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明国皇帝的奸计?”

    围点打援的招数,建虏以前也用过很多次,因此,他们自然对此都是非常熟悉的。

    豪格听了,稍微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毕竟对于大清来说,以前用围点打援之策,其实是迫不得已。那是打不下城池,只好围而不攻。但是明国不一样啊,他们有大量的火炮,那可是最好的攻城利器,没道理围而不打的。

    但是,明国就是围而不打,那不就是明摆着,明国皇帝是另有目的么?

    这么想着,他便点了点头道:“好像有道理,明国狗皇帝是出了名的奸猾!”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岳托却还没完,继续说道,“从历次之战中,好像我大清内部有明军细作,如果我分兵赶去援救,万一泄露的话,就白白便宜了明军了,这一点,又不得不防。可笑那多铎却不长记性,还想着让我分兵去偷袭耀州驿,断明军退路。真要那样,就正中明国狗皇帝的下怀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豪格最后提高了声音总结道:“因此,我才会一直等着你,我们两处合兵一起,那明国狗皇帝不管有什么阴谋诡计都没有用了!”

    听到这话,豪格又是点点头。大清内部有明国细作的事情,那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之前的时候,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摄政王,凌驾于他们之上,就是因为草原之战,唯独北征索伦部的多尔衮是可以排除嫌疑的。由此,他当初还大张旗鼓地排查明国细作,甚至还想着审问他们这几个亲王。只是很可惜,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挖不出明国细作到底是谁!

    “那现在海州那边怎么样了?”豪格感觉附和岳托有失身份,因此在点头之后立刻转移了话题问道。

    岳托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很好的理由,见豪格没有继续,他也就不再解释,回答豪格的问话道:“还能怎么样,明国狗皇帝继续围着海州而已!”

    他这话音刚落,就见到有信使飞驰而至,老远看到他们两人,就在那大喊了起来:“明军全力攻城,海州危矣,豫亲王急求救援……”

    听到这话,岳托和豪格都不由得一愣。明国皇帝不是一直围而不攻的么,怎么突然之间就开始全力攻城了?难道是又有什么阴谋诡计?

    说实话,他们两人都有点忌惮。

    等信使到了近前,岳托便连忙问详细情况,知道明军三面围城,皆开始大规模攻城时,就有点疑惑了:难道明国狗皇帝真得是要拿下海州了?

    不管是岳托,还是豪格,总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什么阴谋一般。因此,他们两人,谁都没有立刻就决定救援。

    “你说,明国狗皇帝这是想干什么?”岳托紧皱着眉头,转头看向豪格问道,“怎么突然之间,就变了呢?”

    “该不会,一直等不到你出兵,觉得围城打援没什么用处,所以就开始攻城了吧?”豪格想着,得到了一种可能性,便回答岳托道。

    岳托听了,并没有肯定这种猜测,而是怀疑道:“该不会,是故意装个样子,等多铎的求援信使一到,便立刻切断求援之路,而后转移兵力埋伏,等我军救援,突然杀出……”

    豪格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便顺口说道:“有可能,切记不能上明国皇帝的当!”

    “好,英雄所见略同!”岳托一听,立刻说道,“那我们再等等看,派出探马探听海州战事再说!”

    反正也就六十来里路而已,并不是太远。

    于是,不管是岳托,还是豪格,都没怎么把这个消息当回事。可惜多铎不知道,要不然绝对会气得吐血:老子都快死了,你们还墨迹,猪啊!

    不过,岳托和豪格也没安生,不到半个时辰,多铎的求援使者又十万火急地跑来了,这一次,岳托终于感觉到有点不对了。如果不是海州战事真得危急,多铎应该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求援。

    豪格疑惑地问道:“该不会明国狗皇帝还是在演戏,就是想演得真一点,让我们好去救援吧?又或者是多铎夸张了,想让我们分担他的压力?”

    “不至于吧?”岳托有点担心了,如果真得坐视海州沦陷,多铎全军覆没的话,那他们两人,特别是最先赶到的岳托,就绝对罪责难逃了,“搞不好明国皇帝还真是要打下海州为目的了,我看,不能再拖了!”

    有豪格的骑军加入,目前鞍山驿堡这边的大清军队,已经达到了骑军两万五左右,步军两万。这么多的兵力,就算明军打援又如何,难道还会怕了不成?

    基于这种想法,岳托改变主意,当即催着豪格做准备,一起前去救援海州。

    “我军刚到,你先出发,我这边歇息之后立刻赶上如何?”豪格在这时候,却还是不积极,当然,理由自然也是合理的,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岳托无语,凝视着毫不在意的豪格,心中想着,这厮什么时候学会保存实力了?

    刚才他明明看到,豪格领着的骑军,根本就不疲惫好不好,又不是急行军过来的。而且再怎么样,也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人马应该都已经歇过来了。

    正在这时,又一个多铎的信使赶到了,说明军马上攻占城墙,再不救援,就真得来不及了!

    岳托听到,连忙问细节,边上的豪格,也立刻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当他们两人听到信使说,明军用大量红夷大炮轰城墙,并借助火炮的掩护,还用投石车往城头投入猛火油,万人敌之类……只是听到这里,他们两人就都知道,多铎绝对没有夸张,海州是真得危险了。

    于是,两人就立刻抛开了心中的小算盘,立刻整军出关,驰援海州城。

    …………

    此时,海州城这边,大明步军,确实已经占领了几段城墙,不过暂时没法攻入城内。建虏的弓箭手就躲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往城头上射箭。不得不说,建虏的神箭手确实有不少,在第一批大明步军试图扩大优势,攻占更多的城墙,并往城内攻击的时候,都被建虏弓箭手给射了回来。

    崇祯皇帝闻报,便下令佛朗机炮装散弹,运炮上城,准备用火炮开路。如果有必要的话,再用猛火油烧城,把建虏都给烧出来。

    不过就在这时,崇祯皇帝一直关注着的窃听系统处,潜伏在鞍山驿堡外面的明军夜不收身上的丙级窃听种子反馈回了信息,说建虏大规模出了鞍山驿堡,往海州城而来。

    见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便没再继续下令攻城,反而下旨,三处营地的明军全都集结到南面大本营,放弃另外两个军营,准备开始第二阶段的战事。

    这个时候的建虏军力,还是没法轻视的。他们的战力,其实并没有多少削弱,只是崇祯皇帝在之前打仗的时候,都是以多打少,制造足够的局部优势,让建虏发挥不出他们应有的战力而已。

    对于崇祯皇帝的旨意,各将都毫不迟疑地执行了。不过心中多少有点疑惑,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攻下海州?就算有上万,可要是能打下海州的话,那就等于是往建虏的眼皮底下扎下了一颗钉子了!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告诉他们,建虏援军马上就到。总兵力估计和己方差不多,甚至还略有多一些。此时再攻城,已不是最佳机会。

    事实上,崇祯皇帝之所以对海州城发起大规模的攻势,就是要把鞍山驿堡那边的建虏给吸引出来,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其实已经是可以了。

    旨意传下,明军这边便以大本营为基础,以车营为依托,步骑结合,组建了一条新的阵线。刚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来自鞍山驿堡的建虏骑军就出现在海州地域了。

    在辕门处,遥望远处探头探脑地建虏前锋,崇祯皇帝大声喝道:“贺人龙,虎大威,曹变蛟何在?”

    “末将在!”贺人龙、虎大威、曹变蛟三人一听,立刻应声而出,大声回应道。

    崇祯皇帝严肃了脸,盯着他们,当即下旨道:“你三人各领三千骑军,给朕把这些鞑子骑军给驱赶十里之外,不得让他们再有嚣张之举!”

    “末将遵命!”三人听了,毫不畏惧,反而是兴奋地答应一声,立刻告退,随后就领着骑军,分三路,根本不管海州城,直扑原野上的建虏前锋骑军而去。

    经过这么多胜仗的积累,大明的骑军,早就把杀鞑子当作是自己难得立功的机会。看见建虏骑军,根本就没有以前的畏惧,反而是眼睛冒光,就好像猛虎看到猎物一般,猛扑过去。

    反而是建虏骑军这边,对于骠骑营的大名,是听闻已久,知道这支骑军是明国最强大的骑军,虽然说没有特别恐惧,但是,面对这支骠骑营的时候,都是特别慎重的那种。

    而且他们奉命增援而来的时候,不管是岳托还是豪格,都有嘱托过他们,明国皇帝诡计多端,千万小心。因此,当他们看到明军扑过去的时候,根本就不敢交战,直接就回退了。

    而在海州城,多铎在明军退去的时候,就知道肯定是鞍山驿堡那边的增援到了,便松了口气,连忙让人去修补城墙,重新占领城头。

    部署完这些命令之后,他也重新登上了城头,看着城外远处的明军大营,恶狠狠地说道:“本王就不信了,你们这些明狗到底有多少火药和猛火油之类可以消耗的?有本事,再来打一次试试?”

    狠话放出去之后,多铎就看到了明国骑军追赶大清骑军的一幕。看到明军的凶狠,他就仿佛看到了以前的大清骑军的影子。

    多铎不是没眼力,一眼就看出,明军并没有因为大清这边有援军来了而影响他们的士气。相反,明军似乎还很兴奋,看来,这一仗,还有得打!

    …………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明国骑军早已退回他们的大营,大清援军,也从北门陆续开进海州城了。

    多铎闻报,不管怎么样,都要去迎接一下。

    豪格一看到多铎出现,心中就忍不住得意。以前嚣张,如今还不是要靠自己来救他。这么想着,他便哈哈笑着说道:“豫亲王果然名不虚传啊,在几倍明军的攻打之下,还是守住了海州城,厉害,厉害!”

    多铎一听,有点诧异,他没想到豪格竟然没有借机损他几句,反而是夸起他来了。这么一来,多铎对豪格的印象顿时大为改观,不管怎么样,终归是豪格来援不是,因为,他就准备开口道谢一下。

    可谁知,豪格在说完之后,却转头看向和他并肩的岳托道:“不过明军见到我们,却马上就退了,看来明军其实也不过如此而已!”

    “……”多铎一听,顿时,那脸就一下涨得通红。

    明军不过如此,却打得他多铎差点没守住海州,豪格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在说他多铎无能!

    于是,他立刻改口说道:“你懂什么?本王佯装败退,消耗了明军多少军械物资,你知道么?要是你来守这海州城,估计明军万炮齐鸣时,你就吓得逃了吧?”

    “你……”豪格一听,顿时大怒,当即厉喝道,“好,既然如此,来来来,你继续守海州,我们回去!”

    岳托见此,只能是当个和事佬,互相之间一堆劝,总算让他们两人不再争吵。

    到了州府大堂坐定之后,岳托便开口说道:“如今摄政王已经下令全国征兵,不日即将领军到达,不惜一切代价,留下明国皇帝。你和明国皇帝也已交战多日,觉得如何才能拖住明军,不让他们在主力到达之前跑了?”

    妙书屋


………………………………

507 向皇太极和努尔哈赤祷告

    多铎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因此,在刚听到时,很是愣了会,等反应过来之后,不由得很是兴奋。

    被明国皇帝突然的进攻,杀得他步军损失大半,甚至连海州都差点失守。这要是不找回场子,那就是他多铎也摆在明国狗皇帝手下,这是他非常不愿意的事情。

    动员全国之力,要把明国皇帝留在辽东,这是多尔衮下的决断,那他多铎就更是拥护。

    因此,在多铎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兴奋着,带着一点诧异之色说道:“难道你们还怕明国皇帝逃跑?”

    “要是知道我大清举国之兵前来海州决战的话,要换成我是明国皇帝,肯定是要先撤退的。”岳托听了,淡淡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道。

    “关键是不知道呢?”多铎刚说到这里,忽然就愣住了。大清国内有明国细作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因此,这不知道的假设,他就没有再继续下去了。

    稍微沉吟一下后,多铎的脸色就严肃了很多道:“这个事情,至少目前来说,明国皇帝应该还是不知道的。要不然,你们来援之后,他不会派骑军反攻。刚才我在城头上,看得很清楚,明军根本就没有一点退兵的意思!”

    “这个不好说!”岳托听了,却是摇摇头道,“明国皇帝老奸巨猾,搞不好就是在撤退之前先打一仗,然后当我军没防备的时候就撤走了。”

    豪格听了半天,这时候才插话问道:“那怎么办?”

    多铎稍微沉默了一会才说道:“如果能断其后路就好了,可如今我们和明军的兵力相差不多,且明军的骑军也有一万多骑,而车营又能有效地克制大清骑军,这个事情,有点不好办啊!”

    “那就这样,派骑军冲过去,占领耀州驿如何?”岳托这个时候,想起多铎之前的建议,便说出来征求意见道。

    如今大清骑军,全部合起来,大概有三万多了。分出一万多冲过去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三千的话,那是大概率羊肉虎口。

    可多铎听了,却是摇摇头道:“骑军不善守,如果我们眼下就去截断明军退路的话,必然招致明军的疯狂反扑,耀州驿的骑军就会有危险。”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立刻问道:“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在摄政王领主力马上要到达的时候,再出兵截断其后路。而在此之前,就一直粘着明军,不让他们能有下定决心逃窜的机会!”

    对于这个,他是深有体会的。

    当初从耀州驿撤军的时候,骑军要想撤回海州,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步军要撤回来那就难了。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当初他也不会把步军丢下,自己领着骑军逃回海州的。

    明军这边应该也一样。

    明国的骑军大概就一万多,绝对不到两万,其他三万多就都是步军,车营和炮兵什么的,全都算在这里面。如果和大清在交战状态,明国皇帝要逃跑的话,必然会遇到多铎之前遇到的难题:步军还保不保了?

    而要让明国皇帝为难的话,那大清这边就必然要给明军那边有足够的压力。让明国皇帝忌惮,一旦后撤的话,大清这边的趁势进攻,很可能会把明国步军全部吃掉。

    不管明国皇帝多有钱,损失三万多步军,那是绝对会非常心疼的。因此,只要有机会,就绝对不会丢下步军的。

    就这个理由,多铎给其他两人解释了一遍。

    岳托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点点头道:“有道理,虽然我们进攻,而明军又善防守,会让我军的伤亡大一些。可只要拖到摄政王领着主力赶到,那损失多少都是值得了!”

    见他附和自己的看法,多铎正高兴着,可这时,豪格却插话说道:“万一明国皇帝压根就不知道摄政王领主力赶来呢?”

    “……”多铎和岳托听了,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无语。

    有这种可能性么?当然是有的,刚才多铎自己都还怀疑过,明国皇帝应该是还不知道的。

    如果明国皇帝真不知道摄政王领主力赶来的话,以目前双方兵力的对比,明国皇帝肯定不会主动就马上撤走了。真要这样的话,要豁出损失主动攻打明军,就没必要了。

    要知道,大清的军队已经损失过多,再多损失,那都是非常心疼的了。

    由此,三人都是沉默了一会,忽然,岳托和多铎异口同声地说道:“要不看看情况再说?”

    如果看到明国皇帝要有走的意思,那个时候再全力进攻,拖住明军不让走,也是可以的。除非明国皇帝说要走,只是带着骑军一跑了之。要不然,大军要开拔,那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么想着,三人便达成了一致意见,就准备看看情况再说。当然了,他们的决定,也少不了立刻派人回去给路上的多尔衮禀告。

    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多铎身上有甲级窃听种子,他们所讨论的事情,崇祯皇帝都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甚至崇祯皇帝还比他们三人更确切地知道,多尔衮领军到什么地方,离海州还有几天的路程等等。

    因此,崇祯皇帝看完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之后,便淡淡地笑道:“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朕要说,再多的臭皮匠,也赢不了朕!”

    “陛下,您说什么?”边上站着的伍忠听到声音,但是却没听清楚,只好问道。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一笑道:“没什么,明日的时候,卿再指岳托和豪格给朕看看。另外传旨给各总兵,好好休息,这几天免不了要去找建虏麻烦!”

    “末将遵旨!”伍忠一听,答应一声,没再多想,立刻便去传旨了。

    第二天的时候,多铎和岳托等人还有点担心,结果没想到,明军竟然主动来进攻,一点都没有撤退的意思,这让他们三人都是大喜过望。

    “哈哈,看来明国狗皇帝这次是在劫难逃了!”豪格当即哈哈大笑道。

    岳托却是皱了眉头道:“看来明国皇帝还是没有得到消息,那么问题就来了,明国细作应该不是我们三部手下了,对不对?”

    一听这话,其他两人顿时就愣了愣。事实上是,就连岳托自己都愣住了。

    因为按照他说得这个逻辑的话,那明国细作就只能是代善和阿济格两人的手下了。阿济格不去管他,代善是他爹,他爹手下,搞不定会和他也有点牵扯都不一定。

    他正在想着,豪格却是先回过神来,如获至宝,当即哈哈大笑起来道:“没错,肯定是这样的。这下好了,这仗之后,严查他们两个。不但阿济格要查,代善老儿……”

    说到这里时,他看了岳托一眼,然后不在乎地继续说道:“……也要查!这个事情,关系到我大清的国运,一定要彻查到底!”

    这个时候,阿济格已经倒向多铎和多尔衮这边,因此,多铎是不想查阿济格的。可是,如果明国细作真在阿济格手下的话,那也必须是要查个明白的。不过,最好是由他或者多尔衮来查,不让别人,特别是不让豪格插手是最好的。

    这么想着,多铎便立刻转移话题道:“眼下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保持给明国皇帝的压力,却又不能让明国皇帝感觉压力太大而撤退。因此,我建议,我们三部轮流出战,就和明军耗着,保持僵持就是最佳的了!”

    听到这话,岳托也是立刻附和道:“对,如今最重要的,还是不能让明国皇帝跑了!我们应该要先有这个心理准备,损失多点就多点,千万不能让明国皇帝跑了!”

    豪格见他们两人都是这么说话,又逮着他商议具体拖住明军的事情,便没法子,只好把查内奸的事情先放到一边去再说。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明军和建虏那是打得轰轰烈烈起来。

    “轰轰轰……”

    “呯呯呯……”

    “嗖嗖嗖……”

    “哇哇哇……”

    火炮轰鸣声,火枪射击声,弓箭声,喊杀声,成为海州城外的主旋律。

    建虏这边,出动步骑攻打明军大营;而明军在防守的同时,也会出动骠骑营趁机反击,战事打得那是非常地激烈。

    正如几个奴酋所担心的,双方兵力差不多,可明军的装备要精良得多,又善守,有火器助阵,因此,建虏损失就有点大了。

    但是,不管是岳托、多铎还是豪格,都是咬牙撑着的,要迷惑明军,一直拖着明军等到多尔衮领主力赶到。

    当然了,他们三人毕竟也肉疼自己的手下损失,因此,那是一天一派信使,加急赶回去催着多尔衮快点赶到海州城。

    不过要征调全国兵力,多尔衮的事情也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但是,他也知道,不能拖太久,于是,也是各种严旨催促,甚至还让先集结的先走,后到的追赶。

    就这么着,等阿济格到盛京的时候,多尔衮已经先一步到辽阳了。

    他并没有在辽阳休整,而是日夜兼程,催着手下赶路,这一日,终于赶到鞍山驿堡之后,他才让大军休整,同时,他焦急地等待海州那边的信使。

    如果明国皇帝这个时候跑了的话,那他就真得要气得吐血了。眼看成功在即,可千万别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尔衮心中想着,甚至都向皇太极和努尔哈赤祷告,希望能保佑明国皇帝还在,让他不至于前功尽弃。

    坐等不是他的作风,信使同时派出,前去告诉海州那边,他这边再有一两天的时间,就能赶到。

    刚派出信使之后,从海州来的信使也到了鞍山驿堡。

    多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