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听了,不敢违背,便伺候张溥上了轿子,然后就出门了。

    不过,刚到门口,却听到张溥蹬轿子,让轿子停了下来,甚至还出了轿子。

    两名轿夫,两名家丁都不解其意,要是有事,直接在轿子里说便是,要出来干什么?

    他们却不知道,张溥必须给张宗烈制造机会才行。

    “你们两个,去府里后衙,把老爷准备的那些吃食抬得来。”张溥指着那两名家丁吩咐道。

    就在自个府门口,街上又没什么人,最为关键的是,以前压根就没有出过事,因此这两名家丁也没有多想,连忙答应一声,便转身进府而去。

    张溥背着手,看着两名轿夫就站在自己位置上垂手而立,他就信步背手走远了轿子一点,同时瞧向府门左边的石狮那边。根据约定好的,张宗烈就躲在这里。

    果然,他仔细看去,就看到有人蹲在那里,没错了。

    于是,他轻轻咳嗽一声,发出了信号。

    张宗烈一听,还是犹豫了一下,向恩重如山的老爷刺刀子,真得好么?

    就这么一犹豫,张溥又是一声咳嗽,显然是在催他了。

    张宗烈听到,抬头看去,正好看到张溥盯着他,眼神非常严厉。

    没办法,就只好上了。

    张宗烈闪身而出,握着一把匕首就冲过去。其实,因为张溥的主动靠近,就只有五步左右的距离而已。两个轿夫什么情况根本就没任何反应,他就到了张溥的面前。

    张溥立刻摆开了姿势,露出了待刺大腿,准备被刺。

    可是,张宗烈那匕首快刺到大腿上时,却是停住了,手有点抖,刺不下去。

    这时间就只有那么一刹那,错过了就很可能失败的。张溥不由得对张宗烈非常恼怒,这点事情都办不好。

    还在他是个果断的人,立刻自己夺过张宗烈手中的匕首,自己一刀刺了下去。

    这一下,张宗烈看傻了眼,老爷这也太狠了吧?

    “滚,喊话!”张溥恨得牙痒,低声急速吩咐一句,而后大声喊道:“有刺客!”

    张宗烈慌得有点不知所措,忙跟着大喊道:“有刺客……”


………………………………

281 顺势加码

    他这话喊得张溥都是一愣,就算他是圣人门徒,都忍不住想爆粗口,是让你喊这个么?

    亏了张溥是做大事的人,够果断,反应快,在两个轿夫闻声看过来的时候,他就一掌推开了张宗烈,同时大声喊道:“抓刺客,抓住这个刺客!”

    直到这时,张宗烈才醒悟过来,刚才怎么回事?自己是不是喊错话了?

    “狗……狗官催缴欠赋,去死吧!”张宗烈喊完,转身就跑,可这一抬头,就发现街道的尽头那边,竟然有一群东厂番役正往这边过来。

    这一下,吓得他魂都差点没了,转身就想往府里跑了。

    可是,张宗烈又迎面看到了张溥简直是要喷火的眼神,想起自己蒙着面,假装刺客来的。于是,就在两名轿夫畏畏缩缩地靠近过程中,连忙撒丫子绕着府门的墙跑。

    亏了张溥府上刚好是在街角,要不然的话,跑都没地方跑。

    可就算这样,张溥看到突然出现的东厂番役,有三名番役是骑马的,很显然,他们都发现这边的情况,全都冲过来了。这一下,张溥的心里,那叫一个苦啊,怎么好死不死的,东厂番役刚好路过,这可是大清早啊,起那么早干什么?

    腿上传来剧痛,让张溥不由得跌坐在地,两名轿夫赶忙上来扶他,这是他预估到的,他们两人肯定不会去追刺客。可是,他没有预估到的是,两名骑马的番役已经驰近,迅速追过去了。另外那名骑马的是带队的档头,就在张溥的面前翻身下马,急忙问道:“张大人,什么情况?”

    说话间,看到了张溥腿上插着的刀,便立刻吩咐道:“不要动,我来处理!”

    说完之后,不分三七二十一,立刻蹲了下来,撕开张溥的官袍,露出白花花的大腿,要给他处理伤势。

    那些跑路过来的番役,有的立刻开始警戒起来,有的追入那条巷子去了,都是有条不絮地应对着。

    而张府里也听到动静,不少人都拥了出来,不过看到东厂番役比他们还早出现,一时之间,惧于东厂的威名,都不敢靠前。

    要知道,就在年初那段时间,东厂和锦衣卫在京师不知道抓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他们可是记得很清楚的。

    这名档头处理这种刀伤似乎很熟练,只是几下子,就已经拔出匕首,敷上自己随身带着的伤药,并包扎了起来,同时对张溥说道:“张大人,这伤药是我家当年走镖时候传下来的,效果很好。而且你这刀口不深,没有伤筋动骨,休养个一些天就能好了。”

    这个以前是走镖的档头,就是姜冬了。

    听到他的话,张溥心中那叫一个后悔,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扎深一点的。

    同时,他心中也非常郁闷,不过却不能表现出来,而是露出感激之色问道:“本官真是命大,亏了姜档头刚好路过,救了本官一命!”

    谁知姜冬听了他这话之后,却是一脸佩服地说道:“我是奉旨带人前来保护你的,皇上说你的差事会得罪很多人,就昨天京师的一些风言风语,皇上都已经知道了,因此就让我这队番役贴身保护你,随你前往江南!”

    “……”张溥听得非常惊讶,皇上竟然这么厉害,这都能猜到?

    他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派了姜冬他们来保护他,其实,也是监视他,防止他领了旨意之后,阳奉阴违。当然了,保护的本意也是有的。

    张溥一时之间都忘记了疼痛,非常担心,不会是皇上猜出了自己不想去办事。啊呀,不好,张宗烈这蠢材,别被东厂番役给抓到了。要这样的话,就坐实了皇上的猜测,引得皇上震怒,那一切心机都白费了!

    这么想着,他就有点坐卧不安了。他有点无法想象,要是抓住了张宗烈,把事情供出来的话,这事的后果会怎么样?

    其实,姜冬已经感觉到异常了。

    因为他是镖局出身,对于伤口见多了,因此在给张溥处理伤口的时候,他就发现,这刀伤,好像是张溥自己刺的。要是别人刺得话,伤口就不是这样的。

    不过此时不是说这事的事情,姜冬只是把这事藏在心里,吩咐张府的人把张溥抬回府里去。而后,他亲自去过问抓捕刺客的事情了。

    张溥不知道有多煎熬,生怕张宗烈被抓住,在进了府之后,他便连忙问道:“张宗烈呢?在哪里?”

    如果张宗烈按计划,从后门绕回来的话,那这个事情就天衣无缝,谢天谢地了。

    可是,没人有说看到张管事,张宗烈也没有自己出现,这让张溥非常担心。

    当他知道那姜档头在问话轿夫等人,调查刺杀一事时,他又担心姜冬会发现什么蛛丝马迹。这个时候,他忽然如同之前在面对皇帝时一般,又后悔了,早知道这样,就再好好准备,不急着做这事的。

    还真别说,姜冬在现场调查了之后,发现了更多的疑点,特别是那个刺客,竟然好像喊了“抓刺客”这么奇怪的话。隐隐地,他心中有个猜测,不过没表现出来。只是让两名手下守着张府,然后自己亲自带着其他人去追刺客了。

    张溥遇刺,这个事情,在京师算是一个大新闻了,特别是和之前他要做的事情联系起来。因此,传播得特别快。

    有人感到震惊,觉得有些黑心的人太嚣张,竟然敢在京师行刺。而有的人,则是幸灾乐祸,看吧,得罪人的下场就是这样!

    崇祯皇帝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心中大声叫好!

    他知道,不管是核查官绅优免限额也好,还是催收欠赋也罢,肯定都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想动他们的蛋糕,或者说是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利益再吐出来,绝对是会遭遇抵制,甚至更严重点的,都不知道会闹什么幺蛾子。

    不过如今倒好,这人都还没出京师呢,就遇刺了,刺客还喊着“狗官催缴欠赋”,那明显是和这两个事情有关。天子脚下,都如此嚣张,那皇帝必然要震怒,这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崇祯皇帝就如同众人所想,立刻表现出勃然大怒的姿态,严旨明发天下,官绅优免限额,都是大明律法明文规定,限明年开春前,所有超出优免限额的官绅,全部自觉向朝廷报备并缴纳赋税和服役。否则一旦被钦差查获,朝廷正缺钱粮,受灾百姓嗷嗷待哺,刚好抄家问斩,以哺百姓,以儆效尤。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欠了朝廷赋税,却迟迟不交着,有粮田百亩以上者抄家低赋税,绝不姑息!

    与此同时,和这道旨意一起公示全国的,还有对于那些按时缴纳了赋税的百姓,有良好缴纳赋税的年限记录,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

    比如按时缴纳赋税两年以上者,可退还百分之一的赋税;三年以上按时缴纳赋税者,地方官府赐牌一块,挂于门前,和官府有关的事情可以优先处理。五年以上按时缴纳赋税者,见官不拜,上了公堂,除非地方都察院准许,否则不得用刑。

    并且,有关这两个事情的奖惩,都要列入地方官的考核。比如,地方官所辖缴纳赋税得多,还是拖欠赋税的多,就是衡量地方官能力的一个指标。

    这道旨意一出,顿时天下再次震惊。

    有的人觉得,皇上好像太过严苛了,虽然法理上没问题,可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皇上动不动就要抄家,是不是太过无情了?

    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这个旨意好,就应该抄家!这抄家得来的钱,都是要赈灾用的,又不是被皇帝拿去个人享受了!这是为公!

    至于哪些人觉得好,哪些人觉得不好,就在于他们的屁股是坐在那边的了。按人数说起来的话,绝对是拥护这份旨意的人多。哪怕是在一些读书人中,有些有识之士也觉得不错,感觉皇上这道旨意,就是对目前大明多灾难的一个强有力的应对手段。

    不过终归有一部分人,还是心中不服气的,不想掏这个钱的。可是,皇上是天,他们没法直接反对,就只好把怨气洒在那个刺客身上了。要不是那刺客突然来了这么一手,也不会激怒皇上下这么严厉的一份旨意!

    “不知道是哪个猪头,竟然敢在天子脚下做出行刺朝廷命官的事情,疯了么?”

    “你说行刺就行刺好了,非要喊什么话,这不是不打自招了么?”

    “……”

    在他们埋怨的时候,有个别人,喜欢阴谋论的那些个,猜不出来是哪家这么蠢,干出了这么一个蠢事的时候,都暗暗猜测,这事会不会是皇上派人干的?要不然,为什么番役刚好经过呢?

    他们再怎么样也没想到,这个事情,会是张溥自编自导的。要不然,他们吃了张溥的心都有,这都还没出京呢,就整出了这样的幺蛾子!

    而崇祯皇帝这边,其实在当天下午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因为姜冬最终还是抓住了张宗烈。

    当时东厂番役追得急,而张宗烈又心急慌忙的,没敢跑回张府,就一直躲躲藏藏。最终还是被姜冬带着人,给逮到了。

    不过姜冬早已推断出事情的蹊跷,他也不公布情况,直接带着张宗烈回了东厂。

    一开始的时候,张宗烈要紧牙关,什么都不招,问什么都不答。

    但姜冬已经掌握了不少证据,大概猜出了事情的真相。在刑讯之下,在心理攻势下,最终张宗烈知道隐瞒不住,就全招了,包括到最后的时候,张宗烈没法对自家老爷下手,是自家老爷抢了刀子对自己动手的事情,也都全部招了。

    崇祯皇帝听了姜冬的禀告之后,联系张溥的实际态度,立刻就推断出了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还是不想去江南。

    于是,崇祯皇帝冷笑一声道:“他越是不想去,那他就非去不可!”

    说到这里,他便交代姜冬道:“立刻护送他南下,就那点伤势,等到江南的时候,也肯定就好了。严密监视他,不要让他再出幺蛾子。至于这个事情,暂时就不要让别人知道,就当着还没抓到刺客好了。”

    看清了张溥这伪君子的真面目,让姜冬对他异常地厌恶。在回应崇祯皇帝的同时,他心中打定了主意,哪怕张溥上茅厕,都要派人盯着他,看他还怎么办?

    另外一边,吴昌时那里,他当然也不情愿,不过还没闹出幺蛾子,张溥这边就先出事了。因此,他倒是没做什么额外的事情。不过他这边是有一队锦衣卫做贴身保护,就和张溥是前后脚的功夫,立刻了京师,带着苦逼的心情南下了。

    处理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才回到后宫去见周皇后。他在屏退众人之后,便把有关张溥和吴昌时背景的资料给她看了,包括他们控制科举,有“民间皇帝”之称的事。

    周皇后是看得大吃一惊,或者说是大惊失色。她往往没想到,名声那么好的两个人,竟然是这样的人,这是要动摇她夫君,她儿子的江山社稷,这还了得!

    对于她感觉到自己上当受骗后的生气,崇祯皇帝自然料到了,便对周皇后说道:“虽然你是太子亲娘,是为了他好,可太子是国之储君,有关他的事情,必须要慎重之。和外朝相关的,不要插手,免得再被外臣愚弄,明白了么?”

    大明在开国之初,曾定下了后宫和宦官不得干政的规矩。不过规矩终归是用来打破的,虽然少,可大明的后宫和宦官干政,也一直是有的。

    至于周皇后,她基本上是非常守规矩的。但是,崇祯皇帝不守规矩,估计还有不少次要出京师,因此他通过这个事情,让周皇后知道,就算他不在京师,也还是要皇帝做主。

    另外,对于太子和其他皇子的教育,崇祯皇帝其实是早有想法的。不过之前提出来的话,皇后可能会反对。但此时再提出来,相信皇后不敢再说什么了。

    因此,趁着这个机会,他便决定对周皇后说了。


………………………………

282 皇子的教育问题

    “大明宗藩问题如今已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朕在西安时就已经决定,从朕的儿子开始,就取消世袭制,爵位每代递减,相信京师这边应该已经有传言了。”

    听到皇上说这话,周皇后立刻抛开其他念头,全神贯注地听着。

    “宗藩制度再不革新,单此一项,就能拖垮大明。因此,朕意已决,宗藩制度的革新,势在必行。不过朕的儿子,朕总要妥善安排好才行。”崇祯皇帝看着周皇后说道,“混吃等死的那种,朕是不希望的,朕希望他们都能在青史留名,也就不枉他们生在皇家一趟!”

    听到这话,周皇后的眼睛就亮了下,青史留名?

    “朕决定让他们从小就学各类学问,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类,而后精通之,朕相信,他们在朕的帮助下,肯定能青史留名!至于太子,也是要学,不过不是以前的帝王心术,朕称之为管理学,管理大明帝国的学问。”

    周皇后虽然有其他子女,可最为关心的,当然是太子了。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话,他自然是高兴的。皇上英明,亲自教学,那太子也能如同他父皇一般英明的话,自然是最好的了。

    可谁知,崇祯皇帝话锋一转,却又对她说道:“不过太子长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这一点,已经多次表现出来,朕很不满意。唐太宗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他不知道这一点,朕是不放心江山社稷在将来传给他的。”

    “陛下所言极是!”对此,同样从小户人家吃苦长大的周皇后,立刻点头赞同,不过她也话锋一转,给儿子辩解道,“不过太子年纪还小,还不懂事,陛下教教他,他自然就会明白了。”

    “嗯,所以朕决定让他先在宫中体验生活,做些平常宫女内侍在做的事情,还有宫中禁卫所做的事情。而后,朕还打算让他出宫去看看民间疾苦,了解民间真正的情况。只是在宫里一辈子,是不可能真正了解大明帝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帝王的。”

    虽然崇祯皇帝事先已经进行了铺垫,可他此时说出来,还是让周皇后大吃一惊,不由得立刻犹豫着说道:“陛下,太子身份尊贵,这样……”

    “嗯?”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一声重哼,显然很不满意地立刻说道,“身为上位者,要是时刻记得自己身份尊贵,和其他人划清界限,这是自己把自己给变成了孤家寡人,又怎么去管好大明帝国?尊贵不尊贵,不是如此浅薄。朕去扫个地,难道朕就不尊贵了?朕上阵厮杀,就不尊贵了?要管好一个帝国,首先要赢得臣子百姓的敬佩,而不是光靠身份?就说这次,不管是你,还是太子,只要有人多体察一点民情,又岂会不知道那两人平时都干些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的这个说法,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周皇后听得有点骇然。不过幸亏崇祯皇帝没有一开始就提这个,因此,她没有那么突然,消化了一会后,就回过神来了,正要说话时,崇祯皇帝却又说道:“当然了,朕刚才只是举了例子,如何亲民,有各种手段,如何体察民情,也有各种手段。但不管如何,太子还年幼之时,就应该放开身段,去亲自体会,亲眼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记住唐太宗的那句话,就能当一个好皇帝。”

    周皇后脑袋有点懵,这些新观点,一时之间,有点接受不了。可皇上圣明,他说出来的话,肯定是不会错的。还有,太子是他亲儿子,难道还能害太子不成?

    这么想着,她勉强展颜一笑道:“一切听陛下安排,相信太子会受益匪浅的!”

    “嗯!”崇祯皇帝要得就是她这个态度,便点点头说道,“很快朕就会下旨,由农司的张子龙、开物司的宋应星来给他们授课,其他皇子皇女也全都要听。学过一段时间之后,朕要亲自考核他们。”

    可以说,张子龙、宋应星他们,其实代表得就是新学,也就是后世的科学技术。先做普及性的讲解,又会有实验可以做,相信这些皇子皇女们,肯定会有感兴趣的。

    有了兴趣,再加上皇家的资源,他们想要在某方面做出精通之事,也就不难了。更何况,还有崇祯皇帝来自后世的见识眼光,只要稍微点拨下他们,都够他们在某一行业留名青史。

    这种安排,在崇祯皇帝看来,比起那种混吃等死的藩王流,不要好太多。

    崇祯皇帝给周皇后讲明白了,回头还要给其他后妃讲讲。不过先由周皇后去说,让那些后妃都消化消化,然后再去说,就会好一些。

    两天之后,崇祯皇帝就搞定了宫里面,正式发下旨意,调张子龙给太子皇子们讲解《农政全书》,调宋应星给太子皇子们讲解《天工开物》。

    这份旨意一发出去,顿时又引来朝野的议论。

    原本崇祯皇帝为他们两人新设衙门,就已经可以知道皇帝对于《农政全书》中涉及的农事有多看重,对于《天工开物》中所涉及的农工百科有多看重。可是,他们没想到,皇帝竟然还让他的儿子,特别是太子也都要学这个,那岂不是说,大明下一代帝王,也将很熟悉这些,重视这些?看这架势,是要当千年大计传承了?

    明白了这个情况,原本还有人心中抵制这些杂学,不怎么重视的,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了。因此有流言同时传出,皇帝和太子都如此关注这些,搞不好将来科举,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个说法,是有鼻子有眼的。

    毕竟皇帝现在的重视,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不但要求各地主官都要熟悉《农政全书》,甚至连太子皇子都学了,你敢保证,皇上不会更进一步?

    对于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大部分读书人其实都是排斥的,在他们看来,四书五经才是正统。

    可是,如今毕竟只是流言而已,他们就是想要反对,也没法反对,就只能在平时言谈中强调四书五经的重要。

    对于这个情况,崇祯皇帝掌握得很清楚,也意料到了。

    那个传言,其实也是他放出去的,就是先透个风,让他们适应一下,等条件熟悉了,当然是要革新科举的。要不然,大明的科学技术,就无法提到正统学术的高度。

    忙完了这个,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二年十月底,马上就是十一月了。

    这个时候,由多铎和豪格领军的建虏大军经过跋涉,终于到了关宁。

    眼看着前面就要到塔山,豪格就忍不住对多铎说道:“听说上一次你们攻打塔山,死了很多人,甚至还被他们杀了出来,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啊?”

    上次入关,天津一战,满清军队死伤惨重,连劫掠的人口物资,都损失了一半。这种事情,皇太极有意低调处理,可是,对于满清中的高层,却是无论如何都瞒不住的。因此,豪格没少受到一些人的讽刺,包括和他不怎么对付的多铎。

    因此,在看到塔山在望的时候,豪格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想要报复回去。

    多铎随同皇太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