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当土豪-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旱灾虽重,却总有些田地是不受影响的,那就是各个河谷中的滩地,在这陕北那就是最上等的良田,一亩出产足抵得王嘉胤家那贫瘠坡地的三四亩不止!而且这些田地多属于府谷县的大缙绅所有,这些人多有功名在身,属于明朝的免税特权阶级,官府也不敢对其催比。而他们应纳的那份税额自然都被转嫁到了小民头上。即使天灾频仍,这些人还是过着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即使家中囤积了大量粮食,让他们拿粮食出来赈济灾民却是千难万难。

    守财奴的做法被证明再愚蠢不过,饿极了的人是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什么都干得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大旱,府谷境内已和陕北各地一样民不聊生,歉收之余却还面临官府残酷的催比,县衙门口枷号的农民越来越多,不少人被衙役打板子打得血肉模糊。官府和缙绅在这种情形下兀自安之若素,浑然不觉民间已是遍地干柴,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燃起冲天大火,直至将他们完全吞噬!

    话说王嘉胤举起反旗,只半日间便聚起了千余饥民,几天下来就攻破了府谷城外好几家大户,堆积如山的囤粮全都改姓了王,连带子女玉帛也被饥民首领瓜分一空。手中有粮好办事,他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俗话说,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远近饥民纷纷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他也全部照单全收,消息传开,就连边军中也有不少人投奔他来的。他麾下的人马越来越多,连最早起兵,名气颇大的白水王二也带兵来投,两人合兵一处,更是声势大振,一连攻破了府谷、榆林两座县城!府谷、榆林乃是边地,民风彪悍,守城土兵虽少,但作战凶猛,给“二王”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城破之后,弟兄们都杀红了眼,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不仅缙绅大户被一扫而空,平民百姓也多有受害的,府谷的县令姓翟,催比考科最严,残害乡民也最烈,不知逼死了多少条人命,城破之后被众人乱刀分尸而死,妻女也被充作了营妓。流贼的另一个大佬王二是西安府北边的白水县人,年纪比王嘉胤轻些,瘦高个,容长脸,一副精悍模样。与王嘉胤不同,他没有家室,乃是孤家寡人一个,因为苛捐杂税太多,他在老家白水县活不下去,干脆抛弃田地,逃到了白水县旁的澄城县山里,靠打猎为生。象他这样躲避苛捐杂税逃到山林的人还有不少,他们种地打猎,自给自足,便如在避秦桃源中一般,倒是比在平地上逍遥快活得多,他因为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成为了这些人的首领,渐渐手下有了五百多号人。澄城县知县叫张斗耀,在灾荒之年毫不体恤饥民,照样催科逼税,发现了他们这批人的存在后,又强令他们交纳地丁银和力役银。王二一怒之下,大喊道:“谁敢杀张知县?”众人齐呼:“我敢!”如是询问再三之后,他让大家都用墨汁涂黑面孔,率众冲进澄城县城,杀进县衙,将那张知县一刀了账,又将官仓打开,将粮食分发给众人,远近饥民闻讯都来投奔,一时声势无两。王二起兵的时候是天启七年七月,算得是首倡,资历还要老过王嘉胤,自然也受到了官军重点关照。他恐怕被官军合围,遂率军退至白水县洛河以北,并一路转战于渭北山区各县。他的队伍一路不断壮大,沿途饥民和官军逃兵纷纷加入,人数从最开始的500多人扩大到2000人。年初闻得府谷王嘉胤起兵后,王二急忙领军北上,与王嘉胤会合,队伍迅速发展到几万之众,号称“二王”!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了!
………………………………

第九十三章 新式武器

    三岔口是安塞境内的重要关口,象它的名字一样,是个三岔路口,往东去往延川,往西北是安定,往南就是安塞了。79免费阅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过去官军在冲要处建有一个火路墩,常年有二三十名军士驻守,一直到嘉靖后方才逐渐废弛。曾经的夯土墙垣保存得尚好,来往客商颇有将其当作临时避风歇脚之地的。经过一番清理布置,现在这里就成了安塞营的中军所在。

    罗汝才已经到达这里两天了,这段时间他可没闲着,按照出发前跟吴为商量的办法,他已经设置好了阻击阵地,并在流贼来路上设置了几重障碍。

    第一道屏障是铁蒺藜,简单有效,对限制流贼的骑兵效果很好。这东西是明朝军队防御蒙古人的常用装备,多用生铁制成,不需要太高的工艺,看上去跟刺菱差不多,有四个锐角,随手撒出,必有一个锐角垂直朝上,现在流贼中有不少骑兵,铁蒺藜正好合用。只是这年月寻常军队绝不会像吴为这般大规模使用铁蒺藜,这是连人带马一起防的节奏啊。幸亏安塞的冶铁业已初具规模,最大的冶铁工厂便是吴为办的,人手充足,又全面采用了先进的流水作业,竟然不足半月就完成了吴为十万枚铁蒺藜的订单!

    第二道屏障是铁丝网,这东西在一战中被广泛使用,它不是普通的铁丝网,而是用粗铁丝绞成带刺麻花状的铁索,稍不注意手掌就会被割的鲜血淋漓。使用方法也甚是简单,卷成圆圈状放置在敌方进攻路线上便可。虽是简单,但也颇不容易应付,人马一不小心就会被割伤,而且若是衣物被其上尖刺勾住,往往越挣越紧,沦为敌方的活靶子。现代战争中应付铁丝网可以用工兵钳剪断,用**炸断,甚至用坦克碾压,方法多得紧,但在明末几乎是无解的存在!这东西吴为也是在看斯皮尔伯格拍的大片《战马》时受到的启发,那匹马被铁丝网缠得动弹不得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吴为在淘宝上选择了一位好评率最高的卖家,采购了一大批防盗铁丝网,卖家还十分贴心,附送了几副防割帆布手套,否则罗汝才部署它时恐怕还要多费手脚。

    先发个开头,明天上午补上,请各位见谅。
………………………………

第九十四章 形势变幻

    在中军帐中集合军官开了个碰头会后,吴为躺在简易行军床上抓紧时间补觉,吩咐左右没有重要事情不要过来打扰自己。现代人养尊处优,不比这时代的人熬得苦,忙累了一晚对于吴为来说已经到了他的极限,记忆中好像只有大学期末考试这么拼过。不料他这种身娇肉贵的做派看在众人眼里再是正常不过,也从侧面证实了一直以来的传言,那就是吴为的背景深厚,大有来头。没办法,尽管吴为已经非常注意细节了,但要他跟这时代的人一起吃糙麦饭就黑酱菜那是千难万难,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从小锦衣玉食养成的贵公子习气,那是掩也掩饰不住的。

    这一觉睡得好香,直至日上三竿,斥候进账禀报前方发现大队流贼踪迹时吴为方才醒来。众人一致认为大敌当前吴为这般做派乃是有大将之风,殊不知吴为不慌的原因是准备随时见势不妙就通过光门跑路。不过这等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了,不然众人非吐血身亡不可。

    流贼势大,又有骑兵,斥候也不敢靠得太近,如果此时吴为将热气球升空的话,他应该可以看到,在离三岔口他们的预设阵地不到5里远的地方,拐过一个山坳,就是流贼的大队了。黄龙山连绵起伏,山岚间的道路并不甚宽,数万人便如蚁聚一般,密密麻麻地在地面蠕动,一直绵延到十里开外。

    寒冬腊月,朔风凌冽刺骨,道路上的积雪被几万人踩踏得早已硬实滑溜如同坚冰,不时有人摔倒,流贼们的行军速度也就始终快不起来。这支队伍中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眼神木然,面带菜色,手里都提着刀枪棍棒等一切可以称之为武器的东西,东一团西一群地簇拥在一起向前挪动,互相依靠着同伴身体抵御寒气。他们穿着打扮各异,多数衣衫褴褛,满身都是血迹污渍和尘土,为了御寒,一切能找到的旧衣布条都被他们想方设法缠裹到了身上。只是即便如此,多数人还是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清涕长流。少数人有骡马骑,不用步行,那便是流贼中的大小头目了,他们穿在身上的衣衫布料多是绫罗绸缎,只不过也是一般的肮脏污秽,泛着油光,而且好多都不合身,以致看上去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不过这些毫不妨碍这些新晋暴发户们得意洋洋地骑着马在众多艰难步行的流民面前大秀优越感。毫无例外的,每次流民们羡妒的目光都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在队伍的中间,就是流贼的老营所在,这是流贼中力量最强的部分,除了少数兵士分散到队伍各个部分弹压裹挟来的流民之外,流贼中大部分的精兵都集中在此,包括最高领袖王嘉胤和王二也坐镇其中。此时作为前锋的紫金梁王自用派人回报,前面三岔口发现有官兵驻守,人数不详,打的是安塞营的旗号,跟回报的人一同过来的还有安塞本地刚投奔来的一个流贼小头目,他对安塞营的情况比较清楚。

    “安塞营?”王嘉胤骑在马上皱眉道。这些时日他颇听得安塞营的名头,知道它是安塞县典史吴为操练的一支民团,战力十分强悍。安塞县富庶,在这灾年中的陕北独秀于林,听说全是这个吴典史的功劳,周边流贼打安塞县主意的不少,没有不在他手下吃大亏的,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面前的这位小头目。

    “回禀大王,是,前面便是本县吴典史率领的安塞营团练兵。”那个本地小头目跪地回禀道。他虽是在吴为手上吃过亏,但吴为在安塞民间威信极高,他言语中仍然不敢失礼。

    “你是姓。。。。。。姓李?快快请起,既然入伙,就都是兄弟,不必行此大礼。”王嘉胤对这名小头目还有点印象。

    “谢大王恩典。小人正是姓李,前日率200弟兄投奔的大王。蒙大王不弃,现在先锋官王大人麾下任游击将军。”那姓李的小头目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原来王嘉胤和王二两人皆已称王,对部下大肆封官许愿,盘子开得甚大,动辄任命为总兵、副将之类,至于游击将军之流更是满天飞,左右不需发一文粮饷,就是个面子光鲜的事儿。

    “那安塞营虚实你可知晓?”

    “回禀大王,那安塞营军制与寻常官军不同,小人也不知他们究竟有多少兵力。据小人私下估计,与官军披甲相当,器械完全的总有3000人上下,总兵力当不下万人!”李姓小头目的估计与实际情况相差倒也不算太远,只是他不清楚安塞营的体制,安塞营的兵士都是职业军人,没有传统意义上只能做些杂活,不能上阵厮杀的辅兵,后勤工作多半承包给了民间的运输商,因此按照对官军的常理估算,有3000披甲的话,最少应有2倍于此的辅兵才对,便得出了安塞营兵力超过万人的结论。其实,安塞营的兵士每日都进行操练,而且器械完备,兵器精良,精锐程度远高于普通披甲战兵,甚至强于普通官军将领的家丁,如果按家丁数与总兵力的比例,恐怕他推算出的安塞营兵力会更加离谱。

    “嘶。”王嘉胤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旁的王二也朝小头目瞥了一眼,二人显是对这个数字很是意外。因为之前虽然情报工作并不算精细,但多少知道安塞境内的官兵部署,不过是延安卫的3千卫军罢了,自家号称十万大军,实数也不下5万,其中精锐部队也有万人以上,对付3千卫军可算是小菜一碟。至于安塞营,还真不太了解,这年头各地团练多得紧,一时哪记得那许多,即使有人提到过他们颇为厉害,但以前从无人象这个李姓小头目般说得这么仔细。这样一来,双方的兵力对比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加上昨日与宁夏镇兵发生的那一场遭遇战,显然后方三边总督杨鹤督阵的大股追兵也离此不远了。一但前锋在安塞受阻,后方再受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想到此,连一向稳如泰山的王嘉胤也紧张起来,正待详问时,只见前方一骑马朝自己这边疾驰而来,定睛看去,竟是前锋王自用本人亲至!在这马上就要接战的关键时刻他怎么撇下部下跑到后军来了,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王嘉胤和王二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心中顿时浮现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了!
………………………………

第九十五章 高迎祥的首级

    王自用是个秃头中年人,有人也叫他王和尚,号紫金梁,延安府绥德县人,他在流贼中的资格和实力仅次于王嘉胤和王二,还在高迎祥之上,能让他抛下队伍亲自过来禀报的事情定然不会小了。他远远看见王嘉胤和王二,稍稍放慢了马速,待行到“二王”跟前不远处猛地勒马停住,他身后几骑急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王自用年纪既大,身份又高,却是端坐不动,慢慢策马踱了过来,在马背上向王嘉胤和王二分别拱了拱手,身体稍稍前倾,压低声音道:“禀报两位大王,高迎祥出事了!”

    高迎祥是流贼第四号人物,又是本地人,山川道路再是熟悉不过,因此这次他自告奋勇要为大军前锋,绕过官军把守的要隘,从山间潜越过去。事情若成,端的是一支奇兵,可与大队人马前后夹击官军,为大军南下剪除最大的障碍!正因如此,他出发时所带皆是流贼中最精锐的骑兵,多是套寇回#回出身的积年马贼,按理说遇到官军即便打不过,跑肯定是能跑掉的,又会出什么大事了,遮没是中了官军埋伏?

    未等王嘉胤和王二反应过来,又听见王自用道:“高迎祥的一千骑兵。。。。。。全军覆没了!”

    “什么?”王嘉胤和王二几乎同时惊骇出声,虽然已有几分心里准备,但听到高迎祥居然全军覆没时两人心中还是不禁大惊。

    王自用回头向身后一人打了个手势,只见那人单膝跪地,不敢起身,抬起头时,竟是鼻青脸肿,虽然经过了清洗,但还是看得出头脸有多处伤痕。他双手将一个红布包裹捧过头顶,身子不停发抖。那包裹约莫人头大小,隐隐透出血迹,见到这般情景二人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那定是高迎祥的首级了。王二用询问的目光望向王自用,王自用沉痛地点了点头,那意思代表自己已经亲自验过,的确是高迎祥的首级。他与高迎祥是一起投奔“二王”的,交情与众不同,向来在流贼军中同气连枝,互为奥援,高迎祥的死对他的打击尤为沉重。

    王嘉胤轻轻挥手,一旁有人抢出将包裹接过,他策马向跪地之人走近几步,问道:“高将军是怎么死的?”那人颤声道:“昨日高将军率我等分为几路从山间小路潜越过去,一路行军都颇为顺利,直到遇到一支官军拦住去路,高将军派遣小人等几人前去哨探。不料对方弓箭厉害,小人被射中坐骑落马,被其擒了去。官军严刑拷打小人,小人虽然身份卑微,却也是知道忠义二字的,自然是死也不说,最后就被打晕过去了。。。。。。醒来时天已经亮了,那官军头目告诉小人,高将军带的人已经。。。。。。已经被他们杀得一个不剩了,他让小人将高将军的头带回来,还让小人给两位大王带几句话。。。。。。”这名斥候言语还算便给,将事情的基本经过讲得还算明白,只是中间高迎祥闯官军大营被堵住全歼的事他并未亲见,自是不知,而且他在被擒后不是拼死不招,而是大招特招,只是此节万万不足为外人道了。

    用高迎祥的首级来震慑流贼军心也是吴为想到的,首级功劳虽然归了刘佥事,但在上千颗首级中找一颗长相与高迎祥相似的来应付上级查验并不为难,如此大捷之下,朝廷更是不会深究,因此刘佥事一听之下就痛快地答应了吴为的要求。

    “嗯?是那姓吴的典史么?他让你带什么话?”王嘉胤眉头一皱,这股官军看来便是堵在前方的安塞营了,竟能全歼高迎祥一千骑兵,寻常数千官军也是万万办不到的,看来那名李姓小头目所说安塞营兵力过万并非虚言!

    “大王圣光独照,明见万里,那典史正是姓吴。他说。。。。。。他说安塞营两万大军,已经在前面布下了天罗地网,我军。。。。。。插翅难飞。。。。。。”那名斥候一边大拍马屁,一边紧张地偷觑王嘉胤的脸色。

    “胡说,明明只有一万,什么时候又成了两万?”王二怒道。

    “贤弟稍安勿躁,且听他说完。”王嘉胤出言止住王二,又道:“他还说了些甚么?”

    那斥候磕了个头,继续道:“他还说,安塞有粮,足够十万人吃上一年的,若是归降与他,他保证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如若不然。。。。。。”战战兢兢地偷觑了王二一眼,不敢往下说。

    王二怒道:“不然怎样?”

    那人颤声道:“不然就要。。。。。。将俺们一网打尽。。。。。。”言毕上半身整个都伏在了地上,头也不敢抬了。其实吴为的原话是,如若不然,下次取的就是你们两位大王的首级了,只是这话他怎敢说出口,看王二这暴虐模样,不管后面的事情如何,他老人家的首级肯定先是保不住了的。

    “混账!这贼子杀了高兄弟,还敢口出狂言,看我打下安塞后,非将他的心肝挖出来下酒不可!”王二的面容都扭曲了。说起要挖吴为心肝,倒不完全是随便说说,这等残忍之事他平日并没少干。

    “唔,如此说来,安塞有粮的消息是真的了。”王嘉胤不像王二那般冲动,他更多注意到了那名斥候的前半句话,心里竟莫名的一松。

    大明陕北最高军事长官,三边总督杨鹤是主抚派,他已经不止一次地派人对自家进行招抚了,提出的条件也十分厚道,许自己和王二两人均为州县守备,那是正五品的武官了,虽然职位并不算高,还低过游击,但自己心中也明白,自家胡乱封的总兵、副将之类是当不得真的,这与紫禁城里的真龙天子亲封的朝廷命官有着天壤之别。受了朝廷册封,连列祖列宗也可以跟着沾光!

    当时起兵是因为活不下去,自家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从起兵到现在,自己从几百人的队伍发展到了今天数万大军,以前欺负自己的地主财东都已被杀了个干干净净,什么仇也都报完了。睡了多少大户家的女人连自己都记不清了,反正现在跟着自己的就还有十几个!这辈子,嘿,已经够本了罢。现在就抚,拿着当流贼积攒的财货享受荣华富贵,其实再是惬意不过,难不成还真的要一直当流贼到死?

    王二其实也不是很反对就抚,之所以自己和他现在还冒着奇险裹挟数万流民流窜数百里,皆因一个“粮”字!朝廷只是招抚自己和王二等寥寥十几个头目,至于自己部下这数万流民,都是一律遣送原籍,所谓“若肯归正,便为良民”,不过是个“赦”字而已。却不知陕北已连续几年旱冗,颗粒无收,只字不提赈济,只空言赦免又有什么用处。饥民们拿着受抚时发给的“免死票”回到家乡,等待他们的依旧是饥饿和官府的追呼敲扑,除了重新起来造反,并无别路可走,如此自然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二王”揭竿而起!届时自己又如何自处?难不成到时自己再作为官军去剿匪?自己向杨鹤阐明厉害,杨鹤也是赞同的,无奈朝廷善财难舍,此番招抚不过拨付得几万两银子,陕北粮价腾贵,这点银子又济得甚事,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虽然自家心里已经倾向于就抚了,但怎么也不可能是向眼前这个小小的县典史投降,何况自家现在被几路官军堵在此处,进退为难,若是不拿出点实力来,难保杨鹤看到便宜又起了什么别的心思,临时变抚为剿也难说得紧。想到此处,王嘉胤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和这个安塞营碰上一碰!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各位了!
………………………………

第九十六章 失策

    王嘉胤心里打定了主意,又与王二、王自用二人商议,他实力最强,威信最高,二人自是对其言听计从。最后三人一致决定集中兵力,先全力攻破眼前安塞营把守的三岔口,再一鼓作气拿下安塞县城。如此一来,可将安塞的钱粮夺取到手,战略主动权也就转移到了自己这方,届时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是再跟那杨鹤谈就抚,条件也比现在要优厚得多。

    王嘉胤作为流贼的最高领导,心中却是时刻不忘招安就抚,时时与官府使者保持联系,边打边谈,不亦乐乎。王二等人却都认为这种情况再是正常不过,原因很清楚,大伙儿造反又不是为了打进北京城做皇帝,还不都是为了博取富贵吗?大家最开始起兵不过为了求一碗饱饭罢了,后来盘子大了,目标又提高到了抢钱抢粮抢娘们,折腾了这许久,大小头目个个都积攒了累累身家,主要首领更是腰缠万贯,更别提不少人都是妻妾成群了,这时候还天天提着脑袋跟官军干这不是冒傻气吗?一但自己挂了,钱财女人岂不是都成了别人的?还是想办法争取到一个较好的招安条件,带着胜利果实衣锦回乡当个富家翁才是正经事,象王嘉胤等更是已经在向官府使者提出的条件中为自己的父母争取封赐诰命了。

    首领都是这般心思,下面的底层流贼就更没有坚定战心了,只是懵懵懂懂,随波逐流罢了。其实这年头老百姓文化程度低下,对官府那是相当的敬畏,就连王二这般的悍勇之徒一开始的时候都没考虑造反,而先是选择逃荒。他后来逃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