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有家店-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把将崇祯皇帝推开,将崇祯皇帝的电脑抢过来,打开了音乐播放软件,扫了一眼播放列表:“嘿,中国佬,你的品位可真差劲,这些歌太老了。”说着找到了一首自己认为不错的歌曲,直接点了播放。

    将音响开到最大,黑衣人一边扭着屁股晃动,一边得意的将摄像掉了出来,准备将它们给删掉。

    崇祯皇帝对这些都不是很在乎,瞥了一眼黑人手上的手枪,崇祯皇帝终于来了兴趣,弄一把到大明朝去,最起码可以自保防身不是?摸着下巴看着黑衣人,崇祯皇帝捉摸着怎么将他的手枪买过来。

    “嘿,你的手枪卖不卖?”崇祯皇帝看着黑人,调侃一般的说道:“抢劫风险太大,给我弄一批枪,钱不是问题。”

    转头看着崇祯皇帝,黑人咒骂了一句:“fcak!听着,中国佬,我们是来抢劫的,不是来做生意的。”

    “那可真是遗憾!”崇祯皇帝耸了耸肩膀,一副十分可惜的模样:“我原来还准备高价收购的,看来是做不成生意了。不过你用钱的时候可以找我,当然,要有枪,越多越好,越好的枪越好。”

    “小子,你哪里还有钱?全都给我交出来!”黑人一把提起崇祯皇帝,用枪指着他的胸口:“快点说!”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看着黑人说道:“我要是你我就不会这么做,我们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做人要知足,不然很容易出事情,快点带着东西和你的人离开,因为警察就要来了。”

    “你说什么?”黑人瞪着崇祯皇帝:“你在说一遍?”

    “我说警察就要来了!”说着看了一眼柜台的一一侧,一个已经被按下去的红色按钮。

    黑人扔下崇祯皇帝,大声的招呼自己的兄弟:“快点走,该死的,中国佬报警了,警察马上就要来了,快点走!”

    看着三个人离开的背影,崇祯皇帝叹了口气,没买到枪,还很是很可惜。

    不过货架倒是空出来了,正好自己回到大明弄点东西摆上,多赚点钱,崇祯皇帝相信肯定会有人卖枪给自己。摸摸肚子,还真有些饿了,跑到厨房给自己煮点东西吃。

    时间不长,崇祯皇帝就听到外面有人推门,还在喊哈喽。

    从厨房探出头,发现居然是几个警察,全都穿着防弹衣,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手中握着枪,似乎准备和劫匪来一场枪战。

    “嘿,我的面要糊了,稍等我一下!”崇祯皇帝答应了一声,将自己的面倒了出来,然后从厨房走了出来,一边吃了一口一边说道:“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要不要来点中国的面条?”

    为首的警察是一个女人,典型的美国女人,金发碧眼,或许有一点加拿大血统。

    将自己的手枪收起来,打量了一番崇祯皇帝说道:“你刚刚报的警?你这里被偷了?”

    “不是被偷了,是被抢了!”崇祯皇帝打量了一番女警,长得很不错,********:“你看看这里,我的宝贝全都没了,见鬼,那可全都是来自中国的古董,价值连城。”

    白了一眼崇祯皇帝,在琳娜看来,这位华人店主怎么看也不像丢了大笔钱的人

    “好了,我的同事要给你做笔录。”琳娜一摆手,将自己的警察证件给崇祯皇帝看了一眼,然后就转身在屋子里面看了起来,似乎想要寻找一点蛛丝马迹。

    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崇祯皇帝看着琳娜:“嘿,你们的枪卖不卖?我可以出一个好价钱。”

    “闭嘴!”瞪了一眼崇祯皇帝,琳娜没想到这个华人居然要买枪,还是找警察买枪,他没疯掉吗?

    “我只是想自保而已,那些匪徒拿的就是和你们一样的枪,我认识,洛洛克十七,他们难道不是从警察手里搞到的?eon,卖给我一把也没什么大不了,我还可以用来自保。”

    如果琳娜还听不出崇祯皇帝的嘲讽,那她的智商就太低了。

    “我们还会再来的,您自己要小心一点,希望劫匪别在找回来。”琳娜懒得和崇祯皇帝说什么,带着人走了出去。

    刚走出门口,一个警察就抱怨道:“这个中国佬一定是穷疯了,看看他在上面说的这些东西,居然价值七百万美金,这样一家破店,怎么可能会有价值七百万美金的东西被抢?”

    琳娜一愣,伸手拿过同事手中的失物单,神色立马变得不好看了起来。

    价值七百万美金,这就是大案,这么大的劫案,自己如此做就太草率了。

    “盖普,给法证打电话,让人封锁现场,从新对现场进行搜证。”琳娜将失物单拍在盖普的胸口,大声的说道:“全都打起精神来,咱们有大案子要做了。”

    “嘿,琳娜,你真的相信这些东西价值七百万美金?那小子很肯能是在诈骗保险金,我看这个案子就是他自己做的。”盖普见琳娜如此分配任务,连忙抢着说道。

    看了一眼自己的同事盖普,琳娜大声的说道:“查清他,无论是什么结果,查清他,ok?”

    崇祯皇帝还没吃饭完,一大群警察又来了,呼啦啦的进入屋子,将崇祯皇帝很客气的请到了一边,然后就是给屋子拉起了警戒线,各种警察忙忙碌碌的进出。

    不远处的记者向闻风而动的鱼,一个女记者正对着摄像机狂喷。

    “在法拉盛的唐人街九号,刚刚发生了一起劫案,案犯是三名黑人男子,他们手持洛洛克十七手枪,进入了一家华人经营的店铺进行打劫,累计劫走财务价值约七百万美金。”

    “这是自去年城东金店被抢案之外,金额最大的一次抢劫案。”

    靠在警车上,崇祯皇帝被警察拉着录口供,嘴角却扯出一抹笑容,你们以为打劫完朕就算完了?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乖乖的向朕效忠才最关键。

    在一辆黑色的面包车上,刚刚抢劫的头领正在开车,听着广播中的新人,忍不住破口大骂:“该死的中国佬。”

    “老大,老大,咱们发了,这些东西价值七百万美金,这么轻松就抢了这么多啊!”一个手下翻了翻装东西的口袋,兴奋的说道。
………………………………

第四章 袁崇焕进京

    开车黑人看了一眼自己的手下,忍不住大骂了一句:“闭嘴!”说着用手狠狠的拍了一下车子的方向盘,用英语咒骂了半天,被咒骂的当然就是崇祯皇帝了。

    “该死的中国佬!”黑人停下来咒骂,伸手将包裹拿了过来,翻看了一下,忍不住又骂了一句。

    自己只不过是想搞些钱花,这才找了一家这样的店铺,谁想到搞这么大?

    包里面这些破烂,价值七百万美金?亨特根本就不相信,肯定是那个中国佬胡乱报的,他要诈骗保险金。自己又不能跑到警察局去举报,亨特觉得自己太窝囊了。

    “该死的中国佬!”虽然嘴里面咒骂着,可是亨特心里还是有一点侥幸,如果包里面的东西真的这么值钱呢?

    那自己就可能难道一大笔钱,然后直接离开美国,跑到墨西哥去逍遥,到时候谁能抓到自己?至于能不能出境,eon,别闹了,美国到墨西哥的偷渡在发达不过了。

    “找人,尽快把货出手,给我记住,找亚洲的古董贩子,最好联系日本人。”亨特大声的交代了一句:“千万别让警察给盯上!”

    这么大的金额,警察肯定会盯着,各个出货渠道都会有眼线。

    这些来自东方的古董想要脱手,只能去找亚洲人,中国人自然是最好的对象,但是抢的是中国人,亨特自然不敢拿到中国人那里去,拿到日本人哪里,那就最好不过了。

    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亚洲文物在美国都有遗存,想要弄回去,走私就成了最好的手段。

    很多亚洲帮派都喜欢这个生意,利润高的吓人,甚至比走私粉来的好赚,让很多美国本土黑帮羡慕不已。

    只不过这个生意不好做,用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容易打眼,一旦做不好,很容易赔本。况且在亚洲找到大量的买家也很困难,只有亚洲帮派能做这样的事情。

    崇祯皇帝不知道有人要拿自己的东西出货,此时他正躺在床上,听着音乐摇晃着脑袋。

    “弄点什么回去好呢?”摸着下巴,崇祯皇帝琢磨,弄一批ak回去也没什么用,自己依靠这一家店也搞不到大批量,自己又不是搞帮派,而是要武装军队。

    光靠黑市走私,想要武装军队,别开玩笑了,根本不现实。

    “回去研究一下,看看那个时候的科学技术,从这个时代弄点设备回去,仿制一下,还是有前途的。”说着崇祯皇帝打了一个哈切,迷迷糊糊的就睡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崇祯皇帝缓缓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了坤宁宫的床上。

    自己又回到大明朝来了,看了一眼身边熟睡的周皇后,崇祯皇帝微微一笑。没想到周皇后居然有如此小女人的一面,睡觉居然叼着手指。

    翻了一个身,将周皇后从新抱在怀里,眯起眼睛,准备来一个回笼觉。

    外面的王承恩看了看东边,太阳已经快要升起来了,对身边的小太监吩咐道:“皇上偶感风寒,身子不是很舒服,告诉大臣们,今天皇上就不上早朝了。”

    崇祯皇帝自从继位之后,可以说是非常的勤劳,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绝对是宵衣旰食。

    不过现在崇祯皇帝换人了,想要崇祯皇帝早起,实在是不太现实,尤其是有美女在怀,谁一大早想去面对大臣那一张张老脸,美美的睡一觉好不好?对于上早朝这件事情,崇祯皇帝根本就没什么概念。

    轻轻的睁开眼睛,周皇后下意识的又眯了起来,阳光居然已经洒满床了。

    看了一眼酣睡的崇祯皇帝,周皇后微微一笑,也没有去叫醒崇祯皇帝。昨日崇祯皇帝突然晕倒,可是把周皇后给吓傻了,今日不上早朝也算不得什么,轻手轻脚的下了床,招来宫女伺候着,周皇后亲自去御膳房给崇祯皇帝准备早膳。

    以前在信王府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喜欢周皇后的手艺,饭菜做的非常好。

    在进皇宫给天启皇帝守丧的时候,崇祯皇帝怀里还揣着周皇后给他烙的饼。每天只吃周皇后烙的饼,喝自己带进来的水,生怕魏忠贤陷害他。

    其实魏忠贤要想弄死崇祯皇帝,根本不用那么费力气,皇宫里面出了崇祯皇帝自己,基本都是魏忠贤的人。

    再一次醒过来,崇祯皇帝发现床上已经没人了,却闻到了饭菜的香味,顿时食指大动。从床上下来,见到周皇后正端着餐盘走进来,对着周皇后一笑,这种感觉真好。

    “皇上,您醒了!”周皇后连忙走过来,伺候崇祯皇帝穿衣服。

    洗漱完毕之后,崇祯皇帝又和周皇后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就离开了坤宁宫,到前面的乾清宫去办公。身边跟着的自然是********王承恩,弓着腰跟在崇祯皇帝的身后。

    “今天有什么事情吗?”崇祯皇帝一边走,一边询问王承恩。

    今天是崇祯皇帝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第一次办公,还是有些不知道做什么。

    “回皇上,今日早朝大臣们递上来的折子已经送到了内阁,昨日内阁票拟之后的折子已经送了上来。”王承恩连忙答道:“紧急的事情倒是没有,司礼监那边没有紧急的折子拿过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对于大明朝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办公流程,崇祯皇帝还是知道一些的。

    没有什么大事正好,自己今天就去看一看折子,体验一下当皇上的感受。

    看了一个小时的奏折,崇祯皇帝就觉得头大如斗,揉了揉发胀的眼神,崇祯皇帝随手将奏折扔到了龙书案上,不耐烦的说道:“除了参劾魏忠贤的折子,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奏报了?”

    “大明朝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人,怎么就一个魏忠贤就纠缠不清了?”

    见崇祯皇帝怒气冲冲的样子,王承恩端了一杯温热的茶水递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轻声的说道:“皇上息怒,墙倒众人推,本就是人之常情,皇上有意处置魏忠贤,大臣们自然能上体天心。”

    瞥了一眼王承恩,崇祯皇帝没说话,而是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自己的前任却时想搞死魏忠贤,结果被东林党利用,将阉党在朝堂上的势力一扫而空,平白让东林党做大,结果搞得自己驾驭不了东林党,弄得朝堂乌烟瘴气。

    现在崇祯皇帝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虽然对于魏忠贤的处置,崇祯皇帝还没相好,但是绝对不会如此草率就是了。

    “你们司礼监记住,这种参劾魏忠贤的奏折,全都是空话大话的,朕没工夫听,全都先放下。”崇祯皇帝一摆手,不耐烦的说道:“把民生政事的部分给朕挑出来,朕倒要看一看,在这个时候,究竟有没有人关心我大明的江山。”

    现在玩了命参劾魏忠贤的,崇祯皇帝还真看不上,要是有谁能提出一点民生政事的事情,崇祯皇帝还能刮目相看。

    可惜,从始至终,崇祯皇帝看到的全都是弹劾魏忠贤的奏折,其他的奏折根本一个都没有。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么大的国家,难道除了搬倒魏忠贤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吗?

    陕西山西的事情不是事情?崇祯皇帝可不相信山西陕西爆发起义会没有预兆。

    只是没人上报,大家全都在盯着魏忠贤的案子,一个魏忠贤的案子,将整个朝堂搅合的乌烟瘴气。大臣们忙着争权夺利,搁置了多少事情?耽误了多少事情?

    琢磨了半晌,崇祯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或许是自己太着急了,魏忠贤的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处置魏忠贤,崇祯皇帝一时没有什么好主意,想了想,还是先找一个人问问。找谁呢?崇祯皇帝很快就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施邦曜,出身浙江余姚,典型的浙党官员。

    不过施邦曜是浙党,却不是阉党,在齐浙楚党大批量投靠魏忠贤的时候,他却没有。

    直接被魏忠贤排挤,贬斥到了福建做漳州知府,当时的漳州海盗盛行,倭寇不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到了崇祯年间,开海贸易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虽然干掉了五峰船主汪直,可是没过几年,郑芝龙也起来了,东南沿海海匪不绝,大明朝的海禁政策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施邦曜清缴海匪,做的非常好,坐到了保境安民,后来因为功劳不断的升迁,现在光禄寺少卿。

    如果说施邦曜的升迁背后,没有阉党的影子,崇祯皇帝是不相信的。

    只是没有投靠魏忠贤,还能在浙党中混的那么好,这个人肯定长于斗争,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让崇祯皇帝看重的是,施邦曜最后自杀殉国了,对这样的人崇祯皇帝有一种好感。

    不知道这样一位身份敏感复杂的人,在对待魏忠贤的时候会有什么看法,崇祯皇帝很期待,也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启发。

    “皇上,袁崇焕奉旨进京,这是他递上来的觐见折子!”王承恩将一份奏折递给崇祯皇帝,说出了一个崇祯皇帝震撼不已的名字。
………………………………

第五章 六百里加急

    听了王承恩的话,崇祯皇帝微微有些愣神,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快就听到了这个名字,袁崇焕,多么大名鼎鼎的名字,但凡是知道一点大明历史的,绝对不会不知道这个人。

    争议颇多,各种说法不一,专家学者的看法也不一,让袁崇焕成为了明末一个特殊的人物。

    有的人说他是明末长城,如果崇祯皇帝不是自毁长城,大明尚有可为。有的人说他是明末最大的叛徒,是他出卖了大明。还有的人说他志大才疏,出了吹牛之外,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崇祯皇帝前世听多了这种争论,恐怕九千岁魏忠贤都没有袁崇焕的争论来的多。

    低着头想了想,崇祯皇帝将奏折扔在了桌子上,笑着说道:“让他等着,朕现在没工夫见他,等朕想见他的时候,在召见他。”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王承恩有些发愣,弄不懂崇祯皇帝这是怎么了。

    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以来,一直在和魏忠贤做的斗争,局势稍有缓和,崇祯皇帝就召见了袁崇焕进京。召袁崇焕进京的目的也很简单,准备启用袁崇焕为辽东督师,主持收复辽东事宜。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显然非常的急迫,王承恩都能体会到崇祯皇帝的心情。

    怎么现在却变了,袁崇焕赶到了京城,结果崇祯皇帝却不着急见他了。不过天心难测,王承恩也不敢猜想崇祯皇帝在想什么,只好躬身说道:“是,皇上,奴婢明白。”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吩咐王承恩道:“召太常寺少卿施邦曜,朕要见见这个人!”

    太常寺掌宗庙礼仪的衙门,职级和地位都非常的高,但是没什么实权。比如六部之中的礼部,排名第一,想要入内阁,坐到礼部尚书是最后一步,当然也有特别擢升的特例。

    只不过在现实中,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管着天下官员的官帽子,自然是实权最重的部门。

    “奴婢这就去传旨!”王承恩对太常寺少卿施邦曜并不熟悉,不知道崇祯皇帝要见这位太常寺少卿所谓何事。心里虽然疑惑,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现,行动也没有丝毫的迟缓。

    崇祯皇帝看着王承恩的背影,心中有些怅然,伸手将袁崇焕的折子拿了起来,随手又扔到了桌子上。

    毛文龙不能死,虽然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看法不定,但是有一点崇祯皇帝确信,那就是毛文龙不能死。基于这一点考虑的话,袁崇焕去辽东的路直接就被堵死了。

    无论毛文龙是军阀也好,还是大明臣子也好,崇祯皇帝心里都不在乎。

    只要他能够牵制住鞑子,为自己争取时间,哪怕是整个辽东都变成军阀,崇祯皇帝都不在乎。

    历史上毛文龙象一颗钉子死死的牵制住后金的尾巴,致使其不能远距离、长时间的在外作战,后金数次想根除毛文龙都没有成功,但他却死在了袁大人的手里,让后金能远征林丹汗以及绕道千里长期袭扰关内。

    以前,每次后金主力出动,毛文龙都会率领东江镇乘势出击捣其后方,一旦没有了东江镇这个牵制,后金则可长途奔袭,进行远距离长期的在外作战。所以,皇太极在毛文龙于崇祯二年六月五日于双岛被杀的七天以后,即可宣布“整旅西征”,并且让蓟门外的蒙古部落马上赶造船只,准备用其在老哈河转运粮食随大军沿河入塞。

    这个部署在六月之前还没有,而这即是将入塞的地点确定为蓟门的标志。

    袁崇焕先削弱蓟镇的兵力,把重兵放在锦州使关内兵力空虚,再开马市为后金南侵准备好粮草,最后杀了毛文龙,毁了东江镇,解决了后金的后顾之忧。

    这一系列举措亲手促成了后金首次从蓟门入塞,将他自己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彻底的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马其诺防线”。后金不仅于崇祯二年绕道蒙古入塞,而后还先后四次绕道蒙古入塞,而这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毛帅被戮、东江瓦解。

    如果袁崇焕不是叛变了的话,那他的军事素养可想而知。

    身为辽东督师,连毛文龙的作用和重要性都没搞清楚,居然直接把毛文龙给干掉了。

    崇祯皇帝在原地来回的走,越想越觉得不能将袁崇焕派到辽东去。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不让后金闹起来,为自己在国内稳定局势,编练新军争取时间。

    伟人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点崇祯皇帝深以为然。

    想要有所作为,必然要有军权,这个军权不单单是指挥权,而是要有一支听从自己,并且能征善战的军队。自己有超前的眼光,还有金手指,崇祯皇帝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拉起一只队伍。

    一旦有了这支队伍,自己在想做什么,那就没人拦得住。

    袁崇焕不能去辽东,崇祯皇帝在这一刻给自己下了决心,那就要找一个人去接替袁崇焕,这个人找谁合适呢?

    “两派论!”崇祯皇帝琢磨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点事情,这还是前世崇祯皇帝无聊的时候看到的。明末的党争已经发展到了极为激烈的程度,双方在各种政策上为了反对而反对。

    辽东如此大的局面,怎么可能会没有立场?双方或许因为立场不同,或许因为想法不同,在辽东的策略上就不同。

    在明末对辽策略中,拥有整体战略思想的,共有两派,一类派别代表人物是熊廷弼、王在晋、高第、毛文龙等人,可以称之为保守派。。

    另一类代表人是孙承宗、袁崇焕、袁可立、祖大寿等人,可以称之为激进派。

    保守派的看法是退守山海关内,以骚扰牵制为主,尽量不要与敌军发生战争,注重保存实力。在保守派中,战略思想最完备,最成熟的人是王在晋,他曾经巡抚过辽东,也向朝廷陈述过自己的主张。

    只不过王在晋的主张被激进派的孙承宗给驳斥了,孙承宗认为死守山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