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有家店-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带着几分不信任的看着徐光启,真的真么容易?崇祯皇帝表示怀疑。
似乎是被崇祯皇帝的目光刺激到了,徐光启从怀里逃出了一个小布袋,直接打开,从里面倒出了几颗银白色的金属制品,然后递给崇祯皇帝:“皇上请看,这是微臣造出来的样品。”
拿起一颗看了看,还挺像那么回事,难道自己说的木质机床也有这样的能力?大明的钢铁水平已经这么厉害了?仔细的翻看了一下,崇祯皇帝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皇上,毕懋康就在外面,他带来了最新的前装线膛燧发枪,请皇上准许臣实验!”徐光启是打定了主意要崇祯皇帝同意的。
还有这个准备?崇祯皇帝直接找来了毕懋康,这位抱着枪在外面等半天了,天有些凉,鼻子都冻红了。见到崇祯皇帝之后,连忙跑过来给崇祯皇帝行礼,客气之后,开始实验枪了。
崇祯皇帝见到毕懋康熟练的将发射药倒进枪管,然后将米尼弹压进去,然后就站到了崇祯皇帝身边。
“王承恩,去拿一个花瓶摆在那边!”崇祯皇帝也来了兴趣,让王承恩摆了一个花瓶放在了凳子上,然后对毕懋康说道:“让朕看看你们的成绩,要是真的不错,朕就让你们量产。”
毕懋康也不说话,端着枪,打开准星,直接瞄准了对面的花瓶。
啪!
一声清脆的枪响,一股白烟升起,然后崇祯皇帝就看到花瓶完好无损的摆放在那里。
毕懋康放下枪,有些尴尬的看着了一眼徐光启,被对方狠狠的瞪了一眼,然后才有些脸红的说道:“皇上,臣的枪法实在是太差,这一枪打偏了。”
崇祯皇帝强忍着笑,点了点头,故作严肃的说道:“那就再来一次!”
虽然崇祯皇帝忍着笑,可是毕懋康和徐光启还是看到了崇祯皇帝眉眼之间的笑意,毕懋康脸更红了。再一次放药装填,这一次倒是没让崇祯皇帝失望,一枪就打碎了花瓶。
崇祯皇帝接过枪,自己的把玩了一番,让毕懋康自己装了一发,打了一枪之后,感觉还不错。
“可以,就按照徐爱卿说的办吧!”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心中想的却是炼钢厂的问题。徐光启说的很有道理,炼钢厂的事情需要提上日程了,必需要马上上马。
造了这些枪和大炮,工部存下的铁就没有了,恐怕铜的储备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可是建造炼钢厂,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崇祯皇帝看着徐光启说道:“徐爱卿,你将建造钢铁厂的事情写个条陈上来,朕会好好的研究一下的。”
徐光启以为没戏了,见到崇祯皇帝主动提到了连忙说道:“皇上放心,臣回去就弄,绝对拿出一个可行的计划。”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这一点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只不过对于大明现在的经济来说,上马炼钢厂实在是有些吃力了。
不过该做的还是要做,崇祯皇帝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这些日子抄家给了崇祯皇帝不少底气,虽然徐光启要的钱让崇祯皇帝肉疼,实际上却还拿得出。光是魏忠贤和客氏的家底,已经足够拿给徐光启的了,不然崇祯皇帝也不敢答应的如此痛快。
送走了徐光启,崇祯皇帝这一次算是闲了下来,可是安心的准备过年了。
等到满桂回京,崇祯皇帝又见了他和曹文诏,将他们去陕牺的事情给安排了一下,该做的提醒也做了,然后就让王之臣带上了崇祯皇帝准备好的钱粮,赶赴陕牺上任了。
自从崇祯皇帝下旨申斥了朝臣之后,卢象升那里明面上的压力小了不少,但是暗中的较量似乎更激烈了。
不过崇祯皇帝也没办法,只能寄希望与卢象升,卢象升的能力自然是没话说,事情搞得非常顺利,新军编练的有声有色。
火器厂那边拿到了钱,自然就如火如荼的开工了,徐光启在全国各地抽调人,大有一种天下豪杰来相见的架势。无数的夷人开始汇聚京城,顶着各种颜色的头发,各种颜色的眼珠子。
与徐光启差不多的,还有宋应星,他和他的哥哥也陷入了忙碌当中。
从崇祯皇帝那里将暖阁接了过去,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同时也在全国各地呼朋唤友。无路是同意还是同意的,全都是锦衣卫的六百里加急,弄到京城在说。
至于朝堂上,也算是安静,似乎是因为要过年了,大臣们彼此见面也都是和和气气的,面子上也过得去。
崇祯皇帝年前似乎也没有动作的打算,周福禄案子完结,崇祯皇帝对早朝再一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很多大臣也都松了一口气。
朝廷的文官也都在各自积蓄力量,东林党不甘与寂寞,掌权派不坐以待毙,都等着年后在爆发。
后宫里面倒也祥和,田贵妃虽然得意洋洋,可是周皇后最近心思也不再她身上。周家的事情让周皇后收敛了很多。加上怀孕的日子越来越久,周皇后的身子也开始不舒服了起来。
另外就是怀了龙种,让周皇后底气大增,准备一举得男,彻底田贵妃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
第三章 范文程的计谋
对于毛文龙,皇太极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担心的,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太重要,二来是自己这边打了几次毛文龙,可是结果呢?结果都不太好,没有一次达到目标的。
范文程自然看出了皇太极犹豫,开口说道:“如今的毛文龙,已然不是当初的毛文龙了。”
“文程此话何解?”皇太极看着范文程,饶有兴趣的说道。
“去年的宁锦之战,可汗逼降了朝鲜,毁掉了大凌河城,可以说是战果丰富。虽然没能打掉毛文龙,但是也使的毛文龙损失惨重,实力大减,如果这一次大汗再一次兴兵讨伐,肯定能够一战而下。”范文程信心十足的说道。
沉吟了片刻,皇太极还是摇了摇头:“如果将毛文龙引出皮岛,咱们有胜算,可是攻入皮岛,胜算不大。一来咱们没有那么多大战船,二来咱们不占地利。毛文龙依靠皮岛,还有火器,很难攻上去啊!”
对于八旗子弟的攻坚能力,皇太极是在清楚不过,攻城都很成问题,更别说毛文龙经营多年的皮岛了。
那里营寨繁多,到处都是陷阱,明军还有战舰火炮之利,短时间之内根本攻不下来。一旦丧失了先机,没有了奇袭的效果,这一战就失去了意义,打不打没他大的影响了。
毕竟双线作战,对自己来说还是非常吃紧的,要分出一部分人马去西线,最少也要两万人马,加上蒙古诸部,凑齐四万,号称十万才能够忽悠明朝的皇帝,人少了根本起不到作用。
按照八旗编制,最小单位是牛录,每三百人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
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牛录三百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在全军出动时才有每牛录三百人。一般作战,每牛录只有几十人。
每三百牛录为一旗,每旗也就是九千人,在去年,自己扩编了八旗,其中每一旗扩编了满洲牛录三百零八个,蒙古牛录七十六个,汉军牛录十六个,共四百个。
现在八旗的兵力每一旗为一万两千人,八旗加起来为九万六千人,差不多十万人。
这就是自己的能战之军了,掉两万西进,甚至掉三万西进,加上蒙古部落的兵力,能凑齐五万。留下的兵力对付毛文龙,力有不逮,除非他能够离开皮岛,在陆地上和自己打一场。
见皇太极还是不看好的自己想法,范文程无奈的叹了口气,想了想说道:“大汗,有没有想过扩军?”
扩军?皇太极心中一动,的确,自己似乎陷入了牛角尖,既然人不够,那就扩军。现在又不是以前,以前自己养不起军队,现在有了朝鲜,西面又击溃了林丹汗,已经能养更多的军队了。
只不过没那么多人啊!女真人本身人数就有限,扩编也扩不出来啊!
“大汗,臣觉得既然大汗做了大金之主,那凡大金治下,皆是大汗的子民,不应该区别对待。”范文程组织了半天语言,小心翼翼的说道:“大汗可以招募蒙古部落的壮丁,也可以着急汉人的壮丁,来组成军队。”
皇太极沉默了,对于范文程的建议,皇太极认可一半,那就是招募蒙古部落来扩军。
自己虽然扩编了八旗,可是人数依旧不多,前几日皇太极已经准备成了蒙古八旗了,名字自己都想好了,就叫八旗蒙古,暂时先建立两个营,慢慢在扩大。
至于八旗汉军,皇太极暂时不准备建立,相信自己提出来,反对的声音也会非常大。
更何况,自己占领辽杨沈杨之地,时间并不是很长,汉人对自己也并不归心,人心需要慢慢的经营,这件事情急不得。
看到皇太极的表情,范文程知道自己的话白说了,大汗还是最信任女真人,对汉人从心里面就提防。范文程一直以来都在推行满汉融合的策略,他觉得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金的统治。
元蒙之所以失败,从中原败退回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将汉人当做低等人来看,不过现在看来,自己的路还很长,任重道远啊!
“大汗,咱们可以在辽杨和沈杨易服剃发,鼓励满汉通婚,这样时间一长,自然满汉不分家了。”范文程想了想,忽然灵光一闪,既然女真人做不成汉人,那让汉人做女真人也就是了。
这个说法,顿时让皇太极的眼睛一亮,看向范文程的目光满是赞许:“不错,不错,文城这是一个好主意啊!”
虽然满汉通婚的难度大一些,但是没关系,先放出去消息。女真的男人嫁给汉人或许有些难度,但是取汉人的女人却相对容易,正妻不行,可以纳妾不是?
联姻一直不都是自己的策略?自己可以和蒙古联姻,汉人自然也可以。
这一刻皇太极的思维瞬间发散了出去,不禁想到了朝鲜,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向朝鲜求娶一位公主,用来达到巩固联盟的地位?或者干脆嫁出去一个格格给朝鲜的国王。
到时候,自己指定格格的后人为朝鲜的下一任国王,他的心还能不向着自己这边?
皇太极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心情顿时大好,看向范文程的目光也越发的赞赏起来了,这还真是一个人才啊!至于剃发易服,当然也是一个好主意,好主意啊!
让他们接受自己是满人,自然慢慢的就归心了,皇太极不由的连连点头。
“文程,这个主意真的非常好,比起对付毛文龙,这才是大事情。回去我就找贝勒和八旗旗主商议,这件事情要快,耽误不得,而且今年,本汗也准备开科举,鼓励读书人为本汗效力!”皇太极自己又提出了一个想法。
范文程大喜,点了点头说道:“大汗英明,良臣择明主而事,臣相信大汗此举肯定能够收敛人心,让很多人为大汗所用。”
听了范文程的话,皇太极越发满意了,连连点头,又和范文程详细的说了说计划的具体进行,一时间看向范文程的目光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时间君臣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皇太极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对这些文馆的汉人加以重用。
此时此刻,皇太极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父汗为什么如此看重这些汉人了,打仗冲锋陷阵这些人或许不行,但是出谋划策,治理疆土,还真的是需要这些人,自己手边还真没有这样的人才啊!
“文程有建言之功,回去本汗就会让人给文程加官职,文程放心,本汗一定是有功必赏的!”皇太极大笑着说道,要想马儿跑,自然是要喂点好草的,这一点皇太极心知肚明。
范文程大喜,连忙躬身行礼:“臣谢大汗知遇之恩,定当尽心竭力,以报大恩。”
两个人含蓄了一番,话题就再一次转移到毛文龙的身上,范文程眼珠一转,再一次说道:“大汗,如果毛文龙不出来,咱们或许也可以不用攻打皮岛,也能除掉毛文龙。”
“文程又有好主意了?”皇太极眼睛一亮,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主意啊!
“臣刚刚不是提到了反间计,如果毛文龙不来攻打沈阳城,正好可以用此计谋。”范文程眼中闪过一抹狠辣:“大汗到时候可以写一封信给毛文龙,就说感谢他没有来打沈阳,让大汗从容入关,为了感谢,奉上白银三十万两。”
“这封信要是落到明朝皇帝的手里,毛文龙岂有活路?”
皇太极心中一动,连连点头,这个范文程果然足智多谋,计谋都是一环扣这一环的。
“一旦明朝皇帝起了疑心,那事情就好办了,毛文龙迟早会完蛋。”范文程肯定的说道:“甚至咱们可以派人到北京城去,疏通一下关系,花钱买路子,让人参劾毛文龙。”
“这件事情怕是不好办,咱们的人很难混进去,即便是混进去,也没有门路啊!”皇太极奏折眉头,沉声说道。
范文程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大汗,这件事情不用咱们派人去做,让陕牺那些家伙去做,他们拿了咱们这这么多好处,自然是要出力的。实在不行,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为了钱,有什么不敢做的?”
这一点皇太极倒是很赞同,自己这些年从那边买了不少军械粮食和食盐,如果不是火器管制太严格,他们没办法搞到,自己这边就该用上火器了。
“行,这件事情就让你来安排!”皇太极咬了咬牙:“至于出兵的事情,本汗回去研究一下,到时候会告知你的!”
“大汗放心,臣定当尽心尽力,不过有一点臣要提醒大汗,这次的事情已经要保密,不能被明军洞悉了先机,否则就会功亏一篑,所有的事情都没希望了。”范文程嘱咐了。
皇太极点了点头,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文程放心,本汗心里有数,不会走漏消息的。现在明军连侦骑都不敢放出来,咱们即便是调兵,他们也发现不了!”
………………………………
第四章 京城三大营
刚刚过完年,皇太极已经是野心勃勃了,北京城这边,崇祯皇帝也开始制定新年计划了。大年初七,崇祯皇帝在皇宫里面召见了李邦华和卢象升,询问京营整编的事情。
“两位爱卿都坐下说吧!”崇祯皇帝示意两个人免礼,然后吩咐一边的王承恩:“赐座!”
经过过年的修养,两个人的起色看起来还不错,并不像年前那样憔悴。卢象升还好,自幼习武,在军营里面的生活反而让他更加清爽干练,李邦华就没有那么好的身体了。
一方面清查京营压力和阻力都非常的大,二来李邦华一直都是文官,身体也没有那么好,清查京营一直也是非常的忙碌,让李邦华清瘦了不少,好在年轻,身体倒是没什么问题。
两个人坐下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着说道:“年前朕一直忙,也没有时间找两位爱卿好好聊一聊,今天正好得闲,两位爱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朕说说,朕一定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了皇上的支持,清查京营进行很顺利,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只剩下少部分,臣相信很快也会完成。”李邦华先开口说道。
对于李邦华来说,清查京营难度并不大,很多事情都是明摆在那里的。
以前的老旧糊涂账,皇上也没让自己追究,李邦华自然不会去做,真的碰了那里,难度就大了。不说能不能查的清,单单是这么多年了,牵扯人太多,所耗费的时间也太长了。
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将事情陷入无休止的调查当中,崇祯皇帝想要的是尽快搞定京营的事情,尽快让京营形成战斗力,然后快速的上战场,一旦陷入无休止的纷争当中,天知道要搞到什么时候。
李邦华对崇祯皇帝的意图领会的非常到位,或者说得到了孙承宗的指点。
总之一句话,李邦华在京营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清查,清查空饷,理清账目,裁汰老弱,整理府库,核查装备等等,开问罪的问罪,该参劾的参劾,该开革的开革,一点也不手软,动作非常的迅捷。
对于求情的人,李邦华一概不顾,凡是都按照规矩办事。虽然也有人参劾李邦华徇私舞弊,任人唯亲,可是兵部有孙承宗,上面有崇祯皇帝,对李邦华的参劾完全没有,如石沉大海。
至于公开的哗变闹事,京城脚下的这些军官没有那个胆子,也不会有士卒跟着他们去做。
这些士卒也不是吃不上饭,朝廷也不欠他们的饷银,谁没事跟着你闹?
崇祯皇帝对于李邦华非常的满意,笑着点头说道:“好,爱卿今天和朕详细的说说,这些日子虽然爱卿也有条陈递上来,可是怎么也没有爱卿当面奏陈来的详细。”
李邦华点了点头,今天来见崇祯皇帝,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便开口说道:“京营一向有占役、虚冒的弊端。占役就是士兵为诸将服劳役,一个小营中这样的士兵能达到四五百人,并且还有卖闲、包操等弊端。虚冒就是部队没有这么个人,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己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
“臣上任之初就对占役和虚冒加以清查,收回了占役士兵一万人,清出虚冒一千人。”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这种占役和虚冒最为坏事,清查起来也最为困难,因为牵扯的不是勋贵就是大臣,要不就是军官,李邦华能做到如此清查,非常的不错了。
“三大营在册的人马总共十三万六千八百人,经过臣的清查,有一半以上是老弱之人。按照惯例,京营部队名额短缺时允许报加,这些老弱之人大都是通过贿赂进来的。”
“臣和卢大人对各营士兵都亲自加以考试,不是年轻力强的一概不录用。三营中选一万名先锋,七千名壮丁,他们的军饷比别的士兵多一倍,但是也一样是些虚弱不堪的士兵。臣下令,每个把总手下五百士兵,每个月自行从中挑选五个人,年龄必须在二十五岁以下,力气必须在二百五十斤以上,本领必须是兼能弓箭火炮,每个月选送一回,添补先锋、壮丁的缺额。”
“三大营下边领了六名副将,往下又分为三十六营,军官按三百六十七人计算,他们所用的掾史都是些老奸巨猾的人。臣审查后把十多个人予以治罪,又颁布了一年考察两次的命令。”
一边的卢象升在一边忍不住插嘴道:“李大人虽然是文官,实际上深谙用兵练兵之道,臣心中十分的敬佩。臣请皇上准许将李大人留在京城,和臣一起编练新军,臣敢打包票,一定将京营打造成能战的强军。”
崇祯皇帝一笑,对卢象升说道:“朕看重的人,自然是有能力的人,你想挖朕的墙角,那还要看朕的心情。”
卢象升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挠着头跟着笑,不过他对于李邦华,真的是赞赏有加。
对于卢象升的话,李邦华也不在意,继续说道:“京营中马匹原有数额是两万六千,经过臣的清查只剩下一万五千了。别的官员办公事都可以借骑,总督、协理及巡视科道官,按惯例都有坐班马,不像话的人还要折价把马买走,所以营马损失很大。”
“臣首先把自己的班马减少了三分之一,别的官员来借马,不是公事不许他借出去,谁借出去的马,谁就要负责,如果逾期不还,借马的人就要负责追讨,追讨不回来,那就由借马的人负责赔付。”
马也有这么大的亏空吗?崇祯皇帝的脸色变的有些不好看了。
这可是京营,大明朝最精锐的部队,结果搞成了这个样子,老弱病残占了一半。十四万的大军,能战的不足三万,马屁被贪污了一半,自己却要每个月按照足额来拨付草料银。
崇祯皇帝心情奇差无比,这样的军力,别说打皇太极的八旗了,恐怕是连农民军都打不过吧?怪不得历史上崇祯皇帝凭借京城之坚固,还是被李自成打的头破血流,最后自己上吊了。
这些人这是在挖大明的血脉,掘大明的根基啊!狠,实在是太狠了。
“这些都是大问题,臣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小问题来了!”李邦华似乎没看到崇祯皇帝的脸,接着说道:“当然,小问题不代表不重要,因为剩下得基本都是长远的立规矩问题。”
“臣虽然暂时订立了一下规矩,也建立了考成法,至于效果,需要行之一段时间才能看得出来。”说道这里,李邦华看了一眼卢象升:“不过臣相信,有了卢大人,京营很快便能够成为能战之军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这一点最为关键,三大营必须尽快的成为自己手里的一直能战之军,至于百战精锐,崇祯皇帝暂时是不敢想的,那都是以后的事情。
将目光转向卢象升,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卢爱卿,现在到你了,说说吧!”
“是,皇上!”卢象升的面容也严肃了起来,不敢再有怠慢,直接开口说道:“三大营在经过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