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有家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宫里太监无数,对这个位置眼红嫉妒的人无数,虽然没有了魏忠贤可是再出一个什么李忠贤也不是不可能。崇祯皇帝就要告诉所有人,自己喜欢王承恩,重用王承恩,他的地位很稳固。对于明朝的太监,崇祯皇帝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这些人肯定会拼命的巴结你,在你失势的时候这些人肯定是下手最狠的。

    虽然平日里这些太监在崇祯皇帝的面前都十分的恭顺,可是他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太监争斗起来,也是很麻烦的。崇祯皇帝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这个位置还轮不到你们,好好的做事吧!

    这个办法此时看来还是很有效的,虽然魏忠贤的凶名最盛,王体乾心思最多,可是却也没有人敢挑衅王承恩的权威。

    对于崇祯皇帝的想法,这位深谙官场之道的老太监也能明白,只是二人谁也没有说破。崇祯皇帝自然是看起来十分的宠信王承恩,而王承恩也自然是十分的感激。

    安慰完王承恩,崇祯皇帝离开了皇宫去吏部,对与自己脑海的想法,此时已经想到了有些实施的步骤。只是崇祯皇帝心里也没什么底,但是向徐光启这样的人才,是一定要弄到手的。

    吏部位于紫禁城城门的东侧,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后世吏部的旧址已经不在了。

    站在吏部的门前,崇祯皇帝感慨万千,因为这座衙门实在是太破旧了。原本门口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已经变成了没有爪子的猫。朱漆的大门,已经没什么漆了,青铜的门环也缺了一个。门楼上的琉璃瓦也是缺一块少一块的,剩下的琉璃也是残破不全。

    看着这样的衙门,崇祯皇帝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后世很多国家都用政府部门的办公楼破败来彰显政府的廉政,可是当崇祯皇帝看到这座门楼时,怎么看都想是在讽刺自己。

    因为在这样的衙门里住着一群大明朝的蛀虫,就是这些人将大明王朝的鲜血都吸干了,最后只能是行将就木的等死了。

    看到崇祯皇帝站在吏部的衙门前不动了,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人都是面面相觑。因为距离紫禁城并不远,所以崇祯皇帝身边并没有多少人,除了王承恩之外,就只有一队禁卫。

    崇祯皇帝看着吏部的衙门发呆,王承恩开始以为这位皇帝没有见过这样破败的衙门,只是好奇而已。可是当他看到崇祯皇帝越了越黑的脸色,他知道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陛下,我们进去吗?”见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自己这一群人,王承恩来到了天启帝的身边,硬着头皮道。

    因为崇祯皇帝的坚持,所以这一行人都穿着便装,此时才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自己。崇祯皇帝对身边的王承恩道:“进去吧!”

    虽然对现在吏治很是不满,可是现在并不是整顿的时候,崇祯皇帝心中暗暗的下定决心,可是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此时的礼部尚书乃是周应秋,是一位阉党的干将,就是这个人提出的加赋。

    当然只是在辽东一地加征,而征得钱粮全部用于辽东的军饷。其实这样的重征虽然暂时稳定了辽东,为后来的袁崇焕部队提供了后勤保障,却是辽东的人民越加的疲惫,民生凋凌。

    在阉党当中,周应秋位列十狗之首,是一位顽固派。

    对于这这个人,崇祯皇帝没有什么好感,甚至非常的厌恶,这是一个没有远见的官吏,而且睚眦必报他,卖官索贿乃是常事。堂堂吏部天官,生生做成了一个官员贩子。

    现在是没空中功夫来,一旦有了时间,崇祯皇帝肯定要换了他,抄了他的家,崇祯皇帝倒想看看他究竟有多少家当。判断一个官员是否清廉,抄了家肯定能看出来,崇祯皇帝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在门口等了不长时间,进去通报的人便回来了,身后跟着的是吏部尚书了周应秋,以及吏部的一些官员。

    看到站在门口的崇祯皇帝,周应秋就是一愣,他没想到崇祯皇帝居然来了。自从正德皇帝开始,皇帝就很少出宫,没想到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居然在这个时候来吏部。只不过刚刚通报的人说是宫里来的人,并没有说崇祯皇帝来了,来不及多想,周应秋连忙来到崇祯皇帝的身边就要跪下。

    现在王恭厂大爆炸,朝廷内外纷繁复杂,崇祯皇帝怎么有时间到这里来?周应秋一时间闪过了很多的想法。

    看到周应秋冲着自己来了,崇祯皇帝也没有搭理他径直向吏衙门里走去,边走边道:“进去说吧!”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李汝华就是一震,看来皇帝不是很高兴,自己最近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啊!不过周应秋也知道,现在魏忠贤宫中养病,明眼人都知道阉党风雨飘摇。

    现在阉党内部也是人心惶惶,周应秋看向崇祯皇帝的目光也就满是畏惧,难道要用自己来开刀?

    来到吏部大堂,看着这破败的衙门,天启皇帝的心里越发的生气,国家的钱都被贪去了。哪个官员不是高屋大房,仆从如云,将衙门弄成这样给谁看?难道就是为了哄骗皇帝?这些当官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臣吏部尚书周应秋,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看着跪在地上的周应秋,崇祯皇帝也没有说话,此时崇祯皇帝恨不得将这个家伙拉出去砍了。可是崇祯皇帝知道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官员都是这样,此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压住心中的怒火,缓缓的道:“起来吧!周爱卿年纪不小了,去搬个凳子来。”

    等到周应秋坐下,崇祯皇帝才缓缓得道:“朕今天到这来是有一件事情。”

    “陛下请说,微臣一定尽心竭力。”周应秋此神色微变,他已经被崇祯皇帝弄糊涂了,原本以为是来找自己麻烦的,没想到居然又给自己赐坐。虽然心里的担心稍稍的减弱了一些,可是却也是心中打鼓,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说,也只能小心的应付着。

    “倒不用爱卿殚精竭虑,朕只是想找一个人。”看了一眼小心翼翼的周应秋,崇祯皇帝淡淡的道。

    “那陛下将臣叫进宫去就可以了,怎么还亲自来了呢?”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周应秋的心里暂时松了口气,笑着道。
………………………………

第十一章 田尔耕

    崇祯皇帝有些玩味的看着周应秋,缓缓的道:“没想到爱卿对天下的人才如此了解,都不用查一下吏部的旧档。那好吧!朕找的人叫徐光启,不知道爱卿有没有听说过?”

    听到光启皇帝的话,周应秋心里都是微微一沉,他知道自己恐怕有麻烦了。果然听到光启皇帝的问题,他就是一愣,徐光启,这个人是谁?

    吏部掌管天下的官员,每天在耳边响起的名字不知道有多少,如果不是当朝大员很难进入周应秋的心里。况且徐光启乃是一个喜好研究大过做官的人,这样的人也不曾身居高位,周应秋怎么可能记得住。

    刚想吩咐去查一查档案,周应秋就看到了崇祯皇帝玩味的笑容,顿时想起了刚刚自己说的话,顿时老脸一红,有些尴尬的道:“陛下等一下,臣这就去让人查。”

    崇祯皇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看来不能等着这个老家伙自己请辞,得想个办法让他自己滚蛋。这可是吏部,有这样的糊涂蛋,能选出什么样的好官?

    想到这里,周应秋就想到了魏忠贤,看来魏忠贤是保不住了。

    时间不长,一个吏部的文吏拿着一卷卷宗进来了,对着周应秋道:“大人,找到了。”

    还没等周应秋说话,崇祯皇帝变迫不及待的道:“念。”

    文吏看了一眼崇祯皇帝,心中暗想,这个年轻人是什么身份?居然敢这样的说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边的周应秋,在他的印象里,这位大人可是有很大的官威的。可是此时的周应秋却站在一边,一句话也说还不时的对自己使眼色。

    看到文吏的样子,崇祯皇帝就轻轻的皱起了眉头,此时在崇祯皇帝的心里急于想知道徐光启在哪里,并没有什么耐心。况且不过是一个书吏,崇祯皇帝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也不会有什么耐心却看他的表情。

    看到崇祯皇帝的样子,王承恩猛地来到文吏的身边,将卷宗拿在了手里打开之后念道:“徐光启,字子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最后的官职是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已经因病辞官了。”

    因为知道崇祯皇帝心中焦急王承恩也没有拖沓,确认了是徐光启的档案之后便念道最后面的去了。

    听了王承恩的话崇祯皇帝在一次皱起了眉头,只知道他是上海人,现在在哪里却是无人知道。

    “陛下,老奴倒是有一个注意。”王承恩看到崇祯皇帝的模样,知道这位皇爷又不高兴了,连忙献媚的道。

    “说。”听了王承恩的话,崇祯皇帝顿时大喜,必须要尽快找到徐光启,早一天找到,自己翻盘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

    “老奴以为这位徐大人是在北通州任职,而且又是因病去职的,想来也就是回到上海县养病。或者就是在北通州养病,可令锦衣卫查此人,只是不知道陛下找到他之后?”王承恩虽然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位徐光启,可是只要是皇帝看重的自己跟随准没错,不由对徐光启的称呼也客气了很多。

    崇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王承恩说的也有道理便对身边的一个禁卫道:“去把田尔耕找来。”

    虽然田尔耕是魏忠贤的人,五彪之一,号称魏忠贤的大孩儿,但是崇祯皇帝可没把他放在心里。一个奴才罢了,惹得自己不高兴,没他的好果子吃。

    时间不长,田尔耕就来到了吏部衙门,此时这位武官可以说是风尘仆仆,看来这段时间这位都指挥使忙的很啊!或者说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崇祯皇帝囚禁了魏忠贤,田尔耕也是一日三惊。

    听到崇祯皇帝的召见,田尔耕没敢有丝毫耽误,现在急于保命,如果能让崇祯皇帝网开一面就最好了。锦衣卫大臣不同于文臣,他们和宦官差不多,全都是皇帝的家奴。

    皇上想让他们死,比处死大臣可简单的多了,基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臣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田尔耕来到崇祯皇帝面前恭敬的施礼道。

    “田爱卿起来吧!看你风尘仆仆的样子,想来这些天很很是劳累吧!”崇祯皇帝笑着看着田尔耕,语气轻松的道。

    “微臣愧不敢当。”田尔耕听了崇祯皇帝的话慌忙跪下来,像他这样的锦衣卫能够得到崇祯皇帝这样的褒奖,可以说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了。

    “坐下说。”见他坐下了,崇祯皇帝才缓缓的道:“朕想找一个人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好办!发下海捕文书,锦衣卫在各地明探暗探无数,肯定能抓到。”等到说完之后,田尔耕就发现大厅里的气氛有些不对了。

    似乎觉察出崇祯皇帝的态度有些不对,田尔耕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边的王承恩。在场的这些人里,他也就和王承恩能说上话了,从锦衣卫诞生开始和这些文臣就是敌人。宦官多少会帮一把,当然落井下石另当别论。

    “朕并不是想要抓他而是找他有用,只是通过正常的途径太慢了,想问问你有什么办法。”崇祯皇帝示意王承恩将徐光启的卷宗递给田尔耕,同时笑着说道。

    在知道自己想错了之后,田尔耕也有些尴尬,道了一声臣惭愧之后便看起了徐光启的卷宗。在这上面对徐光启的记载很少只有寥寥几笔,可谓简单至极。

    虽然不知到崇祯皇帝找这位籍籍无名的徐光启做什么,可是这并不是他该问的,作为皇帝的奴才很多时候还是少问多做。

    将手中的卷宗放下,田尔耕沉思了一下开口道:“想要找到这位徐大人并不会太困难。既然知他最后一任是在北通州,那就好办了。臣可以派人连夜赶往北通州,相信那里应该有人知道他在哪里,这件事情陛下就交给臣去办吧!”

    崇祯皇帝看着田尔耕,心中还是很满意的,看田尔耕的态度还算认真,现在就看能力如何了。这么短的时间敢打包票,相信是有些手段的。

    “这样,找到徐光启之后,即刻命他进京。”崇祯皇帝对田尔耕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他的办法,又转过身对王承恩道:“徐光启来了之后就带他入宫,不要阻拦。”

    “是陛下,臣这就去办!”此时田尔耕心中暗自欣喜,如果这件事情办好,显然能给崇祯皇帝留下好印象,说不定还能再进一步。

    看到田尔耕迫不及待的模样,崇祯皇帝也没有说话,只是笑着对他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周应秋,崇祯皇帝对王承恩道:“走吧!回宫。”

    也没等周应秋见礼,崇祯皇帝就离开了,相信他能听得懂自己话里的意思,崇祯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挑选一位合适的吏部尚书。对于这个管着天下官帽子的人,必须好好的挑一挑,好好的选一选。

    见崇祯皇帝离开了,周应秋和田尔耕对视了一眼,眼中全都是担忧。

    天津卫,牛家村。

    牛家村是天津卫边上很普通的一个村落,和所有的村落相同,这里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这里却又和很多的村落不同,因为这里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牛家村的所有人都是佃户,因为牛家村的土地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村子里没有知道他叫什么,所有人都称他为徐老汉。

    虽然这些年的年景不是很好,可是因为徐老汉并不收租子,官府也不到这里来收税,这让这里的村名都能生活的很好。虽然说不上富足,可也是衣食无忧。

    徐老汉对种地很在行,虽然怎么看他都不像是农村的老头,他带来的一种叫做番薯的东西,产量非常高,这几年牛家村基本家家都在种番薯。听徐老汉说,一旦整个大明都种上番薯,那大明就不会有人饿肚子了。

    老百姓理解不了徐老汉的大抱负,但是也知道没人饿肚子是好事情,是大功德,对徐老汉也更加敬畏了。

    此时太阳已经走完了一天的路,马上就要落山了,山村里面也飘起了炊烟,让这个山村显得宁静而安详。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忽然尘土四起,一只马队迅速的向村里跑来。等到跑进一些才能看清这群的打扮,可是看到之后,所有的村名都赶忙关上房门,不在出屋了。

    这对人马只有十几个人,身上穿着飞鱼服,腰胯绣春刀,正经八百的锦衣卫校尉。这群人来到村子里之后,全部拉住了马,其中为首的人道:“砸开一家门进去问问,徐光启住哪里?”

    “是,千户大人。”跟在身后的人迅速的翻身下马,来到一家的门口用力的拍打着栅栏门,同时大声的喝道:“出来,有事情问你们,不然我们进去了。”

    在锦衣卫再三的催促之下,屋门缓缓的打开,走出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农,颤颤巍巍的来到了门口。对着锦衣卫这些人磕了一个人头,小心翼翼的道:“大人,小老儿可没犯法,不知道为什么找小老儿?”
………………………………

第十二章 徐老头

    锦衣卫这些人虽然态度不好,却也没有动手,只是大声的道:“谁找你这个老头,听着我问你,这个村里有姓徐的吗?”

    听到这些人不找自己,老头顿时松了口气,可是听到他们找姓徐的,顿时神色一变,变得满脸谨慎,小心的问道:“不知道各位大人找姓徐的有什么事情?”

    对于牛家村的人来说,徐老头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因为有了徐老头他们才能活到今天。如果谁想要对徐老头不利那就是他们的敌人,无论这个人是谁,哪怕是锦衣卫,哪怕是朝廷。

    “哪那么多废话,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校尉显然没有了耐心,对着老者大声的吼道,还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坐在马上的男人。

    “这个村子里就只有一家姓徐,老汉带你们去。”老汉看到校尉的模样有些害怕,在不知道这些人找徐老汉做什么之前,还是跟去看看的好。

    跟随这老头,一行人来到了村里里面最深处的一处宅子,那是建在小山谷内的宅子,看起很是清幽雅致。

    山间一条小河缓缓的流淌,小河两侧都是翠绿的柳树,柳枝随风飘荡着。不远处用栅栏圈起来一个不大的菜园子,此时也是九月,菜园子里并没有什么东西。一只黑色的大猫懒洋洋的趴在大石头上晒着太阳,这一切温暖而和谐。

    来到宅子的门口,那个被称为千户的男人,缓缓的拍打着门环,同时大声的道:“徐老先生在家吗,天津卫锦衣卫千户周正龙求见。”

    随着一声应答声,一个老者缓步的走了出来,打开门之后道:“这位大人,不知道你找谁?”老者似乎并不是很惧怕锦衣卫,说起话来也是有理有据,不过显然没有请这些人进去的意思。

    “请问这位老先生,可是徐光启徐老先生?”对于面前的这位老者周正龙很是尊重,因为锦衣卫的都指挥使田大人亲自交办的,特别的提醒,一定要对这位老先生客气些。

    “不知道诸位找我们老爷有什么事情?”老者微微楞了一下之后就有些释然,虽然自己和老爷在这里屯田,可是凭借锦衣卫想要找一个人还不容易。

    对于老者态度,周正龙虽然心里不满意可脸上却没表现出来,依旧笑着道:“有京城来的消息需要面呈徐老先生,不知到能不能代为通禀一声?”

    如果不是田尔耕特意交办的,周正龙早就带人冲进去了,锦衣卫找人什么时候这么客气过。

    老者缓缓的点了点头也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便将门关上了,转身走了进去。

    看到老头的样子,一个校尉献媚的来到周正龙的身边,小声的道:“大人,不如我们冲进去呗!这样实在是有损我们锦衣卫的威名。”

    看着平日里挺不错的下属,周正龙顿时觉得找到了宣泄的地方,狠狠的给了手下一巴掌,大声的道:“你知道个屁,就你这样,一辈子只能是个校尉了。”

    这是能冲进去的吗?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严重,可是看到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都是那个态度,自己一个锦衣卫千户算什么啊!

    时间不长,门再一次被打开了,老者看了一眼周正龙,淡淡的道:“我家老爷有请,这位大人请进。”

    听了老者的话,周正龙顿时明白了,这是让自己一个人进去啊!回过头对着身后的人道:“你们在这里等着。”

    跟随老者走进小院周正龙就有些吃惊了,因为他看到了一架新的水车,水车的一头连接着竹管。随着水车的旋转,池塘里的水缓缓的流进了竹管里。清水缓缓的流动着,慢慢的流到了周正龙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说刚刚尊敬徐光启是因为田尔耕的叮嘱,那么此时就是真正的从心里的尊敬了,周正龙读的书不多,可是却也知道一些典故。此时他忽然觉得这位徐光启就是隐居在卧龙岗的诸葛先生,这样的人肯定都是有大能耐的人。

    可是周正龙却不认为自己是刘备,不知道这次到这里来会有什么结果。

    跟随老者都走进了一座小小的木楼,周正龙更加的确定这里住着一位高人,因为他看到了一副地图,那是整个大明的疆域图。他曾经有幸在田尔耕那里见过,没想到这里也有而且看起来比田尔耕还要大一些。

    “大人稍等,老朽这就去请我们家老爷。”老者将周正龙带进了小楼的一楼,微微的顿了一顿,轻声的道。

    “老丈请便。”俗话说得好,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位徐老先生如此的不凡,想来不日必将飞黄腾达啊!

    周正龙看着地图发呆的时候,一个声音却吓了他一跳,迅速的拉出了腰间的绣春刀。

    “笨蛋,笨蛋。”似乎并没有理会周正龙,那个怪异的声音还在继续叫嚣着。

    顺着声音看去,周正龙顿时愣住了,因为说话的居然是一只鸟,一只他从没有见过的鸟。全身上下五彩斑斓的,长着弯弯的喙,看起来很漂亮。

    看到周正龙盯着自己,那鸟拍了拍翅膀,大声的叫道:“笨蛋,笨蛋,看什么,看什么。”

    周正龙没想到这鸟居然还会骂人,真是什么地方出什么鸟,能人身边的鸟都这么厉害。虽然他也曾经见过能说话的八哥,可是和这只鸟差的远了。

    周正龙好奇的打量这只鸟的时候,珠帘一挑,一个老者走了进来,对这那只鸟呵斥道:“畜生,闭嘴。”似乎很是惧怕老者,那鸟嘀咕几声便不说话了,小心翼翼的看着老者。

    “让大人见笑了,畜生不懂事。”老者走到一边缓缓的坐下,笑着看着周正龙,又道:“周千户,坐下说吧!”

    周正龙也不敢托大,道了声谢才坐下。对于徐光启,田尔耕和他说过,那是进士出身点过庶吉士,很可能成为内阁大臣的人。自然不可能对一个锦衣卫千户客气,恐怕就是见了田尔耕也是正眼都没有的。

    此时能够得到一个座位周正龙已经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