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的身份,要想南下办事,也是容易得很。只是我大清需要的物资极多,规模肯定很大,因此儿臣想着,此事恐怕只有找那些海商才可以!再者说了,空口无凭,商人虽然好利,可规模太大的话,不见兔子不撒鹰,一时半会恐难以让他们相信我大清的诚意。毕竟大清在江南那边人的印象中,是化为蛮子。”

    “呵呵,原来是担心这个问题!”皇太极听了一笑,指着范文程说道,“这一点,范卿早就想到了。我们自己如今也有船,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运辽东的特产,甚至可以直接运一船金银珠宝去江南。怎么样?”

    听到这话,伍忠稍微一愣,随后想起叛将孔有德等人曾带着战船、火炮等投降满清,而东江镇设在皮岛上,也是被孔有德等人带着建虏攻上去摧毁。由此可见,建虏的战船可能有不少。

    想到这里,他露出大喜之色,立刻问皇太极道:“父皇,我们大清有多少战船,或者海船也行?如果多的话,自己组织船队南下经商也是可以的。有儿臣这个锦衣卫掩护,一般人也不敢查!”

    如果伍忠救出郡王回到明国,而锦衣卫指挥使又是他的老上官,那他绝对可以升官。千户不知道可不可以,百户是一定能行的。锦衣卫百户护着,好像确实是可以的。

    这么想着,范文程便连忙插嘴禀告道:“陛下,奴才以为,驸马说得在理。我大清也可以组织船队南下和江南贸易,如此一来,能用同样的价钱获得更多的粮草物资,何乐而不为呢?”

    皇太极自然不是人傻钱多的那种,和晋商贸易的时候,肯出大价钱,也是因为大清的贸易是被晋商垄断,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用高利润来吸引晋商。

    可是,此时他听范文程这么一说,知道同样的钱能买来更多的粮草物资,那他不心动就有鬼了。

    因此,皇太极当即大喜,连忙点头道:“朕还是有不少战船的,组织一只船队南下也没问题!”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伍忠,语气都变得更亲了一分道:“贤婿以为江南那边会喜欢辽东的什么东西?朕可以让人准备起来,第一次的话,就去一船金银珠宝,再一船辽东特产试试如何?”

    说这话的时候,他心中其实是想到过,这么多财富交给伍忠,估计肯定会被他贪腐一些。不过只要能带回粮草物资,他也就忍了。最多回头敲打下伍忠。

    听到皇太极一出手就这么多财富,让伍忠都忍不住想吞口水。不过他知道皇太极英明,也不敢表现出来,连忙把他知道的那些都一一说了,甚至在最后还建议道:“父皇,朝鲜也有不少好东西的,而且船队去了江南,也可以托口是朝鲜船队,如此一来,更不会引人怀疑。”

    一听这话,皇太极心中一喜,当即夸了伍忠一句,而后转头看向范文程道:“范卿,你也听到了,就拟旨一份发往朝鲜,让他们准备一船贡品,必须要在明年海面解冰之前凑齐。”

    如今朝鲜已经是大清的藩属国,想要东西,也就一份旨意的事情。朝廷那么懦弱,必定不敢拒绝。对此,皇太极心中很肯定。

    “奴才遵旨,这就去拟旨!”范文程立刻回奏道,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之一,熟练地很。

    皇太极听了转头看向伍忠,笑呵呵地说道:“那就一船金银珠宝,一船辽东特产,再加一船朝鲜特产,如何,能替朕多运回多一些粮草物资么?”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能让父皇满意的。”伍忠听得大喜,连忙禀告道。

    皇太极听得点点头,又对他说道:“朕原本以为那些船都没什么用了,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是能派上用场,真是天助大清啊!”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满清有晋商供血,加上他们对大海不熟悉,因此压根就没发展水师;不过在这个位面上,晋商的毁灭,让皇太极把目光盯向了江南,因此,这水师就又被皇太极给重视了起来。

    说完这话,皇太极对伍忠又交代道:“贤婿啊,那这段时间还要辛苦你一趟,跑一趟金州吧,朕得船都停在那里,你去挑选人和船,务必保证这一次的江南之行,不能有任何差错!”

    “儿臣遵旨!”伍忠听了,立刻领旨道。事实上,皇太极交代了,他就没有推辞的余地。

    临行之前,皇太极忽然想起什么,又笑呵呵地交代伍忠道:“等明年你要远行明国,小两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这次去金州,就把公主带上吧,最好走之前能让公主有个孩子。”


………………………………

290 崇祯十三年的大事

    大明三十的晚上,年前忙得一头包的崇祯皇帝终于得空,在守岁的时候看到了皇太极的这一次对话。

    说真的,这让他有点怀疑,难道是穿越带来的运气?

    昨天才收到卢象升的密奏,想知道朝廷这边是否能查到满清水师的所在。这不,皇太极就已经说了,那满清水师在金州。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知道满清水师的消息,其实也是必然的。

    晋商被一网打尽,有山海关隔着,以前没有船的时候,满清没想法是正常的。可如今他们已经有船,那想着从海路通商,就是很自然会想到的事情了。

    而从海路通商,那必定要有船。如此一来,皇太极迟早会谈及他的水师了。

    第一时间,崇祯皇帝的念头是告诉卢象升这个消息,也不用管满清水师有多少,反正不可能有郑芝龙的船多,也不可能比郑芝龙能打,用实力碾压过去,绝对能将满清水师打得全军覆没!

    可是,他才站起来,还没说要笔墨伺候,就忽然愣住了。

    陪着崇祯皇帝的周皇后、田贵妃等嫔妃,还有太子等,看到他的这个举动,不由得都停止了手中动作,转头注视着他。

    能看出来,皇帝绝对在考虑什么事情,表情很专注,甚至还有一会皱眉,一会高兴的神情。

    这让他们都感到好奇,不知道皇上在想什么?

    “咦,这么看着朕干什么?”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忽然有点奇怪,便微笑着对他们说道,“大年三十的,你们玩得高兴点便是,不用这么看着朕!”

    听到这话,周皇后便知道皇上应该是想通了什么,而且是好事,便微笑着说道:“陛下,不知道有什么开心事,说出来让大家也跟着开心开心吧?”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知道他们为什么看着自己了,想了想,便坐了回去,同时看着一双双好奇地眼神,微笑着说道:“别看建虏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朕刚才想到了一个方法,管叫建虏吃不了兜着走,不用几年时间,就能被大明碾压了。”

    一听这话,不管是妃子,还是皇子,一个个都立刻露出欢喜之色,恭维起皇帝来。

    倒是身为后宫之首的周皇后,秀眉一皱,虽然没说话,可能看出来,她其实是有点担心的。

    崇祯皇帝心情正好着,看到了周皇后的表情,不由得笑着说道:“这里不是朝堂上,今天又是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子人守岁,心里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出来,畅谈无忌!”

    说完之后,他指着周皇后,呵呵笑道:“怎么样,朕的皇后,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忠言逆耳的道理,朕还是知道的!”

    其他人一听这话,不由得立刻转头看向周皇后,心中多少有点吃惊。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似乎皇后好像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在这后宫之中,也只有她,才有这个资格提醒下皇帝。

    而周皇后听到皇帝的这个话,却是心中一动,大概知道皇上是心中有好点子,真想趁这个机会在众人面前说说。

    于是,她就满足崇祯皇帝心意,开口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我大明虽然在天津之战中打赢了建虏一次,可建虏还是从关内掠走了无数人畜,而我大明无可奈何。且多少年以来,建虏都打了不知道多少次胜仗。由此可见,建虏之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还望陛下切莫轻敌!”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不由得点点头。建虏的威名,就连他们这些身处深宫的妇人,小孩,也都听说过的。特别是建虏几次入关,最终其实都是建虏劫掠饱了自己撤走的。

    因此,他们都很是好奇,皇上到底是轻敌了呢,还是真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可以打败建虏?

    这么想着,他们在听完周皇后的劝谏之后,就又转头看向皇上,看他怎么说?

    崇祯皇帝听了后,果然不恼,只是呵呵地笑了下,而后扫视眼前这些注视他的目光,缓缓地说道:“朕刚才可不是信口开河。以后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朕把通虏的晋商一网打尽。至少短时间内,建虏要再想从大明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那基本不可能。如此一来,建虏每天的消耗得不到外面的补充,就只能消耗辽东所产物资。而辽东贫瘠,由此可见,建虏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听他说到这里时,太子似乎想说话,可还是畏惧皇帝的威严,有点不敢,就把目光看向他母后。

    周皇后看到了,也猜到了自己儿子的想法,便用眼神鼓励了他。

    太子一见,便开口奏道:“父皇,那建虏再入关来抢怎么办?”

    崇祯皇帝闻声看去,倒是没想到他会这么问,倒是对他有点改观,便点点头回答他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毕竟建虏之前就是靠入关来劫掠,获得了不少物资……”

    太子听到这话,不由得眉开眼笑,很是开心。毕竟只是十岁孩子,被一向畏惧的父皇表扬,比起他以前被他母后表扬的所有次数加起来,都要高兴得多。

    不过崇祯皇帝接着话锋一转,却又说道:“但行军打仗,从来就没有一定会赢的说法。建虏要从辽东绕道蒙古入关,也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万一劫掠不到物资,或者根本打不进关来,再甚至打了败仗的话,对建虏的士气、实力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奴酋不管怎么样,肯定在出兵之前会衡量得失……”

    他说得浅显易懂,一众妇人小孩听得聚精会神。

    “……以前的时候,有晋商当他们的内应,知道关内的虚实,奴酋有很大的把握,能入关劫掠到足够的物资,建虏才会入关。可如今,晋商已被朕所灭,建虏就成了聋子、瞎子,不知道关内的虚实,不确定因素多了,奴酋肯定不敢随意再次入关。这是其一!”

    “第二,之前天津一战,不管是否建虏大意,总之是建虏打了败仗,这也给了他们一个警告。说明我大明不是没有可战之军,当然了,朕之前御驾亲征剿灭河套鞑虏的事情,也会给奴酋压力。这些事情加起来,都能让奴酋不敢轻举妄动。”

    说到这里,他看着太子说道:“如此种种,奴酋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能冒险行事。毕竟我大明虽然丢了辽东,却影响不大,可要是奴酋损失大的话,就很可能万劫不复。因此,朕刚才想到的,就是温水煮青蛙。让建虏感觉到我大明的厉害,却还能对付。而后,就在不知不觉间,消耗建虏的实力。等到建虏发觉的时候,却发现实力已经大损,根本无力主动发起大的进攻。”

    “原来是这样,儿臣明白了,父皇真得好厉害!”太子听了,露出敬佩的神情回奏道。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却是摇头,其实,自己只是讲了个大概,如果只是如此的话,就是纸上谈兵而已。这个太子啊,不知道是不懂装懂,还是年纪太小,不能理解更多?

    不过表面上,他却没有露出心中所想,大年三十的,开心点就好。又和老婆孩子说了一会话之后,崇祯皇帝还是离开了,带着几个贴身内侍,把刚才所想的仔细梳理一遍,然后让人在次日,给卢象升发过去。

    忙完这事之后,崇祯皇帝便回到老婆孩子之中,继续守岁,不过实际上,他是在检点他的窃听种子。

    如今,崇祯皇帝一共有六颗甲级窃听种子,分别在宣大总督洪承畴、保定总督卢象升、五省总督陈奇瑜、锦衣卫百户伍忠、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以及南下巡按御史张溥的身上。这其中,张溥身上那可甲级窃听种子,是回收于锦衣卫千户刘越身上的。

    乙级窃听种子两颗,分别在蓟辽总督孙传庭、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身上。

    丙级窃听种子就比较多了,多放在京师这边。

    检点完了这个,崇祯皇帝不由得对系统有点不满意,太吝啬了,窃听种子就只给这么一点!

    此时的他,已经尝到了窃听种子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他是巴不得窃听种子越多越好!

    他正想着,忽然就听到他的妃子孩子都欢呼了起来,原来是崇祯十三年到了!

    就在这时,就见崇祯皇帝的眼前,一行行只有他能看到的字,缓缓地显示了出来。

    “崇祯十二年,宿主驱逐了关内建虏,设立大明皇家银行,查抄晋商集团,夺得河套资源,剿灭流贼,为大明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系统评定,宿主表现优异,特奖励甲级窃听种子一颗,以资奖励!”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浑然忘记了自己之前还埋怨系统的事情,恨不得亲系统一口。想啥来啥,不要太好!

    高兴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又陷入幸福的烦恼中了:这颗甲级窃听种子,到底要给谁更有用一些呢?

    在已经到来的崇祯十三年,有什么大事要做?崇祯皇帝在心中暗暗分析着。

    第一,银票的推广,是要继续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主要是各省分行要加快推进;

    第二,地方都察院的设立,也要继续,不但要快,而且地方御史的选择也很重要,宁缺毋滥!这关系到地方上的吏治,马虎不得!

    第三,各地救灾,抗灾,兴修水利等等事情,要一直坚持,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

    第四,官绅优免限额的核查,催收欠赋的事情,更是崇祯十三年的重点。这一个,其实关系到第三点,最主要是看张溥和吴昌时在江南地区的进展情况。如果顺利的话,就能往全国范围推广。不顺利的话,那也要这事顺利才行。必要的时候,不介意杀鸡骇猴!

    想到这里的时候,崇祯皇帝把这点给着重记了下,而后才继续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第五,东江镇的重建,是崇祯十三年最大的军事目标。要让东江军牢牢地站住皮岛,最好再打下邻近的海岛,陆地,威胁满清侧翼,把满清钉死在辽东。这个事情也非常重要,必须重点关注。

    第六,西北战事那边,也不能掉以轻心。叛将柴时华以乌拉特部为底子,又向其他部族借兵,不知道会对西南地区造成多大的影响。

    第七,西南战事,虽然派了秦良玉和白杆军过去,可能不能剿灭土司之乱,还是未知数。如果不能剿灭的话,也不能让土司之乱扩大。

    ……

    想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崇祯皇帝心中大概捋出了崇祯十三年的七件大事。当然了,回头是否会有突发的事情,崇祯皇帝自己不可能知道的,也没法预料,就不说了。

    就这七件事情,崇祯皇帝想了好久之后,便吩咐在身边伺候的蓝天保道:“明日一早,再给登州带去朕的口谕,就说郑芝龙去年主动带了粮食北上,解决了不小的麻烦。朕心甚悦,特旨批他前来京师和他儿子团聚半月。”

    别人自然不知道,这些其实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崇祯皇帝决定把新得的甲级窃听种子赏赐给郑芝龙。因此,这个郑芝龙在未来会是很关键的人物,也关系到他要对建虏实施的战略。

    十五天之后,天使快马赶至登州。

    卢象升之前上了密奏,其实并没有保多大希望,只是本着试试看的心思。他没想到,皇上竟然还真知道建虏水师所在。

    对此,他喜出望外,对郑芝龙说道:“如今,已知建虏水师在金州,就不用花太多功夫去查了。”

    说到这里,卢象升的脸上又露出奇怪之色,惊疑地说道:“只是皇上在旨意中要求,不能让你全力以赴,而且不能一次性把建虏水师都灭了。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郑芝龙同样不清楚,虽然对他来说,要做到圣旨中要求的,其实并不难。可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不麻烦么?

    他正想着,就听卢象升对他要求道:“你既然要去京师,那就去面见陛下,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

291 又是五百万收入

    其实,郑芝龙早就想见见英明神武的皇帝,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从底层爬上大明海盗王的男人来说,能让他佩服的人不多。其中,卢象升是一个。

    而崇祯皇帝,哪怕去掉身份,也一样赢得了卢象升的尊重,就更不用郑芝龙本人了。

    因此,郑芝龙是带着和儿子团聚的喜悦心情,还有对崇祯皇帝的想象,坐快船直达天津,而后快马赶到京师。

    不用说,见到儿子的第一时间,他自然是询问郑成功在陪皇子读书的情况,叮嘱他要好好努力。然后,他就通过通政司请求觐见。

    其实,在他到京师的时候,就已经由锦衣卫把消息禀告上去了。

    崇祯皇帝原本就有事要见郑芝龙,接到郑芝龙的要求之后,便在武英殿接见了他。

    之所以不是直接传旨召见,而是让郑芝龙来请求觐见。这其中,是有施恩于他的意思。

    果然,郑芝龙对于自己递上去的请求,皇帝立刻准许,当然是很高兴的,感觉自己确实在皇上那边受到重视,因此,第一次进紫禁城觐见,心情还是有点激动的。

    崇祯皇帝在他见礼的时候,也在打量这个久仰大名却第一次见面的男人。不得不说,郑芝龙哪怕穿着武将服,看着也更像生意人多一点。

    在郑芝龙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微笑着问道:“可是见过成功了?这小子,朕看着真不错,将来是肯定有出息的!”

    皇帝御口钦定儿子的前途,这让郑芝龙心中不由得大喜。投桃报李,他在感谢圣恩之后,便立刻奏道:“末将见北方粮食不足,愿让家人从南洋收购粮食北上天津,用于朝廷赈灾!”

    他知道,自己大概有多少钱,皇帝肯定已经摸清楚了,因此,在皇帝这边,他也就不避讳了,钱不露白的事情,在皇帝面前没用。

    另外,他隐隐也觉得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皇帝对他儿子那么另眼相看,对他也不错,很可能和他手中的财富有关。既然如此,与其等皇帝来要,还不如自己干脆一点,反而能换取更多的好处。

    从这一点来说,郑芝龙确实是一直以商人的思维做事的。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也是高兴,暗赞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心。就见他点点头,微笑着对郑芝龙说道:“郑卿一心为国,在我大明实在是难得。朕也不能让你白白出这个钱。那这样好了……”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似乎想了一会,便继续对郑芝龙说道:“就封卿之兄弟郑鸿逵为福建海防游击好了。”

    虽然郑鸿逵在实际上是郑芝龙不在福建期间,是郑家船队的掌控者。如今封为海防游击的话,就可以让一部分郑家船队成为官军。说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

    可是,不管怎么样,郑鸿逵如今只是武进士出身而已,由此而得游击一职,这已经是越了好几级了。至少在官府这个层面,郑鸿逵就正式踏入将军之列,是有身份的了,也算是圆了他改名的心愿。

    郑芝龙听了心中欢喜,可表面上,他还是装出一点诚惶诚恐的样子,连忙奏道:“陛下,末将以前是赚了不少钱,亏了陛下不与末将计较,末将心中也甚不安,如今拿出来能为朝廷做点事情,也是理所应当之事,不敢再求赏赐!”

    “朕意已决,卿就不用推辞了!”崇祯皇帝对于他的识相,还是很高兴地说道,“从南洋购买粮食再北运,是要花很多精力的。这个事情,也是卿之弟在操心。就凭这个,朕封他一个海防游击,也是对他的奖励。”

    说到这里,他感慨了一下道:“其实,我大明确实很缺粮食。要是有可能,希望能尽可能从南洋多购买一些粮食北运。这样好了,朕给福建巡抚也下一道旨意,看福建能挤出多少银子,全都交给你们郑家,用于购买南洋粮食如何?”

    郑芝龙听了,还想推辞,说不用福建巡抚那边给钱。

    崇祯皇帝听了,不得不强调道:“朕的意思,卿可能还不明白。以后的几年,还是需要一直从南洋购买粮食。要是有可能,哪怕把南洋的粮食买光了都可以。这么多的钱,不能让你们郑家一直出。朕虽然缺钱,处处要用钱,可也不会一直惦记你们郑家的钱。当然,也不会惦记别人的钱。只要安分守己,就都不会有事。”

    郑芝龙听了,一开始是放心了不少,不过转念一想,却想到自家一直通过收取海上走私的保护费而赚多了钱,这一点,皇上是知道的。如果他日皇上以此为借口对付自己的话,这应该也没有违背承诺,自己不算安分守己吧?

    这么一想,郑芝龙藏在心中的惧怕,就又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