武汉特委来往的密电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通过武汉特委的电台发回美国陆军情报局。
向小雨传回美国的情报,主要包括**中央给武汉周边地区新四军游击队袭击日军的指示以及新四军的对敌政策、武汉特委收集到的日军情报以及配合新四军游击队袭击日军的战报。还有一些情报是关于新四军游击队如何受**打压以及国共双方摩擦的报告。
向小雨传回美国的这些情报让美国政府了解到**及其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的决心和实际行动,这正是李克农和**所希望的。
美国政府了解**的另外一个途径是美国驻中国新闻记者的报道。
这些美国记者发自延安以及其他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公开新闻报道与向小雨这类间谍通过秘密渠道获取的情报相互补充,成为抗战时期美国政府制定对**政策的依据。
………………………………
第八十章 相互渗透(二) 二更
李国盛出席汪伪武汉行营召开的军事会议后,仅仅掌握了日军第十一军的江南作战计划中与汪伪武汉行营有关的部分。。日军很谨慎,并没有将完整的作战计划下发给武汉行营。
该部分作战计划详细规定了汪伪武汉行营统辖的伪第11师,第12师和第29师配合日军作战的具体内容。从这份计划中可以大概的推测出日军完整的作战计划。
李国盛将获得的情报整理好并译成密码电文。他必须尽快将情报尽快传回总部。
下午下班后,方仁先和杜兴城开车载着李国盛离开设在汉口远东饭店(现六渡桥百货大楼)的伪武汉行营回家。按照李国盛的指示,方仁先今天开车送李国盛回家的路上,特意从赵云清的联络站门前经过。
方仁先的汽车快到赵云清的绸布店门前时,放慢车速,然后故意在绸布店门前停了一下。接着,方仁先按了一长一短两声喇叭,便开车离去了。
店里的赵云清,华相成和汪鸿翔听到汽车喇叭声之后,便明白李国盛今天晚上有重要情报发回总部。
晚上8点半,方仁先开车来到湖南街,他的身边坐着杜兴城。方仁先将汽车停在离赵云清绸布店不远的地方,等着汪鸿翔。由于这次的情报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情报能够安全的发回总部,李国盛特别安排方仁先和杜兴城两个人协助汪鸿翔发报。
几分钟后,汪鸿翔便出现在方仁先的汽车边。他观察了一下四周,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便打开车门,钻进汽车的后座。方仁先和杜兴城回头和汪鸿翔打了个招呼后,便开车离开了。
方仁先开着汽车来到洞庭街,在离阜昌街十字路口不远处的路边将汽车停下来。他们的汽车朝着洞庭街和阜昌街的十字路口。洞庭街的这一段很僻静,行人稀少,并且四通八达。选择在这里停车发报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相对比较安全。就算万一发生什么情况,方仁先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开车离开这里。
汽车停下来后,杜兴城下车担任警戒,他在十字路口负责观察各过方向开过来的汽车。如果发现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车,他会立刻向方仁先发出警报。
汪鸿翔拉上汽车后座两边的窗帘。他将一个小手电筒固定在驾驶座椅靠背后面的一个卡子上。
汪鸿翔掀开右边座位的坐垫,坐垫下面是一个改装过的、专门用来藏电台的秘密隔舱。汪鸿翔打开隔舱的舱盖,里面有一部电台。汪鸿翔熟练的将一根天线连接导线连接在汽车天线接头和电台天线接头之间,然后从隔舱里面取出发报键和耳机,将发报键和耳机的插头插进电台的插座孔。
汪鸿翔将耳机戴着头上,然后将司机座椅靠背后面的小折叠桌放平,将发报键放在折叠桌上。
汪鸿翔打开电台的电源,然后调到规定的频率。他将密码电文放在小折叠桌上,打开手电筒,手电筒的微弱灯光照在电文上,让汪鸿翔刚好能够看清楚电文。
汪鸿翔开始发报。
方仁先坐在汽车驾驶座上,机警的观察着汽车周围的情况。他看见汽车外的十字路口边,杜兴城像是在等人一样,靠在一根电线杆上抽着香烟,观察着各个路口开过来的汽车。
此时,由于汽车后座的窗帘拉上了,加上驾驶座椅的靠背比较高,正好挡住了后面的汪鸿翔,就算车内的手电筒发出微弱的光线,从汽车外面经过的人也根本看不清楚后面正在发报的汪鸿翔。
这次的电文比较长,20分钟后,电文才发出不到一半。由于没有发现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车,方仁先和汪鸿翔决定继续发报。
站在十字路口观察的杜兴城突然发现有一辆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车从江边阜昌街东边的路口朝这边慢慢的开过来,离他这里已经不到2米远。杜兴城急忙摘下自己的军帽,向方仁先发出警报,同时快步朝方仁先的汽车走过去。
方仁先看到杜兴城的发出警报之后,立刻让汪鸿翔关掉电台,终止发报。
汪鸿翔急忙发出“暂停”两个字后,立刻关掉电台电源。他将耳机和发报键放回电台舱,盖好电台舱盖板和坐垫,然后收起手电筒和折叠桌。
此时,杜兴城已经打开汽车副驾驶的门,上了汽车。
方仁先立刻开车向前行驶,穿过十字路口。汽车穿过十字路口的时候,他们发现阜昌街东西两头各有一辆无线电侦测车朝十字路口慢慢的开过来,离十字路口只有大约1多米远。
方仁先的汽车过了十字路口之后不远,便看到迎面开过来第三辆无线电侦测车。方仁先不紧不慢的开着汽车与对面的日军无线电侦测车擦身而过。
方仁先与汪鸿翔和杜兴城商量之后,决定与日本人来个捉迷藏。他们的汽车开到宝顺路(现天津路自鄱阳街到沿江大道一段)之后右转来到河街,然后沿着河街向南行,到民权路后转进去,然后将汽车停在离民权路和花楼街的十字路口不远的地方。停车之后,杜兴城依然下车警戒,汪鸿翔接着向总部发报。
20分钟后,方仁先提醒汪鸿翔再次暂停发报。杜兴城回到车上后,方仁先马上开车离开这里,然后在前面的十字路口右转进了花楼街,沿着花楼街向北行驶。
不久之后,方仁先他们便看到一辆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车迎面开过来,向他们刚才发报的民权路驶去。三人见日军的侦测车又跟踪过来,都开心的笑了。
方仁先开车来到江边的河街,然后沿着河街向北行。到兰陵路江边的路口时,汽车转进兰陵路,在离江边路口不远的地方停下来,让汪鸿翔继续发报。这次用了不到20分钟,汪鸿翔终于发完了密电。
在方仁先开车送汪鸿翔回去的路上,他们看到一辆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车停鄱阳街的路边。显然,这辆无线电侦测车此时已经失去了他们正在追踪的无线电信号。因此,无线电侦测车只好停在路边等待跟踪的无线电信号重新出现。
方仁先,汪鸿翔和杜兴城三人见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车被他们耍得团团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有了这次的经验,他们今后对付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车将会更有信心。
汪鸿翔这次发回总部的密电特别长。因为密电的内容除了日军江南作战计划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情报。
李国盛小组假降后,加入了伪军。李国盛现在是武汉行营的参谋处长,可谓位高权重。由于他精通日语,深受日军信任。
李国盛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谨慎的在伪军中策反了一些中下级军官。此次配合日军江南作战的伪11师的一个团决定趁此机会阵前起义,回归抗日阵线。
李国盛在密电中将伪第11师一个团决定举行阵前起义的消息以及制定好的起义方案通知总部,请求总部在起义过程中加以配合。这是李国盛小组假投降后,第一次成功策反伪军起义。
姚明春的交通联络站遭到日军破坏,给武汉特委造成了很大损失。不过,武汉特委的其他小组并没有暴露,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姚明春和张景午从他们的交通站逃脱后,不能继续留在武汉。因此,他们俩在组织的安排下,秘密转移到黄陂县北部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
姚明春的交通组遭到日军摧毁后,王家瑞分析了姚明春小组暴露的各种可能性。最后,王家瑞得出自己的判断。
王家瑞深信不疑姚明春小组是在与学生联络上之后暴露的。因此,他怀疑被武汉特委救出并转移到根据地的8个学生当中隐藏着日军间谍。王家瑞通过在黄陂横店的电台向总部详细汇报了姚明春交通组被日军破坏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判断。他提醒组织,武汉特委转移到新四军根据地的8个学生里面可能潜藏着日军间谍。
让王家瑞感到幸运的是,横店联络站以及电台没有暴露。
根据王家瑞和姚明春以及张景午的分析判断,姚明春交通组暴露的时间应该是在与学生联络之后。幸运的是,自从与学生联络上之后,到交通组被日军破坏这段时间,张景午没有去过横店的联络站。因此,王家瑞和姚明春十分肯定横店的联络站没有暴露。
失去姚明春交通组的王家瑞,此刻只能安排于连浩暂时接替张景午担任汉口和横店之间传递情报的交通员。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武汉特委领导下的情报组织很快就恢复了情报工作。
延安的**情报总部在收到王家瑞的密电之前,就已经怀疑8名学生中潜藏着日军间谍。因此,总部指示新四军五师党委和五师敌工部对8名学生秘密采取防范措施。新四军五师敌工部以工作需要为名,不露声色的将8个学生分开来,安排到不同的地方工作,并且派出保卫人员在暗中密切监视这8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希望尽快找出其中的日军间谍。
不过,新四军五师敌工部负责监视的保卫人员还没有发现学生有任何可疑之处。但敌工部相信,隐藏的日军间谍很快就会设法与日军情报部门联系。
不久之后,一个叫严浩的学生慢慢引起了保卫人员的注意。
暗中监视严浩的保卫人员发现,有一个挑货郎担走村串户卖杂货的中年人形迹可疑。这个货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严浩驻扎的张店村。每当这个货郎出现的时候,严浩都会去向货郎买一些东西。
敌工部到目前为止仅仅只是怀疑严浩和货郎担有问题,并没有掌握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他们是日军间谍。因此,敌工部决定继续监视他们,不要冒然采取行动,以免打草惊蛇。
………………………………
第八十一章 窃取情报(一)
王家瑞约周秉炎在新泰茶楼二楼的一个包间见面。。
见面后,王家瑞向周秉炎转达了上级指示。上级强调,此次鄂西会战,关系到中国抗战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上级要求武汉特委不惜一切手段,收集日军情报,袭扰日军后方,配合**和游击队作战。在密电中,上级指示武汉特委在鄂西会战打响前,尽可能提供日军第十一军此次作战后勤补给方面的情报。
此次鄂西会战的成败关系到重庆的安危。鄂西地处重庆东面,多为丛山峻岭,地势险要,是拱卫重庆的天然屏障。特别是宜昌上游的石牌要塞,更是重庆东面的最后一道江防要塞,一旦失守,将造成重庆下游的长江水路门户大开。石牌要塞到重庆这一段长江虽然有三峡的天然险要地势,但是**在石牌要塞上游没有任何江防工事。因此日军只要攻克石牌要塞,就可以凭借其海空优势,沿长江水路直扑重庆。所以,国民军事委员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出动空军配合作战,确保鄂西,特别是石牌要塞的安全。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甚至准备前往鄂西恩施亲自指挥这次会战,足见此次会战对中国的重要性。
在美国的帮助下,逐步恢复的中国空军将在这次鄂西会战中,和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并肩作战,与日本空军争夺抗战以来一直被日军占据的空中优势。
中美空军除了配合陆军正面作战之外,还将打击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因此中美空军需要日军后勤补给运输线方面的情报。
但是,冈本矢一、李国盛以及其他情报来源提供的情报都没有详细的后勤补给计划,因此国民军事委员会希望**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情报。
周秉炎第二天便将收集日军第十一军后勤情报的任务传达给他的小组成员袁方易。袁方易在日军汉口特务部工作,他最有可能接触到这份情报。
袁方易在汉口陆军特务部担任翻译兼高级秘书,深得现任特务部长落合鼎五大佐的信赖。
自武汉沦陷后,袁方易先后经历过森冈皋,柴山兼四郎,落合甚九郎和落合鼎五四任日本陆军汉口特务部长。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色,受到前任和现任特务部长的信赖和重用。因此,袁方易从一个普通的日语翻译升任为现在的特务部高级秘书,负责日军和地方政府的联络工作。
日军征调给养物质和后勤补充及其运输工作必须依靠日军特务部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才能顺利进行。每当日军有重大军事行动的时候,日军司令部主管后勤的经理部都会制定一份详细的作战后勤补给计划,保障作战部队的后勤补给。为了让特务部更好的配合军事行动,日军司令部会将此后勤补给计划书下发给特务部,让特务部按照计划书协助日军完成物资征调和补充工作。不过,由于作战后勤补给计划是高度机密,因此计划书必须由特务部长亲自保管,并且只让相关人员查阅。
袁方易知道,日军第十一军江南歼灭战(鄂西会战)的后勤补给计划书锁在特务部长落合鼎五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虽然袁方易深得落合鼎五的信任,但他无权查阅这份后勤补给计划书。因此,要想在特务部弄到这份后勤计划书,唯一办法就是伺机窃取。
可是,袁方易没有落合鼎五办公室保险柜的钥匙和密码。以前,他好几次找机会想要弄到保险柜的钥匙,但都失败了。搞到保险柜的钥匙尚且这么困难,更不用说搞到保险柜的密码了。这次的任务对袁方易来说,非常困难。不仅如此,这次任务的时间也很紧,只有一个礼拜,这更增添了任务的难度。
袁方易认为,从落合鼎五的保险柜里窃取后勤补给计划书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只能想其他办法。
袁方易思来想去,觉得从第十一军经理部庶务课长松本贤二那里窃取后勤补给计划书更有把握。
松本贤二原来是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经理部庶务课长,华中派遣军撤销后,他调到第十一军担任经理部庶务课长,负责第十一军的给养采办工作。给养采办离不开汉口陆军特务部和地方政府的物质征集工作,因此,松本贤二需要经常和汉口特务部联系,督办给养的征集。
袁方易记得,松本贤二每次到特务部开会,他的公文包里都有一份第十一军后勤补给计划书,以便在需要时查阅。
袁方易决定,趁松本贤二到特务部参加后勤工作会议的时候,想办法窃取他手里的文件。
袁方易将他的想法报告给周秉炎,周秉炎同意他的建议。
在第二天的武汉特委会上,周秉炎向王家瑞转达了袁方易的建议。王家瑞和秦晋南听后觉得可行。于是三人按照袁方易的建议,制定出一个窃取后勤补给计划书的行动计划。
李国盛接到军统总部的指示,希望他设法搞到日军的后勤补给计划。可是,李国盛知道只有日军司令部有这份情报,但他连这份情报放在哪里都不清楚,搞到手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他回电总部说没有多少把握,只能尽力而为。
旁晚七点不到,李国盛来到汉口三民路的老会宾酒楼。会宾楼是一家主要经营湖北菜肴的酒楼,在武汉颇负盛名。
李国盛约了冈本矢一今晚七点在会宾楼吃晚饭。他有事情需要冈本矢一的帮助。
李国盛走进会宾楼一楼大厅之后,酒楼跑堂便领着他来到一个空桌子坐下。他要了一壶茶,然后一边喝茶一边等着冈本矢一。
会宾楼的一楼是一个大餐厅,大餐厅里面摆了几十张桌子,供大众顾客用餐。二楼是宴会厅和贵宾包间,提供高档菜肴和服务。
七点钟,冈本矢一准时来到会宾楼。进了一楼大厅之后,他向大厅里面扫视了一圈,寻找李国盛。见李国盛坐在一张桌子前正向他招手,冈本矢一冲李国盛笑了笑,然后朝李国盛走过去。
李国盛起身和冈本矢一握了握手,请他坐下。
寒暄几句之后,李国盛手捧菜单,将会宾楼的名菜介绍给冈本矢一,请冈本矢一点菜。菜点好之后,他们要了一瓶汉汾酒,这是冈本矢一最喜欢的白酒。
不久,菜就上来了,李国盛和冈本矢一开始喝酒。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用汉语夹杂着日语说话。这样,他们周围桌子吃饭的人就很难听清他们谈话的内容。
“冈本先生,我今天找你来,是有事情要你帮忙。”
“我就说为什么你这么大方请我吃饭,原来是有事找我帮忙。”冈本开玩笑的说。
“呵呵,吃饭事小,任务事大!”李国盛笑了笑,然后压低嗓门对冈本说,“重庆总部要我想办法弄到第十一军江南歼灭战的后勤补给计划。”
“喔?”
“可是我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搞到这份情报。你能否告诉我,什么地方可能搞到这份情报?”李国盛问冈本矢一。
“当然是在第十一军司令部了,这还用问吗?”冈本矢一耸了耸肩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