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在这威望最高的赵云都默认了他们的意见,那么这个计划就定下来了。

    朱达等人在原地休整两天,因怕徐庶到来,和袁军缓过神来布置,请求赵云开拔出发。

    赵云略作思考,也是一口应下,当日就率大军出发,朱达等人整和俘虏,也在两天后,浩浩荡荡的开拔出发。

    虽说是私自所为,但他们还是提前派人将消息传给了徐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不表示不提前通知。

    …………

    ……

    徐州前往青州的官道上,此时连绵数十里的大军,正缓缓向前推进,中军二袁的车驾,正一前一后缓缓前进。

    车驾内二袁心中此时同步一个猜测,那就是,可能大军现在已到东莱境内,想想即将到来胜利,心中产生莫名快感。

    “哒哒哒……”就在这时,一阵稀疏的马蹄声由远至近传来,打乱两人的美好遐想。

    “报!韩浩(纪灵)有重要军事求见。”

    嗯?

    难道东莱拿下了,两人怎么现在回来了,不会是被击败了吧,不可能,肯定不可能,曹操二十余万大军压境,李惠义不调青州兵马布防就不错了。

    肯定是取胜回来邀功,顺带请求援军的,二袁一时心头飘过万种可能,先后掀开车架窗帘。

    见韩浩、纪灵两人一脸风尘仆仆,脸上挂着疲劳,袁绍不由安慰说道:“两位将军辛苦了,有何军情,速速报来。”

    见袁绍一副上位者模样,直接宽慰韩浩、纪灵二人,后方袁术一脸不悦,但此时正在行军之中,也不好发作,只能下了马车前往。

    纪灵、韩浩一脸惭愧,断断续续的将战事一一道来,前面二袁听的还算满意,可随着神机营、骑兵师出现,脸上喜意当场全无。

    特别是袁术,当听到阎象战死,脸色一下变的苍白,虽然阎象老是谏言,尽说一些不中听的,但他为袁术做的贡献,袁术心中清清楚楚。

    要不是阎象,袁术或许早在孙策大军进攻寿春时,就已覆灭,这突然听闻死讯,就好比有人在心口刺了刀。

    不过现在也不是悲伤时刻,赵云率骑兵师出现在这里,那么就有可能,李惠义正面战场将放着徐州。

    那么翼州所做的一切,有可能就是一场阴谋,那么现在徐州兵马尽出,若在野外交战,胜率可能不到一半。

    毕竟自己麾下兵马实力如何,袁绍心中还是非常清楚,但袁术曾未和李军交战过,又面临阎象战死,心中早被怒火掩盖。

    不待袁绍发话,袁术咬牙切齿说道:“好一个赵云匹夫,不管他如何英勇,我必要将他斩杀,用他脑袋祭奠阎象的在天之灵。”

    看着被怒火埋没的袁术,袁绍开口劝道:“赵云一来,局势可能不在我们这边,应应早早防备。”

    袁术不以为然说道:“赵云所率的骑兵师,不过万余人,至于步卒,纪灵、韩浩已经说了,应该十不存一。”

    “若是连这万余骑兵都灭不了,那还拿什么给李惠义决战,难道就靠城池坚守等死,或是摇尾请降?”

    被袁术一番说辞,袁绍心中也产生战意,既然赵云那么猖狂,刚好借此次十余万兵马,一举将他包围剿灭,让李惠义先损一员战将,使其军心不稳。

    袁绍思考一会说道:“好吧,不过要调一下行军布置,将前头部队转为后方去。”

    本来袁绍的安排,是将那些徐州老爷兵放置最前,让他们时刻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免得到时上了战场,会找不到东南西北。

    这赵云突然率骑兵师到来,他不得不改变一下行军路线,要知道在野外被骑兵一冲,乱了阵形,到时聚不齐兵马,那等待的只有屠杀。

    在袁绍的命令下,袁军暂停行军,开始调整队形,因为大军人数过多,一时半会调整不了,不得不原地安营扎寨。

    而袁绍也刚好趁这个时机,召集各方将领,紧急商议军情。

    各军主将得知袁绍召令,也是将手中之事交给副将,赶紧前往帅帐。

    帅帐内,袁绍见人已来的差不多,也不在等那些拖拖拉拉之辈,直接开口将局势变化简单明了的说一遍。

    不过其中利害,袁绍可不会点的那么明白,毕竟吓到这些将领,对军心可不太稳。

    (本章完)


………………………………

第592章十面埋伏

    袁绍叙述完毕,未尾镇定自若,略带一丝怒火说道:“赵云近万骑兵,趁我军不备,偷袭得手,本州牧决定要将他围灭,诸位可有建议。”

    赵云之名,在座的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毕竟他们都是徐州人氏,以前也是世家之人,只关注那些诸侯,对于其麾下的人,或许只知道那几个闻名天下的寥寥几人。

    但袁绍那些旧部,心中可是非常清楚,对于刚刚那番光面堂皇的说辞,可是自动过虑,心中不由回忆起当初右北平情景,忍不住心中一颤。

    当初可是有颜良这等战将,都被赵云杀的如入无人之境,那么现在更没有人能挡住他了。

    不过此时正在帅帐中,他们也不好表现的不过,脸上恐慌一闪就被掩盖在内心里。

    一旁沮授开口说道:“既然州牧大人想要剿灭赵云,那么就无需在开拔动身了,以逸待劳,赵云必会率军杀来。”

    沮授不愧是一流谋士,从片面之词中,已猜出赵云有可能发起的行动,不为别的,就因为此次青州都是新人,他们都有立功心切想法,赵云为人有不善于言词,必会听从他们意见。

    而赵云到来,他们若是贸然进军,必会被他出其不意攻击,到时败率肯定要比据营死守高上许多。

    而且就地死守,他们也有时间安排,布置一些抵御骑兵的陷阱,也可以设计埋伏赵云所部。

    在沮授话音落下,袁绍接话说道:“原地驻守,先生此话是何意思,能否详细道来?”

    一旁袁术不冷不热说道:“还能有什么,不就害怕赵云之勇,害怕李惠义之谋,都是一群胆小怕事之人,和那二吕一样。”

    对于二吕投降之说,袁绍是不相信的,毕竟这些人都是跟随他起起落落过来的老人,再者也没有亲信所见,袁绍并没有动二吕家人。

    听闻袁术之言,沮授并未动怒,仿佛像没听见一般,自顾说道:“大军不动,授的意思是埋伏赵云。”

    “在此地设下十面埋伏,保证让赵云有来无回,到时灭了赵云所部,青州军军心必会动荡,我军再以雷霆之势出动,可减少许多伤亡,此为上上之计,何乐而不为。”

    袁术不屑说道:“十面埋伏,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你说说具体,别只在说空话。”

    袁术看似不屑,但说出这话,代表心中已经有些认同,虽然他很想为阎象报仇,但也要考虑实情。

    沮授微笑回答道:“这个好办,从军中挑出一半精锐,由十位干将统领,埋伏赵云后退之路。”

    “另外留守大寨的军队,在赵云没到来之前,布置陷马等等一切克制骑兵用具,赵云就算再怎么勇猛,也拿不下大寨,到时必会自行退去。”

    沮授的安排非常合理,将徐州等老爷兵留下挖掘陷阱还是可以的,毕竟有那么多人,就算磨洋功,一人一会也就干完了。

    袁绍眯眼思考着计策,沮授说的有理有据,赵云若是中计,那么即减少伤亡,也可达到歼灭目的。

    袁绍脸上缓缓浮出笑意,开口说道:“好,沮先生此计秒啊,就这样定下,公路可有意见?”

    袁术摇摇头,不冷不热说道:“本初都同意了,在下有什么意见,那就先看看吧,希望最好能擒住赵云,否则浪费这么多时间,就可惜了。”

    袁术虽然心中也是赞同,但毕竟这不是自己麾下的人出的建议,他不可能会有好脸色,因为性格决定一切。

    见二袁同意,沮授开口说道:“既然都同意授的提议,那么要尽早实施,为了避免外出埋伏大军出现缺粮困境,授建议,应给大军配备十天干粮。”

    十天干粮,肯定会是有多的,沮授推测,赵云最多七天就会中计,注意,是中计。

    赵云若是来的话,沮授推算三天,以骑兵来去如风的惯性,三天还是多的。

    沮授将一切可能的破绽都一一想到,并出言提醒了,可谓说尽心尽力,就是为了剿灭赵云。

    而做为主将的赵云,也是在出发后狂奔一天一夜,才停下休息了一晚,随后开始放缓速度,并派出数十波探子,打探前边情况,避免中了埋伏。

    赵云如此行军,就是为了不耽误行军,也可避免中伏,这是他率军常年积累下的经验。

    随着探兵来报,距离袁军已不到五十里处,赵云挥停大军,择一隐秘之处安营扎寨,派出探兵打听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攻击。

    袁军大寨外的数百米处,一人全身伪装,正小心翼翼的向前爬行,他的身后近千米处,数十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

    直到距离袁军大寨两百米处,那人停止爬行,开始观察里面袁军一举一动,一直等待到天黑,那人才缓缓向后倒爬离去。

    汇合身后的人马,那些人快速离去,赶回向赵云禀报。

    从探兵口中,赵云得知袁军防守并不严整,好像一副闲时,不是战备时刻。

    这一点,让赵云非常好奇,不管袁绍是不是得知纪灵等人已经溃败,这个反常举动,就透着诡异。

    赵云思考一会问道:“袁军有多少兵马,一天造多少饭?”

    做为探兵,清点灶锅是必备的,探兵想也不想说道:“回将军,应该不下一万,并且营帐数量,也对的上。”

    “嗯?”既然袁军人数没变,那么袁绍是什么意思,既不进军,也不后退,就在当道立寨,难道是等徐庶来决战。

    有这个可能,以逸待劳,徐庶新到,必落下风,赵云开口问道:“袁军可有整备工事?”

    探兵回答道:“有,不过速度不快,好像他们并不着急,并且袁军大多懒懒散散的,好像久未操练的新兵。”

    赵云眉毛微皱,猜测不出袁绍打的算盘,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挥手让兵士继续探查。

    准备先观察几天,看看袁军是否有什么别的举动,要知道,赵云这骑兵师,已和大军拉开距离。

    (本章完)


………………………………

第593章骑射

    万一中了埋伏,那么就是孤立无援,到时骑兵若是被围困,一旦马匹没了饲料,冲击数次没有突围,那么就是待宰的畜生。

    骑兵若没了战马,那么战力也会下降几个级别,最主要一点,赵云若是惨败,会给整个战局带来动荡,不得不让他三思而行。

    一连三天,探兵每日回来禀报的都是相同,赵云一开始的戒备心渐渐消失,心中已经确认,袁绍肯定是想与徐庶在这里决战。

    那么袁绍肯定也会防备自己这支骑兵存在,但是目前自己到来的消息有没有泄露,是一个关键。

    若在一个合适机会,突然冲击袁军大寨,不说一举击溃拿下,但杀几个来回,使袁军损失惨重,应该是轻而易举的。

    赵云心中下定决心,召来部将等人,准备安排行动,值得一提,此次李曙率领了一半神机营,跟随赵云到来。

    本来李曙要来,众人都是反对的,可李曙直接来了一句,骑兵师的战力强,还是目前青龙军团的强?

    对于这个,不用去想,也知那个强弱,李曙不就想上前线,这些人心里非常清楚,也不愿太过惹怒她,只好半推半就同意了。

    得到赵云将令,骑兵师各将官迅速来的帅帐,准备听候调令,赵云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子时后发起奇袭,务必重创袁军。

    实在不行,烧毁袁军粮草也是可行,总之一点,天亮前一点要撤,不能给袁军留下包围机会。

    骑兵靠的就是机动性,若是拿来攻营,那么只要时间一久,战力会开始缓缓下滑,失去了冲击锐气。

    对于赵云的安排,李曙没有意见,不过她提议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骑兵师中骑术精湛之辈,携带神机营一起冲杀,将声势造的浩大一些。

    赵云思考片刻,就已同意,并挑选出兵士,让他们与神机营配合一下,免得上了战场,出现乌龙状况。

    子时一到,赵云全军尽出,为了避免袁军提前洞查,特意将马蹄包裹了布匹,尽量将动静弄的小一些。

    可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大地的震动声,还是让袁军一些将领反应过,并紧急召集兵士进入防御位置。

    可这些老爷兵,有些大半夜被吵醒,一脸的不快,因为还没有看见敌军,以为他们是大题小做,他们想象的战场是想说书上面一般的,两军摆开阵势杀的有来有回。

    可虽然不快,军中纪侓如山,这些人也不敢不从,只能混乱的穿着衣服,拿起兵器出帐,口中嘀嘀咕咕的骂咧着。

    这些老爷兵动作缓慢,等他们刚进入防御位置,还未来得及适应环境,就见前方铺天盖地的骑兵冲来。

    夜色下,他们看不清敌军骑兵有多少人,只知道火光能照到处,都是骑兵,让这些没有上过正规战场的老爷兵,吓的脸色苍白,一时不知道如何去做。

    好在这些徐州世家子弟,从小接受过教育,对于一般安排,还是有些见解,赶紧大呼小叫,命令兵士举起兵器待命。

    “快快快!你们想死,老子可不想死,放敌人骑兵进来,不用他们动手,老子先杀了你们,快啊!……”

    在将令口吐芬芳的指挥下,这些老爷兵赶紧举起兵器,瑟瑟发抖的紧盯前方,准备随时而动,或逃或攻。

    可赵云骑兵师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围绕袁军大营虚张声势一番,看看袁军动静。

    赵云此举,是想看袁军是否真的有这么多人,还有是否早有准备,是否有安排陷阱等等一切。

    赵云绕营一圈,见袁军大多仓促应战,并且每个帐篷几乎亮着火光,也有人员不断走动,心知袁军没有想到自己到来,于是发起了攻击。

    可赵云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兵马不是做样子,他们虽然早有听闻有敌军来袭,可一连三天未见人影,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互或许沮授早就猜到这个情况,才会出这个计策,并且将这反应灵活用上,可谓将一切能用的都用上了。

    在得到赵云将令,骑兵师开始发起进攻,猛冲袁军寨门,可是刚一突破寨门,前头攻击大军就接二连三倒地。

    身后来不及勒马的兵士,也跟随栽倒,而天下袁军的弓箭手已形成一片箭雨压制,让骑兵止步原处,冲击之势瞬间全无。

    一时之间,骑兵师损失惨重,前进不得,只有后退,前头指挥的将官,不待赵云令下,立刻率军后撤,免得造成大批伤亡。

    见首次冲锋失利,赵云心中不满,脸色不善的将领军之人召来,准备问责。

    可领军之人也是有苦难说,赶紧向赵云说明情况,将袁军大寨口布满陷马坑之事说出。

    赵云听后,心里当场犯了嘀咕,袁军防御的工事并不严密,为什么会布那么多防御骑兵的陷马坑,难道是早猜到自己会来。

    那也不对,袁军见自己到来,那慌乱的神情,不是可以伪装出来的,那么到底是怎么会事。

    赵云一脸懵圈,半信半疑的看了领军之人,决定自己率军冲击一次,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可想而知,赵云冲击一次,也是无功而返,见袁军已有充足准备,赵云只能无奈撤军。

    不过雁走拔毛,赵云损失这么多兵马,没占到一点便宜,可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

    赵云命人在袁军大寨外发起骑射,近万骑兵的弓箭,像箭雨一样落着袁军大寨。

    并且赵云用的是火箭,而且还伴随着零零散散的神机营特殊羽箭,一时之间,袁军像炸开锅来。

    无数帐篷被点燃,袁军也是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跑躲避,不管将领如何约束,就是难有效果。

    赵云也是用兵老道之辈,并没有着急撤走,而是射完一阵,继续绕寨几圈,见袁军欲救火,就赶紧再发起一轮,尽量让袁军损失造成最大。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小时,赵云才率军离去,活下来的袁军,惊魂未定的坐着地上。

    (本章完)


………………………………

第594章埋伏埋伏

    此次存活下来,这些老爷兵也算老兵了,对于战场的残酷,已有一些了解,心中对于吃粮参军,有了一个正确了解,那是拿命去吃的。

    但是现在后悔也没有用,袁军将领见赵云率部离去,赶紧指挥兵士救火,尽量减少损失。

    袁军这边忙着救火,赵云则在率军离去的路上,思考着袁军的诡异举动,想不明白袁绍的用意在哪?

    突然赵云心中一颤,暗道一声糟糕,赶紧挥停大军,散出兵马开路,既然袁军一切准备都指向骑兵。

    那么有可能,这一切准备,都是为自己,为这近万骑军设的一个陷阱。

    赵云反应过来,可为时已经有些晚了,散出的骑兵,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人急匆匆奔回禀报。

    “报!我军前方五里处,有袁军旗帜隐秘摆动,应该设有伏兵。”

    “嗯。”赵云心中疑团一下解开,脸上并没有多少慌乱,反而充满自信,普天之下,能拦住他去路的,也就燕云十八骑。

    赵云冷静问道:“敌军有多少人马,可是清楚?”

    探兵摇头说道:“回将军,距离太远,袁军有是隐秘,人数无法得知。”

    “好,继续探。”赵云挥退探兵,召来神机营营长,询问道:“特殊羽箭还有多少?”

    营长不假思索回答道:“不多了,携带最多每人还有十支。”

    赵云点点头说道:“前方有伏兵,本将欲让你们出其不意,先行发起攻击,一鼓作气冲过去,你们可有把握?”

    营长回答道:“应该没有问题,出其不意,袁军必不会防备,肯定能将他们击溃。”

    得到回复,赵云命他们做好准备,开始加速冲向埋伏之地。

    一场猎人与猎物的游戏开始拉开序幕,至于谁是猎物,谁是猎人,在没有落幕前,谁也说不准。

    埋伏最前的袁军,是老熟人陶升,自从他救了刘夫人,在袁绍处就水涨船高,一直往上爬,职位升了在升。

    随着袁绍麾下能用的人渐渐损失,他现在袁绍处,也是数一数二的军中人物,此次埋伏赵云,他可是自告奋勇,打头第一个请战。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报当年在黑山之仇,让赵云不得好死,让张宁守活寡,才能满足他病态的快感。

    就在陶升遐想连连时,突然一探兵飞奔跑来,打断他的美好幻想。“报!将军,赵云所部距离我军已不到五里。”

    “好!”陶升大喜喊道:“传令过去,让大军进入战备,敌军骑师到来,就乱箭齐射,直管瞄住敌将。”

    “是!”探兵抱拳转账身快速离去,将命令传到各士官耳中。

    陶升接到的命令,是尽量射杀敌军,并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射杀敌方大军,也可造成敌军巨大损失。

    陶升在下完命令,也是立刻来到一视角开阔处,准备欣赏敌军落荒而逃的模样。

    陶升等待没过多久,就听见马蹄声飞快传来,心中当即大喜,看下方骑兵冲势不减,肯定是没有预防。

    沮授安排的设伏点,都是居高临下,并且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必经之路。

    此时陶升的埋伏点,是一个缓坡,骑兵不好发起进攻地点,就是避免赵云反冲伏军。

    言归正传,陶升所部眼看骑兵师进入埋伏点,心中紧张有是喜悦,那想突然下方骑兵师向他们埋伏处,率先射出漫天箭雨。

    并且这些箭雨,落在人群中,还会爆炸开来,一时来不及防备,陶升所部损失惨重。

    本来是想埋伏他人的,那想被别人打了一个反手,准备数日的东西,一点都没用上,赵云就已率所部冲过了埋伏点。

    陶升反应过来,看着赵云扬长而去,一时脸色气的铁青,在看看自己部下,大多倒地嚎嚎惨叫。

    喉咙当场感觉一甜,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昏迷倒地,吓的亲兵赶紧将他扶起救治。

    这边陶升被反差气的吐血,赵云也进入了第二埋伏点,此次赵云探兵并未查到。

    一时措不及防,骑兵师丢下数百具尸体,但在赵云的带头冲锋下,还是突出重围。

    连续被埋伏两次,赵云心中已经清楚,此次袁绍用意,就是要吞下自己这支骑兵。

    那么后续有多少埋伏,就难说清了,要是每次都损失数百,就算最后冲出,也是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在被埋伏受损,赵云在冲出第二个包围圈,就挥停大军,做短暂的休息,顺便召集各军将领,传达自己意思。

    情况紧急,各将令得到召见,立刻来到赵云处,一群人席地而坐,听候命令。

    见人到齐,赵云也不啰嗦,直接开口说道:“我军已受两次埋伏,后续指不定还会有。”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