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当即冷笑一声道:“本王早就料到明军中有火器了,来啊,给本王冲!”

    为首的白甲兵一听,立刻答应一声,推着平板车就冲了出去。

    只是一出城门洞,他们就大喊一声,用力把平板车抬了起来,当作了一面巨大的盾牌用。

    这种平板车,木板很厚,虽然抵不过建虏的楯车,可好歹已经比一般的盾牌都要有防护力了。只要撑过城门口的这段距离,冲近明军,那就大功告成。

    果然,标枪呼啸而来,“噗噗噗”地插在这车板上,却无法贯穿。“呯呯呯”的燧发枪声响起,铅弹却无法击穿厚实的木板。

    抱着子铳的明军将士一见不好,甚至都顾不得盾牌防护,和死神赛跑,猛地冲向盾阵这边。

    佛朗机炮,是古代少有的后装炮。它又成为子母铳,其中母铳的后方是个大开口,空的,可以配备多个子铳,刚好能装上这后方的大开口上,组合完成,便是一门普通炮了。

    这种佛朗机炮的优势很明显,多个子铳,可以实现装填,打完一炮之后,就可以迅速装填上下一个子铳,这装填速度远高于一般火炮。

    但是,缺点也有,第一,射程没法和红夷大炮,或者大将军炮去比;第二,因为子铳是组合上母铳的,气密性就是个问题。

    在原本明末历史上,这种佛朗机炮并没有立下赫赫功劳,反而是红夷大炮最为有名,就是因为明末的质量把关不严,第一材质不好,第二气密性不好,让这种佛朗机炮的威力大减,甚至有炮手被缝隙中喷出的气体灼伤。

    可是,如今骠骑营所用的所有装备,全部出自宫内的兵仗局,是崇祯皇帝严旨要求过质量的。因此,这种佛朗机炮,不但炮管材质可靠,绝不偷工减料,而且气密性也是经过试验,达标了才能交付给骠骑营的。

    这种佛朗机炮,大小不一,不管步骑,按重量的不同选择,都可随军携带。

    此时,就已经有三门差不多大的佛朗机炮已经钉在地面上,就类似虎蹲炮的一个仰角,炮管上写着大大的编号,这个能和子铳上的编号相对应。否则一旦搞错,不是原来的子母铳组合,就容易有气密性问题。

    明军将士也是训练熟练的,立刻开始安装了起来。

    城头上,济尔哈朗看到己方的白甲兵躲在车板后面,终于冲出了城门,明军的标枪和火枪,虽然还能造成一定的伤害,有倒霉的被射中掩护不到的地方,可大部分已经靠着车板的掩护,在往前推进了。他终于松了口气。

    只要接近之后,凭着白甲兵的战力,而这些明军急行军而来,绝对没有足够的体力肉搏厮杀,那么这一战,就是大清胜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却响起了“轰”地一声巨响,顿时,震得他一下呆在那里。

    刚才因为燧发枪的硝烟,他没有看清佛朗机炮已经到位。

    这炮声一响,他都不用去看,就知道区区车板压根就不可能挡得住火炮的射击。

    果然,正在推进的车板,就连同他们身后的白甲兵一起,被一颗铁弹贯穿而过,死了一条直线的人。

    “轰轰轰”地声音,紧跟着又响了起来。

    城外的几块门板,再也没法保持原来的模样,被铁弹砸得四分五裂,连带着车板后面的悍勇白甲兵,也一样是没有发挥出他们该有的作用,就一命呜呼,四分五裂地死得不能再死了。

    城门里面的阿济格,还正在高兴着,就听到了城外的炮响,顿时就一呆。紧接着,他就看到站他面前的一名亲卫,整个人就往后飞去。在他的肚子上,还镶嵌着一颗铁弹。很显然,城外的火炮轰击,这可铁弹直线射出,砸到他亲卫的肚子上时,动能耗尽,不过就算如此,这个亲卫也是肚子凹了进去,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

    阿济格还在发愣,就立刻被他回过神来的亲卫扑倒,然后也顾不得王爷是否体面,抓着什么就拖,第一时间把阿济格脱离城门附近,躲到一边去。

    阿济格被这么一拖,疼得回了神,立刻狂怒喝道:“放手,该死的奴才,痛死我了,抓哪呢!”

    城头上,济尔哈朗已经回过神来,他压根没听到阿济格的喊声,只是心中非常地愤恨,为什么归化城竟然连一门大炮都没有,甚至连劲弩也没有一架?那些蒙古人,都是脑子有屎么?建城了为何不设防守器械?


………………………………

413 要想出城,就从老子身上踏过去

    他却不想想,当年俺答汗在草原上建城的时候,正是土默特部最为强大的时候,用得着守城么?而且再怎么样,土默特部也是游牧民族,从根子上,他们就不会守城。

    也是因为如此,归化城其实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压根就不能和关内那种坚城相比。要不是这样,当年的林丹汗也不至于听到建虏前来攻打的消息,就吓得赶紧又西逃了。

    再者说了,当初就算有一点守城器械,可皇太极当初领军过来的时候,都一把火烧了半个城,像守城这样的东西,那还能留着,就算不带去辽东,那肯定也是要烧掉的。

    不过,济尔哈朗终归是建虏当中有名的将领,抱怨一声之后也知道抱怨没用,就立刻用别的招数了。

    城外,贺人龙喘着气,看着在佛郎机炮的轰鸣声中,出城的建虏不是死了,就是躺在地上哀嚎,也不见得能活多久,城门洞那,黑黝黝的,压根就看不到人影了。这个情况,让他松了口气,感觉肩膀上的重担,终于轻了一点。

    不过按照事先预估后的出来的堵城策略,必须继续加强防御,决不能给建虏有一点冲出来的可能。这么想着,他便往后传令,继续安排起事情来。

    不知何时,箭雨都停了,一名亲卫提醒贺人龙道:“大帅,您看建虏在城头举了白旗,要和您说话。”

    贺人龙一听,转头一看,果然,城头上举着一面白旗在挥舞,然后有一个建虏用辽东口音的大明官话在大喊:“大清郑亲王要求明国总兵出来答话!”

    “他娘的,建虏脑子有病么?这种时候,还有屁个话好说,老子就是奉旨要灭了他们的!”贺人龙一听,当即喝骂道,“老子跑得累死,还领有军令状,不都是这帮子建虏害得,让他们去死好了。”

    说完之后,他又转过身,继续去忙了。

    忽然,贺人龙的亲卫,又提醒贺人龙道:“大帅,有动静。”

    贺人龙一听,便又立刻转头看去,只见城门洞那边三三两两地出了几个举着长盾牌的建虏,畏畏缩缩地,似乎一点都不像出来攻打盾阵的。

    “大帅,他们应该是出来把那些死了的拖回去的。”他的亲卫,见他没说话,就又说道。

    建虏打仗,一直是有这样的传统,甚至还下有奖惩,要求建虏不得遗弃同伙的尸体。

    贺人龙一听,便毫不犹豫地说道:“给本帅开枪,射他娘的,不给他们搬走尸体的机会!”

    说完之后,他就又冲后方那边喊了起来:“驴球子呢,死那去了,趁着这个功夫,赶紧过来。”

    说话间,“呯呯呯”的声音再度响起,那几个试图出来拖尸的建虏,不是被打死打伤,就只有退回去了。

    城头上,济尔哈朗有点恼火地说道:“够了,这明军主将奸诈得很,不会上当的,不用喊了。”

    他却不知道,贺人龙是有脑子,不过没他想象得那么聪明,只是不想和一群要死的建虏说话而已。

    南门这边安静了下来,就能听到北门那边,还有动静传来,时不时响起的火器声音,也证明建虏没法冲出北门。

    城头上,济尔哈朗低声问身边的亲卫道:“敢死之士,都已经选好了么?”

    “回主子,已经去准备了。”他的亲卫一听,立刻就回答道。

    济尔哈朗一听,便立刻吩咐道:“传令,让大清勇士们唾骂明军!”

    他的亲卫一听,就知道这是掩护之举,便立刻领了军令。

    不一会,城头上,建虏全都破口大骂,声势倒是不小。

    听着这个声音,济尔哈朗有点满意,城外的明军应该是注意不到了。

    可正在这时,他却发现,明军有四五个长盾牌为掩护,越过那个大的盾阵,往城门这边而来。

    济尔哈朗站在高处,能隐约看到,这些盾牌后面掩护着一个拖着大大口袋的明军将士。

    这是要干什么?

    不但他想不明白,城头上的那些建虏,也全都想不明白,一时之间,有点好奇,便纷纷注视着这几个明军,为何要冒着被城头箭雨招呼的风险靠近城门这边。

    “给本王射!”不管怎么样,肯定不是好事,济尔哈朗一声令下,城头上的建虏弓箭手立刻便“招呼”了起来。顿时,这个小盾阵根本就没法挪动,立刻被压制住了。

    大盾阵那边的贺人龙一见,便大骂道:“你们手里的家伙都是干什么吃的,烧火筒么?”

    于是,明军这边,燧发枪兵和弓箭手开始和城头对射起来,以掩护那几个同袍。

    压力得到缓解,只见拖着大包的那名明军将士,戴着一个特制的手套,伸手到口袋中抓了一把什么出来,然后就用力一扔,他手中的东西就越过盾牌,哗啦一下洒在了城门洞附近的草地上。

    城头上的济尔哈朗看得清楚,顿时大吃一惊。

    只见那些东西,就是三个尖角的,落地之后,总有一个尖角会朝上,很明显,这种东西就是对付骑军用的,就是用来扎马脚的。

    看清楚之后,济尔哈朗心中暗恨明军的歹毒,立刻传令道:“铁甲重骑不要出城了!”

    原来,他打白旗也好,让人收拾死尸也罢,就是为了给铁甲重骑腾出空间,从城里开始加速,在嘈杂声中,就算明军发现了,那战马已经提到最高速,只要不是火炮发射,其他的弓箭,燧发枪弹都不会是致命伤,就能冲到明军盾阵前。

    距离并不远,高速冲锋起来的重骑,明军就只有一次开炮的机会。这就给大清很大的机会,能冲撞掉那个盾阵。

    可是,明军竟然布下了三角钉,那战马如何冲锋之?持续不断地冲锋倒也可能,但大清损失会太大的,他也承受不起!可此战不同以往,按城外明军这用意,显然是要堵住城门等到主力赶过来,真要那样,那就是全军安危的问题了。

    济尔哈朗这么一想,便心中一横,就准备把手中的铁甲重骑,全部派出去,死就死了,至少要为城内大军冲出一条血路来!只有冲出去,大军才能有活路。

    他正想着,就看到明军竟然又运来了好多架佛朗机炮,一时之间,他都傻在了那里:为何城外守将如此厉害,竟然步步料敌在先?

    明军的佛朗机炮多得是,只要给时间争取,就能继续布阵。要不然,凭什么认为能堵住城门?

    这时候,阿济格已经气急败坏地上了城头,向济尔哈朗大声质问道:“为何不冲,就算死,也能撞死那些明狗!”

    济尔哈朗的脸色惨白,也不言语,只是向外一指。

    阿济格说完,他自己都会冒着城外射来的箭支和燧发枪弹,往外一看,顿时就有点傻了。只见城外盾阵那边,至少有十门以上的佛朗机炮了,而且还能看到,明军在继续加炮中。与此同时,在盾阵的前面,一直到城门口这边,草地上全是寒光闪闪的三角钉。

    看到这个情况,阿济格不由得大恨说道:“他娘的,城外就五千左右的明军,还没有我大清一半,竟然要被他们困死在城里,真是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一听这话,就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济尔哈朗一个激灵,顿时就回过神来啊,对啊,城外明军就只有城内大清军队的一半,他们还要堵南北两个门的。

    这么一想,他立刻兴奋地跳了起来,差点就被明军给一箭射中,吓得他的亲卫差点尿裤子:王爷,别疯了啊!

    济尔哈朗自己却不在乎,立刻对阿济格命令道:“不管了,派骑军冲锋,吸引明军注意,就算都死在城门口,垒起的尸体也能当一面墙了。”

    “好,他娘的拼了!”阿济格的脸上青筋直冒,立刻骂着答应了一声。

    济尔哈朗接着转身又对亲卫吩咐道:“传本王军令,所有城中勇士,全都给本王找绳索去,从各处城墙上吊下去,增援两处城门口!”

    他的亲卫一听,立刻领命,匆忙离开。

    “好,好,看明狗还怎么应对!”刚准备离开的阿济格听到这个命令,连声赞好,已经有点狰狞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人多欺负人少,就这么简单。想要把大清军队堵在城内,做梦!

    这里有个惯性思维,历代守城的,可从来没有过从城头上吊下去攻击攻城敌人的做法。要不是阿济格提醒了,济尔哈朗还未必想得到。

    一般来说,围城之战,当三倍以上于城内之敌,才能达到真正围城的目的,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快,正松了口气的贺人龙突然得到手下将士来报,说建虏从城头上放下绳索,要从各处城头上吊下来了。这个情况,吓得他不轻。正要下来多了,以建虏的战力,那堵门之策必定失败!

    这么想着,他大怒地喊着,立刻让已经恢复建制的手下,轻骑绕城巡视,看到有建虏吊下城来,就立刻把他们钉死在城墙下,务必不能让他们有积少成多,冲击城门的机会。

    说完之后,他自己再次领着亲卫,先一步赶着去巡城了。

    如今城门这里已经布置了足够的火炮,建虏再怎么出幺蛾子,一时半会也休想能冲出来。眼下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各处城头吊下来的那些建虏了。

    这个归化城的城墙,原本就不高,经过皇太极领军过来的那次破坏之后,有的城墙段就更低了。如果建虏不穿甲的话,甚至都能直接跳下来,保不定没事。

    不过这是打仗,面对的还是装备精良,各种武器层出不穷的大明御林军,不穿甲出去,那是找死。因此,吊出城的建虏,那都是要着护甲,拿盾牌的。这就决定了,建虏不可能直接跳。

    真要是能直接跳而没事的话,还堵个屁们,这一仗直接就不用打了。

    可就算是这样,归化城的各处城墙,都有建虏吊城而下的踪迹,就算贺人龙亲自领军,一圈圈地巡视阻击,也有点忙不过来了。

    在这个时候,城外突然出现一百多骑建虏,又对明军这边展开了突袭。遇到明军增援,就立刻退走,就犹如狼群一般,绕道起来继续寻找明军这边的弱点,找机会就会再扑过来。

    不用说,这支建虏就是英俄尔岱所领,正在城外牧场那边的建虏。明军刚来的时候,就已经惊动了他们。不过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机会,如今明军兵力不足,英俄尔岱就瞅准了这个机会,立刻发起了对明军的攻击,再次牵制了明军的部分兵力。

    虽然有效地杀伤了建虏,可是,建虏不计伤亡地出城,让兵力不足的贺人龙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就算他身先士卒地拼命,甚至他的身上都挂了好多支箭了,但是,就是没法阻止吊下城来的建虏越来越多。

    那些安全着地的建虏手持盾牌,并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就地组成盾墙,同样掩护后续的同伙继续下城墙。一处,两处,三处,归化城墙下,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发生。

    贺人龙却无可奈何,手中能用的兵力都已经用上了,根本就没有预备队可用,却还是无法阻止眼前发生的一切。这时候,甚至城门那边,建虏的尸体,战马的尸体已经垒得很高了,佛朗机炮的威力有限,不能洞穿层层尸体,很可能就会被城里的建虏从城门洞那边冲出来了。

    看着这些情况,贺人龙发狠喊道:“他娘的,要想出城,就从老子身上踏过去!”

    堵不住归化城,就算回去了也是个死,贺人龙外号贺疯子,可不是随便叫出来的。

    他发一声喊,领着亲卫,冒着箭雨,首先向一处已经集结了四五十个建虏,已经开始往城门处移动的建虏群发起了攻击。

    此时,他的心中,对自己完成这个任务,已经有点不抱希望了。就算眼下能阻止,可这天马上就黑了,有夜色的掩护,建虏就铁定能得逞。

    不过,也正在这时候,忽然有亲卫惊喜地喊了起来。


………………………………

414 真不愧是秦地好汉

    “大帅,快看,援兵来了!”

    这声音,就如同天籁之音,让贺人龙不由得大喜,连忙转头看过去,只见南边远处,一条红线已经出现,隆隆的马蹄声,就算是喊杀声震天的归化城这边,也已经隐约能听到了。

    “他娘的,还真是援军到了!哈哈,援军到了!”贺人龙看得裂开嘴巴大笑,赶紧大声喊了起来:“兄弟们,援军到了,兄弟们,援军到了啊……”

    建虏从城头上吊下来这一招,让兵力不足的他,根本就是无可奈何,就算他豁出去了,归化城那么一大圈,他也堵不过来。原本他以为自己这一次,怕是要马革裹尸了。

    这援军的及时出现,真是让他高兴坏了。

    他都这样了,其他明军将士自然就不用提了。他们抽空看到身后的援军正急速驰来,一个个就和他们的大帅一般,在和建虏继续战斗的同时,全都狂喊了起来:“援军到了,援军来了,大明万胜!”

    每喊一句,他们的气势就强一分,士气就高一分,本来就急行军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休息过,已经力乏的他们,都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力气,一个个又是活奔乱跳的存在了。

    而归化城头和城下的建虏,则和他们的心情完全相反,不少人都傻了。

    这正杀得难解难分,或者说,已经出现胜利的曙光时,敌人的援军突然出现,这还怎么打?

    城头上,济尔哈朗的脸色也有点惨白,看着远处,万马奔腾,卷起的尘土,直上云霄,明国的援军,这是来了多少人马啊?

    这个时候,已经傍晚了,看得不是很真切。

    越是看不清楚,济尔哈朗心中就越惶恐了。该不会是明军主力,全都增援上来了吧?

    这么想着,他忽然冒出一个念头,难道自己要步多尔衮的后尘,在归化城这里全军覆没了?

    突如其来的新生力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战场上正在战斗的双方。

    回过神来,建虏都慌了。那些下了城头的建虏,知道再呆在城下,就绝对死定了。这个时候,都不管军令了,立刻拉着绳子就又赶紧往城头上爬去。而在上面的,当然是没有再往下,他们又不疯!

    城门处,拼死拼活在推进的建虏,也立刻就怂了,马上就开始往城门洞里缩回去。

    “快让他们退回来,要不明军士气正盛,出城的都会死的!”阿济格看到济尔哈朗愣在那里,不由得大喊道。

    被他这么一喊,济尔哈朗回过神来,不由得苦笑一声道:“他们自己都开始撤回来了。”

    阿济格一听,转头一看战场情况,却又怒了。还没有撤军的命令,他们就自己撤了,这是违抗军令!

    然而此时,他怒了又如何?

    济尔哈朗终归是下了撤军的命令,“铛铛铛”地声音在城头上响起,让那些抗命撤回城头的建虏都松了口气。

    说起来,这些终归是建虏的精锐。虽然他们违抗了军令往回撤,却没有争先恐后,还是有一定秩序的,持盾掩护的那些,还是在持盾掩护,等着身后的同伙先上城头。

    这个时候,他们想撤,贺人龙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当即大声命令道:“兄弟们,给本帅上,射死他们。他娘的,下来容易,要上去,经过本帅同意了没有?”

    其实,都不用他下这个命令,明军将士们早已主动发起了攻击,射杀那些没有掩护的,正在爬墙的建虏。

    “嗖嗖嗖……”

    “呯呯呯……”

    “轰轰轰……”

    “……”

    各种远程武器,包括弓箭,火枪,火炮,甚至还有标枪,全都往那些在爬的建虏身上招呼了过去。

    就算城头上的建虏还击掩护,可是,那些没有掩护的建虏,却大都成了倒霉鬼。

    这些人,有的身上中了好多支箭,就像刺猬一样了,“啊”地一声掉了下来,砸到了正想跟着往上爬的同伙身上;有的身上突然冒出一个个血泡,就犹如喷泉一般,鲜血立刻喷了出来,连同尸体都砸到了底下的同伙身上;甚至还有一个,竟然被一杆标枪钉在了城墙上,就是没掉下来……

    这个时候,远处的大明援军,已经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借助夕阳的余晖,已经基本能看清了。

    贺人龙看得清楚,不由得哈哈大笑道:“还是我们骠骑营的兄弟,虎大胡子来了,哈哈……”

    没错,这个及时赶到的援军,就是骠骑营另外一个总兵虎大威所部。虽然他在贺人龙出发之后,也紧跟着就出发了。但他是一人双马,速度上就没有贺人龙所部快,最终晚到了将近一个白天。

    远远地,他看到穿着红色鸳鸯战袍的明军围着归化城,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