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皇太极时代,就是一直为粮草物资所困,如果从这个时候开始,粮草物资开始缓解,说不定会成为大清兴衰的转折点。这么大的事情,岂能不参与?
多尔衮听了,冷冷地说道:“你性子鲁莽,不宜乱动,就在盛京待命,以应付突发情况吧!”
“……”豪格一听,就知道多尔衮的报复来了,还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指责他性子鲁莽,顿时就来火,然而,当年皇太极也有这么说过他,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甚至包括他自己,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又怎么反驳?
就拿这个借口,要把自己排除在这次的功劳之外?豪格很不甘心,便想争取一下。
但这时,多尔衮却又开口说道:“海州战事,至关重要,立刻加急传旨给豫亲王,让他小心应对,战况一日一报!”
说完之后,他转身看向布木布泰,躬身奏道:“恭请太后、陛下回宫!”
这也就是说,这次的议事就这么结束了。
布木布泰听多尔衮安排得头头是道,而且她这次过来,主要是宣布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也已经完事,便点点头站起来,带着小皇帝就退了。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领军已经快要到连云岛关。他从多尔衮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获悉,建虏的这个应对之策,不得不感慨,看来建虏还是有脑子的,并不会一下就上当。知道什么轻,什么重,而且还很忌惮自己!
不过没关系,朕既然来了,就一定会让你们上当,等着吧!崇祯皇帝心中想着,并没有多在意。因为事先的时候,他也并没有认为建虏会是傻子,随便让他们干什么就会干什么。
…………
再说在海州,多铎调兵遣将完了之后,却一直不见耀州驿的明军有什么动静?更为关键的是,盖州那边的明军,也没有什么动静,就好像明军的这次行动,真的只是为了占领耀州驿,然后就没了。
多铎是近几年来,建虏当中少数几个没有吃过败仗的奴酋。因此比起其他人来说,他的自信就要多不少,也不会那么忌惮明军。在考虑权衡了一段时间之后,多铎决定发起对耀州驿明军的攻击。
在他想来,明军夺取了耀州驿,如果大清这边一直任由明军占领,并没有做出后续反应,只是围而不攻,就好像怕了明军一般,等于助长了明军的士气,回头明军必然会更嚣张。
如果能歼灭耀州驿的明军,那明军后续就算有其他什么行动,也必然会受到干扰甚至破坏,搞不定就没有后续的阴谋诡计了。如此一来,不但能挫败明军的图谋,甚至还能大大振奋大清的士气,一改这几年来大清对明军不胜的颓势。
正当多铎下了这个决定,开始调兵遣将,准备领军开拔的时候,盛京的旨意就到了:要他小心应对明军的攻势,特别要注意,明国皇帝所领的御林军动向。根据以往经验,那支军队才是明军的杀手锏,是明军真正目的的执行者。
如果别人给多铎说这个的话,他会不屑一顾。因为他又不是战场菜鸟,为了防止意外,早就派出了探马,布控方圆几十里的动向。如果明军有异常举动,他都能提前获悉,从而做出应对。
不过,这份旨意是盛京发来的,署名是叔父摄政王的名头。对多尔衮,他还是很信服的,也是他从小听多尔衮的话,养成了一个习惯。因此,多铎在接到这份旨意之后,虽然没有改变初衷,要继续进攻耀州驿。但是,在此之前,他又多派了探马出去,以海州、耀州驿和盖州这一线为中心,以方圆百里为目标去探查消息。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等了两天,在盖州海岸线上的探马就有回报,说海上的连云岛关那边,发现有大量的明军战船在活动,似乎是源源不断地运来物资。从这些迹象看,说不定耀州驿的明军,还真是前锋而已。等再过些天,搞不定就会更多的明军会杀过来。
这一点,也和耀州驿的明军是由盖州明军和东江明军两部分组成相吻合,可以看出,明军应该是在动用最大的兵力,要打一次大的战事。只不过后续明军应该是隔海而来,没那么快到达。因此后续的明军,才迟迟没有跟进。
明白了这些,多铎在心中诅咒明军最好在过海的时候,被狂风吹个全军覆没就好了。当然,他也不会就只是诅咒而已,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打耀州驿明军的决心。趁着后续明军没有跟进,以多打少,先干掉耀州驿明军,就是最佳选择了。
盛京那边,要求每日一报,他也就把相关情况每日都发出去。而后,他本人就亲自领军出征耀州驿了。
…………
夕阳西下,红彤彤的马上要落到山后面,却不甘心就此谢幕,就拼命把西边的白云染得火红,就如同染血了一般。
耀州驿的城头上,明军主将李过看着这一幕,笑了笑,然后转头看向城外远处的两座建虏骑军大营,微笑着对身边的李定国说道:“这都过去三天了,建虏还没有什么动静,该不会,他们是在等下雨天吧?”
明军的优势,就在于火器。如果下雨的话,虽然对建虏弓箭兵的弓弦也有影响,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明军这边的战力,影响却是最大的。
“如果真这样的话,建虏就白等了!”李定国听了,当即一本正经地说道,“总督大人事先已经和辽民核实过,这个季节,是很少下雨的。看这天色,也没有一丝下雨的迹象。”
其实,李过也是知道这事的,此时提起,只是调侃下建虏的按兵不动而已。他听了李定国的回答之后,便点了点头又问道:“该不会,建虏的粮食物资,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少吧?又或者,是想等我们耀州驿的粮食物资消耗掉了再攻打?”
李定国听了,稍微想了一会,便马上认真地回答道:“如果建虏的粮食物资不足以发起战事的话,末将觉得,他们就不会派出上万骑军,阻断我们的后路。如果他们是想等我们耀州驿的粮食物资耗掉,估计也不可能。我军有备而来,粮草物资当然是有考虑的,想要耗掉我们的粮草物资,绝对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耗得掉的!”
“那你以为海州的奴酋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就一直按兵不动?”李过见了,不由得起了考究之心,便再次问道。
李定国听了,想了想认真地回答道:“海州主将是爱新觉罗多铎,他以前并没有和我军直接交过手,因此要说怕是不大可能,但其他奴酋都有落败,甚至被皇上俘虏,因此末将估计,他可能是震慑于皇上的威名,还在看动静,如果他确认就只有我们这一部的话,说不定就会领军前来,试图吃掉我们!不管如何,建虏需要一场大胜!”
李过听得不断点头,心中不得不承认,这个张献忠的义子,确实是个打仗的天才,小小年纪,所想的事情却和自己差不多,难怪总督大人对他很器重。对了,好像皇上也很欣赏他!
他正待夸奖一句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动静。
()
………………………………
496 夜袭
只见在北面方向,传来喧哗声,往远处看去,尘土飞扬。稍微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有大队人马开过来了。
“看来是奴酋来了!”李过见了,笑着说道,便大步往北段城墙过去。李定国跟在他身后,也往北面而去。
果然不出所料,到了北面城墙之后,就看到远处有大队的人马,就停在离耀州驿大概五里远的矮山下。步军在那忙碌地开始扎营,而一支骑军却往耀州驿这边过来。从旗号上看,是奴酋,也就是什么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过来了。
建虏对于明军的火器还是有经验的,不敢离得太近。要不然,就可能会和他老子一样被炮轰伤,那就冤枉大了!
多铎并没有只停留在一个位置,而是先看了耀州驿,然后缓缓驱马走动,绕着耀州驿在观察。
通过望远镜,李过同样观察了下这个奴酋的动作之后,便顺口问身边的李定国道:“你有看出什么么?”
“奴酋这是在寻找我军防守薄弱之处,以待来日重点进攻。”李定国听了,认真地回答道,“末将看着,他似乎对于用偏厢车修筑出来的防线更为关心。明日若攻打我军的话,应该重点是西侧那边用偏厢车构成的防线!”
他所指的西侧防线,虽然明军修筑有矮墙,壕沟,还有拒马等等,但是地势平坦,利于骑军突袭。之前也有把地面挖得坑坑洼洼,但是因为可以就地取材,用泥土容易就推平那些坑坑洼洼。而东侧的偏厢车防御阵线,那边是乱石比较多,并不利于骑军突击。
李过听得点点头,又接着问道:“那你觉得,我军该怎么应对?”
李定国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举着望远镜再次确认了之后,才回答李过道:“末将觉得,今晚可以主动突袭,骚扰建虏一次,就算不能打乱建虏的计划,也能打击他们的士气,利于明天的防御作战!”
“哦?”李过一听,不由得转头看向他,带着考究之意,脸色严肃地问道:“今晚偷营?可这些建虏并非无能之辈,也是打惯了仗的。你就觉得,他们不会有防备,能偷袭成功?”
纸上谈兵的话,他是要批的,就看李定国怎么回答了。
李定国似乎没有察觉李过的神情严肃起来了,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认真的态度回答道:“大帅请看,能看出来建虏步军很疲惫。这一点,肯定不会有假。耀州驿离海州,有六十里之远。步军一天路程,大概四十来里就是正常行军。盖州到耀州驿,也是六十里的路程,我军有车营为依托,可以减轻不少行军重量,在傍晚时分赶到耀州驿的时候,末将记得清楚,已经能感觉到有将士疲惫了……”
大帅这个尊称,一开始是称呼总兵的。但在这个时候,副将也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也已经是普遍用上了大帅的尊称。
此时,听着李定国在细节上侃侃而谈,李过刚才还严肃地表情,不由得舒展了开来,显然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他没做声,继续听着李定国在讲述他的判断。
“……从建虏大军到达的时间点来看,他们应该是急行军了一段时间,才能在傍晚之前赶到耀州驿。这和我军一做比较,可知建虏步军必定很疲惫……”
听到这里,李过很满意了,这和他所想的完全一样,他正要开口肯定时,李定国却没有下结论,还在那认真地说道:“……另外,建虏缺粮,平时没有战事时,应该吃不饱肚子。这突然行军,哪怕出发之前吃饱肚子了,可体力和我军必有差距。如此一来,肯定会更为疲惫……”
李过听到这话,不由得大为赞赏,这一点,就连他在刚才那会也没想到,没想到李定国却考虑周全了。不错,不错,是个将才!
这么想着,他嘴巴一张,正待夸奖一句时,却见李定国竟然还在阐述他的理由:“……从近段时间来看,建虏那边能吃的东西很少,就更不用说吃肉了。如此一来,建虏军中,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入夜之后会成瞎子。而这,利于我军在夜间偷袭。今天又是月初,月光并不够亮,也利于我军偷袭。”
说到这里,李定国终于总结说道:“如此种种,末将以为建虏哪怕有军令严肃夜间防范措施,可效果却不会怎么样。今晚偷袭,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取得战果!末将愿立军令状,不胜不归!”
听到这里,李过已经无话可说了。愣愣地看了一会李定国,伸手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认真地说道:“不错,准你出战!”
领了军令,李定国就下了城头,去挑选夜间出战的将士了。不过李过还是站在城头上,并没有离去,观察着那奴酋,一直到奴酋回转营地,他才交代下去,夜间加强防范,别是建虏也来偷袭,阴沟里翻了船。
时间慢慢地流逝,夕阳落下,夜幕终于降临。
就像弯眉一般的月亮,挂在空中,似乎还没有醒醒来得更亮。
耀州驿附近,都是很安静,除了夜风刮过,催着旗帜猎猎作响之外,就偶尔有夜枭的叫声而已,还有战马的嘶鸣声。不管是明军这边,还是城外的建虏,似乎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夜色慢慢地深了,整个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了风吹旗帜响声,其他声音也都没有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定国却领着两百明军,从耀州驿南侧城墙溜下,消失在夜色之中。城头上,李过没有睡,目送着李定国离开。
在城中,有五百骑军,已经悄然而起,正在吃着东西,默默地等待着什么。
俗话说得好,就没有绝对能胜的战事。虽然这次的夜袭,确实是有大概率能赢,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李过就怕李定国夜袭出现问题,这样的将才,折损就太可惜了,因此,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他就准备派出骑军接应。
“呼呼呼……”
“哗啦哗啦……”
风吹林动之外,就再没别的声音,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李定国领着挑选出来的两百明军将士,才摸到建虏大营的外面。
建虏大营,占地甚广。虽然修筑的时间短,毕竟到达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可其营地的布置却极有章法。
整个营地,分为多个营盘,每个营盘之间,都有一大块空地隔开彼此。营盘之间,都有举着火把的军卒在巡逻。
营地外侧,是草草树立的栅栏,栅栏的外侧,所有的杂草杂树,都已经被建虏清理掉,是一块没有任何遮挡的空地。
栅栏的内侧,隔个五六丈,就有固定岗哨,应该是站在什么上面,站得比较高,望得远。而每座固定岗哨的下面,也就是沿着栅栏的里侧,又有一队队的流动哨在巡查。
不得不说,建虏营地的防御,还是很到位的。
李定国躲在远处,看到这些情况之后,却并没有任何沮丧。只见他抬头看看天色,心中估算一下之后,便拍了三下身边的亲卫示意一下,而后他的亲卫又给他身后的人,轻轻地拍了三下,就这么一直往下拍。每个被拍的人,都卷缩了身子,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夜色越来越深,有明军将士似乎还真得要睡着时,他身边的其他将士,便会立刻拉着战袍唤醒。和这些将士不同,李定国从头到尾,就没有一丝困意,一直睁大了眼睛在看着建虏营地。
不得不说,连来偷袭的明军将士都有困意,建虏大营内的岗哨就更不用说了。
李定国很清楚地看到,建虏营地内那些固定岗哨,已经开始打起哈欠,转而打起瞌睡来。不过他们应该也知道自己职责在身,眼皮子打架一会,就赶紧睁开眼睛看看。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岗哨睁开眼睛之后,是看营地外面的动静。但是,到了后来,他们睁开眼睛看得第一眼,不是营地外面,而是去看流动巡逻的建虏走到哪里了?看到离得还远,就赶紧多眯一会;如果离得近了,就会打起精神,装出很敬业的样子。
又观察了一阵之后,李定国忽然拍了身边亲卫两下。顿时,他的亲卫就一下精神了起来,也立刻给身后的同袍拍了两下,就这么一串下去,所有明军将士都变得非常精神起来。因为他们知道,李定国已经传下信号,就要开始动手了。
在建虏营地内,流动岗哨再次走过之后,固定岗哨上的建虏立刻抓紧机会眯一会,可在营地外面,李定国却忽然一挥手,发出了命令。
那些都在严阵以待,盯着李定国动作的明军将士,看到之后,就立刻动了起来。真有那种静若处子,动若突兔的感觉。
最先摸上去的几名明军将士,早已张弓搭箭,往前离得近一些,到了那片空地上之后,有十足把握了,便瞄准了那些固定岗哨一箭射了过去。
“梆梆梆……”
寂静的夜色之中,弓弦震动的声音,确实有点响亮。按理来说,久在军伍之中的老卒,对此都会很敏感。然而,那几个建虏固定岗哨,迷糊的不要不要的,反应比平常不知道慢了多少。
近距离的离弦之箭,转瞬即到,几乎是一箭一个,都是脑袋上中了箭。
在最先的神箭手身后,立刻有明军将士用摸出的火镰火刀,第一时间打出了火,烧着了火把。每个火把的周围,都是弓箭手的同袍,搭在弓弦上的箭头伸了过去,一下就点着了箭头处绑着的引火之物,然后,一支支地火箭,便往建虏营地的帐篷内射了过去。
这时候的动静,就有点大了。隔壁远处的建虏岗哨惊醒过来,同样打瞌睡的他们,睁开眼睛的第一时间,就看到灿烂的流星一道道地划过夜空。再定睛一看,才反应过来,是火箭!
看着营地内的一个个帐篷被火箭引燃,可里面的人显然睡得极死,根本就没有反应。顿时,这些岗哨吓得魂飞魄散,顿时敲响了警锣。
“铛铛铛……”
警锣声在夜幕之下,格外的响亮。原本就是轮值防范偷营的建虏立刻惊醒过来,第一时间冲出了帐篷。他们有的人,立刻跑向栅栏处,预防明军的冲击;有的人,则立刻开始巡查军营,如果有军卒不得军令,敢出营帐的话,那是杀无赦的。
突然被偷袭,慌乱是有,但并没有形成炸营的效果。哪怕营地外面的明军,大声喊叫着,制造明军大举突袭的动静,也没有引起建虏营地内多大的恐慌。这让一直在观察着,看是否能趁机扩大战果的李定国见了,不得不佩服建虏确实精锐之外,也遗憾这次的夜袭效果,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好了。
他也是果断之人,看到不会有进一步的机会之后,立刻下令撤退,不带一丝犹豫的。
事实上,其实李定国也是高估了建虏的精锐。
没错,建虏确实有不少精锐,可在这支军队中,有不少蒙古人。他们擅长的是骑射,并不是军纪严明的攻防之战。之所以没有出现李定国所预料的情况,不是说这些蒙古人不怕,而是他们平日条件太差,行军六十里后太累,睡得太死,压根就不知道有明军夜袭。
不过不管怎么样,李定国的这次夜袭,还是造成了建虏一个营盘的损失,被火箭给烧没了,只是因为各营盘之间有隔离带,又有建虏及时采取措施,才没有影响到其他营盘。
多铎被这个动静惊醒,看着烧掉的营盘,还有焦炭般的死人,以及闻着肉香,第一次,他感觉到了耀州驿的战事,怕是不好打!不过这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引发了他的斗志。
偷袭的明军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多铎并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不知道,黑夜之中,这是不是明军的引蛇出洞之策。他清楚地记得,多尔衮当初的塔山之战,就是因为连夜突围的原因。这要是派兵追出去,万一中了明军的埋伏怎么办?
敌暗我明之下,还是要慎重。
此时,就见多尔衮恶狠狠地盯着耀州驿,心中发狠,暗道:等着瞧,明狗!
妙书屋
………………………………
497 新一代戚家兵
第二天一早,建虏大营就喧哗起来。不少蒙古人军卒起来后一看,立刻惊讶地发现,怎么死人了?
回过神来,知道是明军偷营之后,他们不由得纷纷庆幸,庆幸自己的营帐不在最外侧,没有在明军偷袭的那个方向。
按理来说,建虏特别是蒙古人军卒昨天那么疲惫之后,今天其实还是有后遗症的,最好是再休息个半天或者一天什么的,真正缓过来之后,再发起战事为佳。
但是,多铎却下令埋锅造饭,也是舍得出血,让他手下军队饱餐一顿,然后便下令整队出营,准备攻打耀州驿。
“呜呜呜……”
悠长的号角声不时响起,建虏军队一队队的列阵而出,在骑军的护卫之下,逼近耀州驿这边。
与此同时,在耀州驿的南边,那两座建虏的骑军大营也做出了回应,全都拥出建虏骑军,也在向耀州驿靠近。
乍一看,就见耀州驿的四面八方,几乎漫山遍野的,全都是建虏军队,光看这个场景,很是有点吓人。
然而,耀州驿的明军,虽然已经严阵以待,可从他们的脸色上看,却全无半分紧张之感。很显然,如今的明军已经有足够的心理素质,来应对这种情况了。
远处的多铎,观察到明军的这种情况,让他又一次意识到,如今的明军,已经不是以前的明军了。如果是以前明军的话,大清军队展现出这种威势之后,就能在明军军卒的脸上,看到惊慌失措的表情。他们的动作也会僵硬,甚至列阵都很难完成。
看清楚了之后,心中已经有了大概了解,不过不管怎么样,仗到了这个份上,那是必须要打的。
按照他昨天想好的作战方案,就见多铎传过吴克善,冷声喝道:“你部抽调精锐骑军,佯攻耀州驿西侧防线,气势要猛,吸引明军开枪,或者开炮,消耗他们的弹药。另外,准备绳索,能拖走那些拒马就最好了!”
吴克善听了,便抱拳领命,对于这个军令,他是没有拒绝的。以前和大清军队协同作战的时候,也曾这么干过。只要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