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明军的火炮需要冷却,炮声终于停了。

    硝烟散去,尘土散去,盖州城南面的这段城墙上,就犹如王大麻子一样了,一个坑,一个坑的,看得都有点恶心。

    城头上,不少城垛已经没了,城头上的守军没了城垛的掩护,就只会暴露在城外明军的视野内。

    这炮声停止之后,躲在城墙根下的建虏,又都上了城头,看着城墙现状,一个个都是沉默无语。甚至可以说,整个盖州城头,都是没有什么声音。

    相对于他们来说,城外明军则显得轻松多了。在车营中间闲得没事的长枪兵,都是手指盖州城,笑呵呵地在低声说着话。

    过了一阵之后,明军的火炮冷却,然后就又开始炮击了。

    “轰轰轰……”

    盖州城就好像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媳妇,尽被欺负却不敢有任何还手。所谓的盖州攻防战,其实完全成了明军单方面的表演。

    要是明军能付出一些伤亡的话,就趁着炮轰的时候开始组织登城,那绝对有可能一天之内就占领城墙的。不过很显然,明军并没有这个打算。到达盖州城下的第一天,就这么炮击了一天而已。

    快到黄昏的时候,明军断断续续的炮击终于停下来了。这盖州城的南面城墙,更加的惨不忍睹。也亏了城内建虏及时用泥土堵住了城门,要不然的话,绝对洞穿,至少原本的大门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还有,南门城头上的箭楼,已经完全不见了。

    城头上的建虏,继续默默地看着城外的明军,就算他们中再凶悍的人,心中也是有点恐惧,明军光是今天一天的炮击,这火药消耗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吧?难道明军这边,真得是钱多得可以如此浪费了?这么一天下来,火药什么的,应该消耗地差不多了吧?只要坚持下去,接下来总要冲上城头来肉搏了吧?

    他们正在想着,忽然,眼尖的建虏看到大海那个方向,竟然又开来了一队队的明军军卒,不但人多,更为关键的是,这新来的明军中,竟然又有一辆辆地车子,和之前的一样。

    顿时,所有建虏都想骂娘了,明军这是干什么,就这么败家?难道他们是要用火器轰掉盖州城?疯了么?

    盖州的建虏守将最是忧心忡忡,没想到白天的明军还不是全部,搞不好,就是明军前锋而已,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该不会又是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这一次是要夺取盖州、海州等地了吧?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多的火炮,还有那么多的弹药可以浪费?

    于是,新的求援使者,又从北门疾驰而出,快马加鞭的消失在北方。

    看到有新的援军到了,明军这边就暂时后撤了两里,还是在盖州城头的视野内,大摇大摆地合会,扎营。当然了,营地外围警戒的夜不收什么的,也是少不了的。

    建虏不知道,傍晚时分过来的这支明军,其实大部分都是水师的将士们而已,把磐石营特意留在船上的剩余偏厢车送了过去。等到深夜的时候,又悄悄地出了营地,回船上去了。

    整个事情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给盖州建虏一个印象:大明是在大规模地进攻!

    要是规模不大的话,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多的火炮,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火药可以浪费,光是炮击就是一天,这打得可都是钱啊!明军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就只有万把人能消耗这么多火药的啊!

    第二天天亮之后,明军饱餐一顿,然后又逼近盖州城下。

    建虏连夜修复了下盖州城墙,一眼就能看出,修修补补的,和原有城墙极不协调,而且不是砖块修补,而是木板泥袋子之类的。

    “来来来,继续砸钱!”黄得功笑着对曹变蛟说道,“继续败家!”

    于是,明军这边,又和昨天一样,就欺负盖州城头没有红夷大炮,又开始大摇大摆地摆设炮兵阵地,然后再次开始炮击了起来。

    “轰轰轰……”

    这一次,盖州的建虏就压根没有派出侧翼的军队,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侧翼军队进攻,也无法起到牵制作用,城外的明军太不要脸了,真是用钱砸死人的这种架势,没法打,只能是先耗着,等待援军到来,或者等到城外明军把火药都耗掉了,又或者,城破……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明军的炮击,又多了新的花样。

    在炮击开始之后,建虏城头上就只留下观察哨。他们吃惊地发现,明军车阵中竟然组装起了一架架配重式的投石车。不是很大,推出了车阵,往城头这边过来。

    不管明军是要干什么,这情况连忙报到建虏守将这里。可是,看着城头上不断被轰塌的城垛,建虏守将又能有什么办法,那城头压根就不能站人,也只能随明军怎么做了,就等明军登城的时候,再交战好了。

    其实,投石车也并没有多靠近城头,大概一箭之地的地方就停住了。明军将士,立刻操作了起来。从后方运来一个个大框框,里面固定着一个个的球状物。点燃了导火索之后,就放在投石车上开始往城里发射。

    这个带框的球状物,就是守城利器万人敌。这个时候,被明军用来攻城了。

    只见一个个万人敌被投石车抛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度,越过城墙,落到城内去了。

    虽然明军这边看不到城内的情况,可却能观察到城里浓郁起来的毒烟,还有在炮声间隙中听到的建虏惊恐喊声。

    呵呵,让你们躲在里面!

    “把建虏驱赶远了,等到下午的时候,就可以攻城,占领城头了。”曹变蛟笑着对黄得功说道,“之前我负责后面的,这一次,轮到我先攻城了!”

    “……”黄得功听到,愣了下道,“要不,盖州就归我吧,海州随便你!”

    “那可不行!”曹变蛟听了,立刻摇头道,“搞不好没打海州,皇上的旨意就到了,我不干!”

    在崇祯皇帝交代的旨意中,有说过这边大张旗鼓地登陆攻打盖州、海州等地,不过皇帝那边会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传旨过来,到时候就必须及时撤退,不得任何耽搁。

    在盖州这边打得非常热闹的时候,东江军的骑军,也终于开始登场,进行他们原本就该进行的表演了。

    亏了当初建虏送了三百来艘船给东江军水师,使得东江军这边有足够的船,不但能运兵到盖州,还能运兵去鸭绿江那边。

    李定国所部的两千骑军,就已经上了鸭绿江的西岸。不过,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让战马休息了半天,才一头扎进了辽东腹地。

    这个时候,辽东这边,到处都是绿色,生机盎然。农田里,也都长着麦苗什么的。建虏监督着掠去的大明百姓,正在伺候着土地。今年是吃糠咽菜,还是饿肚子,就要看这次的收成了。

    李定国所部的骑军,就是冲这个来的。


………………………………

466 烽火遍地

    “不要偷懒,是想吃鞭子了么?”

    “动作快点,耳聋了么?”

    “……”

    田间地头,建虏的监工,男女老少都有,挥着鞭子,躲在阴凉地里吆喝着。为了防止这些汉奴逃跑,也会有一队建虏军卒驻扎在这边,只是不管这些杂事。

    田间地头的这些大明百姓,都是壮年男女,年纪大一些的,或者年幼一些的,身体不好的,要不是被他们给逼得劳累死,就是饿死了。

    说是壮年男女,其实这个“壮”字是一点都不搭边,只有这个“年”字算是青年的意思,能搭上一点边。面对建虏监工的喝斥,他们心中虽怒,却不敢生气,只能是提起剩余的力气,加快一下干活。

    可是,吃不饱穿不暖,又哪有多少力气能用?不一会之后,他们的动作就又慢下来了。于是,有的又被喝骂,有的被建虏监工用鞭子抽打,甚至都有被打趴下的。

    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庄子里送来了吃食,那些监工纷纷去田边的棚子里吃喝去了,他们才能蹲在田头休息一会。能吃多少,得看那些建虏监工给他们留下多少能吃的。

    闻着飘来的香气,看着他们在大吃大喝,这些大明百姓的肚子,都是“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

    忽然,有个瘦高个低声喝骂道:“他娘的,被抓到我也认了,今晚找机会就逃,谁一起?”

    “小四,别瞎说!”边上和他有点像的一个,连忙喝斥道,“你看看除了一开始能逃出去的之外,以后还有谁能逃走过了?抓回来是什么下场,难道你没看到过么?”

    “二哥,这么下去,我们左右也是个死字!”小四愤愤地回了一句道。

    边上另外有一个人,也是立刻附和道:“刘二,你弟弟说得没错,我也有这个想法,只要逃到海边,就能有活路了!”

    刘二一听,看着他们两人,立刻严厉地说道:“你们两条腿的,能跑得过他们四条腿的?还有,路上吃的呢?自从建虏开始防着我们逃了之后,就没有人能真正逃掉过,不是活捉就是尸体被拉回来示众……”

    “可留在这也是个死啊!二哥!”小四忍不住提高了点声音反驳道。

    田边正在吃喝的建虏听到动静,转头看了下这边,高声喝骂了一句,不过并没有过来。

    等了一会,看到建虏的注意力又在吃喝上了,刘二才低声说道:“等,会有机会的。前两天我听到他们私下在担心,说明军越来越强大,他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还说金州都丢掉了,甚至连他们的礼亲王都被俘虏,亏了大明皇帝是猪油蒙了心,竟然用礼亲王换了一个老太婆回去。”

    “真的?”小四和周边的几个人一听,不由得眼睛一下睁大,露出惊喜之意,不约而同地问道。

    建虏的战事,自然是不可能给他们的汉奴去宣布的。而在这个时代,交通又不便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被建虏关回棚子里,想要知道外面情况的可能性,自然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边上的同伴一听,都是追问起更细的情况。他们的眼中,都喷出了那种迫切想知道的火热。

    刘二也只是听说了一点而已,更细的情况,他也无从知道,这让边上的人都很是失望。其中,他弟弟有点怀疑地说道:“哥,你不会是想打消我的念头,故意瞎编的吧?建虏的礼亲王,那是建虏皇帝以下地位最高的吧?能被皇上抓住,还能用来交换一个老太婆?”

    “是啊,那老太婆不可能是皇亲国戚吧?值得皇上用建虏的礼亲王来换?要我说,刘二,你想瞎编也编好一点的事情出来啊!”

    “……”

    刘二见他们不信,就有点急了,用非常严肃的表情低声说道:“我刘二对天发誓,我听到的,确实是如此。”

    看他这么认真地发誓,周围的人都愣了下。刘二就又立刻对他们低声说道:“我有一种预感,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朝廷大军总有一日会打过来的!建虏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安静了一会,还是有人摇头叹道:“这都过去了多少年了,朝廷大军来这辽东腹地,可能么?”

    “是啊,刘二,你就别异想天开了,这里是辽东腹地,怎么可能会来朝廷大军呢!”

    “估计我们死了,都未必会看到朝廷大军的影子!”

    “对啊,刘二,打仗这个事儿,那是个大事,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你以为是喝水吃饭什么的,有那么简单就好了,我告诉你啊,我祖上曾出过一位将军,都是有兵法传下来的,只是可惜,被那个败家祖宗拿去换酒喝了……”

    “……”

    听着他们说话,全都是不信,刘二就有点急了。这样一来,小四说不定还是想逃,可要是逃的话,就是个死字啊,那该怎么说服他们呢?

    他正急着的时候,忽然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稍微一凝神,感觉到隐隐的震动,还有隐约的声音,他就知道,应该是有骑军过来了。

    其他人也感觉到了,不过他们并没有惊慌。建虏骑军经过,不要太正常,关他们又有什么事情?

    倒是正在吃喝的那些建虏,有几个已经吃完的,走出棚子,似乎是想迎过去,看看是哪位大人领军路过?

    声音越来越大,动静越来越大,终于,在不远处的那个山脚拐弯处,冒出了高一下低一下随着战马奔跑而起伏的人影。

    刘二也在看着,忽然之间,他一下睁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的神情,一把扯过他弟弟,用手指着,说话都不利索了,结结巴巴地说道:“王……王师……是王师……朝廷官军杀过来了!”

    有的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建虏的骑军有什么好看的,就低着头揉着肚子,忽然之间听到这话,连忙抬头看去,顿时,那嘴巴张大的,简直能塞下一个鹅蛋了!

    只见已经出现的骑军,都是穿着红色鸳鸯战袍,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的耀眼,那么的亲切……

    而那些建虏看到之后,就如同见到鬼了一般,先是傻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就撒开脚丫子,狂奔而逃。

    然而,就如之前刘二所担心的,两条腿的是跑不过四条腿的,突然出现的大明骑军,席卷而来,看到那些鞑子,只是把刀锋对着他们,马速带着刀锋飞速划过,顿时就都了账了。

    大明骑军的前锋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前突进,往前面的庄子,往四处田野席卷而去。

    刘二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一直到一队明军来到他们的面前。

    为首那人,年纪很轻,却是一名将军了,身边的亲卫簇拥护卫,好不威风。

    “这附近有多少建虏军队,你们知道么?”

    听到带着秦地口音的大明官话,不知道为什么,刘二等人感到非常地亲切,一时之间,都跪下去,然而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么回话,反而让人听不清楚,最终这位将军便微笑着对他们说道:“本将乃是东江军游击将军李定国,你们不用急,就你了,说来听听,其他可以随后补充。”

    他所指的人,就是刘二,于是,刘二立刻用激动地心情,赶紧把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

    李定国听得点点头,果然没有意外,辽东腹地并没有多少建虏骑军,只要自己领军突袭速度快,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军队的安全。

    这么想着,他便继续笑着对刘二等人道:“等一会,你们去庄子里捡些有用的东西,然后就往海边跑,那里有水师的同袍接应你们。本将军令在身,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之后,他正待要走。

    刘二见此,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还是鼓起勇气开口说道:“李将军,能问您一个事么?”

    李定国没想到有这情况,便一拉缰绳,勒住战马转身,有点好奇地问道:“何事?”

    其他人也是好奇,便都看向刘二,不知道他要问什么事情?

    “听说皇上活捉了建虏的礼亲王,但用来交换了一位老妇人?”

    刘二之前说这事的时候,没人相信。说实话,要不是他自己亲耳听到,他也是不相信的。此时,有了机会可以证实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他便鼓足了勇气问了。

    在他看来,如果建虏的礼亲王说抓就抓了,还能用来交换,那就说明,建虏真得是打不过大明,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要不然,大明难得打赢一次建虏,好不容易俘获了一个礼亲王,那肯定是拿来当宝了,又怎么可能用来交换呢!

    李定国一听是问这事,脸上顿时露出敬佩之意,严肃地点点头道:“确有此事!之前皇上亲自领军逼降了金州建虏,俘获建虏礼亲王,就是要用来交换弃暗投明的耿副将遗体,和陈千户深明大义的老母亲。这些事情,你们回去之后就能知道的。”

    说完之后,他便不再这里待了,又是一拉缰绳,调转了马头,“驾”地一声,扬长而去。

    目送李定国远去,看着明军打下了庄子,又很快离去,刘二等人,终于回过神来,一边欢呼,一边撒开脚丫子跑向了棚子,跑向庄子。

    他们要吃饭,他们要穿衣,他们要跑路,他们要逃出一个未来!

    这样的情况,在辽东腹地的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反正李定国所部两千骑军,就犹如狂风骤雨一般,席卷而过每个地方,就会发生刘二这边的一幕。

    只要是建虏,就没有好下场,田地、庄子全都破坏,被掠来的大明百姓能分得衣食,而后全都往海边逃去。

    而建虏的骑军刚好被抽调走了,留在地方的并不多,或者说,都不是精锐,面对李定国所部突袭,根本就没有应对法子。当然,最重要的是,李定国所部根本就不在一个地方停留,让没有精锐骑军的建虏根本只能是追着马屁股吃灰。

    李定国所部在辽东腹地翻江倒海之际,阿济格领军也到了新金这边。

    遵循了虚张声势,吸引明军注意的原则。阿济格那是怎么夸张怎么来,甚至连自己人都被他骗过去了,还真以为这一次,大清是要把辽东半岛的建虏都赶下海,把金州和旅顺重新夺回来的。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阿济格一到新金之后,就生病了,以至于大军就停在新金,并没有再往金州进发,这让他们非常地遗憾。

    真实情况,只有极少人知道。阿济格要是敢领军前去攻打金州,那铁定会露馅,原来只是虚兵而已。

    因此,阿济格根本就没有生病,而是躲在府里消磨日子,就等着大清在草原上建功而已。

    不过他装病并没有多久,忽然,有探马来急报:“王爷,明国卢象升领军往新金而来!”

    “什么?”阿济格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连忙确认道,“卢象升领军,主动前来攻打新金?”

    在他看来,自己如此虚张声势,卢象升应该在金州那边加强防御才对,他怎么就敢主动领兵,反而来攻打新金呢?这不符合常理啊!

    在确认了卢象升真得领军主动来打新金之后,虽然阿济格不怕,可他也还是有点纳闷,就把情况飞报盛京,要求派援军。

    他却不知道,卢象升这边,其实也是虚张声势而已。东江军这边的粮草物资,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调给了勇卫营和磐石营那边。如果不是知道阿济格根本无心战事,他这边是绝对不会出金州的。

    由此,辽东大陆上,可以说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内,烽火遍地,各地的建虏,都纷纷加急,报往盛京,禀告情况,要求增援。

    …………

    盛京这边,代善的年纪确实大了,之前金州被俘,又遇皇太极驾崩,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他的精力就更不济了。虽然每天都到崇政殿报到,可多是打瞌睡了。

    布木布泰对此,心中不由得欢喜,因为不少事情,都由她这个皇太后来处理了,这可是大清难得的事情。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女人竟然也能掌权了!说起来,还真是该感谢那个死胖子了!


………………………………

467 专门打脸

    这一日,布木布泰正在享受一言以决的快意,忽然,急报就来了,而且还是八百里加急。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是八百里加急,她就立刻想起了那个死胖子,感觉不是一个好事情。不过她也仅仅是这个感觉而已,并没有想吐血的感觉。

    倒是代善,一下就从瞌睡状态回过神来,似乎养足了精神,立刻拿过八百里加急的消息看了起来。

    布木布泰就看着他的脸色,见他一看之后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她就知道,连代善都觉得事情不妙,于是,就连忙问道:“礼亲王,可是坏事?”

    “明军突然从海上而来,攻打盖州。”代善回答了一句之后,紧皱着眉头,想着这个事情。

    布木布泰听了,连忙问道:“要紧么?可别像金州一样,突然就被明军攻下了!”

    一听这话,代善不由得立刻想起了金州那一幕,感觉有点扎心。

    布木布泰见他神色有点特别,立刻回过神来,顿时,有点尴尬地解释道:“礼亲王不要误会,本宫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

    代善摇摇头道:“太后放心好了,盖州乃是大清重要的门户,驻扎了两万军队,明军渡海而来,军力必定不多,短期内,应该不会有问题。”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便松了口气。军国大事,她是不懂的,既然代善说了没有问题,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

    不过,代善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但是,援军还是要派的,可以从海州就近派出援军。不过海州绝对不能有问题,派出的军力,还要辽阳这边补充才行。可惜没有骑军,增援不能迅速,好在能坚持一些天,倒也没什么。”

    “礼亲王久经沙场,对于战事料事如神,皇帝还年幼,一切就全凭礼亲王做主了。”布木布泰说这话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情绪,使得这话能更真诚一些,如此,就能让代善更忠心地为她母子做事。

    果然,代善听了,心中感动,立刻躬身行礼道:“太后放心,一切交给老臣便可。之前谋划草原战事的时候,也是有考虑过辽东遇袭的情况,老臣心中有数的。”

    布木布泰听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