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叫花子的事情发生……”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当初进行宗藩之策革新的时候,就已经详细分析过的,周皇后和两个贵妃也都知道。可是,听到这个开场白,她们就不由得一颗心沉了下去。她们能预感到自己果然没猜错,皇上还要对宗藩下手。
“……虽然朕不辞劳苦,开疆拓土之下国土面积是增加了,可富裕之地却还是不多。”崇祯皇帝耐心地给她们讲述道,“为了子孙后代计,为了祖宗留下的社稷江山,朕不打算再在本土分封藩王,甚至要把郡王以上的宗藩也都迁出去……”
听到这话,周皇后忍不住便打断了崇祯皇帝的说话道:“陛下,本土是指哪里?”
“陛下,宗藩是要迁往哪里?”田贵妃也心中紧张,跟着问道。
崇祯皇帝看着她们有点担忧的神情,便和蔼地说道:“你们不用担心,他们也是朕的孩子,朕难道不会心疼么?只是对于皇家来说,江山社稷更为重要。不过虽然如此,朕儿子的待遇,也会远比普通百姓要好,这一点,你们无须忧虑。”
话是这么说,周皇后和田贵妃的心情还是高兴不起来。
崇祯皇帝看着她们,继续说道:“本土就是大明目前已有的疆域。至于他们将来迁往哪里,朕其实也已经给他们想好了。”
说完之后,他吩咐轮值太监方正化去拿来一份世界地图。这份地图,并没有对外公布,是崇祯皇帝根据后世记忆所画出来的世界地图。
铺开之后,崇祯皇帝便指着后世澳洲所在说道:“这块地方,几乎有以前大明的疆域那么大,不过如今还是未开发的地域。哪里除了土人,并没有人知道。”
然后,他又一指北美地图道:“这里你们应该已经听说过了,在南边有西班牙人在了,但大部分区域,也还是未开发的地方。”
周皇后和田贵妃以及袁贵妃都站了起来,拥到世界地图边上,低着头认真地看起地图,特别在意崇祯皇帝所指的那些地方。因为她们知道,十之八九,大明宗藩可能要去那些地方的。
妙书屋
………………………………
797 计划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却离开了地图,背靠着椅子背,看着皇后和两个贵妃说道:“朕准备把朕的儿子封到这几个地方去。朕不希望朕的儿子被圈禁在王府里,一如成祖所规定的那样。只要他们去这两个地方就藩,朕就给他们太祖当年所给得权力。”
成祖是圈禁宗藩,防止宗藩和他自己一样能造反夺位;而太祖当年的想法,就是让兄弟帮忙,有兵有权能镇守四方。
听到这话,周皇后和田贵妃等人看看,不由得是惊喜交加。
她们一边是赞同自己的儿子不用被圈禁的做法,能如太祖当年所允许那样的话,就是一个真正的王爷了。可是,另外一边,知道儿子要封到这么远的地方去,以后很可能再也看不到,作为当娘的,她们心里也有点舍不得。
另外一点,周皇后的心情还有点不一样。她的大儿子是太子,将来继承大明帝国。如果有兄弟掌握实权的话,那将来有一天会不会演变为成祖那种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这也是她非常不乐意看到的!
田贵妃自然不会有她这种担忧,一门心思为自己儿子考虑,便担心地问道:“如陛下所说,这些地方应该还都是蛮荒之地,要是孩儿去这个地方,那不是会吃很多苦,万一……万一有个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知道她是想表达什么,便微笑着伸手示意,阻止她说下去,然后他才继续说道:“这些地方,朕会派兵去打下来的,至于那边的人口,则需要他自己想办法。只要不触犯大明律法,什么办法都可以。以大明过去的人口为他的左右手,再统治当地的土著,改造他们,将来如何,就看他自己的努力。”
如果分封过去了,作为一国之主,还是有一些本钱可以用的。国策怎么样,国主自己说了算,可以出优惠之策来吸引人,还可以分封官职来吸引人,等等,终归有在大明本土不如意的,或者想出去闯荡的,就会去宗藩国的。
不过田贵妃还是有点担心,或者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吧,虽然还没有这样的事情,作为母亲,已经担忧上了。
“陛下,万一像西班牙什么夷人觊觎宗藩国,派兵攻打的话,大明这么远,都远水难解近渴,这可如何是好?宗藩国一切草创,可不一定打得过他们啊!”田贵妃又找到了一个该担忧的点说道。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道:“行吧,朕把所设想的都说完,免得你们担心个不停,搞得好像朕就不是他们父皇一样了!”
听到这话,田贵妃有点难为情地笑了笑。周皇后和袁贵妃也认真地听着,并没有插嘴。
崇祯皇帝的左手敲着椅子的扶手,一边慢慢地说道:“此策名曰封建,朕打算把朕得儿子先封出去。开国之初,朕派兵给打下一个基本的地盘,随后藩国能有多大,就看各藩王的能力。没能力就管少点,能力大的就多管一点,就是这个意思。和国内宗藩不同的是……”
顿了顿之后,他才继续说道:“国内宗藩要执行成祖之策,且要降爵继承。而分封国外,则如宗藩国一样待遇,王位继承要大明皇帝的旨意才行,但王位并不会降爵剥夺,且宗藩国王有军政实权,大明皇帝并不会插手内政。宗藩国的防务,可以由大明派军队镇守。这里要说明一点……”
说到这里,看到面前这三位听众都很关心的样子,崇祯皇帝便略微有点严肃地说道:“驻守藩国的大明军队,只抵御外敌,且只听大明皇帝的旨意。至于宗藩国内,朕刚才已经说过,并不插手。驻守藩国的军费,前期可以由大明自己出,但是,在宗藩建国二十年后,就要宗藩国来出了。驻守军队的数量,就看宗藩国的大小而定。原则上,不超过十万。”
说到最后,崇祯皇帝的脸上又有了一丝微笑道:“这个国策,从朕的儿子开始,其实也是给朕的儿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最先挑选国外就藩的地方。等到后来,朕敢保证,绝对会有藩王不想降爵,也不想被圈禁,也会想着出去,到时候,不管是选地方,还是从国内拉人,都不会最初那样自由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就不说了,只是看着自己的三个女人。
说实话,他的这番话,信息量实在太大,又事关儿子的前程,这让三个女人,特别是周皇后和田贵妃非常在意,仔细地回顾皇帝的这番话。
崇祯皇帝就只是看着她们,心中想着,应该是皇后会最先回过神来接受这个做法。毕竟自己的这个国策,最根本的其实还是维护大明的江山社稷稳固。而皇后的儿子中,可是有一个太子的。虽然这个太子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当上皇帝,但至少是大明未来的皇帝不是!
然而,崇祯皇帝想错了。
在过了一会之后,却见田贵妃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坚毅之色,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妾身想着这法子不错,就让慈炤去吧!”
“哦?”崇祯皇帝听到,有点意外,这当母亲的也舍得?
不过他才哦了一下,就见田贵妃好像有点犹豫,不过最终还是说道:“陛下,妾身想着……想着跟慈炤一起就藩,这样也能帮帮他。”
说到后来,声音就有点小了。边上的周皇后听到,不由得秀眉一皱,有点不悦地说道:“妹妹可是贵妃,岂能随儿子就藩,这可是大明朝所没有过的事情……”
后宫的事情,她是皇后,归她掌管,现在田贵妃出幺蛾子,万一皇帝不高兴,那是连她也会怪罪的。
田贵妃一听,反而语气坚定了一点,反驳道:“慈炤去蛮荒之地开国,肯定有诸多困境。妹妹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何能睡得着呢?再说了,分封海外就藩,这也是大明朝从未有过的事情……”
事实上,她们两人争辩没什么用,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回过神来了。田贵妃是琴棋书画,礼乐骑射都会的。而且她就这么一个儿子,最为宝贝的。想着儿子要去蛮荒之地艰苦创业,当然是不舍得了。
话说回来,皇帝有没有爱情?或许有,比如大明孝宗皇帝。但对绝大部分皇帝来说,所谓生死不渝的爱情,还真没有,因为女人对他们来说,来得太轻松了。
而对崇祯皇帝来说,虽然他的灵魂来自后世,可也同样的,在这个时代,女人,他多得是。虽然说后宫佳丽三千有点夸张,但确实有不少。他的心思更多的是扑在中兴大明,称霸全球这个目标上,因此,不存在他一个贵妃想去帮儿子,他就因为要见不到贵妃而伤心。
此时的崇祯皇帝,却是有点佩服田贵妃的勇气。因为一般来说,她敢提出这样的事情,那不管最终怎么样,她很可能会失去皇帝欢心的。
不过最终,崇祯皇帝并没有表明他的态度,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同意,只是表情没什么变化地对田贵妃说道:“雏鹰大了,总是想着自己飞。你想着去帮,可慈炤却不一定会想着要被人管着。此事,回头再说吧!”
听到这话,仔细想想,还真有可能。都没有小时候乖,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年纪越大,就算是王子,也多有叛逆。这一点,田贵妃其实是有感觉到的。
周皇后见此,连忙扯开话题,不想继续,就对崇祯皇帝问道:“陛下,那这国策会在什么时候宣布呢?”
崇祯皇帝一听,微笑着说道:“快了,朕在等一个人,等那人到了,看他表演之后,朕就会宣布这项国策。”
袁贵妃一直沉默不语,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问了下,或者也是想岔开话题,问崇祯皇帝道:“陛下,是个戏子么?是要表演什么戏曲不成?”
“呵呵……”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被她逗笑了,当即摇头回答道:“不是,我们大明兄弟之邦的全权代表,等他们送上好处之后,朕就会宣布了。”
三个女人很明智地没有继续追问,因为再问,就是涉及朝政的事情了。
她们不说,崇祯皇帝却提醒他们道:“今日的这番话,你们不可以外传,但是可以对慈炤、慈炯说说,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准备,看到有什么人才的,都可以招揽,但要注意,别大张旗鼓的,明白么?”
三个女人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
接下来的日子,崇祯皇帝还是亲自抓着内政,主要是道路建设这块。铁路的修筑,得以飞速发展。而天山那边,洪承畴也不是个庸人,先示敌以弱,把几个国家的兵力吸引进了天山这边之后,一举击溃,抓到了至少五万青壮。
崇祯二十三年八月,就押解了这些人前往哈密和轮台之间修筑铁路。另外,洪承畴还出兵前去扫荡这几个国家的国内,趁机灭了他们,顺便再抓一些劳力。因为他知道,只有铁路修到天山,有关内可以依托,他的实力才会更强大。
妙书屋
………………………………
798 来访
说实话,洪承畴其实还很享受现在这个职位的。终于可以领兵打仗,并且还是开疆拓土的战事。以后在天山这边,至少会留下他的赫赫威名。
如此一来,也不至于被卢象升,还有孙传庭他们甩开太多。如果能在将来对阵沙俄的时候再建功勋的话,以如今皇上的慷慨,指不定一个爵位就有了。
洪承畴如此想着,在具体的做事上面,他也就按照这个远景在筹备着。对于中亚这边不服大明天威的,青壮人口都抓去修路,其他人口,能用则用,归顺最好,胆敢有反抗,或者不遵号令,和他所发布的命令违背的,他也是铁血无情,以便他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沙俄。
别看洪承畴是个文官,他的这种关键时候的果断狠辣,其实在他早年镇压流贼之乱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体现了。
洪承畴知道那些流贼要是被俘虏之后,回头处置会很为难。放他们回去,因为没有吃的,必然又会成为流贼;不放他们回去,朝廷又没有那么多的粮食给他们吃;因此,洪承畴基本上都是不留俘虏的。战场上就是杀,很不幸抓到很多俘虏的话,他也是转头就杀,不留着过夜。
还真别说,洪承畴的这种手段,对付流贼真得有用,让他最终在镇压流贼的过程中声名鹊起,做官如同飞得一般,很快就混到了延绥巡抚的封疆大吏位置上。
如今,洪承畴的这个铁腕之策,在天山南北一实施,顿时就震慑了这边,能让三岁小孩止哭的那种。加上当初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天山时,救下的卫拉特部各部族,收复了这么一波人心为基本盘,又有关内的人口在陆续迁移,可以说,大明在中亚地区,一下便威名远播。再没有那个部族、国家敢跑来洪承畴的地盘上找麻烦。
………………
眨眼间,就又过了一年,崇祯二十四年五月,一大波舰队出现在天津港的外海。这些舰队上,无一例外,全都挂着葡萄牙和大明的旗帜。
在旗舰之上,一堆人簇拥着最前面的两个人。这其中一个,正在向另外一个,是个小女孩介绍道:“公主殿下,我们就在前面港口登陆,然后大概要三天行程到达大明帝国的都城。大明的繁华,远比欧洲其他国家要繁华。虽然我没来过明国京师,但之前在远东的时候,已经听过不少。如今才过去几年而已,相信相差不大,我很乐意为公主殿下介绍一二。”
这个公主殿下,就是若昂四世的第二个女儿,叫凯瑟琳。第一个女儿夭折,其实凯瑟琳就是大女儿了。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她是嫁给了英国的查理二世,后来查理二世死了后又回葡萄牙当摄政女王,历史上的口碑是不错的。
不知道英雄无敌里面的凯瑟琳女王,是不是因为她而设立?
此时的凯瑟琳,也就十三岁而已。但她的表面上,却是一本正经,保持着一种矜持。不过在里斯本的时候,包括路上来的时候,还有在濠镜澳短暂补充物资的时候,对于远东的这个大明帝国,她都已经听出茧子来了,听到的都是多么多么的繁华,多么多么的富裕。
不过她的心中,却还是不相信。难道大明再繁华,还能有巴黎的繁华?
凯瑟琳心中正在想着,忽然就看到远方港口驶出一队战舰,一字排开而来,同时旗号挥舞。
安德斯见了,便对凯瑟琳说道:“殿下,得迎接明国海军的检查,我先去安排了。”
凯瑟琳听了,学着他父王的样子,老沉地点点头道:“去吧!”
这支葡萄牙舰队,战舰其实只有三艘,其他的都是武装商船,更多的是运送货物的。看到大明海军战舰过来,都老老实实地落帆,更不敢开炮窗,等着明军检查。
安德斯有国书,而且这一次的访问大明首都,在濠镜澳补充物资的时候,也已经通知明国,相信这边应该也已经知道了。
果然没错,天津海防游击将军亲自登船检查了一下,并且核实了国书等物之后,便对安德斯说道:“陛下有旨,鸿胪寺主事已经在港口等候,迎接贵国公主的到访。”
不管怎么样,好歹是兄弟之邦,该有的礼仪还是有的。但是,该遵守的规矩,也是要的。
于是,舰队的旗舰,也就是安德斯和凯瑟琳的座舰跟随大明战船入港口,其他战舰则要随大明战舰去军港靠岸。当然,送给大明礼物的商船除外。
这一切的安排,凯瑟琳都是不管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她当然是在打量明军这边的。
她发现,明军的这些战船很普通,甚至都不是风帆战舰,感觉速度不会快,不由得心中暗自有点轻视。就海军来说,应该还是葡萄牙强多了。只不过这是在明国,因此战船数量很多。
对于这个多,她还是有点感受的。至少一路北上,她都不时看到很多明国的船只靠着近海来来往往,热闹之处,比起欧洲那边,确实是要多点。
也是因此,等到天津海防游击将军过来见礼时,她基于礼貌,就夸了一声道:“看大明这么多商船,确实很繁华,让人向往啊!”
安德斯听了,转头翻译了一下,然后自己补上一句道:“我记得以前的时候,大明的海船可没有这么多,由此可见,大明真得是越来越繁华了!”
那海防游击将军一听,稍微有点惊讶,随后不由得有点好笑道:“那都是老黄历了!自从南北通了火车之后,就已经少了不少海船了。”
安德斯听得一愣,以他的大明官话水平,没明白老黄历是什么意思,同时也不懂火车是什么意思?但是,大概意思他是听懂的。
海防游击将军见礼之后,便告辞离去,回到自己的旗舰上去了。
凯瑟琳注意到这位明军将领的脸色,便有点好奇地问安德斯道:“他说什么?怎么感觉好像有点不以为然的样子?”
安德斯听了,稍微考虑了下思路才回答道:“他说用老黄历那种纸来烧车子之后,这海船已经减少了好多。要不然,会更多的。”
凯瑟琳听得一愣,有点不信道:“什么意思?难道以前比我们见到的海船都要多?”
“不知道了!”安德斯其实觉得那明国将军是夸张了,因为他在大明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的。不过他不好对公主明说,就解释道,“有可能是有海船装着车子,结果车子着火了,所以那种类型的海船就没了。所以如今看到的海船,要少一些。”
说完之后,他都为自己的急智而自豪,完美地解释了那个明国将军的理由!
凯瑟琳心中还是觉得这个理由有点奇怪,不过她也不再问,只是盯着远处的天津港看了起来。
安德斯就站在她的身边,给她说道:“这个天津城,大概十年之前吧,有过一场著名的战事,叫做天津反击战。当时明军在天津城里躲了五千人马,依仗卫河拦截建虏……”
凯瑟琳对于这些战事,还真听得津津有味,不过听到后来,她还是有点不解,就问安德斯说道:“为什么不多藏一些人马在天津城里,如果那样的话,也不需要在卫河守得那么辛苦吧?”
安德斯一听,便马上回答道:“天津城就那么大,要是再多藏人马的话,就会被建虏发现的。”
“哦!”凯瑟琳一听,接受了这个理由,继续听着安德斯讲解,同时睁大了眼睛看着远方的天津城。
看着看着,她就又有了疑问,不由得用手指着远处的天津城港口道:“不对吧,这么多船停靠,那港口已经隐隐能看到,非常大啊,相比天津城肯定也不小吧?”
这个时候,安德斯也已经看到了。他有点惊讶,天津港竟然比他想象中要大多了。不过在公主面前,他也不愿意承认说错,就解释道:“这些年战事平息,这么多海船来往,港口扩建,也是必然的。”
凯瑟琳听了,心中有点不同意,就算再扩建,能在这两年以下扩建那么多么?这比里斯本的港口,都要大了几倍吧!
好在她年龄小,就怕自己阅历不丰富的原因,认知有偏颇,便没有再多言。
慢慢地,战舰离港口越来越近,大明繁华的气息顿时就扑面而来。
一艘艘的海船,就在战舰附近来来往往,港口的调度,一个又一个,旗号指挥,虽然多却不乱。战舰陷入船海之后,就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
在明国海防游击的战舰带领下,驶入了一处专用码头,避开了港口的喧哗。一直到下船时,凯瑟琳才回过神来,原来港口还可以这么热闹,却又井然有序?
等她回过神来之后,马上就又惊呆了。她转头看向安德斯问道:“你不是说这天津城藏了五千兵马么?这能怎么藏?”
问完话的时候,她才发现,安德斯一脸震惊,呆在了那里。
妙书屋
………………………………
799 名不虚传
怪不得他们两人都惊呆了,因为此时他们看到的天津城,是一眼望不到头,全是房子,但是,却没有城墙。
事实上,凯瑟琳问话的重点,并不是说怎么藏五千人马,而是为什么天津城会这么大,大到了超出他们想象的地步?
不但如此,还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可是,却又井然有序,甚至地面都还很干净,至少他们看到的街道是很干净的。
凯瑟琳在来远东之前,特意看过《马可波罗游记》,也查过其他资料,发现都是赞美东方帝国的干净,繁华。她没来过,多少有点不信。这一见之下,超乎她的想象,自然是呆住了。
凯瑟琳回想起欧洲那边,哪怕是他们葡萄牙的都城里斯本港口,不说垃圾遍地,但也有不少。还能见到港口杂物中,不时看到有夹杂着水手喝醉后的呕吐物;甚至都还有屎尿,那是有人在港口趁着别人不注意或者夜色后在角落里随地大小便留下的,空气中都能闻着屎尿味。
这还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要是在中世纪的时候,那更是遍地屎尿了。
然而,眼前的这座天津城,都不用看全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