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将愿前往。”

    徐庶定眼一看,见是颜良、甘宁,当即微笑说道:“好,既然两位都愿意率兵,那么就由你们统领本部,速速启程出发。”

    “是。”

    “是。”

    两人拱手行礼,互看一眼,纷纷转身离去,召集兵马出发。

    待两人离去,徐庶开口说道:“袁绍大军势大,甘、颜两位将军只能救急一时,我军还需尽快出发。”

    “这样,运输淄重的部队,辛苦一下,连夜出发,至于其余人等,抓紧时间休息,三更就拔营出发,明日之前,必需和朱达所部汇合。”

    “是。”

    “是。”

    ……

    徐庶一顿安排,就让众将各自离去准备,自己也开始埋头伏于地图上,开始寻思计策。

    徐庶率领青州大军到来,此时袁军还不得知,趁着夜色不停一路追赶赵云所部,不给他们丝毫喘息之机。

    赵云逃无可逃,只能不断停下交战,以此来拖缓袁军前进速度。

    可袁军也不是傻瓜,一来二去,自然弄明白赵云的想法,于是趁即将天亮之时,赵云再次停下交战。

    突然全军加大力度,死死困住赵云,准备等待袁军后续部队到来,一鼓作气将赵云所部骑兵师彻底打残,免得不断袭扰。

    赵云明知袁军用意,可骑兵连夜奔战,早就筋疲力尽,停下交战也是无奈之举。

    此时被袁军不管损失缠住,自然难已突围,赵云几次率领兵马欲冲出包围圈,可大军都被截下。

    大军被留在里面,赵云一个人杀出,也没有意义,于是三番五次,拔马杀回。

    就这样,骑兵冲势越来越弱,赵云也是急的团团转,不得已,只能发出求救信号,已求借用朱达兵马,撕开一个口子,救自己本部骑兵杀出。

    可那想袁军早有准备,在朱达部队加入战场,袁军存有的预备队,也是立刻投入。

    本想借用朱达所部突围,那想都陷在包围圈,这下好了,情况更加不堪。

    赵云左冲右杀,率领骑兵师与朱达所部汇合,并下令朱达协助防御,让骑兵休息恢复体力,在带头冲出包围。

    袁军见骑兵不在冲击,反而躲在步卒后下马休息,也是立刻将这消息往上禀报。

    沮授得知这一个消息,立即劝说袁绍改变策略,在包围圈外,建造据马等物,准备将赵云彻底困死里面。

    沮授显然是知道赵云,所以在外建起防御体系,那么赵云到时想要冲出,难度必上几个程度。

    袁军损失也可以减少许多,要知道,大军被困上个三五天,自然断水断粮,到时想要冲出,恐怕比现在还小。

    赵云见袁军只围不攻,并隐隐约约见袁军在外建造工事,心中已明白用意。

    赵云找到朱达,准备商议对策,可朱达首次面临这种绝境,心神早已乱了,脑袋已是一片空白,那还能想出什么办法。

    赵云见此,也不多说,鼓舞朱达一番,让他恢复一丝信心,就让他前去安慰兵士,免得大军心生恐慌。

    朱达离去,赵云一人苦思,此时若是急匆匆率领兵马冲杀,突围的几率,非常低下。

    但让袁军成功建好防御物,那么想要冲出,必是难上青天,为今之计,只有在袁军即将建成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鼓作气冲出,那时候,袁军必是最松懈的时候。

    赵云思考出对策,也不着急一时,开始巡视兵士,并难得的麾下等交谈,一副不将外围袁军放着眼里模样。

    见赵云如此,恐慌不安的李军,心中也慢慢安抚,开始充满可以杀出的信心。

    就在即将到达响午之时,突然袁军后方一阵骚乱,喊杀随即响起。

    正在休息恢复体力的赵云得知这个消息,敏锐的察觉得,肯定是有援军到来,当即召集全部兵马,准备往接应方向杀去。

    赵云猜的没错,颜良、甘宁两人率军轻装急行,连夜赶到,刚好碰见外围留守的李曙等人。

    得知赵云被困,来不及休息,就投入战场,准备先救出赵云,再另做打算。

    颜良、甘宁突然到来,袁军措不及防,一时阵角大乱,轻易就被撕开缺口。

    正在帅帐休息的袁绍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命人请来沮授商议,如何应对。

    辛苦大半夜的沮授,在局势稳定下来,才前去休息,此时刚刚睡的正香,被人吵醒,双眼布满血丝。

    不过得知袁绍紧急召见,还是赶紧披衣前去,路上询问来人,得知李军援军到来,心中当即一颤。

    好不容易将赵云困死,若是被救出,那么下次可能在也没这个机会了,不过时不待人,沮授也无法回天。

    袁绍着急等待,见沮授到来,赶紧开口说道:“先生,李军援兵来了,其中领军一将,还是颜良。”

    “颜良?”沮授心中一惊,开口说道:“真的是颜将军,他怎么会来这里?”

    袁绍脸色阴暗说道:“是啊,当初本州牧如此看重他,可没有想到,他会帮李惠义,真是没一个能信的。”

    见袁绍如此言语,沮授开口说道:“是不是颜良,暂时还不清楚,主公莫如此着急。”

    “若真是颜良,这是否坏事,还很难说的清楚,以主公对他以往的恩惠,到也可劝降一番。”

    “嗯?”沮授如此一说,袁绍心中暗恨减少,开始陷入沉思,要真像沮授那么说,还真说不清楚。

    不过颜良能出现在这里,肯定是得李惠义器重,想要是服他,还真有一些困难。

    见交谈之话偏移主题,沮授开口说道:“主公,目前是否颜良不是主要,主要是不能让赵云跑了。”

    “哦,对。”袁绍回神说道:“先生,那以你之法,现在该如何去做,才能将这赵云困死,?”

    (本章完)


………………………………

第606章决战(7)

    沮授回答道:“以授猜测,此次来援之兵必不多,主公应当速下令,让兵士一分为二,在援兵之间摆出一道防线,不让他们汇合一起。”

    “长久交战下去,李军必会颓势,到时我军有占据主动,不过授担忧,李军即来援兵,那么徐庶会不会也快到了?”

    沮授担忧不是没有可能,既然援军能赶到,那么徐庶大军肯定不远了,否则不会来的如此迅速。

    袁绍点点说道:“先生说不无道理,绍将探兵散出一些,时时打探,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沮授赞同说道:“如此甚好,主公快下令吧,免得赵云冲出。”

    两人快速商议一番,袁绍命亲卫传达命令,应对颜、甘二将,和即将到来的徐庶。

    袁绍将令一传达到,袁军反应也是快速,赶紧在两者之间,用盾牌兵组成一道铁墙。

    因赵云带头冲杀,所以看的比他人更清楚一些,见袁兵如此变化,当即不在向前冲,反而率军向后方冲去。

    袁军根本没有想到,赵云会大胆的反向冲锋,一时被杀的混乱不堪,让赵云率部直冲。

    待袁军反应过来,已为时晚矣,赵云从另外一个方向突围出去。

    没有赵云所部这只诱饵,那么袁军想拖垮李军的计划,也只能宣布落空。

    见赵云突围出来,颜、甘二将,也赶紧率兵撤出战场,免得被袁军缠住。

    李军一退,袁军也自然退去,双方苦战一晚,都已没有精力,只能各自收兵休息。

    赵云汇合大部,得知徐庶即将到来,当即在距离袁军大寨五十里处安营扎寨。

    营寨一建好,赵云命令除巡逻兵士外,其余者尽快休息,恢复体力,生怕袁绍会在发起攻击。

    安排好训练等事议,赵云聚集诸将,商议军机。

    此战可以说,是骑兵师受损最大,这也是正常,骑兵一般都是奇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若是正面而战,那么效果要大大减少,而最差的,就像赵云此次一样,又有掩护大军,又要拖延敌军进攻速度。

    兵士损失三分之一,赵云脸色极差,不过看向支援的二将,还是露出一丝笑容。

    “此次多谢甘、颜两位将军,要不是你们及时赶来,可就危险了。”

    颜良对于赵云本事,可是非常清楚的,此时客气说道:“赵将军说哪里话,天下就没有困住你的地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达等新人听闻此话,脸上露出惭愧,要不是他们,着急冒进,可能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情况。

    赵云双眼微扫朱达等人,开口说道:“颜将军夸奖了,云愧不敢当,待徐大人,自会请罪,目前还要预防袁军来袭,诸位可有良策?”

    在徐庶大军没有到来时,他们是没有能力与袁军交战,那站住脚跟,就已不错。

    颜、甘二将率军长途跋涉赶来,就投入战场,此时也算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多少战力可言。

    那么想要防备袁军,必要让他们不敢进攻,而袁军不敢进攻,除非是徐庶大军到来。

    在赵云话音落下,众人都陷入沉思,李勇突然想起一事,开口打破沉默说道:“勇不才,想到一策,就是不知能行否?”

    李勇经历上次之败,说话已开始懂的保留,不敢在信心满满,生怕在被人看破,造成无法挽回损失。

    赵云答话道:“说来听听,若是不可取,我等再思考对策。”

    见赵云发话,李勇谦虚开口说道:“勇刚思考对策时,突然想起在将军院,恩师贾大人说过的一顿往事。”

    “想当初董卓进驻洛阳,麾下只有数千兵马,根本无法震慑洛阳的百官,李儒曾献一计,让这数千兵马多次换装进入,达到迷惑作用。”

    李勇一说,众人都明白是何意思,当即开始思考此计是否难成,假装徐庶到来,只要袁军中计,那么肯定能平安度过。

    李曙心中一动,开口说道:“此法可成,若在军中多置营帐旗帜,袁军必会中计。”

    “嗯。”赵云点头说道:“不错,可行几率挺高,云也赞同。”

    在赵云发话下,众人接二连三的赞同,此计划就这样定下,众人也开始忙活。

    数个时辰后,李军开始扩充大寨,并陆陆续续有兵马进驻,和无数淄重运来,一时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潜伏在李军大寨外的袁军探子,见这一情景,吓的赶紧离去,飞奔跑回禀报。

    袁绍得知这个消息,再次将沮授请来,商议如何应对。

    沮授一到,得知徐庶已来,脸露一副半信半疑模样,先是援军赶到,在是徐庶到来,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沮授思考一番,开口问道:“主公,探兵有无说清徐庶来了多少兵马?”

    袁绍回答道:“有,至少不下五万,还有许多运送淄重的民夫。”

    “嗯。”沮授皱起眉毛说道:“主公,徐庶是否到来,率兵一探就知。”

    袁绍说道:“可大军连战疲劳,万一徐庶真的到来,恐没一战之力。”

    沮授说道:“放心,徐庶就算真的到来,长途跋涉行军,也需休整,肯定不会大规模与我军交战。”

    “但若有人前来叫寨,肯定会兵相迎,毕竟首次交手,就避而不战,肯定会损士气。”

    沮授说的没错,所以只要派兵前去,没有出来迎战,那么肯定这番大的举动,是为了掩人耳目。

    在沮授谏言下,袁绍立刻派人领军前去叫阵,并与沮授留守帐内,等候试探的消息传来。

    此时已是傍晚,袁绍等待不到数个时辰,就有了消息传回,而且是不好的消息。

    原来派去袁将刚一叫阵,李军大寨就有人出来应战,袁将一问来人姓名,见是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无名之辈,心中当即产生小瞧不起,将袁绍的交代,都抛之脑后,准备将来人斩杀立功。

    可他不知道,这无名之辈甘宁,是没有机会展显,这不,刚好借了这袁将性命,一举震惊袁绍。

    (本章完)


………………………………

第607章决战(8)

    甘宁一回合斩杀袁将,并乘胜追击近十里,直到快靠近袁军大寨,方才收兵回营。

    这边一个赵云已是头疼无比,如今有来一个猛将,袁绍听闻这个消息,一时心中不安。

    沮授脸色也是难看,不过他担忧的是,徐庶真的来了,不然敌将不会如此猖狂,斩将还敢肆无忌惮的追杀。

    袁绍经过短暂慌神,开口问道:“先生,现在徐庶率领大军到来,该如何应对?”

    沮授思考一会说道:“明日主公点起兵马,授临阵观察一番,看那徐庶有何本事?”

    沮授说出此话,证明自己也没有想好对策,毕竟在战场上,瞎子过河可不行,万一中计,就会导致连锁反应,最后兵败收场。

    既然从沮授口中也得不到回复,袁绍也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双方大军在袁绍中计下,迎来了这些日子难得的平静,总算可以歇一口气,不在整日面对厮杀。

    平静时间总是过的飞快,半夜之时,李军大寨终于迎来了运输淄重的民兵,而徐庶也在数个时辰后到来。

    徐庶一来,赵云等人紧绷的心,一下放松,再也不用担心袁军攻寨。

    徐庶一到,就立刻升帐议事,诸将得到通知,也是立刻前往,不到半刻,帅帐已挤满了人。

    人员到齐入座,徐庶开口说道:“此战,袁军比尔等势大,兵败不可避免,庶就不给于怪罪,不过今后再犯,一侓按军法从事。”

    新人在战场上成长,必会遇见失败,徐庶也不想过多打击他们,怕他们自信受损,将来行军畏手畏脚。

    不过口头警告一下,还是需要的,否则这些人根本不会记住,那么将来肯定还会再次失败。

    见徐庶不于怪罪,朱达等人立刻起身跪拜言谢,并保证再有下次,不用徐庶动手,自己了解。

    徐庶安慰几句,让他们各自归位,接着开口说道:“目前战局,赵云将军已向庶说明。”

    “庶猜明日袁军必会全军出动,来试探我军,可我军新到,已是强弩之末,庶决定暂不接战,诸位可有意义?”

    徐庶发话,众人自然没有意义,因为青州方面,只有徐庶资格最老,其余要么新人,要么降将,那会多言反对。

    见无人出言,徐庶说道:“不过明日袁军前来叫寨,庶想派一人出寨向迎,不知何人愿往?”

    颜良动作最快,不待众人反应过来,立即离座跪拜道:“未将不才,愿明日领军迎敌,若败,军法从事。”

    “嗯?”徐庶双眼微转,明日出战,袁绍必会亲临,面对以前旧主,颜良能有面目相见吗?

    见徐庶犹豫不决,颜良磕首说道:“良自投大将军以来,未立寸功,可身居军中要职,此次特来青州,就是为了报答大将军,还请徐大人肯准。”

    见颜良真情流露,徐庶开口说道:“好,颜将军快起,明日你出战便是,若袁军强攻,只需退回防守就行。”

    “这……”听闻徐庶不让交战,颜良一时脸色难看,这说来说去,徐庶还是不相信自己。

    见颜良没有搭话,徐庶知道他多想了,于是开口说道:“颜将军,避而不战,是庶本就打算好的,还请别多想。”

    “是,未将遵令。”徐庶都如此说了,颜良只能应下回归原位,不过心中还是存在疙瘩。

    待颜良回归原位,徐庶开口说道:“本将准备诱敌,所以前几战,必要落败除于下风,尔等可有愿意参战的?”

    本来徐庶还不想这么早说出来的,可怕颜良等降将心中存在忧虑,故提早说明。

    早在升帐时,徐庶就交代了亲卫,所以不怕有人偷听,至于这帐内诸将,迟早都是要得知的。

    若真有叛心,那么早说晚说,都是一样结果,大不了就是计谋落空,再想一策就是。

    对于此战,徐庶可谓自信满满,唯一的区别,就是能否早点结束,能将兵马抽出,支援翼州战场。

    一听徐庶要诈败,帐内诸将都不愿意应话,毕竟他们都需要战功来证明自己。

    若是败迹太多,这可是对将来天下太平,封赏功劳有极大的影响。

    见无人答话,徐庶微笑开口说道:“既然无人应话,那庶只有亲点了。”

    “三日后,除甘宁、赵云、颜良三人外,其余人等,一侓要与袁军阵前斗将,并只败不许胜,诸位可有意义?”

    徐庶话一说完,帐内诸将脸上,都是一片苦瓜脸,有苦难说。

    不过徐庶也不解释,见无人应话,就让他们各自离去,但留下了颜、甘、赵三将。

    待其余人离去,徐庶开口说道:“将你们留下,是另安排,不过此事不可让另外的人得知。”

    三人互看一眼,心中不明所以,但还是赶紧抱拳称是。

    得到三人回复,徐庶开始将计划一一道来,不过每交代一将,就让他们先行离去。

    在三人完全走后,徐庶闭眼思考片刻,脸上露出笑容,只要此计一成,那么袁军将再无反抗能力,拿下徐州,将提快一倍。

    次日,如徐庶所料,袁绍亲点大军,前来叫阵,颜良早得交代,在得知消息,立刻整军出迎。

    袁绍立于大阵前,见李军大寨冲出一将,赶紧定眼望去,这一看不要紧,当场气的脸色通红。

    让颜良出来与袁绍交战,徐庶这不是打袁绍脸吗,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啊!气煞我也!”袁绍青筋暴露,咬牙切齿对沮授说道:“先生,可有办法将颜良这一叛将斩杀,解我心头之恨?”

    见袁绍气的失了分寸,沮授开口说道:“主公莫气,徐庶此举,可能就是要我军乱了心神。”

    就在沮授话音落下,一骑飞奔而来。“报!敌方大将颜良,请主公出马搭话。”

    对于颜、丑二将之名,这些袁军都有耳闻,因为直到现在,袁军中还时常谈论起他们。

    听闻颜良要与自己搭话,袁绍想也不想,就拍马冲出,他倒要看看,这叛将还能说出什么。

    (本章完)


………………………………

第608章决战(9)

    见袁绍冲出,沮授赶紧招呼战将上前跟随,免得袁绍有危险,到时军中动荡。

    袁绍拍马来到两军交界处,距离颜良数十米停下,大声喝斥道:“颜良,你还有脸来见我,难道就不要脸面吗?”

    颜良脸上毫无表情,一把将手中兵器交给副手,夹马上前,来到袁绍跟前。

    见颜良拍马靠近,跟随袁绍身旁的战将一时握紧手中兵器,生怕他突然发难。

    颜良距袁绍十米停下,抱拳行礼道:“良见过袁州牧,今日唤州牧前来,一是想报答当年恩惠,二是为保州牧性命。”

    听闻此话,袁绍冷冷一笑说道:“颜良,你可真是忠义,也就李惠义,才敢用你这样背信弃义之人。”

    面对袁绍的冷嘲热讽,颜良并不在意,继续说道:“袁州牧,颜某为人如何,你最清楚,若不想听颜某来意,大不了立刻离去。”

    听闻颜良如此言语,袁绍怒火缓了下来,思考片刻挥手说道:“尔等退去,本州牧与他单独聊上几句。”

    “这……”

    ……

    袁绍欲屏退左右,这些跟随的将领,一时脸露为难,不敢离去,生怕到时袁绍出现什么意外,无法交代。

    见身旁等人没有反应,袁绍怒道:“本州牧的话,你们听不懂吗,没看见颜良未携带兵器。”

    见袁绍发火,跟随的将领赶紧拔马离去,免得在被训斥。

    见袁绍屏退左右,颜良脸上出现一丝变化,开始变的有些温和,开口说道:“袁州牧,当初颜某被俘时,并未投降,而是州牧退隐徐州,方才投了大将军。”

    “此次颜某得知大将军欲向徐州动兵,特意请求前来,就是想保住州牧一命,报答往日之恩。”

    袁绍不悦说道:“难道本州牧在你眼中,就如此不堪一击,而那李惠义,就那么厉害?”

    对于这个答案,颜良心中非常清楚,因为他在双方军中都有待过,不过他无法说出。

    颜良皱了皱眉说道:“州牧大人若是不信,就当颜某说的是废话,不过到时危及,或是局势不利,可派人通知颜某,颜某已和大将军约定好,可保州牧一生荣华富贵。”

    “哦?”袁绍微微一笑说道:“看来你还真是忠心,转投他人,还不忘记用以往情感,来劝旧主投降,真是古今少有。”

    颜良一片好意,可袁绍此时那会听的进去,毕竟真正的战局,眼下才刚刚开始。

    这个局面,颜良早有想过,此次只不过是向袁绍传达这个意思,至于袁绍会不会听,那就是他自己选择。

    颜良在该说的都说完后,就拔马离去,领军退回寨内。

    见颜良退去,袁绍脸上嘲讽之意尽失,满怀心事的拔马回往军中。

    虽然颜良说的那些话,袁绍不喜欢听,但他心中清楚,颜良说的,肯定是求李惠义得来的,也必用什么去打动了李惠义。

    否则李惠义不会同意,要知道,不管那方诸侯落败,结局都是八九不离十,那就是一死。

    不然他的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