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们虽然得到这个结论,可还是担心,就听这人对加龙说道:“郑一官那人,睚眦必报,肯定会报复我们差点帮助倭国灭了他。台湾这边,一定要戒备。”

    加龙听得点点头,和东方海盗接触多了,他也是懂的。要是这种事情,郑一官不报复回去,以后肯定就还有其他人会对他动刀子。只有杀一儆百,才能震慑其他潜在的敌人。

    当然了,其实这种事情,在西方世界也是差不多的。

    这么一来,加龙那还敢继续去澎湖列岛和福建水师会面,连忙下令掉头回港口。而这来自倭国的人却没有跟进,反而对他说道:“我这就带着倭国的货物去巴达维亚,顺便给你请援军。另外也传达倭国德川家光将军的请求……”

    “他又要添什么乱?”此时的加龙感觉事情变得一团乱,忍不住抱怨道。

    那人听了,便回答他道:“说以后倭国只允许和我们荷兰贸易,倭国也改信我们的教,就要求我们派舰队去倭国,帮他们挡住明国的进攻。”

    这种事情,加龙确实做不了主,而且他手中也根本没有和明国水师进行国战的本钱。

    于是,双方就匆匆告别,逃往巴达维亚的,连口水都不上岸喝,就匆忙继续赶往巴达维亚去了。而加龙也是领着战舰,匆忙撤回港口。

    这时候的加龙,还没法估计福建水师对台湾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不敢冒险,立刻开始做好战备准备,同时再次派出何斌,让他先去稳住郑成功,就说他突发疾病,没法应约去澎湖列岛会面了。

    在何斌临出发前,加龙和前些次不同,很是赞赏了一番何斌办事认真可靠,是荷兰的好朋友,他决定要升何斌的官,统管更多的明人,分给他更多的权力,赚更多的钱。

    对此,何斌心知肚明,这是怕他反水,因此加了馅饼给他。

    只不过很可惜,在这之前,老子已经反水了!何斌心中如此想着,表面上却对加龙的拉拢表现得非常感恩戴德,甚至在“上帝、阿门”之类的感慨话中,都是故意加重语气,不着痕迹地提醒加龙,我跟你一个信仰的。

    然而,一到了澎湖列岛,刚见了郑成功,都不用等郑成功问,就直接把突发的情况说了一遍。

    原本郑成功就领着水师准备围剿出来的红夷,如今得知红夷胆小竟然缩了回去,而且还要开始战备。

    如此情况下,他倒也果断,立刻对郑鸿逵等人说道:“明天就是十六,是潮汐最大的时候,趁着红夷才刚开始战备,立刻进攻台湾,消灭红夷!”

    智取已不可行,强攻之策之前也一直在准备。郑鸿逵等人听了,都是没有意见,于是,开始紧急商议起具体的细节。

    …………

    在台湾这边,所有的荷兰鬼子都收到了命令,开始紧急行动了起来。他们驱赶那些在城里和城下做买卖的台湾百姓,勒令停在港口的几艘商船,必须在三天内做完交易,交完税就赶紧走。相对来说,荷兰人对他们的态度,要比对台湾百姓要好一些。不过照样还是高高在上,不容反驳的。

    另外,荷兰人还扣押了各族首领,不让他们回去,让他们部族没有做主的人,就会少很多麻烦。

    这些红夷突然之间怎么做,让所有人都一下子措手不及。那些跑来这里做点小买卖的人,那是说走就能走的,都在盼着能成交,因此行动上就稍微慢了点。

    然而,荷兰人才不会给他们磨磨蹭蹭的机会,一言不合,就开始抢东西,打人,根本就不给你讲理的机会。

    台湾百姓就只是一个下午的功夫,就有十多人被打伤,一人被打死,他们所有的东西,全部被荷兰人抢了去。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那还敢再待在荷兰鬼子的视线范围内,纷纷带着恨意逃走。

    荷兰人自然不知道,在这些人逃走的时候,在他们中间就有流言传开了。说朝廷要收复台湾,消灭红夷。

    这个消息不知道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可听到的台湾百姓一听,全都是大喜过望。本来他们以为朝廷是不可能会管这化外之地,就只能任由这些红夷欺压了。

    不管怎么样,要是朝廷能管,哪怕是向朝廷缴税,那也绝对是被红夷奴役要强多了!

    于是,虽然他们各族没有首领,可他们的心愿都是一样的,就纷纷自发地做起准备,并在打听有关的消息。

    第二天的时候,是阴天,风浪有些大。港口的船,都没有敢出海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这风浪是不是会变大。甚至商船的首领都向加龙请求,宁可多交点税,也想着等风浪小下来之后再走。

    加龙有点担心明国的报复,但又不愿彻底得罪这些海商,就在扯皮。也在这个时候,郑成功所领的福建水师杀到了。


………………………………

645 暗度陈仓

    在大员港的外海上,密密麻麻的船影出现,最终慢慢地清晰起来。飘扬的大明旗帜,向所有看到这些战船的人宣告,这是大明水师。

    负责瞭望的荷兰鬼子冷不丁地看到,顿时大惊,连忙敲响了报警的锣声。

    “叮叮叮……”

    这急促的报警声音一响起,顿时就惊到了所有的荷兰鬼子。台湾荷兰总督加龙那还顾得上和那些海商扯皮,立刻狂奔上了瞭望塔看情况。

    这个时候,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估计有上百艘战船就在岸炮射程之外,看得加龙的头皮发麻,心中纳闷,为什么明国水师来得那么快?该不会是那郑成功见自己不去,就跑来兴师问罪了吧?

    他这么想着,手下的防备却是不少,所有的手下都开始紧急战备,严阵以待起来。

    而此时,有一艘通讯船离开明国水师所在,往大员港而来。

    就这,荷兰人都吓得够呛,一直到搞清楚那船的甲板上站着的,是他们何通事,才没下令开火。

    很快,何斌就到了加龙这里来了。

    才一见面,加龙就立刻喝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让你好好应对的么,怎么就这么快打过来了?”

    “总督大人,小人冤枉啊!”何斌一听,立刻喊冤道,“小人过去,就是好好说话的,只是没想到,明国的福建巡抚也派了人来,刚好是传达了朝廷旨意,说我们这边勾结倭寇和大明为敌,因此要剿灭我们。”

    说到这里,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呈给加龙说道:“总督大人,这是大明海防游击给您的信!”

    听到这话,加龙立刻抢过这封信,拆开就想看是什么内容。

    可是,等他拆开了,才回过神来,这是明国的文字,自己压根就看不懂,于是,他只好又递回给何斌要求道:“翻译给我听!”

    何斌连忙答应一声,假装重新看了一遍之后,才对加龙说道:“这信中说,台湾是大明自古以来的领土,一直生活着我们明人。先前给红夷……”

    说到这里,他连忙一指那封信道:“大人,这信上是这么写的。”

    这东方人一直叫他们红夷,对于这点,加龙也不以为意,只是一挥手,让何斌继续说。

    于是,何斌就继续说道:“先前给红夷暂时居住,不料尔等不但未念大明之厚恩,反而勾结倭寇和我大明为敌!尔等已非初犯,此事决不能再姑息。奉大明皇帝旨意,命尔等无条件投降,否则定杀不饶!”

    加龙听了,表情很是焦虑,不过也有疑心道:“怎么会这么巧呢?刚好明国朝廷就来旨意了?”

    何斌听了,立刻反问道:“总督大人,我们不是刚出港口就遇到了倭国过来的战舰,不也是很巧么?原本那郑成功是带着水师和我们誓约之后就领兵北上的,也是好巧不巧的,刚好在这个时候来了圣旨!”

    “……”加龙听了,有点无语。好巧不巧的这个事情,还真是难说的。这个时候,他虽然还没有全信,可都急得一头包了,也没有去细想。

    于是,他就问何斌道:“要我无条件投降,那是做梦!你去告诉那郑一官的儿子,有本事,就来打好了,刚好让那毛头小子尝尝我大炮的厉害!”

    话虽然是这样说,可他还是非常担心的。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还要沉船到港口航道,阻止,至少也要减缓明军进攻的速度才行。

    这么想着,他就盯上了停在港口里面的那些商船。如今明国朝廷决定要开打,那这些商人显然不可能再来贸易。既然这样,那得罪也就得罪了。

    不过眼下还不能动,只要等外面的明军退去,要不然的话,里面乱了起来,外面的明军趁机攻打的话,就会出大乱子的。

    想着这个,加龙不由得又担心起另外一座城,也就是赤嵌城的情况。备战的军令才传过去,也不知道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他正这么想着,却见何斌走了几步,然后又转身快步走了回来,然后,用非常诧异地表情对加龙说道:“总督大人,这港口外面的明军战船数目不对啊!”

    “有什么不对?”加龙一听,心中一紧,连忙问道。

    何斌听了,连忙解释道:“小人之前看到明国的战船有将近三百艘的,可如今看这港口外边,好像最多也就一百艘左右。不知道剩下的明国战船,是不是没有过来?”

    他之所以这么说得目的,就是要摆脱自身的嫌疑,另外,也是要留在这城里,伺机而动。

    加龙一听,顿时大吃一惊,心中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明军冲另外一个航道进攻了。

    可是,那个航道压根就不适合大船航行,明国战船又怎么可能从那边进攻呢?

    他正想着,就看到有一手下,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过来,慌张地向他禀告道:“总督阁下,不好了,好多明国战船从北航道开进台江了。”

    “什么?”加龙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连声说道,“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啊!明军不可能是小舟登陆吧,那样能有多少人……”

    他还在质疑,就被他的手下打断了:“不是小舟,都是大船,大船能开进去的,总督阁下,如今正是涨潮的时候!”

    一听这话,加龙顿时如梦初醒,同时也吓得大惊失色。按照刚才何通事所说,明国从北航道进来的就有两百艘战船左右,这兵力是足够截断两座城的联系。

    想到这个可能,加龙就急了,立刻大声喊道:“贝德尔,贝德尔在哪里?”

    荷兰军队的上尉贝德尔听到加龙的喊声,连忙跑过来道:“总督阁下,我已经在备战了,决不让明军能攻进港口来……”

    加龙听都没听完,就立刻打断他说道:“明军从北航道进台江了,你立刻带领五百军卒,前去阻击明军登陆,千万不能让明军截断了我们和赤嵌城的联系。要是事不可为,就接应赤嵌城的描难实叮所部回来。”

    贝德尔一听,额头立刻就冒汗了。没想到不止是眼前的麻烦,原来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

    于是,他连忙答应一声,就立刻点了五百荷兰鬼子,就匆匆出城而去。

    不要认为荷兰鬼子狂妄,一直以来,在他们的印象中,东方人就只会仗着他们人多而已。平时他们都有一个认识,就是二十五个东方人合在一起也比不过一个荷兰人。因此,派出了五百军队,就想着应该能打一打了。

    在郑成功的计划中,就是兵分两路,一路,大概一百艘战船,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大员港外面,吸引红夷的注意;另外一路,大概两百艘战船,也就是主力趁着涨潮的机会,从鹿耳门进入台江,截断红夷的互为犄角之势,以达到各个击破之目标。

    不得不说,明军这么大规模的进攻,不管怎么隐瞒都是瞒不过的。不但会被红夷发现,也会被台湾百姓发现。当然,这发现之后的心情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在台江鹿耳门这边有出没的台湾百姓,突然看到大规模的大明战船驶入北江,并且有很多明军将士从船上下来,登陆上岸,一看这个架势,就是再笨的人,也知道明军是来干什么的了。

    于是,看到明军道来的台湾百姓,纷纷大喜过望,立刻狂奔而回,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给所有人知道。

    而荷兰军队上尉贝德尔领军匆忙出了城,转过一座小山,就看到了台江上的无数大明旗帜,顿时,那冷汗就刷刷刷的下来了。形势之紧张,是他这辈子遇到以来最为凶险的一次。

    他连忙下令他的手下,以十二人为一排,疏开战斗队形放排枪,同时逼近上岸的明军,企图把明军给赶回船上去。

    按照他对东方土著的经验,只要逼过去之后放上几轮排枪,东方土著必定崩溃。

    因此,他手握指挥刀,大声喊话,鼓舞着他的手下要勇敢,只要靠近放枪,这些东方人必定会溃逃的。

    他们的出现,明军那边自然也看到了。应对的法子,却和原本历史上有了很大的区别。

    在原本的历史上,前镇将领陈泽率大部兵力从正面迎击,另派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敌军侧后,夹击荷兰军队,从而取得胜利。

    不过在这个位面,他们的统帅,是在京师待了好些年的郑成功。要说对火器的熟悉程度,郑成功自然是非常熟悉了。并且,他也知道火枪的优劣所在,而建虏对付明军火枪的方法,确实是不错的。因此,郑成功在做计划的时候,自然顺手就借用了过来。

    只见上岸的明军并没有立刻迎向荷兰军队,反而是在岸边进行集结,而后又从身后的船上运下东西,立刻组装了起来。

    而贝德尔这边,正在保持着队形前进着时,忽然看到明军在搞什么动作,等看清楚之后,他立刻明白过来,这是干什么用的,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

646 以夷制夷

    只见明军那边,在一辆辆的独轮车上组装起了一块块档板,然后还在档板上挂上棉被,就犹如一堵墙一样了。

    岸边的道路不好走,可是这种独轮车却没问题,后面有三个明军推着这种巨大盾牌的独轮车并把控着方向。其他明军,全都躲在这种特制的车后面。

    贝德尔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种车子阻挡铅弹,那是绰绰有余。这也就是说,他最大的依仗,也就是火器便没了作用。除非是调来火炮轰击,才能对付这种车子,然而,匆忙间赶来,根本就没有带什么火炮的。这下怎么打?

    他没看错,郑成功特意备下的这种车子,就是学自建虏的,稍微改造了一下的楯车,用以能在复杂的路面推进。

    贝德尔这边傻眼的同时,明军那边却开始推着独轮楯车主动前进了。每次前进,躲在楯车后面的明军将士们便大吼一声,声音之响,可谓声震四野!

    没有贝德尔的命令,他的手下自己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不过也没有后腿,只是带着惊慌之色左顾右盼。看别人准备怎么办,看他们的上尉是否会改变命令?

    他们本来就已经相距不远了,只是过了一会,就离得更近了,贝德尔明白,如果再这么下去,那就只有和明军肉搏了。可是肉搏那是明军的强项,真要开始肉搏的话,人数众多又擅长肉搏的明军绝对能把他么切瓜砍菜的。

    无奈之下,他只好下令撤退。这拦截阻击明军的任务,显然是失败了。

    然而,这个时候,明军却突然加快了推进速度,有弓箭越过楯车,向他们这边抛射过来。

    原本这些荷兰鬼子就在惊慌,听到撤退命令正要走的,突然之间被弓箭攻击,一下倒了几个之后,剩下的那些荷兰鬼子那还可能保持队形,纷纷撒开脚丫子就逃跑了。

    明军这边,一见红夷溃退,完全没有了队形,于是,立刻出了楯车,开始了追击。

    “杀……”

    这种追击溃军的行动,不要太涨士气,如雷的喊杀声中,气势如虹,人人争先,期待立下军功。

    很快,就有荷兰鬼子被追上,有的,跪地投降,有的,试图加快脚步逃跑,还有的,转过甚至试图抵抗。

    不管他们想干什么,这种溃退势头已成,根本就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更多人数的明军将士,就犹如洪水一样,一下就淹了过去。

    赤嵌城方向,当然也听到了动静,已经知道了明军攻过来的消息,害怕明军截断两城的联系,同样派出了援军。可是,这些援军才出城不久,就看到了明军将士气势如虹地在追击荷兰军卒的一幕,顿时,一个个都傻眼了。

    这么快时间,这战事怎么就一面倒地结束了呢,明军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厉害了?

    确实,在他们的印象中,明国这边,也就是水师厉害一点,靠着船多能和他们打打。至于陆军,在他们的火器之下,基本上就都是废物。

    就说以前他们占据澎湖列岛时,明国官府也曾组织了几万人来攻打,不照样没攻下来。可是如今看到的这个……

    惊慌之下,他们也不敢在野外待了,慌忙转身撤回城里去了。至于那些被明军追杀的同伙,就只能靠上帝保佑,自求多福了。

    岸上深处,有闻讯赶来看情况的台湾百姓,刚好看到了明军在追杀红夷的一幕,顿时一个个全都大喜过望,这么大快人心的事情,竟然就被自己看到了。

    他们先是欣喜地看着明军在追杀,到了后来,那些青壮就忍不住了,甚至都不管手里有没有武器可用,撒开脚丫子就去堵截那些逃跑的红夷,不让他们逃回城里去。

    其实,在荷兰军队这种惊慌失措之下,就算有武器,也跟烧火棍没什么两样。更不用说,此时他们的火器,虽然已经换装了燧发枪,可装填同样费劲。甚至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怕是后世鬼子的三八大枪,那也没多少用的。

    此时,还真别说,有人先带了头之后,那些赶来旁观的台湾百姓,全都撒开脚丫子来堵截这些红夷,人数至少有两千左右。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地点,蜂拥汇集向红夷的退路,那气势,也是不可阻挡之势。

    贝德尔等出城的荷兰鬼子一见,顿时傻眼了。根本就没有多少思考犹豫的余地,后面的明军将士就已经追上来了。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这些荷兰鬼子纷纷丢掉武器,跪地投降。

    他们是来远东赚钱的,不是为他们公司来开疆拓土什么的,因此,宁死不屈什么的,在他们心中就根本不存在。他们如今,只是担心他们的狗命能不能活下来。

    明军将士这边,看到投降的红夷,确实没有再杀。可是,台湾百姓那边,他们冲到之后,看到红夷跪地投降,也压根就不管,四五个人就去围殴一个,甚至还有的台湾百姓,就捡起红夷丢下的火器,就当一根木棍,轮起来就打。

    不是他们有多凶残,而是多少年来,被荷兰鬼子欺压,差不多每个人都和荷兰鬼子有仇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又那会讲究什么投降者不杀的规矩,直接就上手先报仇了。

    这么一来,这些荷兰鬼子就倒霉了,在台湾百姓愤怒地怒火倾斜下,有的被打得头破血流,哇哇大叫;有的直接被打死,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等明军将士赶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活口了。

    对此,明军将士这边,也没有埋怨他们,只是把还活着的,不是重伤的那种给捆绑了。至于其他的,那就不管了。

    台湾百姓在发泄之后,一个个都对朝廷军队表达了十二分的敬意。有的甚至还下跪磕头,感谢明军将士能来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之后,他们有的留下来给明军帮手,有的撒开脚丫子就赶回他们自己的地方,要把这个好消息再告诉更多的人。

    经过这么一战之后,进了台江的明军将士,就再也没有阻挡,一部分拦住台江这条水道,一部分登陆,从陆路向两座红夷的城池前进,算是截断了两城的联系,达到了第一步的作战目标。

    在大员港外面的郑成功,看到有明军将士出现在热兰遮城陆地外围,便知道战事顺利,就发出了全面攻城的信号。之所以这么急,就是不想给红夷反应时间。要不然,红夷城池坚固,要想打下来并非易事。

    于是,上百艘战船开始靠近大员港,用船上的大炮和岸上的敌军炮台对轰,而陆地上,刚刚赶到的明军将士,士气正高,又开始重施故技,用楯车为掩护,散开开始攻城。

    热兰遮城内,荷兰总督加龙有点傻眼了。这形势急转直下,快得让他瞠目结舌。什么时候,明军怎么这么能打了?这才过去多少时间,明军竟然都开始水陆夹击了?

    他当然不知道,为了实现这个水陆夹击的目标,明军这边早一个月之间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完全可以说,事先的准备功夫不知道花了多久,才有这个突如其来的效果。

    这个热兰遮城是个凌堡来的,每个角落都是突出的半圆形,使得热兰遮城没有任何防守死角,且枪炮配备齐全,是个易守难攻之城。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成功曾经强攻过,但是损失惨重,根本打不下来,最后不得已只好改为围困。

    不过如今,这热兰遮城的周围全是喊杀之声。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百艘战船的进攻了。

    只见各色大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