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能会是个例外,不会再反朝廷了?这些流贼,三番两次地反叛朝廷,谁能忍这个?你瞧瞧,这一次的反叛,甚至都把皇帝都从紫禁城中给激出来了。由此可见,那狗皇帝对于这些出尔反尔的流贼,这次是铁了心,要把他们一次全部镇压掉了。如此一来,这闯塌天能幸免么?他如今唯一的出路,就只能是跟着一起造反!”

    左梦庚一听,代入皇帝的位置想想,好像是哦,要是自己是皇帝,与其留着刘国能,要日夜防着他再造反,还不如直接把他杀了多省事!

    这么一想,他就释然了,随即恭敬地对左良玉说道:“父帅英明,孩儿受教了!”

    听到这话,左良玉也是欣慰,孺子可教。不过,有的时候,世事难料,他们再怎么想,也不一定都能想对。

    比如,有关崇祯皇帝的想法,还有,比如这闯塌天刘国能的想法!

    不过有一点,左良玉确实是没有分析错的,自从听闻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重新造反之后,刘国能心中就一直不安,害怕朝廷会怀疑他也要造反,因此会出手收拾他。

    别人这么想,刘国能不知道。至于他自己,当年是不造反就要饿死,因此才不得不造反的。如今有了机会,不但不用再担心官军的围剿,甚至自己还能当上朝廷的领军将领,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为此,刘国能其实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的。

    因此,当发生了张献忠等人造反之后,左良玉领军围剿还被打败,刘国能就更不安了。等到熊文灿被问罪,新任总督陈奇瑜又因为招安而吃过亏的,他就越加不安了。就感觉自己本来很有前途的未来路,突然就又断了。

    这一次,当他听到左良玉害怕朝廷因为他做过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不敢去见新任总督,甚至还决定造反时,他不但没有劝阻,甚至还立刻附和。

    这并不是说他赞同左良玉,而是刘国能知道,如果他表现出有那么一丝让左良玉怀疑他心向朝廷时,很可能他就走不出议事大堂了。

    当然,如果他觉得左良玉会听他劝,会因此改变主意不再造反的话,他说不定会劝说一二。可是,左良玉是个什么鸟人,他心中一清二楚。

    而且刘国能有自知之明,军中这些将领都是左良玉的心腹,而自己能站这里,只是因为是流贼身份而已。自己在议事大堂其他人眼中,根本就是个屁。要他们能听进他的劝,那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如今,刘国能从议事大堂出来,抬头看着头顶的烈日,心情却是非常之好。

    因为,他担心的事情,有了转机了。左良玉送给了他一个证明的机会,证明他心向朝廷的机会!

    不过此事还需谨慎,一个搞不好,很可能会搭上自己和手下兄弟的性命,必须足够小心!

    …………

    与此同时,在湖北郧西,一众反贼头目,也都聚在一起,正在商量着事情。

    张献忠作为第一个重新造反的流贼头目,话语权比起以前大了不少,因此这次的会议,他是主导之一。此时,就听他对一大帮子各种坐姿的流贼头目说道:“消息已经得到确认,就是以前那陈奇瑜狗官接替了那熊文灿。你们说,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不但官军中的将领,比如左良玉看不起熊文灿,觉得他是个没本事的人;就连这些流贼,虽然被熊文灿招安了,却还是和左良玉等人一样,看不起熊文灿,觉得他确实是个没本事的人;也是因此,他们才在熊文灿的眼皮底下重新造反,毫无顾忌。

    可是,陈奇瑜就不一样了。

    想当年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都被陈奇瑜领着官军,追着打的。最后更是被陈奇瑜领兵围住,差点就全部被杀了,亏得贿赂了陈奇瑜左右,用上了假意投降的策略,坑了陈奇瑜一把。

    原本以为,这个陈奇瑜被朝廷因此治罪,流放边疆,算是完蛋了。

    可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那狗皇帝竟然又想起了这个陈奇瑜,甚至还任命他接任了熊文灿。这一下,这些流贼就不得不慎重,也就有了这一次各路头目都来议事的事情发生。

    “陈奇瑜那狗官来了又如何?”罗汝才第一个大声喊道,“上次没弄死他,这一次,弄死他得了!”

    张献忠听了,看了他一眼,心里其实清楚,曹操这是在鼓舞士气。

    然而,惠登相却立刻摇头说道:“说得倒是轻巧,陈奇瑜这狗官要那么容易弄死,我们还开这个会干什么?不要忘记了,这一次,可是有勇卫营听其指挥,比起以前,军队还要精锐的!”

    “对啊,勇卫营能打,这可是见识过的。”另外一个流贼头目王国宁跟着附和道,“而且这一次,连那狗皇帝都来了,带来的军队比起以前更多,也肯定更加精锐。这一次,难办了啊!”

    “是啊!”惠登相点点头,马上接过话题道,“要是只有狗皇帝来的话,那也无所谓。老子就不信了,他一个从来没出过紫禁城的毛头小子,难道还能打得过我们?可是,如果有陈奇瑜这狗官帮着皇帝,那就不好办了!”

    这个话,才是重点,也是他们这些流贼头目担心的最大原因。此时,被惠登相提了出来,议事大堂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忽然,有一个年轻的声音从门口那传来:“那就避开陈奇瑜这狗官,找皇帝老儿打好了啊!”

    一听这话,不少人不由得眼睛一亮,好像这想法不错哦!

    这么想着,一时之间,大堂内的这些流贼头目,纷纷转头看向声音来处。

    只见一些年轻人就站在门口,是各流贼头目带来的人。而说话这人,大概也就二十来岁,虽然年轻,但看着稍微有点老成。他们都认得,这人是张献忠的义子张定国。

    张献忠自然也看见了,不由得有点欣慰。

    他收了一大堆义子,但最得他看重,也最有出息的,就只有四个人,分别是张可望,张定国,张文秀和张能奇。

    张献忠正想说话时,却听惠登相先开口训道:“这话说得轻巧,朝廷官军那边,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么?”

    听到这话,张定国就想开口解释,不过罗汝才却先一步接过了惠登相的话道:“有什么轻巧不轻巧的,至少这是一个主意不是?要我说啊,我觉得这想法不错!”

    如果在座的都是读书人出身,很可能会比较谦虚,遇到这种情况,说不定不管张定国说得对不对,都会先挨张献忠训斥一番,也就是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

    不过在座的这些人,都是流贼出身,因此,张献忠立刻便提高了嗓门对惠登相说道:“我孩儿难道说错了?老子就觉得,我孩儿说得太对了,就这么办,只有这样,我们能赢的把握才大。而且……”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才大声说道:“要是这一次我们能赢的话,兄弟们,老子就觉得,这大明天下,就该换个主了!”

    一听这话,众人一想,对啊,要是把皇帝都干掉了,那岂不是说,他们还真有改朝换代的可能!这么一想,顿时,议事大堂内的这些人就激动了。

    这个想法,以前可是想都没想过的。可是,这一次,狗皇帝自己非要搞什么御驾亲征,就这一个没打过仗的雏儿,有的是办法打败他吧!

    于是,这些人就按照张定国所提出来的思路,开始想着,怎么做到自己的对手,不再是陈奇瑜,而是那个没有经验的狗皇帝?

    “要我说啊,我们就跑,离得襄阳远远地,跑到狗皇帝那边去,这样一来,狗皇帝肯定亲自对付我们,那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流贼头目常德安兴奋地说道。

    惠登相一听,立刻反驳道:“狗皇帝在什么地方?你知道么?再者说了,要是狗皇帝去了襄阳,那陈奇瑜狗官和狗皇帝在一起,怎么办?”

    一听这话,常德安就哑巴了。这一点,他没想过。此时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皇帝在什么地方!

    杨友贤扣着自己的脚丫子,一边把手放鼻子下闻闻,一边不在意地说道:“管他在那里,总要出来的不是!要是陈奇瑜狗官随驾左右,那我们就跑!不打总可以吧?等到哪天,他们分开了,我们再跑回来打皇帝好了!”

    “要是还像以前那样,他们屯重兵围困我们,让我们没法跑怎么办?”惠登相似乎屁股坐错了位置,老是反驳他同伙的话。不过,不得不说,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来的。

    大堂内,因为这个问题,又显得稍微安静了一些。

    张献忠见此,便大大咧咧地说道:“如今的朝廷,还有什么重兵,能打得,就那左良玉,都成了我们手下败将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是,没打死那左良玉啊,谁能否认,那左良玉就是朝廷官军中能打的!”惠登相一听,立刻看向张献忠说道。

    张献忠听了稍微一愣,不过还是嘴硬道:“那又怎么样,他敢来就再败他一次好了,搞不好下次就被我们灭了呢!”

    不过实际上,他心中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左良玉是官军,哪怕打败了,事后得到补给的能力,也比他们这些人要强多了。哪怕左良玉已经大败了一次,信不信他很快就能卷土出来!

    罗汝才听了,终于微微叹了口气道:“要是我们兵力再多一些就好了,就拿兵来耗!”

    “这个倒是简单,我们趁如今多打一些地方,人还不多得是!”惠登相一听,第一次给了个肯定方面的话。

    议事到这里,这些流贼头目也算是商议出了点东西。

    他们的对手,最好是皇帝,不是陈奇瑜;他们的敌人,最好不是左良玉等能打仗的将领;他们自己的兵力,最好能多一些,越多越好。

    他们正在议着时,门口又有人插嘴了。


………………………………

240 皇上万岁!

    “那狗皇帝动不动就杀大臣,听说连首辅的脑袋都给摘了。我们派人去行贿,散布谣言,让那狗皇帝重新干掉陈奇瑜那狗官,这样不就可以了么?”

    议事大堂内的众人闻声一听,不由得都是大喜,对啊,这怎么没想到呢,他们纷纷转头看过去,发现这一次,还是张献忠的义子在说话,不过不是张定国,而是张可望了。

    这一次,就连惠登相都称赞道:“不错,这个主意好,不愧是会读书识字的,有主意!”

    在张献忠的这四个最有能力的义子当中,打仗勇敢,最关键的是能识文断字,在流贼中也算是有名的。因此,惠登相有此一说。

    张献忠听到夸奖,也是哈哈大笑,显然很是得意。

    相对来说,张可望就凭这个,表现要好过其他三个义子,因此成为张献忠众多义子中的头。

    “读书人啊,就是心思多,不错!”罗汝才也跟着赞了一句,不过让人听了,也不知道这话是不是夸得真心实意!

    但是,罗汝才也没说错,这张可望书读多了,心思就多了,不见得会听张献忠的。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他就背叛了张献忠的遗言,投降了满清,不过最终的下场也不怎么样。

    罗汝才外号曹操,自然有他的鬼点子。在这张可望的想法基础上,他跟着补充道:“我们还可以领军做出一些举动,能让陈奇瑜那狗官获罪的,这样,多管齐下,相信陈奇瑜那狗官迟早要被他主子杀掉!”

    “对,黄虎,要不我们再去打一次凤阳如何?哈哈!”流贼头目王光恩也跟着兴奋地说道。

    “……”

    这有了对付的方向,其他流贼头目也纷纷发言起来,一时之间,议事大堂内变得非常热闹。

    而在门口处,张可望听到这些,心中得意,微微侧头瞧了张定国一眼,眼神中的不屑一闪而过。

    似乎是在说,就凭你,也配和我争?

    不管这些流贼在搞什么,崇祯皇帝此时已经领军南下,眼看着就要到西安府了。

    这里是关中平原,一眼看去的粮田,至少要比延安府那边多不少,这让崇祯皇帝多少有点欣慰。

    说实话,陕北那边河流少,大旱之下,土地都龟裂了。这让崇祯皇帝看得很揪心。也只有在关中平原这一带,还能看到绿色的,才让他心情好过了一些。

    要知道,光靠藩王府的积存钱粮,只能是救急一时,哪怕是靠外省输送,也是不现实的,路上损耗太大。最关键的,还是陕西能自己产出粮食,达到自给自足。

    陪同的三边总督郑崇俭看出皇帝非常在意粮田,便笑着给皇帝介绍。事实上,大明的封疆大吏同样知道这粮食的重要性,因此,多有关注这一块。不过这些粮田,大部分都是藩王和地主豪强的。

    对此,崇祯皇帝倒是不以为然,是他们的又如何,真要说起来,那也是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只要有粮食,就能让他们把粮食交出来渡过灾荒。识相点的,会给他们补充。要是敢一毛不拔的,回头就收拾掉,非常时刻,就是要行非常之事!

    他这边正在谈论着粮食问题时,忽然有快马飞骑而来。

    郑崇俭抬头看了一眼,便立刻严肃地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是探路的夜不收。”

    大军行进,当然是要把夜不收四面八方派出去,容不得一点马虎。如今夜不收疾驰回来,搞不好就是有重要军情禀告。

    对此,郑崇俭心中是有点奇怪的。因为根据之前的消息,李自成所部的主力,已经蹿入河南府去了。还留在陕西东南部,商洛山周边的,就只有小股毛贼,根本就不够大军塞牙缝的,似乎没必要急成这样子的。

    转念一想,他忽然心中一惊:难道是又有地方,出现了新得流贼作乱?

    这个可能性很大,在秦地,睡一觉起来,都可能会收到多少地方造反、兵变的消息,在以前都很正常。

    郑崇俭这么想着,转头看向崇祯皇帝时,发现皇帝的脸色好像也有点严峻,似乎也是想到了这点。

    离得近了,能看到那名夜不收确实脸色慌急,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

    郑崇俭看了,心中更是震惊。如今的军力,是从未有过的强大。这一点,相信这个夜不收应该也是清楚的。可他还是慌急成这样,该不会,什么地方发生了非常大的暴乱?又或者,有藩王宗室被反贼杀了?

    他正在胡思乱想时,锦衣卫已经核实了那夜不收,放了那夜不收过来禀告情况:“陛下,泾阳地区发生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正在吃那里的庄稼!”

    “什么?”崇祯皇帝听得一怔,有点不信地确认道。

    “什么?”郑崇俭听了,也是大为震惊,这个消息,比听到流贼造反还要让他震惊。

    夜不收听了,便连忙又禀告了一遍。

    事实上行,大旱之年,有蝗灾不要太正常。因为干旱季节,是有利于蝗虫繁殖的。特别是在明末这个乱世,大旱之下,哪还有百姓做预防措施,有据可查的大面积蝗灾,在崇祯年间的时候,几乎每年都有。也不止陕西这个地方,包括河南、山东等地,全都多次爆发过蝗灾。

    崇祯皇帝确认了蝗灾的消息之后,不由得很是揪心。难得关中平原这里粮田还可以,竟然又爆发了蝗灾。如今能做的,就只能是尽量降低一些损失了。

    这么想着,他立刻下旨,全军急行军,赶往蝗灾灾区。甚至他自己,都跟着骑军,先一步赶去泾阳。

    至于流贼,这个时候不重要,可以先放一放。

    到泾阳也就十多里路远,骑军赶路,并不要多少时间。

    当崇祯皇帝领着大军赶到泾阳北郊时,不要说这里的粮田了,包括杂草等能看到的绿色,全部都已经没了。田间地头,还能看到一些落单的蝗虫在扑腾。

    看到这些,他不由得心中很是沉重。本来就是大旱,百姓生活艰辛,突然又来了这一场蝗灾,把见到的所有绿色都吃掉,如果自己没来,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会饿死,又有多少百姓铤而走险,走上了造反活命的路。

    等离泾阳再近一些,崇祯皇帝看到城北那边,黑压压地有很多人。远远看去,应该是泾阳城的百姓。

    他们应该是在大力扑杀蝗虫了吧!崇祯皇帝见此,不由得心中想着。

    或者是听到了如雷的马蹄声,让陕西这边已成惊弓之鸟的百姓都吓到了,那人群明显有散开的迹象,似乎是想逃入城中。

    虽然远望就能看到红色,可流贼中一样是有边军军卒的。而且,官军来了,难道又会是好事么?

    不过崇祯皇帝所领的骑军,乃是骠骑营和关宁军,是大明骑军中的精锐,速度之快,让那些百姓都来不及逃回城中,就已经呼啸而至了。

    看到装备精良的骑军过来,这些百姓就心安了点,他们最怕的就是那种像乞丐一样的朝廷官军。

    “敢问是哪路官军,哪位上官领军?”一名县令从人群中出来,身后跟着一帮子乡绅,陪着笑容问当面的大明将士道。

    不过他没有得到答复,明军将士们,只是迅速让开一条通道,而后在两边警戒,虎视眈眈地看着这大群的泾阳百姓。

    事实上,这些百姓也同样在打量着这些精锐的骑军,有的面露恐惧,有的带点好奇,也有点一脸麻木,了无生气的样子。

    这县令有点纳闷,不过见这阵势,他便知道,应该是有大人物领军,便抬头望让开的通道处看去。

    这不看还没事,一看之下,顿时吓了一大跳。只见一群武将簇拥着一个年轻人正驱马过来。最为关键的是,紧贴这个年轻人的,还有一群锦衣卫,甚至其中一个锦衣卫,穿得是蟒袍,不是锦衣卫指挥使,还能是谁!

    锦衣卫指挥使出现在陕西的事情,他自然是听说了,毕竟把瑞王给抄家了,这个事情,本身在陕西就引起了轰动的。

    可是,如今锦衣卫指挥使,却只是陪在那名年轻人的身边。很显然,地位还没有这个年轻人高。

    顿时,泾阳县令马上想起了一个传言,皇帝御驾亲征,早已离开京师的消息。

    一想到这,他顿时睁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该不会,这年轻人便是当今皇上吧?

    他只是举人出身,还没有经过殿试,因此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不过,李若琏却是提醒了他道:“皇上驾到,还不快迎驾?”

    听到这话,泾阳县令和他身后的乡绅都是吓了一大跳,不敢怠慢,连忙跪下迎驾。包括他们身后的泾阳百姓,第一时间,全都吓到了,连忙跟着跪了下来。也有个别胆大的,与此同时偷偷打量下传说中的皇帝。

    崇祯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让他们起来,目光扫视,却发现这些人之前聚集的地方,竟然摆着贡品之类的,这是在祭拜什么?再定睛仔细一看,顿时就怒了。

    蝗灾降临,不赶紧组织百姓扑杀蝗虫,反而在这里祭拜什么蝗神,这有个屁用啊!愚蠢之极!

    怒意上涌,崇祯皇帝立刻便指着那处供桌,厉声大喝道:“你身为泾阳父母官,蝗虫来袭,却不思及时扑杀,反而在此拜神,多年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泾阳县令匍匐在地,身子微微有点发抖,他知道,皇上震怒,自己怕是有难了。不过他自然不甘心,就趴在那里回奏道:“陛下,蝗虫太多,实在扑杀不过来。而且有人言,谁要扑杀蝗虫,便是对皇家不敬,御史言官必然要弹劾。因此,下官和他们商议,最终有人建议拜神,据说很是灵验……”

    “够了!”崇祯皇帝非常愤怒,根本不想再听下去,立刻打断道,“现在时间紧迫,你的事,随后朕再和你算账。现在立刻让全城百姓,全部都去扑杀蝗虫,朕亦会让军队相助,务必把这些蝗虫都扑灭了,免得他们再祸害他地!”

    “罪臣遵旨!”泾阳县令一听,立刻领旨,然后赶紧吩咐身后的乡绅和属官,让他们去安排扑杀蝗虫的事情。

    而崇祯皇帝这边,除了需要警惕的军队派出之外,所有军队也立刻加入了扑杀蝗虫的队伍中去。

    于是,在明末不可思议地一幕出现了。

    精锐的天之劲旅,放下了刀枪剑戟,拿起了树枝扫把什么的,就和百姓混在一起,就在泾阳城外,一起扑杀铺天盖地的蝗虫。

    不得不说,泾阳百姓一边在努力扑杀蝗虫的同时,对身边的官军,突然就从心底涌现出了感激。这么多年来,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有官军是真好!

    不少人在挥汗如雨的时候,还会偷偷地往皇帝所在方向看一眼。看到皇帝就站在高处,指挥着官军扑杀蝗虫。在烈日之下,虽然有伞遮阳,可还是挥汗如雨。可是,皇帝似乎根本不在意,反而是一脸焦急,为他们着急,一门心思在扑杀蝗虫。

    对此,他们心中都得到一个结论:皇上,是个好皇上啊!

    等到午后时分,三边总督郑崇俭领着步军,基本上都是秦地边军来的,用急行军的速度看到了。

    不得不说,眼前看到的这一幕,让郑崇俭和这些秦地边军都感到非常震惊。

    只见泾阳城外,到处都是天子劲旅的身影,就和泾阳百姓混在一起,都在田地山野中忙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