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不和谐的声音却响了起来,带着丝惊慌,用大明官话说道:“大人,千万不要,如今明国皇帝正要攻打我大清,还请务必两面夹击,击溃明军主力,如此方能早日夺取明国天下!”

    不管是建虏,还是倭国的高层,对于大明官话这种通用语,基本上都是会的,区别在于,当地口音有多重。

    松平信纲听了,却是收了刚才的笑容,看着说完话,一脸期待的英俄尔岱说道:“两国盟约上,可是写得很清楚,你清国为我倭国抵挡明军两年,让我国能在朝鲜立足,然后再一起讨伐明国。除非有明军直接攻打朝鲜这边,否则我军在两年内,是不会和明军主动交手的。英俄尔岱君,莫要忘记了?”

    看到英俄尔岱还想争辩的样子,他就又抢先补充道:“大军从江户出发时,相信你的人也禀告过的,我家将军大人答应给你们清国的粮食,也是同时出发,送往指点地点的。那么多粮食,代表着我倭国的诚意,足够了吧?”

    说到这里,他忽然冷了脸,严厉地说道:“难不成,你们清国是想言而无信,不把盟约当回事?”

    其实,松平信纲从英俄尔岱的言行神态上也能知道,清国那边绝对是遇到麻烦了。可是,那是清国的麻烦,又不是他倭国的麻烦。对于倭国来说,巴不得明国和清国鹬蚌相争,双方实力都大损,倭国这边渔翁得利才是最有利的。而且拿盟约出来说事,他也能说得理直气壮。

    英俄尔岱听了,还真是哑口无言。

    可当初,他代表大清去和倭国结盟的时候,是没想到明国会这么快进攻大清的。如果是大清先得到了倭国援助的粮食,恢复了元气,那自然是不怕明国的。可是如今……

    英俄尔岱想到盛京那边在急切盼望着他这边的援军,就只好转头看向随倭军回来的范文程,目露求救之意。

    不管怎么样,这范文程的鬼点子多,说不定会有办法也不一定!

    范文程看到他看过去,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可是,他转头看看那个严肃了脸的矮子,便微微摇头,并没有说话。

    这让英俄尔岱见了,不由得很是生气。正要用他的时候,却不出力,这是什么态度?该不会是觉得倭国比大清强大,就去抱倭国的大腿了吧?

    他正想着,却见范文程在给他眨眼,微微示意,似乎是想避开倭人,单独说话。

    于是,他就找了个理由离开。只是一会后,果然见到范文程过来了,他就连忙急问道:“你刚才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听了,略微皱了眉头说道:“大人刚到,就迫不及待地去找老中大人,是不是辽东局势危急?”

    “如若不是,你以为我不知道盟约如何啊?”英俄尔岱听了,忍不住没好气地说道,“摄政王的独生格格也给倭国这边了,也能证明大清的诚意。如今有更好战机出现,就算和盟约不同,又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范文程沉吟片刻之后便说道:“大人,实话说了吧,倭国这边,就下官猜测,是绝对不会出兵的。此时的他们,都是志得意满,更认为我大清和明国打得两败俱伤才好。要不然,当初在盟约里面也不会要求我大清抵抗陆路明军两年这个期限。”

    “那怎么办?”英俄尔岱其实也猜到了,连忙咨询道。

    范文程显然想过,马上就给出建议道:“第一,只有倭国认识到,少我们大清军力,单靠他们倭国是没法打赢明军时,他们才会重视我大清。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或者有这个自知之明。可如今刚登陆朝鲜,一帆风顺之下,会忽视我大清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他看着英俄尔岱,非常恳切地说道:“如今这种局势下,下官以为,我大清绝对不能和明军硬碰硬,要是有必要,弃了盛京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此,不但能让我大清军队更快得到倭国的粮草物资,也能延长明军的粮草供应,可谓一举二得。只要最终能打败明军,盛京迟早还是能拿回来的。”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不由得点了点头,他的思想,倒没那么固执的。他不得不承认,范文程所想,确实是个办法来的。

    不过最终他还是摇摇头说道:“怕是来不及了。这个时候,明国怕是要打辽阳了,也不知道能坚持多少天。就怕我赶回去的话,明军已经包围了盛京。”

    说到这里,他又是一叹道:“再者说了,从盛京撤出,怕是会让摄政王殿下的声誉大损殿下的压力也会很大,能不能同意也未可知!”

    “肯定可以的!”范文程基于他对多尔衮的了解,离开便用很自信地语气说道,“到时候再提醒摄政王殿下,可以祸水东引,明军找不到我大清主力,无法进行决战的,只要透露足够的倭军消息,甚至再夸张一些,说不定明军就会入朝和倭军开战。等到那个时候,我大清军队再伺机而动,就大有可为了。”

    他说着这话,看到英俄尔岱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时,就又补充说道:“到时候倭国这边,承受了明军的压力,就算怪我大清没有堵住明军攻打他们。可那个时候,倭军有求于我大清,想要我大清参战,这主动权,自然就在我大清手中了。只要把这个道理讲开了,相信摄政王殿下的压力就会少很多了。大人以为呢?”

    英俄尔岱听得连连点头,只是他还有点犹豫道:“还是你想得周全,但是,就怕来不及赶回去。盛京被明军围困了的话,更需要的是援军啊!”

    听到这话,范文程终于不再显得智珠在握,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天佑大清,明军不会那么快攻打盛京的。”

    言外之意,就是倭军这边,暂时就不要想了,看老天的意思吧!

    英俄尔岱听了,也是叹了口气说道:“从太祖起兵以来,一直是有天保佑,相比这次也是有的。”

    他还真没说错,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那是真要怀疑,天上的哪路神仙出了问题,真得在护佑建虏,走了天大的狗屎运,最终占据了整个天下。有些时候,建虏真得是运气。

    只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大明有带系统的位面之子降临,实力摆在那,建虏就是有运气都没用了。

    此时,英俄尔岱说到这里,就又立刻振作了精神说道:“如此,事不宜迟,我当星夜兼程赶回去。倭军这边,还是要你盯着点。”

    “这是自然!”范文程听了,立刻答应道。

    之后,他看着英俄尔岱匆匆离去,一时之间,也有点迷茫了。

    大清的局势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妙,如今真得到了完全要看运气的时候,这大清到底是怎么了?

    如果这次大清不妙的话,那自己何去何从?

    像耿仲明那样,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一点范文程自己心中有数。明国皇帝那边,是不可能放过自己的。

    想来想去,要是大清真出意外的话,那自己唯一的出路……

    想到这里,范文程就把目光盯到了前面一个矮个子身上。


………………………………

575 坑我家将军大人?

    几天之后,松平信纲所率领的这支征朝大军,便如期赶到了汉城废墟。之所以如此,不但是因为有前期斥候探明的进军路线,还有一路之上基本没有打仗,就算遇到有活动的朝鲜人,那也都是闻风而逃,根本没敢和倭军交战,也就一点都没耽搁我军的行程。

    对此,他很满意,一路之上,不停地“吆西”,就算没和他说话的范文程,不懂他平常用倭语嘀嘀咕咕的,也能感觉到他的心情。

    站在汉城的城头上,眺望周边,看着远处的粮田,稍微整理就可以利用起来,他就更是满意了。

    看到松平信纲用手指着,对他手下头目用倭语说着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范文程就感觉有点落寂。忽然之间,他觉得有必要学会倭语。不管是预防大清运气不好,要抱倭国的大腿,还是作为大清的代表,长期和倭国打交道,都是有必要的。

    这么想着,他瞅了个机会,微笑着上前对松平信纲赞道:“没想到贵军一路摧枯拉朽,如此之快就到达了汉城。实在可喜可贺啊!”

    花花轿子人抬人,不管怎么样,先送上一堆马屁作为开场白,总是没错的。

    然而,松平信纲抬头看了他一眼,便又转过头去看着汉江,虽然还是带着笑容,不过说话却没了暖意道:“一路之上,几乎就没有朝鲜人,更不用说明人了,如此,何谈摧古拉朽?”

    范文程一听,稍微有点尴尬,好像人家不吃这个马屁,不过他脸皮也厚,立刻就把这点尴尬抛到了脑后,当即顺着松平信纲的意思回答道:“说得是,这朝鲜被我大清来回扫荡过多次,自然是没有朝鲜人了。至于明人,他们被我大清牵制,也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驻扎朝鲜。这一次贵军稳扎朝鲜,定然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次,松平信纲倒是点点头,这一切,都和预期的一样。这么想着,他便又开心地说道:“文程君,你看这里,需要多少农夫重新开垦这些粮田,就够大军粮食所需了?”

    范文程听到他咨询自己,心中一喜,连忙使出浑身本事,从各方面给松平信纲分析,最终得出有多少人力就可以。他明白,倭国农夫自然不可能一股脑全来朝鲜,如果能得到最少人数的话,倭国那边也好安排一些,因此,这估计人数的事情,尽量准确才是可以。

    回答了之后,范文程又带着恭喜之意说道:“汉城周边,土地肥沃,粮田重新开垦之后,想必足够大军所需。对了,还有北边,一直到平壤那边,也有不少土地肥沃的粮田,这些都是无主之地,只要贵国加以利用,不要说十万大军了,就是二十万,三十万大军,相信也没任何问题的。”

    松平信纲听得眉开眼笑,这不就是他和将军大人所期待的么?

    他刚想要说什么,忽然,有一名倭军头目从城内废墟那边,狂奔而来,手中拿着什么东西。这个情况有点异常,一下便吸引了他的注意,便没再说话。

    而范文程也看到了,有点好奇那个倭军头目在城内发现了什么?一般来说,这汉城都被大清军队来回扫荡过多次,应该没什么重要的,或者值钱的东西了啊?

    只见这个倭人头目很快就上了城头,气喘吁吁地向松平信纲禀告道:“大人,城中发现这个!”

    说完之后,他便双手奉上一块长木牌,能看出来,有一端是插在土里的。

    松平信纲好奇地接过一看,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边上的范文程见了,微微伸长脖子看了下,只见他手中这块木牌上,写着汉字:大明朝鲜省汉县府衙所在,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初五。

    “这是怎么回事?”松平信纲有点不高兴地问范文程道,“你们不是说,这朝鲜是无主之地了么?怎么又成了明国的一个行省所在?”

    虽然倭人决定了要和明国开战,但是,如果能晚点开打,还是晚点开打的好。

    如果朝鲜是无主之地,以倭国对中原王朝的理解,他们就是想出兵,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会先争吵一番,最后出兵的话,必然也是拖延很久。可是,一旦朝鲜变成了明国的一个省,那倭军一出现,明国朝堂上,必然就只有一个意见,至少要比原先要统一意见。这种情况,可不是倭军想看到的!

    范文程自己也是好奇,不由得有点纳闷地说道:“这块牌子,该不会是这边的朝鲜人耍的鬼把戏,想以此吓退贵军?”

    看到松平信纲听到这话好像有点不高兴,他就连忙补充道:“小人只是据实分析,毕竟以前倭军攻打朝鲜的时候,是由明国击退的。那些残留的朝鲜人,肯定不愿意贵军占领朝鲜,估计就能很自然地想到这个恐吓之策。不过小人相信,大人对此根本不会在意,朝鲜人这个馊主意,根本就没有一点用。”

    这话说得也是有理有据,松平信纲听了点点头,不过他还是皱着眉头吩咐他手下道:“立刻搜查方圆百里,看有没有明人的踪迹,要是抓到朝鲜人,也要严刑拷打,询问有点明人的消息,看这块牌子,到底是明人所立,还是朝鲜人搞得鬼!”

    “嗨!”他的手下答应一声,便去忙了。

    接着松平信纲便再次传令,大军开始扎营休整,不再北去。一是要稳固这边的统治,把那些烦人的朝鲜猴子从山里赶出来消灭掉。要不然,什么时候蹿出来威胁大军后方,就不是他想看到的了。

    另外,大军的粮食,也要等待水师沿着海岸从汉江运到汉城。要是光靠陆路,随军运送的话,这粮食消耗就太多了。

    两天之后,除了有一部分倭军开始搜剿朝鲜人之外,又有一部分倭军开始清理粮田。

    这些倭军军卒,从军之前就是农夫来的,相对来说,其实摆弄田地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一时之间,汉城周围,就全是倭人在劳作,很有热火朝天的气势。

    松平信纲看着这一切,对于那块木牌带来的隐忧就又不在意了。就算明国知道了自己这边占据了朝鲜又如何?他们有清国牵制着,又能分多少兵力来朝鲜,还要远到汉城这一带?等他们真过来的时候,自己这边早已准备充分,立足已稳。等到那时,明国远道而来,想战便战就是!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松平信纲又看到有快骑从南面飞驰而来,就那速度,那是死命的跑,一看就知道有急事。

    后方会有什么事情?松平信纲见了,不由得眉头一皱,如果说是剿灭朝鲜人不顺,似乎也不用急成这个样子的。

    耐着性子等了一会,等看清来人之后,松平信纲不由得有点诧异道:“这不是去给清国送粮的么?怎么跑这里来了?”

    因为和清国有关,他这是用大明官话说的。

    范文程一听,立刻便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没道理啊!

    为了提防明军的捣乱,当初商议这批粮食的时候,那是远到了虾夷之海那边去的。明军的活动,最多到镇江堡那里而已。更何况,自从耿仲明事件之后,明国的重心转到了盖州、海州一线,不要说镇江堡了,就连金州附近,明军的活动也少了。

    于是,范文程便排除了明军捣乱的可能,便皱着眉头问松平信纲道:“该不会是遇到了风浪,所以没法送粮过去?”

    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有理,就又补充推理道:“所以大清那边没有收到粮食,战事吃紧?”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想起前些天时候,英俄尔岱着急的样子,不由得有点信了。

    于是,他就有的皱眉头了,要真这样的话,清国那边的压力就大了。那倭国这边,还要坐山观虎斗么?就怕不是虎斗,而是老虎在欺负病猫了!

    就在他们猜测时候,疾驰而来的头目就已经赶到松平信纲面前,气喘吁吁地禀告了起来。

    边上的范文程在看着,虽然他听不懂,可他看到松平信纲忽然脸色大变,叽里咕噜地急速和那人沟通,包括周围的倭人,脸色都是难看。顿时,范文程刚才那种不妙的感觉就又冒出来了。

    他还没想什么,忽然,就见松平信纲盯向他,带着一点狰狞表情喝道:“清国的战力到底如何?不是说纵横辽东无敌手,野战无敌,打得明军连都城都差点丢了么?”

    一听这话,范文程便明白了,原来直觉没有错,还真是和明军有关!

    可是,这么一来,他就想不通了,明军到底怎么回事,那都有他们的踪迹?

    于是,他连忙问道:“怎么回事,是出什么事情了么?”

    “粮食交接给你们清国的什么和硕肃亲王手中,可船队才离开,就亲眼见到了一直明国骑军杀出,就如同摧古拉朽一般,打得那支清国军队全军覆没了!”松平信纲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点慌,就更是凶狠地问范文程道,“说,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清国不会是把我家将军大人坑了吧?”


………………………………

576 想要赤壁之战

    听到这话,范文程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这一点,从他的脸色上都能看出来,只见他立刻向松平信纲确认道:“真得是和硕肃亲王?被明军摧古拉朽般地一下打败了?这绝对不可能!”

    松平信纲见他这么肯定,不由得有点疑惑,该不会是哪里搞错了么?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得话,范文程便立刻给他分析道:“和硕肃亲王乃是我大清先皇的大皇子,也是如今大清皇帝的亲大哥,手握军权,皆是大清精锐,百战之士。虽然可能因为粮食不足而战力受损,但是,要说这样一支军队被明军摧古拉朽般地一冲而灭,老中大人,您也是带兵打仗的,您觉得这可能么?”

    松平信纲听了,就更是怀疑了,不由得看看报信的手下,又看看范文程,心中一时再琢磨,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人要是不信,小人愿意和这位核实,肯定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范文程见了,便进一步要求道。

    松平信纲听了,便点头同意。他自己是不会来当翻译的,这翻译的活自然有人顶替,松平信纲只是在边上听着。

    于是,范文程就开始描述细节,核实那人所看到的,到底是不是他所描述的。

    首先,他先核实了到底是那一支明军,什么旗号,穿着等等细节,最终得到结论,便向松平信纲说道:“这支明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当是明国东江骑军,为首的那员明将,是明国陕西人,叫李定国,只是区区一个参将还是游击什么的。”

    汇报完了之后,范文程就又开始继续问话。

    边上的松平信纲则是一下皱了眉头,出征朝鲜之前,多少总有了解过明军的情况,因此,他知道东江军是明国在辽东和朝鲜一带活动的明军称呼。

    这支明军,有说非常能打的,但也有说是一支烂军,根本没什么战力。

    说能打的,也大都提及的是明国保定总督的威猛,至于其他将领,基本就没人提及。包括这个李定国,也是没听说过。

    想着这些,松平信纲不由得有点怀疑,难道刚才是自己冲动了,情况其实不是自己想得那样?

    他这边正想着,忽然,就看到范文程的脸色难看了起来,于是,他就立刻问道:“什么情况,清国那边,确实是那什么和硕肃亲王?”

    范文程点了点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回答他道:“应该是肃亲王,没有疑问了,而且所领本部人马,约是四千,也附和小人知道的情况。”

    来报信的那头目,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顺了气,也理了一遍头绪,此时,虽然不知道范文程在说什么,可他大概也能猜出来,便对松平信纲说道:“大人,明军就三千左右而已,而清国军队有四千,却还是被明军一鼓而定!”

    松平信纲听得心头又沉重了起来,要他自己所想的话,那是真不愿意看到一边倒的情况。

    “如今,你有何话可说?”松平信纲圆睁双目,怒视范文程,半抽出他的武士刀,仰着脸,厉声喝问道,“欺骗我家将军,哄我倭国出兵朝鲜,还想着瓜分明国,说,你们到底是何居心?”

    范文程此时心里慌啊,不是因为松平信纲的抽刀威胁,而是好像大清要亡了!

    不过眼下不是想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强制打起精神,连忙对松平信纲说道:“老中大人,大清绝对没有骗贵国将军大人的。此战如此局势,小人知道原因,且听小人细说!”

    这个时候,就算劈了范文程也没用,毕竟出兵朝鲜的事实已成,因此,松平信纲就厉喝道:“若发现半句谎言相欺,死啦死啦的!”

    范文程好歹见过世面,心中并不惊慌,便开始又给松平信纲分析了起来。从豪格的领兵打仗特色,到豪格所部的补给影响,还有明军的突袭以及当时的情况等等,还真别说,虽然他并不在现场,却也差不多把李定国一举歼灭豪格所部的主要原因都讲了出来。

    说到最后,就听范文程面露恳切之色道:“老中大人,大清军队的强大,都是没骗您的。但这几年来,明国就逮着大清粮草缺乏这点做文章,以至于大清战力根本就发挥不出原本的十分之一。如今粮食又被明军劫走,大清怕是危在旦夕。小人以为,老中大人当急速北向,救大清于生死存亡之际……”

    说到这里,看到松平信纲和周边能听懂他话的倭人,都面露怒意时,范文程赶紧加快了语速补充道:“如此,不但盟友还在,能分担明军的兵力,说不定还能出其不意,打明国皇帝一个措手不及,万一能消灭或者抓获明国皇帝的话,那就是天大的意外之喜。救大清,对贵国最为有利。就算来不及,到时候退回来便是,可要是有战机呢,如果白白错过,岂不可惜?”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沉默了,他的武士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收了回去。仔细考虑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范文程说得有道理。

    如果明国和清国真是两强相争,那他当然乐得渔翁得利。可此时按照范文程的分析,那是明国要吃掉清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