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有蓬马车里钻出的人,一个个看着似乎很精明。他们互相之间看到,都不约而同地笑着打起招呼来。
“范兄,没想到我们是一起到了!”
“王贤弟,看来你比为兄早出门了半天,我们才能一起到啊,哈哈!”
“……”
就在他们打招呼的时候,陆续还有车队过来,而后钻出来的人,显然都是互相认识,又在总督府门口打起了招呼。
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出来,他们是约好了今日到总督府拜年,因此才一起到了。
这些人,全都是晋商,分别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个在后世臭名昭著的晋商。
宣大总督陈新甲早已知道门口来了恩主,亲自迎了出来,笑容满面地抱拳道:“诸位,新年好啊!”
“总督大人新年好!”八大晋商纷纷抱拳鞠躬回礼,丝毫不以恩主自居。
“来来来,外面太冷了,快请后衙落座。”陈新甲笑着说道,“本官已经烫热了美酒,一起喝上几杯暖暖身子!”
就这么着,这一伙人互相之间,有说有笑地入了总督府,去了后衙所在。能看出来,他们并不是第一次见面。
没多久,他们就在后衙客厅喝上了。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笑呵呵地互相恭喜发财,其乐融融。要不知道的人看到,还以为天下太平,都没有什么烦心事。
“范某敬总督大人一杯!”为首的范永斗当先站起来,笑着对陈新甲说道,“有总督大人坐镇我们晋地,以后行事更为方便,规模扩大,我们赚得也会更多!”
一听这话,年纪较轻的王登库也立刻端了酒杯站起来道:“对对对,总督大人在此,我们也都放心了不少,终于不用折腾了。大家一起发财,多好!”
其他晋商见了,也都有样学样,恭维着宣大总督,端着酒杯要一起敬酒。
陈新甲见了,脸上带着微笑,同样端着酒杯站起来道:“要不是诸位出力,我陈某也到不了这个位置上,能有今天,本官绝对不会忘记诸位相帮之情。今后在本官管辖之下,诸位尽管放心便是。”
他的话说完之后,所有人相视一笑,全都豪迈地一干二净,而后互相亮了亮杯底,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坐下之后,梁嘉宾笑着又开了个话题道:“如今大清军队正在关内发财,所向无敌,想必收获不少。大清皇帝又素来慷慨,今年这一次,估计需求更大。看来我们今年的买卖,又会大发一笔了啊!”
“对啊,前三次入关掠夺了之后,辽东的需求一下激增。”黄云发跟着笑道,“大清皇帝几乎是把掠去的金银财宝全都用来向我们购货,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不讲价,实在是最好的买主啊!”
不过他们中为首的范永斗听到他们这些话后,却是略微皱了皱眉头,脸上没有带笑,看着陈新甲问道:“总督大人,如今卢象升重新升任兵部尚书,又再次统领天下勤王兵马,不知道形势会如何发展?”
说到这里,他脸有隐忧,又继续补充道:“那卢象升在宣大总督的位置上也干过不少时间,他的能耐,我们都知道,就他带出来的总兵杨国柱,虎大威,一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不知道为何,范某有点担心啊!”
他所说得担心,很显然并不是关内百姓生灵涂炭,而是满清军队会不会不再像以前那样掠夺那么多。对于这点,在座的所有人都能听出来。
一听这话,这些晋商想起卢象升在宣大总督上搞得那些事情,见识过他带兵的能力,顿时,宴席上的气氛,明显冷了很多。
王大宇看向陈新甲,同样关心地问道:“总督大人对大清军队熟悉,同样也熟悉大明官场,不知道您怎么看,那卢象升能是大清军队的对手么?”
他这话一问出来,所有人都不再说话,纷纷看向陈新甲,期待他的回答。
陈新甲听了,略微沉吟片刻,而后也是脸上没了笑容回答道:“如果卢象升想和大清军队决战的话,本官倒是不担心,你们也放心好了,绝对不是大清军队的对手。这点,本官敢保证!”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脸色又变得有点不好看地说道:“不过要是卢象升并不和大清军队决战,只是犹如猛虎一样潜伏在大清军队左右,摆出随时要发起决战之势,那必然会影响大清军队的作战,时间拖得越久,对大清军队就越加不利。很有可能,最终大清军队并不会有多少收获,就不得不撤出关内了。”
一听这话,王大宇顿时就急了,连忙问道:“总督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对啊,总督大人,要是大清军队没什么收获的话,那我们也没什么财可发了啊!我都囤积了不少物资了!”梁嘉宾立刻担心地跟着说道。
见到其他人也想说话,陈新甲伸手一摆,阻止他们说话,而后自己说道:“本官自从听闻卢象升重新升任兵部尚书统领天下兵马之后,已经去信给杨阁部,要求杨阁部向皇上进言,给卢象升施压,迫使卢象升早日和大清军队决战。如此一来,卢象升必败,就算不战死,那也逃不脱满朝文武的弹劾!”
一听这话,顿时,所有人不由得大喜,纷纷拍起了总督大人高瞻远瞩的马屁。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对满清的最后一战,即崇祯十五年的松锦之战,帅是名帅,不管怎么样,至少在关内战场上,也是打得流贼乱窜的主,他就是洪承畴。所统领之军,乃是集结了大明所有的精锐军队。
当时锦州被围困很多天,外边的援兵断绝。有士兵从锦州逃出来,传祖大寿的话,请大部队用车营逼过去,但不要轻易开战。一开始洪承畴和崇祯帝都认为应该持重缓进,洪承畴以兵分力弱,意主持重以待。
可是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却主张速战速决,坚持要求分四道夹攻,并遣张若麒游说,还说动崇祯皇帝改变了主意,连下圣旨,最终洪承畴匆促决战,导致粮道被断,一败涂地,从而断送了大明江山。
如今,他便是想到了用这一招来对付卢象升。
………………………………
106 毒计
商人毕竟是商人,论起朝堂上的阴谋诡计以及军事上的事情,陈新甲显然要比晋商懂得多了。
因此,他听到这些晋商拍着他的马屁,心中还是很得意的。不管如何,拿了你们那么多钱,终归是值的吧!
一时之间,宴席上的气氛,顿时又热烈了起来。
可不知何时,会客厅的大门忽然被推开,顿时,一股寒风灌了进去,让里面正热闹的场面都不由得安静了下。
没有吩咐,任何人是不能进会客厅的。可此时有人进来,所有人都不由得转头看过去。
其中陈新甲心中更是不高兴,因为他是主人,没他的同意进来,岂不是打主人的脸?
不过当他转头看去,发现是自己的管家时,这种心情稍微好了点。因为他明白,管家做事是个有分寸的人,不重要的事情,不会打扰他。更为重要的是,他和晋商之间的那些事情,管家都是知道的。
此时,他最在意的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看到管家的脸色有点严峻,心中便有点不好了,应该不是好事。
果然,就见管家快步走到他身边,低声耳语道:“老爷,京师杨阁部回信了。”
说完之后,他把双手捧着的一封信,恭敬地呈给了自家老爷。
陈新甲一见,顾不得和晋商客套,立刻接过书信,查看了下封漆,便拆开取出书信看了起来。
范永斗等八个晋商都看着陈新甲,不知道是哪里的书信,让管家如此慎重。
他们盯着陈新甲,明显察觉到,陈新甲在看那封信的过程中,脸色慢慢地变得难看了起来。很显然,书信中的内容,应该是让他不高兴的事情。
看完之后,陈新甲顺手把书信递给了身边的范永斗,皱着眉头对其他人说道:“是杨阁部来信,说皇上不知道怎么了,做了个梦,梦见了太祖,而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对大清是坚决主战。而卢象升刚好又是坚定的主战派,因此皇上对卢象升非常地信任,之前甚至还连发金牌督促总监高起潜救援卢象升,一切以卢象升唯命是从。因此,杨阁部认为,眼下的皇上,怕是不会听他的建议,不会给卢象升施压,是完全相信卢象升的那种!”
这话一说完,顿时,在座的这些晋商不由得面面相觑。刚刚还在高兴,觉得总督大人有先见之明,竟然已经事先联络杨阁部,说动皇帝向卢象升施压,促使其仓促而战。如此一来,卢象升必败,大清军队就能掠夺到更多的财富,这可是转头就能进他们口袋的啊,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可没想到,这才过去多少一会时间,这封书信一到,就把美梦给打碎了。
此时,范永斗也看完了杨嗣昌的书信,转手递给身边的王登库,而后看向陈新甲,脸色严肃地请教道:“总督大人,那如今该怎么办为好?”
“对啊,朝堂上的事情,还是得总督大人想想法子。”梁嘉宾也立刻附和道,“要用钱的话,没问题,我们来出就是,务必要把这个卢象升给扳倒才行!”
其他人也是连连附和,不过他们看到陈新甲紧皱着眉头,在思考地样子,便又安静下来,带着期待的脸色盯着陈新甲。
会客厅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不知道多久,陈新甲忽然抬起头来,看着这些晋商,冷声说道:“如果大清军队能主动打一些胜仗,不一定要打败卢象升,比如攻克其他城池也行。如此一来,再花些银子,多联合一些人弹劾卢象升,应该也能动摇皇上对卢象升的信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声音又冷了一分道:“大清军队打得胜仗越大,那身为统领全部勤王军的卢象升责任也就越大,弹劾起来,效果也就越好!”
听到这话,八大晋商都跟着点头,赞同这个说法。
其中范永斗也是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忽然问陈新甲道:“大人觉得皇上会比较在乎什么?”
陈新甲听了有点不解,闻声看向他的时候眉头微皱。
范永斗一见,连忙进一步解释道:“就是大清军队要打下什么城池会让皇上震怒?大人想想看,要是皇上很在意的城池被大清军队打下来了,皇帝震怒之下,那弹劾的奏章往上一递,卢象升就是再得皇帝信任又如何?肯定会治罪!”
“对对对,范兄说得太有道理了!”王登库一听,双手一拍,大喜地说道,“就选这样的城池打下来,那卢象升必定会倒霉!”
梁嘉宾也跟着连连点头,甚至还竖起大拇指道:“范兄说到点子上了,不痛不痒的败仗,可能还奈何不了那卢象升,可皇帝在意的城池之类被打下来的话,皇帝震怒之下,卢象升就绝对在劫难逃了!”
其他晋商也是纷纷抚掌而赞,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又再次转向陈新甲,期待他能说出符合条件的目标出来。
陈新甲也觉得很有道理,他立刻转头吩咐站在边上的管家道:“去书房把地图取来。”
管家旁听了整个事情的经过,知道事关重大,连忙答应一声,就急匆匆地去取了地图过来。
立刻,这些人都离开了宴席,转而聚到边上一角,地图挂上,而后,陈新甲就盯着地图在看。八大晋商,则簇拥在他身边,也有模有样地看起这份军用地图。
看着看着,忽然,陈新甲的眼睛顿时一亮,而后上前,用手指着一处地方,转头看着那八大晋商,有点兴奋地说道:”如果大清军队能打下这处地方,那卢象升必定脑袋难保!“
一听效果这么好,顿时,八大晋商全都盯向了陈新甲用手指着地那处地方。不过他们虽然认得那字,可却看不出来这地方为何皇帝会如此重视,真能重要到丢失这个地方能让卢象升脑袋不保?
看到他们脸上露出地疑惑之色,陈新甲又恢复了刚才的自得,对他们解释了下。
看到他们都高兴了起来,他自己却随即眉头一皱道:“不过也有个问题,大清军队何以能打下这城呢?”
对哦,这好像也是一个问题!眼下高兴,似乎有点高兴过头了!
这八大晋商听了,又开始低头想了起来。
忽然,范永斗一拍双手,发出“啪”地一声,而后兴奋地说道:“那里有我们几家的产业,有不少能用的人在的。里应外合之下,总能拿下了吧?”
………………………………
107 无耻之徒
一听这话,其他晋商顿时犹如醍醐灌顶,一下醒悟过来,纷纷表态,那边的产业不要了也没关系,毕竟大清军队要是掠夺了那边,最终那些钱财都会回到他们的口袋,甚至更多无数倍,怎么算都是值的,更何况还能扳倒那个碍事的卢象升。
陈新甲听了,也是立刻兴奋起来,便马上询问他们的可用人手,一番密谋下来,一场针对卢象升的阴谋就出炉了。
宴席一结束,八大晋商纷纷返回,调集心腹去做这个事情了。
而此时,大明首辅刘宇亮已经打好了腹稿,前往文华殿见驾。
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离京督师,闻卢尚书已重掌兵权,高总监一体配合之,臣寻思着督师已无意义,而内阁事务繁忙,便回京复旨。“
按理来说,这么一说之后,崇祯皇帝应该会说,首辅辛苦了,身在京师之外,还惦记着内阁事务,实在是有心了。
毕竟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刘宇亮主动请旨外出督师的。这种积极性表现出来,就会让皇帝觉得这个首辅实在不错!
然而,崇祯皇帝先是通过曹化淳身上的窃听种子发现,刘宇亮出京之后畏惧不前;而后,又通过王承恩身上的窃听种子知道了晋州发生的事情,因此,他对刘宇亮是怎么样一个人,算是了解得比较透彻了。
此时听到刘宇亮的自述,却是面无表情地盯着他,出乎意料地冷声问道:“不知道首辅出京之后的行程如何,具体又做了什么事情来履行自己督师之责,可否给朕讲讲?”
卢象升的奏疏应该很快到京师了,因此,在这份奏疏到达之前,崇祯皇帝自然要当作不知道晋州的事情。
底下的刘宇亮一听他的问话,顿时就是一愣,怎么皇帝不按常理行事,不但不夸,反而还要问得这么细?
一时之间,他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过也亏了他宦海浮沉那么多年,急中生智,立刻便有了对策,恭声回奏道:“臣离京之后,立刻领兵前往和卢尚书汇合,一路上和满清军队周旋,迫使满清军队放弃了对卢尚书的合围,转而追击微臣。”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忽然高昂了一分,变得有点激动起来,大声地奏道:“陛下,臣要弹劾晋州知州!”
好一个刘宇亮,张口闭口之间,就颠倒黑白,自己畏惧不前,变成了和满清军队在周旋,甚至还把解围卢象升的事情揽到了自己头上,还真是能耐!
要是换了以前的崇祯皇帝,说不定还真信了他。毕竟他可是大明首辅,如果满清军队来追他的话,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此时的崇祯皇帝知道事情真相,经他这么一说,便对他的颠倒黑白更是印象深刻,心中不由得冷笑连连。又听他说起晋州的事情,不由得心中暗道,果然是要报复晋州知州,看你怎么个说法?
这么想着,他便冷冷地问道:“首辅何以要弹劾区区一名知州?”
“陛下,微臣都差点回不来见陛下了,就是这晋州知州所害!”刘宇亮看着皇帝的脸色,以为是对他所说这事的反应,便先给了个定性结论,而后才禀告事情经过道:“十万满清大军追赶微臣,试图拿下微臣来羞辱我大明朝。但微臣自然不会给满清机会,誓死与其周旋,好不容易到了晋州城,想要入城凭借坚城再和满清军队决一死战。可没想到,那晋州知州见此,不但不听微臣号令,反而紧闭城门给满清军队创造机会,哪怕微臣晓以大义,也无任何效果。其人可谓居心叵测,欲陷微臣给满清。说不定,此人就是满清之内应。“
说到这里,他忽然面含悲容,似乎马上就要哭出来了道:“陛下,微臣为国捐躯,死不足惜,原就是人臣本份。可这晋州知州,实为我大明官员之耻。种种行为,一如臣之所奏,请陛下派厂卫缉拿,定能审讯出真相,揭露其本来面目!”
说完之后,他低头垂手而立,静待皇上回应。同时心中想着,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给首辅一个交代,追查满清内应,不遵督师之令,欲陷害大明首辅等等方面,皇上也定要好好地惩治那晋州知州才行了!
呵呵,陈弘绪啊陈弘绪,竟然敢当面羞辱,老夫定然要你身败名裂,生不如死!
谁知崇祯皇帝听了,却只是淡淡地说道:“此事朕已知之,刘卿还有何事?”
一听这话,刘宇亮不由得愕然抬头,看着崇祯皇帝一时说不出话来。他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陛下,臣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难道就只换回这么一句话?陛下不是应该勃然大怒,马上派厂卫去缉拿那该死的晋州知州么!
一时之间,他呆在了那里,都忘记了回答。
正在这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一名内侍捧着一个长筒,带着兴奋之意在殿门口禀告道:“陛下,统领天下勤王军的卢尚书有加急奏章到,是为捷报!”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知道这奏章里面大概是什么内容,便点点头说道:“呈上来!”
刘宇亮在底下听了,回过神来,不由得有点诧异,那卢象升打了什么胜仗,这时候竟然有捷报上来?要真是这样,自己或许该去和他汇合,这样他打了胜仗,那这功劳就有自己的一份了。
好奇之下,他看向一名内侍去接那份捷报。
可就在这时,却听到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又说话道:“似乎好些年了,有人都已经忘记了欺君之罪是何等重罪,来人,传东厂提督曹化淳!”
刘宇亮一听,顿时一愣,心中有点不妙的感觉。皇上怎么这个时候提欺君之罪?
欺骗皇帝?自己刚刚不就是么?难道被皇帝发现了?
这么一想,他后背顿时就冒冷汗了。可随即他又安慰自己,皇帝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情况,叫曹化淳过来,应该就是要派缇骑去缉拿那晋州知州吧!
对了对了,肯定是这样,那陈弘绪被抓来之后,肯定会抵赖,这就是欺君之罪,皇帝肯定是为此震怒的。
心中如此想着,刘宇亮终于松了口气,期待着曹化淳快点派番役去抓人!
………………………………
108 卢象升的奏章
看着捷报呈送御前,刘宇亮陪笑奏道:“陛下圣明,慧眼提拔能臣,卢尚书不负圣望,可喜可贺啊!”
说出此话的同时,他却是忘记了,当初他自请督师的理由,就是觉得卢象升能力不足,有负圣望。
崇祯皇帝快速扫了一遍奏章,而后抬头看向刘宇亮,露出似笑非笑地脸色道:“刘卿可知这奏章上所提何事么?”
看到皇帝的这个脸色,刘宇亮那不好的预感顿时又出来了,心中又有点忐忑起来,正待回答之时,东厂提督曹化淳便到了。
见到他到了,崇祯皇帝也懒得理刘宇亮,看向曹化淳,脸色严肃地说道:“曹大伴,你之前奉朕旨意前去知会刘首辅,朕要你把见到的事情都在这里说一说。”
看着曹化淳脸上微微有点疑惑的神情,他就又补充道:“刘首辅说他出京之后和满清军队周旋,因他之故,得以解卢尚书之围。而后,他还弹劾晋州知州陈弘绪拒不听令,欲陷他于险地,有满清内应之嫌。这外面的所有事情,朕只要事实,该有欺瞒朕的,朕决不轻饶!”
曹化淳一听,不由得微微侧头瞅了下刘宇亮,他心中清楚地很,皇帝已经发出很明确的信号了,要是自己敢胡编乱造,乱说话的话,就是欺君之罪,只能以事实说话。看来,皇上是要治首辅的欺君之罪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就不由得为刘宇亮悲哀。回京之后也不事先打听打听京师发生的情况,皇上在太祖托梦之后,已经精明了很多,又岂是像以前那样容易哄骗的?
不好意思,死道友不死贫道,自求多福吧!
于是,曹化淳立刻领命,就把他出京之后,看到的刘宇亮的动向,以及军中听到的一言一行,全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而刘宇亮在听到崇祯皇帝对曹化淳说那一番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不对了。顿时,那脸色“刷”一下全白了。
大明官场上的一个潜规则,就是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会欺瞒诱导皇帝。可是,这种事情,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的。这要是摆上来了,那事情就严重了。
最终要看皇帝的态度,可以轻轻放过,但心里肯定也不舒服;要是不放过得话,那就治一个欺君之罪,这可是大罪来的!
十恶不赦什么意思?就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