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山县县令知道眼前这个佛郎机人怎么想的,便用力点了点头,再次强调道:“如今的皇上英明神武,就别想着其他歪门邪道来应付,要不然,原本不想灭你佛郎机的,都会灭了你们佛郎机,信不信?”
大明皇帝这些年来的事迹,也确实让约翰逊没有底气,因此他不敢再有别的想法,重重地叹了口气。
看他这样子,香山县县令想起一事,便又对他说道:“另外,你们立刻要把围墙拆了,还有,不能把火炮对准陆地这边。不要试图顽抗,那样不会有好下场的。做出足够的低姿态,有利于皇帝对你们的判罚更轻一点。”
濠镜澳这边一直是大明管辖,因此以前的时候是没有围墙的。在天启二年时候,荷兰人曾进攻过一次澳门,在那之后,葡萄牙人便找了借口修建了围墙。
大明地方官府曾要求他们拆掉这些围墙,但他们没有听,一直拖着不拆。如果再严格一点来说,他们成立澳门议事会,自己管自己也是非法的,所有在大明发生的事情,都要大明官员来管辖才对。
此时,约翰逊一听香山县县令的话,顿时脸色就变了。
………………………………
701 汤若望的劝说
濠镜澳的围墙,在之前的时候,大明官府就不同意。好不容易借着荷兰人打过来的那一次修建了起来,这要是拆了,那就真不心甘的。
当然,并不是说有这围墙,濠镜澳就是他们葡萄牙人的了。但不管怎么样,这确实能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以及他们躲在围墙里面搞些不让大明官府知道的事情。
此时,约翰逊看县令就盯着他看,立刻有了想法,便敷衍道:“大人,这围墙是为了防御红夷所修,这属于兵事,归新来的兵头管,回头我去给他说下如何?”
兵头,就是兵的头,是最初只有军队管辖权的澳门总督的别称。约翰逊把这个事情,就推到了澳门总督头上,并不想马上答复。
然而,香山县县令听到这话,立刻便冷了脸,严肃地说道:“你要搞清楚一点,此地乃是我大明国土,所有事情,皆归我大明管辖。本官知会你一声,让你们自己去拆,其实是在帮你们。要不然,你们不拆试试?本官视而不见,不代表上面的人会视而不见。如果这濠镜澳的事情上达天听,在大明国土上还有不服大明管辖的地方,以当今皇上的雄才伟略,恐怕你们被驱逐都是轻的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望了下外面的光线,然后又转回头,盯着约翰逊,认真地说道:“本官看在往日情分上,已经说得够多了。当众说出的期限,不容更改,估摸着还有小半个时辰,不管你们给不给答复,本官都要如实禀告。至于以后,你们好自为之吧!”
约翰逊感觉到了他的态度,不敢怠慢,就急忙去找其他的澳门议事会的成员,还有新来的澳门总督杜琛。
在转述了香山县县令的所有话之后,约翰逊非常严肃地对其他人说道:“这个真得是天降灾祸,我能感觉到,这一次因为是大明皇帝下旨,所以底下官员都不敢再收钱。必须要给大明皇帝一个交代才行,要不然,不但这濠镜澳待不下去了,甚至这远东都将没法待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有几个人的脸上,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好像他说得太严重了一般。于是,他就提高了声音,非常严厉地说道:“不要以为我说得过于严重了。你们想想,台湾的荷兰人是什么下场?还有,这大明东南沿海,又是谁的船队控制着的?”
一听到这话,顿时,澳门议事会的几个人就都像漏了气的皮球。
他们在大明那么多年,自然对大明这边的情况非常了解。在这大明的东南沿海,是郑家独霸。而如今,郑家都听命当今皇帝的,之前时候,还没有多少损失,就一举剿灭了对他们来说非常棘手的荷兰人。
由此可见,如果大明皇帝真得下旨驱逐了的话,那他们就将和那些传教士一样,无法在这远东立足了。
这些情况,杜琛却是不很了解,当即插话说道:“什么时候,我们葡萄牙在海外由土著说了算了?这次我过来,又带来了两艘战舰,就是要加强这里的兵力防御。我就不信了,就这些土著而已,就算比其他地方厉害一点,还能挡得住我们的枪炮?”
约翰逊等人听了,不由得纷纷转头看向杜琛,脸上的表情,就好像是在看白痴一般。
不过如今是做非常重要的决定时候,约翰逊还惦记着香山县县令在等答复,就赶紧长话短说,把如今大明的情况说了一遍。
如果要是换成以前的时候,大明内忧外患,还真别说,他们可能真不怎么会在意。可如今,就算从其他殖民地过来的澳门总督,对于海外土著目中无人,也听得脸色变了。
不过让他一下改口,他却是做不到,正当他们在争论的时候,忽然房门被人推开。
这房间里的人听到动静,原本就不高兴的,顿时就都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去,就想训斥下到底是谁那么不长眼。
结果他们看清是谁之后,便一下没了怒气,态度上都变得恭敬起来。
这进来的人,就是在濠镜澳葡萄牙人中威望很高的传教士汤若望。
一直以来,传教士都和澳门议事会的人相处愉快,有的时候,甚至会联合起来排挤澳门总督。换句话说,澳门议事会之所以能让每个澳门总督都感觉这里过得很不愉快,就是因为传教士支持澳门议事会。
汤若望此时已经五十四岁,头发胡子全白,给房子里的人回礼之后,便开口说道:“我在门外都听到了,这个事情,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听到他说这话,不管是澳门议事会的人,还是杜琛,都表达了尊重。毕竟他们都想和传教士这边搞好关系,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帮手。
只见汤若望表情严肃地说道:“如今这个大明皇帝,我和他打过多次交道,远比你们要了解。如果说崇祯十一年之前的明国皇帝,还只是一个一心想振兴国家却有心无力的孩子,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在崇祯十一年之后的明国皇帝,已经是历练出来,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了。他的意志,不是别人能抗拒的……”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是深有感触。
在崇祯皇帝对西方传教士的要求颁布之后,他们想着,借助之前的关系,借助他们的学识,说不定能改变这个决定。结果没想到,压根就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他们这些传教士,直接被驱逐到了濠镜澳这边,以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这个遭遇,汤若望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也是因此,他在派人送信回教廷的这段时间内,一直闲着无事,就仔细地研究了有关明国皇帝的一切。
然后,他就惊讶的发现,明国皇帝竟然是那样的伟大。原本他们西方传教士用来敲开东方大门的那些敲门砖,压过东方学者一头的那些学识,明国皇帝不但基本上都懂,甚至懂得远比他们要多。
更关键的是,那么多学识,他们是好多传教士各自擅长一块内容而已;可大明皇帝,却几乎是全知全能的,一个人就懂了所有。这种情况,真让汤若望等人目瞪口呆!
随后,他们又对大明皇帝南征北战的事情都了解了个遍,结果又震惊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相对澳门议事会的人来说,他们这些传教士深入大明内陆,可以说走南闯北,对大明的了解,甚至比起一般的大明百姓、官绅都要了解。
就拿汤若望来说,他从万历四十七年在广东登陆之后,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走遍了大明的东南西北。京师,他去过,陕西延安府,他也待过。
大明繁华的城镇,他有生活过;大明饿殍遍地的惨况,他也目睹过;鞑子、流贼等等的肆虐,他也亲身体验过。
曾有很多次,他都有过结论,这个庞大的东方帝国,已经到了要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结果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八年时间,大明不但没有亡国,反而是国泰民安,国力之强大,更是他从西方一路过来看到过的国家中,最为厉害的一个。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他的祖国,或者欧洲的其他国家。
以前的时候,他曾想过,要是上帝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让大明和西方国家相邻的话,估计传教就没有这么麻烦,直接来个十字军东征,就什么都解决了。
可如今,他是庆幸上帝没有消除空间上的距离,要不然,大明皇帝要是有野心的话,欧洲国家就没有一个能扛得住!就算联合起来,也不见得能行!
脑海中闪过这些,汤若望继续说道:“……明国皇帝肯定是有用我们的地方,因此并没有像灭荷兰那样直接派兵。当然,这也是得益于我们以前和大明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因此,依我之见,对大明皇帝,决不能以硬对硬!大明上至皇帝,下到普通百姓,都是好面子的。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低姿态,说不定这一次,很可能会因祸得福也不一定!”
他记得清楚,原本他们是要被完全驱逐的。可到后来,他们被允许停留在濠镜澳,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在等待教廷回复的时间内,汤若望不断地回想大明皇帝当初说过的话。这个时候,有一句话他记得更为清晰起来了:“我大明好客,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然好酒招待;但是,来得要是心怀不轨之徒,自然也会用拳头招待。你回去之后,可以告诉你们那的那些国家,朕欢迎他们来大明做买卖,互通有无。”
如今,从大明皇帝对荷兰和葡萄牙的不同态度上,其实也印证了这句话。
因此,汤若望就强烈建议,一定要低姿态地回复,让大明皇帝满意,指不定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当然,万一得不到任何好处的话,到时候再翻脸走了也不迟。
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还没说完之时,忽然就见到又一个传教士急匆匆地闯了进来,神色惊慌。
()
………………………………
702 就是要强硬
这动静这么大,就连汤若望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转头去看情况。
“不好了,明国那个官员要走了!”
听到这个传教士的说话,汤若望顿时就急了,连忙催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看在上帝的份上,能不能不要犹豫了?”
得罪了明国皇帝,就算是最好的结果,只是被驱逐,那就意味着,这些传教士不远万里,冒着九死一生的事业也就将失败。
如果他们只是刚到大明,那可能还不会那么介意。但是,像汤若望他们这样在刚成年的时候到达大明,在大明生活的时间远比其他任何地方要多。可结果却是一事无成就这么被驱逐回去了,真不是他们能接受得了的。
因此,在大明的所有西夷中,传教士这个群体,是最不希望和大明闹翻的。
听到汤若望的催促,约翰逊看了一眼澳门总督,看他还是没反应,最终却是不管了,立刻箭步而出,急着去追香山县县令了。
最终,自然是根据香山县县令之前的建议,先说明卡洛斯是安南那边的,濠镜澳这边事先一点都不知情,然后表示非常抱歉,愿意接受大明皇帝的任何责罚,他们的本意,只是想和大明做生意赚钱,和大明搞好关系,真没有其他意思了。为了表示诚意,濠镜澳的围墙也会尽快拆除。
对此,香山县县令很满意,便带着卡洛斯又回去了,并表示会尽快上奏。
…………
对于这边的情况,崇祯皇帝通过汤若望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知道得清清楚楚。之所以他对葡萄牙网开一面,其实并不只是因为葡萄牙人对于大明会比较守规矩。
要知道,葡萄牙人的这种守规矩,那也是被大明给教训了之后才守规矩的。本质上,远离家乡出海的这些西夷,其实都是殖民者而已。
崇祯皇帝就是通过汤若望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得消息,估计出了这濠镜澳葡萄牙人的反应是在他的估算当中,因此才有了这个决定。要不然,他才不会这么折腾,直接一道旨意给郑成功,让他带着水师把濠镜澳堵了,比灭台湾的荷兰人还要省力得多。
此时的他,已经领军回到昆明,刚好一直下雨,就干脆先休整,不但让将士们恢复下精神,也要补充军需物资。
不过此时大军虽然还在昆明,并没有去安南,但有些事情却可以先做起来的。
比如说,让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派人先去侦知安南地形和势力情况。这个事情,也不一定要锦衣卫的人亲自去做,而是找熟悉安南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安南那边的人了解便是。
还有,崇祯皇帝也不等广东那边把情况报上来,就直接给出了对葡萄牙人的旨意,这也和安南局势有关系。
安南的南北对峙一直存在,而且南边势力,也就是阮氏的背后,是葡萄牙人在支持;而北方的郑氏,则是荷兰人支持;而安南在名义上,那是安南都统使司,且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而不是郑阮两姓。
这个时候,莫氏其实也在苟延残喘,占据安南的高平地区。但安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是郑阮控制了的。
之前的时候,大明没有能力去干涉安南事务,那是没有办法。如今大明强大了,就算没有葡萄牙人的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也都早已决定,等云南事务结束之后就处理安南事物的。
因此,他还向安南传旨,对于安南地区的局势大为不满,叛匪遍地,民不聊生,此乃安南都统无能,就决定撤销安南都统使司,改为朝廷直接管辖,设安南省。皇帝本人不日将亲自领兵平叛。
可以说,云南实现了全省的改土归流,那么安南这边最终也要实施改土归流,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只不过,有的人对于皇帝直言莫氏无能,要撤销莫氏的世袭都统,这么强硬的方式,还是感到比较吃惊的。
毕竟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可没有几个皇帝“对外”会如此强硬。不过他们回过头来想想,如今的大明皇帝,武功盖世,南征北战,未有对手,就连洞吾都旦夕而灭,不给安南脸色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
他们却是不知道,崇祯皇帝其实压根就不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不管是莫氏,郑氏还是阮氏,都不想这些地头蛇归附。
安南这边,在大明开国之初就曾为大明所有,可到后来又反叛建国。如果有就有宗族势力不连根拔除的话,对于以后大明直接管辖安南必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谓拉一派打一派,这只是实力不强才需要这么做。可如今的崇祯皇帝,说真的,他还真不需要这么干!
安南这边长期陷于南北对峙,就没有和平的时候,底层老百姓必然不会生活得幸福安康。既然如此,那就是他崇祯皇帝可以发挥“核武器”的时候,把安南原有的势力连根拔除,把他们的土地全都分给安南百姓。让安南百姓知道真正内附的好处,就算有漏网的安南原有势力想要捣鬼,第一个不答应的,估计也是安南百姓了。
而这类似的事情,在云南这边已经实行。以前的农奴,都分到了原有的土司老爷的土地。这个事情,是从年初开始的。就算消息再迟缓,相信在安南那边,也已经在传了。再让锦衣卫密探去推波助澜一下,相信等回头崇祯皇帝领兵进入安南的时候,会更有民意基础了。
就是基于如此种种考虑,崇祯皇帝在云南休整,一点都不急着出兵安南。他就是要在出兵之前,营造出对他足够有利的局势。
…………
另外,通过窃听系统,崇祯皇帝还知道,漠北三族的族长已经到达了京师,愿意归附大明,在等着他回去。还有,京师如今很热门的话题,就是太子的选妃问题,还有长平公主的婚事。
虽然说,太子朱慈烺和长平公主才十七岁而已,换了后世,那是念高中的年纪,可在这个年代,这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就崇祯皇帝自己,那也是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的。
之前时候,建虏未灭,崇祯皇帝南征北战,又要处理各地天灾,虽然皇后和朝臣都有提过几次,不过他没理会,也就过去了。
如今,都已经是十七岁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这年龄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崇祯皇帝久不在京师,太子和长平公主婚事肯定又会被耽搁,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就又有人提起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们没法拍板,可要是有个头绪了,皇上一回京就拍板了那也会快不少,因此,在皇后的牵头之下,就又在忙这个事情了。
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当然知道早结婚的危害,虽然古人早熟,可人类发育摆在那里,再早熟也不可能熟到身体条件能满足早婚。估计这也是后世为什么到了后来,会提倡晚婚晚育的原因。
因此,崇祯皇帝不介意就拿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当例子,来推动这个晚婚晚育的事情。当然,所谓晚婚晚育,他也不可能强求太多,但至少到十八岁吧,这是他的底线。
…………
崇祯皇帝在昆明休整的这段时间,其实也是坐镇云南,亲自处理云南全省改土归流,另外也算是对于洞吾那边的一种支持。
不得不说,有皇帝在和没皇帝在,区别还是很大的。改土归流之中有什么事情,崇祯皇帝直接拍板形成范例,这不但比陈奇瑜做出的决策要好,也省了有些事情要上奏他才能决定的时间延误。
因此,云南这边,可以说一天一个样,每天都在变化。
官办私塾得以在每个县设立,适龄儿童免费入学。所有人,都要学说官话,识汉字。从昆明通往洞吾的道路,一直由洞吾俘虏在修,并且以此为主干道,向云南其他地方辐射,改善云南省内的交通情况。
不得不说,有皇帝在这里,修路的资源给出了最大的支持,洞吾俘虏都死了十分之一左右,才让这条道路可以最快的速度修筑了起来。
虽然在后世,有洞吾籍的一些学者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抨击,可在这个时候,因为道路的便利,让沿途的百姓都欢呼雀跃。对于洞吾那边的支援,也变得更加方便起来了。
洞吾巡抚阎应元,也没有辜负崇祯皇帝的期望。他在雨季到来的时候,从拥护大明的部族中挑选兵丁进行训练,随后和郑崇俭的军队一起,对洞吾其他地区发起了攻击。
有可能是他威震洞吾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洞吾的东吁王朝主力已经被消灭的缘故,哪怕他隆王的儿子平达力真是命大,逃到了南方,也没有给阎应元带去多少麻烦,如今除了少数几个道路实在难走的地区之外,都已经属于大明直接管辖的地方了。
这时间,也就来到了九月份了。
安南那边的情况反馈回来,让崇祯皇帝感觉时机已经差不多,加上安南的雨季结束,就是在十月份开始。于是,他下令全军开拔,向安南进军!
妙书屋
………………………………
703 消息来了
濠镜澳的围墙,早已拆掉。在通往濠镜澳的官道来处,当地人经常能看到几个传教士在那徘徊。
如果换成以前的话,别人可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可如今,在那香山县县令押着两个佛郎机人过来之后,他们就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围墙的拆掉,也代表了佛郎机人的态度。
如此一来,也就很好理解,佛郎机人都在等待大明皇帝的宣判。而力主要和大明搞好关系,想要留在大明的这些传教士,就更是担心这个宣判结果会如何!
有一句话说得真是没错,等待最是煎熬人!
在这等待的时间内,濠镜澳这边的气氛明显沉重了一点。对于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佛郎机人,他们肯定不想离开的。也只有刚来的澳门总督杜琛,明显有点无所谓的样子,如果不是澳门议事会和传教士联合起来逼迫他,甚至他都不同意拆掉围墙。
不过基于他的这种态度,在这等待的时间里,约翰逊等澳门议事会的人,以及汤若望等传教士就轮番给他讲大明的繁华,和大明交好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得罪大明的话,又会怎么样等等。甚至到了最后,他们还隐约威胁他,要是他敢搞砸事情的话,他的责任,绝对会让他回去坐牢。
到了后来,杜琛都抵不住这种压力,不但同意了濠镜澳围墙的拆除,而且也担心大明皇帝会有怎么宣判。
这一日,约翰逊看到汤若望又在路口那遥望,便叹了口气走过去,对汤若望说道:“大明帝国太过庞大,没有那么快有回信的。而且大明皇帝如今正御驾亲征洞吾那边,搞不好会拖到明年去。”
汤若望听了,点点头。
洞吾毕竟是一个国家,而且也算是强大的。以前葡萄牙曾想殖民过那个国家,结果被赶出洞吾不说,连总督都被洞吾王吊死。明国皇帝从来没有到过南方,更没去过洞吾,到底能不能征服洞吾都是个问题,搞不好都已经无暇顾及濠镜澳这边了吧?
虽然这么想着,汤若望还是对约翰逊说道:“反正也是无事,在那都是一样。不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