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当土豪-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平第一次,吴为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成为了万人景仰的英雄,至少在安塞这个小小的县城之内。
因为不知何时起,他的一举一动已经关系到安塞十余万人的生计安危。
这种被众人信赖、爱戴的感觉当真不坏,吴为有时会这样想道。
现代社会不像明朝。生活节奏可是极快。明朝那边整个正月都是全民大放假,就算最勤劳的农夫在正月里也不会出去揽活,而在二十一世纪的江城,哪怕是最懒的店主也只敢挂出“本店初七正常营业”的牌子。
没办法。店铺租金太贵。闲着就是犯罪啊。
市面上大部分店铺都已恢复正常营业。吴为很顺利地便采购到了大量的物资。象抗生素、云南白药、清凉油等自然是必不可少,而珍珠、人参、香菇木耳等等现代社会因实现了人工培育而价值低廉的东西在明朝更是稀罕无比,价比黄金。
从明朝带过来的古董向博物馆捐了一批。宝聚斋收了一批,现在吴为手上还有一大堆没出手,多数是从“二王”那儿获得的战利品。
这东西物以稀为贵,一下子涌出来冲击市场必然会造成价格暴跌,而且还引人注意。有时吴为都忍不住腹诽已经挂了的“二王”,都说了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了,丫一流寇好好抢钱抢粮抢娘们就好了,抢那么多古董干什么?
好在正因为流寇的口味杂,还是抢了一些好玩意的,比如翡翠,虽然在明朝不值钱,但流寇们一点也不嫌弃,这东西在战利品中发现了许多,再加上各种说得出名字和说不出名字的各类珠宝玉石都被吴为一股脑送到了沁碧阁代售。
虽然只是初步估了个价,但料得从沁碧阁获得的收益也将极为可观,比之宝聚斋来也不遑多让。
而且国内翡翠玉石市场比古玩市场要大得多,几亿的货扔进去都激不起什么波澜,远期前景看好。
这次过去,吴为打算趁着大胜流寇的东风将安塞营进行一番扩充。3000人的编制虽然被很快补齐,但相对于吴为的构想来说还远远不够用,这3000人这次对付几万流寇就已经险象环生了,若是对上比流寇危险百倍的建虏呢?
更何况他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者,放着火枪火炮这个大杀器不用实在太说不过去。明朝火器技术颇为发达,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火器就达数十种,万历三大征中明军的火器部队更是大显神威。
只不过萨尔浒一役,四路明军覆灭三路,名将刘铤、杜松的精锐火器部队都损失殆尽,再加上明末财政濒临崩溃,政治极端**,造出的火器质量低下,渐渐敢用、会用的人越来越少,以致现在火器部队在明军中的地位直线下降,已经不复当年在戚继光、李如松手中时那无敌雄风了。
要知道,戚帅可是曾经率领几千骑兵,拿着一把三眼铳就将几万鞑子杀得大败亏输的主啊!
什么时候,因为火器制造粗劣害怕炸膛,堂堂大明官兵都视使用火铳为畏途了?
其实吴为仔细考虑过,在明末改良火器,重振火器部队雄风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首先明朝有几百年的技术积累,有大批熟练工匠,过去火器部队的辉煌证明,只要严格管理,在保证经费和材料的前提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其次现代网上老式火枪的构造图到处都是,民间私造土枪土炮伤人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这证明这个东西难度并不大,几个人的小作坊都能做,只不过法律打击得很严厉,这才造成了这个东西很神秘的印象。而这些土枪土炮的结构原理相比明末无疑要先进得多,一但引进,必会对明末中国的火器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说到底,明朝并不缺乏火器制作的技术,但是因为官僚太**,将工费都贪墨殆尽,再熟练高明的工匠自然也做不出合格的火铳。事实上,现代考古发现,明朝时就已经有开花炮弹了,而大斑鸠铳等火器更是毫不逊色于欧洲同期的重型滑膛枪!
这让吴为发现,他不需要重起炉灶,只需在明末的军工基础上进行改良就够了,他资金、技术、人手无一不是足备,明末那边也没人管你怎么折腾。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相信大把的银子砸下去造不出大批合格甚至先进的火器来!
当然,有一些现代的工具和材料帮助就更事半功倍了,比如说,内壁光滑均匀的无缝钢管,能精细测量零件尺寸的游标卡尺,能拉膛线的传统机床。。。。。。
一切准备就绪后吴为带着物资穿回了明朝。
对面的接收点依然是选在了远离工厂区,重兵轮换把守,闲人禁入的仓库区内。
也许是携带东西太多的缘故,在所有物资顺利运送至光门这边后,吴为正准备关闭光门,无意中却发现光门的边缘有些变色,里面的雷电之声仿佛有点变小,这一惊非同小可,他反复穿过光门不下上百次,这还是第一次发现光门发生了变化!(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光门失效
从发现光门的秘密开始,吴为从一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到后来整车整车地往明末拉物资,光门的性能基本上已被他摸熟了,使用随心,当初对光门突然关闭的隐忧已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但问题往往在你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突然来袭。
光门出问题了!
就在吴为发现有点异样的时候,光门的边缘越发模糊,就像在空气中慢慢溶解一样。
边缘先溶解,然后渐渐向中央侵蚀,风雷声渐隐。
吴为这一惊非同小可,他十分确信自己方才绝没有对光门进行任何操作,它的变化完全是自行发生的!
眼看光门的尺寸越来越小,吴为突然意识到,一旦光门完全关闭,不能开启,自己岂非被隔绝在明末这边永远都回不去了!
要不要趁着光门还未关闭,赶紧回到现代去?
自己已经拥有了这辈子也花不完的钱了,足以在现代那边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与程菲菲结婚,再生个小孩,与父母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
闲暇之余,带着全家到阿尔卑斯山滑雪,到夏威夷冲浪,到马尔代夫晒太阳。。。。。。但是如果迈出了这一步,那些披坚执锐为自己效死的安塞营将士、衷心爱戴自己的安塞十几万民众、温柔美丽的李小姐。。。。。。以后就统统都见不到了。
更别提自己在那个时空中迭经生死,于金戈铁马中树立的雄心壮志,也将一起埋葬。
难道就当这一切都是作了一场梦也罢?
一瞬间在吴为脑中各种念头纷至沓来,让他举棋不定。
这一步到底要不要迈出,在这一瞬间要作出这样的决定,当真是千难万难!
但光门却没有留给吴为太多考虑的时间,它的“溶解”在加速。很快吴为就发现即使自己现在想穿回去也不可能了。
最后只听见轻轻“嗡”的一声。光门在空气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后一刹那,吴为随手端起身旁一张椅子伸入光门,想要阻止它关闭,结果光门连同伸入其中的半截椅子一起消失了,只留下吴为手中怪模怪样的椅座和椅背。
截面光滑如切豆腐一般,让吴为看得后脖颈发寒,也庆幸刚才拿了个东西试了下。不然现在只剩半截的就是自己!吴为反复地试验,但无论他怎么触碰画上的印鉴。依然没有半点反应,就好像光门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
手机也打不通。连跟那个世界最后一丝联系也被切断了。
就像发现光门时是偶然的,现在它消失时也没给人准备的时间,吴为现在都没搞清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父母找不到自己一定会伤心的吧,幸亏自己给他们留下了足够安度晚年的金钱。华宇科技和宝聚斋的股份,存放在宝聚斋和沁碧阁的古玩玉石,还有银行卡和那套别墅,这些东西都会作为遗产由法院交给父母吧。
但再多的金钱。又如何能够弥补二老失去儿子的伤痛?
程菲菲开始会伤心。但时间长了应该会忘了自己把,毕竟自己和她拍拖的时间并不长。
其他的人。哪怕是亲戚和朋友,开始也许还会念叨自己,过上几年应该也就淡忘了吧,最多提起自己来时,说上一句,“真是奇怪,吴为到底到哪去了呢?”…
这些暂时都要丢在脑后,吴为现在面临着有生以来最大的危机,他失去了现代的资源支撑,今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运送过来的物资非常丰富,足足有数十吨之多。
可供制作上万把顺刀的高锰钢板,几千件防护服,以及相应的长枪、头盔等物。。。。。。足以让自己将安塞营扩大到万人有余!
还有机床、武器图纸、各式现代工具、无缝钢管、珍珠、人参、香菇、木耳。。。。。。甚至连化妆品和香水也不缺。
十吨工业白银,差不多有3万两了,很能发挥一些作用,至少能让“日升昌”的规模再扩大几倍。
但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这时代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卫生条件,之前吴为根本不操心这些事,反正只要打开光门,现代生活设施齐备,4小时热水供应的别墅就等着自己。
尽管在吴为的大力整顿之下,安塞的卫生环境已经有了极大改善,垃圾不乱扔了,大小便都到公共厕所,甚至他在个别地方已经在尝试着弄出类似下水道的东西。
还有坑爹的医疗条件也让人头痛,虽然吴为现在体质非常强悍,一般的头疼脑热基本不会犯,就如上次他跳到冰河里救李若琳,回头连个感冒也没得,但光是体质健壮也并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古人的健康之忧还体现在其他很多地方。
比如说牙齿问题,古代人生活条件差,吃的多是糙米谷糠之类,本就坚砺异常,再加上里面有不少石磨上摩擦下来的石粉,对牙齿损害极大,三四十岁的人牙齿磨损情况比现代人7、8岁的老人还严重!
要是得了龋齿,就更是要命了,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对拥有诸如麻醉药等手段的现代医学来说,补牙也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要是没有麻药,那不啻是拿钝刀子割肉一般,想起来就让吴为不寒而栗!
还有现代的一些小毛病,在明朝时就是无解的绝症,比如说尿结石,现代的处理手段就是挂水,用的是扩张尿道管的特效药,基本上顺利地话一个小时就能缓解痛苦,而在明朝,吴为想不出这时代的医生有任何可能性能解决这个问题。
类似的还有象阑尾炎这样的偶发性疾病,也与身体是否健壮没有多大关系,。
总之,古人平均寿命短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少了现代医疗手段为后盾,即使是吴为,也感到一瞬间生命仿佛也脆弱了几分。)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失而复得
ps:抱歉,因为章节的划分问题造成了大家的误解。
其实只是因为之前有读者觉得主角开的金手指太大,我考虑了一下,觉得是有那么一点,因此用这个桥段来对光门的使用作一点限制。
两章本来是光门失效+失而复得连在一起的,因为分开发了,造成了部分读者的误解。
武昌鱼谨对给大家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个失误而弃书。
自己真的回不去了?
回到典史府中,不甘心的吴为将画从腰带里面小心翼翼地抽出来,平铺在桌面上仔细查看。
嗯,上一次这样端详这幅画还是几个月前了,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开关光门的印鉴颜色似乎变得浅了一些,但也可能是心理作用,他也不能确定,用手指轻触也没有任何反应。
难道是能量耗尽了?对,有可能,电视上都这么说,那该如何给它重新补充能量?
晒太阳?嗯,理论上地球上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这办法应该靠谱。
吴为将画拿到院子里,放在阳光下。
虽然还是初春,但今天是个大晴天,外边阳光正好。
晒了半天,纸面都微微发热了,印鉴也没发生任何哪怕最细微的变化,貌似此路不通。
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吴为仔细地搜寻过了,而且也都用每个手指都分别按过。仍旧不行。
甚至他一咬牙,将手指咬破,疼得脸都歪了,颤颤巍巍地将一滴鲜血滴在印鉴上也依然没反应。
吴为一连三天哪儿都没去,发了疯似的对着这幅画研究,晚上躺在床上也没有半分睡意,瞪大了眼睛望着屋顶思索,而那幅画就一直那样静静地摊在桌面上。
就在吴为想尽了一切办法,已经决定认命放弃,老老实实呆在明朝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那是在回到安塞第三天的晚上。
几天折腾下来。吴为觉得疲累异常,自从练习了李少波真气运行法之后,这种情况就很少见了,他已经习惯了那种浑身精力充沛的感觉。
毕竟是不眠不休几昼夜。就是铁打的人也掐不住啊。
闭上眼还是睡不着。吴为索性起身在床上盘腿又练习起真气运行法来。说起来最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练习了。
体内的气感十分明显,吴为用意念控制着那股热流让它顺着任督二脉运行,一圈又一圈。吴为把这个理解为大周天,他每次作完这个练习后都会精力充沛,变得神采奕奕。
正当体内热流在欢快地运转时,突然吴为听到了一声几乎微不可查的细响。
他现在耳聪目明,听力何等敏锐,顿时一个激灵停了下来。
向发声处望去,吴为赫然发现桌面上的画移动了位置!
虽然移动得不明显,但吴为可以肯定,这幅画刚才的的确确是移动了!
房间里的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一丝风都没有。
真气外放?别开玩笑了,吴为自认还没脱离强身健体的范畴。
思前想去,吴为决定再做一次试验。
他将画放在床上自己的面前,继续开始练习运行体内真气,不同于刚才的是,这次他双眼死死地盯着面前的画。虽然这有点难度,但对吴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啪”的一声轻响,在吴为操控着体内真气运行第三个大周天的时候,眼前的画又动了一下。
是的,明明白白地就发生在吴为面前,房间里没有任何风,也没有任何东西碰触它,画动了!
吴为感到自己脖子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原来是这样。
一瞬间吴为突然全明白了!
自己与这幅画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每次在穿越光门的时候自己都会吸收一部分光门的能量,所以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这么明显的变化,比如说充沛的精力,夸张的跳跃高度,还有清醒得过分的大脑。。。。。。
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的培训班一次就有四十多个学员打通了任督二脉,也没听说过谁发生了自己身上这样变化的,即使是李少波本人,也只是称这套功法可以强身健体罢了,未必真的有如自己一般有若实质的真气。
这只能归因于光门,是来自光门的能量!
既然自己体内的能量来自光门,那么按理说这股能量应该也可以用来开启光门!
吴为将微颤的右手食指按在“枝隐庵主”的印鉴上,按照口诀运行起真气,操控着体内的热流向食指涌去。
就如吴为猜测的一样,“嗡”的一声,光门浮现在了他眼前,光芒流转,瑰丽异常,依然是熟悉的云遮雾绕,雷电之声。
光门的失而复得让吴为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从没有哪个时候,他象现在这般深深地感受到光门对自己有多重要。
再次轻触印鉴,“嗡”的一声光门消失了,再碰,光门又打开了。
看上去和原来一样,只是在开关光门时要用意念控制体内真气到手指上,貌似每次消耗的真气还不少。
不过这些已不再重要了,此时此刻,看着眼前失而复得的光门,吴为迫不及待地想要穿越回去。
刚抬脚准备迈进光门,吴为突然想到了刚才那张倒霉的椅子,自己从来都只顾在两边穿来穿去,竟然没有注意到万一光门意外在正在穿越时关闭会不会将自己也切成两半,想到椅子的悲惨命运,他背上出了一身冷汗。
吴为决定先做个试验,他将自己的头发剪下一缕,系在一根木棍上伸进光门,然后将光门关闭。
木棍象刚才的椅子一样无声无息地断成了两截,切口光滑无比。
头发没断,半截头发诡异地悬浮在空中。
再打开光门,头发完好无损。
这光门当真和自己是一体的,它是有智慧的,它识别得出自己,更重要的是它不会伤害自己!
这个发现让吴为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确认了不会有危险,吴为更不犹豫,抬脚迈进了光门。
眼前还是熟悉的别墅房间,所有摆设都跟三天前自己离开时一样,吴为最后一点担心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了开关光门时相比原来多了一点点麻烦之外,似乎一切都没改变,但吴为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光门不能自动扩展了!
它看上去依然维持着一米五高,一米宽,但通过它的东西如果超过了它的边框,在扩展的时候就会急剧地消耗吴为体内的真气,骇得他赶紧停止,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
这意味着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吴为随意用10吨大货往明末运送物资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还有另外一个重大影响,用现在这种方式开启光门会消耗自己体内的真气,虽然可以恢复,但也得花上好几天,如果短时间将真气急剧消耗一空,后果如何,吴为也不知道,但这已经足以令他采用一种更加谨慎的方式使用光门了。(未完待续。。)
………………………………
说明
因为前两章争议太大,经过跟责编的沟通,决定重写,去掉对光门多余的限制设定,之前的章节也附在后面以作参照。
新的两章分别是
第一百四十三章 离开安塞
和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初见驿站(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豪奴逞威
壶口镇是山陕交界处的一个大集镇,因为黄河上的来往船只都要在此转运,因此甚是繁荣,码头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都是上货下货的力夫和沿河叫卖的商贩。
陕西年年遭灾,山西也强胜不到哪里去,同处黄土高原,山西旱情也是颇为严重。壶口镇地处平阳府吉州,在这大灾之年,这里的码头成了众人难得尚可糊口的去处。四下流民都往此处聚集,来此谋生之人甚至还有远至大宁、蒲县的。
灾民一多,又多是各依乡党互相抱团,为抢夺生意自是纠纷不断,斗殴杀伤之事也所在多有。此处虽有一个百户所,但长官只顾设卡收钱,却又哪里耐烦去管这些穷措大自己的鸟事,左右流民人命又不值钱,打死了人往黄河一扔,紧挨着现成的壶口瀑布就冲得一干二净,正是官民两便!
李崇乃是正六品知州,要路经此处,壶口驿驿丞早已接得滚单,同本地百户一道,早已在码头恭迎。这驿丞姓马,四十来岁,黑瘦枯干,满面愁苦,若非身上一身青色官袍,倒似一个寻常老农。百户姓王,乃是祖宗数代在此处勾当,却是面团团的像个富家翁,一看就知捞了不少油水。
见李崇被众人如群星捧月般簇拥着上得岸来,二人连忙上前迎迓,马驿丞只是长揖一礼,王百户却是跪伏于地,磕了几个头方才起身。说起来驿丞无品,和典史一般算得是个不入流。但马驿丞有秀才功名,按大明朝的规矩,就算见了阁老也只作揖而已,而刘百户虽是正经的正六品武官,在文官面前却屁也不是,明末文贵武贱,众人皆是习以为常。
当然,真到了明末最后几年,朝廷对拥兵自重的各路军头差不多失控的时候,情势便又颠倒了过来。但是现如今王百户对李崇磕这个头那是熟极而流。半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两边见过礼。一行人径自往壶口驿而去。王百户告了个罪便自去了,并不跟来,李崇是遵化知州,离此几千里地。迎候一下尽到礼数也就是了。没的还要自掏腰包来宴请与他不成?
马驿丞职责所系。却是必须担下李崇一行的接待工作,他态度倒也殷勤,吩咐驿夫帮忙抬运行李。照应牲口,跑前跑后,忙得脚不点地。倒是赢得了吴为和李崇的不少好感。
壶口驿座落在离码头不远处,走路便到,远远就看见一大片古典建筑群,方圆百丈见方,建有院墙,内里四周都是房舍,倒像个放大了的四合院一般。
走到近前,却见驿站门前石狮上绑缚着两个人,脸上伤痕累累,见到马驿丞过来忙不迭地哀告。一旁数人正自执鞭抽打,见到吴为一行人过来,又认出马驿丞,方才住手,却仍是站立一旁不去,脸上冷笑连连。
吴为见被缚两人都是身着曳撒,外面套着一件短袖罩甲,衣衫弊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