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时候大清勇士被别人这么羞辱过?哪怕被明军连续打败,至少在他豪格面前,可也没有这么被羞辱过!

    他的亲卫见此,晓得他的脾气,便连忙偷偷提醒他,什么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什么大清和倭国结盟,不能因小失大什么的。

    对此,豪格也知道轻重,之前的优越感不但没了,还生了一肚子气,严令手下要及时搬完粮食的军令之后,就自己跑去周边打猎去了。

    不过他却不知道,在远处的山上密林中,却有好多双眼睛在盯着这边看。

    好一阵之后,其中一人,便是陈绍安,放下望远镜,对身边还在观察敌情的李定国说道:“那个带着亲卫离开的,就是奴酋爱新觉罗豪格,是建虏的和硕肃亲王。这支军队,肯定就是建虏前来接受的军队了。”

    听到这话,李定国并没有放下望远镜,依旧看着,不过却回答陈绍安道:“嗯,如果人再多,路上消耗的粮食也就多了,建虏不至于再空耗对他们宝贵的粮食!”

    “那我们怎么做?”陈绍安听了,就问他道。

    李定国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继续观察。陈绍安见此,也有耐心,并没有催,他自己也再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好一会之后,李定国忽然开口说道:“你看,倭人在船上动静,该是嘲笑建虏无疑。但是,建虏这边,却并无另派人去接替搬运粮食,由此可知,该是这批搬运粮食的建虏,应该是体力最好的那些了。由此可知,这些建虏的战力定然大打折扣。”

    听到这话,陈绍安不由得点头,这一点,可以通过豪格气冲冲地离去可以证明一二。

    “如果本将所料不差的话,等建虏把粮食搬运完毕之后,必定会饱餐一顿。”李定国继续给陈绍安分析道,“之所以如此,第一是因为建虏盼粮食久矣,如今粮食在面前,以那豪格的个性,定然是要给手下一个交代,给他们吃一顿好的。另外,建虏要押这么多粮食回去,也得要有力气才好。而且,这批粮食事关重要,豪格肯定不敢马虎,也要让他的手下吃饱,有了体力后才能卫护周全。”

    陈绍安没想到李定国竟然想了那么多事情出来,不由得有点诧异。仔细想想,并不觉得李定国有说错什么,便一直是在点头。他心中知道,李定国既然考虑得这么细致,肯定是有什么点子了。

    果然,就听到李定国还在继续分析道:“倭船上的倭人,有火炮,还有不少鸟枪,虽然比我们的燧发枪要差不少,但火器的威力,还是要防着一些的。”

    说到这里时,李定国才放下望远镜,郑重地对同样放下望远镜看着他的陈绍安说道:“因此,本将以为,在建虏卸下粮食,还未饱餐之时,而倭人船队又已经离去的话,那就是我军杀过去的良机。要是这两个条件有一个不满足,那就静观其变,反正路还远着,我们还有很多机会下手。”

    说完之后,他沉吟一会,在陈绍安开口之前,又补充说道:“本将以为,这个战机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陈绍安听了,不由得好奇,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他们远远地观看,自然不知道倭人头目给豪格所说要马上回去的话,因此,陈绍安,对于李定国的这个结论,就非常好奇了。至少对他来说,是看不出这么多东西的。

    李定国也不藏私,马上就解释给他听道:“从倭人嘲笑建虏这点可知,建虏必定不愿意在倭人面前迫不及待地烧火做饭,要不就是太丢脸,有损他们的大清国威。而倭人并不帮忙卸粮,只是看笑话,说明他们对建虏也是好感缺缺。如此一来,双方既然不愉快,自然是眼不见为净,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一交接完之后就分开的。”

    这一点,是从人之常情来分析了。陈绍安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理。为此,他还再次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之后,才放下望远镜点点头道:“今次,我是真服了李参将你了!不愧在军中,大家都说你将来必为大帅!”

    李定国听了,微微一笑,随后很快又严肃了起来,当即吩咐身边的亲卫,让他去传令,让部下做好战事准备,等待军令。

    快到中午时分时,豪格带着一只鹿,还有几只山鸡返回,不过,他并没有对倭人有所表示,只是一到之后就问手下,有关卸载粮食的情况。

    “回主子,大家都一起上,已经差不多,肯定能在他们走之前搬完。”

    为了及时卸下粮食,四千来个建虏中,至少有三千人去搬运粮食。

    虽然建虏以前从来没有从船上卸货过,可他们也不笨,被他们找到了办法。用了接龙卸粮的法子,每个人经手粮袋的时间并不长,人不动,粮袋从每个人手中流过,就比较轻松地堆积到了岸上高地处。

    对此,豪格很高兴,大大表扬了手下。

    之后,也没有出乎李定国的判断,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粮食一交割完毕,倭人便立刻开船,准备回去缴令了。

    建虏这边,为了搬粮食,自然是把沉重的盔甲兵刃什么的都丢一边了。看到倭人船队转过海湾,离得稍微远点,就迫不及待地围到豪格这边来了。

    看他们那看着粮食,眼睛中冒着的绿光,豪格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于是,他豪爽地一挥手,同意了他们饱餐一顿的想法。同时,他也让他的手下把他的猎物给烤了,就准备美美的享受一顿。

    他自己,自然是不用干活的。不过他也有心思,就听他问手下道:“那个西林觉罗怎么搞的,怎么还没到?”

    西林觉罗那边,原本负责扑鱼大业,手中有原本耿仲明和孔有德的手下汉人。因为一直在替建虏捕鱼,倒是逃过了一劫,并没有被建虏杀掉;这一次,又被建虏想到他们毕竟熟悉水上的事情,因此,就让西林觉罗带他的捕鱼手下也敢来这里汇合,准备制造简易木筏,然后沿图们江返回内陆。

    如今,西林觉罗那边没到,这边就只能等着,每一天都是粮食消耗,豪格当然是会不高兴了。

    “主子,之前一次联系的时候,说那边还有一天的路程。”他的亲卫回答道,“要不,再派人过去催催?”

    “一群没用的东西!”豪格闻声,不由得怒声骂道,“汉狗都是贱骨头,立刻给本王派人去,叫西林觉罗给他们点厉害看看,落后的十个,就给本王杀了,看他们那个还敢磨磨唧唧地赶路!”

    “喳!”他的亲卫听了,立刻打千回应,然后,就有人上马飞驰而去。

    至于其他建虏,压根就没管这事。他们的眼里,就只有粮食而已!

    说真的,这个时候,原本已经疲惫的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力气,砍柴烧火,搬运粮食等等各种活计,那叫一个来劲。不用说,这个效率真叫一个高。

    可是,米饭都还没熟呢,就有建虏感到哪里好像不对。

    只是一会功夫,外围的建虏就先回过神来了,不由得都有点意外地转头看向同一个方向。

    “主子,有骑军过来了。”豪格的亲卫也立刻向豪格禀告道,“西林觉罗那边,有多少骑军?或者,是别处来人了?”

    他们不知道高层的情况,但豪格却是知道,除了他这支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骑军了。

    于是,他一脸严峻地站起来,大声狂吼道:“敌袭!”

    ()


………………………………

568 看来倭人还是很重视他们的盟友

    对于这个时候的建虏来说,敌袭,那除了明国骑军之外,就不会有其他的了。

    而从这几年以来,明军已经给他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更别说,此时此刻,在离明军实际控制区那么远的地方,却还要遭受明军攻击。这一刻,许多建虏都慌了。

    他们不再是以前的所谓大清勇士,在听到敌袭的喊声时,有的建虏,下意识地转身就逃;当然,还有的建虏,也有去抄家伙的。有去穿盔甲的,也有来不及穿就只是握着武器的,还有去找战马的,等等。

    在这图们江的入海口,四千建虏,除了原本就在警戒建虏还穿着整齐,还有建制之外,突如其来的明军攻击,让他们一下混乱了起来。

    “嘚嘚嘚……”

    急促地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了。亏了这边不是草原,战马的速度没法提到最高。要不然,明军就已经冲到眼前了。

    可尽管如此,豪格就在这一会的功夫,那额头就已经出汗了。不过他自己不知道,还在歇斯底里地大喊道:“结阵,结阵,他娘的结阵啊……”

    不知何时,建虏这边,铁锅,水桶什么的,全都被碰翻到底,白花花的大米,就洒落泥地。要是以往,就算是刮地三尺,建虏也绝对会把粮食捡回来。

    可是此时,他们谁都没有这个心思,尽最大的努力开始结阵,骑卒也上马结阵。

    虽然很快有一部分建虏已经结阵,但是,他们之中却有不少人根本就来不及穿盔甲。

    还有建虏还在慌乱的时候,隆隆雷声已经到了近前,出现在建虏面前的,果然是穿着红色鸳鸯战袍的明军。

    只一看,豪格就认出来了,这是东江骑军。

    只见东江骑军的战马,一个个膘肥体壮,马背上的骑士,都是全副武装,一看就是精锐。

    就只是这么一看明军情况,豪格就知道不妙了。他也是战场经验丰富的人,岂能不知道,自己手下这支军队,不可能是明军的对手。

    “杀……”三千东江骑军,在看到帅旗前竖之后,立刻齐声大吼,声震四野。

    这个声音之大,哪怕已经转过海湾,离得有点远了的倭人船队都听到了。

    一时之间,船上的倭人,纷纷转头回望图们江入海口方向,心中惊疑不定。

    倭人头领也是如此,他除了听到喊杀声之外,当然也听到了声势浩大的马蹄声。心中惊疑之下,便下令返回回去看看情况。

    东江骑军这边,有点可惜的是,全是轻骑,并没有可以冲阵的铁甲重骑。要不然,一个冲锋,就能把这些草草结阵的建虏都赶进海里。

    不过,明军这边,也并没有因为没有铁甲重骑而束手束脚。

    只见明军部分轻骑,从建虏军阵的两侧飞驰而过,弓箭抛射,不管准头,就往建虏军阵这边抛射过去。而另外一部分明军骑卒,到了建虏军阵前面之后,就纷纷勒马停住,第一时间翻身下马,端着各式火器,口中喊着号子,在前进的同时开始结阵。

    此时,燧发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不用去点火,不用因为顾忌火绳在燃烧而彼此间隔太开。

    “呯呯呯……”

    硝烟冒起,在海风的吹拂下,很快就吹到了身后去。铅弹在火药的推动下激射而出,端着长枪,没有着甲的建虏,那是闻声而倒。

    除了普通燧发枪之外,大明骑军中还普遍配备三眼铳的。有了燧发枪在前面掩护,拉近了距离之后,就是三眼铳发挥威力了。火力之密集,让明军骑马步卒的前面,根本就没有站着的建虏了。

    再后面,明军的骑马步卒中的长枪兵,在迫近建虏之后,就越过远程武器的同袍,结阵杀进了建虏军阵中。

    完全可以说,明军的这次突袭,完全是排山倒海之势,压根就没有给建虏应战的时间,一上来就是猛攻,攻势之凌厉,还有流程,那是一气呵成的。

    建虏这边,那想过在这么远的地方,竟然也会受到明军的攻击,措手不及之下,又是草草结阵而成的军阵,真得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下的场面:明军用摧古拉朽之势,哪怕没有铁甲重骑,也一次性击垮了当前的建虏军阵。

    躲在后面的豪格见此情况,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原本他以为好歹结成了军阵,可以临时顶下明军的攻势,给他重新组织后面慌乱手下的机会。再不济,他这边也可以派出亲卫,去协助前面的军阵顶住明军的攻势。

    可是,豪格怎么也没想到,这东江骑军什么时候竟然变得如此厉害,步骑结合的攻势,竟然配合地如此之好,攻势之凌厉,大清军阵,竟然连一个回合都顶不住,直接就溃了。

    完了,全完了!豪格不由得在心中哀嚎。

    他转头看了一眼在岸上堆积如山的粮食,非常不舍地扭过脸,立刻翻身上马,也不管手下了,打马就逃。要是再晚一点,肯定是逃不出去的。

    这个时候,出海口的海湾处,倭人的船只已经转了过来。岸上交战的一幕,顿时就映入他们眼帘。这一看之下,顿时就看呆在那里了。

    只见明国军队一往无前,步骑结合,杀得清国军队节节败退,但是,他们的身后,就是大海,根本就没有退路,然而,前面明军的攻势太猛,逃无可逃,都被挤到海里去了。

    这些倭人看到的,都是明国军队在杀,而清国军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甚至在他们面前一直高傲地清国亲王,好像也在逃跑了。

    什么时候,明国军队竟然这么强大了?第一时间,这些倭人的脑海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疑惑。

    随后,他们一个个顿时惊惧了起来。虽然他们因为地位的问题,不知道具体的结盟细节。但他们至少知道,清国这边是他们的盟友,两国结盟,那是要对付明国的。

    可是如今,这个盟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亏了他们长得那么人高马大!而明军却如此厉害,那接下来倭国对明国的战事如何,说真的,在场的每个倭人,全都没了信心了!

    “快,快回去,立刻回去把这个消息禀告给将军大人!”倭人头目慌了,立刻吩咐手下道。

    “大人,我们不去救他们么?”他的手下提醒道,“那些粮食,就都被明军给夺去了!”

    倭人头目听了,转头看了眼岸上堆积如山的粮食,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惜,不过他马上转回头训斥道:“八嘎,是粮食重要,还是回报将军大人重要?”

    他的手下听了,连连点头,心中却松了口气。明眼人一看岸上的战况就知道,他们如果敢上岸的,那绝对会被明军压着打,不管是他们,还是清国军队,都没什么区别。

    海边,不少建虏不会水的,直接被海水卷入深处,扑腾下就沉下海去喂鱼了。但也有建虏比较幸运,抓了什么东西飘在海上,看到倭人船队过来,那叫一个高兴,连忙挥手,想要逃到倭人的船上去。

    结果没想到,倭人只是过来转了下,就立刻调转船头逃了,压根就没正眼瞧一眼海里的他们。不得不说,这些建虏看到掉头离开的倭人船队,心中那叫一个绝望!那个对倭人的愤恨,简直比对明军的恨,还要恨得多!

    在倭人船队离开,重新消失在海湾处的时候,岸上的战斗,也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在海岸上,基本上已经没有站着的建虏了。还活着的建虏,身上没有伤势的,都在海水里泡着。

    海水拍打着海岸,堆满了建虏的尸体,他们肮脏的鲜血,染红了整条海岸线。

    明军将士们,除了去追击逃走建虏的轻骑之外,其他将士,已经开始打扫战场,救助运气不好的伤亡同袍,给没死的建虏补刀,同时也射杀在海上未死的建虏。

    而明军统帅李定国,此时已经下马来到堆积粮食的所在,伸手摸着一袋袋的粮食,甚至还从开口的粮袋上抄了一把粮食到手上细看,而后不得不感慨道:“这些都是新米,看来倭人还是很重视他们的盟友!”

    “呵呵,只是很可惜,他们的盟友不顶用,都便宜我们了!”陈绍安在边上听到,不由得接口回答一句,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心情格外的舒畅。

    这一仗的轻松,可以说超过他的预料。

    回头想想,毛大帅时候的东江军,要打赢一战,那叫一个难。总共算起来,也没几个胜仗。

    但是,到了卢总督时候,东江军赢得次数就多了,不过不少战事,打得还是比较艰苦,比如平壤之战。当然了,当时他还在建虏那边,只是听说而已。

    如今,李定国统领,三千对四千,他亲眼所见,却是摧古拉朽一般。

    这些年来的变化,真得是让他很是感慨!

    正在想着时,忽然听到有马蹄声传来,他便回过神来,转头看去。

    只见前去追击逃走建虏的同袍已经回来了,顿时,他就想起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妙书屋


………………………………

569 一蹶名王

    “李参将,不知道奴酋有没有被抓回来,或者击毙?”陈绍安当即担心地说道,“要是被他逃走,那就太可惜了!”

    李定国听了,倒是比较淡定,回应他道:“如今这情况,这奴酋就算逃走,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此时的他,更在意的是眼前的粮食。因为他知道,大明也缺粮食。如果这些粮食能运回去而不是毁掉的话,至少也能解决不少同袍的粮食问题。

    而这么多的粮食如果从关内运过来的话,又会在路上消耗不少粮食,这前后加起来,是真得能为大明节省下不少粮食的。

    而陈绍安则显然更关注有没有抓到豪格,一直在盯着返回的骑军将士那边看。忽然,他惊喜地叫了起来:“李参将,快看,奴酋被抓到了,活捉了奴酋,爱新觉罗豪格,哈哈,抓到了……”

    作为曾经在建虏那边的他来说,这个爱新觉罗豪格,那是奴酋中地位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了。不说他原本可能会成为“太子”的人,就是他如今是建虏当中少数几个亲王之一,这俘虏的身份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李定国听到豪格被抓,当然也是高兴的,脸上露出笑容,回应了下陈绍安。

    “大人,活捉奴酋爱新觉罗豪格。”骑军将士到达李定国这边之后,也是兴奋地禀告道,“他们的马,压根就不尽跑,很快就被我们追上了!”

    建虏没有粮食,虽然他们千方百计保留下了一些战马,可这些战马的饲养,不管怎么样都没有正常那样好的,和明军战马一比,这体力明显就有很大的差距。

    李定国听了,带着微笑说道:“你们辛苦了,功劳记下,回去向皇上请功!”

    虽然他不是非常在意,可将士们高兴,他也就表现出很在意的样子,让将士们能高兴,不至于扫了他们的兴致。

    然后,他转头看向五花大绑的豪格,只是淡淡地说道:“押下去,就给他点水喝就成,这样他没体力逃跑!”

    “……”豪格被抓,已经是认命了。可是,他没想到,竟然不给他吃食。好歹这么多粮食,都算是他“转交”给明军的,竟然不给他吃食!

    顿时,在愣了一下之后,就立刻挣扎了起来,大声吼道:“你们不能这样对本王,本王可是大清的和硕肃亲王,你们不能这样对本王……”

    押着他的明军将士一见,立刻上前按住他,不让他乱来。

    陈绍安听了,便转头看向李定国,看他怎么处理。毕竟这支骑军,是李定国统帅的。

    只见李定国看向豪格,冷冷地说道:“一群大明叛逆,也敢称王!既然他还有力气折腾,就连水都不用给他,带下去!”

    “……”豪格听得又是一愣,没想到自己反对所带来的后果,竟然是连水都没得喝了。

    顿时,他立刻就萎了,连忙露出乞求之色,一下跪了下去,对李定国说道:“这位将军,求求你,行行好,你们杀了我也没关系,拿我请赏也成,不要饿我,好歹给我一点吃食吧!”

    他自己也知道,基本上不可能活命的。好歹饿了那么多天,盼望着粮食到手了,能吃上几顿饱饭,临死做个饱死鬼,也就成了他当下的愿望了。

    不过,李定国却难得理他,一挥手,示意将士们把他带下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定国的成名,就是两蹶名王,先后大败两名满清王爷,一名是定南王孔有德,另一名是敬谨亲王尼堪。如今,在这个位面上,也已经是活捉了一个和硕肃亲王豪格,从地位上可以算是一个顶俩,但要从对时事的影响上来说,却是不及原本的历史。但是,如今这个位面,不是还有很多战事在等着他,未来,又有谁知道呢?

    等明军将士们打扫完战场之时,天色已经傍晚。

    明军将士们以粮食山为中心,修筑了临时营地,宿营休息。不过李定国却还在烦恼,这些粮食,到底应该怎么运回去?最后的想法,也和建虏所想的一样,通过图们江这条水道来运送。

    他手下的这支东江骑军,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秦地流贼出身。虽然归属了东江军,也坐过不少次船,但是,毕竟不是水师,对于如何制造木筏,保证粮食安全,如何把木筏逆流而上等等这些问题,说真的,还真是一个难题。

    不过有困难要克服,李定国在召集底下将领商议之后,就决定自己试着做木筏,看怎么运回去。至于原本计划烧毁粮食,伺机再看看怎么袭击建虏内陆,就自然是放下不做了。

    第二天一早,在离图们江入海口还有十里的地方,这天都还没多亮,就有一支队伍在赶路。看他们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