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皇太极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多尔衮,他有被明军偷袭过的经验,这也是皇太极把他也传来的原因,想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还真别说,多尔衮在宗人府幽禁的这段时间内,还真是仔细琢磨过崇祯十二年打了败仗之后开始的事情,对于明国皇帝,也是琢磨了又琢磨,还真被他琢磨出了一点东西。
只听他回答皇太极道:“明国皇帝非常精明,臣弟见过他一次,有种面对陛下的感觉。而且观他用兵,多是在意料之外突然咬我大清一口。从这些方面考虑的话,臣弟有点担心……担心金州那边!”
“什么,你是说,明国皇帝会领军去金州那边?”皇太极一听,觉得有点荒谬,“他难道敢渡海而来,就不怕海上的风浪太大而葬身鱼腹?”
要是明国皇帝真得突然领军出现在金州,那凭代善的六千兵力,还真守不住金州。这也就是说,金州危险,代善危险了!
得到这个结论,刚封了亲王的岳托就急了,连忙看着多尔衮说道:“明国皇帝远在京师,他如何知道辽东发生的事情,从那那么快地做出反应?要是遇到了大风浪的话,明国皇帝连同精锐一起葬身鱼腹,这种代价,谁能承受得起?”
很显然,他也不认可多尔衮的猜测。其他人,当然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面对这些质疑,多尔衮却并不慌乱,而是对皇太极说道:“陛下,东江军的水师统领,可是海盗王郑芝龙。他的手下,全都是海上的能手,是在海上讨生活的。他们对大海非常熟悉,因此,臣弟以为,我们大清觉得大海非常可怕,但明国那边,却未必如此。至少臣弟觉得,明国皇帝出现在金州的可能性非常大!”
“陛下,微臣愿领兵马赶往金州驰援!”岳托一听,当然要救他老子,连忙向皇太极请旨道。
但是,皇太极虽然觉得多尔衮的猜测有一定道理,可也仅仅如此而已。他不认为,富有四海,有着万里疆域的明国皇帝,敢跨海而来辽东!
………………………………
448 有性命之忧
这个时候,就暴露出了皇太极从白山黑水间冒出来的,终归是见识有限。
当然了,他之所以这么考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是满清掌门人,他心中非常清楚,满清这点实力,根本经不起折腾。
万一金州那边没事的话,岳托领着援军一番折腾,钱粮岂不是白白就耗掉了!
在这之前,为了布局围歼东江军,各路兵马频繁调动,用以掩护去凤凰城堡周边埋伏的军队,也花了建虏不少钱粮的。之前的时候,皇太极觉得,要是能歼灭东江军的话,就是花再多的粮草,都是值得的。
从这点上,也可以换句话来说,就是皇太极认为花费太多钱粮去赌代善的生死,有点不值得;就算去赌金州的归属,也不值得。这金州,对于建虏来说,还是太远了。
因此,皇太极并没有答应岳托的请求。反而转头看向范文程,喝问他道:“让卿核实的事情,有结果了没有?”
范文程之前自己出了主意,说塔山和归化城之战都参与了的,说不定就是明国的奸细。
此时听到皇太极问起,范文程就立刻趴到地上,头也不敢抬,回答皇太极道:“陛下,奴才无能,查不出来,请陛下治罪!”
归化城和塔山之战,基本上就是歼灭战,能逃出升天的建虏,那是寥寥无几。虽然范文程去核查的时候,受到了建虏的刁难,但是,他终归还是查完了,结果却没有什么收获。他正不知道怎么给皇太极交代,皇太极就先问了。无奈之下,只能认罪。
皇太极听了,当然很不高兴,不过倒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处罚他。
阴沉着脸,沉默了片刻之后,皇太极便又对在场的这些建虏说道:“再怎么样,朕相信,你们也不会投靠明国,成为明国的细作。由此,朕觉得奇怪,为何朕布局已久,甚至连你们都未告知,可东江军为何会知晓而不上当呢?”
说真的,他心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想要得到一个答案。说不定在众人的计较之下,还能发现,到底哪里泄露了消息!
当他说完之后,建虏也是一头雾水。不过范文程却是心中一动,本着将功补过的心态,立刻向皇太极奏道:“陛下,奴才以为,或者那陈绍宗根本就没有乖乖听话,他直接告诉东江军,就是最直截了当的了!”
“这不可能!”皇太极一听,当即否认道,“此事事关重大,朕亲自核实,那陈绍宗确实是少有的孝子,他母亲在朕手中,他岂敢害他相依为命的母亲?”
汉人,终归是更了解汉人一点。范文程听了,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给皇太极说道:“陛下,那陈绍宗是大孝子不假,可若是他奉母命归明国,这岂不是就有可能了?”
“不会!”皇太极听而来,还是摇头说道,“他们事情败露之时,那陈绍宗就没见过他母亲,又从何听从母命逃归明国呢?”
范文程一听,还想再说,多铎却瞧不下去了,当即喝骂道:“就你这汉狗聪明,我们就都是傻的。你信不信,本王扇你耳光,让你好好清醒清醒再说?”
就如同刚才皇太极所说,陈绍宗的事情,他们都考虑过,事先核实过,觉得不会有问题才放出去的。要不然,又怎么可能放人!
倒是岳托,心急他爹安危,这一次帮范文程说话道:“你还有什么想法,都说来听听看?”
范文程听了,看看多铎,又看看岳托,最终伏在地上,等着皇太极发话。
皇太极这点肚量还是有的,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想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因此,他就问范文程道:“还有何话可说?”
“陛下,奴才愿去一探陈绍宗他娘!”范文程伏在地上回答道,“如若她一贯就厌恶我大清的话,说不定平日里就对陈绍宗耳提面命,因此陈绍宗虽然不见他娘,却知道他娘会让他怎么做而去做了!”
听到这话,皇太极不由得沉默了下,最终还是点头同意道:“好,就由卿去试探一番看看!”
范文程领了旨意,便退出崇政殿,匆匆地走了。
而皇太极这边,议事却还在继续。
面对岳托的再次请求,皇太极想了下后说道:“先派人查探吧,如果明军真得兵围金州,那边至少有六千兵力,只要不是想着第一时间突围,怎么样都能坚持一段时间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多尔衮。当初要不是他第一时间突围的话,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已经把东江军连同那个卢象升一切歼灭在平壤城内了!
多尔衮听到这话,他都没抬头看,就知道不少人把目光转向了自己。对此,他自己也很无奈。当时那种情况,按理来说,就是先突围才是最佳应对措施才是!
“明军最好渡海而来,去围金州。真要如此的话,我大清骑军迅速救援,内外夹击之下明军必败。而明军想要逃,却也没那么容易,他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逃回船上。”多铎大声说着,立刻转移了其他人的注意力,“就算明国皇帝能逃得了,可大部分明军,呵呵……”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大军要想上船,根本就不是说上就能上的,人越多,全部上船的速度就越慢。如果加上马啊,火炮什么的那些东西,上船的速度就只会更慢。如果骑军突袭的话,还真有可能在明军上船之前交上手。
皇太极听得点点头,从议事开始,他总算露出了一丝笑意。
可就在这时候,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隐隐还有喊声。
皇太极就犹如惊弓之鸟,一听这动静,顿时心中就紧张了起来。
然而,不管他紧不紧张,该是什么事情就还是什么事情,并不会以他的情绪为转移的。
“报,新金八百里加急!”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看了一眼多铎,心中想着,该不会被他的话给说中了吧?金州被围,新金急报,就是这样!
真要这样的话,立刻调集骑军驰援,说不定还真能打一次大胜仗呢!
对明军的大胜仗,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过了啊!
这么想着,这些建虏头目,反而高兴了起来!
不一会的功夫,信使便进入了崇政殿内,跪都跪不住,直接趴那,一脸惊慌地奏道:“金州失陷,礼亲王及三千大清军卒被俘!”
说着话,便把那背上长筒双手奉上。
他的这个话,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在崇政殿内炸开,震得所有人都愣住了。代善和三千大清军卒被明军俘虏了?
对于这个消息,他们非常难以接受,也难以相信。
一边的内侍急匆匆地把急报转呈御前,岳托却是等不及了,急步走到那信使面前,厉声喝问道:“金州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信使不敢怠慢,知道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心情都不好,不赶紧回答,自己容易被迁怒,就立刻简略地回答道:“原怀顺王手下副将陈绍宗用一道皇上的密旨,把金州三千骑军调出了金州城,随后明国皇帝领军突然出现,全歼了回援的三千骑军,而后迫降了金州守军!”
果然是那个陈绍宗有问题!这是殿内众人的第一想法,随后,他们又立刻奇怪了起来,皇上的什么密旨,竟然调出了金州的三千骑军?要不然的话,六千人马,肯定能坚守一段时间的吧?
想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皇太极。
岳托更是不管皇太极还在看急报,便立刻大声问道:“陛下,那陈绍宗如何会有密旨,能让我父王听从,把三千精锐骑军派了出去,从而被明军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这个时候,皇太极差不多看完急报了,胸膛起伏地厉害。
明国皇帝竟然有如此魄力,还真是跨海而来了。他们将计就计,用自己的旨意分化了金州的兵力,竟然还迫降了金州守军!
大清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例子,竟然未战就向明军投降?开了这样的先例,以后各地大清军队是不是就会有样学样?
皇太极心中第一想法,是决不答应明国皇帝提出换人的要求。按他的本意,敢这样投降明军的,全都杀无赦,最好再抄家灭族!
可是,这可能么!
不说代善是自己的大哥,是大清的亲王,他的儿子,如今也是亲王,就在殿内;还有,三千大清军卒啊,这么多人,就意味着有三千户人家,大清总共才多少人,要是不管这些被俘的军卒,肯定有不少人会闹起来,也会心寒自己不救他们!
为什么,为什么明国皇帝会来?
为什么,为什么那陈绍宗竟然敢背叛大清,还用了自己的密旨,以至于金州兵力严重不足?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结果反而成全了明军,让他们不但夺下了金州,还来将自己的军?
……
心中一下拥出太多的为什么,让皇太极有点难以承受,就立刻感觉嗓子里一甜,一口老血,“噗”地一下,再次喷了出来,就犹如血雨一般,喷得手中急报上都是鲜血,喷得御案上都是鲜血。
与此同时,皇太极向后仰去。不过轮值太监显然已经在边上担心着了,一见之下,立刻冲上一步,一把扶住了皇太极,同时尖声叫道:“陛下,陛下,龙体为重啊,陛下……”
其他人见到皇太极又当众吐血,他们都有点习惯了,皇太极血多,一会就没事了。他们更多的关注,还是在金州事件本身。不少人,都想着快点看看那份急报,里面还说了什么?
可谁知,这一次,皇太极虽然被唤醒,可是,精神却极度萎靡,只能协靠在龙椅上,几次想说话,嘴角却又溢出鲜血。
不用说,这一次的吐血,就比以前几次要严重多了。
顿时,崇政殿内就乱了。
“御医,御医在哪里,快传御医!”
“陛下,感觉怎么样?快歇息一下,不要说话!”
“快快快,扶陛下去后宫吧!”
“……”
在这么乱的情况下,岳托担心他父亲的安危,却是趁这个机会,捡起那份丢在御案上的急报,立刻看了起来。
原本,皇太极是不想给他们知道急报里的内容,至少他做出决定之前,是不想给他们知道换人的事。因为这个事情,对于大清的打击太大了。
然后,他现在全身无力,说话都没法说,就只能眼睁睁地透过人群缝隙,看着岳托拿起那份奏章看了起来。
心中一急,加上此时的无奈,不由得又是一口老血喷了出来,顿时,就又吓坏了围着他的这群人,崇政殿内,就更慌了。
不一会,御医急匆匆地赶来了,检查了皇太极的身体之后,便奏道:“陛下,千万不能再生气了,气急攻心,已不是一次两次,如若再吐血,怕……怕……龙体难愈,甚至……有性命之忧!”
这就是非常严重的诊断结论了,所有人听得都是吃了一惊。虽然他们脸上露出的,都是震惊难受之色,可是,至于他们心中到底是什么个感受,却是没人知道。
这个时候,岳托却在那边说道:“明国皇帝愿意用我父王和三千大清军卒来换那个陈绍宗的母亲,还有那个耿继茂,这个事情,我们得快点办,否则一旦明国皇帝变卦,就大事不妙了!”
听到这话,那些关心皇太极身体的亲王贝勒,便立刻凑到岳托身边,急忙去看那份奏章。
按理来说,礼亲王身份何等尊贵,光是用他来换那两个人,就已经是值得了。更何况,还有三千大清军卒呢!因此,他们一个个看得,都是连声附和岳托。
但是,也有人是不想代善再回来的。因此,就听多铎大声嚷道:“此事,事关重大,得要皇上御决才好!”
皇太极躺在龙椅上,几个内侍正准备搬着龙椅回后宫,让皇太极好好休息下。
听到他们的话之后,皇太极很想说话,可是,那嘴就张不开,流血!
他人被搬走,只能无奈地听到崇政殿的争吵之声,就感觉,心中急得慌,一个不小心,顿时又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
449 生死置之度外
在皇太极走了之后,崇政殿内,很快就达成共识,明国皇帝提出的换人要求,对于大清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一定要换。
虽然多铎不愿意代善回来,但是,还有三千大清军卒,岳托就拿着这三千人砸向多铎,让多铎无从招架,只能是答应了。
当然了,最终的决断还是要皇太极来下旨意的。因此,他们把商量好的结果联名写好,这事情拖延不得,就算知道皇太极吐血回后宫休养,也还是让轮值太监赶紧送进去。
岳托还不放心,想了想,他立刻想起范文程好像去找那个陈绍宗母亲了。
这个陈绍宗母亲是明国皇帝指定要的,是这次交换人质中最为重要的。岳托就怕范文程干出什么事情,便给其他人匆匆打了个招呼,就赶紧先追过去了。
此时,在盛京皇宫附近的一处宅子里,门口有两个建虏看守着。不过他们都没好好地站岗着,而是转头看向门里头,带着看戏的神态说着话。
“关着的那个老妈子,到底是什么来头,范学士都找来了?”
“能有什么来头?真要有来头的话,就凭他范文程,敢这么大声和这老妈子说话?”
“说得也是哦,自己媳妇被糟蹋了,连个屁都不敢放的,也就敢欺负欺负汉人出身的那些而已!”
“你听,好像那老妈子也不服他,好像吵起来了!”
“呵呵,反正不管我们事,随便,我们听热闹便是!”
“……”
在里面院子,一个老妇人正在洗衣服,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像这种洗衣服的事情,不是身份低贱的人,是不可能去做的。
在这位老妇人的面前,站着一个相貌堂堂,却是金钱鼠尾的高大汉子,用一口大明官话,低着头喝斥道:“本官问你话,听到了没有?”
他这声音,已经很响了,也很威严了,连在墙根围着看热闹的一群宫女都听到了。但是,老妇人还是仿佛没听到一般,自顾自地在洗衣服。
范文程一见,顿时就恼了,再上前一步,低头盯着老妇人喝道:“本官再问你一遍,你平日里可由教你儿子背叛大清?”
然而,他还是被无视了。
这一下,他顿时再也忍不住。那些建州女真轻视他就算了,如今竟然连一个明国老妇人都如此轻视他,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前一脚,把木制脸盆踢翻,范文程厉声再喝道:“本官告诉你,如今你儿子的事犯了,没人能庇护得了你,再不答本官的话,就休怪本官动粗了?”
他心中其实可以肯定,十之八九就是陈绍宗投奔明国,把皇上的谋划给破坏了的。如此重罪,不要说只是区区一个老妇人,就是皇后,最终都会被皇上杀了的。这个时候,对她厉害点,也没人会在意。
听到他这话,老妇人终于缓缓地抬起头,盯着范文程道:“我儿如何了?”
如今在这个世上,能让她牵挂的,就只有她儿子一个人。之前的时候,建虏突然把她从家里押走,送来了盛京,她就知道和儿子正在做得事情有关。不知道后续情况如何,让她心中一直很担心,此时听到,自然是想要知道情况的。
“呵呵,你儿子辜负圣恩,私通明军,如今已经投靠了明军,再也没有回来。”范文程冷笑一声道,“枉他还是个有名的孝子,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你给害死了!”
他也是奸诈,不直接问,而是用恐吓的方式,从侧面来印证他想要的内容。
那些看热闹的宫女一听,不由得都惊讶,顿时“嗡嗡嗡”地低声议论了起来。
“我说呢,会被送来这里,原来是被她儿子拖累了!”
“竟然背叛大清,这是疯了么?要害死自己的亲娘,真是猪狗不如!”
“什么孝子,这年头,为了荣华富贵,亲爹亲娘都会卖的,多了去了!”
“……”
听到范文程的话,听到边上那些宫女的议论声,老妇人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怒意。她一下站了起来,虽然身高不够,还是仰视范文程,可她说话,却是毫不畏惧,反而是非常坚定有力地那种语气,带着满满地自豪说道:“不愧是我儿,没有辜负为娘一直以来的教导,弃暗投明……”
听到这话,范文程心中一喜,自己果然没有猜错,就是这老贼婆私下有教陈绍宗,让他一定要投靠明国,也是因此,虽然大清这边不让他们母子见面,却还是被陈绍宗破坏了好事。
而那些宫女们听到,却都是不信,一边摇头一边说了起来。
“这儿子真是不孝,可这当年的,却还要维护她儿子!”
“是啊,把他娘扔在这里,肯定死路一条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却不忍她儿子的名声受损!”
“……”
老妇人听到,立刻转头看着她们,大声地说道:“不是你们想得那样,全军就我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何?就是被建虏杀光了!老身没想到我儿一时糊涂,竟然还投靠了仇人,当一个老么子副将!为此,老身一直耿耿于怀,时常教导他。如今我儿终于弃暗投明,回归大明。这是认祖归宗,何谈连累不连累老身。呵呵,老身死则死矣,自有我孩儿为老身报仇,为全家报仇!我儿如此,才是忠孝两全的大孝子!”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向范文程,冷笑一声道:“你就是范文程,那个自称是范文正公的后人是不是?老身听我儿说过,你如此数典忘祖,就不怕你祖宗的棺材板盖不住么?”
“你……”范文程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老妇人,突然之间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就算他自诩文武双全,可意料之外,一个措手不及,顿时气得满脸通红,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是相貌堂堂的高大英俊汉子,突然之间,被一个老妇人气得满脸通红,犹如猴屁股一样,冷不丁的这种反差,让那群宫女中,不少人“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范文程一见,就有皇太极的那种感觉,气得想吐血。不过好在他身体素质不错,这血是没吐出来,不过也是气得够呛。
平日里,被其他人侮辱,甚至连凌辱他媳妇的仇恨,他都能忍了,可见他城府之深,或者不要脸到了极致。对此,他都是开导自己,那些都是位高权重的建州女真主子,自己得罪不起,能忍才是大英雄!
可是,此时此刻,却被一个他都看不起的老贼婆羞辱,他是真得无法忍受了,难道当着面,被骂数典忘祖,对一个身份低贱的人,还要笑脸相迎?
这么想着,范文程便捏着拳头,再次上前一步,到了老妇人的面前,厉喝一声道:“让你嘴贱,敢对本官无礼,叫你后悔生了儿子连累了你!”
说完之后,他便狰狞了脸,一拳向老妇人的面门打了过去。不敢对主子们动手,对一个生了叛贼的女人动手,根本不会有任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