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驻足间,城内一道人影由远及近,出了甬道,张良才看清这来人,他一惊讶,便心中明了了。来人虽年轻,却很沉稳,没有浮躁之色,张良于是也上前了一步,微微拱手,笑道:“原来是沛公,韩国使臣张良见过沛公。”
刘元急忙还礼,张良儒雅,颇得潇洒之色,面上神色坚定不移,又有些肃穆。刘元立刻笑了笑,说道:“见过张丞相。”张良之名可是永传历史,刘元心下也是有些激动,不会缺很好的掩盖了过去。
张良和刘元的见面很简洁,只是相互寒暄了几句。不过,双方却都很自然,如同老友一般。张良暗自点了点头,刘元或许就是这样一人有魅力的人,见过一面就会令你心中舒展。“沛公之名良已久闻,今日一见更是开怀。”
“张丞相谬赞了。”刘元拱了拱手,张良对他一见如故,这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信号,欣喜之余,他再道:“丞相先随我入城吧。”
张良的到来并没有让众人重视,田荣更是不屑一顾,那一千韩军的消息也在众人间传播,成为了田荣等人的笑资。唯有刘元一直礼待,这也让张良更加的感激。而魏豹则是有些不解,他也不知刘元为何要这般对敬重张良。虽然张良有才智,博浪沙刺始皇帝也得天下之名,可韩国真的太鸡肋了。
魏豹有些纠结,他现在和刘元也算是一个战车上了,刘元有意拉拢张良上车,但魏豹却不知如何决断。于是他看向了自己的夫人,低声询问道:“夫人以为这韩国如何?”
“张良名声在外,韩国虽然势弱,但毕竟是六国之一。且韩地百姓一向齐心,当年秦国灭韩,虽然韩王安软弱,可韩军依然是奋死抵抗。所以,决不可忽视了韩军抗秦的决心和毅力。”薄姬从大义上分析道,“张良此人隐忍负重,乃大才之人,夫君也要敬重才是。那田荣不过一暴躁的匹夫,骄纵自愎,早晚都会自食恶果。”
听到了自己夫人的话,魏豹也总算明白了过来,韩国再小,也不能轻视,他立刻点头应下,“还是夫人看的透彻,吾这就去拜访张良。”
魏豹匆匆离去后,薄姬低叹的笑了笑,自己的这夫君勇有余,谋略却令人头痛。
张良见到田荣和项梁审视的眼神,心下厌恶,却依然面色平静,不露声色。他和众人寒暄后,便在刘元的提议下去了刘府。魏豹听闻后,也是驾车赶到。这样一来,韩、魏两国使臣齐聚刘府,陈馀则是担忧的看了看驿馆内的田荣和项梁二人。
“陈公,何不一同坐下。”项梁颔首邀请道。
陈馀想了想,也点头应道:“也好,项梁公相邀,馀不敢辞。”
落座后,田荣不合时宜的询问道:“听闻陈公本是魏人。”
“呵呵,田大将军说笑了,馀在赵王帐下,便是赵人。”陈馀面色低沉,不知这田荣是何意。
项梁见此,立刻从中协调道:“陈公莫要误会,田大将军的意思乃是,陈公既为赵王之臣,便是代表赵国而来,我楚、赵、齐三国还要诚心合作啊。”
陈馀知道项梁是想将赵国拉入他的阵营,不过,陈馀并没有直接的回答,无论是刘元还是项梁,这些都是楚国的内部之争,陈馀并不想赵国陷入如此复杂的局面中。所以,他只是应了一声,然后才说道:“我赵国自然愿意与齐楚诚心相交,项梁公和沛公都是楚国的根基啊。”
陈馀的话说的已经很明确了,项梁和田荣顿时阴沉了下来,陈馀则拱手再道:“馀先告辞了。”
“这陈馀,顽固之人也。”田荣拍案怒斥。
项梁也是一声冷哼,但想到即便没有赵高,仅凭借韩、魏的支持,刘元在自己面前也是没有任何的优势。项梁嗤鼻一笑,说道:“也罢,这陈馀不识时局,对我等并无任何的影响。”
随后项梁二人则相互对饮起来。
刘元府上,张良拱手,神态并无任何的卑谦,依旧是沉静如水的说道:“沛公礼待令良心中感激,今日借此美酒,良敬沛公。”随即,张良率先满饮了一杯。
刘元同样饮尽,他放下青铜杯,目光看着张良淡定自若的脸庞,笑道:“我与丞相相见如故,又何须如何客套了。”
“沛公果然心胸开阔。”张良再次感慨,“我韩国虽弱,却不屈不挠,此次抗秦,良也是身先士卒。”这话是在向刘元表达韩国的战意。
刘元知道张良不会虚言,这位历史上的谋臣,胸有奇思妙计,可非田荣等人知晓的。刘元微微一笑,若是田荣和项梁知道张良的过人谋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嘲笑韩国了。“若需相助,丞相可直言。”这也算是刘元对张良的承诺吧。
“嗯,多谢沛公了。”张良又一次拱手谢道。
“主公,魏国公子豹来访。”萧何走了进来,沉声说道。
闻言,刘元当即命人将魏豹请入,魏豹满头大汗,神情焦急,见到张良,他微微拱手,说道:“张丞相啊,韩国虽小,但我魏国也愿交好。之前若是有所不周,还望丞相海涵。”魏豹直言道,没有任何的遮掩和修饰,就是这样赤果果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张良也略感惊讶,他没想到自己弱小的韩国,竟然会同时得到刘元和魏国的主动交好。但这也是张良乐意见到的,交好魏国也是对韩国有益,张良又怎么会拒绝呢?而且从魏豹言语中可以看得出,魏豹并无城府和心机,而是有着武将的豪爽和直言。这样的人,正是张良所喜好的,至少与魏豹打交道,不会担心背后冷箭。
感谢雄爱看书的打赏和墨殇、蔷薇的打赏。
求三江票,马上两点了,又能领票了!!谢谢大家!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燕国无人
“豹公子之言,良怎敢拒绝。我韩国自然愿意和魏国相交。”张良也坦言道,他露出了喜色。
刘元也很欣慰,如此以来,他与韩、魏的联盟完全的形成了。接下来便是六国祭天大典了,说道这祭天,他又想到了始皇帝当年的泰山封禅,只不过,一个是祈求苍天保佑大秦,一个是祭天伐秦。
刘元和张良、魏豹二人把酒言欢之后,便让周勃领兵护送二人离去了。堂内只留下了萧何,至于大牛等人则各自负责巡视去了。萧何知道自家主公敬重张良,他也是曾经听闻过张良的名声,对此,萧何并无反对意见。
刘元看着萧何,后者与张良都是汉初三杰,虽说他们历史上跟随刘邦,时势造就英雄,但自身的才智却也不容忽视。
“萧县丞如何看待张良?”刘元询问道,他倒想听听萧何对于张良的看法。
萧何顿了顿,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沉思之后,才拱手回答道:“主公,这张良今日领千人而来,明知会被嘲笑,却依然如此,其心智坚定。”萧何评价的很客观。“这样的人,又是韩国贵族,颇得民心,对主公……”萧何没有继续说,他只是低声的询问道,“主公志在天下否?”
若是以前萧何如此问,刘元必然没有底气,现在他拥兵一万五千之人,帐下大将勇猛善战,所以,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沉声道:“吾志在天下也。”
听到自家主公如此雄心壮志,萧何难掩激动神色,他当即开口讲道:“主公有天下之志,何纵死相随。这张良若是可为主公所用,便甚好了。”
收服张良为己用,谈何容易啊,张良一心为韩国,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刘元并不着急,日后总会8有机会,所以他挥手而道:“路漫漫其修远兮。”
张良到来后,六国只剩下了燕国,燕国不曾有王室遗孤复国,仅有几支贵族势力,整体而言,燕国与韩国的实力也在半斤八两、伯仲之间。
“燕国,来不了了。”又过一日,陈馀匆匆的将众人请来,低叹的说道,“馀刚才得到赵国传来的情报,燕国的几支反秦势力均被王离剿灭了。”
“王离?”众人心下更加低沉,莫非此人也开始镇压六国了。若是那样,可就危险了。
张良见到众人面色阴霾,这可是对五国心理上的沉重打击,他则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王离灭燕国反秦势力,依我看来,并非要镇压清剿我等五国,而是为了镇守长城,抵御北患。”
“哼,燕国已被其剿灭,汝还在此大放厥词,当我等愚钝吗?”田荣冷哼而道,对于张良的分析大肆嘲讽。
“非也!”突然,项梁身后的范增也出列拱手而道,“张丞相的分析颇有道理。”
田荣见到范增支持张良,他瞪着项梁,低沉的愠怒道:“项大将军,这是何意?”这范增可是赤果果的打他的脸面啊,以田荣的脾气,自然是十分不满。
项梁知道范增不会乱言,也不会无故去反驳田荣,既然范增站出来,便是也和张良的想法不谋而合。项梁给了田荣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他捋胡沉声询问道:“军师还是直言吧。”
范增接过张良的话,对后者拱了拱手,继续说道:“王离若是征讨,也不会等到如今才出兵了。北方压力巨大,王离镇守边疆,燕国乃是其后方腹地,为了减少戍边压力,这燕国他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反秦冻乱的。这才是他剿灭燕国几支势力的原因。所以,吾等不必惊慌。”
“范增先生的分析真是领良赞叹。”张良夸赞了一声。
“张丞相也是早已看透了这局势。”范增有些警惕的回答道,张良眼界深远,让他也是戒备。
项梁点了点头,看不出波澜的说道:“军师所言不无道理,我也赞同这王离不会出兵于我等。”
“元同样赞同。”刘元也附和道,北方的匈奴和东胡始终是大患,纵观历史,凡是大战皆是从北方而起。王离镇守边疆,为大义,他肃然钦佩。
“从赵国传来的消息来看,王离暂时并没有集结大军于燕赵边境。”陈馀也颔首,随即又说出了更近一步的消息,这从侧面也证实了张良和范增的分析。
整个大堂内,只有田荣十分尴尬囧迫,他大袖一挥,就欲起身离去。不过,魏豹确实阻拦道:“田大将军,且慢!”
“嗯?”田荣几乎是喷出怒火的眼睛看向了魏豹,他气呼呼的喝问道:“豹公子有何指教?”
“田大将军何需如此着急,如今燕国无法结盟,只有我五国齐聚彭城,豹以为,我等也该觐见楚王,准备结盟大典了。”魏豹立刻提议道。
“不错,是该如此了。”陈馀自然是急忙赞同,他可是等了多日了,赵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几人都看向了项梁与刘元,项梁捋胡一笑,淡淡的开口讲道:“刘副将以为呢?”
刘元深沉的点头回应道:“这是自然,今日天色已晚,不若明日再去拜见王上。”
“也好!”魏豹率先变态,其他人也就没有任何的意见了。
离开驿馆,刘元则去了县衙拜见了熊心,将明日觐见一事相告后,他才说道:“王上还需做好准备。”
“寡人知道了。”熊心也明白刘元的意思。
临走前,刘元又开口深沉道:“最近天气冷热交替,王上身体或有不适。”
“唉!”熊心叹了口气。
刘元的提醒很明显,熊心望着吕泽的守护,也只能选择了屈服。
到了次日早上,陈馀、魏豹等人都衣冠整洁,神情肃穆,他们一同到了县衙外,如今的彭城还尚未有楚王宫。刘元则和项梁进了大堂,不多时,一名衙役恭敬的说道:“各国使臣,王上召见!”
魏豹在前,田荣次之,项梁最后,几人依次进了大堂。
感谢小鸟依人吧、胖幻龙、qt、乞讨和书友160的打赏!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熊心推拒
熊心已经端庄的跪坐在了大堂之上,见到魏豹等人进来,他面色更加的庄重。魏豹等人也立刻拱手行礼,一样肃然的说道:“魏国使臣魏豹拜见楚王。”
“齐国使臣田荣拜见楚王。”
“赵国使臣陈馀拜见楚王。”
“韩国使臣张良拜见楚王。”
四人相继行礼,言语之中十分恭敬,即便是田荣也没有放肆的表现,毕竟熊心是一国之君,这些礼仪可不能逾越。熊心微微抬手,看向四人,沉声的说道:“四国使臣请坐。”随后,他再道:“此次我五国结盟,共同抗秦,乃是大事,这结盟还需同心协力,不可阴奉阳违、假心假意。”
“楚王所言极是,结盟抗秦关系到我五国的生死存亡。”魏豹拱手附言道。
“我齐国必当奋勇杀敌。”田荣也刚毅的表态。
陈馀则是低叹了一声,他拱手而道:“楚王不知,赵国的苏角大军实力强横,我等也需谨慎应对。”
田荣哼了一声,有些不认同的反驳道:“我齐军可不畏惧这苏角。”
“田大将军,此非畏惧与否的问题,而是秦军强横,不可莽撞。”张良适时的开口解释道。
听到张良的话,田荣则是扭过了头,尽量将怒火压制下去。而熊心见到几人的争执,则是挥手说道:“秦军虽强,我联军却无畏,但也要谨慎。”他的话很圆润,既赞同了田荣又附和了陈馀、张良。
“王上还请放心,我楚军战必胜!”项梁也拱了拱手,言语中充满了自信。即便是面对苏角,项梁也不曾想过会战败,苏角再猛,还能比得过他的侄儿项羽?再者,项梁又有田荣支持,项家军和齐军的兵力也不比苏角的大军少。
“嗯。”熊心点了点头。
不过,魏豹则是再次拱手说道:“禀楚王,苏角蠢蠢欲动,这结盟大典还是尽快举行吧,我联军也好出兵。”
“是也,这大典不可再推了。苏角暂时未动,正是我联军征调出兵之时。”陈馀担心赵国,立刻急切的附和。
熊心则是看向项梁和刘元,低沉的询问道:“汝二人以为呢?”
“王上,元赞同豹公子之言,大典不可再拖。”刘元笑了笑,回答道。
“我楚军休整完毕,皆可整装待发。”项梁也没有反驳。
熊心明白了二人的意思,遂决断道:“也好,祭天大典,明日卯时于城外云山举行。”顿了顿,他看向刘元,再道:“先前命汝修建的祭坛可否完工?”
刘元应道:“王上放心,元已命刘方领工匠修建,昨日便已经完工。”
“甚好。”熊心满意的微微颔首,不过,他又突然的说道:“这两日寡人身体不适,这祭天大典便由豹公子为之。”
“什么?”众人皆被熊心之言所震惊,内心如巨浪翻滚不停。这祭天乃是重中之重,熊心为一国之君,竟然以如此幼稚的理由而推脱,这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楚国内部的复杂局势。
魏豹有些不知所措,此事的确有些太过突然,他怔了怔,而后起身出列,恭敬的说道:“楚国,此事……”
不待魏豹言毕,熊心就再次挥手打断道:“豹公子就不必多言了,近日冷热交替,寡人实在无法前往云山祭天。”熊心倒是没有在众人面前和刘元鱼死网破,不是他不想当众问罪刘元,只是,问罪了又能如何?刘元不过是名声殆尽,而他又将会陷入到项梁的胁迫中。
刘元也站起了身子,神情肃穆的说道:“王上还需保重身体。”
项梁也立刻附言,“是啊,王上的身体才是重要。”祭天乃是君权神授的一种彰显,是为了收拢民心。项梁之所以赞同,也是不想熊心通过祭天而民心再涨。他和刘元都是各怀鬼胎。
魏豹见此,也是诚惶诚恐的讲道:“既如此,豹便为之。”在众人中,除去楚王,便是他的身份最高了。
祭天的事情订了下来,熊心便离去了。众人也都各自散去,准备明日的大典,刘元则和项梁一同协商这大典的礼仪。魏豹则匆匆的返回了驿馆,找到了薄姬,他面露喜色,激动的说道:“夫人啊,大喜。”
“何事令夫君如此高兴。”薄姬也疑惑的询问道。
“哈哈,夫人有所不知呀,明日祭天大典,那楚王已推拒,将有吾来举行。”魏豹有些眉飞色舞的得意之色,这结盟祭天,可是能够让他名声远播啊,即便是在魏地,也可令他深得民心。
“这楚王竟然有魄力推拒祭天?”薄姬闻言后同样大为惊讶,此事可谓少之又少。
魏豹点着头,依然是满面春风的笑道:“吾也觉得奇怪,不过,这楚王若不推拒,又如何轮得到你家夫君呢?”
薄姬明眸深邃,心思敏捷的想了想,说道:“这楚王怕是也有苦衷。”是何苦衷,薄姬没有直言,但她心中却是明了了。终归结底,其夫君祭天,也是大喜之事。
刘元和项梁商谈之后,也命萧何将祭天所需的牲畜、酒酿、果实准备妥当,当然还有祭天大鼎。至于这结盟祭天的祭文,刘元则是找到了魏豹,交于后者书写。
魏豹有些头大,遂安排于了夫人薄姬,只见薄姬洋洋洒洒于竹简之上,笔墨飞舞。
而在云山,这祭坛的搭建也让刘方费劲心思,工匠们劳苦功高,日夜赶工。整座祭坛成梯形状,立于山巅,以应上天。祭天之事也在彭城乃至泗水郡传播,百姓们也都兴奋不已,此次结盟抗秦,让故楚百姓看到了覆灭秦国的希望。所以,临近了祭天,彭城内的气氛也更加火热起来。
对于魏豹祭天,田荣颇有心结,楚王推拒,他也有代替祭天的心思,只是魏豹在前,他唯有独自闷气。倒是陈馀,却无丝毫异样,对于他来说,无论是谁祭天,只要联军能够尽快驰援赵国,他都不会有任何反驳和意见。
在这种祭天的紧张气氛中,一夜终于过去。
感谢冰火乄舜、宛丘灵儿和小鸟依人吧的打赏。
求三江票了!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祭天
云山,彭城之外最高山,约有上百丈,山上密林紧促,却有山道直通山巅。山道很平直,并无崎岖,与这云山一样,并不陡峭。
这日,鸡方鸣,云山之下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百姓,同时,左右两侧的沛军以及项家军的士卒沿着山道肃然站立。这些守卫都很庄重,神情一丝不苟,百姓虽多,却也安静,未有大声吵闹喧哗者,祭天,是一场极其严肃的事情,乃是对天神的敬畏。
不远处,几辆马车在士卒的护卫下,缓缓的行进过来。到了山脚,魏豹率先出了马车,今日,他也是一身丝绸华服,心中激动异常,却故作镇定。
而随后出来的田荣、张良等人,也都对魏豹拱手行礼。项梁看了看天色,说道:“时辰快到了,豹公子还请登祭坛吧。”
魏豹点了点头,一步一顿,稳重大方的向山巅攀登,百姓们没有见到楚王,心中无比失落,同样有些私语议论。而刘元和项梁等人则是在魏豹之后,相继登山。一路向上,众人越来越肃穆,魏豹也略有紧张了。
终于,到了祭坛下,魏豹取过竹简祭文,他看向众人,随后一人沿着阶梯,踏上了祭坛。这时,日出东方,绚丽的光彩迎着朝霞,宛若天祥。祭坛上,风飞扬,吹着魏豹的华衣铮铮作响,魏豹走到祭天的案台旁,其上有全羊、全牛,又有美酒果实,祭品丰富。
而那巨大的铜鼎置于高台,厚重朴实,鼎有四足,鼎口向天,如容纳气运,镇压四方。
“祭天!”
魏豹举酒敬天,沉声说道。当即,山巅奏起洪钟大吕。刘元等人也都肃然起敬,凝望祭坛。
魏豹敬天之后,打开竹简,声若玄雷,铿锵而道:“秦无道,起兵伐五国,天下苍生皆愤于秦。今,我五国结盟,协力抗秦,于云山祈求苍天,佑我联军,大破秦兵,还五国平定。”
祭文简洁大气,却又澎湃激昂,斗志高亢。魏豹将祭文扔入铜鼎,以示祭于天神。
随后,魏豹环视众人,高举双手,大喝而道:“五国伐秦!”
“嗡……”
巨大的铜角声从山巅向四面八方传去,铜角之后,轰隆隆的擂鼓声,振人心肺。
“五国伐秦!”
“五国伐秦!”
沿山的守卫肃然起声,从山巅,向着山下一路传播,五国伐秦的声势也越来越大,愈发高亢。直到山下,百姓也内心振奋,随着鼓角之声而欢呼起来。
五国伐秦已祭天,气势已成,令众将士心潮澎拜,马嘶鸣、人北望。熊熊战意犹如巨大的利剑,直指赵地秦军。结盟祭天,民齐心,兵锋至,出兵在即。
下了云山,刘元面色也凝重了起来,张良、项梁等人也同样深沉,五国伐秦终于到了出兵的时刻。众人都很平静的回到了彭城,驿馆内,魏豹扫过众人,沉声说道:“众位,可出兵也。”
“我项家军有兵两万五千余。”
“沛军可出兵一万,另有五千需守彭城。”刘元慎重的说道。
田荣则冷眼看了一眼刘元,孤傲的说道:“我齐军出兵两万。”
“魏军也有一万。”魏豹见到众人的兵力,心中大定,遂开口说道。
“赵军五千。”陈馀苦笑了一声,解释道:“邯郸之战,我赵军损失惨重。”
项梁等人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