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们连忙指着手臂上的白带子,七嘴八舌地辩解起来。
“这位将军,我们是自己人,看,我们是自己人!”
“对,我们也是朝廷官军,绑着白带子的,是卧底!”
“……”
这名吴姓将军,自然是吴三桂了。说实话,他看到左良玉在这里,确实有点心动,这可是这次流贼的头,抓住他是件大功。而且眼前这些人都是流贼装扮,虽然绑着一个白带子,可为首这人,按照左良玉的说法,还是有匪号的,叫什么闯塌天,如果顺势杀了,就算有人知道了,可能也不怎么会在意。
他心中正在想着,忽然,就见脸色有点惶恐的刘国能身边的一个人,却是一点不慌,掏出一块腰牌大声喝道:“我是锦衣卫百户刘越,奉皇上旨意跟在刘将军身边,如今正在抓捕叛逆左良玉,请这位将军协助,务必不能跑了左良玉!”
事实上,这时候,左良玉已经没法跑了的。不过他这么说,倒是有意让了一点功劳给这位明将了。当然了,也确实是这位明将的手下骑军原因,才让他们这么快追上左良玉的。
吴三桂一听这人竟然是锦衣卫百户,心中顿时一惊,皇上的密探还真是无处不在,竟然在流贼中都有潜伏。那搞不好,自己身边的亲卫或者手下中,都还有锦衣卫密探!
这么想着,他不敢怠慢,连忙抱拳对刘越一礼道:“原来是刘百户,恭喜抓住了这个叛逆。本将还有军务,告辞!”
他倒是干脆,几乎是在刘越报出了名号之后,就立刻辞别,表示他没有其他意思。
“驾!”吴三桂随后一拉缰绳,调转马头,立刻领着手下继续去追杀其他流贼了。
看着他离开,刘国能才算是松了口气。不过此时他也有点诧异,没想到刘越只是一个百户而已,却能让这位将军如此礼遇有加,还真是厉害了!
而被围在人群中的左良玉,则看得目瞪口呆,这事,就这样完了?
关宁军什么时候变成好鸟了?趁着乱的时候,就算有锦衣卫百户又怎么样了,杀了抢功啊!
对于平时就有杀良冒功的他来说,这似乎有点不可想象。可是,要是他明白,吴三桂在这几个月内跟随在御驾身边,知道当今皇上的消息是如何地鬼神莫测,知道皇上是如何地英明神武,他估计就能明白吴三桂为什么这么干脆利落地掉头而去了。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左良玉看着周围到处都是朝廷骑军在纵横驰骋,分割包围,或迫降流贼,或直接杀流贼,他就知道,自己再想顽抗也没用,于是,他眼珠子一转,立刻丢了兵刃,同时喝令身后还跟着的几个亲随也丢掉兵刃,然后向刘越挤出笑容道:“误会,误会,都是自己人。我也是卧底,我是心向朝廷的,真得!你们要信我!”
说到这里,他自己躲过亲卫身后背着的包裹,抖出一个人头道:“看,这个是八大王的首级,还有,还有这个,这个是曹操的首级,这是闯王的首级……”
左良玉把他所砍了的首级都摆了出来,一一介绍给刘越看,然后赔笑说道:“看,我也是假意投降流贼的,就是为了他们杀他们。如今托皇上的洪福,已然功成,杀了贼首了!”
“……”刘越和刘国能等人,就在这一下,都看傻了。他们没想到,事情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转折。
左良玉看他们的神情,不由得心中暗自得意,自己留了一手,说不定还能逃出升天,万一再幸运一点,还有可能因此升官加爵呢!
刘越回过神来,却是马上在脑海中闪过左良玉的一件件事情,便知道自己被左良玉糊弄了,于是,他当即冷笑一声喝道:“说得好听,可有皇上旨意?”
“啊?”左良玉一听,有点傻眼,皇帝旨意,他怎么可能拿的出来!不过他也是急智之人,马上就为自己辩解道,“情况紧急,我怕等不及向皇上请旨,就自作主张,决定先把这些流贼头领抓住再说!”
一边的刘国能听得迷糊了,这左良玉所说,到底是真是假?
不过刘越却心中有底,当即一挥手喝道:“来啊,把他们都绑了,带他们去见皇上,自有分晓!”
于是,就这么着,他们就押着左良玉和他的那几个亲卫,带着各流贼头目的首级,往御驾所在而来。
看着御驾所在越来越近,听着战场上时不时传来的“杀流贼”的喊声,刘国能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就有点没底了。
左良玉有一点说得没错,他原本在流贼中也算是有名号的人,“闯塌天”啊,也不知道皇帝听了,会不会介意?要是顺势把自己给杀了,似乎也就是一句话而已。
皇上真能知道自己一心忠君报国,造反只是迫不得已么?会不会因为张献忠等人反复叛乱而对自己也有戒心,如今大局已定就想一劳永逸?
说实话,刘国能这一路上,还真是心中有点忐忑了。这个时候,他就有点那种“丑媳妇要见公婆”的感觉。有关他的定性,不管之前怎么样,也只有在见过“公婆”,也就是皇帝之后,才能最终算数。
倒是他的手下,比如王柳辉、王贵等人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因为有可能要见到当今皇上而心中激动着。他们觉得,当初跟随大哥一起为朝廷内应,真是做得太对了!
离御驾所在还有百步之远的时候,护卫御驾的磐石营将士便拦住了他们,随后就替他们去禀告皇上。
刘国能等人,能看到皇帝在看他们,说了句什么之后,旨意就过来了,让刘越和刘国能押着左良玉,拿着其他流贼大头目的首级见驾。
至于其他人,为了皇上的安全,磐石营将士把他们拦下了。
不管是左良玉,还是刘国能,全都没见过皇帝。可是,他们见过陈奇瑜,见陈奇瑜都陪在那个年轻人的身后,就知道这个年轻人,绝对是当今皇上。
好一个左良玉,快到御前的时候,抢先跪倒,然后带着惶恐之色大声奏道:“陛下,末将有罪,末将不该未得旨意,就擅自假意反叛朝廷去接近流贼。万幸的是,末将托皇上洪福,费劲千辛万苦,把各路流贼头目枭首了!”
………………………………
257 奖惩
皇帝身后的陈奇瑜一听,不由得很是一愣,什么情况?这左良玉刚才说了什么?
他说得好像他才是这一次能剿灭流贼的大功臣!还是不记名声,忍辱负重的那种?
陈奇瑜不得不承认,这厮还真是奸诈,死到临头之际,竟然还能有这样的说法,企图为他续命。
他这种诡辩,要是遇到一般的皇帝,还真有可能被他这样的说词给说迷糊了!只是如今,他面前的可是英明神武的皇上,又岂是他能轻易哄骗的?
虽然心中这么想着,陈奇瑜其实还是有点担心,便转头看向崇祯皇帝,看他怎么说?
其实不止是他,包括锦衣卫百户刘越和刘国能,都被左良玉这种无耻行径惊到了,没想到他在御前,竟然还真这么说了!大概率来说,他们是不相信左良玉的,从左良玉开始违背总督大人的军令开始,就没有看出他有一丝成为朝廷内应去接近流贼的迹象。
这一刻,刘国能心中甚至都忘记了忐忑,看向这名年轻的皇帝,看他是怎么处理这个左良玉?
事实上,崇祯皇帝早在左良玉第一次向刘越这么说得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此时一听左良玉竟然还敢到自己面前来忽悠,不由得当即一声冷笑,而后一挥手喝道:“来啊,就在这,先打二十军棍!”
边上的锦衣卫校尉一听,立刻领命,如狼似虎地扑过去,就在御前,把稍微有点在发愣的左良玉按倒在地,扒了裤子,“噼里啪啦”地打了起来。
屁股上的剧痛,让左良玉回过神来,不过他不敢喊疼,只是心中非常忐忑: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是先打一顿出出气,然后就信了自己的说法?要不然的话,直接砍了就是,还用这么麻烦?
这么想了一会,左良玉就感觉这种可能性很大。当然了,这个时候,他本身就更愿意往这方面去想。
得到这个结论,每被打一下屁股,他就大声惨叫一声,就是想让皇上听到,让皇上看到,他好疼!这样,说不定皇上就更解气了。
事实上,在打了十下左右后,屁股就被打烂了,接下来的每一下,左良玉都感觉被打得钻心般疼,就想假装喊疼,也变得真得喊疼了。
其他人都是默不作声,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们也不知道,皇上最终会怎么处置这左良玉?
二十军棍,很快就打完,那屁股都不能看了。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人道救援,烂了就烂了,也没人给他止血。
崇祯皇帝低头俯视着他,冷冷地喝道:“你作恶多端,朕处罚你,可是心服口服?”
左良玉听了一愣,屁股上传来的疼痛难忍,他知道,必须要处理下屁股才行了。不过,皇上这关还没有过去,他就连忙点头道:“心服口服,末将心服口服!”
“那你就是承认了自己作恶多端,朕没有冤枉你吧?”崇祯皇帝听了,再次冷喝一声道。
左良玉听了又是一愣,心中想着,皇上,你到底有完没完啊?屁股都打成这样了,气也应该消了吧?
不过表面上,他可不敢这样对皇帝说话,就只好顺着皇帝的意思,连忙点头说道:“皇上英明,没有冤枉末将,是末将该死,还请陛下看在……”
他本来是想说,看在砍了这么多流贼头领的脑袋上,饶了他这回。可是,这话还没有说出口,崇祯皇帝就一声厉喝道:“既然你自己都承认了自己罪恶多端,又岂是二十军棍能算了的。来啊,再打二十军棍!”
“啊……”左良玉一听,有点傻眼了,皇上这是还没有消气?
心中仔细想了下自己的那些事,杀了监军,连屠两座城,然后带兵围攻南阳,好像这些,确实不是二十军棍就能算了的!那皇上的意思,是要打四十军棍才可以么?
这么想着,他心中就安慰自己,应该打完四十军棍后,皇上就消气了吧?
于是,他咬紧牙关,每打一下,就惨叫一声,不管怎么样,撑完了这四十军棍再说。
他的惨叫声,让附近的人都闻声看过来,不由得窃窃私语,不知道什么人在御前挨军棍?
而陈奇瑜和刘越等人,就有点迷糊了,皇上这到底是在干什么?难道真要打得消气之后,就放过了他?
再次的二十军棍打完,左良玉都快晕过去了。不够好不容易打完了,心中充满了希望,这下子,皇上就应该消气了吧?
等行刑的锦衣卫校尉向崇祯皇帝缴旨之后,左良玉忍受着屁股上传来的巨疼,脸上勉强挤出一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赔笑说道:“陛下,末将知罪了,还请陛下让人给末将治下伤,要不然,末将……末将就不能继续为陛下效忠了!”
“呵呵!”崇祯皇帝听了,一声冷笑道,“你既然已经知罪了,那你该是知道,就你所犯的那些罪行,又岂是四十军棍能抵消的?”
一听这话,左良玉的脸色顿时白得跟鬼一样,哪怕他是军汉一个,也怕啊,当即哭丧着脸说道:“陛下,再打末将就……就要完了,陛下,不能再打了啊,末将……”
崇祯皇帝忽然怒气勃发,用手一指南阳城方向,厉声喝道:“你知道怕死,可你知道,那里有多少被你等裹挟的百姓,他们也不想死,就被你们逼着死在了南阳城下?如今,你可体会到他们临死之前的绝望了吧……”
“……”左良玉愣住了,皇上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做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体会下那些被裹挟的百姓,在绝望之时的感觉?是这个意思么?
他心中有点不愿相信,陈奇瑜却是看出来了,皇帝压根就没有放过左良玉的意思。只是如果一开始就对左良玉喊打喊杀的话,他绝望之余估计也不会去多想想那些被他害死的人是怎么样个感觉?一心想着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死就死了,哪怕是对他千刀万剐,估计也不会有多少精神中的痛苦。
可是,皇上就是吊着他的一线希望,让他在承受痛苦中煎熬,等他煎熬完了,再让他绝望,用这种方式折磨他,就是让他知道他作恶的代价!
他正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又下旨道:“来啊,把他吊到南阳城外去!等抓到他儿子左梦庚之后,押他面前千刀万剐,让他知道,家破人亡是怎么样一种绝望!”
那个左梦庚,竟然还想用腐烂的尸体投入城内,就凭这一点,千刀万剐他也不过份!
左良玉一听,真是绝望了!早知道这样的话,自己当初就应该拔刀自刎的,为什么自己就想着说不定能骗过皇上呢?
等左良玉被拖下去之后,崇祯皇帝看着摆在那里的一颗颗人头,此时的他,也分不出哪个首级是张献忠的,又或者是李自成。这些如今都已经不重要了!
就听崇祯皇帝又下旨道:“这些贼首,不管他们是什么原因造反,但他们带给我大明百姓的痛苦,也不是他们一死就能了断的。就把他们的首级掉到南阳城外,警示后人吧!”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边上有点不安的刘国能,问他道:“你就是闯塌天刘国能?”
刘国能被招安之后,只是一个区区守备,在武官中算是很低的职位了。反倒他的闯塌天名号,还算是响亮。因此,崇祯皇帝顺口就这么一问。
可是,他这么一问,刘国能就吓坏了,该不会,皇上也是要和他算旧账了?
“正是末将!”刘国能不顾甲胄在身,连忙跪下行礼道,“末将早已洗心革面,精忠报国,绝无反复!”
边上的刘越也有点不安了,以为皇上是要趁机一劳永逸,就连忙抱拳奏道:“陛下,刘守备身在左贼军中,身不由己,是主动联系总督大人,可见他确实精忠报国,绝没反复!”
崇祯皇帝看他们紧张成这个样子,一下醒悟过来,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便笑着说道:“都平身吧,刘国能这次平贼有功,智勇双全,朕心甚慰,封剿贼参将!”
这话说完之后,刘国能不由得愣住了,剿贼参将?自己这是跳过了游击将军一职,直接是参将了?自己只是流贼出身,竟然就是参将了?
要知道,参将的上面,就是副将,而副将,也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了。
刘越听得非常高兴,不过他马上发现刘国能似乎欢喜傻了,便悄悄地扯了下刘国能的战袍下摆。
刘国能下意识地转头向他看去,有点不明其意。
刘越无语了,只好明着说了:“还不快谢恩?”
到这时,刘国能才回过神来,连忙向崇祯皇帝谢恩。
边上的陈奇瑜看着这个,心中不由得也为刘国能高兴。
他对于刘国能,也是欣赏的。毕竟是刘国能主动找上他,有了刘国能这个内应,让他缓解了不少压力的。
此时的他,却比刘国能更清楚,不要看刘国能封了一个剿贼参将,事实上,他这个参将,甚至要比一般的副将都要值钱。因为,他是皇帝亲口御赐的,是简在帝心的将领了。
崇祯皇帝微笑着接受了刘国能的谢恩,而后转头看向刘越道:“以后你就是锦衣卫千户,好好干,不要让朕失望!”
锦衣卫指挥使在边上,不过皇上亲口所封,自然没他什么事了。
刘越却是知道,自己在皇上面前有了印象,那就不是别的千户能比了。更何况,皇上这一次也是慷慨,他也跳级,跳过了副千户一职。
因此,他也连忙谢恩。
此时,夕阳已经落山,天色眼看就要黑下来了。
但战场上还在继续抓捕流贼,明军将士仍然没得休息。不过这些事情,不用崇祯皇帝操心。由陈奇瑜这个知兵的封疆大吏在,自然就由他去安排这些事情了。
临时扎好的中军帐内,崇祯皇帝也躺着休息了,至少在别人看来是这样。
偶尔的,还能听到帐外隐隐传来将士们压低声音的吆喝声:“肃静,陛下累了一天,在休息,不要吵了陛下!”
确实也是,崇祯皇帝随着骑军行动,也亏了是年轻的身体打底子,要不然,一般养尊处优惯了的人,还真能以坚持下来。他的这个表现,同样赢得了大明将士们的尊敬!
此时的崇祯皇帝,实际上是又在查看窃听系统。亏了这个系统是在脑子里的,虽然是说看,可其实是犹如刻在他脑子里一般,不管多少内容,都只是一瞬间就明白的。
要不然,这窃听种子多了,真像看书一样一行行地看过去,那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整天发呆,还不一定能看到有用的东西。
通过窃听种子,他知道那建虏鞑子图尔格也真是命大,算是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去乌拉特部的草原上,撞到了乌拉特部的人,已经被送到其本部。顺带着,也让崇祯皇帝知道了那边的情况。
叛将柴时华也在,和乌拉特部首领听闻了图尔格这边的事情之后,都是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明国皇帝御驾亲征,打得土默特部全军覆没了。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琢磨着这句话,乌拉特部的首领就急了,他敢肯定,搞不好明国皇帝会继续对他乌拉特部用兵。土默特部都全军覆没了,那光靠乌拉特部又有什么用?
为此,图尔格对乌拉特部首领交代,让他务必坚持,绝对不要被明军吓倒。他要立刻返回辽东,把这边的事情禀告给大清皇帝。
柴时华也怕啊,他连忙在边上出了主意,说光靠乌拉特部的话实力不够,不如向更西边的部族借兵,一起抵抗明军。
最终,就和原本的历史上一般,又由柴时华出面,去更西面的青藏部族借兵去了。而乌拉特部这边则犹如惊弓之鸟,做好了随时远遁的准备,并派了大量探马探查长城沿线。
至于图尔格,他和仅剩下的几个族人一起,借了乌拉特部的马,星夜兼程,赶回辽东去了。
………………………………
258 余贼之议
崇祯皇帝看到这里,不由得为图尔格的命运担忧,不知道这厮回到辽东后,皇太极会怎么处罚他?断送了土默特部,送给大明那么多牲畜,特别是战马,更是难得的军用物资,这“功劳”也是够大的!
希望皇太极手下留情吧,要不就可惜了图尔格身上的那颗“甲级窃听种子”了。
看完这个之后,崇祯皇帝又扫了一遍其他人身上的窃听种子。他发现,驻守山海关的蓟辽总督孙传庭,在平和了几个月之后,似乎开始动手推行他的施政措施,也就是“清屯充饷”之策。
之所以等了这么久才开始,孙传庭似乎是有点顾忌祖大寿为首的祖家势力。没关系,让他继续搞着吧,反正有自己给他撑腰,看祖大寿还能怎么样!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又去看卢象升那边。
这边倒没多少事情,卢象升一直在忙造船厂和训练兵卒这些兵事上的事情,民事上面,则大多交给了他的副手,也就是登莱巡抚陈弘绪。
看到这里,崇祯皇帝有点郁闷,不知道郑芝龙那边怎么样了,如果他真不识相的话,那自己肯定是要打的,只是如此一来,又会耗费无数钱粮,且耽搁重建东江镇的计划。没有东江镇这边牵制满清,搞不好等到了冬天,他们又可能绕道蒙古草原入侵关内了。
虽然如今基本上平定了流贼,军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不怕和满清军队好好地打上一战。可是,这战场要是在关内的话,对关内的民生恢复,还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满清军队要是避开三大营主力不打,专门去攻击其他地方的话,对关内民生的影响就更大了。
要是有可能,崇祯皇帝是绝对不愿意战事再次发生在关内。
在心底推算了下,如果郑芝龙接到自己密旨之后动身,就算再晚,应该也要在一个月内到达登莱了吧?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决定再等一个月再说,反正这边也只是打败了流贼,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样都可能还要一个月。
就比如说,接下来的几天要搜捕流贼,肯定有流贼正往外逃。如此一来,外围的兵马往里迫近,这里的兵马往外搜捕,挤压流贼的空间,就算上天入地,也都要把流贼都搜捕干净。
接下来就是安置普通的流贼,至少要让他们能活得下去,这样才不会继续造反。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的眉头不由得一皱,因为根据陈奇瑜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那知道,江南等地的粮食输送并没有按计划完成,至少陈奇瑜就没收到多少粮食。
如今大战事已经结束,那么这粮食问题的紧迫性,就有点高了。也亏了自己在这里,必须严旨再催,要是有问题的话,必须立刻解决才行。
崇祯皇帝在想着一件件地事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闲的。不过此时,在卧龙岗深处的山上,有不少流贼在逃窜。
这一带其实是南阳盆地,并没有高山可以躲避,因此,他们必须要继续逃,或者南下、或者北上,要是能逃到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