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三冷冷道:“斗就有输赢,你可有资本?”
“哼!”张飞不服道:“还未开始,放何大话,要是俺输了,任凭你处置,那你输了,有当如何?”
燕三道:“一样,那就废话少说,燕某先来。”
“咕噜咕噜……”
一坛美酒,在燕三口中,简直就是浪费,十几息就糟蹋的一干二净。
可落在张飞眼里,却是另一番情景。“好酒量,看俺的。”
“咕噜咕噜……”
又是十几息,一坛美酒就已见底。
随着二人你来我往,众大臣皆侧目而视,心中暗叹好酒量。
可刘协新到洛阳,一切皆靠他人供应,那有那么多美酒。
在两人如此狂饮下,备好的美酒坚持不到一刻,就已宣布告急。
负责酒宴的禁军司马,赶紧向刘协秘密禀报。
刘协得知,摆手让禁军司马离开。“诸位爱卿,借今日喜庆之气,寡人有一喜事宣布,已促成好事成双。”
听闻刘协之言,在坐大臣皆是向他望去。
刘协道:“为了早日延续皇室血脉,寡人决定纳辽东候之女为后,尽快为汉室开枝散叶。”
“什么,陛下……”
“嗯,陛下怎么突然……”
……
消息如千斤重锤一般,在人群中一下炸开锅来,大臣个个皆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震惊过后,大臣纷纷出言恭喜。
“恭喜陛下……”
刘协摆摆手,示意大臣安静。“多谢诸位爱卿贺言,可寡人眼下有一难题,还希望诸位爱卿帮忙分担分担。”
嗯?
一事接一事,看来刘协是有大动作。
“陛下尽管吩咐,臣等一定尽力而为。”虽然不知何事,但众人还是恭维回答。
刘协道:“寡人刚到洛阳,眼下缺少粮草,又已至寒冬,所以想向诸位爱卿借些粮草。”
借粮?
追随刘协来到洛阳的大臣,赶紧跪拜道。
“臣等一路追随陛下来到洛阳,也是无粮渡日,还望陛下恕罪。”
刘协哽咽道:“诸位爱卿都是大汉忠臣,一路走来,寡人也是了解,快起来吧。”
四方诸侯官员见如此做作模样,皆是心中鄙视,想要索取粮草,直言便是,还装模作样。
而燕三早在刘协言要纳李惠义之女为后时,就已是坐立不住,此时听闻索取粮草,赶紧站起。
“陛下,臣此次所率兵马甚少,所以携带粮草也是不多,但陛下圣喻,臣一定尽力而为,这就离去召集部下,为陛下猎取千斤野味。”
虽然千斤不多,可有人带头,刘协也是满意。“好,那就有劳燕将军。”
“多谢陛下,臣告退。”燕三拱手行了一礼,在众人目光下,大步离去。
陈登看着眼里,也赶紧站起说道:“陛下,臣率部远道而来,粮草本已不足,但圣喻已出,臣这就回营收集粮草,半数献给陛下。”
刘协点头道:“好,爱卿之举,寡人甚是感动,不愧是皇叔部下。”
陈登回了一礼,赶紧招呼张飞离去,生怕刘协有搞出什么事。
颜良、曹洪见状,也无奈的表态,愿回营收集粮草,不日送达。
而即将离去的杨奉等人,也肉疼的拿出一些粮草,表示忠心。
经过刘协两次的发话,宴上众人早已没了先前喜悦之心,个个满怀心事,起身告辞离去。
……
随着燕三急匆匆赶回,城外燕云十八骑营地,直接进入战备状态。
被十骑守卫的主帐内,三人此时默不作声,各坐沉思。
压抑的气氛并没有维持多久,只见燕大舒展皱眉道:“主公不会答应的,还是由我亲自赶回禀报吧。”
燕二摇摇头道:“你走了,战力会下降三成,若出现什么意外,没有完成主公交代,那有该如何?”
燕三道:“明日杨奉等人就会领兵退走,到时可能会发生变化,有可能不会,此时离开,确实有些不妥。”
燕大道:“此事就这样决定,赤兔马快,一个来回,也要不了多少天,必不会耽误正事。”
燕大为何会如此坚持,因为他和李惠义有共同一点,那就是注重亲情。
燕二、燕三互看一眼,皆是点点头。
“那好,你早去早回。”
“唉,好吧。”
既然决定,燕大也不多留,当即离帐上马,趁夜离开。
而担忧苦恼的,不只是他们,袁、刘、曹三方,也是连夜派出人马,将消息传回。
三天后,四方人马将备好的粮草,肉疼的送进城中。
又过七天,孙策部下张纮,率领三千兵马,护送十万石粮食,来到洛阳。
雪中送炭,刘协得知,亲自前往城门迎接,并在皇宫亲自设宴,单独款待张纮。
次日早朝,刘协册封孙策接替其父候位,任命为扬州牧。
自张纮到来以后,刘协仿佛安稳下来一般,自顾恢复洛阳生机,并颁布多条诏令。
先是免除被逼为寇百姓的罪行,让他们前来洛阳定居。
紧接着召天下有才之士前来洛阳,只要经过大臣董承、徐晃的口试,皆可入朝为官,或前往军伍,担任士官。
大赦诏令和召贤令一出,一些心怀汉室百姓、或身怀才学郁郁不得志者,纷纷前往洛阳。
残破的洛阳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来,显的勃勃生机,一副快速恢复的模样。
半个月后,曹操亲率五万大军而来,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消息传到皇宫,刘协亲率百官,出城五里迎接。
两方人马相碰,曹操下令大军原地等待,亲率十余战将,飞马向前。
见到刘协车驾,曹操赶紧翻身下马跪拜。“臣曹操见过陛下。”
刘协急步下了车驾,上前扶起曹操道:“曹爱卿一路辛苦了,快起。”
曹操道:“多谢陛下。”
君臣简单客套一番,就率部浩浩荡荡的赶往洛阳。
历史在这一刻,仿佛有回到了轨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踏出了他的第一步。
至于事情会不会像历史一般进展,那就不可得知,毕竟多了一个李惠义存在,谁也不敢妄下断言。
………………………………
第359章 大礼
洛阳皇宫,刘协在朝堂举办酒宴,为曹操接风洗尘。
“来,大家敬曹爱卿一杯。”
众大臣举起酒杯,皆是敬向曹操。
“多谢陛下,多谢诸位同僚,孟德先干为敬。”曹操举杯一一回敬,随后一饮而尽,放下酒杯。
“曹爱卿好酒量。”刘协举杯小啄一口,放下说道:“曹爱卿,眼下洛阳刚恢复一丝,正需要爱卿鼎力相助。”
曹操道:“陛下,洛阳经过董贼之祸,已不适合做大汉都城,不如前往兖州陈留。”
“陈留城池高大,百姓也是安居乐业,陛下此去,刚好可以重振大汉江山。”
嗯?
前往陈留,看来这是曹操此行目的。
刘协道:“曹爱卿,大汉至光武帝起,就建都洛阳,寡人怎可丢弃祖宗基业,让世人唾弃。”
曹操道:“大汉经二百余年,曾有王莽之祸,光武帝力缆狂澜建都洛阳,方才延续大汉正统,陛下迁都陈留,此乃效仿光武帝,必可扬名万世。”
以光武帝比喻,确实让刘协些心动,可陈留乃是曹操根基,刘协心中还是抵触。
“眼下洛阳已缓缓恢复,若突然大动干戈,只怕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局势,又要毁于一旦。”
曹操道:“陛下不可因小失大,前往陈留,臣主外,陛下主内,要不了数年,必可一举荡平各路诸侯,若留在洛阳,恐怕恢复都要数年。”
此事太过重大,刘协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能转意话题。
“曹爱卿连日奔波,应该已是劳累,此事过些时日再说,今日只管饮酒作乐。”
见刘协有意转移话题,曹操也不再多言,毕竟此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不说国事,酒宴气氛一下提高不少,众人吃吃喝喝,好是自在快活。
宴会散去,曹操回到早已准备的住处,就召集部下商议。
因宴上敬酒之人颇多,曹操脸色已是微红,此时正闭眼养神。
“说说吧,这些日子,都有什么收获。”
毛阶道:“主公,朝中大臣,有半数以上愿迁往兖州,可陛下不愿,臣也是百般游说无果。”
“目前洛阳城防,皆由陛下心腹大将徐晃主持,此人有勇有谋,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曹操道:“若要收服此人,可有把握?”
毛阶道:“恐怕很难,陛下虽然年幼,可收服人心,却是很有一套。”
曹操挥挥手道:“子濂,各路兵马,可有什么动静?”
曹洪道:“主公,袁绍大将颜良,整日在营中操练兵马,并没有稀奇之处,而刘备所部张飞,则天天前往李惠义部的十八骑营中,比试较量。”
“唯一奇怪的,要属孙策部下张纮,他曾多次进入皇宫,与陛下秘密商议许久。”
“哦?”曹操微微睁眼道:“可知道商量了什么?”
曹洪道:“目前还不清楚,因为他们商议之时,皆是屏退闲杂人等。”
嗯?
扬州孙策,此人勇猛不下其父,扬州目前大半已落他手,若蛊惑陛下前往,只怕是个变数,看来要赶在他之前。
曹操收起思绪,正准备说话时,见曹洪欲言又止,当即问道:“有何事情,就说。”
曹洪道:“主公,未将刚到之时,十八骑的主将吕布,曾说李惠义有份大礼要交给主公。”
“多年未见,惠义还是如此客气。”曹操脸露笑容,一扫刚刚凝重表情。
“子濂,去将吕布请来,我倒要看看,这份礼厚不厚,够不够多年兄弟情谊。”
曹洪为难道:“主公,现在天色已晚,要不您先休息醒酒,明日一早,未将再去请。”
曹操道:“不知什么厚礼,恐怕今晚难已入眠,你还是快点去吧。”
曹洪无奈抱拳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你们先回去吧。”曹操又缓缓闭上双眼,挥了挥手,让众人离去。
多年未见,这刘协成长不杀,出了洛阳才短短几月,就占稳脚跟,看来是个可辅之君。
但眼下还是要离开洛阳,这司隶诸郡,经过多番战乱,没有数年,恐怕是恢复不了。
目前前往兖州,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尽快结束战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唉!
北方李惠义,是最大的难题,不知道他对刘协,可抱有想法。
“主公,吕布已经带到,正在帐外等候。”
听闻曹洪声音,曹操睁眼道:“让他进来,你在外把守,没有命令,不准任何人进来。”
“主公,吕布之勇。。。。。。”听闻曹操要单独面见吕布,曹洪赶紧劝谏。
曹操挥手打断道:“出去吧,我心中有数。”
曹洪抬头望了一眼曹操,无奈转身离去。
一阵脚步声传来,燕大进入帐内抱拳道:“燕大见过曹州牧。”
“燕大?”曹操疑惑道:“吕将军,这是为何,难道是怕孟德记兖州之仇,这你大可以放心。”
燕大道:“在下燕大,燕云十八骑主将,不知曹州牧口中的吕将军是何人,更不知道兖州你我有何仇?”
曹操细细打量一番道:“好吧,往事不堪回首,孟德也不多问,不知燕将军所说的大礼,是何物啊?”
燕大道:“奉我主之令,此次关于陛下之事,未将听从曹将军安排,只限于陛下之事。”
嗯?
这李惠义搞什么鬼,为什么要帮忙。
难道有什么阴谋?
无条件的帮忙,让曹操疑心大作,一时不停猜测。
想不出李惠义目的,曹操道:“那惠义兄,可有需要孟德之处?”
本来李惠义是无条件,可燕大将洛阳消息传回,他决定让曹操帮一个忙。
“曹州牧可知前番陛下,要召我主之女为后?”
曹操点头道:“略有耳闻,此乃好事一件。”
“好事?”燕大摇摇头道:“在曹州牧和天下人眼中是好事,可在我主眼里,那就是祸事。”
“所以我主需要曹州牧帮忙,拒绝这门亲事。”
“嗯?”这李惠义打的什么牌,有皇亲国戚不当,还要拒绝。
虽然牺牲一女幸福,可换来的好处,同样也是巨大。
李惠义出身卑微,若有国舅这个名号,可为他提升不少威望,但他竟然拒绝了。
曹操道:“那不知需要孟德怎么去做?”
燕大道:“只要让陛下收回命令即可,事情怎么去做,一切由曹州牧自行做主。”
………………………………
第360章 突变
“哦。”曹操点点头道:“好,这份大礼孟德收下了,记得转告惠义,就说孟德还想与他痛饮一番。”
“好,未将一定如实禀报,今日天色已晚,就不打扰。”燕大抱拳行了礼,转身离去。
曹操双眼紧盯燕大离去背影,想从中看出什么,可一无所获。
若李惠义说的都是真的,那此行应该省去不少麻烦,看看明天结果如何吧。
次日早朝。
曹操一早前往皇宫,准备参加多年后的第一个早朝。
正常程序,正常开始,仿佛多年前第一次上朝一般。
“诸位爱卿,马上年关将至,洛阳城百姓越聚越多,可粮草还是一大难题,诸位可有解决之策。”
杨彪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应号召司隶各大族,让他们贡献出粮食,渡过眼下难关,待明年百姓秋收,必可自给自足。”
刘协道:“那万一他们不肯,有该如何?”
杨彪道:“陛下可许以承诺,捐献多少钱粮,即可封相当爵位。”
此法确实可行,但先帝就是因卖官敛财,才使天下大乱,若现在有颁布如此诏书,只怕会重蹈覆辙。
刘协道:“那万一有人利用手中权利,弄的百姓怨声载道,又该如何处理。”
杨彪道:“陛下放心,臣早有计较,到时只需给那些捐献钱粮大族虚职即可。”
刘协点点头道:“既然爱卿早有谋划,那此事就交给你了。”
“是。”杨彪拱手缓缓退回队列。
曹操见此,出列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嗯?
有要提议迁都之事,曹操如此心急,恐怕怀有不臣之心。
刘协道:“曹爱卿,何事啊?”
曹操道:“陛下,臣以为不可立辽东候之女为后。”
“陛下乃是万金之躯,怎可迎娶一山村野夫之女为后,将来主持后宫,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所以臣以为,陛下若要立后,应当在威望大族之中,或官宦之家挑选,如此方能统领后宫,已服世人之心。”
曹操怎么突然反对这个,传闻他们不是好友吗,难道都是假的。
也对,只有永久的利益,哪有永久的朋友。
就在朝上大臣心中各自思考时,燕三此时出列道:“曹大人,我主可有得罪之处,为何要如此侮辱?”
曹操道:“臣所言一切,皆是为了陛下声望着想,并没有针对何人之意,辽东候虽然为汉室忠心耿耿,可威望不够。”
颜良曾得动袁绍交代,只要对李惠义不利的,皆要赞同,此时如此好的机会,他怎会放弃。
“臣以为,曹大人说的有理,还请陛下三思。”
袁、曹两个世家代表共同发言,朝中过半大臣赶紧附和。
“臣等恳求陛下收回成命。”
见如此场景,一直韬光养晦的陈登,突然踏出一步,可有赶紧收回,一副犹豫不决模样。
剩下大臣,皆是抱着都不得罪心态,沉默不语。
若事情顺利,只怕前去传诏的使者,已是到达,现在突然要改变主意,那岂不是打脸。
刘协道:“寡人立后之事已传遍天下,若突然收回,只怕要失信百姓,将来又如何让天下百姓信服。”
曹操道:“臣不才,愿献长女进宫,服侍陛下左右,堵住天下百姓之口。”
曹操要将女儿送进宫中,他按的是何居心,难道就是为了打压李惠义?
“曹爱卿真是忠臣也,可圣喻已出只怕难已更改,还是容寡人考虑考虑。”
见刘协还是不愿改口,曹操拱手缓缓退回队列。
被曹操搅乱思绪,刘协大好心情也是变的糟糕,平静恢复片刻,才重新转移话题。
“诸位爱卿,前番寡人从来洛阳的百姓口中得知,沿途有不少贼寇拦路,让百姓性命受到危险,不知何人愿意出兵清剿贼寇。”
远离洛阳,万一发生什么突变情况,可来不及赶回。
而刘协在朝上发问,肯定是想借用城外各路兵马,否则早让徐晃出兵了。
出力不讨好,自然没人愿意接下。
“臣,愿出兵接下此任。”曹操出乎意料,揽下此事。
刘协道:“好,曹爱卿真是忠臣,待洛阳平定,寡人必有封赏。”
曹操道:“此乃做为臣子本分,无需陛下赏赐。”
“好。”刘协点头道:“那寡人就在洛阳城,等曹爱卿凯旋归来。”
曹操领命重新退回队列,接下来刘协也没再提出别的问题,朝会也随之散去。
而曹操回到住处,就开始调兵遣将,一副开始准备清剿各处贼寇的模样。
两天后,曹操出动三万大军,从洛阳出发,沿途所过之处,贼寇不是望风而降,就是消失在大军的围剿下。
并且曹军所过之处,皆是以刘协名义,派兵进入城中驻守,短短不到一个月,就已将河内各城收服,除了杨奉等白波军驻守城池外。
河内虽平,可曹军并未停留,还是继续进发,一副不拿下司隶四郡一尹,誓不罢休的模样。
刘协得知消息,也曾隐晦的让曹操停止大军前进。
可曹操名面答应,暗地确毫不理会刘协,继续让大军进发弘农。
刘协得知,心中也是恼怒,本想亲自在朝会上点名曹操。
那想此时各地大族派人前来,以道路不平,不敢派人贡献粮食为由,推翻本已答应的承诺。
即将到来的喜庆日子,可有刘协确难熬无比。
曹操不听号令,继续进军司隶各地,照如此下去,洛阳将处于他的包围之中。
本只是想借力荡平各路山贼,顺便削弱诸侯兵力,那想曹操会有如此气魄,直接挥军进占各城。
眼下搞的骑虎难下,这些世家,也落井下石,本已答应的,确在这个关键时刻反悔。
“陛下,董承、杨彪两位大人请来了。”
正在内室苦思的刘协,突然被一宦官打断思绪。
整理一下心情,刘协道:“将他们请进来。”
宦官离去片刻,董、杨两位大臣进入内室,一番跪拜之礼,就各自落坐。
刘协心中郁闷,也不多说,直接进入了主题。“唉,对于眼下局势,两位可有计策破解。”
杨家是司隶大族的领头之人,更是此次征粮的主官,对于大族突然反悔献粮,杨彪最清楚不过。
杨彪道:“陛下,眼下只有让曹操继续收复司隶,否则就要面临无粮食之危。”
………………………………
第361章 行刺
刘协皱了皱眉,双眼向董承望去,想知道他是否有不同意见。
见刘协望来,董承无奈说道:“陛下,曹操收服司隶,也算一件好事,毕竟他所做的,皆是以陛下命令为主。”
“再者曹军未停止下来,也可能是曹操部将私自所为,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曹操言语中虽然充满恭敬,可处于他的包围之下,刘协就不能安心,他要的,是将自由、命运牢牢掌握自己手中。
数次的傀儡生活,已经让他受够,他可不想再体验一次。
最信任的两位大臣,都无计可施,赞同妥协曹操,让刘协来到洛阳,首次感受到了无力。
刘协道:“好吧,寡人明日在朝会上,重新许曹操便利,就让他占了这司隶诸郡。”
听闻刘协无奈的声音,做为臣子的二人,也是一脸羞愧。
见二人脸色难看,刘协深知以后还要多靠他们,不能眼看他们丧了锐气,赶紧出言安抚。
刘协道:“两位爱卿也无需丧气,曹操收复司隶,也是对寡人有好处的,面对曹操一人,总比面对数十股力量好,可以省去不少心神。”
董,杨二人为官多年,都是老谋深算之辈,自然知道刘协之意。
“陛下放心,臣等经的起大风大浪。”
“对,陛下,臣等从长安一路走来,就是死里逃生,怎会被这小小困难击倒。”
见两人恢复过来,刘协转移话题道:“算着时日,前往幽州的使者,也应该回来了,难道出了什么问题?”
刘协此话,让两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曹操之前,提议收回召李惠义之女为后的建议。
难道曹操也有此事有关,这让两人心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