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157 凌天阁(为唐铁光盟主加更11/11)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明军现状对上满清强敌,已经没有多少余力的话,如今随着圣旨的到来,军心士气的提振,又让三位主帅看到了希望。

    特别是他们知道,在多尔衮军队的后面还有精锐的勇卫营一直追过来。虽然建虏军队人数增多,可他们裹挟的人口物资也增多了。而明军这边,多了敢战的勇卫营,那接下来的战事,还是可以合计合计的。

    一场军议之后,众将退下,商议的结果是要等待勇卫营前来汇合,另外建虏的消息也要进一步打探才行。

    而后,三位统兵的封疆大吏便转入后帐,准备向休息中的天使再打听下京师的消息。毕竟对于文官来说,官场上的事情,还是要关心一下的。比如,薛国观升任首辅,那杨阁部呢?

    可谁知,在休息中的钱员外郎见他们三人商议完了军情,忽然一下严肃起来,又拿出一份圣旨对他们说道:“皇上还有密旨给三位,请兵部尚书、统领天下勤王师卢象升,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接旨!”

    三人一听,不由得一愣,没想到还有密旨。对此,他们三人,特别是洪承畴和孙传庭,第一反应,便猜测是之前攻城被威胁之事。心中不由得略微有点担心,连忙接旨,准备听听皇上密旨到底是什么态度?

    果不其然,这份密旨,就是崇祯皇帝特意对攻城被鞑子以百姓要挟之事而下的。

    “……闻听此事,朕心甚痛。一动刀兵,朕之子民犹如待宰之羔羊,实在是痛哉哀哉!天下苍生,苦矣久矣,朕之忧,夜不能寐也……”

    听到这话,洪承畴和孙传庭不由得心中暗自庆幸,看皇上这意思,幸亏当初选择了退兵,要不然,被掠百姓之死,被有心人扣上帽子到自己头上,以皇帝的心思,搞不定自己就会前途全毁了。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庆幸多一点,却又听到旨意突然有了转折。

    “……由此,我等须有菩萨心肠,行怒目金刚之举,镇压一切动荡之因,全力还天下苍生一个安宁。建虏凶残,百姓遭殃,如若受其要挟,则事事要挟,今后如何对阵建虏?卿等无需顾虑,若能雷霆灭之,绝其再祸害天下苍生,便尽管去做,无需顾虑,一切由朕挡着。朕要没这点担当,就真得愧对天下苍生,愧对前方拼死之将士!卿等皆是朕之股肱之臣,朕信得过卿等抉择,用心王事,别有他虑……”

    听到这话,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的脑海中,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了当日皇上亲自出京视察秦军的一幕。这时候,他们才发觉,其实当日之事,就已经能感觉到皇上有担当了。如若不然,其他皇帝可有敢在这种时候出京的?估计大部分皇帝,都防外军如同防贼一样的。

    此时此刻,脑海中清晰地印着密旨上的每一句话,就感觉皇上在他们的面前谆谆教导。君父如此信任自己,而自己又是如何待君父?一时之间,他们两人不由得都为自己之前的顾忌感到惭愧不已!

    “……前朝有凌烟阁,朕亦有中兴之凌天阁。朕就盼着,你我君臣能如前朝一般,名传后世。钦此!”钱员外郎一口气把这密旨读完了。虽然不是针对他,可此时的他,却也能感觉到心中有一股热血。有这样的皇帝,何其之幸也!

    而接旨的三人,也没有料到皇上竟然还准备仿效大唐,要列功臣画像,虽不是开国,却是中兴,同样意义非凡!得逢如此机会,实在是三生有幸!

    洪承畴和孙传庭之前有顾忌,其原因其实就是担心名声。可以说,做官的,不是求财,就是求名,总有其利益所在。相对于其他大明臣子来说,他们这几个人,更侧重于求名。而如今,崇祯皇帝就给了他们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如果说,之前的圣旨,对于那些武夫是非常大的奖赏,让他们顿时变得斗志昂扬的话,那这一道密旨,对于这三位封疆大吏来说,也无疑具有同样的效果。

    “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名封疆大吏,回着这话时,语气中无不透露出他们内心的坚决。

    崇祯皇帝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得高大,让人仰望!

    随后,三位封疆大吏便再没了任何心理包袱,全心扑在眼前的对虏战事上。

    与此同时,多尔衮所部,也已经与杜度、岳托所部汇合。这个事情,因为消息传递需要时间,暂时没有被晋州城下的明军主帅所获悉。

    此时,杜度和岳托正在城外迎接多尔衮的到来,见礼之后,多尔衮看着没事,便松了口气,微笑着说道:“听说秦兵援军突至,我军损失五千多兵力,让本王很是担心。不过眼下看来,却是没事,人口物资的损失如何?”

    “回大将军!”杜度一听,立刻禀告道,“人口物资皆在正常消耗之内,就只是当日明军攻城之时,被末将额外杀了四千多人而已。”

    听到这话,多尔衮点点头,又略微有点好奇地说道:“听说你把明国百姓当要挟,结果秦兵还真退兵了?”

    “是的。”杜度得意地详细解释道,“本来我只是想杀那些明国百姓为我战死之大清勇士血祭,顺便恶心那些明军。可没想到,那个投降过来的汉狗陈伟权,却是向我建议说,这次领军来攻的是明国文官,且那洪承畴颇为爱惜名声,可以以此要挟,说不定他们就会退兵。没想到我就那么一试,他们还真退兵了,哈哈……”

    听到这话,几个满清头目,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才刚刚赶到的豪格,刚好听到了杜度的解释,不由得也是大喜道:“这么说,以后我们对上明军,都可以用上这招,这打仗就容易多了啊,哈哈!”

    “别忘记,只有对方领军的是文官,这一招就十之八九会成功!”岳托在边上听了,便也笑着提醒道。

    众人一听,又是大笑。

    过了一会,笑完了之后,多尔衮带着微笑点评道:“这也是明国皇帝没有担当,才会让手下臣子有此顾虑!要是换我大清皇帝,底下臣子个个敢战,那战事就不好打了!”

    “呵呵,那是,我父皇英明,那是明国那个狗皇帝可比的!”豪格一听,无比自豪地开口说道。

    多尔衮一听,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道:可惜龙生九子,也会出现你这样的蠢猪。

    收回心神,多尔衮在说笑之后,脸色一正,对杜度等人说道:“走,去城里歇息一下,你把有关秦军的情况,好好说说,被人用计调开骑军,步军被全歼,此事必须好好计较一番才行。”

    听到这话,岳托刚还笑着的脸色,顿时就有点尴尬了。

    入关以来,一直顺风顺水,大家也都没事,立下战功无数,可偏偏自己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回头还不知道怎么向皇上交代!

    想到这里,他忽然又发现,豪格这厮的脸上表情有点古怪,似乎在幸灾乐祸?

    虽然有点不确定,可岳托心中还是很不舒服。如今就连豪格这么莽撞的粗汉都嘲笑自己,回去还不知道其他人会怎么看,这次真是丢大脸了!

    心中有点郁闷,随着一行人进到城里坐定之后,就开始议事了。

    首先,多尔衮说了一下他这次的济南之行。除了路上抛掉的老弱之外,一共掠得青壮人口八万左右,物资财富则比想象中要多多了。说着这些,多尔衮便笑着说道:“看来以前我们一直没有注意,明国最有钱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些宗室藩王。只这藩王府的财富,都抵得上一个普通县城了。等以后再入关的话,一定要攻打有藩王的城池才好,收获最大!”

    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军队再次入关之后,果然就冲着藩王去了。

    就是在崇祯十五年,皇太极派阿巴泰率军入关,鲁王朱以派被俘自杀,乐陵郡王朱宏治、阳信郡王朱宏福、东原郡王朱衣远,安丘郡王、滋阳郡王等众王及管理府事宗室约千人都被俘斩首。至于积累起来的家财,无疑就便宜了满清。

    听到他这话,没有去济南的几个满清头目,都很是吃惊,同时也是兴奋。

    而后,多尔衮看向杜度、岳托两人,对他们说道:“你们这边的战事,有关秦军的事情,都给本王详细说说。这支秦军的战力,我们必须要了解清楚才行。”

    对此,杜度和岳托也不敢隐瞒,便把之前的战事,都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几个人都是打惯了仗的老手,也知道什么地方是重点关注的,因此说得都很详细。

    等到他们说完之后,多尔衮便对秦军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他心中不得不承认,这么说来,这支秦军确实是能打的,这让他想起了当年的浑河血战……

    他正在想着,就见岳托犹豫片刻之后,又开口说道:“叔王,此次之所以战败,是明军统帅料到了我救援安平贝勒的急切心理。宁可营造出阻击态势,吸引我领骑军先行增援,又被卢象升从一开始就疲惫了兵力所致。我和这支秦军有过实际野战之经验,对其实力认识应该是最清楚的。”

    “嗯,你说!”多尔衮一听,点点头,便让岳托说说他的感觉。

    其他满清头目,也都看向岳托,等他说话。

    “如果只论秦军军卒的技艺、意志以及号令严明方面,应该和我大清军队差不多。否则他们也不会以区区步军,就布下阻击迷阵,引我领骑军攻之却又坚持到天近傍晚,死伤甚多,才让开了一条去路。”岳托一边回忆一边缓缓地讲道,“但是,就交手来说,秦军应该粮草不足,士卒饿多了次数,久战容易乏力。那一次阻击之战,明军要是敢再咬牙硬挺的话,后果很可能是全面溃散了。”

    “这是其一!”岳托继续说道,“其二,秦军的军械护具皆烂,就连军中将官,很多也没有铁甲。真和我大清军队短兵相接时,这个薄弱之处就更是明显了。还有,秦军的火绳枪质量也是一般,很是有部分枪械不是打不响,就是炸膛了。这是让我军能快速靠近的原因之一。”

    岳托说完,杜度也给他证明,就之前的防守战中,之所以前期不利,是因为明国骑军表现得如同疯子一样,和以前的明军完全不同,才会让对方得手。真要论战力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

    多尔衮一边听着,一边修正自己对这支明军的印象。

    杜度在说完之后,和岳托互相看了一眼,最终,是岳托开口继续说道:“还有个事,就是在战后,根据探马回报,这支秦军已经撤回晋州城下休整。军卒士气并不高,已经不复初次露面时的悍勇。”

    明军会派夜不收侦知满清军队动静,同样的,满清的探马,也会前来打听明军的动静。因此,最近明军的情况,满清军队这边也是心中有数。

    岳托刚说到这里,忽然想了起来,便对多尔衮说道:“对了,晋商那边,有派人来告知秦兵已赶至勤王的消息,只是迟了一些,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是大战结束了。不过就目前秦兵的处境,晋商那边倒是给出了一个看法,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哦?”多尔衮一听,立刻有点好奇,连忙问道:“是哪位晋商过来了?他是怎么说的?”

    “是王登库!”这次是杜度回答道,“他说之前明军为何会悍不畏死,应该是皇帝曾去看这支军队有关。但如今,他们花了很大的代价,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其实不是好事。明国朝廷没钱,压根就给不出赏赐,因此,对于这场大胜,朝廷估计会往小里说,会抹去很多人的功劳,这也是迫不得已,实在没钱。如此一来,肯定会打击这支明军的士气。而这,也是探马回报明军士气不高的原因所在。”

    多尔衮听了,微微点头,要说论对明国朝廷的了解,自然非这些晋商莫熟了。

    :。:


………………………………

158 建虏跑了(为老衲欲成魔长老加更1/4)

    不过,多尔衮显然是个谨慎的人,听他们说了还不算,担心这中间传话的时候,会不会有误传。因此,他客气地把王登库请了来,当场又问他有关明军现状的问题。

    王登库是直接从山西过来的,并不知道这几天京师发生的大事。因此,他的回答,都是基于以往对朝廷的了解。对他来说,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毕竟皇帝还是那个皇帝,朝廷也还是那个朝廷,还能突然有变化不成?

    于是,多尔衮有了对秦军最终的印象,就是经过之前一仗,算是惨胜,已经伤筋动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再战之力。这支明军接下来要应付的,是明国朝廷那边派人来核查功劳,和钦差讨价还价,最终确定此次胜利的最终官方说法。

    有了这个结论,多尔衮也放心了,在让王登库回去休息之后,他便对其他满清头目说道:“如今我们入明国已经收获将近四十万人畜,黄金将近四千两,白银差不多有一百万两。转战两千余里,共败明军五十余阵,共克济南府以及其他三州、五十五县、两个关口,杀蓟辽总督吴阿衡及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还有致仕大学士,我们的老对手孙承宗也被我们杀了。另外,更是生擒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颖、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露出一丝自豪说道:“此次入关,不管是战果,还是获得的物资人口,都是上一次入关的两倍有余。诸位,这一次,大家功劳不小,可以出关了!”

    听他说着这些,在场的这些满清头目,一个个都开心地笑了。哪怕是心有隐忧的岳托,也是开心了一下。这样的战果,在入关之前,可是没有想到的。这次回去之后,皇上必定龙颜大悦。

    其实,这些只是交公的收获而已,私底下,大家在抢的时候,谁会把东西都交上去?甚至可以说,容易携带的财物,就是那些金银珠宝之类贵重物品,私底下藏着的,绝对比上缴的要多。

    就在他们都高兴的时候,忽然,就听豪格开口大声说道:“要我说啊,再多抢点回去,更能让留在辽东的那些人大吃一惊,我父皇也肯定会更开心的,怎么样?再干几次,多抢几座城如何?”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楞了下,能回答豪格这个问题的,就只有多尔衮,因此他们都转头看向多尔衮。

    “贪多未必是好事,以我们的军力,要押送这四十来万人畜,还有大量物资回辽东,已经是差不多了。”多尔衮显然不赞同,给豪格答复道,“再者说了,明军多少还是有些能打的,之前的秦军,还有我们身后的勇卫营,那都是有一战之力的。虽然他们这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对我们没法形成威胁。但要是持续下去的话,就不好说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豪格似乎还想说话,便又先一步继续说道:“还有,从我们探马截获的消息看,明国让晋州知州陈弘绪写了守城经验,传发各地效仿。我们一路从济南城过来,路过明国的那些城池时,应该也能感觉到这一点,明国地方上的城池,已经提高防守力度。再像以前那样能轻易攻下明国城池,迫降明国官员的事情,应该是比较难发生了。还有,皇上约好此时应该在攻打宁锦一线,策应我军。如果耽搁时间太长,那边损耗的钱粮就会多很多的。”

    事情已经解释地差不多了,多尔衮便不再多说,用坚定地语气命令道:“传本王令,休整一天之后,我们向东出发,绕开明国京师出关回辽东!”

    豪格一听,忍不住说话道:“绕开京师干什么?要我说啊,我们就应该押着这么多人口物资,就在明国京师城外绕两圈再走。上一次的时候,阿济格可是写了什么诸军免送的牌子,很是得意了一阵的。”

    “荒唐!”多尔衮一听,脸色一沉喝道,“莫非你是想逼得明国皇帝没了脸面,来个狗急跳墙?如此一来,那支秦军就算没了士气,也会逼得向我军发起攻击,还有勇卫营,也会疯了一样。你觉得,我们还能押这么多人口物资回去么?”

    他所下令要向东走,除了绕开京师之外,其实也是想离秦兵远一点。不是说他怕秦兵,而是担心秦兵又会突然发疯,影响他这一次的收获。

    而之所以只是休整一天,是担心勇卫营追上来,和秦兵汇合之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以防万一之计,还是稳妥点为好。

    多尔衮确实是满清当中智商算高的一个,因此,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安然带走了四十七万多人畜。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因为崇祯皇帝的穿越,蝴蝶效应之下,总督少杀了一个,人畜也少掠走了七万多。

    他的撤军命令一下,满清探马往西明军这点,便开始收缩一些了,更多的探马被撒去了东边,探明道路地形,并驱逐明军夜不收,为大军前进提供战场屏蔽。

    与此同时,被关押着的大明百姓,也多分到了一点食物。这不是满清鞑子发慈悲,而是即将要开始行军,走几千里路绕道蒙古回辽东,就必须要给他们多吃点才行。不能像关押在城内,可以饿得他们一点力气都没有,只要不死就没关系。

    于是,一天之后,将近九万满清军队,押解着将近四十万人畜,还有无数车物资开始向东出发。这浩浩荡荡地,先头已经走得很远了,队尾还没有从城内开出。

    与此同时,勇卫营因为和秦军夜不收联系上,双方互通了消息之后,就立刻加快了速度,就在满清军队开始启程的时候,赶到了晋州和秦军这边会师了。

    与此同时,之前撒出去骚扰多尔衮所部的明军,除了有一部分比较倒霉,被多尔衮抽调军力围剿了之外,其他人也已经奉军令赶回来了。

    勇卫营这边,原本一路追赶满清军队北返,已经是疲惫不堪,士气有点低落了。毕竟他们不是能压着满清军队打得那种。因为天子劲旅,为了能证明自己,为了回报皇帝,是跟着满清军队不放。可与此同时,他们也担心鞑子会反包围他们,毕竟人数和战力,彼此之间其实还是有差距的。

    但他们一到晋州城下后,听说了京师那边的变动,也知道了皇帝全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时,又一个个活了过来。在抓紧休息的同时,也都想着不能被秦军比下去,毕竟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天子劲旅!

    很快,有夜不收急报,把满清鞑子的最新动静报了上去。

    于是乎,卢象升为首,左右是洪承畴和孙传庭,军中监军坐两侧,将领站两排,开始了紧急军议。

    “诸位,建虏准备裹挟我大明百姓逃回辽东了。”卢象升坐在主位上,严肃了脸沉声说道,“皇上为我们费尽了心思,如今是我们回报皇上的时候了。不管如何,之前没有机会,那建虏返回辽东出关的路上,我们就必须抓住机会,解救被掠走的的大明百姓,夺回尽可能多的物资。如此,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不管是谁,此时都是非常地严肃,没有一个人敢嬉皮笑脸,哪怕高起潜也不敢,一起回应道。

    接下来,便是商议建虏可能会走的路线。

    不管是卢象升还是洪承畴,或者孙传庭,他们也都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从夜不收回报的消息,再结合建虏军中那么多人口物资等等,他们大概走什么路,基本上能猜出七七八八,路线就缩小到两条路上。

    建虏东去之后,沿卫河北上,如此一来,建虏可以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西边,毕竟东边隔着一条卫河,虽然是结冰时候,可有这河当着,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看押住大明百姓和防止明军偷袭。等北上到了三角淀之后,就有了两种选择。

    一种是转而向西,沿着三角淀这面巨大的湖泊西岸而走,这样隔着那么大的三角淀湖泊,也不用担心被明军偷袭,更不用担心明国百姓逃跑。毕竟三角淀太大,湖心结冰程度未知,人要跑上去,恐怕非常危险。但是,这条路的话,满清鞑子就要穿过三条河,这对他们的行程会有不少的耽搁。

    另外一种选择,是到了三角淀后转而向东,沿着三角淀的东岸走,同样可以用三角淀掩护鞑子队伍的西侧。再东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也能适当做掩护。不过最终会到达天津,同样要过河,但只有一条。

    卢象升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建虏可能选得第二条路上,孙传庭更是直接建议道:“我们可以先行赶往天津,等建虏渡河一半时出击,如此能分散建虏兵力,解救最多的大明百姓!”

    洪承畴听了,也没有犹豫,立刻补充道:“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以增加建虏走第一条路的难度,确保建虏就只走天津。“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然则,他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又和满清有多次交手经历,因此第一时间便提出了另外一个难点道:“建虏都是打惯了仗的,他们必定知道我军不会放弃,因此行军途中,肯定对我们有所防备。就光是蒙古八旗的骑军,散布四周,就能有效杜绝我们偷袭的可能性。别忘记了,我们手中精锐,大都是步军为主。如果光是骑军的话,没法去硬袭几倍兵力的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