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高一功的担忧之下,就见卢象升已经张弓搭箭,没有怎么瞄准,就“嗖嗖嗖”地连珠箭发。
而城外的建虏,虽然在吃吃喝喝,可实际上,谁都不可能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也都在偷眼瞧着的。看到城头上射箭的人,竟然是一个穿着大红绯袍的文官。于是,他们一个个都哈哈大笑起来,竟然都不躲,甚至有一个建虏,还脱了裤子,背对着城墙,用手指着他的菊花,使劲地在羞辱城头上。
………………………………
330 汉奸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是因为卢象升的厉害,建虏其实没有多少人知道。那些知道卢象升厉害的,也不会去给卢象升宣传。
于是,在任何人的眼里,一个文官而已,就算他能文能武好了,难道还能射出什么花样来不成!
当然,事到临头时,就比如这时候,如果图尔格在这里的话,肯定会提醒他们注意的。毕竟当年在贾家庄外面的时候,他就吃过卢象升的亏。
就算是豪格在这里,也肯定会提醒注意,因为他也知道图尔格的事情。只不过此时,他领着先锋还未到,如今在旅顺城这里的,都是他的前锋探马部队而已。
于是,悲剧的一幕发生了。
城外这些建虏探马,谁都没有想到,卢象升的臂力之强,远超他们意料之外。他的硬弓射出的箭支,真得是眨眼便至,速度之快,就算能躲过第一箭,也绝对没法躲开第二箭。
“梆梆梆……”的声音才响起,就听到了城外传来了惨叫声。
只见那名脱裤子的建虏,一箭射来,正中靶心,带着这建虏,把他钉在了地上。
还有和他一起的那四五个建虏,倒是比这倒霉鬼更容易闪避一点。但是,躲过了第一箭,就没有躲过第二箭。就几乎是眨眼的功夫,这一小撮建虏探马,全部躺在地上,只剩一口气,就在那做临死前的挣扎,然后,就全都不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城头上的明军将士,还是城外其他建虏探马,全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看着那几个倒霉鬼,脸上的惊讶之色,不要太明显。很显然,眼前的一幕,似乎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城头上,卢象升一口气射光了一壶箭,看着效果不错,便随手把功丢还给了亲卫,而后挥动了下手臂,淡淡地说道:“还是老了啊,只是一壶箭而已,这手都有点酸了!”
听到这话,边上的高一功才回过神来,闭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开的嘴巴,而后才惊讶地说道:“大人,没想到……没想到……大人……竟然……竟然这么厉害啊!”
结巴了好一会,才算是把话说完整了。可是,他觉得这话说得太没水平,根本就没法表现出他的惊讶之意。
卢象升没有说话,倒是一个跟随卢象升多年的亲卫,笑着对高一功说道:“这算什么,大人以前的时候,能一口气射两壶箭,都不带眨眼睛的,绝不会脱靶!”
高一功听了,对卢象升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他怕卢象升的身份,佩服他的统兵打仗能力和爱兵如子的统兵方式,那么此时,高一功算是彻底对卢象升服气了!
他正想说什么的时候,忽然,就听到城头上响起了山呼海啸般地呼声:“总督大人威武!”
“大明万胜!”
“……”
守城明军的士气,直接提升了几个层次,要是有进度条可以显示的话,直接就是满格了!
总督大人的这一手射箭绝技,算是征服了所有明军将士的心!
而城外的鞑子,没有回应城头上的明军,全都默契地退了又退,退出一箭之地之外还要好远。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有几个建虏畏惧地上前,就像做贼一样,把那几个建虏尸体给抢回去了。
过了好半天之后,有建虏感觉这样太落己方士气,就远远地用喊话大喊道:“我们大清的巴图鲁未到,否则射不死你们这群汉狗!”
回应他们的,是城头上一片嘘声:“噢……”
反正随便他们这么说,城头上的明军将士,压根就没一个在意。传说中的建虏怎么了,还是精锐,还不照样做了总督大人箭下之鬼!
初次见面的士气之争,就这样落幕了!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豪格领着前锋部队,兴冲冲地赶到了。不过他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那几具被卢象升射死了的手下探马尸体。
听到手下的禀告,豪格立刻想起来了,明军之中,最不能惹得是这个卢象升。哪怕当年在贾家庄,卢象升这个疯子都能开门反冲锋。就算骄傲如他,也不得不承认,卢象升疯起来的时候,最好不要在他面前出现。
看看天色已经暗下来了,豪格望着远处旅顺城上飘扬的“卢”字大旗。过了好一会之后,便下令,退后十里扎营。并且下令戒备,以防卢象升那个疯子偷营。
结果一夜无事,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这一次,豪格没有让手下搞虚头巴脑的事情,中规中矩地围了旅顺,清理周边,为后续大军的到来做准备。
让他有点奇怪的是,旅顺港湾,竟然没有明国的水师。不但没有战船,甚至连运输船都没有。
“明军的船都去哪里了?”豪格忍不住便想道,“难不成,知道大清来攻,明国水师都逃回去了?又或者,卢象升这个疯子,就想效仿他们古人,搞什么背水一战?”
想了半天,他是想不明白,便不想了,只是派人回去禀告中军主帅代善而已。
两天之后,孔有德的汉军和代善的中军主力,便都到了。顿时,旅顺周边,可以说漫山遍野地都是建虏军营。只是看这个架势,就知道两边的军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
一开始的时候,明军将士,看到如此之多的建虏出现,就都有点紧张起来了。毕竟他们出身于流贼,遇到优势敌人,逃几乎是本能。
不过,当卢象升巡视过来,明军将士们看到卢象升那高大的身影时,所有的不安全都不翼而飞了。
总督大人都在这里,还怕个球!
代善得到豪格的禀告,如今又眼见为实,竟然没有看到明国水师,这让他也很是奇怪。不过他并不担心,也不去猜为什么会这样,只是呵呵一笑道:“如此,就不怕这支明军跑了。一天,不,两天时间吧,本王要看到卢象升的首级!”
“喳!”不管满人还是汉人将领,全都齐声回应,信心满满。
他们眼中的旅顺城并不大,最多也就容纳四五千人而已;更为关键的是,城墙太矮了,也就两丈左右高而已。不要说他们见识过明国京师的城墙,那是四到五丈以上的高度,就说辽东这边离这里最近的金州城,都有三丈三尺高。所谓城墙越矮,攻城岂不是就越容易,这是共识!
攻城云梯,冲撞车以及楯车这些,远道运来麻烦。反正军中有汉人工匠,就地取材,也能很快就打造出来的。至于投石车,因为有火炮运来,倒是不用再打造了。
因此,在代善一声令下之后,满清军卒都是摩拳擦掌,就等着攻城器械打造好了就进攻。一个小小旅顺而已,一鼓而下,抢立军功。
随着满清大军的到来,他们的探马重新活跃起来,不时靠近城墙,骚扰城头,让城头上的守军不得不振作精神,提高警惕,消耗他们的精力。
这种伎俩,在卢象升面前,压根就没有什么用处。瞭望哨警惕,其他人等,该休息就休息,该轮值就轮值。随着卢象升身影到处晃荡,明军将士们都安心地很。
城外满清军卒,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其中有一人,就躲在远处,静静地看着旅顺,神色有点复杂,他就是恭顺王孔有德。
他怎么也想不到,东江镇毁灭几年之后,大明竟然有一个总督级别的封疆大吏,能和明军普通将士一起,困守孤城。
要说卢象升是来不及走掉,被迫困守在这里的,他是不信的。毕竟明军之前是有水师的,而大清军队远道而来,也给卢象升足够的时间找借口走人的。
要说是明国皇帝下旨,让总督级别的文官驻守旅顺,这也说不通的。毕竟以前登莱巡抚管着东江,也没见过登莱巡抚有巡视过东江镇这边。明摆着让一个封疆大吏前来旅顺送死,哪怕是皇帝,应该也做不到吧!
孔有德想了半天,就想不通卢象升为什么在这里。此时的他,看着旅顺城,其实心中是有点羡慕的。虽然他们注定不可能守住旅顺城,可有一位总督能和他们这些普通明军同生共死,这辈子也算是值了吧?
想着想着,他的思绪不由得又想起了以前。
孔有德是铁岭矿工出身,和所有的辽东汉人一样,和野猪皮是有仇的。他和他大哥孔有性一起投奔毛文龙打鞑子,累功升至参将。对于毛文龙,他一直心存感激。哪怕他后来投靠了满清,成了恭顺王,也一样对毛文龙恭敬有加。
事实上,也不止是孔有德,而是辽东汉人,几乎都感激毛文龙。因为毛文龙给了他们希望,让他们也有一处地方可逃。也只有毛文龙,哪怕军械破烂,又没军饷,可照样领着叫花子军队能去袭击辽东腹地。
只是很可惜的是,毛文龙死于袁崇焕之手,而后,东江军没有了足够威望的领头人,想要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继续和建虏打仗,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孔有德遇到了孙元化,这是他人生中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大明官员。不过,事与愿违,最终他在驰援大凌河之战时,被地方豪强,还有手下兵卒给活活逼反,没有了活路的情况下,最终渡海投降了满清,他原本的敌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后来随满清入关,为满清打天下时,有些事情,其实也证明,他和尚可喜是不一样的。
顺治五年六月时,孔有德至武昌候旨换防。其间金声桓、李成栋反清,各地满清军队纷纷向孔有德求救,但孔有德却不发一兵一卒。
顺治七年十一月,孔有德率满清军队破桂林,俘虏南明重臣张同敞、瞿式耜及靖江王朱亨歅等。一开始,他对待他们如座上宾,后因截获瞿式耜暗约焦琏攻城的密檄,才将瞿、张二人处死于桂林风洞山仙鹤岭下,而靖江王朱亨歅则在西门外民房中被缢死。他的这个做法,和吴三桂亲自勒死永历帝根本不一样,就更别说尚可喜了。后来孔有德被李定国所败,最终自杀身亡。
后世有一种说法,说孔有德是明末叛臣之首恶,也只是因为孔有德杀了名人张同敞、瞿式耜,文人的笔杆子,有时候比刀枪更要厉害,就在于此了。
真要论明末汉人对满清的贡献,排在孔有德之前的,至少有范文程、洪承畴等人,他们的一条计谋,就顶几个孔有德了;另外,要论对满清的忠心,至少还有尚可喜是死忠,要不是他,南明历史都可能会改写;而要说影响最不好的,是第一个投降满清的大明边将李永芳,开了明将投降建虏的先例。
除了东江旧将外,其他投降满清的,大明何曾有亏待过他们。所谓读书人,气节何在?
当然,此时的孔有德,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此时的他,就只有对卢象升的不解和敬佩。
次日一早,满清军中,“呜呜”地号角声随即响起。吃饱肚子的满清军卒,开始列阵而出。有的抬着云梯,有的抬着冲撞木,还有的,推着楯车,准备开始攻打旅顺的战事。
孔有德的天佑兵,推着火炮,也开始在旅顺城的北面排开,准备炮轰旅顺城。
代善被众将簇拥着,在远处观阵。不时有鞑子传令兵得到号令,在军前奔走,战事一触即发。
所有人,都在瞧着炮兵阵地,看着炮兵在那测距,而后推进火炮,找到合适位置,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他们怎么样都想不到,在满清军队到来之前,卢象升根据崇祯皇帝之前的提议,已经对城外做过炮击的标记。因此,看着城外鞑子的火炮推到标记处之后,便立刻下令,按照事先准备好的仰角和火药用量,自由攻击。
代善一直在看着,看到孔有德的天佑兵在忙碌。忽然,他就看到旅顺城头,那那一个个尖角的城头上,忽然冒出了一股股地浓烟。随后,他才听到一声声的“轰轰”声。
顿时,他心中一惊,明军先开炮了!
………………………………
331 傻眼了
眼角扫过,顿时,眼珠子一下睁大。就见孔有德手下的一门火炮,刚好被三发铁弹中的一发给砸中了。火炮散架不说,周围忙碌的天佑兵,立刻就伤亡了好几个,而且是血肉模糊,被砸烂的那种。
要说起来,这时候的火炮,其实威力并不大,一炮打死几个人,那就已经是不错了。可是,火炮所造成的威慑心理,却是很大的。
旅顺城头有火炮,孔有德并不奇怪,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城头上明军火炮,根本都没有试炮,竟然打得如此之准,比起当初佛郎机人教官都要准了!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知道了旅顺城头上的明军火炮,准头很高之后,天佑军的这些假鞑子,就不再那么从容布阵装弹了。就算是远处的代善,都能看出来,他们有点慌乱了。
火炮的装填,是个技术活,操作不当,那是有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的。而且装填速度,也会受到心态的影响。
在城里城外几万人的注视下,最先的炮战,随着一声声“轰轰轰”地轰鸣声,终于开始了。
这炮战刚一开始,代善的脸就黑了下来。
因为他发现,大清这边的火炮打到旅顺城头,往往造成的破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城头明军的火炮,往往十来发火炮之后,就能让大清火炮这边哑火一门。就这么下去的话,估计不用一个时辰,孔有德的炮兵营就要完蛋了。
于是,他立刻派人传令,去传孔有德问话。
脑门上全是汗,急匆匆到来的孔有德也有点纳闷地解释道:“王爷,那旅顺城墙有点古怪,并不平整的(倾斜度这词不会说),铁弹不着力,因此对城墙造成的破坏就没有以前炮击其他城池时候来得大!”
很显然,他从佛郎机人那里学到的知识,并没有足够多,就目前的他来说,还不理解工程学的厉害。想想也是,孔有德可是文盲一个而已。
说完之后,孔有德转头看看自己的炮兵营后,又转回头向代善求情道:“王爷,不能再对轰下去了。要不然,大清的这点火炮家当,就都要丢在这里了!”
这个火炮营,就连皇太极都是宝贝着的。此时,代善也是有眼睛看着的,知道孔有德说得没错。这城头上的明军火炮,准头也太神了,压根没法打。他不可能把火炮营都交代在这里,因此,就黑着脸点点头道:“算了,让火炮退下来吧,城墙这么矮,不用火炮轰塌城墙也一样能打下旅顺!”
“王爷英明!”孔有德听了,心中松了口气,立刻匆匆而走,赶紧传令撤退了。
“呜呜呜”地号角声再次响起,没等炮兵全部撤下来。建虏步军,包括满清八旗和汉军混杂的攻城部队,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攻城。
就见满清军卒,就躲在楯车后面,快速向城墙靠近。
这种楯车,其实就类似移动的一块非常大的盾牌,普通的弓箭和火铳,压根就打不穿楯车,能对楯车后面的步军起到很好的掩护作用。因此,楯车一直是满清对付明军火器部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战争器具。
等楯车到达一箭之地内的时候,就快不起来了。因为地面被明军有意破坏,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在楯车后面的满清军卒,就需要铺路再前进,或者要更多的人或抬或推楯车才能移动。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火炮,就开始对准一辆辆的楯车,开始了新一轮的炮击。
楯车就算再结实,也挡不住火炮的轰击。
随着“轰轰轰”地一声声炮响,远处的代善就见到一辆又一辆的楯车被铁蛋砸烂,顺带着躲在楯车后面的步卒,也是死伤一片。看到这些,代善的脸就一直黑着。
倒是边上的豪格,虽然没有笑容,却也没有代善这么忧心。他甚至都还有心宽慰代善道:“等大清勇士冲到城墙下就好了!”
这个时候的满清军卒,也确实算是悍勇的。楯车失去了作用之后,他们并不是往后逃,而是散开后用最快的速度冲向城墙。弓箭手,还有少部分的火铳手向城头上射击,掩护那些抬着云梯攻城的军卒。
当然了,城头上的明军,也立刻还以颜色,同样有射箭的,也有火铳开火的。一时之间,弓弦声,火枪声,还有硝烟,都充斥整个战场。
战事,从一开始之后,就立刻变得激烈起来。
“啪啪啪”一架架云梯重重地靠上城墙,悍勇的满清军卒,有的手拿盾牌,嘴上咬着刀背,快速向上攀爬;有的干脆就连盾牌都不拿,直接拿着长枪之类,也不扶云梯,就踩着云梯往上冲,同时试图捅下城头上防守的明军将士。
还有的满清军卒,抬着冲撞木,就往唯一的城门冲去。一个人被箭射中,就立刻有人会补上,继续抬着冲撞木冲向城门。
这个时候,不是开花弹的火炮,就显出杀伤力不够的缺点了,只是靠着火炮,压根就没法阻止满清军卒快速靠向城墙。
看着旅顺城墙上的云梯越来越多,大清勇士都在英勇地往上爬。虽然攻城伤亡有点大,可还在事先预想的范围内,一直黑着脸的代善,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叔王,我没说错吧?”豪格见了,有点得意地说道,“就算没有火炮,就这小小旅顺城,也肯定能一战而下。快看,那几处地方,我大清勇士都快攻上城头了!”
说到后面,欢喜之意,溢于言表。
可就在这时候,他们忽然看到,在旅顺城墙突出来的部分,冒起了一股股地硝烟。紧接着,那些正在往上攀爬的满清军卒,那是成片地掉落城下,甚至有不少云梯,也折断掉了下去。
只一下的功夫,原本城墙面上架着的密密麻麻云梯,就再没一架还架在那里了。
城墙底下,躺满了刚才还奋勇往上冲的满清军卒。这个场景,不但让豪格等人的欢喜之意,一下给打没了,就连那些已经冲到城墙下,就准备跟着踩云梯往上冲的满清军卒,也一下傻眼了。
这时候,孔有德刚好来到了代善这边候令,看到这个情况后,基于对火炮的了解,他最先反应过来,立刻惊声大叫起来:“是佛朗机炮,那凸起侧面是佛朗机炮的炮口,王爷,非人力所能抗啊!”
他一点都没猜错,确实是佛朗机炮。
明军渡海而来,要想在旅顺站稳脚跟,就必须先守住一波建虏的攻势。这一点,在明军事先出发之前就早有预料的。甚至为了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和卢象升都有过探讨,沟通。
当时就想过,建虏应该不会给大明太久时间去修筑旅顺城。崇祯皇帝根据后世的印象,便给卢象升提了建议,修筑棱堡进行防御。
如果按照自然演化的话,一开始出现的棱堡,其突出部分其实是圆的,在历次战争的演化中,才慢慢地改为凹多边形。崇祯皇帝既然是穿越而来,他知道的,当然不会是最开始的那种棱堡,而是已经成熟的棱堡。
这种棱堡的防御功能,类似的其实在大明就有了,南京城墙就有类似设计。不过,不得不承认,中世纪的欧洲,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彼此之间,都是小国,需要容纳的人口不多,因此棱堡的出现,改进便诞生在了欧洲。
事实上,棱堡的出现,也是因为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的时候,一开始是冷兵器作战,因此,城墙修得高大才是正理。
可是,后来慢慢地出现了火药武器,火炮的出现,让城墙修得太高大,其实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是需要加厚,防御重炮的轰击。这样一来,就对城墙的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棱堡也就因此出现了。
在火炮出现之后的几百年内,作为防御方的棱堡,一直是主流。这种情况,一直要到真正开花弹的出现,让棱堡在火炮面前,变得脆弱之后,才再次改变了防御的形势,就是修筑地堡防御。棱堡直到这个时候,才会被放弃。
因此,当崇祯皇帝提出了修筑工程量更小的棱堡时,卢象升当时就吃惊了。城墙可以修得更矮点没关系,可经过推演,这种城堡的防御能力,却是非常强大。也是因此,卢象升才会相当佩服崇祯皇帝,感觉好多在他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却变得那么简单。
就他出任保定总督来说,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重建东江镇,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其实非常困难。但是,在他看来很困难的事情,却被崇祯皇帝一一解决了。
第一,他需要水师,这个可不止是有船就行的,那是要熟悉海战的才可以。短时间内,船和兵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结果,崇祯皇帝给他调来了福建水师,都是打惯了海战的水师,把问题给解决了。
第二,他需要足够的精锐军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