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泰泰吞一见旨意,丝毫没有不忍之意,反而很是兴奋,当即和平达力密谋起来,很快就展开了行动。

    谁能想到,自己的君主向自己举起了屠刀!更没人想到,泰泰吞在执行这个屠杀命令的时候,还夹带了他的私怨。和他不对付的,嘲笑过他的,只要是在他这次行动范围内的部族,他一个都没放过。

    杀了人,报了仇,还能抢东西,何乐而不为?

    至于人命,在这些人的脑子中,就和阿猫阿狗的命差不多,甚至都还不如!

    一时之间,在阿瓦地区,赶在明军到达之前,东吁王朝的一次屠杀就上演了。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妇女还是儿童,只要是名单部族中的,就都没有幸免。

    在屠杀开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那些部族都没有防备,几乎被杀绝。不过到了后来,哪怕那些平时对他隆王表现得很乖顺的部族,也怕了,他们怕正在滴血的屠刀会举到他们的脖子上。

    不可避免的,他们就会有对应的防备。而这么一来,反而引起了平达力的怀疑。觉得你要是心中没鬼的话,你为什么要防备?

    于是双方的不信任就加深起来,阿瓦地区,风声鹤唳的,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之下,已经有部族干脆就逃了。

    这个情况,又被关注这边的他隆王所获悉。他立刻感觉到,平达力没有处理好他的密旨,扩大化了,在和明军决战之前引发了己方的混乱!

    对此,他隆王自然是气得大骂自己儿子不会办事。于是,他就亲自领着征集的大军,匆匆赶到了阿瓦。随后,他亲自接管了这次决战的指挥权,并且下旨,只说掌握了确凿证据,该杀得都已经杀了,其他部族,都是无罪的,不用怕!

    ()


………………………………

680 还是那句老话了

    然而,这个时候,就不是他发一道旨意,就能挽回了的。

    之前的那些屠杀,那些部族才不相信,要是没有他隆王的旨意,平达力或者说泰泰吞他们会乱杀?你现在一句话,他们可是全族的身家性命!如果是别的时候,或许没得选择,只能选择相信他隆王了。

    然而,如今,明国皇帝亲临大军,很快就会打过来,战事一触即发,谁胜谁负,虽然在战前不好说,可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

    明国一向是天朝上国,疆域广阔无边。他们的一个普通巡抚,就管着比他隆王还大的地方。明国的繁华,更是久负盛名。

    如今明国的皇帝御驾亲征,肯定是带着整个明国最精锐的军队过来。更不用说,一路上还真是势如破竹。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被屠刀吓到的部族,还真别说,原本没有的心思,此时就有了。如果投靠明国能有更好的前景,那为何还要去抱他隆王的小腿?肯定是抱更粗的大腿啊!

    这样的结果,怕是他隆王事先压根就想不到的。在他左劝右劝之下,发现没什么效果之后,他为了这一战的胜利,也真是狠了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真得发起了一次对阿瓦地区不乖乖听他命令的部族的围剿。

    …………

    从锡波到阿瓦城的道路,真得远比汉龙关到锡波的路更难走。见惯了中原大地的官道,习惯了北方辽阔的平原,如今在这崇高峻岭却又炎热无比的小路行军,说真的,曹变蛟宁可和当年的建虏厮杀!

    此时的他,正奉旨继续为大军前锋,往阿瓦城进军的时候,忽然后面有锦衣卫赶上,给他传旨,让他减缓行军速度,不要让军队太过疲惫。

    听到这道旨意,曹变蛟起初是有点懵的。按理来说,不是所谓兵贵神速,不要给洞吾那边太多准备的机会么?

    之前的锡波之战,其实就算是兵贵神速的例子。那些锡波的洞吾军队,压根没想着他那么快就赶到锡波,给了他一个轻松打下的机会。

    而且,听说阿瓦那边,总算是没有那么多山的,赶紧走出这些大山,这估计是所有北方将士们的心声!

    不过皇上旨意既然已经下来了,不管怎么样,总得要遵旨才行。

    这个时候的曹变蛟,脑海中压根就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尊的想法。毕竟皇上的英明神武,那是许多次证明了的!

    但是,那锦衣卫见他疑惑的表情,便靠近他,低声咬耳朵道:“陛下说了,阿瓦城那边的洞吾军队正在内乱,得给他们时间,乱得更彻底一点。”

    要是进军速度过快,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搞不好他隆王就会全力对付这边。不如让他放心一点,先多举几次屠刀好了。

    曹变蛟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是要一反常态,要慢一点。

    不过同时,他也有点好奇。

    因为他这支军队乃是大明军队的前锋,按理来说,如果有消息什么的,肯定是他这支前锋军队最先知道的。可如今,反而是在中军的皇上,先知道了阿瓦城那边的情况,这可真是稀奇!

    左思右想之下,感觉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一丝疑虑就在他心底冒了出来。

    结果,还没等两天,曹变蛟就接到放出去的夜不收回报有洞吾人求见,说愿意归降大明,跟随大明军队打他隆王。

    一听到这消息,他就立刻想起了皇上的交代,心中顿时大感佩服,原来皇上所料是真的!

    于是,他一边让人带来洞吾人,亲自了解情况后,马上回报中军,说明具体情况。

    崇祯皇帝其实已经通过他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了解到这个情况,便令中军赶路,前来和前锋汇合,从此开始,就取消前锋人马。或者说,前锋兵马扩大,而他就直接坐镇前锋。

    之所以这么做,是他担心这些来投降的洞吾人中,会有奉他隆王之命而假意来投降的人。曹变蛟没有窃听种子不好分辨。但他就不一样,反正一颗甲级窃听种子可以拆分为六颗丙级窃听种子,手里存了一大把,就刚好可以用上。如此一来,他就能分辨这些来降的洞吾人的真假,从而用最有效的方式打完这场战事。

    才一到前锋军中,崇祯皇帝便下旨,让已经到曹变蛟军中的三名信使觐见。

    这三名洞吾部族的信使一听说大明皇帝刚到,就召见他们,不由得非常激动。反正是用他们所听来的最高礼节,就从中军帐外开始一步三磕首,表达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对于他们的这个表现,崇祯皇帝任由他们,一直等到他们做完了,才微笑着说道:“诸位起来说话!”

    “谢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声地喊完之后,三名使者才站了起来。直到此时,他们才偷偷地用眼角打量中军帐内的情况。

    就只是那么一瞧,就见中军帐的两边,那是盔甲鲜明的一众将领,个个高大威风,这偷瞧之下,顿时就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本来还想看看主位上的皇帝,这个时候也不敢了,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崇祯皇帝把他们的表情动作看在眼里,当即和蔼地说道:“朕听闻曹卿所言,他隆王残暴成性,无辜滥杀百姓,尔等亲人,不分男女老幼,更是被屠,不是逃得快,便已灭族了?”

    听到这话,这三个信使就又激动了,急忙跪下,连连向崇祯皇帝磕头说道:“那他隆王疯魔了,滥杀无辜,还望大明皇帝陛下为我们做主啊!”

    “他隆王残暴无道,我部族愿为大明军队的前锋,攻打阿瓦城,活捉他隆王,还有那个平达力!”

    “我部族也愿为大明效力,只求大明能帮我们报仇雪恨!”

    “……”

    这三个人中,甚至都有说话时泪流满面。如果有假的话,那真得是影帝级别了,说眼泪下来就能眼泪下来,在后世的那些专业人员,很多都是做不到的。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当即义正言辞地说道:“洞吾王一向残暴无道,不但侵我大明国土,害朕之百姓;没想到对自己的臣民也是倒行逆施,看来已是人神共愤……”

    说这话的时候,他其实偷换了概念,把他隆王变成了洞吾王,不过对此,又有谁会在意呢?

    就听崇祯皇帝接着严肃地说道:“犯大明者,虽远必诛!朕不远万里亲至,原本想为那些被害的朕之子民报仇,灭洞吾,贬洞吾俘虏为奴,为他们以往犯下对大明的罪行赎罪。不过没想到,洞吾的人中也有心向大明者。如此,朕许你们,只要你们立下功劳,今后你们和现有大明百姓一样,皆为朕之子民!”

    一听这话,三个信使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道:好险啊!

    要是不来表明心迹的话,一旦洞吾被大明攻占,那所有人都要为奴,为以前的洞吾王背锅而赎罪了!

    看看外面的大明将士,看看帐内的明军将领,全都是高大威风,军械精良,这么精锐的军队,根本就不是洞吾军队可比。哪怕是他隆王的宫廷卫队,也没有这支大明军队来得精锐。难怪大明军队能一路上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心中这么想着,三个信使便又连忙磕头,不约而同地齐声大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此以后,他们就以大明百姓自居了!

    崇祯皇帝等他们喊完,便又转为亲切地语气对他们说道:“你等回去,可把朕之意思广而告之,不管功劳大小,只要有具体行动,能表明立场,愿为朕之子民的,朕都不会拒绝。可若要执迷不悟者,就放胆来和朕作对便是,云南洞吾这边的道路太差,朕还嫌俘虏不够多!”

    听到这话,三个信使便又连连答应,甚至还赌咒发誓,一定要让他隆王好看,为大明效力!

    等他们一走之后,崇祯皇帝便对帐内众将说道:“先行休整,步步为营,只要在月中时候到达阿瓦城便可!”

    这个时候,都不用他再交代了,中军帐内不止曹变蛟,其他将领也全都知道,这么做就是给这些想为大明效力的洞吾部族时间,好让他们能有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此一来,大明这边再去攻打阿瓦城,灭掉洞吾应该就会轻松多了。

    想着这些,一众将领不由得心中很是佩服皇上,天威所至,那蛮夷之王竟然吓得精神失措,自乱阵脚,皇上只是一句话而已,就多了洞吾百姓的支持。如此一来,攻伐洞吾,就变得更是轻松不少了!

    …………

    三个部族的信使回去转达了大明皇帝的旨意之后,顿时,原本躲着的这些部族,一下士气大振。不为别的,就因为如今他们的背后有人了!

    只要立下功劳,以后就是大明百姓了!看看,大明百姓被人欺负,如今的大明皇帝都能不远万里来报仇。就是那个什么……什么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以后自己这边也是大明百姓,要是还有人敢来欺负自己部族的话,上达天听,大明军队必然也会来为自己出头,帮自己报仇!至少现在的皇帝在位,就一定会这样!

    想着这些,那还不赶快立下点功劳,谁愿意去当奴隶,肯定要当大明百姓才好啊!

    妙书屋


………………………………

681 浑水摸鱼

    大明皇帝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要他们给其他洞吾人传达他的意思。

    于是,这些部族的人,立刻便行动了起来。不是和自己关系比较近的部族通报大明皇帝的旨意,就是去画图,写标语张贴,为崇祯皇帝的旨意宣传了起来。

    甚至还出现了这么一幕:洞吾军队在追捕这些部族的人时,眼见着走投无路,这些部族的人就把大明皇帝的旨意搬出来,讲述大明军队的强大,说明当大明百姓的好处,敢对付大明的人的下场等等。

    还真别说,有的时候,这些话还真有用处。能说得那些追捕的洞吾军卒为了将来,给自己留一条路而放了要追捕的人。

    完全可以说,崇祯皇帝用这种方式来宣传他的旨意,还真是非常迅速,效果也很好。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在阿瓦地区,就犹如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了一般。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才赶到阿瓦城的他隆王。

    “什么?”他隆王听到的第一时间,便勃然大怒,厉声喝问道,“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的?”

    说话间,隐隐已经带了一点恐惧了。

    明军是明国皇帝亲自领兵,本来就太强大,给了他非常大的压力。如今竟然又生内乱,这么一来,胜算岂不是又少了一分!

    “父王!”这时,就见平达力跳了出来,非常气愤地奏道,“那些该死的叛徒,果然不出父王所料,儿臣只恨杀得太少了一点,应该把他们都杀光才好!”

    听到这话,他隆王终于第一次感觉,自己这个儿子好像有点不靠谱!难道就看不出来,局势会变得如此之坏,就是之前杀戮过多引起的么?

    不过他也有点哑巴吃黄连,说不出来的感觉。他这个儿子,一张口就是不出父王所料,说得这事全是他英明神武事先想到而开始的杀戮。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一开始的时候,他这个儿子确实没有说要干灭族的事情,而是他自己想到从而给下了那道密旨。

    想着这些,他隆王都有点恼羞成怒了。他下了密旨是不假,但能不能干脆利落一点,能不能只局限一个部族?

    想着这些,他的眼睛有点阴冷,看了平达力一眼,又看了泰泰吞等人一眼,心中有了决定,等打完这一仗之后,要好好考虑他们的事情才行。

    不过,他隆王当然不会这个时候发难,而是厉声喝问道:“如今叛徒到处都是,你们说,该如何是好,要孤接下来怎么做?”

    平达力一听,以为他父王刚才没听懂他的话,便连忙提高了一点声音,强调说道:“父王,还用怎么做,杀啊,把那些叛徒都杀光了不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他隆王终于怒了,冲着平达力厉声咆哮道:“那些叛徒的脑门上会写叛徒两字么?怎么杀?你是不是想引起更大的恐慌,让更多的人叛变孤?你到底是笨得够可以,还是说你是明国的内奸?”

    他这么说,当然只是气话而已,自己的儿子,又怎么可能是明国的内奸!真要这样的话,那当初那颗小蝌蚪就是明国的内奸了,这显然不可能!

    此时,平达力被他隆王这么以后,他终于知道自己的父王对他不满,顿时吓得不敢再出声,低着头不再说话。

    他隆王见了,阴冷的目光扫视过其他臣子,一副看所有人都不顺眼的样子:“何人可以告诉孤,有什么法子来应付如今的局面?平时马屁拍得响,如今都是哑巴了?”

    泰泰吞有点苦恼,因为他看到刚才他隆王扫过他的时候,还停留了一会,想起自己是这次屠杀部族的主要执行人,他就感觉自己被他隆王盯上了,心中有点害怕之下脑子一转,忽然有了主意,便立刻出列奏道:“王上,末将或有一计,可为我洞吾打赢明军增加胜算!”

    一听这话,不但他隆王,其他人包括平达力在内,都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他,不少人的脸上,都带着诧异之色。

    “说!”他隆王听了,脸色好看了一点,当即冷声喝道。

    其他人也是好奇,全都竖着耳朵,准备听听他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有什么好计谋?

    可谁知,泰泰吞却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看了左右一眼之后,向他隆王奏道:“王上,此法只宜密奏!”

    “……”其他臣子一听,不由得心中大骂,密奏你娘!

    他隆王看了泰泰吞一眼,见他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点了点头,然后扫视了其他臣子一眼,意思就很明确了。

    其他臣子一听,只好向他隆王施礼告退,出殿门去外面候着了。

    平达力看着他们走出去之后,心中好奇之下便喝令泰泰吞道:“好了,快点讲来,你有什么好计谋?”

    可谁知,他隆王心中已对他不满,忽然冷声开口喝道:“你也滚出去!”

    平达力一听,愣了好一会,回过神来后,脸色涨得通红,却也不敢违背他隆王的意思,只好施礼退出殿去。

    “讲!”他隆王见殿内只有他们两人了,脸色并不好看,只是冷声喝了一声。

    在他隆王面前,泰泰吞可不敢矫情,连忙奏道:“王上,既然我们无法分清哪些是叛徒,那要是我们派人去假冒叛徒,引导明军入我陷阱,明军又如何能区分得出来?”

    虽然是用了反问的话,好像是在问他隆王问题一般,似乎有点不敬,可他隆王一听,却是一下转忧为喜,当即拍掌赞道:“不错,不错,是这个理。如今之混乱,孤都分不清,那明国皇帝又是远道而来,更是人生地不熟,他绝对不能分清真假叛徒,如此一来,便是孤的机会了,哈哈,好,好,好……”

    连道三个“好”字,由此可见,他心中有多开心。这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于是,他隆王立刻和泰泰吞商议起了这个浑水摸鱼的具体细节,而后,立刻展开了行动。

    之前被赶往殿外的洞吾文官武将,包括世子平达力在内,都想知道泰泰吞献了什么计策,竟然让他隆王转怒为喜?不过这个计策是要保密的,因此,最后连平达力都不知道,这让他们对泰泰吞不由得都有了点怨恨之心。

    接下来,洞吾南方大军,继续往阿瓦城集结。而阿瓦地区这边,对于有反叛的部族,依旧在搜捕绞杀,一切看似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

    明军这边,不断地有阿瓦地区部族的代表跑来表明心迹,表示愿意为大明效力。对此,崇祯皇帝一概亲自接见,并且勉励一番,让他们好好表现。

    对此,这些阿瓦地区的部族代表都是非常感动。堂堂天朝上国的皇帝,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他们和蔼可亲,由此可见,大明皇帝之前爱民如子的传言,之前允诺的话就绝对不会有假。有这样的皇帝当自己的君主,真是不要太好了!

    不过他们其实不知道,在军中实在太无聊,而崇祯皇帝又要“赏赐”丙级窃听种子,因此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接见他们,和他们说会话,也浪费不了多少口水,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日,又是一个部族的代表偷偷跑来效忠,崇祯皇帝一听是阿斯族的,便知道是他隆王和泰泰吞秘密指定的内奸跑来演戏了。

    既然这样,崇祯皇帝也是有兴趣的,来,咱们互相演戏吧!

    于是,阿斯族的代表,也是他们的族长阿斯诺,在崇祯皇帝面前大骂他隆王,表现出和他隆王不共戴天的意思,哭着喊着要为大明效力。

    崇祯皇帝呢,也当不知道他是假的,一如既往,勉励一番,让他们好好干,为大明效力。只要有功劳,他就绝对不会食言。

    就这么地,等来了他隆王的应对招数,感觉阿瓦城那边情况也差不多了,崇祯皇帝便下旨,大军加快速度,向阿瓦城进军。

    明军将士们,早已闲得身上都要长毛了。一听向阿瓦城进军的旨意,那是相当地高兴,立刻领旨向阿瓦城挺进,士气相当地高昂。用“雄赳赳气昂昂”来形容,也不为过。

    随着明军一步步逼近,阿瓦地区这边的乱局,终于也有了新的变化。

    原本是单方面的洞吾官府对叛变部族或者疑似叛变部族的追杀告一段落,开始紧急备战起来。而原本四处躲避的那些效忠大明的部族,终于松了口气,不用再躲避,反而四处出动,为大明攻打阿瓦城提供尽可能有用的帮助。

    当明军夜不收走出了山区,开始出现在这片洞吾最重要的产粮区时,到处都出现了欢迎明军将士的洞吾人。

    等到崇祯皇帝所率领的大军到达时,这种从四处冒出来的洞吾人,赶来欢迎明军的局面,就达到了最高峰。

    一场决定洞吾未来命运的大战,或者在他隆王这边来说,也是一场决定明国未来命运的大战,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


………………………………

682 感觉有点悬!

    阿瓦城虽然是洞吾数一数二的大城,可要说其高大坚固,以及城镇规模,也就只能和中原地区的二线城镇相比。

    这一次,他隆王集中了洞吾的倾国之兵,大概有二十三万人马在阿瓦城这边。就这个阿瓦城的规模,城内是绝对容不下这么多军队的。因此,除了他隆王的直属亲卫军驻扎在城内之外,其他大概有二十万左右都是背靠阿瓦城扎营。

    这么多的军队,远远看去,那真是连绵的营地,几乎把阿瓦城都给掩盖了,声势着实有点吓人。

    不过这也就是在外人眼里,像在崇祯皇帝等打惯了仗的人眼里,这敌人越是兵多,就越是好打!原因无他,军队越多,所需粮草物资就越多。兵力不精,打顺风仗可以,一旦逆风,就和后世小学生打王者荣耀一样,除了骂娘抱怨队友(他隆王)就只会挂机(逃跑)送人头了。

    两军交战,首先是明军夜不收和洞吾斥候的交手,争夺战场控制权。

    一开始,他隆王这边仗着人多,派出的斥候,都是小规模军队了。然而,哪怕就是这样,几次和人数至少少他们一倍的明军夜不收交手,也往往是吃大亏。以至于打到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