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矗踉彩嵌V龅馈

    “元哥放心,有我和刘方在,岂敢让嫂嫂受伤?”周勃孔武有力,拍着胸脯保证道,他也是常听母亲言道,在刘家寄住时,多亏吕雉照顾,周勃早有报答之心。

    “娥姁,又要让你受累了!”刘元苦笑了一声,这陶土唯有吕雉熟知,为了陶窑,他也只能如此了。

    “夫君说笑了,这都是娥姁份内之事。”顿了顿,吕雉又开口讲道:“夫君莫担心,有周勃他们在呢。”

    刘元挥手让刘方二人去准备人手,他自己则给吕雉装满水囊,随后将后者搂在怀中,感叹道:“有娥姁在,夫复何求啊。”

    吕雉和刘方等人离去后,刘元也没有空闲下来,他去了一趟乡部。沛县城有通缉的公告下发,三老也是召集来各亭亭长,将通缉一事安排下去。待刘元返回泗水亭,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夕阳渲染天际,辛勤劳作的农户也是结伴归家。

    刘元刚刚落座,吕雉也和刘方二人赶了回来,见到刘元,吕雉神情难掩喜色,她玲珑婉儿的说道:“夫君,没想到咱们泗水亭内竟有如此多的陶土。”

    说着,吕雉取出绘有泗水亭的兽皮地图,她芊手指着几处被圈点的地方,有些精干的再道:“夫君请看,沿山的这些地方均有陶土分布,土量颇多,正适合建立陶窑。”顿了顿,吕雉又指着一处,这一次她也是惊奇的说道:“夫君,土量最多处乃是这河东里,他们的良田中竟然也含有陶土。”

    闻言,刘元心中一禀,他沉声道:“这良田万万动不得。”在重农轻商的时代,良田就是百姓的根本,他不可能因为陶窑一事而毁坏良田,若是那样,只能是自掘坟墓,名声殆尽。

    吕雉吐了吐香舌,有些淘气,又有些俏皮,她笑道:“夫君放心,娥姁知道轻重。”

    刘元微微颔首,此刻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当即他看向刘方,吩咐道:“明日你带人将这几处陶土清理一番,竹木砍伐,杂草清除。”这是再为日后挖掘陶土做准备。

    刘方点头应下,他也知自己的元哥已经决定建立陶窑了,他自然不会拖后腿,听到吩咐,他直接说道:“此事便交于方了。”

    随后刘元又对周勃说道:“建立陶窑占地甚多,还需考虑采掘陶土是否便捷,以及日后陶器的运输。这选址是件麻烦事,你明日便和娥姁一起商讨。”之所以将如此重要之事交于周勃与吕雉,刘元也是有所考虑。周勃厚重,却又不失心细,这从后世便可看出,而吕雉又是个有主见之人,二人合作,他倒放心。

    周勃也是领命,待刘元二人回到家中,已是日落,刘母也是做好了饭菜。见此,吕雉急忙行礼,对刘母愧歉的说道:“娘,让您受累了。”

    刘母拉着吕雉,疼惜的说道:“你这孩子,到了咱们刘家才是受累了。”

    见婆媳二人如此和睦,刘元心中也是乐见。他亲自给母亲和吕雉盛了饭,这两个女人都是他最重要之人。吃过饭,吕雉帮着刘母洗刷,刘元又去了亭内巡视。

    次日早上,刘方已经带着二十多人前往了山脚清理竹木,周勃也在亭部等候多时,刘元稍作安排,便独自赶着牛车去了沛县城。无论是修建陶窑还是日后炼制陶器的工艺,这些都需要吕太公的帮助。陶窑的修建耗资巨大,泗水亭还没有这个财力,现在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老丈人了。

    到了吕府,仆役们自然认得刘元,进了大堂,自有仆役去通报。不多时,吕太公急步而道,他捋胡含笑,沉声说道:“是贤婿来了啊,快坐。”

    刘元拱手行礼,回道:“小婿见过岳父。”随后他才落座。

    “贤婿今日前来,可是有事?”吕太公沉声询问道,他对刘元心有感激,若不是这贤婿,他吕府哪有今日的风光?自从嫁女之后,沛县的乡绅也对他这个外来户没了成见,让吕府能够安稳扎根沛县。“呵呵,若是在我吕府能力之内,自不会推辞。”

    刘元微微一怔,没想到吕太公竟这般好言,这让他先前准备的一番说辞没了用武之地。当即,他拱手说道:“不瞒岳父,小婿前来却有一事。岳父可知我泗水亭内竟有陶土,且土量甚多。”

    “陶土?”吕太公先前做的便是陶器生意,自然要比刘元想的多,他在脑中盘算了一番,才笑道:“贤婿是要修建陶窑?”

    “正是!”刘元也沉声回答道,“小婿财力羞涩,还需岳父资助。”

    “呵呵,贤婿放心,这修建陶窑所需钱财皆由我吕府所出。”吕太公直接爽朗的应下,然而他又道:“不过,贤婿呀,日后这陶窑所出陶器可要由我吕府售卖。”

    感谢少师易的打赏。刚下夜班,困意正浓的写完这一章,好吧,我承认是在变相的求推荐票,大家看我这么辛苦的份上,多投几票吧,凤凰拜谢!!!!再求收藏啊!!!!
………………………………

第三十二章 选址

    吕太公同样精明,刘元也并未反对,吕府以往的陶器生意,自然有着成熟的出售渠道,这也让刘元省心不少。当即,他含笑行礼,说道:“贤婿谢过岳父了,这陶器出售自然还是需要依靠吕府。”

    “哈哈,好,好。”吕太公捋胡满意的欣喜说着,若不是搬迁至沛县,他这陶器生意也不会断掉,没想到泗水亭内竟有陶土,这让吕太公怎能不心思活络?“贤婿啊,这钱财需要多少,尽管到府内支取。另外,这修建陶窑的工匠,我也可为你找来。”

    闻言,刘元大喜,这一趟吕府求助果然收获颇多,他再道:“这工匠正是贤婿现在所需。”顿了顿,刘元起身,拱手行礼,说道:“岳父,小婿便告辞了,修建陶窑事大,小婿还需回去督促。”

    “急什么?”吕太公挥了挥手,再道:“吃过午饭再走也不迟。你难得来一趟,陪岳父好好聊一聊。”

    见此,刘元只得留下,二人小饮了几杯,吕太公这才沉声询问道:“贤婿啊,雉儿在刘家可还好?”

    刘元抿嘴一笑,暗道难怪这吕太公留下自己,原来是关心自己的女儿,他行礼回答道:“岳父放心,娥姁甚好,只是家中清苦,让她受累了。”

    “无碍,受些累倒是没什么。”吕太公闻言,低吟道,言下之意自然是指婆媳关系融洽才最重要,他呀,就怕自己女儿受到刘母的欺压。

    刘元怎会不知吕太公的心思,他再道:“娥姁贤惠,常得母亲夸赞。”

    “来,贤婿,再饮一碗。”吕太公捋胡点头,心下松了一口气,又举碗催促道。

    吃过午饭,刘元便返回了泗水亭,到了亭部,吕雉等人还未归来,他也没有久坐,喝了一碗茶水,便匆匆离去了。走在乡间小道上,两侧郁郁葱葱,蝉鸣不断,路上的百姓也是行色匆匆。骄阳当空,吕雉和周勃正在远处指指点点,刘元也是走了过去。

    见到刘元,吕雉娇美一笑,婉言道:“夫君,回来了?”随即她取出手帕,为刘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刘元摸了摸吕雉的脸颊,道:“先坐下歇一歇吧。”

    三人到了树下遮阳,吕雉弯腿坐在了草地上,刘元则蹲下身子,给吕雉打开水囊,递了过去,说道:“来,先喝口水。”

    “元哥,勃也渴了。”周勃羡慕的看着吕雉,打趣的嘟囔道。

    “你小子。行,行,行,元哥也给你打开水囊。”刘元摇头微微苦笑,这周勃竟也有如此乐趣的一面。

    周勃尴尬的接过水囊,他摸着脑袋,嘿嘿笑道:“元哥客气了。”

    喝过水,稍作歇息后,刘元才沉声询问道:“如何?陶窑的选址可有了结果。”

    吕雉轻轻摇了摇头,她再次取出兽皮地图,然后指着三处说道:“夫君请看,娥姁与周勃按照夫君昨日的要求筛选了三处位置。”顿了顿,她抚了抚秀发,展颜一笑,继续说道:“泾阳里、上马里、河东里此三里都适合,不过又各有特点。咱们泾阳里道路通达,上马里则在各处陶土分布点的中央,至于河东里,则陶土土量丰厚。”

    “勃与嫂嫂讨论甚久,也未能决断选择哪一处。”周勃也是凝重的附和道,“不过,勃建议在泾阳里修建,如此元哥与嫂嫂也会方便许多。”

    刘元闻言,并未回答,只是看着地图沉思了片刻,这三处位置的确是各有优劣,却又都符合他昨日提出的要求。“夫君以为如何?”吕雉直言询问道。

    刘元摇了摇头,道:“泾阳里便不用考虑了,我为亭长,不可处处图方便,以免百姓流言四起。”既如此,便只剩下上马里与河东里两地了,随后,刘元目光一沉,有了决断,他道:“这陶窑便建在河东里,这里土量丰厚,又距泾阳里不远,正适合不过了。”

    “嗯,还是元哥想的周全。”周勃也点头赞同道。

    “走吧,先回亭部。”刘元扶起吕雉,笑道,而后又对周勃吩咐道:“你速去将各里里长召集到亭部。”

    刘元和吕雉相依离去,羡煞了周勃。走在小道上,刘元也是来了兴趣,他摘了一朵粉色野花插在了吕雉的秀发上,这让吕雉面色羞红,低声道:“夫君!邻里们都看着呢。”

    刘元哈哈一笑,拉着吕雉的手,柔情而道:“娥姁如此多姿,何需含羞?”

    二人到了亭部,吕雉打了一盆清凉的洗脸水,她将麻布巾浸了水,然后递了过去,说道:“夫君,先擦一把脸吧。”炎热的天气灼人,刘元接过麻布巾,擦过脸后,才稍感凉爽。

    未等多久,众里长已经陆续赶来,吕雉乃妇人,这两日虽在亭内抛头露面探查陶土,然而现在亭内议事,她自不便出席。吕雉很聪慧,不用刘元吩咐,她便请辞离去了。见众人已至,刘元命人端上茶水,天气甚热,正好让各里长解渴,随即,他才沉声说道:“想必这两****等也有耳闻,我泗水亭内竟有陶土。”

    昨日安排多人跟随吕雉探查陶土,动静之大,自然瞒不过这些里长。闻言,众人也是点头,山西杨的杨老五一直拥戴刘元,他坦言说道:“听闻亭长准备修建陶窑,不知可有此事?”众里长也是殷切的看向刘元。

    “不错。”刘元点头回答道,“今日已经定了下来。”

    “太好了!”众人也都露出喜色,这陶窑若是修建,也是有利于各里百姓赚取工钱,众里长倒是一致,并没有反驳的意见。

    刘元挥手,众人才安静下来,他看向河东里的李里长,沉声说道:“今日召你等前来,便是将这修建陶窑一事通告你等。另外,李里长,我已决定将陶窑修建在你河东里,你可有异议?”

    闻言,李里长急忙起身,他慌忙的摇着头,“亭长说笑了,我们河东里怎会有异议?”这对他们河东里来说,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李里长面上满是笑容,其他里长也都是羡慕的看着他。

    “既如此,李里长,我会让周勃与你商讨具体事宜。”刘元点了点头,满意的吩咐道。

    感谢缓解魔王的打赏!!!
………………………………

第三十三章 改进陶窑(求收藏和推荐票)

    刘元修建陶窑势在必行,一切都安排下去后,天色昏暗,他也急匆匆的返回了家中,吕雉已经做好饭菜。吃过晚饭,他含笑着亲自刷了碗筷,这两日吕雉辛劳,他便让后者先行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在各里长的通传下,泗水亭内的百姓都知晓了刘元欲建陶窑一事。此时亭部已经围满了农户,见到刘元,百姓们都含笑说道:“刘亭长,修建陶窑可要人力啊,俺们可都是一膀子力气。”

    农户的朴实,让刘元心暖,他也是一一含笑回礼说道:“元谢过大家的支持,修建陶窑自然需要人力,大家可以去找刘方,这工钱自不会拖欠。”

    “刘亭长说笑了,俺们可不是为了图工钱。”

    “就是!走,咱们去找刘亭父,可别围在这里让人误以咱们围闹亭部,否则咱们可要被邻里们笑骂了。”

    见众人离去,刘元这才进了亭部屋舍,此时周勃已经到了,见到刘元他也是行了礼。刘元没有寒暄,而是直接吩咐道:“你先去找河东里的李里长,晚些时候我会带着工匠过去。另外,让大牛过来一趟。”

    “勃这就过去。”周勃点了点头,应下后,便急忙离开了。

    不多时大牛赶到,他一路小跑,额上已是大汗淋漓。“元哥,你找俺有啥事?”

    刘元见此,笑了笑,他递过去麻布巾,说道:“你小子,还是这样着急。”

    “这不是元哥你找俺吗?”大牛憨厚的摸着脑袋。

    “最近亭内将要修建陶窑,到时恐人多杂乱,你这治安可莫要出现纰漏。”刘元这才沉声吩咐道。

    闻言,大牛当即说道:“元哥放心,俺这就去安排人手,加强各里巡视。”

    大牛离开后,刘元又在亭部等候了半个多时辰,吕太公安排的工匠才赶来,同行的还有吕府的管家。这管家见到刘元,恭身行礼后,才开口说道:“姑爷,这十几人都是吕公找来的工匠。这位是王老,他经验丰富,可让姑爷省去不少心。”管家指着身旁的一位老者,介绍着。

    “哦?”刘元看向老者,这王老气定神若,精神抖擞,他也是拱手行礼对王老颇为恭敬的说道:“原来是王老,修建陶窑还需麻烦您了。”

    王老惊诧的看着刘元,泗水亭亭长的贤名他也是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刘元对他这个粗人也如此礼待,这让王老心中感动。匆忙间,王老躬身回礼,沉声道:“刘亭长果然贤德,小老儿就是一粗人,刘亭长有何吩咐尽管直说,我等必依言而做。”

    这时管家又说道:“姑爷,这车上乃是三万钱,吕公说,若不够可再去府上支取。”

    刘元面上露出喜色,自家这岳父果然豪爽,这三万钱暂时够用了。三万枚秦半两可不是小数目,装满了一牛车的麻袋。“你回去替我谢过岳父,若有麻烦,我自会去府上。”吕太公能放心让这管家押送如此钱财,可见其也是吕太公的心腹。

    随后刘元又找来二狗,让他带人将三万钱转至粮库,并叮嘱其严加看管。二狗是个老实人,刘元自然信得过。

    “元哥放心,俺二狗定保这钱万无一失。”二狗也知此乃修建陶窑之钱,他肩上的压力陡增,却还是咬牙保证道。

    亭部之事安排妥当后,刘元便带着王老和其余工匠赶到了河东里。周勃与李里长也等候了多时,两人已经讨论了一番修建陶窑的事宜,却都没有最终的定论。见到刘元过来,李里长迎上前,行礼道:“亭长,您来了。”

    刘元微微颔首,见二人愁容,遂开口问道:“怎么,遇到麻烦了?”

    “亭长,河东里这边的山势陡峭,修建陶窑有些难度。”周勃恭敬的回答道,在外人面前,他倒没有私下那般随意。

    闻言,刘元远望去,这个时代的陶窑大都依山而建,称龙窑。龙窑的窑身为长条的斜状建筑,在山脚窑身朝下的一端建窑门与火膛,在窑身顶端直接开口,不建烟囱。随即他又看向王老,询问道:“王老如何看?”

    王老远看山坡,他蹙着眉头,沉声回答道:“刘亭长,这山坡是有些陡,却也不是不可建,只不过,人力消耗甚大。”

    刘元同样眉头紧锁,人力若是消耗太大,怕是亭内怨声载道。他叹了一口气,暗道昨日还是没有周全考虑。刘元环手于胸前,沉思起来。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他蹲下身子,拿起一块小石子在泥地上勾画了起来。

    刘元不懂陶窑,但前世他曾跟随系里的老师参与过一次考古挖掘,其中便有一座镇窑。镇窑可以说是陶瓷制造史上最先进的炼制技术,他现在依葫芦画瓢,在泥地上勾画出一座镇窑的简易结构图。

    镇窑不需依山而建,又比龙窑先进,正适合解决现在的难处。片刻之后,勾画完毕,刘元含笑对王老说道:“王老,元不懂陶窑,您是行家里手,元方才突有一法,遂将这龙窑结构修改一二,你看可否依照此结构修建?”

    王老看了看地上勾画的镇窑简易结构图,镇窑整体呈现为拉长的“鸭蛋状”,前高后低、前宽后窄。镇窑的前端为窑头和窑门,窑头上端的窑顶呈弧形,往后逐渐拉长下降。窑底则从窑头往后逐渐向上倾斜。同时又在窑尾处建立烟囱。

    “这便是亭长改进的陶窑?”王老观察后,有些低沉的看向刘元,询问道。随后,他又摇了摇头,不喜的说道:“恕小老儿直言,这简直是胡闹。小老儿修建陶窑这么多年,还未见过如此奇形怪状的陶窑。”

    刘元呵呵一笑,并未动怒,他也知道,自己一个外人提出修改陶窑的意见,确实无法令人信服。尤其是龙窑这种传统的陶窑已经延用了上百年,工艺成熟,以秦末的工匠水平,想要改进确实困难。王老无法接受镇窑,或者说十分倔强的训斥,刘元也能理解。

    “王老莫怒,您不试,又怎知此法不可?”刘元悉心劝说道。

    王老挥了挥衣袖,冷哼一声,似乎并不买账。此刻他也是有些暗自嘲讽,这德才也不过如此,竟枉自修改陶窑结构,真是无知者无畏啊。他先前对刘元的好感已经变成了那一抹不屑。

    “王老,是您?”就在这时,送水来的吕雉惊喜的喊道。

    “吕丫头!”见到吕雉,王老这才稍有好转的笑了笑。

    大家可以把镇窑的形状当成一个鸭蛋,鸭蛋不正是一头高一头低,一头宽一头窄吗?只不过镇窑在鸭蛋低窄的那一头又多出一个烟囱。
………………………………

第三十四章 镇窑

    见气氛沉闷,吕雉秀眉微蹙,低声询问道,“夫君,这是怎么了?”顿了顿她又说道:“王老乃是我爹的好友,尤善修建陶窑,若有困难,夫君可请教之。”

    “哼!”王老再次一哼,“请教不敢当啊。”

    刘元无奈的苦笑一声,随即他将来龙去脉告知了吕雉。闻言,吕雉也蹲下身子看了看地上镇窑的简易结构图,她知自己夫君稳重,并非胡乱之人,这地上的简易图或许真可行之。

    随即,吕雉拉着王老的臂膀,不顾形象的撒娇说道:“王老,您就帮帮忙吧,就试一试?”

    王老被吕雉摇着臂膀娇求,他也是无奈,最后只得屈服的说道:“得,得,得,你个吕丫头,这是要摇死小老儿啊。”

    吕雉吐了吐香舌,俏皮的笑道:“雉儿哪敢啊?”

    随后,王老看向刘元,沉声说道:“吕丫头我视如己出,今日就看在她的面子上,便依你所言试一试。不过,小老儿还是劝你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顿了顿,他也是蹲下身子,指着地上的结构图,说道:“你来具体说一说这陶窑的结构。”

    闻言,刘元感激的看了一眼吕雉,见后者含笑,他也是微微点了点头。于是,他便将自己前世考古的那座镇窑依照回忆,粗略的讲解了一遍。王老是行家,刘元虽然讲的只是概略,可他却能听得明白,不仅明白,他还能从简易的结构图上做出自己的修改。

    讨论了片刻,王老心中已经有了根底,随即他说道:“这陶窑修建需要陶砖,以及占地甚广,这些都需要刘亭长去准备。”

    刘元点头应下,他看向周勃,沉声吩咐道:“周勃,你去找二狗支取钱财,到丰邑购买陶砖,对了,还有石灰与石料。这些需求甚大,你多购进一些。”

    “勃这就去办。”周勃匆匆离去。

    至于这占地,刘元则和李里长勘察了河东里的周边,最后决定在山脚下的一块杂草地修建陶窑。这块空地多处坑洼,李里长立刻带人扛着锸,推着木板车运土填埋,并用木桩夯实。刘元同时也叫来了刘方,命他将这空地清理干净。

    到了晚上,刘元将王老等工匠安排在了亭部住下,并让人送来饭菜与茶水。而他自己,在返回家中吃过晚饭后,同样搬到了亭部。如今人杂,又有三万秦半两,他也是放心不下。

    见到刘元搬至亭部,大牛则一直闷哼哼的嘟囔着:“元哥,你让俺大牛脸面何堪啊?有俺大牛在,你再搬过来,这不是让百姓们看俺的笑话吗?”

    “你这小子,哪来这么多废话。”刘元轻轻敲了他一下,随后又道:“走吧,随我出去转一转。”

    二人在亭内巡视了一番,最后到了粮库,二狗正和两人一丝不苟的守在外面,如今这粮库内存放了三万钱,二狗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见到刘元,二狗这才露出笑容,说道:“亭长,您怎么来了?”

    刘元拍了拍二狗的肩膀,沉声说道:“你这肩上担子重,若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

    “嘿嘿,没事,俺带着弟兄们就在这粮库住下了。”二狗憨厚的摸着脑袋笑道。

    “让弟兄们受累了。”刘元感叹一声,随后他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回到了亭部的住处。

    第二天早上,王老起的很早,待刘元赶到河东里山脚的时候,王老已经带着十几个工匠开始丈量尺寸了。这些工匠都是有经验之人,虽然镇窑和龙窑的结构不同,但画线、筑基、垒砌这些修建的步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