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管外面的嘈杂声,一挥手说道:“你们不用管本官了,和剩下的人杀出去,混出去也行。只要能逃出去,就禀告皇上,这里发生的一切!”

    姜冬听了一愣,没想到张溥这个文官,竟然如此视死如归,自己不走,让他们走。

    回过神来后,他立刻便说道:“大人,我奉皇上旨意,一定要护卫你周全。要突围,就一起突围吧……”

    张溥没等他说完,就摇摇头,露出一丝苦笑道:“钱谦益那个狗东西是不会让本官走的。只要本官留在这里,你们才有可能有逃出去的希望……”

    看到姜冬又想说法,他抢先一步说道:“回去禀告皇上,大明官场都已经烂了,诸多官僚,皆为自身利益,而枉顾君恩。今次本官奉旨核查官绅优免限额和催缴欠赋,就是动了他们的利益。本官今日殉国,也可以给皇上一个理由,下重手整顿官场。这些官员,都已经忘记了大明开国之初的铁血,本官觉得,就该给他们长长记性,这天下乃是皇上之天下!”

    姜冬一听,顿时就觉得一股热血上涌,他没想到,之前狠到能刺自己大腿的文官,如今为了皇上,竟然做出了殉国的准备。对此,他想不明白,不过此时他也不愿意去想了,打定了主意,当即对张溥说道:“大人不用再说了,我奉皇上旨意,岂能临阵脱逃,丢下大人不管。常熟之事,我立刻去安排。”

    说完之后,他不由分说,便猫腰往楼下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第一次,张溥心中忽然有所触动,是天下皆为“利”么?为何这个姜冬却是如此之笨,要选择留下来陪自己?当初在京师的时候,可是有听说过,他是有一个妹子要拼死保护的,如今,却还是要留在这里,只是因为奉了皇上旨意?

    这些问题,此时的张溥怎么想,都没想明白。

    很快,姜冬又回转了过来,向张溥禀告道:“我已经安排兄弟换了衣服,躲在楼下,要是暴民冲进来的话,就可以混在里面逃走。另外,也有要突围的,吸引暴民的注意……”

    听到他这话,张溥能确认,姜冬就是要留下来陪他。想起心中的那么多疑惑,他忍不住就想问。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姜冬自己停住了说话,侧耳听了起来。

    他的这个动作,让张溥有点疑惑,便也细心去听。不过还没等他听出什么来,却见到姜冬忽然狂喜,大声说道:“有马蹄声,是骑军,该是军队来了!”

    很显然,北方人对于马蹄声,特别是战马的声音更为熟悉、敏感。

    张溥听了他的话后,还没有得到确认,就听到了一声长长地“呜……”声,是军队号角的声音!

    这一下,张溥也听得很清楚,顿时,原本已有死志的他,立刻狂喜起来,竟然是有军队这么快赶过来了?

    想想周边,他想不到什么人会这么积极地赶来,难道是恩师?

    虽然这个结论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可好像除了周延儒之外,也确实没有其他人了。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兴奋地说道:“看来是我恩师领兵赶来了!”

    虽然周延儒也是被罢免在家,但以他的影响,说动地方官府领兵过来,也是很有可能的,只要他去这么做。

    正伤心绝望了的潘修文听到他们的对话,知道自己可以不用死时,顿时喜出望外,眼泪鼻涕地一抹,然后就冲向他的家小那边去了。

    “呯呯呯”地声音,随即响起,外面的暴民也都先后听到了动静,等到枪声响起时,顿时就做鸟兽散。一把、两把的火器,在民间可能是有,但这么多的火器,那就绝对不是民间所有,那就只有一个结论,朝廷官军来了!

    有东厂番役就在窗户边,看着外面大喜过望地说着外面的情况:“是军队开来了,好多军队啊,街道上都是,暴民有顽抗迹象的,全都遭到镇压了,好!太好了……”

    他在说着,其他人就再也忍不住,纷纷靠到破烂的窗户口去看外面的情况。

    果然,就如同刚才这名东厂番役所说,一队队地明军将士,正四面合围而来,那红色的军服,怎么看就怎么亲切。就连张溥此时看到,也感觉这些外面这些武人,非常地顺眼。

    不过张溥和东厂番役的关注点还不一样,他并没有继续去看明军将士驱赶镇压那些暴民,而是去寻找帅旗所在。他想着,恩师应该就在帅旗所在。

    扫视了一遍,甚至还换了另外一侧的窗户,终于被他发现,城外明军帅旗所在。看着那边旗帜上的旗号,张溥不由得呆住了。

    与此同时,在钱家,钱谦益的年纪有点大了,压根熬不了夜。昨晚闹起来后,他比平常睡得太晚,这个时候,都还没起床。是侯方域惊慌失措地冲到了外间,隔着帘布大声喊话,才让钱谦益从迷糊中醒过神来。

    “什么,有军队来了?”钱谦益吓得一激灵,同时又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连忙质疑道:“哪来的军队?周边卫所,就算不顾老夫的面子,也绝对不可能这么快出兵的啊!”

    侯方域还来不及回答,就听到外面传来的“呯呯呯”地枪声。这一下,都不用他来回答,就已经有答案了。

    钱谦益听到之后,甚至都顾不得穿衣裳,一下从里间冲了出来。此时,再没有了文学大家、东林领袖的风范,一脸地惊慌失措,咬牙切齿地骂道:“哪个匹夫,竟然会带军过来?难道老夫这么做,只是为了老夫自己一家?都疯了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侯方域也是慌了,煽动民变的事情上,他也没少出力,至少在常熟的文人士子中,他是有多次露面鼓动的,甚至都还写了一篇文章,就等着这个事情发生过后,学张溥的前例来扬名的。

    可是,一切都没有按照他们预定的计划走,如此一来,张溥小儿逃过一劫,肯定会报复的!那家伙,是个非常极端的人,那会管什么官场潜规则,是个会完全乱来的人啊!

    这时候,侯方域又怕了,他只能寄希望于钱谦益这边有办法。

    钱谦益的侍妾从里面拿着钱谦益的衣裳追出来,也顾不得侯方域在场,赶紧给钱谦益穿上。

    钱谦益出了门口,被冷水一吹,也清醒了一点,一边让侍妾伺候他穿衣,一边大声嚷道:“快,给老夫去查,看看是谁带兵来的?或者是不知道情况,非要老夫露面不成!”

    侯方域听得一喜,别是一场误会,回头搞清楚了是谁带兵过来,以钱谦益在官场上的面子,说不定有挽回的余地也不一定。

    这么想着,他刚要奉承一句时,却见到有仆从那是连滚带爬地往里院冲过来,一边跑,还一边惊慌失措地喊道:“老爷,不好了,老爷,官军来了,老爷,官军来了啊……”

    到了近前,那仆从都简直有点六神无主的样子了,冲着钱谦益喊道:“那个张溥带着官军,已经到门口了……”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呯”地声音响起,是大门被撞开了。前院那边,很快响起了嘈杂的声音,官军喝斥地声音,盔甲碰撞的声音,还有急促地脚步声,离后院越来越近。

    钱谦益一听之下,知道是张溥带着官军来,慌得一把推开还在替他穿衣的侍妾,转身就跑,却不料,没注意门槛,顿时摔了个狗吃屎。


………………………………

306 三人成虎

    钱府四面被围,军汉拿着武器,从各门拥进,钱谦益终归是没有跑掉。

    在东厂番役的簇拥下,张溥出现在钱家后院,看到了钱谦益满嘴是血的场面。

    看着地上的痕迹,张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由得冷笑一声道:“本官都说你年纪大了,还不信。看看,不要说女人了,连走个路都会摔跤!”

    钱谦益听到怒极,竟然又逮着他年纪大来骂!正想回嘴之时,却见张溥转头看到了低着头的侯方域,稍微一愣之后,不由得冷笑一声道:“没想到,还有一条不忠不孝的小猫杂鱼在这里,看来,这些天的事情,也没少参与吧?”

    侯方域同样听得大怒,立刻抬起头来就想骂回来时,看到张溥的目光阴冷,边上几个东厂番役还包扎着伤势,就立刻回过身来,心中一冷,再不敢开口。

    “你们闯进老夫家中,意欲何为?”钱谦益这时候却是缓过神来了,立刻色厉内荏地喊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难道没有王法了么?你们是谁带来的兵,就这么肆意乱闯民宅?说,到底谁带得兵?”

    他没有冲张溥说话,因为他明白,说了也是白说,因此,他是对一名军官所说的。如今唯一的希望,是寄希望于和带兵的人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说动他的话,事情不至于太糟。否则只是听令张溥这边的话,钱谦益自己都知道,那是绝对要倒霉了的。

    那名军官还没有说话,庭院外面却传来一个阴柔地声音:“怎么,找咱家有什么事情?”

    说话间,就又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穿着大红绯袍的人进来。

    钱谦益抬头看去,虽然不认得,可他却知道,自己这次怕是难逃眼前亏了。

    如果进来的是文官,那七拐八拐,他都能扯上关系;哪怕来得只是武将,以他的影响力,说不定也能有用。可是,偏偏进来的人是个太监,也就是他口中所谓的阉宦。都不用说,就可以知道,阉宦和东林党的不对付,都已经多少年了,这一次,怎么样都不可能会有帮他的理由。

    同时,也让钱谦益惊讶的是,一个太监,为什么会突然带兵出现在常熟县呢?

    心中有疑惑,不过他还是嘴硬地说道:“老夫在家中坐,祸从天上降,你们带兵闯入老夫家中,是不是该给老夫一个交代?否则,老夫也不是好欺负的,朝中也有正人君子为老夫鸣不平!”

    听到这话,张溥却是一声冷笑道:“本官和卢镇守为什么来,你心里就没一点数么?别以为抵赖就能没事,今日幸亏卢镇守来得及时,你放心,本官会叫你心服口服的!”

    卢镇守?钱谦益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称呼太监为镇守的话,就周边来说,那就只有南京镇守一个了。南京离常熟那么远,这南京镇守怎么可能赶过来?飞得么,总不可能是刚好领兵路过吧?

    他自然不知道,姜冬之前派了手下赶往南京厂卫处去求援。等到时,卢九德已经到任了。他听到这个事情,立刻就想起他临走之前,皇帝对他的交代:“常熟乃苏州辖地,而苏州之前就有暴乱先例,而张巡按此次定了常熟为他首次办差地,那就定然会遇到阻挠,搞不好会重演苏州暴乱。你到任之后,整顿军队,只要发现有什么不对,立刻领兵前去为张巡按撑腰,无论如何,他的差事,第一次一定要做好!”

    因此,卢九德听到东厂番役禀告之后,二话没说,立刻借口整顿军队,领了两千军队,坐官船而出,直接顺江南下,在常熟上岸,刚好赶上了常熟暴乱,救下了张溥。

    由此,卢九德心中不由得对崇祯皇帝佩服万分。没想到皇上在战场上能料敌机先,就连官场上的事情,也是这么清楚,能猜得这么准!

    而张溥这边,当他看到领军前来的,不是他的恩师周延儒,而是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时,心中非常吃惊,同时也很感慨。

    想起自己的前半生,就是以阉宦为敌人,对阉宦喊打喊杀,写文章开喷,以此捞到了足够的声望;然而,在生死关头,竟然还是被太监救了,真是打死都想不到的事情!

    虽然卢九德没有明说,可张溥心中却非常明白。就算有东厂番役的禀告,可一般情况来说,南京镇守太监也不可能亲自领兵拿下,赶来救他。

    毕竟当时禀告的时候,对于暴乱也只是一种推测,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一如苏州知府那边,他只是派了点捕快过来应付下,理由其实也是充分的。南京镇守太监这边,完全可以不管,让厂卫自己看着办便是。

    但是,卢九德还是亲自领军,在第一时间赶过来了。对此,打死张溥他都不信,这背后要是没有皇上的授意,卢九德会这么维护他?光是他以前做得事情,搞不好卢九德就恨不得他去死!

    这么想着,张溥不由得又一次认识到了皇上的英明。也明白了皇帝并不是让他去办事就算了,而是为他准备了很多,不但派了东厂番役,还有左都御史杨廷麟替他撑腰,南京镇守太监为他保驾护航。

    想着这些事情,张溥心中忽然第一次拥出冲动,那就是要做真正的忠君报国,而不是为了报复!

    这么想着,张溥并没有和钱谦益继续斗嘴。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完。回头之后,朝堂之上必有一番争论。为了让皇上能尽快就这事做出正确的决断,这边必须尽快提供证据才行。

    因此,钱谦益、侯方域等人被带走,还有其他被逮捕的暴民也被审讯。

    张溥也确实是个有才学的人,又有姜冬等东厂番役的帮助,很快就确认了一些暴徒的身份,就是钱家的家丁。

    他们被钱谦益煽动,说不阻扰张溥的话,他们就得去服劳役,这是他们做惯豪门奴仆的人所不愿意的。加上被钱谦益心腹之人的带动之下,又听到有钱老爷会担保,说当年苏州闹事,同样杀人的首犯葛贤关了几年,一样被放出来,还称之为义士,受人尊重。

    在这一切地蛊惑之下,钱府家丁就肆无忌惮了。

    至于其他人家,包括常熟张家在内,看到钱家如此势大,也都怕了。钱家说什么,他们就只能听什么,也同样派人参与了暴乱。

    这次的暴乱包括了常熟县所有的地主豪强,全都有份。

    当然了,潘修文的证词也相当重要。说在张溥来了之后,就得到钱府的财物和交代,要给张溥扯后腿等等。

    随后统计,东厂番役死了两个人,伤了六个人,其中还重伤一个;而苏州府来的捕快,就伤了三个而已,而且都是轻伤。能看出来,暴徒的攻击,主要就是针对来自北方的人。

    一件件,一桩桩事情,就慢慢地呈现出来,摆在了卢九德的案前,让他看得暗暗心惊。

    另外,在军队的协助下,在潘修文等人尽力协助之下,常熟县的粮田赋税情况,也很快就查清楚了。

    钱家的粮田是占了常熟县所有粮田的一半还要多,但是,就算钱谦益在当官时期,也从未交税,其府里的人,也从未服过劳役,如果按照一条鞭法来折算钱谦益所欠下的赋税,这些年来,一共欠下朝廷税银高达一百万两还多。

    看到这个数额,卢九德都是暗暗咂舌,难怪钱谦益要豁出去搞什么民变。

    他正在看着,张溥却是开口说道:“这些奏章,本官建议,立刻密奏皇上,暂不公开。”

    “为何?”卢九德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

    张溥一脸严肃地回答道:“钱谦益结党营私,其势力之大,才是他敢如此做的原因。为我大明计,不如让他那些同党都跳出来,如此也能让皇上认清,钱谦益的党人有哪些!”

    听到这话,卢九德不由得仔细看了张溥一眼,心中想着,这是报复钱谦益的开始么?还是说,为了以后被钱谦益的人报复,所以才出了这个计策?又或者,他是真心为皇上考虑,要狠狠打击结党营私之乱?

    如果要是以前的话,他肯定是认为前两个原因。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听到姜冬私下和他说过,张溥临死不惧,想要用自己的命来严惩钱谦益。因此,卢九德也不好把握。

    “既然你已经有主意,咱家自然不会有意见,就随你好了。”卢九德想起皇帝有交代,一切以张溥为主,便点点头回答道。

    见卢九德这么好说话,就越加肯定了张溥心中的猜测:卢九德,绝对得到皇帝的授意过。由此,他不由得心中充满了信心。

    正在这个时候,却见潘修文匆匆找来,手中拿着一份书信,先给卢九德施礼之后,便对张溥说道:“张大人,此乃宜兴那边的回信。”

    张溥一听是周延儒的回信,便立刻展开看了起来。虽然迟了,但至少有书信回来了不是?

    然而,他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顿时脸色就无比的难看。

    卢九德有点奇怪,便开口问道:“怎么了?”

    张溥一手把书信捏成了团,同时转头看着卢九德说道:“本官想趁着镇守在,一口气把周边几个府,以最快速度一起查了。以免夜长梦多,让他们又想出法子来阻扰本官办皇差!”

    “这个没问题!”卢九德见他这个表情,知道他大概是受刺激了,不过也不以为意,想查就查好了。

    他答应了之后,就听张溥冷声说道:“本官忠君报国,但此事又关系重大,因此,为示本官之决心,接下来便从常州府开始。”

    宜兴就是常州府下面的,他这么做,很显然是冲着周延儒去的了。说得好听点,应该是要去大义灭亲,让其他官员看看他的决心。说得难听点,恐怕是这封书信的内容刺激了他,让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对于文官倒霉的事儿,卢九德才不在意,就随张溥去做便是。

    他这边,就联合张溥、潘修文等有官职的,联名写了公开的奏章,只是说常熟暴民杀官造反,所有参与暴动之人犯,不是当场镇压就已经被抓。

    随着这份奏章走公开途径发往京师,常熟这边的消息也随之传开。顿时,一如张溥所预料的,官场上,各种声音都有了。

    有的说,南方哪有造反一说,搞不好是别有隐情!

    有的说,以前好好的,就在张巡按去了之后,突然就这样,该不会是张巡按办事手段过激,才激起了民变吧?

    有的说,南京镇守太监突然带兵跑去常熟,这有违礼制,难道是知道常熟会有这种事情,是不是知道张巡按的做事手段残酷,因此提前预备?

    ……

    反正在江南官场这边,都对张溥做出了质疑,他们纷纷谴责张溥做事不当,才有此民变,有不少人也纷纷上书,要求调离张溥。否则激起更多民变,天下将要大乱?

    而后,当他们获悉,钱谦益全家被抓之时,官场上就更是轰动了。都在说钱谦益乃是清流之首,德才兼备,他怎么可能做出这种骇人听闻之事,这中间,绝对有什么不对!

    南京兵部尚书,还有南京守备,有权同掌兵权的两个,也开始给卢九德施压,要求他撤回军队。

    这些事情,随着又传来消息说,张溥马不停蹄地到了常州府,雷厉风行地查办官绅优免限额和催缴欠赋,甚至连他的恩师周延儒都毫不留情地查时,就闹得更凶了,江南这边,他们已经没法阻止张溥这条“疯狗”的办案,就纷纷上奏,奏章就犹如雪花一般,聚向京师。

    崇祯皇帝看着卢九德、张溥发来的密奏,再看看御案上几乎一边倒地弹劾他们两人的奏章,不由得冷笑。

    其实不用这份密奏,崇祯皇帝通过张溥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就已经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又岂会被这些奏章给迷惑!

    那些文官,不管知不知道常熟事情真相,全都是弹劾张溥,力保钱谦益。就连京师的光禄少卿路振飞,还有远在西南的辅臣张国维,竟然也上了奏章,都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去了解事情真相,还是说,就凭着他们和钱谦益的交情,是帮亲不帮理?

    难不成,是说得人多了,会让朕动摇,从而怀疑张溥?

    所谓三人成虎,呵呵,在朕这里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到了明末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土地兼并,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全国大部分地土地粮田,都汇聚到了官绅手中,如果不清理出这些粮田,把赋税都压到普通百姓身上的话,难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活不下去而造反!

    江南那边,该是时间太久了,不打一顿就不知道规矩,不长记性了!


………………………………

307 龙颜大怒

    江南发生的这个大事,闹得如此之大,在京师当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对于京师的百姓来说,他们可能家里没有多少田地,可对时事的讨论,却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甚至比起江南,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一来,他们看待江南那边发生的事情,就相对客观多了。

    特别是他们在近两年来,对东厂的印象大大改观,更是不大相信,东厂番役去了南方之后,就会为非作歹,闹出民变。要真是这样,能瞒得过英明神武的皇上,事情闹大了,他们怎么给皇帝交代?

    而且为首的是张巡按张溥,以前在京师的名声,那也是相当响亮的,可以说,才气冲天,如雷贯耳。当然,这些也有一部分是复社造势出来的,但结果就是如此。京师的百姓,也不大相信如此有才气的一个大学子,怎么可能逼得闹出民变!

    当然了,京师中的豪族,东林、复社中的官宦,他们的立场就不一样了,当然不希望张溥能继续下去,因此,就趁着这个机会在京师起哄。有一些官员,甚至都和光禄少卿路振飞一般上书,直言是张溥的责任。钱谦益乃文学大家,圣人的杰出代表,又怎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