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就算是崇祯皇帝,也要让位于蒸汽火车了。
所有人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了这个蒸汽火车上。就见到一个吐起的机器缓缓地开了出来,在他的身后,拖着一节很长的箱子,然后还有一节很长的箱子,还有……
谁也没想到,这火车就像蜈蚣一样一节节的,竟然有很多节,长得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等火车全部驶出了机库之后又缓缓地停了下来,边上早已等着的马车,便在一声令下,开始靠近火车,能看出来,这是要把马车车厢上的东西转移到火车上去。
看到这个,顿时围观的人群便又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
………………………………
771 攀科技
“那是什么,看着一袋袋地往火车上装,好像是粮食一样的!”
“就是粮食,准备运往辽东的粮食!”
“哦,原来是这,据说辽东那边就要能自给自足了吧?”
“可不止如此,我一个在衙门里的表舅说了,明年开始,辽东就能自给自足,大后年开始,就能给朝鲜供应粮食了呢!在朝廷的计划里,那辽东都能种很多粮食出来的。”
“喂,你们聊什么呢,都能聊到辽东粮食上去,服你们了!”
“呵呵,随便聊,随便聊。对了,该不会这么多马车上的粮食,都要装上火车吧?”
“看这架势,应该是要装上火车的吧!啧啧,真多!”
“这也太多了吧,这烧火的车子,能拉得动么?”
“应该拉得动吧,要不然,能装这么多么?”
“……”
不管围观的百姓在聊什么,最终他们关注的焦点,是装那么多粮食到火车上,都能抵得上二十多辆马车,这能行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一边盯着粮食往火车上装,一边等待着火车的开动。
终于,所有粮食都装上了火车,马车赶离车站,就连崇祯皇帝等人,都离火车头远了一点。
在一名官员请旨之后,向火车头上的司机发出了开车的命令。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火车头,他们就盯着这个火车,看到底能不能拉得动这么多东西!
等啊等,等啊等……
其实没等多少时间,可在这些等待的人群心中,却好像等待了很长时间一般,就在他们以为这个火车不行的时候,忽然听到“笛”的一声长鸣,火车头顶上犹如神仙一般吐出了一口很大的烟。
“咦,动了,动了,快看,动了……”有人透过雾气,看到火车好像动了,不由得惊喜地叫了起来,就好像小孩子见到新奇的玩具一般。
“是动了,我也看到了,火车动了……”其他人听到,也都欣喜地附和起来。
不过也有人看得有点担心,这火车确实是动了,但为什么这么慢呢?真要这个速度的话,等到通州要猴年马月,还不如马车呢!
然而,就在他们这样想的时候,火车慢慢地越来越快,发出“孔恰孔恰”有韵味的声音。
“哇,快起来了,终于快起来了,快看!”
惊喜声中,更多的是烟雾笼罩。但不管怎么样,最终还是能看到火车穿过烟雾,出现在他们面前,然后沿着铁轨向前驶去。
这个火车的速度,最终也只是一般人小跑那样的速度而已。边上的人,只要助跑一下,都能跳上火车。
可是,这个火车可是拖着十节车厢,拉动了大概二十多辆马车的运载量。这让所有看到的人全都惊讶极了:只是烧煤,就能产生这么大的力气?
关键这个还不用吃草,不用担心生病,烧煤炭就能跑起来的家伙。从成本上来算的话,运送越多的东西,运到越远的地方去,那这火车的优势就会越大!
很多行商看到这个,第一时间就认识到了这个蒸汽火车所能带来的好处。他们大都是会算的,当即给身边的人算起帐来,别说,听到的人,一个个都惊讶地很。
当然,也有的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在人群中阴阳怪气地说道:“这下你们做生意的舒服了吧,能节约好多本钱,赚大发了!”
有商人听到,当即乐呵地说道:“这位兄台可别这么说,我们做生意的,这成本下来了,当然也肯定会降低售卖的价格,大家伙儿都能得好处的不是!”
其他人一听,都是这个理,顿时,一个个都高兴地夸起这个火车来:这吃煤炭的家伙,厉害,真厉害!
不过,相对于他们来说,崇祯皇帝看着火车屁股,心中却是一般般。
为了让这第一次亮相的火车能做到最大的轰动效应,他特意让太子打造了当前所能打造的最大功率的火车头,经过试验后,挂上了最多的火车车厢,而且还不用滑轮组吊杆之类的工具,用人力当着观众的面,从马车上搬运,让他们有直观的印象,这火车的运输量到底多大!
总体来说,这效果是不错的。崇祯皇帝目光扫过,不管是朝廷高官,还是国子监的监生,包括那些西夷,又或者是普通百姓,全都是带着兴奋之色,和周围的人在窃窃私语,明显是对这蒸汽火车赞赏有加。
“这个时候,总不会有人站出来喊污染大气吧?”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摆驾回宫了。
至于普通百姓,当然不会这么快就走的。有不少半大孩子,甚至还跟在火车后面跑,嘻嘻哈哈的,就和过节一样。
崇祯皇帝回到宫里之后,便下旨在全国主要交通要道先行开建铁路。
第一条是:京师到扬州府,应天府到广州府;这是一条纵线,估计也是最繁忙的一条铁路线。
第二条是:京师到汉中再到甘肃,将来要到天山甚至更远。这条铁路,一是民生之用,二是对于将来西域的战事以及最终统治那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条是:京师到辽东沈阳,以及沈阳到朝鲜釜山;这条线路虽然列入计划开建,但并不要求尽快完成。毕竟辽东和朝鲜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太少;不过等到将来,物资的输送还是少不了铁卢,还有一点,交通的完善,对于朝廷统治边陲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条铁路最终也是要建好的。
第四条是:归化城到汉中再进四川,过云南,最终到达洞吾。这条铁路的修建会非常困难,也和第三条一样列入规划,能修多少算多少,等铁路修建的经验更丰富了,再完工也不迟。主要目的,当然是让大明的掌控力伸到印度洋,进而伸手中东。
除了这四条铁路是崇祯皇帝下旨规定的之外,其他铁路线,各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修建铁路,和这四条骨干道路相连。提出规划,上报皇帝审批。
崇祯皇帝下了这道旨意之后,自然由内阁负责开始规划具体执行相关内容。至于崇祯皇帝本人,他还要解决下一个问题,也就是电的问题。
其他不说,就如今的这个火车,夜间行驶,就有一个问题,火车头那没有大灯,无法看清前面的路况。虽然说是在铁轨上行驶,可万一铁轨有问题呢?
而火车要是夜间不开的话,那就太浪费了。因此,现在火车解决夜间开车的办法,就是有骑士在火车前面打着气死风灯开道,检查铁轨的安全情况。如果发现有问题,就向身后的火车司机发信号。
好在火车不快,这种方法也是有效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护路队经常检查铁轨安全。长时间之后,可以撤掉开道骑士,把气死风灯挂在火车头也能将就。
产生电这个,还是很简单的,电磁感应就能来电,只要切割磁力场就可以。但是,传导电的铜丝是一个问题,包裹铜丝的绝缘体是个问题,灯丝是个问题……
问题其实真得有不少,不过不是大规模应用的话,终归是有解决方法的。
比如,铜丝可以在机床拉丝之后,再由熟练的工匠进行修正,以尽可能地达到粗细一致的要求;
绝缘体包括陶瓷、玻璃、橡胶什么的都可以。当然,橡胶树如今还在南美;但南美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崇祯皇帝之前给葡萄牙缔结盟约的时候,就提出过要求,包括书、人才等,其中就有对橡胶树引种的要求。
但这个时候,葡萄牙人对于橡胶树的认识都不深,还要去南美引种,这是需要时间的。不过再需要时间,估计这两年内应该也能引种到大明的。
还有灯泡是要玻璃,这个已经没有问题了,大明玻璃厂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什么样的玻璃都能吹出来了。
至于真空,也不是问题。这个时候,在欧洲那边,已经有人在关注真空的事情,并在两年后成功实现,并且还在真空中做一系列的试验。如果基歇尔不来大明的话,他在一六五零年也会抽了真空来验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在原本的历史上,钨丝要到很后面才会被发现用来当灯丝是最好的。不过崇祯皇帝有后世见识,自然就直接跳到这一步了。
当然了,这些说说好像是简单,真要做出来,那必然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的。可崇祯皇帝贵为大明皇帝,他不缺这些。
在他忙这些的时候,西域已经下雪。洪承畴整编蒙古人的事情,也不得不停了下来。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继续。
不过,更远的西北地方,在一处很大的牛皮帐内,有人却在讨论洪承畴正在干的这个事情。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上能看出来,他们是很不高兴的。
不过其中一个年轻人似乎有点犹豫,对坐在中间那人说道:“父汗,这似乎有点不妥吧?”
………………………………
772 叛变
中间主位上的那个中年人一听,顿时脸色一沉,对这个年轻人喝问道:“有何不妥?他能出卖我们西部蒙古,自己归附盟国当了什么侯爵,有想过我们没有?”
“他……他是我们卫拉特蒙古的盟主!”这个年轻人听了,缩了下头,犹豫了一会之后还是说道,“他应该也能做主吧,再说了明国不是很强大,他也是为了我们卫拉特部着想……”
“着想个屁!”中年人一听,顿时大怒道:“他有什么能耐当我们卫拉特部的盟主?如今固始汗已经不可能回来,就凭他?还有,明国强大又如何了?难道他们还能杀来天山?茫茫草原,人来少了怎么和我们打;来多了,他们的粮草物资从哪里来?亏我平时教过你那么多,脑子呢?”
“父汗说得对,我们谁也不怕!”边上有个小孩听到这话,忽然插嘴,一本正经地说道。
那年轻人被训,没想到又被个小屁孩跟着训,不由得大怒,当即冲那小孩厉喝一声道:“噶尔丹,大人说话,有你小孩插嘴的么?”
“僧格,看看,你还不如小噶尔丹有见识!”中年人,也就是僧格的父汗叫巴图尔珲,厉声喝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垂涎鄂齐尔图女儿的美貌!”
那个年轻人,也就是僧格听了,不由得脸色一下红了。
鄂齐尔图的女儿阿奴,小他好些岁,不过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是蒙古族中少有的美女,远近驰名。
因为鄂齐尔图之前担心准葛尔部的强大,就已经有风声说,他准备把女儿嫁给僧格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阿奴确实是嫁给了僧格,等僧格死后,又嫁给了噶尔丹,最终是在和满清第三次战事中中炮(或者枪)身亡。这个阿奴在蒙古国中声望非常高,曾还拍了电影纪念她。史书上有记在她年轻时“慧而美”,不过中枪身亡时可能是生育多又年龄大了的缘故,描述为“体极胖”。
此时,僧格被说中心事,这脸自然就红了,一时之间就没底气和他父汗去争辩,垂首不语。不过他想到父汗要从卫拉特部中决裂出来,反对归附明国,真要这样的话,他和阿奴的婚事,肯定要泡汤,就大着胆子又说道:“父汗,如今的明国不是以前的中原王朝可比啊,就连漠北三族都归附了明国的。而且明国不是还派了一个总督在河套那边整编我们蒙古人,要是我们不归附的话,这前有沙俄,后有明国,父汗,不能意气用事啊……”
他的话没说完,巴图尔珲不由得大怒,当即厉声喝道:“我还用你这个兔崽子来教?我们准葛尔部什么时候屈服过?宁当羊头,不当狼尾,懂不懂?”
僧格见到巴图尔珲大怒,当即不敢说话了。想着阿奴,大着胆子争辩了几句,已经是他能达到的极限了。
“滚,你给我滚出去!”巴图尔珲却还在生气,用手指着外面喊道,“去外面给我清醒清醒,到底是女人重要还是部族的未来重要!”
僧格不敢违背,只好出蒙古包。在他刚要出蒙古包的时候,还能听到身后传来巴图尔珲的吼声:“我们准葛尔部会少女人么?天一黑不都一样,真是猪脑子一个……”
听到这话,看着茫茫白雪,僧格有点迷茫了:天没黑的时候不就是不一样的么,再说,不是还能点油灯的么!
蒙古包内,其他准葛尔部的首领,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声不吭,任由他们父子吵架。
巴图尔珲等僧格一出去,他便重重地吐了口气,缓解了下愤怒的情绪,摸了摸身边的葛尔丹的脑袋瓜子道:“还是你懂事!”
小葛尔丹听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阿奴姐姐虽然漂亮,也没有自己当头领好玩啊!
巴图尔珲却不再管他,对其他头领说道:“趁着鄂齐尔图留在明国,各部族都在接受明国那什么鸟总督整编的机会,把他们都吃了。反正这种天气,明国是不可能有动作的。”
“大汗说的是,我们此时去攻打其他部族,谁都想不到。”一名巴图尔珲的心腹首领听了,立刻附和道,“等到天气好转,我们准葛尔部已经吞并了其他部族,实力更为强大,到时候,别说沙俄,明国又如何,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能来这里议事的,自然都是准葛尔部的头目,而巴图尔珲掌控着部族,拥戴他的自然很多。对他们来说,有个名义上臣服明国,从而能换来明国出兵去对付沙俄,哪怕是不直接出兵,通过其他方式支援他们对抗沙俄,那他们也会干的。可是,要他们归附,丧失了部族首领的权力,那他们就是不愿意的。
因此,在巴图尔珲做出了决定之后,一众大小头领纷纷赞成,很快就开始商议起趁机吞并卫拉特部其他部族的计划。
而僧格最终也还是被巴图尔珲叫了回去,私下里,巴图尔珲就这么对僧格说得:“你真要喜欢鄂齐尔图的女儿,那就把她抢回来就是!只要你够强大,你就能得到你要的一切。他鄂齐尔图之前说想嫁女,还不是因为我们准葛尔部够强大!”
听到这话,僧格还真得被震惊了一下,仔细想想,觉得他父汗说得很对。
于是,僧格就参与进了吞并卫拉特其他部族的计划中。
不管怎么样,僧格一直是巴图尔珲最为得意的儿子。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临终之前,也是指定了僧格来继承他的位置,而不是他四个哥哥中的任何一个,由此能看出僧格的能力还是有的。
…………
对于卫拉特部来说,他们各部族大概在什么位置过冬,差不多都是知道的。一般而言,在这大冬天,大雪覆盖了草原,是不会有人出门的,更不用说打仗了。
然而,准葛尔部就抓住鄂齐尔图不在部族,各部族正在接受明国洪承畴总督整编的机会,在大雪天悍然出兵。
原本准葛尔部在固始汗走了之后,就已经是卫拉特部中最强的部族了。加上其他部族没有防备,甚至连部族首领都不在的情况下,突然被从天而降的准葛尔部偷袭,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
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还有辉特等等部族,在差不多五个月的时间内,被准葛尔部一一吞并。而这个情况,又因为天气原因,其他部族事先一点都不知情,包括负责西域的洪承畴这边,也是没有收到一点消息。
一直等到崇祯二十二年四月份中旬,终于有和硕特部的族人逃到了包头,向洪承畴这边禀告了准葛尔部在冬季的吞并战事。对此,洪承畴不由得大惊,连忙整军准备出征天山,剿灭不服王化,甚至还起兵造反的准葛尔部。
在鄂齐尔图归附大明之后,他是卫拉特部的盟主,代表的自然是卫拉特部,而准葛尔部也是卫拉特部的一部分。但是,他却吞并其他部族,不服大明,这种行为,从法理上认为是反叛行为,也是没有问题的。
洪承畴这边,有整合的蒙古兵马,包括原来东部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骑兵,实力也是很强的。不过大军要西征,不但是要集结部队,还要筹备后勤粮草之类。另外,这种大规模的战事,还需要得到崇祯皇帝的同意才行。因此,洪承畴一边备战,一边派出急递信使,赶往京师请旨。
崇祯皇帝在天山那边,并没有窃听种子,因此,他获悉消息,也是在洪承畴接到禀告的时候才知道的。不过对于准葛尔部的叛乱,他也不是很奇怪。
就算在原本的历史上,等到葛尔丹这一代的时候,准葛尔部就彻底吞并了卫拉特部,成立了准葛尔汗国。这准葛尔部的实力,并不是说到葛尔丹的时候才那么强大,而是之前就强大。也正是因为强大,才让他们的部族首领有了不服归附的野心。
说真的,崇祯皇帝对于准葛尔部的叛变,其实也没有多少震怒。草原部族,除了东部蒙古是被大明打服的之外,其他部族,包括漠北三族,还有卫拉特部,其实是因为大明打服东部蒙古的余威之下才不得不归附的。
他们的这些归附,随着时间长一些,就会有不甘心的情况出现。只有大明不断地敲打,才能让他们一直臣服。如果准葛尔部也是归附,那大明往西打得过程中,如果整编不彻底,说不定就会有人出什么幺蛾子。
因此,准葛尔部的叛变,就给了大明一个杀鸡骇猴的机会,能让大明有效地震慑中亚诸国。
基于以上想法,崇祯皇帝当即下旨,准了洪承畴领兵去西域镇压准葛尔部叛变的奏请。不过他有点担心洪承畴能不能顺利剿灭准葛尔部,便在安排诸多事宜之后,便也领骠骑营出征。
于是,将近两年之后,崇祯皇帝终于再次领军出征!
………………………………
773 一把老骨头
虽然崇祯皇帝亲征,对于外人或者就洪承畴本人来说,都是对洪承畴能力的一种质疑。这种情况,终归是有点不好的。
如果是别的事情,就算败了影响面也会比较小的;或者说不是去西征天山,而是攻打四川的某个土司,那崇祯皇帝肯定会放手让洪承畴去做。
但是如今,洪承畴要剿灭的敌人,远在西域,后勤压力很大不说,还是在草原上,如果准葛尔部不和明军进行正面决战,事实上,只要准葛尔部的头领稍微有些脑子,也肯定不会和明军硬碰硬。如此一来,洪承畴所领的明军能耗多久?
如果洪承畴这支明军失败的话,就等于把整合起来的草原骑军给败了。另外,战败也会影响已经归附的草原各部族,有些原本就不甘心归附的蒙古人,就很可能会出幺蛾子。也就是说,一旦洪承畴所领大军被准葛尔部打败的话,是会引发一系列后果的。
虽然崇祯皇帝是有把握,如果洪承畴战败了,他可以领军再出征,凭借着金手指的优势,应该也能打败敌人。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第一个,洪承畴所部战败而损失的人力物资,就全都浪费掉了,会影响大明经济的发展;另外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崇祯皇帝已经三十八岁了。虽然大明已经强大起来了,可离崇祯皇帝的目标还很远。时间,才是崇祯皇帝最缺的,要是洪承畴所部失败的话,至少要耽搁两年时间,他耽搁不起。
虽然在崇祯皇帝领军出征之时,已经是崇祯二十二年五月初,孙传庭所部已经推进到了江户,估计到年底,最多明年就能占领整个本州岛,可以说,倭国差不多已经拿下。可是,南北美洲的事情都还没提上议程;洞吾造船厂也才刚建造完成,造船出来也还要时间,中东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明军的身影。
另外还有一点,通过洞吾巡抚阎应元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崇祯皇帝已经知道,大明征服洞吾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影响到了印度莫卧儿帝国。崇祯皇帝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得到,对于大明帝国伸手过去,莫卧儿帝国肯定是不乐意的,后面会有什么动作,都是一个未知数。
更不用说,国内的经济建设,攀科技树这些,也都离崇祯皇帝不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崇祯皇帝不可能有时间可以浪费。
因此,对于剿灭准葛尔部的叛乱,崇祯皇帝不想冒着要损失两年时间的风险,决定了这次的御驾亲征。
一路西向,在原有官道的基础上扩建修筑水泥双向三车道的新官道,对于骑军来说,其实不是很友好。水泥太硬,会损害马蹄。如果火车修好的话,就可以坐火车,真正地日夜兼程赶路。然而,这西向的铁轨,修筑的难度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