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赶紧关城门,有的赶紧往城里去禀告军情,有的则赶紧去找防守器械……

    之前祖大寿领军过来过,可也只是远远地看到海州城头就停下了。就那么一千来骑,海州这边,压根一点不怕,都还没出城去迎战,祖大寿所部就跑了。因此,那一次,海州城里根本就没有这么慌乱过。

    多少年了,这是第一次,竟然有这么多的明军过来!最为关键的是,骑军都有这么多了,那随后而来的步军,又会有多少?

    只是这么一想,海州的建虏,就差点被吓死了,明军难道是发倾国之兵来打辽东了么?

    在明军到达海州之前,就有几骑从明军过来的背面城门飞驰而出,十万火急地离开去求援了。

    这支骑军,一共有一万多骑,就是奉崇祯皇帝旨意出击的骠骑营。

    骑军滚滚而来,领头的虎大威眼看着海州城那边明显有些慌乱的情况,忍不住哈哈大笑,心情格外的舒畅。

    建虏强势崛起之后,从未有过其他军队,能像今天这样,在建虏这边耀武扬威,让建虏惊慌失措!

    无数地骑军,带着尘土,从田间地头飞驰而过。带起的狂风,吹得站在那里发愣的汉人百姓都有点睁不开眼。虽然有点夸张,不过也差不到那里去了!

    这个时候,所有的汉人百姓,不管心中有什么想法,都一脸震惊地看着明军飞驰而过,往海州城那边而去。

    大军过后,他们忽然发现,还有几十骑停了下来,驱马到了他们的面前。

    见此情况,那些心中还带着一丝希望的百姓,便连忙跪了下去,哀求道:“这位军爷,我们都是被建虏掠来的大明百姓,求求军爷,救救我们吧!”

    听到他们开口去求,大部分百姓回过神来,都是有点麻木地看着。他们并不认为,这支骑军会管他们。毕竟就连有名的祖大寿,当初也没有管过他们!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领头的那名明军军官,带着和蔼之色,伸手示意道:“苦了你们了!都起来吧!”

    一听这个开口,所有汉人百姓不由得一愣。因为这说话,好像是有希望?

    这么想着,不但跪着的那些人没有站起来,而且连站在那看着的大部分汉人百姓都一下跪了下去,纷纷哀求着,希望明军不要抛弃他们,他们想脱离建虏的魔爪。

    甚至有一些人,把自己经历的悲惨往事,迫不及待地说出来,就想着明军能垂怜,救他们脱离苦海。

    见到这个情况,这名为首的明军军官不由得愣了下,随后脸色郑重起来,翻身下马,走到最近的那个跪着的汉人百姓面前,伸手强行扶起他,而后大声说道:“我们是御马监辖下三大营之骠骑营,随驾出征辽东,已灭一万多建虏。皇上有明旨,命我等路途遇到大明百姓,务必救之!某是骠骑营千户韩乐宇,绝无虚言!”

    他这个话,信息量极大。不过这些汉人百姓却只关心一件事,就是他们听明白了,皇上有旨意交代下来,这支明军是会救他们的。

    明白了这一点,顿时,所有汉人百姓都激动了。

    原本以为这辈子被掠来辽东,是完了!完全可以说,他们是绝望了的。

    可是,突然之间,他们发现,自己好像要得救了,能脱离苦海了,让他们感觉,就好像是在梦中一样。

    甚至有几个还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就连忙再确认,自然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因为这就是崇祯皇帝特意交代的,如果遇到大明百姓,一定要救。

    顿时,几乎所有百姓,都是泪流满面,一个个磕头在地,哽咽着大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乐宇看着他们,面色凝重,知道他们在辽东过着不是人过的日子。以前的关宁军,没有这个能力帮他们。不过皇上始终记挂着他们,特旨提到了他们,总有一天,所有如他们一般的大明百姓,肯定都会脱离苦海!

    这么想着,等这些汉人百姓激动了一会之后,他便大声说道:“不过我等乃是骑军,另外还有事情要做,没法带你们回大明……”

    听他说到这里,刚才还激动地大明百姓,不由得犹如在大冬天的时候,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顿时就愣在了那里。

    看到他们的神情,韩乐宇便知道他们误会了,便连忙大声说道:“诸位不要误会,没法带你们回去,不等于不管你们。某说过了,皇上特旨交代的,就绝对不会不管你们!”

    听着这话,这些大明百姓就疑惑了,这是什么意思?

    韩乐宇转身从自己的战马后面,解下一个长筒状的东西,而后转身回来,递给他面前的那个汉人百姓,然后对他说道:“虽然没法带你们回大明,不过我们骠骑营在这段时间,都会在辽东这边,威慑着建虏不敢出城。这个是干粮,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每人都有份。你们可以去海边,也可以去关宁那边,都有大明军队在,只要见到了,你们就安全了。”

    “军爷,海边也行么?”他面前的这个百姓,握着厚厚的干粮袋,心中踏实了不少,不过还是有点疑惑地问道。

    被掠来了辽东,被建虏压迫,他们当然是想逃走的。但是,逃走容易,吃得呢?没有吃的,那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如今,手中已经有了吃的,还有明军在威慑建虏不敢追赶,那自己逃回去也没什么。毕竟骑军要打仗,也不可能带着他们。

    就海州这边来说,逃往关宁那边太远,可逃往海边的,就近不少了。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近况,因此对于逃往海边,还是有疑虑的。

    韩乐宇听了,明白他问得是什么意思,便笑着说道:“皇上下旨,已经重建了东江军,辽东沿海,全是我大明水师的地盘,海边上,都会有大明水师在巡查,你们只要逃到海边,等上几天,肯定能遇到水师的。”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他的手下同袍,便纷纷去解马背上的干粮,给每个大明百姓都发上一份。

    握着沉甸甸地干粮,心中无比的踏实,如今又有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之路,所有大明百姓都变得欢喜起来。纷纷向面前的这些明军将士道谢,也向遥远的皇帝致以他们最衷心的感恩。

    韩乐宇见了,便转身回到战马边,翻身上马,而后向这些大明百姓挥手,大声说道:“就祝你们一路顺风,安全返回故乡!”

    “军爷旗开得胜,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汉人百姓见了,纷纷回礼,同样祝福明军将士们。

    刚才得韩乐宇赠送干粮的这个大明百姓,年纪比较轻,和韩乐宇面对面地说了一会话,觉得他好说话,便忍不住心中好奇,指着马背上挂着的一个包裹,问韩乐宇道:“军爷,这个是什么?也是干粮么?”

    刚才发给他们的,都是长筒状的。但是战马上,就这个是包裹状。而且每个明军将士的战马上,都有这么一个包裹,让他有点好奇,是不是这个包裹里的干粮,会不一样?

    韩乐宇听了,低头一看,明白他指得是什么,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其他明军将士见了,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大明百姓见了,不由得有点纳闷,不知道明军将士们为什么都发笑了?

    笑了一下,韩乐宇收住笑声,用手一指那个包裹笑道:“这里面的,是建虏的首级,将近一万颗,我们奉旨,要还给辽东的建虏,可不是给你们当干粮的!”

    听到这话,所有的汉人百姓不由得顿时一愣。这个时候,有人才想起来,好像这位军爷刚才有说过,皇上御驾亲征,消灭了一万多建虏。

    韩乐宇已经办完了事情,也就不再多聊了,双手向这些汉人百姓一抱拳,而后牵了缰绳,一带马头,双腿一夹马腹,向海州城方向奔驰而去。

    这些汉人百姓不由自主地看着他们的背影,看着他们远去。

    忽然,有人一指海州城方向,带着惊喜之色,大声喊道:“你们看!”

    ()


………………………………

371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所有人闻声看去,只见海州城外那边,大明骑军冲向城墙,在离一箭之地的地方绕一个弧度而过。在此过程中,大明骑军的将士们,纷纷往城墙那边抛出了东西。

    距离是有点远,但刚才韩乐宇已经说过,基本上每个骑军将士手中,都有一个包裹,而包裹里面是建虏的首级。

    此时,城外的那个地方,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见此情况,大明百姓中,有人忍不住大声叫好:“没想到,建虏也有今天!”

    他们实在是想不到,那么嚣张的建虏,打得明军只能躲在城里的建虏,四处烧杀劫掠,给别族百姓带来无尽苦难的建虏,如今,终于也有了这一天。这个京观,就是还建虏做了那么多恶事的报应!

    “爹,娘,您的在天之灵看到了么?”有百姓跪了下去,仰头看天,哭着说道,“建虏终于遭了恶报了,他们肯定没有好下场。他日朝廷大军踏平辽东之日,孩儿一定会给您说得!”

    其他百姓听了,想起自己的遭遇,想起失去的亲人,就感觉朝廷军队终于给他们出了口气,如今,多少可以给死去的亲人一个交代,也都纷纷说着话,先行告慰下亲人的在天之灵。

    随后,他们就开始商量,从哪里回归大明更好!

    与此同时,城头上的建虏守军,那是真吓到了。城外那么多首级,从明军手中丢出来,肯定不是明军自己的。看着那一个个,全都是金钱鼠尾,不用说,这肯定是建虏军卒来的。

    再结合明军的来向,海州建虏立刻得到结论,城外那么多首级,恐怕都是驻守塔山的大清军队的。

    这么一想,他们就更是吓到了。

    要知道,塔山的大清军队,那是有一万多人,由大清名将和硕睿亲王统领。这样的战力,明军能打得败?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城外的首级就足以证明,他们想得没有错!

    眼前的这一切,极大地摧毁了建虏的信心。几乎所有建虏,都是战战兢兢地,缩在城垛后面,不言不语地看着城外的大明骑军,任凭他们呼啸而过,任凭他们丢着首级,压根就不敢动。

    曾几何时,只有大清军队在城外如此,而明军躲在城内慑慑发抖。如今,却完全反了过来!

    …………

    过了好久之后,大明骑军就在海州城外,就在城头上建虏的注视之下,大摇大摆地用餐休息。而后,骑军分为两支,一南一北,呼啸而去。

    在海州的南面,是盖州所在;而在海州的北面,则是辽阳重镇的门户鞍山驿堡。不用说,明国骑军是奔这两个地方去了。

    一直看到明军绝尘而去,看不到背影了。海州城头上的建虏,还是不敢有任何动静,更不敢开门。

    因为,他们已经被城外的京观吓破胆了!

    不知道塔山是怎么失陷的,海州这边,那是一定要守好的。万一这个时候开城门,明军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怎么办?又或者,明军还有其他阴谋诡计,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开海州城门,他们的目的,肯定是夺取海州城。

    然而,他们一直等到快天黑,还是没有再见明军踪迹时,终于从城头上吊下一些人,让这些人去核实城外的首级。

    不用说,这些首级都是货真价实的,海州这边核实,结果不会有意外。

    于是,海州城在收拾了城外的京观之后,又立刻大门紧闭,他们的打算,就是坚守到援军到来,直到那个时候,海州才会真正的安全。

    这样的事情,随着大明骑军以海州为中心开始行动后,就出现在多个建虏城镇。比如海州东边的析木城,海州南边的耀州驿,汤池堡以及盖州,还有海州北面的鞍山驿堡。

    明军所过之处,在这一片的大明百姓,都和海州城外的大明百姓一样,得到明军的指点,得到明军的干粮支援。没有大明百姓,再为建虏做牛做马。这么好的情况之下,当然是选择逃回大明了。

    而大明骑军要是在路上遇到建虏的人,那就毫不留情地杀。对于辽东的庄稼地,同样进行破坏。可以说,骠骑营这一次狂飙突袭辽东,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之所以只是派骠骑营做这个事情,是因为骠骑营都是骑军,行动迅疾,可以在建虏反应过来之前,就完成战略目的。

    虽然皇太极领着主力尽出,要打朝鲜战事,按理来说,辽东这边正是建虏兵力空虚的时候。

    但是,再怎么兵力空虚,防守的兵力还是有的。如果崇祯皇帝这个时候领军继续攻打辽东,甚至直捣沈阳的话,那就真是一厢情愿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要进行大规模的战事,这粮食准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只是攻打塔山的话,因为离锦州不远,而锦州又是前线重镇,原本就储备有足够的粮食,因此并不需要事先准备大军所需粮草。

    但是,要攻打辽东腹地,不说沈阳,只是海州的话,那就不一样了。锦州这边到海州,距离可不近。按后世的路程来算,都有三百五十多里远。步军行动,一天一般是二十到三十里路而已,从锦州到海州,步军就要十五天左右。

    塔山之战,之所以一战而定,是多尔衮自作聪明,想要连夜全军突围。如果他不这么做,只是死守塔山的话,崇祯皇帝要想打下塔山,消灭一万多建虏,不打个十天半月,那是不可能完成目标的。

    明军进攻辽东腹地,这一路过去,要先克海州,否则后路可能被断,然后还要打下鞍山驿堡,再进攻辽阳。搞不好,还在打海州的时候,建虏主力中的骑军就已经回援了。

    有步军的拖累,被建虏骑军骚扰,明军很可能最终要面对的,就是和建虏主力的大会战。而此时,崇祯皇帝这边,一共也就五万所有的兵力而已,又如何能和建虏主力决战!

    正是基于这个想法,崇祯皇帝才没有脑子一热,领军去攻打辽东腹地。只是派出了骠骑营,利用骑军的速度,去削弱建虏的实力,宣传明军的威武,打击建虏的士气,解救辽东的大明百姓,给其他地方的大明百姓以希望。

    如此种种,作用比起直接出兵辽东腹地,并不逊色,且更为可靠。

    塔山建虏统领多尔衮,被骠骑营带到了离朝鲜那边最近的析木城,丢在城门外,放了回去。

    明军的动静,让建虏各城,全都派出了信使,十万火急地向盛京报信,向朝鲜那边报信。

    辽东这边,有关明军的传言,越传越离谱,也越传越广,就仿佛一夜之间,建虏和明军的实力,还有嚣张程度,全都调换了一下。

    而在此之前的早几天,鸭绿江边的镇江堡,皇太极领着大军所在,接到了岳托派人传回的消息。

    “好啊,那卢象升也不过如此,果然上钩了!”皇太极听得大喜,忍不住带着一点兴奋点评道。

    底下的范文程一听,脸上露出一丝媚笑,回应皇太极道:“这都是陛下英明,布下这么大一个局,那卢象升又如何能看得透?”

    皇太极听得又是哈哈一笑,而后立刻开始调兵遣将,先行派出骑军,立刻驰援平壤。然后他亲自领着剩下的大军,也往朝鲜出发。这一战,不但要灭了朝鲜,同时,也要灭了东江军,解决大清的侧面隐患。

    不过大军要过鸭绿江,那可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事情。皇太极所领的主力有四万多,光是过河,就花了一天多时间。

    当皇太极站在鸭绿江的东面,站在朝鲜的土地上,正在欣赏大清军队漫山遍野地都是时,岳托的信使又到了。

    “陛下,该不会是岳托贝勒自己就解决平壤之敌了吧?”范文程看着信使疾驰而来,便向皇太极恭维道。

    他是参与整个作战方案决策的,因此,他知道岳托所部,虽然才一万余人,但都是皇太极给出的精锐。光是白甲兵,那都有一千多人,这个比例可不低了。

    一直以来,白甲兵就是大清军队的王牌,只要用出来,无往不利,什么明军军阵,都经不住白甲兵的冲击。

    此时,如果平壤那边没有发生意外的事情,岳托就不可能只过了一天,就再派信使过来的。而以岳托所部的实力,以及他所面对的朝鲜军队以及明军实力来说,有非常大的概率,是岳托独自就解决了明军。

    范文程自认为自己考虑得比较全面,得到这个结论,也是有根有据的。从目前收到的消息看,那个卢象升也是一个有能耐的人,估计能看出来,如果平壤这边的战事拖久了的话,对朝鲜战局非常不利,因此很可能会出城作战,而这,就给了岳托击败明军的机会。

    想着这些,范文程就越发地肯定,自己应该是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皇太极其实和范文程想得差不多,因此,用点头来回应他的这个话。不过他才刚点头,那信使就离得近了一些,站在小山头上面的他们,已经能看清信使的情况了,顿时,他们的脸上,一下就没了笑容。

    信使来报信,是吉是凶,从他们的表情,就大概能看出来的。

    信使到了近前,急停后由黄马褂上前核实了下,便引到了御前。

    “禀陛下,平壤战事不利。”信使打千跪下禀告道,“我军大营,差点被明军攻破。”

    听到这话,皇太极和范文程等人,都是大吃一惊,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岳托所部的大营,竟然差点被明军攻破?

    这实在有点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于是,皇太极急急地拆开岳托送来的奏章,快速地看了起来。

    在这个奏章中,岳托把战事经过说了一遍,最后给皇太极禀告,说大军损失极其惨重,如果再坚守下去的话,万一被明军击溃,就没法再牵制平壤之敌。因此,他已领兵退了二十里,只是派出骑军监视骚扰平壤之敌,不让明军和朝鲜人逃走。

    “这个岳托,真是丢光了大清脸面!”皇太极看完,忍不住怒声喝道,同时把奏章丢到了地上,显得非常生气。

    明军才七千多人,而岳托所部有一万多人,光是人数上,就已经占据了优势。大清什么时候不是以少胜多,打得明军没有还手之力的,可是,这一次,竟然还在大清军队数量占优的情况下,要不是明军被朝鲜人拖累,都差点要被明军打败了。

    这样的结果,皇太极实在有点难以接受。什么时候,明军那么能打了?岳托这个草包,不知道他打了那么一仗,会让大清军队的军心受到影响么?

    他这边正在生气着,范文程已经捡起地上的奏章,速度飞快地看了一遍。他是不敢去骂岳托的,想了一下之后,便向皇太极奏道:“陛下,这个卢象升果然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大概识破了我军意图,因此想一战击溃城外大军,取得战略优势。这一仗,卢象升是破釜沉舟一战,把东江军全都压上了。”

    看到皇太极还是非常生气的样子,范文程便继续分析道:“陛下请看,岳托贝勒有禀告,明军为了这一仗,怕是花费了巨大的心思。他们的兵器都做出了改进,不但长枪要比我军将士所用长一些,而且还出现了新式火器,竟然不是用火绳来点燃的。这种种新的举措,岳托所部措不及防之下,吃亏就再所难免了。而且还有卢象升这个保定总督都亲自上阵厮杀之下,明军士气必然大涨,肯定是死战不退。”

    说到这里时,范文程看到皇太极露出深思的神情,似乎缓解了一点愤怒,他就最后补充道:“而且朝鲜军队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一开始在明军两翼,用火器打击我大清军队的侧翼,给了明军极大的帮助。也亏了岳托贝勒战事经验丰富,立刻调遣白甲兵攻击朝鲜兵,才一举扭转了战局。”

    听到这些话,皇太极看着大军继续在过江,沉默了一会之后,脸上露出了决然之色。


………………………………

372 就来找我李来亨

    “这个卢象升决不可留!”皇太极说得非常坚决,“这支明军一定要消灭掉!”

    以前的东江军,可以说是叫花子般的军队,其战力对于大清来说,是可以随便碾压的。可是,就只是这样战力低下的明军,却在辽东搅得大清不得安生,让那些汉奴无时无刻不惦记着逃走。完全可以说,东江军是让大清非常恶心的存在。

    因为这个原因,皇太极花费了巨大的心思,用了各种手段,终于把这支东江军给抹掉了。

    原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结果才过去了几年,辽东这边竟然来了这么厉害的一支明军。虽然有朝鲜军队的协助,但不能否认的是,明军的人数比起大清军队的人数要少,竟然都差点打败了大清军队。

    这么强大的一支明军在辽东这一边,那就不是恶心了,而是如锋芒在背,一个不注意,就会刺得大清大出血的。

    有这支明军在,不但那些汉奴再不会安生,还要大清在沿海驻守大量军队防御这支明军。可大清的军队数量就那么多,而辽东的海岸线又那么长,又如何能防得了呢!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