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高一功却还是没理他,脸色严肃,似乎事情还很严重。
李自成见了,心中不由得有点担心,连忙放下酒杯,正色问道“什么消息?”
………………………………
222 狗皇帝跑哪里去了?
高一功严肃地说道:“边军中过来的兄弟说,有传言说皇帝下旨,让各藩王府出钱粮解决军队欠饷欠粮的事。他不信,过来了,但原本有不少和他要一起来的兄弟,都不来了,说是要等等看。”
他说完之后,大堂内很是安静了一会,忽然,刘宗敏哈哈大笑起来,首先打破了这个安静道:“这事你也能信?这比老母猪上树都要稀罕吧!”
被他这么一说,气氛顿时又活跃了起来。袁宗第也是说道:“都这么多年了,又不是最近才欠饷,皇帝也不是刚登基的,怎么可能到现在才让藩王府出钱粮呢?真要有这意思的,早就让出了,还用等现在?”
“对,袁老弟是个明白人!”刘宗敏哈哈大笑,然后指着高一功道,“看看,把高老弟给吓的,至于么?”
李自成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也松了口气。说句真话,他刚才还真被吓到了。秦地边军的精锐,在全国其实都是有名的。如果不是欠饷又欠粮的,搞得毫无军心士气,谁还敢待在秦地!
他正想着,高一功却还是严肃了脸说道:“大哥,这事儿都在传呢,我当时也不以为然,连续问了好几个,都有这样的风声。另外,还听到一个风声,就不知道真假了,说皇帝还御驾亲征了!”
“啊,什么?”李自成一听,顿时惊讶地问道,“皇帝御驾亲征?”
没等高一功回答,刘宗敏又嚷开了:“我说高老弟,你能不能动动脑子,就皇帝老儿那金贵的,还敢出紫禁城?御驾亲征?做梦都不敢吧!”
说完之后,他又大笑起来,顺便扫视其他人,盼着其他人也跟他一样的想法,和他一样嘲笑嘲笑那个狗皇帝!
然而,却见李过皱着眉头,站了起来,对李自成说道:“叔,听从山西那边逃过来的兄弟说,前段时间,洪剃头,卢阎王坐镇山西,大搞抄家之事,把有名的那些晋商都给抄了。原本我想着,反正我们不会去山西,也没怎么关心这事。可是,此时听高将军说得这消息,这么一联系起来的话,怕是皇帝确实变了不少!”
李过在军中算是有分量的人了,加上他还是李自成的侄儿,因此,其他人都不说话了,看着他,静待他的下文。
“我担心,皇帝被刺激之下,可能真得有改变了。给藩王府下旨的事情,说不定也能做出来。”李过继续说道,“有洪剃头,卢阎王他们撑腰,皇帝御驾亲征,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话说完之后,大堂内又安静了下来。他们心中明白,要是皇帝真得是御驾亲征,而且各藩王府出钱粮的话,他们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
这不,就听刘芳亮有点犹豫地说道:“要不……要不我们还是先回商洛山,看看情况再说?河南那边,反正是不能去了,否则一头撞到了御林军,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有什么好怕的,刚好把皇帝的狗头给拧下来当尿壶!”刘宗敏还是不肯服软,不过声音却比刚才低了不止一筹。
其他人没有说话,都看着李自成,等他拿主意。
过了好一会后,李自成做出决断道:“事情真假还未知,要是就这么跑回商洛山中,那还不被其他各路给笑话!这样,立刻派人去打听,把消息给核实了,我们再做商量好了!”
这也算是稳妥之举了,其他人自然不会有意见。
随后,又是该吃吃,该喝喝。不过很明显地,气氛就没有刚才那么热烈了。
和李自成这边不同,在湖北的张献忠这边,却已经没有一开始反叛时候灭掉朝廷官军的兴奋。此时的他,正和罗汝才、惠登相、王国宁、常德安、杨友贤、王光恩在一起议事。
就见张献忠脸色严肃地问道:“你们应该也听说了吧,有关皇帝御驾亲征的事?”
罗汝才和其他人听了,都是点点头。
有关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情,到处都在传,甚至还是一天一个消息。有说皇帝还没出京,也有的说皇帝已经到河南了,很快就要到湖北平乱;甚至还有消息说,皇帝其实已经到襄阳,很快就要带着勇卫营打过来了。
对于勇卫营的战斗力,他们都是亲身体会过的。之前的时候,就是迫于勇卫营的压力,他们才不得不选择接受了熊文灿的招安。
在勇卫营北上勤王的时候,他们中的好多人,甚至还在心中盼着勇卫营被建虏干掉。对于这点,他们当时的期望其实也是很大的。毕竟辽东建虏所向无敌,特别是野战更是无敌,勇卫营作为御林军,就不能避战,只能去打,那么就会和建虏野战,下场估计不会好。
然而,在他们重新起事之后,才得到了消息,说勇卫营连同秦兵把建虏赶跑了,还打了一个大胜仗,杀了将近三万左右的建虏。这个消息,让他们这些人都震惊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开始,有的人还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假。不过当他们知道,参与战事指挥的,有卢阎王、洪剃头和孙传庭等人时,领教过这几位厉害的他们,就觉得不会假了,最多是夸张一点。
如今,皇帝既然御驾亲征的话,那肯定是带着这支能打赢建虏的天之劲旅过来。那怎么办?还怎么打?
想着这个事情,所有流贼头领的心中都是沉甸甸的,脸上都是忧虑之色。
想想看,刚刚之前,还形势一片大好,打下了谷城、房县、均州、郧西、保康等地,可以说,整个湖北的北部,都落在了他们手中。原本对于未来是充满了信心,养精蓄锐了一年左右时间,该是有番作为的时候了!
可是,这形势怎么就突然变了呢,甚至连皇帝都御驾亲征,无形中的压力,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没有了笑容,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了。
张献忠是捕快出身,也当过边军,心理素质更好一些。因此,在过了一会之后就说道:“我看,河南就先别进了,稳妥点。另外,派人去探听消息,要有确切地消息才行,否则这里有皇帝,那里有皇帝,别人没疯,我们自己都会先疯了!”
“这个我同意!”罗汝才一听,点头赞同道。
河南是中原地带,原本他们就想着要去河南的。如今被这消息给吓得,不敢去了!
惠登相也跟着说话道:“我看这段时间,我们就不要分兵了,否则会被朝廷官军各个击破。”
之前的时候,他们就是突然联合起来,实力大增,才打赢了朝廷官军,打得左良玉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张献忠一听,当然乐意,当即点头应道:“对,我们合兵一处,想去哪里去那里,官军基本上也没法拦我们!”
此时的他们,表面兵力已达五万之众,声势远比李自成那边要浩大。也是如此,才首先吸引了朝廷官军的注意。在原本的历史上,成为官军重点围剿对象,反而给了李自成以机会,进入河南,在“均田免赋”的号召下,突然滚雪球般滚了起来,最终成为明末流贼中的第一势力,朝廷官军再也奈何不了李自成。
另外一名流贼头目王国宁忽然说道:“要不,我们去四川怎么样?只要能进去,那里可是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而且蜀道难走,勇卫营想要入川也不容易!”
听到这话,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四川早就被奢安两家给糟蹋了,哪还还有什么天府之国!”
“对啊,朝廷官军难入,可我们也难出来了啊,关门打狗怎么办?”
“你才是狗呢,打得是你这条落水狗!”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次试试?”
“……”
人多嘴多,矛盾也多,一个不小心,就吵起来了。
张献忠见此,急忙派桌子,拦住那些人的争吵。说句实话,他心中其实是想着去四川的。不过形势大好之下,自己跑进四川那个窝里,还是有点不甘心,最为重要的是,听说陈奇瑜又被狗皇帝任命为三边总督了。如果去了四川,那陈奇瑜肯定会从汉中那边入川围剿他们。
最后,他只好拍板决定道:“多派人手出去打听,看那狗皇帝到底到那里了?免得我们一头撞上去。探明了狗皇帝所在,我们就离得远远的。以我们的兵力,天下尽可去得!”
“对,就是这个理!”罗汝才也立刻附和道,“把天下搅成一团乱,朝廷顾此失彼,我们的压力就会轻多了。”
他们正在说着话,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随后还有一个焦急地声音在喊着:“义父,义父,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众人抬头看去,却见来得人,是张献忠众多义子之手孙可望,此时叫做张可望。只见他脸色慌张,匆匆而入。
张献忠一听,不由得心中一晃,立刻便问道:“发现勇卫营的踪迹了?”
他可没想过,勇卫营会这么快到来的。
“不是!”张可望一听,连忙回答道,“是陈奇瑜那老匹夫……他……他接替熊文灿狗官成为新任五省总督了!”
“什么?”
“什么?”
“……”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大堂内所有人都吓得站了起来,都是一脸惊慌。
他们这些人,都是在陈奇瑜的手里吃过大亏的,差点就全军覆没了。后来陈奇瑜被狗皇帝流放走了,但是他们都很是庆祝了一番。没想到那陈奇瑜,竟然又被狗皇帝启用了?
张献忠也是脸色难看地问道:“这个消息确定么?”
“是潜入河南的兄弟,派人急报的。”张可望听了,连忙回答道,“说亲眼看到陈奇瑜了。兄弟们抓了驿卒,问出来说陈奇瑜就是去代替熊文灿的。”
之前的时候,他们听说了陈奇瑜被狗皇帝任命为三边总督,当时这边形势大好,离得又远,也就不怎么在意。最多不回陕西,也不去领近的四川,那就没事。
可是,陈奇瑜还是和他们正面对上了,竟然接替了熊文灿成为五省总督,又要围剿他们。特别是皇帝还御驾亲征,带着勇卫营来了。这……这简直是不给人活路啊!
“这样,尽快去打听消息,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免得再被陈奇瑜那狗官围住。”张献忠再次决定道。
做好准备的意思,无非是能撒丫子跑路。
对此,其他流贼头目都是心知肚明,连忙点头附和。其中罗汝才也说道:“只要我们合兵一处,就往一个地方冲,相信也没有那个地方的朝廷官军能挡得住我们!”
“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别撞上勇卫营,我们怕谁!”张献忠一锤定音,然后各流贼头目都散伙,匆匆回去做准备了。
这个时候,他们最关心的是,皇帝的御驾到哪里了?那狗皇帝出来,身边肯定是最能打,也是兵力最雄厚的,绝对不能碰。甚至其他地方军队中精锐的那部分,搞不好也会被狗皇帝调过去护驾,因此,探明了狗皇帝在那里,他们就能知道,可以往那个方向跑了!
然而,他们派人打听来,打听去,甚至都潜入襄阳去打听消息。最多也只是听到说京师来了锦衣卫,把熊文灿给看住了。等陈奇瑜一到,就会押解回京治罪。但是皇帝的踪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皇帝确实御驾亲征,已经出京来了。
那么崇祯皇帝到底到哪里了呢?估计所有人都想不到。
在出京之后不久,崇祯皇帝便让勇卫营、磐石营继续打着他的旗号进入河南,分成几路人马,前去围堵张献忠等反贼,而他自己,则领着骠骑营的五千多骑军,还有吴三桂的骑军,突然加快速度,入山西去了。
对于张献忠这伙流贼,崇祯皇帝的打算,就是先让陈奇瑜接受,把他们给围堵起来,不让他们流窜。能消灭就最好,不能消灭的话,等他处理完了河套的事情,再回师灭了张献忠。
当然,另外也有一点,可能这时候还没人特别在意李自成这一路人马。但作为后世来的人,特别是听到李自成竟然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他就知道,必须要尽快把李自成这一路给掐死才行。
………………………………
223 就等着杀猪了(为大家辛苦抓虫加更)
此时,崇祯皇帝在去大同的路上。这么多的军队行军,肯定做不到神不知鬼不觉。
因此,名义上,这支没有打皇帝旗号的军队只是奉旨去大同。因为原大同总兵王朴刚被崇祯皇帝收拾了,如今有人去大同接任,也是在情理之中,虽然军队数目似乎多了不少。可晋地其他地方,刚刚被三大营修理过一遍,在宣大总督洪承畴的掩盖之下,有军队出入,也没人敢有意见。
一路上来,特别是在京畿之地,崇祯皇帝亲身体会了一把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的凄凉场景。特别是他来自后世,见多了人来人往的热闹。走在这个时代的京畿之地,荒凉的感觉就更是强烈。
建虏一次次地入关,给京畿之地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能让建虏鞑子再也进不来关内!
崇祯皇帝心情沉重地看着沿途地民生,同时也在关注各处的窃听种子所传来的消息。
关在固原总督府大牢的图尔格身上有甲级窃听种子,因此,崇祯皇帝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瑞王的事情。对此,他压根就没有那些臣子所担心的想法。
这些藩王,早就该收拾了。
大明养猪将近三百年,如今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就该好好地收割一顿了。
用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和粮票去换那些藩王手中的钱粮,这是他早就想好的一步棋子。不管怎么样,至少在道理上也是站得住脚的,藩王要是有点良心的,就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才好。为了银票和粮票的信誉,崇祯皇帝也没打算赖账,这种事情短期得利,长期是不能做的。就如同大明宝钞无限发行,结果落了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在圣旨中,他是软硬兼施一番,目的还是要各地藩王把钱粮拿出来。如果有人不识相,还是不肯拿出钱粮的。那他不介意,来个杀鸡骇猴,狠狠地收拾一个藩王,来个杀鸡骇猴!
以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可能还没这个底气。可如今,有三大营在手,朝堂上的官员,也凭着自己的心意换了不少,甚至连后宫,都接着谋逆案整顿过。这个时候,他就是有底气来做这个事情的。
这个瑞王,按照他以往的表现来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还会借机有了借口,不肯拿出钱粮来换银票和粮票。要是他真敢这样的话,就不妨拿他开刀。而且因为他是万历的儿子,说起来还是崇祯皇帝的皇叔,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只是有一点不好的是,因为事情的突然变化,原本在陕西是有甲级窃听种子的,结果却跑去接任五省总督了。而在那个地方,已经有一颗甲级窃听种子在了,导致陕西这边就只有关在大牢里面的那颗,有些事情就没法第一时间掌握。
通盘考虑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忽然牵了缰绳一带,让马踏出了官道,到了一处土坡上,似乎是想看风景:“李卿陪着朕就可以,其他人先走吧!”
虎大威、贺人龙和吴三桂以及那些监军一听,便知道皇帝这是有话要和锦衣卫指挥使单独说,便连忙避开了。
李若琏有点好奇,不知道皇帝这么走来,忽然要单独说话,不知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李卿,陕西瑞王那边,发生了一点事情……”崇祯皇帝看到身边就只有贴身的八名内侍能听到,便对他说了李国奇手下兵卒抢了瑞王田租的事情。
李若琏一听,连忙奏道:“陛下,可是要末将去缉拿李国奇问罪?”
想想看,应该也就是这个问题了。皇帝亲自派了锦衣卫过去,能说明皇帝很看重这个事情,应该能平息瑞王之怒。
他正这么想着,却没想,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错了,朕是要你去跑一趟,不过不是去缉拿李国奇和他的手下。而是去看着瑞王有什么反应……”
李若琏听得微微一愣,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便侧耳静听。
“……三边总督郑崇俭拿着朕的旨意,应该会去找瑞王,把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和粮票兑换成钱粮。朕担心,瑞王会找借口抗旨不遵,甚至还会向郑崇俭发难,反而要求郑崇俭严肃处理李国奇和他的手下……”
李若琏一听,以他的经验判断,心想这事十之八九会发生!既然如此,那皇上准备怎么做?
只听崇祯皇帝继续交代他道:“要是瑞王能为国着想,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做一个身为太祖子孙应该做的事情,那你就什么都不用做,就待在郑崇俭的身边,看着他安排河套之事即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脸色变得严肃了一点,语气也冷了一分道:“要是瑞王只顾私利,对秦地边军的现状不闻不问不说,反而要趁机发难的话,他就不配再当太祖的子孙……”
李若琏一听,顿时就感觉事情可能会很严重,不由得也严肃了起来,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敢有一丝分心。
“……为何秦地贼乱,久平不灭?就是因为有边军长期拖粮欠饷,活不下去了才会去作乱。可是,藩王府中却一直积存钱粮而不拿出来用,哪怕朕只是暂时借用一下,自有粮票和银票作抵,他们还是不肯拿出来,这就是居心不良了……”
“……”李若琏听得无语,以前没觉得藩王府自顾自会怎么样,可听皇帝这么说来,好像就是一大罪过了。
崇祯皇帝盯着李若琏,继续冷声说道:“如果瑞王不但不拿出钱粮,反而借机对大明边军发难的话,会寒了那些军卒的心,搞不好,会让更多的军卒加入反贼的队列。把边军赶入流贼队伍,这种事情,与谋逆又有何分别?这种事情,朕决不允许!”
听到这里,李若琏的汗就下来了,他已经听明白,皇帝要他干什么事情了。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严厉地说道:“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就坐实瑞王的谋逆之心。至于何种手段,你自己看着办就是。总之,昔日的宁王,就是他的下场,明白么?”
说完之后,他就盯着李若琏,等他回复。
李若琏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其实别无选择,他也明白,皇帝把这事交给他,那就只能去做了,而且还不能犹豫。
再者说了,皇帝所说得话,未必没有道理。哪怕那个瑞王真要那么做了,可能没有谋逆之心,却真有动摇大明江山社稷之嫌,要办了他,道理上也能说通。
心中很快闪过这些念头,李若琏没有敢再犹豫,立刻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将知道怎么做了!”
对李若琏的回复,崇祯皇帝心中还是满意的。毕竟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是他提拔上来的,是他的亲信,总不可能去帮着藩王。因此,他给了李若琏一道密旨,而后,就看着李若琏带着锦衣卫人马,快马绝尘而去,赶去陕西办事去了。
当然了,李若琏不知道,为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还给他换了一颗乙级窃听种子。不过可能距离不够,为了消息传递的时效性,崇祯皇帝就又派人去襄阳那边,让锦衣卫百户刘越也赶去三边总督郑崇俭身边待着。
忙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便放心了不少。
大明从开国以来,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府,不知道有多少。而且大都分封在中原以及黄河以北,而这些地方,又是受灾最重,流贼闹得最凶的地方。
这些藩王府,可以说是当地最大的地主,比原本的崇祯皇帝都要有钱。如果这些地主都能拿出钱粮来,那么至少第一波救灾,或者说在军队方面的欠饷欠粮问题,就肯定能有很大的改善。如果后续赈灾又能接上的话,很可能大明国内的流贼问题,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下来了。
这个操作,也是崇祯皇帝这次御驾亲征的底气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还真希望瑞王能一如既往地发挥他当藩王,混吃等死的自私风格。只有狠狠地来一次杀鸡骇猴,其他藩王才会乖乖地听话。
崇祯皇帝到阳和的时候,去了一趟宣大总督府。当然了,为了掩人耳目,并没有让洪承畴出来接他,要不,别人肯定会想,为什么总督会出来迎接不是!
事先的时候,洪承畴只知道皇帝御驾亲征流贼,因此好奇皇帝为什么领着骑军不去中原,反而跑来山西。
不过他知道,不该问的不能问,他在做官这点上,和孙传庭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崇祯皇帝一开始,也只是问了洪承畴有关山西这边的事情。毕竟有的时候,窃听种子不是万能的。比如各地给洪承畴的文件,他又不会都念出来,因此窃听种子不可能知道洪承畴处理的每一件事情。
洪承畴也确实是有能耐的文官,他趁着晋地被三大营扫过的机会,一直视察各个卫所,考核各地武备情况,提拔有为之将。甚至因为清理了八大晋商,以及和八大晋商狼狈为奸的地方将领和豪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