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59之铁血兵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烨狠狠的在兰妃脸上亲了一口,说道:“信不信,我现在就可以再将你送上一次天堂?”

    兰妃大惊,还是算了,刚才那一次都已经让自己有些吃不消了,这个人简直强壮的跟头牛似的!

    兰妃连忙说道:“好了,我们又一次就够了,将来还是少一些的好,毕竟我们的身份不同,你知道我心里有你就行了……”

    郭烨的双臂紧了紧,抬头看看墙壁上的西洋钟,都已经深夜三四点了,这个时候,正是寂静无人的时候,刚好脱身,再不走的话,想要溜出去,可就不容易了。

    郭烨说道:“好了,我也该走了,再晚的话,出去可就不容易了。”

    兰妃方才惊觉,颇有些恋恋不舍,问道:“你是怎么进来的?门口可是有人守着呢?”

    郭烨笑道:“放心,那两个人都是我的属下,嘴巴严实的紧,放心吧,只是轻易不要动用他们,以免被肃顺等人发现破绽,恭王与僧王那里,我会进行周旋的,一切有我分差,不会有错的。”

    兰妃方才恋恋不舍的站起身来,将郭烨送出屋门。

    郭烨来到了门前,葛六与孟庭两个人一脸的坏笑,低声道:“大人,刚才可是惊险的很,幸好肃顺没有进去!”

    郭烨笑道:“没事,他们不敢进来了。呶,觑个机会,把这个交给王焕章,他知道怎么做的,记住了,我不在的时候,你们可要给我都听他的命令,违令者,定斩不饶!”

    葛六接过纸条,小心的揣进怀里。

    郭烨看看四周无人,急行几步,一个纵跃跳上了墙头,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葛六吧嗒吧嗒嘴巴,低声道:“兄弟,咱们俩可是得把口风把紧了,一旦泄露出去,只怕所有的弟兄们都要跟着大人掉脑袋了……”
………………………………

第223章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肃顺离开了行宫左近,没有返回自己的住处,反而叫人牵过一匹战马,向着火器营奔去!

    很快,肃顺就来到了火器营,营门口执勤的人都认识肃顺,堂堂的辅国公,火器营的总统官,现在的王焕章也不过只是在署理营务而已,这个才是真的顶头上司。

    “肃中堂!”

    肃顺点点头,问道:“立即着人传王焕章大人,我在营部等候。”

    说这话,肃顺也不下马,径直进入了火器营。

    时间不长,王焕章急匆匆的来到了,看到肃顺,连忙打千道:“卑职王焕章见过中堂大人!”

    肃顺点点头,说道:“焕章,起来吧,不必多礼。”

    “多谢中堂大人!”

    王焕章站起身来,问道,“中堂大人,不知您深夜来此,有何吩咐?”

    肃顺低声道:“王统领,实话说,本中堂带你如何?”

    王焕章心头一惊,连忙说道:“中堂大人,您说笑了,我可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署理整个火器营,现在整个火器营的都压在我的肩头上了,卑职感激不尽呢!”

    肃顺轻哼了一声,说道:“王焕章,现在可是关键时刻,皇上身体可是不大好,今天又晕倒在了路上,万中有一个的话,咱朝廷就要改天换地了。”

    王焕章闻言,登时明白了,这是肃顺在试探自己,关键事情,对自己还是不太放心啊。

    王焕章连忙跪倒在地:“中堂大人,您现在是皇上最为信重的亲贵,即便是皇上龙御归天,那首席的辅政大臣也绝对非您莫属,卑职往后可是还要多靠着您呢,中堂大人只管放心,您让我向东,卑职绝对不敢向西,您让我撵狗,我绝对不敢撵鸡的。”

    肃顺点点头,对于王焕章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火器营,但是几乎所有人都闹翻了天,唯有这个王焕章见识的快,向着自己紧紧的贴上来,只怕现在郭烨复出,那些同袍们也已经在郭烨的面前,将王焕章贬斥的一分不值了!不过,正是因为这样,自己也才能够真的将这个王焕章掌握在手里,郭烨背后站着恭王跟僧王两个人,没有自己的护庇,王焕章绝对要倒霉的。

    肃顺笑道:“好了,焕章,我知道你这心思,放心,只要你踏踏实实跟着我,不出五年,一任提督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要我在一日,就没有人能够动得了你,前提是必须要牢牢的跟紧了!”

    王焕章笑道:“中堂大人,看您说的,您可是将来的领班军机,首辅大臣,我除非吃错了药,不然,放着您这样打大腿不报,反而去抱别人,那纯粹就是缺心眼了,大人,请您放心,这火器营自从那些人走了之后,已经完全落入了我的掌握之中,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后宫幽禁兰贵妃的地方,两个守卫是怎么回事?”

    王焕章一愣,旋即明白过来,笑道:“哦,大人说的是葛六跟孟庭吧?他们两个是我的兄弟,前两天有些拌嘴,结果被我训斥了一顿暂时调出军营,负责行宫的防守,过些天,自然会将他们调回来,大人放心,都是自己的心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肃顺点点头,答道:“嗯,火器营乃是军国重器,一定要牢牢的握在手中,千万不要大意,在热河,他可是我们最重要的力量!”

    王焕章连忙点头答应,肃顺接着说道:“你们等我的信儿,一旦事情突变,我会给你一道命令,抽调一个汛的兵力,接管京营部分防务,这可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能大意,务必把最倚重的力量拉上去,以防万一!”

    肃顺召见王焕章的时候,郭烨也离开了行宫,出来之后,郭烨了无睡意,也不回自己的居所,四处闲逛,刚刚走出不远,却是发现前面一个身影。

    “嗯?”

    是安德海?

    这个时候,他怎么会出现在行宫之外?

    安德海可是兰妃最为倚重的心腹,郭烨心头跳动了几下,连忙喊道:“安公公,安公公!”

    兰贵妃被禁,安德海原本是趁着没有事情,出来溜达一下,放松放松,没有想到,迎头竟然看到了郭烨!

    安德海心头大震,叫苦不迭,这个时候,自己被熟人看到可是不便的很,但是郭烨已经认出自己来了,想要躲避,也已经来不及了。

    郭烨走上前来,低声道:“公公,且随我回趟公馆,我有一样东西,请您带回去交给兰妃娘娘!”

    安德海闻言,登时心头沉静下来,原来是郭烨有求于人啊,这下子自己不用提心吊胆了。

    安德海为难道:“郭大人,这个,您也知道,我们是不让随便出宫的,即便是我这次出来,也是冒着杖毙的风险的,您看……”

    郭烨笑道:“公公放心,不用占用公公太长时间,且随我来。”

    安德海被人家抓住把柄,想不走一趟,也不行啊,随着过夜来到了郭烨的住所。

    郭烨提起笔来,飞速的写着,转眼间,一张字笺就写了出来,低声道:“安公公,一句话,咱们都是兰妃娘娘身边的人,务必要将这个纸条交给她,让他遭遇权臣逼宫的时候,方才能够打开,这是救命的东西。”

    安德海心领神会,用来帮助娘娘的,自己不就是娘娘身边最得力的人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既然是自己人,那就一定要将东西送到才是,以免耽误大事。

    安德海点点头,郭烨又打开身旁的一个小箱子,从中拿出来了一尊白玉观音,这可是从英军手中抢下来的,价值连城,为了能够笼络住安德海,现在也需要下足本钱,豁出一头去了。

    郭烨笑道:“公公,你我认识也有段时间了,可是从来都没有孝敬过您呢,这个玩意儿,也不值俩钱,权且送给公公做个念想了……”

    安德海的眼睛都已经看直了,通体晶透的白玉观音啊,最起码也要上万两白银才能够拿下来吧,这个郭大人可是好大的手笔!
………………………………

第224章 糊涂皇帝顾命臣

    咸丰在经过了两天的抢救之后,总算是在第二天晚上醒了过来,没有一命呜呼,从鬼门关旁边收回了脚步。

    刚刚醒转过来,咸丰做的第一件事情,召见郭烨,要赶紧批准与英法两国的条约。

    现在的咸丰可是不糊涂了,他已经知道自己已经马上要油尽灯枯了,一旦自己嗝屁了,那新君方才几岁,什么都还不懂,朝廷混乱不堪,是绝对无法应对这样的事情的,一旦再生变故,那整个大清王朝就彻底完蛋了,这个风险,他是绝对冒不起的,为今之计,就是自己乾纲独断,趁着还有一口气,将这件事情给定下来!

    看着身边的肃顺,咸丰低声道:“肃顺,立即传郭烨觐见!”

    肃顺一愣,迟疑道:“皇上……”

    咸丰喘息道:“快,立即传召郭烨,朕要见他!”

    肃顺不敢怠慢,连忙下去命人去召郭烨郭烨入觐。

    时间不长,郭烨来到了行宫之中,见过咸丰之后。

    咸丰喘息道:“肃顺,立即传旨盖印,恭亲王与郭烨所呈与洋人条款,一应通过!恭亲王为国立功,钦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办大臣,僧王护国有功,不辞辛劳,复其科尔沁亲王爵位,郭烨官复保定镇总兵,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襄办大臣,从三品,继续编练保定新军!着郭烨立即奉旨归京,会同恭亲王同英法两国签订条约!”

    肃顺心头虽然有些不满,但是这个时候,却是不敢忤逆皇上的意见,只能愤愤的誊写圣旨,取过咸丰的印鉴盖上,将圣旨递给了郭烨。

    咸丰接着说道:“郭烨,朕知道你忠勇为国,屡立奇勋,然则,终究是年纪轻了一些,到了保定之后,还需要多多努力,多负辛劳,朝廷绝对不会亏负你的,将来出将入相,自然水到渠成,立即下去吧。”

    郭烨心道:“擦,不会亏负我,姥姥!老子屡次出生入死啊,不说别的,那一次难关不是我帮着你挺过来的,到最后,也只能是得到一句保证,这直隶提督的职衔,到底还是没有给我啊,更不用说是巡抚的职衔了,真特的抠门啊,你也不怪老子睡了你老婆了,咱们俩两不相欠!”

    看着郭烨接旨走了出去,肃顺连忙说道:“皇上,您这是要……”

    咸丰喘息一声,苦笑道:“肃顺,时间已经到了,朕只怕快要去见列祖列宗了,本来以为郭烨签订了条约,我可以走的好些,没有想到,还是临终前,要补上这一遭啊,愧对祖先啊!”

    肃顺心头一惊,连忙说道:“皇上,您说的哪里话,您可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一些小小的病患挡不住您的!”

    咸丰苦涩的摇摇头,答道:“不成了,肃顺,你不用安慰我了,我知道我已经油尽灯枯了,但是,现在大阿哥年纪赏幼,不谙世事啊,你可是朕最为信重之人,这江山后事可就都交托给您了!”

    肃顺心头又惊又喜,这是皇上要托付大事了啊!不过,仅仅自己一个人可怎么成?最起码,王亲贵族都在才可以作的数啊!

    咸丰叹口气,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朕引你为股肱,与其他人自然是不同的,端华跟载垣等人,才具不足,引以为援倒还可以,独当一面,那就差得远了,我只能将江山托付给你了,记住,选贤任能,中兴基业,那些汉人终究是不足以全信的,军国大事,还是多多需要提携咱们的人才是!”

    肃顺连忙扣头谢恩。

    咸丰接着说道:“上次你可是跟我提了,让我动手之事,然则,兰妃毕竟是太子生母,如此事情一旦做下,等到太子亲政的时候,你自己可怎么办?况且,朕也不忍心如此做,也罢了,那你就迁就她一个女流一下吧,军国之事,你可是要多多操心了。”

    肃顺连忙答道:“皇上,奴才屡受隆恩,肝脑涂地都难以报之万一,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咸丰摆摆手,说道:“好了,你去传旨吧,让他们都进来!”

    肃顺连忙出了行宫,一声招呼,王公贵戚们纷纷跑进了行宫,探视皇上病体。

    咸丰躺在病榻之上,低声道:“军机,宗令,诸王!”

    知道皇帝病危的亲贵和军机大臣们,早已侯在在一旁,寸步不敢或离,听到皇上呼唤,依次跪倒在地。

    突然,咸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喘息道:“传旨,解除兰贵妃幽禁,速招入宫!”

    众位大人心头一震猜忌,时间不长,兰妃已经赶到了宫中,按照成例,皇后和懿贵妃是该当回避的,可是皇帝还有极重要的事情要交待,因此也就不能不破一次例了。

    “大阿哥载淳,生性纯孝,敦厚朴实,”咸丰又看了一眼不到六岁的儿子,“着封为太子!”

    懵懂无知的大阿哥,由皇后教导着,给阿玛磕了头谢恩。

    “我那方‘御赏’的印,给皇后。”话音一落,便有身旁的太监,捧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送到梨花带雨的皇后手里。盒子中间置着一枚玉印,赫然是咸丰御用的御赏印章。

    咸丰又将目光转向兰妃,看了半晌,方才叹息一声,喘息道:“拿‘同道堂’的印,赏给懿贵妃。”

    懿贵妃跪在地上,以双手接过,捧着这枚以阴文刻着“同道堂”三字的玉印,浑身颤抖,终究,皇上心里还是有自己的,肃顺等人即便是再是造谣生事,也没有动摇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兰妃心头酸楚,抽泣不已。

    “肃顺,载垣,端华,……”咸丰艰难的念着,“景寿,穆荫,杜翰,匡源,焦佑瀛,”一共念了八个人的名字,八个人心头清楚,现在皇上念出八个人的名字,这是要托孤了!其中,肃顺乃是皇上最为信重之人,杜翰乃是帝师之子,与皇上关系最为紧密,至于其他人也无不是咸丰看重之辈。

    咸丰将眼光望了过来,接着说道:“你们几个,朕待你们如何?”

    怡亲王载垣听了,忙道:“皇上待奴才们恩重如山,奴才们无不感激涕零!皇上,还请您保重龙体才是,待到龙体康复……”

    咸丰吃力地摇摇手,说道:“不要说废话了,没那个时间了!你们八个尽入军机,太子,就交给你们了,勿负朕望。”

    这就是在托孤了!殿中所有人,都是热泪满脸,被点名的八个顾命大臣,更是泣不成声,只能连连磕头。

    咸丰眼光涣散,低声道:“即刻拟旨!”

    杜翰执笔写成谕旨,双手捧读。

    “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着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
………………………………

第225章 咸丰驾崩 满城白幡

    杜翰手捧着圣旨,轻轻将圣旨读完,咸丰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眼神渐渐的涣散开来。

    众臣看看咸丰没有任何反应,连忙过来探视,太医龚正泰将手指搭在咸丰的鼻息下面,此时的咸丰早已经没有了气息!

    “皇上、龙御归天了!”

    龚正泰凄厉的惨呼一声,扑倒在地上,屋子里顿时一片仆天抢地的哭声、悲号声!

    郭烨刚刚走出皇宫没有多长时间,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叫过陈海等人,正准备回京,就已经隐隐听到了行宫方向的哭声。

    郭烨长叹一声,咸丰嗝屁了,自己明明急的咸丰死应该是个夏天啊,这现在刚刚是初春时节,竟然比前一世要早归西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看来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煽动的太厉害了,咸丰也架不住这样的折腾,只能一命呜呼了。

    陈海与闫春雨也听到了远处的哭声,纷纷一愣,看向了郭烨,郭烨叹息道:“别看我,这是皇上驾崩了,从此热河就是是非之地了,我们绝对不能久呆,快走,跑的越远越好,回京城!”

    陈海与闫春雨心头大震,不敢言语,与郭烨备好了马匹,一扬马鞭,连夜奔出了热河,直奔京城!

    一路疾驰,不到两天的时间,三个人就奔回了北京城。

    郭烨没有回自己的住所,径直赶奔了恭亲王府,来到了恭亲王府门前,一把勒住缰绳,跳下马来。

    这个时候正是下午时分,王府的大门敞开着,门前占着几个侍卫,看到郭烨风尘仆仆的骑马而来,连忙迎了过来,接过郭烨的马缰,问道:“郭大人,您这是……”

    郭烨喝道:“不要多问,王爷可在府中?”

    侍卫吓了一跳,连忙点头道:“今天王爷没有出门,正在府中休息呢。”

    郭烨喝道:“快,带我去见王爷!”

    在侍卫的带领下,郭烨来到了书房,见到奕忻。

    奕忻看到郭烨吓了一跳,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了,两眼血丝,一身的尘土,什么事情,这么紧急?

    奕忻问道:“郭烨,你这是……”

    郭烨急声道:“王爷,两件事情,一喜一忧!”

    奕忻心头一惊,问道:“喜得是什么?忧的是什么?”

    郭烨叹声道:“条约,皇上已经盖印了,这是大喜,至于大忧,皇上……驾崩了!”

    啊!

    奕忻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傻在了当场,皇上驾崩了,那不等于清朝塌了半边天,这个郭烨啊,真的不知道轻重,皇上驾崩面前,任何事都是浮云啊!

    “皇上啊!”

    奕忻一屁股跌坐在了椅子之上,放声痛哭!

    兄弟之情,君臣之义,即便是两个人速来不睦,这个时候,也不能不悲从中来。

    郭烨登时就急了,连忙扯起恭王,急声道:“王爷,这个时候还不是悲伤的时候,报丧的信使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的,现在这个热河都在肃顺一党的控制中,只怕新君当政,王爷,咱们的处境,两宫的处境,甚至新君的处境都不妙啊,你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大放悲声?”

    恭亲王闻言,身体登时一僵,缓缓的看向了郭烨。

    郭烨苦笑道:“皇上在临终之前以交换条约为名,将我赶出了热河,不就是怕我们里应外合么?现在肃顺已经掌握了朝中的大权,新君年纪不过五六岁,什么都还不懂,一朝政令全部掌握在肃顺的手里,您说你现在的处境……”

    恭亲王心头咯噔一下,推开门喝道:“额吉尔!立即那我的名帖去见文祥大人,请他过府议事,十万火急!快!”

    时间不长,文祥就抵达了恭亲王府,见到了两人。

    看到恭亲王满面悲戚,文祥心头涌起了一股不祥之兆。

    文祥连忙问道:“王爷,郭大人,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郭烨苦笑道:“文祥大人,我刚刚从热河回来,皇上驾崩了……”

    啊……

    文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开始了悲号:“皇上啊,老臣没能见您最后一面啊……”

    恭王喝道:“好了,文大人,不要这样了,现在情况不妙,咱们先说正事,再叙悲情……”

    文祥抹抹眼泪,悲声道:“王爷,还什么比这更不妙的吗?”

    郭烨答道:“文大人,现在整个热河行在都被肃顺控制了,咱们与肃顺速来不睦,新君少不更事,你说我们能够有好果子吃?”

    文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顿时脸色苍白,这个肃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倒在他手里的大佬没有几十个,也有一打了,如今他大权在握,真的要动手打击自己这些政敌的话,只怕没有一个能够躲过一劫的,即便是王爷,也绝对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文祥嗫嚅道:“郭大人,不会吧,再怎么说,王爷也是堂堂的大清第一亲王,皇家贵胄,能力、资历、身份、威望,哪一项是肃顺能够比拟的?”

    郭烨苦笑道:“文祥大人,您也太天真了,如果真的如同你说的那样,皇上感觉到自己撑不住的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召王爷急赴热河,进行托孤大计!但是现在呢?皇上都已经驾崩了,你们都还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虽然我是第一时间就往回赶,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七百里加急啊,我们能够比得上朝廷七百里加急信使?”

    恭王沉声道:“不错,郭烨说的有道理,现在我们已经成为板上之肉了,只能任人宰割了,但是我不甘心,凭什么?论才能,论身份,论地位,本王哪一样比他们差?”

    文祥问道:“郭大人,那你的意思呢?”

    “静观其变!”

    郭烨答道:“现在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我想最迟明天下午,热河方面的消息就会传到京城来了,我们必须要赶紧将条约进行换约,敦促英法联军退兵了,剩下的事情,王爷,这个时候只有你才有足够的能量与肃顺掰一次手腕了,其他的,即便是僧王都差得远,毕竟肃顺现在是顾命大臣,由托孤遗诏,等闲人是奈何不了他的……”
………………………………

第226章 顾命臣 下马威

    此时的热河却也已经是素幡一片,哀声遍地了,驻扎热河的京营、衙门以及当地的僚属无不举哀,满目凄惶!

    懵懂无知的大阿哥载淳在八位顾命大臣的拥戴之下,登上了大位。

    顾命八大臣面奉圣旨,辅弼幼主,赞襄一切政务;皇后晋位太后,称母后皇太后,恭号慈安;兰贵妃封太后,称圣母皇太后,恭号慈禧。两宫太后共同掌管着先帝的印鉴,一切旨意均须两宫盖印之后,方才能够生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