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更不知道,他所谋划的那些心机,其实一点用都没有,伍忠一回明国,就立刻坦白一切,继续履行他那锦衣卫密探的职责。

    正当他心情不好的这当口,又有急报到了,说塔山祖大寿所部,有攻打海州的迹象,派出的夜不收非常活跃。

    这一下,皇太极怒了,自己不去打他,他竟然敢来招惹自己?

    不过生气归生气,如今金州方向,已经开始战事,物资粮草,都拨给那边去了。以大清的实力,没法两线开战。于是,他就只好写了一份信,让人送去塔山。

    没多久,在塔山总兵府,祖大寿一目十行,就看完了皇太极让人送来的信,脸上先是惊讶,随后就笑了。

    “大哥,这信上写什么?”祖大成有点好奇地问道,“我们派出的夜不收,都去海州城外晃荡了下,他就不生气?”

    祖大寿听了,笑着说道:“我们这是藐视建虏,他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那大哥为什么看着这信,竟然还笑?”祖大成有点好奇地说道,“搞不好就发兵来打我们,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祖大寿站了起来,走到兄弟面前,直接把信递了过去,同时笑着说道:“他没出兵,只是恐吓我而已。如此看来,洪总督所说确实不假。卢总督已经重建东江镇,牵制了建虏的兵力。因此,他只能是恐吓而已,并没有出兵。”

    说实话,洪承畴的军令刚来之时,祖大寿是不信的。因为东江镇重建,在他想来,是非常难的事情。就算卢象升派兵渡海过去辽东金州那边,能不能打下来,损失多少,能不能站住脚跟,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威胁到建虏,这些可都是未知数。

    不过,祖大寿和皇太极也算是打了多年的交道,一看这封恐吓书信,他就知道,登陆金州的明军,让皇太极费心了。

    如今大明这边,东江镇不再属于关宁这边管,也就不存在从关宁分去军饷粮食的问题。

    如果属于保定总督麾下的东江镇能在金州站住脚跟,能让建虏感觉到威胁,那无疑能减轻关宁这边的压力。认识到这点,祖大寿才会这样高兴。

    看着那封皇太极的信在他兄弟手中传递,祖大寿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忽然感慨说道:“亏得我们当初没有选错,照这样下去的话,建虏那边,以后有得是烦恼,辽东局势,会有变化了啊!”

    “是啊,大哥,我这都替皇太极担心了!”祖大成看完,有点幸灾乐祸地说道,“要是卢总督那边,往金州那边派出像我们关宁军这样的精锐,以后皇太极估计睡都睡不安稳了!”

    “这应该是没可能!”祖大寿听了,当即摇头道,“大明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精锐?皇上总不可能把御马监辖下的三大营派去金州那边吧!所以说,希望金州那边,能坚持住吧!”

    “我觉得有点难,皇太极肯定要拔出这颗钉子。”祖大弼此时也看完了,当即摇头说道,“那里又没有坚城可守,难啊!”

    听到这话,祖大寿也是点点头,认可自己兄弟的这个话。

    他想了下,就对自己兄弟说道:“这封信,转交给洪总督。另外,夜不收再多派点,不过要注意,一旦有动静,就立刻撤回。”

    他的这些兄弟,自然不会有意见。

    之后,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辽东半岛的那个尖尖上。不出所料的话,那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战事。

    明军胜,则能在那里站住脚跟,以后建虏的日子就会难过。

    建虏胜,则一切恢复到以前,辽东还是建虏的辽东。

    事实上,也不止祖大寿等人关注,包括满清那边,以及大明这边,都在关注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事。


………………………………

325 情报之战

    旅顺这边,很早以前,在野猪皮努尔哈赤时代,就被建虏占领,遭受过一次大的兵灾。

    天启三年,登莱巡抚袁可立派大将张盘领兵收复。因为有袁可立的支援,旅顺这边就一直在大明手中。

    可是,到了天启五年之后,袁可立去职,辽东半岛这里缺乏有效接应和后援,建虏重兵来攻,张盘陷入重围力战而亡,旅顺再次落入建虏之手。

    到后来,毛文龙又派兵拿回旅顺这边,因为有东江水师的存在,建虏一直无可奈何,直到毛文龙死,东江散,孔有德投降建虏,最终就又落到建虏手中。在原本的历史上,从此之后,大明就再没拿回旅顺这边。

    原本要遗忘了的这块辽东尖尖角上,因为明军的再次反攻,又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所在。

    旅顺这边是丘陵地带,因为几次战事的原因,这里人迹罕至,因此交通并不方便。丘陵中的树木众多,成为了埋伏者上佳场所。

    这不,就在几处丘陵密林中,就有明军将士潜伏在这里。他们身上,都批有杂色披风,和树林的颜色差不多。毕竟没人是笨蛋,穿着大红战袍的,那也太显眼了。

    没有动静,有点无聊,一员小将忽然低声嘟哝道:“今天好不容易轮到我们过来埋伏,鞑子怎么连个人影都不见,不会这么倒霉吧!”

    听到李来亨的抱怨,为首的李定国微微一笑,心中很是理解他的心情。

    自从他们登陆旅顺,把鞑子杀跑之后,就有军令传下,不得追击。

    全军上下、包括解救出来的汉人百姓,全部开始赶工,修筑旅顺城。为了防备金州鞑子的骚扰,卢象升就派了一千兵力在最狭窄地段伏击建虏的探马,不让他们知道明军在旅顺这边的情况。而这个潜伏兵力,是轮值的。

    大部分军卒,都在热火朝天的修筑旅顺,修筑防御工事,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相对这个来说,明军将士当然更愿意去杀敌立功了。因此,所有将士,都很珍惜潜伏的机会。

    李来亨已经等了差不多一天了,还没有见到鞑子摸过来,心中自然郁闷,忍不住说道:“该不会金州那些鞑子怕了吧,不是传闻鞑子勇猛无敌么?”

    就是因为该死的传闻,曾经吓得陕西边军抽调前往辽东的时候,往往半路溃散。不能返回家乡,就只能落草为寇。

    这不,李来亨说完之后,就转头看向他边上有一个年级比较大的同伴。

    这个同伴叫陈新觉,看到李来亨看过去,不由得老脸一红,讪讪地辩解道:“这些鞑子都是假鞑子来的,是原来的东江军,也就那样子!”

    “呵呵,真鞑子又怎么了?”李来亨一听,才不屑地说道,“回头肯定能见到真鞑子,回头小爷照样杀得他们没卵蛋!就问他们敢不敢来?”

    听到这话,李定国也插嘴说道:“没错,真鞑子又如何?总督大人的天津之战,还不是打了个大胜仗,连他们的固山额真都被我们大明生擒了!我们大明强大了,真鞑子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一直以来,因为明军自己的无能,辽东建虏的威名,一直非常地响亮。

    卢象升担心这些流贼出身的将士,会对从未谋面过的建虏有畏惧之心,因此,平时在军中,就没少宣传当初的天津之战。让这些西北中原地带的将士们知道,建虏也是人,没什么了不起的。

    听到李定国这么一说,李来亨就笑了,过了好一会才道:“想想也真是好笑,天津之战,我们明军可是骑着骡马驴子冲锋的!就这,那些传说中厉害无比的真鞑子,还不照样吓得屁滚尿流。真得,每次想起来,我就觉得那些真鞑子可真逗!”

    听到他说得这话,周围趴着的所有明军将士都笑了。隐藏在不少人心中的,那种对真鞑子的顾忌,全都不翼而飞,没了!

    他们真说着话,忽然,远处树上传来了鸟叫声,很有规律,突兀而起。

    李定国一听,脸色立刻认真起来,当即低声吩咐道:“有情况,全体噤声!”

    所有明军将士听到,不但没有那种上了战场要搏命的忐忑,反而一个个露出兴奋之意。那李来亨更是,甚至还在数着手指头,也不知道他脑子中想什么。

    李定国看着他们,他却是严肃地,又低声交代道:“记住了,总督大人有严令,不得让鞑子抢走一个同袍,记住了没有?”

    为了保住明军的不少秘密,比如说,到底跨海而来多少人,为首的统兵将领是谁,水师多大规模,战船几何,统领是谁,这些事情,就算普通的明军将士,也基本上都了解一些。而这些消息,是越晚让鞑子知晓,那就越好。

    也亏了这里是辽东半岛的尖尖角上,因此,要守住这些秘密,还是比较容易的。卢象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派出来潜伏的军队数目,算是很多了,而且百人为一个小队,互相照应,严令不得被建虏生擒将士回去。

    听到李定国的叮嘱,李来亨不由得笑着低声说道:“那些假鞑子,来了也好多次了,哪次不是损兵折将,狼狈而回的。呵呵,倒是让我们知道了金州的虚实,就那点兵力,还在做着美梦,要打败我们水师,也不想想水师总兵是哪位……”

    他还在叽叽咕咕,然后就看到李定国黑脸了,于是,声音越来越小,很快闭口不言。

    以前当流贼时候养成的一些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改掉,对此,李定国也心中有数,便没和李来亨这个话痨多计较,立刻开始分派任务,准备好好招呼摸过来的那些假鞑子。

    与此同时,在金州城头,满清所封的智顺王尚可喜,就在西面城头上,远眺着旅顺方向,脸色严肃,沉默不语。

    伤势已经好了的班志富,就站在他的身后,虽然没有说话,可班志富心中却是明白,王爷在担心。

    这都过去多少时间了,明军在旅顺那边的情况,竟然一直探听不到。每次派出去的探马,全都铩羽而归。运气差一点的,甚至全军覆没,就没有能逃回去的。

    这个情况,让尚可喜很是不安。毕竟也是多年打仗的人,不清楚卧榻之侧的猛虎在干什么,就有种如坐针毡,锋芒在背的感觉。

    唯一的好消息是,随着三封八百里加急奏疏发往盛京,尚可喜这边也得到了好消息。大清皇帝相当重视明军的这些反攻。不但同意了王爷的要求,已经传旨给朝鲜那边,调朝鲜水师过来,而且军队也已经出发,应该很快就要到金州这边了。

    可正是因为如此,王爷心中才很是不安。

    等和硕礼亲王领军到了之后,王爷要是一问三不知,就算不责罚,那也会非常难堪的。

    要知道,王爷和王爷,虽然都是叫王爷,可终归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王爷手中的兵力也很有限,就算加上水师,兵力都不满万。要说手中精锐的话,那就更少了。派往旅顺那边去探听消息的,可都是王爷手中的精锐,却没有一次成功的。事情的严重性,其实也可以想象得出来了。

    想到这里,班志富不由得看了下尚可喜的侧脸,忽然之间又发现,王爷好像这几天一下瘦了不少。当了大清这几年的智顺王,好不容易养胖了点,就只是这么一点时间,竟然就回去了!

    班志富想着,他心中的忧虑也多了不少,转过头,同样看向旅顺方向,眼睛中带着渴望,就希望这一次能看到,王爷派出去的探马,能带回几名明军军卒,哪怕只有一名,哪怕损失惨重,但只要最终带回一个活口,能让王爷了解到旅顺明军的情况,那也是好的啊!

    隐隐地,他感觉到,旅顺的明军很强大。甚至他怀疑,如果旅顺明军愿意的话,金州可能就不在王爷的手中了。但是,为什么旅顺的明军一直没有攻过来,这都过去了多久,为什么还不攻过来?

    明军的反常,也实在让班志富想不明白。好不容易反攻回了辽东,为什么不开疆拓土,那在明国朝廷那边,应该算是大大的功劳,能够让为首的明将升官发财吧?

    这时候,班志富就感觉,旅顺那边的明军,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和以往的明军,完全两样,根本没法理解!

    日头渐渐西斜,按理来说,尚可喜站了那么久,眼睛估计都瞧花了吧?可是,他就似乎没感觉到累,还是在瞧着旅顺方向。就连水师统领许尔显过来了,他都没有转头去看。

    倒是班志富转头看了一眼许尔显,见他问询的眼神,明白他要问什么,便摇了摇头。

    许尔显见了,脸上也明显出现一种莫名的情绪,跟着远眺了下旅顺方向,沉默了一会之后,忽然转身看向尚可喜,大声说道:“王爷,要不末将水师出动吧,肯定能知道旅顺明军在干什么!”

    听到他的声音,尚可喜终于转过头,看着他,却是摇着头问道:“战船派少了,你有把握打败明军水师么?”

    一听这话,许尔显顿时哑然。

    之前的时候,尚可喜不是没想过派船过去打探情况。但是,很快发现明军的战船就在海上巡查。如果战船要开往旅顺去打探消息,就必须要先击败明国水师才行。

    可是,之前的一战,明国水师的实力,他们都是亲身体会的。

    在他们看来,大清和明国的水师对比,大清胜在战船多,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明国水师却胜在精锐上,有质量上的优势;如果同等数量的战船在海上遭遇,不管是许尔显,还是尚可喜,都没有一点把握,觉得能打赢明国水师。

    大清水师就这么一点,又没有造船厂,损失一艘就少一艘。更为关键的是,水师战船是尚可喜手中的宝,他可不愿意打完仗之后,他手中没有战船可用了。

    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怕所有战船,一起派出去的话,会对明军造成太大的压力。

    尚可喜自己也当过明军,身处弱势的那一方。知道旅顺那边的明军,应该最为担心的,就是海路被断。因此,要是全部水师派出去,和明国水师拼得差不多的话,明军会担心海路被断,说不定就会立刻逃走了。

    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让明军跑了,这也是尚可喜要做的事情。

    这么一来,从海路查探的话,战船派少了,不是明军水师的对手;战船派得差不多,自家也损失不起,而后要是派多了,又怕把明军吓跑,这让尚可喜很是为难,就没想着从海路去查探。

    此时,他一句话问倒了许尔显,就又转回头,看着旅顺方向的旷野,没有再说话。

    许尔显郁闷了一会,就又开口问道:“王爷,那和硕礼亲王领兵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怎么交代?”

    听到他这话,班志富连忙捅了下他,马上回答他道:“这一次,王爷派了不少探马过去,说不定就能有收获呢!”

    许尔显听了,便不再说话,也转头去眺望远方。他也知道,其实王爷也急了,这次一次性派出了好多探马,希望能有所收获吧,哪怕抓来后马上就伤重而死的活口,那也行啊!

    此时,夕阳西下,应该过不了多久,就要天黑了。

    许尔显看了一会,便转头去看水师所在。对他来说,他还是更为关心他的水师。按照王爷之前所说,朝鲜水师应该也要到了吧,好像有将近两百艘,回头自己的手下,就能多好多战船了,想想也是兴奋!

    正在他暗中兴奋的同时,忽然,就听班志富一声惊喜地叫声响了起来:“看,好像回来了!”

    一听这话,许尔显连忙抬头看去。果然,在视线的远处,有骑卒正飞驰而来。不过人数不是太多,光线有点暗了,影响视线,看不到具体的情况。

    损失探马,这点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城头上的这几个人在意的是,有没有活口抓回来!


………………………………

326 无能废物

    忽然,就见班志富带着一点激动,立刻凑到尚可喜的身边,指着前方奔驰而来的骑卒说道:“王爷快看,那里,马背上有人,好像是有活口,抓了活口回来了!”

    城头上其他人一听,顿时有点骚动起来。天可怜见,这么多天来,终于有一个好消息了。

    尚可喜也是激动,连忙顺着班志富手指所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在有一骑的马背上,一人横着躺在那,马背上的骑卒,紧紧地压着那个人,正飞驰过来。

    该不会……该不会真得有活口抓来了吧!尚可喜心中想着,忍不住大声喝道:“来啊,开城门!”

    能听出来,他都有点等不及了。

    然而,又过去了这么一会,离得更近一点之后,最先开口的班志富,显然是眼力最好的,却发现不对了。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尚可喜,发现他正兴奋着,心中就又有点忐忑。可他也知道,等更近一会,城头上的人就都能瞧清楚了。于是,他一咬牙,声音有点小地对尚可喜说道:“王爷,好像搞错了?”

    “搞错了?搞错了什么?”尚可喜闻声,转头看向他,有点诧异地问道。

    才刚问出话,尚可喜就意识到班志富指得是什么,顿时,那脸就一下沉了下来,立刻转头看去,睁大了眼睛,想要瞧个清楚。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城头上刚才还兴奋地,如今却都沉寂了下来。

    因为城头上的人,基本上都看清了,奔驰而来的那些骑卒中,压根就没有明军将士,都只是他们自己的人而已,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就是发型都是金钱鼠尾。包括横在马背上的那个人,也是如此。

    “那个,那个……”许尔显也看清楚了,很想说马背上横着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领兵出去的头,估计受伤被带回来,然而,当他看到尚可喜一脸阴沉时,他就说不出口,就害怕在尚可喜的心口,雪上添霜地划上一刀,会让王爷更生气。

    等过了一会之后,那些骑卒到了城下,仰头看着尚可喜,一个个都有点惊魂未定,大声禀告道:“王爷,明军潜伏在密林中,人数太多了,奴才……”

    派出去的人,十不存三,让尚可喜根本就没有听下去的心思,黑着脸,转身就走。

    城下的骑卒,还在那里说话,禀告着说什么明军精锐,他们吃了大亏什么的,很是长明军士气,落自家威风,让人听得格外刺耳。

    班志富伸出头去,看着底下厉声喝道:“一群饭桶,呱噪什么,立刻回营!”

    训完之后,他快步跟上转身走了的尚可喜,带着一点忧虑,对尚可喜说道:“王爷,要不……要不末将亲率人马前去……”

    不管怎么样,旅顺是从他的手中弄丢的,派他去的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尚可喜猛地回过头,怒目盯着他,厉声喝道:“要是再败了如何?本王手中有多少兵力可这么败下去的?”

    事实上,到满清入关,这些满清的狗奴才领兵四处征战的时候,手下都不会超过一万人,因为满清主子不放心他们,害怕他们手中兵力过多的时候会起其他心思。

    这段时间来,探马一次次地派出去,每次人数不多,损失也不多,可直到这一次,尚可喜才突然发现,前前后后损失的人马,已经让他感到承受不起的地步了。

    乱世有兵才是王道,这一点,尚可喜心知肚明,因此,手中仅有的兵力,他是真不想再这样耗掉了。

    最为关键的是,明军虚实不知,就是真怕班志富领军前去,又会是一个大败仗!这样连败,不但很损耗他的实力,搞不好女真人还会因此责罚他,一个不小心,王爷就没了!

    班志富听到挨训,也不以为意,毕竟他是尚可喜的心腹,挨骂没什么关系,不就是让尚可喜出口气,又不会实际损失什么。

    他一心为尚可喜担忧,就带着愁容回答道:“那和硕礼亲王那边怎么交代?”

    听到这话,刚才抬腿再走的尚可喜,又一下站住身子,转过身,看着手下这两个心腹,沉着脸,严肃地说道:“等大清军队到了,就说为避免打草惊蛇,我们不敢刺激明军,因此相对保持克制。就等着大军一到,水陆并进,一锅端了明军,记住了么?”

    班志富和许尔显互相看了一眼,而后立刻快速坚定有力地回答道:“是,王爷!”

    说完之后,许尔显帮着提醒一句道:“我军也有派探马,只是怕刺激明军,不敢太尽力,因此才会束手束脚,未得明军详情。”

    听到他这话,班志富得到提醒,就又补充道:“对了,明军口音古怪,应该是秦兵无疑,明国皇帝把秦兵调来辽东了!”

    尚可喜看看他们两人,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点头,而后转身大步而走。

    之后,尚可喜果然没有再派探马出去,这让他的手下纷纷松了口气。

    对于他们来说,被选为探马并去探听明军动静,在一开始的时候,那是抢着去的。毕竟当兵的,只有有军功,才能有奖赏,才能升官,如今明军送人头来了,肯定是没人愿意错过的。

    但是,一次次地出去,一次次地铩羽而归,每次都损失惨重。如此几次之后,他们的想法就变了。

    因为连续惨败,因为一定不明白这支明军的底细,让这些假鞑子怕了。再有军令下来,没有人再去抢,被点到名的,也是和死了爹娘一样。如今不用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