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远处耀州驿防线里面的明军身影,所有进攻的军卒,都呐喊起来,以此给自己壮胆。
前进,前进,再前进。
到了火炮射程之后,他们就开始提心吊胆起来,就怕明军一炮轰过来刚好轰到自己,那就铁定没命的。不过火炮这东西真要找上门,那是躲都来不及躲的,就只有向长生天祷告,希望铁弹不要往自己身上招呼。
忽然,“轰”地一声,明军防线那边,终于响起了一声炮响。
好家伙,听到这炮声一响,密密麻麻进攻中的各族军卒,竟然全都不约而同地趴下了。那整齐的动作,就好像事先练过一般。
不过,明军那边,就只是响了一炮,一共也就五个倒霉鬼而已,其他人松了口气,没听到明军继续炮击,被后面的建虏催着,就只好继续爬起来再前进了。
在耀州城头上,李定国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就给崇祯皇帝解释道:“陛下,这些鞑子毫无斗志,如此一来,末将敢肯定,劝降一定有用!”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不过没有说什么话。之前已经定好了让李定国指挥的,就让他指挥,不加干涉。
根据李定国之前的奏对,如果鞑子发疯般地进攻,那就要先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耀州驿是块铁板,不是他们能攻破的,然后再劝降,才会有效果。
不过如今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发疯般地进攻,既然如此,那也就不用多耗费弹药军械了。
和他们完全相反的是,多尔衮这边,看到各族军卒这么胆小,不由得眉头皱成了一团。未战先怯,这一战,怎么可能打得赢?
“他娘的,还有这样打仗的?”多铎也是看得恼了,当即破口大骂起来,“不行,绝对不能让他们这样打!”
说到这里,他也不请示多尔衮,就立刻命令自己的亲卫,让擂鼓的加快擂鼓速度,并去给督战队传令,督促那些胆小鬼加快攻击速度。
“咚咚咚咚……”
战鼓声,变得急促起来,毫无意外,这是在催促。
建虏的督战队,也开始往前,一直到火炮射程界线才停住,大声喝骂着,让他们进攻。
在多尔衮前面的吴克善,阴沉着脸,看着自己派出去的一千军卒,被赶去明军阵线,他知道,这一千族人,肯定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可是,明知必死,他又有什么办法,除了嘱咐他们见机行事,不要真拼命,最好让其他族的进攻吸引明军的注意之外,还能怎么样?
不管各族军卒再怎么墨迹,终归是在前进,离明军防线自然也就越来越近。
然而,事情就有点奇怪了。明军那边,竟然真得没有再开炮,不但红夷大炮这些远程火炮不开炮,就连佛朗机炮也没有见到有开炮。再往前,那就是弓箭的射程,这边也可以用弓箭还击了,明军还不动手?
说实话,事情出乎意料之外,进攻的军卒就更没底了。
这个情况,说实话,让远处观战的多尔衮等人,也是很意外。他们同样不明白,为什么明军不还击?难道明军不知道,再放近之后,不管他们怎么防,一旦被弓箭攻击,那必然也会是有伤亡的。而且离得越近,到时候冲起来,搞不好就能冲进去了。
诧异之下,多铎不由得问多尔衮道:“该不会,明军的弹药其实比我们预料的要少很多,甚至根本就没多少了?”
“不大可能!”多尔衮听了,当即摇头道,“就先看吧,看明军怎么应对这次进攻。”
说完之后,他对亲卫命令道:“传令,攻击!”
命令传下,原本战鼓虽然急了不少,可还是有韵律的。但多尔衮的这个军令一下,那战鼓就急促地敲了起来。给正在进攻中的军卒传递信号,让他们立刻发起冲锋了。
那些进攻中的各族军卒一听这鼓声,看着一箭之地外的明军防线,一咬牙,左右是个死,都到这份上了,冲了。
正在这时,忽然他们就看到明军阵线那,跳出来不少军卒,也没有多少防护,就迎面向他们走去。
如果是反冲锋,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又一次的意外,让这些军卒都是愣了下。随后,他们纷纷发现,对面出来的明军军卒,好像很脸熟,接着,他们惊讶地察觉,对面这些,不是自己的族人,传说中已经战死了的么?
正惊讶着,那些人就开始喊话了。
远处,多尔衮等人,也是再次诧异,这是什么情况?
他们连忙定睛细看,却因为离得太远,看不清楚,就只是知道,派去进攻的军卒,在和明军反冲锋的军卒,就在两军阵前说话。对,没错,他们在说话,彼此之间,并没有打起来,只是站在那里说话。
“……”这个情况,太诡异了,多尔衮等人,都有点傻眼了。
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啊!
多尔衮的直觉告诉他,情况绝对不妙,这个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因此,他立刻叫过一名亲卫,真要下达军令时,却看到那两军阵前,进攻中的军卒,竟然有人挥舞着手,在跟自己人,似乎情绪激动地说着什么话。再然后,他们竟然弃了手中的兵刃,投降明军了!
“这……”
叫天说
感谢书友20180322002926278,mytek的1000起点币打赏!
………………………………
517 公布细作身份
虽然并不是所有军卒都投降了明军,充其量,也就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其他人,都还在犹豫观望,甚至有不少人都转头回望,也不知道在看啥。
可多尔衮却知道,绝对不能这样下去了,要不然,很可能剩下的那些军卒,都会跟着投降。
于是,他立刻下令鸣金收兵。他要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那些人临阵叛变!
要是不搞清楚这个原因,他怕下次进攻的时候,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真要这样的话,这个仗,就根本没法打了啊!
“咚咚咚”的鼓声很快消失,转而响起了急促地“铛铛铛”地一声。
听到鸣金声,那些犹豫中的军卒,有不少人就后撤了,还有人在犹豫。最终,有的被撤退的人给叫了回去,也有的没有回去,而是投降明军去了。
原本以为轰轰烈烈,不对,是非常惨烈的这一战,竟然以死伤四五个人,投降明军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而结束了。
那些军卒退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和他们自己部族的人嘀咕起来。
刚才发生的一幕,不但多尔衮等人诧异,就是他们本族人,本族的族长、头目等等,也都是非常诧异的。因此,当然要在第一时间问个清楚。
等到多尔衮的传令兵到的时候,各族中都已经乱哄哄地闹成了一片,似乎在争论什么事情。
得到军令,各族族长纷纷赶去多尔衮那边。事实上,就算多尔衮不派人去传他们,他们也要去找多尔衮的。
到的各族族长,有先有后,其中吴克善是最先到的。
他一见多尔衮,不等多尔衮先说,就立刻抢先问道:“孔有德是背叛大清了?抢了大清粮仓的,不是北方蛮人,而是明军京营骑军,为首的是吴三桂那厮?”
“……”一听这话,多尔衮顿时就愣住了。他没想到,吴克善问的,竟然比他还清楚地多。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大恨自己。
说实话,多尔衮对崇祯皇帝是非常重视的。因此,之前的时候,他都再三派人给多铎强调,一定要注意明国皇帝的踪迹。因为他料定,明国皇帝和他的御林军,才是明国最强的军力,也是对付大清最强的杀手锏。如果他们不出现,那明军的举动,都可能是虚的。
也正是明国皇帝和他的御林军在海州这边出现,多尔衮才算确定,明军这次攻打海州是其真实作战目的,因此,他才会如此布置,不惜一战。
只是没想到,明国皇帝在这一战中,竟然一反以前的做法,以他自己为诱饵,也没派关宁军,而是派出了京营骑军抄了大清的命脉。就是没有料中这一点,以至于被明国皇帝釜底抽薪,才有了如今这么艰难的处境。
其实,这还真不能说是多尔衮有多笨!实在是在崇祯皇帝手中,有太多的牌可以打。多尔衮就算再能,又能应付得了多少?
就说这次,就算他把京营给算进去了,那崇祯皇帝回头调陈奇瑜那边的宣大军来,又或者抽调郑崇俭那边的秦军过来,多的是牌,多尔衮压根就算不完的。除非崇祯皇帝的金手指给他,那还能用金手指来弥补双方实力的差距。
此时,他回过神来后,自然是立刻否认道:“哪有的事!这是不是明军传得谣言?本王说了是北方蛮人,就是北方蛮人,难不成,还要本王把盛京的八百里加急给你看?”
“还请殿下给看看!”谁知吴克善这一次没有退缩,而是顺杠子就往上爬道。
这时,刚好又有其他族长赶到,听到他们的对话,也都附和着,想要看看那份急报,看到底是明军还是北方蛮子。
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北方蛮子还是明军的差别太大了,他们就想搞清楚这点。甚至还有族长还嚷道:“之前运来的粮车中,是不是还有不少是假的?军中余粮,是不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了?”
听到这个问话,多尔衮是一个脑袋有两个大。那急报,是绝对不能给他们看的。军中余粮不多,也绝对不能让全军都知道,否则军心必乱。
这个时候,他算是明白了。
明国皇帝真是个妖人,对付自己这边的强攻,竟然不是火炮火枪,而是这种揭穿真相的打击。不但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强攻,甚至还让自己难以招架,真是够狠,够奸!
“大胆,反了啊?”正在这时,多铎发飙了,狰狞着脸,用手指着他们厉声喝道,“给叔父摄政王的东西,岂是你们能看的,在叔父摄政王面前,竟然敢如此无礼了?”
不得不说,多铎一惯的形象,确实是有种不讲理,比较蛮横的那种。他这么一发飙,还真是让场面一下安静了下来。
多尔衮见此,不由得稍微松了口气。
可是,他都还没来及说什么,又有后续的各族族长赶到,因为没见到多铎的发飙,因此,在赶来的第一时间,就又向多尔衮提出了质疑。于是,其他族长,便又附和了起来,想要一个真相!
多铎见了,恼怒之极,正要拔刀子的时候,豪格和岳托,以及阿济格都先后赶来了。他们三个人,也被刚才的那一幕给弄诧异了,赶过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因此,刚好又看到了多尔衮面前,好像有事的样子。
豪格稍微一问,大概明白了什么情况,顿时,也是立刻火大,当场就拔了刀子,指着各族族长喝道:“你们这群狗奴才,是我大清的狗而已,竟然还敢如此无礼,真想造反么?”
虽然他们内部有矛盾,可此时,是大清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豪格作为大清的亲王,自然就暴了。
看到这一幕,不少族长心中已经有数。大概率就是明军那边说得是对的,之前摄政王骗了他们。
他们这些人能当上族长,自然都不是笨蛋,立刻从中联想到了很多事情。顿时,他们的脸色都非常地难看起来。
多尔衮看着这一幕,不管他心中其实是想让各族送死,可在真死之前,还是要安抚他们,让他们还能听大清的军令,因此,他就稍微和缓了语气,大声说道:“大敌当前,理当同舟共济,都不得争吵!”
说到这里,他扫视各族族长,又试图解释道:“你们用脑子想想就知道,明军能说什么好话?只要对他们有利的,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急报中有皇家机密,本王才不能给你们看。你们要相信本王,总不能去信了明军而不信自己人吧?”
岳托听了,也是跟着安抚道:“明军眼看就要被我们消灭,自然是狗急跳墙,什么招数都用得出来。稍微有脑子的人,都不会上当,更不用说,诸位都是各族的族长,又怎么可能会上他们的当,对不对?”
听到他们两人的说话,有些族长也不得不怀疑自己刚才的结论,心中想着,难道这真是明军的诡计?
然而,就在他们沉默的时候,吴克善却忽然问多尔衮道:“孔有德到底有没有背叛大清?”
“本王不是说了么,这是明军的谣言!”多尔衮一听,心中很是不满,当即冷声回答道。
吴克善听了,却是用手一指多铎道:“但战事打响之前,我怎么听到他说孔有德背叛了大清?”
听到这话,多尔衮不由得一惊。不用说,之前多铎声音大了一点,是被这东西给听到了。
不过此时,他又怎么可能会承认,当即冷着脸喝道:“本王怎么不知道?”
说完之后,多尔衮扫视了一眼其他族长,见他们脸上全是疑惑之色,便知道不好。
“我就在前面,当时他说刘爱塔、耿仲明,还有孔有德,皆背叛大清……”吴克善立刻说出了他听到的话,用以证明他没有说错。
然而,多尔衮听了,顿时就厉声打断道:“这种时候,你竟然也在假传谣言,蛊惑军心。好啊,本王到现在才知道,原来你就是深藏在我大清内部的明国细作,来人!”
他的亲卫应声而至,吴克善一见情况不对,便连忙分辨道:“我对大清忠心耿耿,如何会是明国细作?我的亲外甥是大清皇帝,亲妹妹和亲姑姑……”
他还没说完,就见多尔衮眼神中带着狠辣,厉声吩咐道:“把他带去阵前,砍了,让明国狗皇帝知道,他的细作,已经被本王发现。这一次,明国狗皇帝没了内应,死定了!”
“多尔衮,你混蛋,连我都敢杀?看你怎么回去和太后交代?”吴克善再怎么样也没想到,多尔衮竟然要杀他,连忙大声威胁道,“你敢杀我,将来你也不得好死……”
多尔衮的亲卫,才不会管你是不是皇帝的亲舅舅,立刻冲了过去,拖着吴克善就走。
吴克善威胁的话没用,便又立刻大声呼唤他的人来救他。
这一幕,吓到了在场的所有族长。在他们看来,科尔沁族和满洲族人是最为紧密的,吴克善的身份,又是大清的皇亲国戚,且对大清贡献甚大,竟然连他都杀。就算是细作,也应该押回盛京受审吧?更何况,从刚才情况来看,搞不好吴克善就是被冤枉的!
科尔沁族的人听到他们族长的求救声,就骚动了起来。不过多尔衮并不给他们机会,立刻调集了满洲族的军队,把他们都围了,刀枪对着他们,谁要敢动,就这架势,那是绝对会冲过去砍的。
吴克善原本在族中的声望,其实就没有他爹布和高。加上他接任族长才一年多点,而且还是在被明军偷袭了大本营,他们寄人篱下开始。在吴克善当族长的这段日子里,科尔沁族过得并不好,甚至还被建虏杀了好多人,而吴克善却并没有为他们讨回公道。因此,眼看着他要被杀,又见满洲族军队虎视眈眈的样子,最终,就连吴克善的几个亲信,都没敢乱动。就怕吴克善没救回,他们先被满洲族人给杀了。
于是,就见吴克善被多尔衮的亲卫拖到了两军阵前,其中一个懂大明官话的亲卫,大声对耀州驿这边喊道:“叔父摄政王发现科尔沁族吴克善乃你们明国细作,奉令枭首示众!”
说完之后,也不等明军那边有回应,就“咔嚓”一道,把竭力挣扎的吴克善给砍了,那首级掉地上,两只眼睛犹怒目圆睁,估计他是到死都不敢相信,他竟然是被污蔑为明国细作死在了多尔衮的手中。
耀州驿城头上,崇祯皇帝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只是冷笑一声,对于吴克善的死,他没有一点在意,无非是建虏在狗咬狗,反正都不是好东西。
不过,他当然不会让多尔衮的目的得逞,便叫过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对他吩咐道:“传朕旨意,让全军喊话,就说多尔衮、阿济格皆被朕活捉过,他们才是朕的内应,朕才把他们放回去的。”
“……”城外的一幕,伍忠同样是看到的,此时听到皇上竟然让人喊这样的话,他不由得无语了下。不过回过神来,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连忙领旨道,“陛下妙计,末将领旨!”
而在城外,多尔衮看到吴克善的人头被亲卫拿回来核验,便冷着脸指着那人头,对其他族的族长说道:“诸位,就是这狗东西是明国细作,每次给明国通风报信,才让大清战不能胜!如今好了,细作已除,诸位安心打仗,自能重新大清辉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正在蛊惑着这些族长,忽然,就听到震天的声音响了起来,是五万明军将士在齐声大喊。这个声音之响,顿时盖过了耀州驿地区的任何声音。
听到那喊声,顿时,听懂的人不由得都傻眼了。他们一个个转头看向多尔衮,还有阿济格,那眼神中满是怀疑。
以前的时候,他们就奇怪,以多尔衮和阿济格在大清的身份,明国皇帝把他们抓住了,断然是没有放回来的道理。可是,事实却是他们两人都被放回了辽东,这很反常啊!
难道,真得如同明军刚才所喊得那样,他们是成了明国的细作,才放回来的?
妙书屋
………………………………
518 要不要这样啊!
得到这样的结论,似乎又变得不可思议。多尔衮和阿济格都是什么身份,他们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投降明国吧?
比如说多尔衮,他在大清是叔父摄政王,几乎可以说是皇帝了。但是,明国那边呢,能给出什么条件?怎么样都不可能他在大清当摄政王更好吧?至于什么把柄,能有什么把柄落在明军手中?
他们正在疑惑着,那些听不懂大明官话的部族族长,或者说是比较耳背,听不大清的,就连忙问身边能听懂的,明军在喊什么?这一回答,让他们顿时就也跟着疑惑了。
只是一会的功夫,现场就“嗡嗡嗡”地一片,大部分族长,眼睛偷瞧多尔衮和阿济格,都在窃窃私语。
多尔衮就算城府再深,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那脸色也是青一阵白一阵。
对他来说,这辈子最耻辱的事情,就是被明国皇帝给活捉了。一直以来,他都想忘记这个事情。可是此时此刻,明国皇帝竟然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在两军阵前,在二三十万人面前,把这个事情,大声地吼了出来。
多尔衮就感觉,自己一下被扒光了衣裳,被这么多人围观。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可是,他偏偏没法否认,因为他被明国皇帝所抓的事情,乃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为此,他也被皇太极关在宗人府幽禁过。
边上的豪格,却没有和多尔衮同仇敌忾,反而嘴角微撇,带着一丝冷笑看着这一切。
多尔衮压过其他亲王,高人一等,对他来说,当然是不服气的。只是当初草原战事确认有明国细作的时候,多尔衮刚好不在,没有嫌疑才力压其他亲王。
这个事情也真是搞笑,如今明军那边,却喊多尔衮这厮是他们的内应。那他这个摄政王,是不是就当到头了?
他正在想着,多铎却忽然厉声喝道:“你们他娘的脑子都有屎么?要真是明国细作,明军会公之于众么?都是一群猪,连这点都想不明白!”
不得不说,他这么一说,好像也有道理。不过,明国皇帝为什么要放他俩回来,这还是有疑问?
如果不是吴克善被杀在前,估计就有族长就想问多尔衮和阿济格本人,到底明国皇帝为什么要放他们回来。只是如今,他们却不敢问了。
经过这会儿的缓冲,多尔衮已经回过神来,立刻抓住多铎说完话的机会,马上严肃了脸,沉声喝道:“诸位,都是明国皇帝的离间之计,大家切勿上当。今日一切种种,皆是因为明国皇帝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感觉要守不住耀州驿,才会出此下三滥的招数。一眼便能看穿,大家肯定不会上当的。”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立刻严厉了一分喝道:“好了,大家立刻回去准备,争取一鼓作气,打下耀州驿,活捉明国狗皇帝!”
然而,这些各族的族长,又岂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不说别的,粮食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军中还有多少粮食,交个底总可以吧?
因此,他们互相低声议论着,虽然没有对多尔衮说,可彼此之间说着这事,那声音刚好大到能让多尔衮听到。他们一个个又都没走的意思,显然是想要知道答案。
多尔衮见此,不由得心中有点急了。
杀了吴克善,科尔沁部那边,还需要弹压,再组织他们进攻。包括这些部族的,也要想法以保证不会再出现刚才那阵前投降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要快刀斩乱麻,不能拖的,否则一拖下去,搞不好就会再出意料之外的事情。
因此,多尔衮的脸色有点狰狞了,厉声对这些窃窃私语的族长喝道:“本王最后再说一次,所有的事情,都是明军凭空生造出来,就是为了造谣离间,为了打击我军的士气。本王可以对天发誓,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