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不主动进攻,长期防御下去,那么西凉军肯定也要退去,如此一来,这一消耗就相当白费。

    “嗯。”曹操点头说道:“文若说的有理,但也要寻出破解之法,否则一战而败,恐兵士会生胆寒之心,不利战局。”

    荀彧思考一会说道:“丞相担忧不无道理,可细想淳于琼的言语,好像那利器,也有法可破。”

    荀彧此话一出,众人皆是抬头好奇望来,想知道是什么办法。

    曹操也是迫不及待说道:“文若速速说来。”

    见众人猴急,荀彧也不卖关子,开口说道:“回丞相,淳于琼说起那战,曾提起李军事先进入如护城河一般的沟渠,那么这沟渠,肯定能防御这秘密武器的杀伤力。”

    荀彧一点,曹操等人脑中当即回忆,发现确实有这么一事,不过淳于琼只是一笔带过,要不是仔细聆听,根本不会想到。

    曹操若有所思,缓缓开口说道:“文若说的,还真有可能,否则李军不会如此去做。”

    “可目前不知那沟渠,是如何挖掘的,万一里面另有玄机,而我军不知,岂不是也会造成损失。”

    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从片面之词,就猜出徐庶挖掘的战壕沟,里面可能存在别的。

    确实战壕沟里面有防空小洞,神武炮落下,一般是在战壕外,就算是在战壕内,防空小洞预先准备的木板,也可以隔离大部分铁片。在线电子书

    这一现代的战争工事,曹操等人就算猜出,也不可能知道具体,因为那些逃回的袁军,没有进入内部,根本不可能得知。

    至于那些侥幸进入的,也不可能回的去,因为他们都被俘虏了,也被重点关注,可能数年都无法离开李惠义治下。

    听闻曹操之言,荀彧眉毛微皱,开口说道:“丞相,与其在这空谈,还不如等待开战,到时自然而然就会得知。”

    荀彧此话说的不错,不面对永远不会知道结果,战场上寻找,虽然会有损失,但只要有预防,肯定不会像袁绍一样,一战而败。

    “嗯。”曹操点头说道:“好吧,反正西凉军还有不到十天路程,到时让他们一试便知。”

    听闻此话,荀攸站起说道:“丞相,既然袁绍请援,而西凉军即将到来,何不分一部西凉军给他。”

    “嗯?”曹操本不想借兵给袁绍,因为他知道,荆州和扬州,肯定会出兵帮忙,他若在插上一脚,反而会显的更乱。

    此时荀攸说起这话,让曹操不由好奇,不明白以荀攸之智,会提出这种建议。

    曹操不解问道:“文若这是何意,徐州如今已成是非之地,搞不好派兵去了,反而会坏了事。”

    荀攸微笑说道:“丞相,袁绍既然派人前来,若不出兵,名义上恐说不过去。”

    “再者徐州方面缺少机动,观战事局势,徐庶必要围城攻打,若调西凉军前去,想必可以起到奇效。”

    二刘、孙策,麾下骑兵都是稀缺,所以荀攸的谏言,不无道理,可以想象,一方正在攻城,突然城中杀出数千骑兵,那会是什么样子。

    曹操思考一会,感觉有些道理,于是微微点头说道:“那派何人大军前去,比较合适?”

    荀攸心中早有人选,在曹操问出,立即回答道:“羌族的人马,此次羌族数万人而来,难道还能任由他们回去?”

    荀攸自从出使西凉回来,就有想过留下这数万羌族兵马,若实在留不住人,留下战马也是可以。

    而徐州,就是最好地方,到时不管袁绍是成功守住,还是被攻破,只要战事一停,肯定会乱成一团。

    要知道一句俗话,请神容易送神难,曹操不想派兵前去,就是在静观时局,准备关键时刻,以最少代价,占据最多利益。

    此时荀攸的谏言,让他眼前一亮,这数万羌族去了徐州,那么等于他安下一颗棋子。

    至于这些羌族的死活,曹操可不管那么多,大不了到时补偿一点钱粮,随便找个借口掩饰过去。

    曹操思考一会,露出微笑说道:“好,此法不错,如此一来,袁绍还会心存感激,本相也不损失什么。”

    见曹操同意,荀攸献上几句赞美之言,退回原位落座,等待他人发起谏言。

    曹操和麾下等人商议许久,在原有的方针下,略作一丝变动完善,方才让各自离去准备。

    十余日后,西凉大军终于到来,曹操率文武百官亲自迎接,并陪韩遂马超等人一起前往军营,巡视准备好的营寨。

    《穿越之争战三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穿越之争战三国请大家收藏:()穿越之争战三国。


………………………………

第617章决战(18)

    夜晚到来,曹府大摆宴席,犒赏西凉军诸将,席间曹操提议让羌族前往徐州。

    羌族领军之人,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因为这一路上,曹操好吃好喝供着,让羌族这些兵马,已产生舍不得离开想法。

    要知道,羌族之地,是非常苦寒的,眼下正是寒冬,天气更是恶劣,要是留在部落,那有这么好的待遇,肯定是在寒风下瑟瑟发抖。

    羌族同意,那么一切步入曹操预想的轨道,宴后次日,曹操率西凉一众人上朝,让刘协封赏一番,就让他们启程赶往前线。

    而在各路兵马还未集结到达徐州时,徐庶已率军杀到,但他好像并不着急,默默的在琅邪城下安营扎寨,也没声响。

    本来着急的袁绍,见徐庶如此模样,一时心中更加惶恐,不知徐庶有想搞什么动作。

    大胆光明的攻城,袁军虽说落在下风,可守上一些日子,等待各路兵马到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徐庶毫无动静,这可就不好说,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袁绍赶紧与沮授紧急商议。

    可徐庶毫无动作,两人有能猜出什么,只能凭看空想象罢了。

    袁绍临时住处厢房,两人正在埋头苦思,因为徐庶已两天没有动静了,肯定是所阴谋。

    压抑的气氛持续许久,沮授开口说道:“主公,徐庶围而不攻,或许是骄傲自满,反正各路兵马,不日就将到来。”

    沮授说出此话,证明他真的想不出徐庶,只能等待他发起攻击,再从中看破。

    两人已商量许久,虽然没有想到什么,不过精神消耗还是极大的,见沮授如此,袁绍也不勉强,正欲让他离去休息时,突然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

    “哒哒哒……”

    听闻脚步声,正欲起身的沮授,重新坐回位置,等待来人。

    一人进入厢房内,跪拜说道:“报,徐庶派人在城下喊话,明日必破城池,让我军早早……”

    “早什么,快说,支支吾吾,小心军法从事。”见来人说话拖拖拉拉,袁绍也是恼火喝斥。

    听闻喝斥,来人赶紧说道:“徐庶让我军早开城门,免得白白牺牲性命。”

    “嗯?”袁绍脸上一冷,缓缓说道:“徐庶真是欺人太甚,我袁绍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不会让他轻易夺了城池。”

    “传令下去,大军开始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所有要求打开城门的,需见到州牧本人,其余一概不准,若有人违背,守城兵士直接斩杀。”

    “是。”来人见袁绍气愤,赶紧行了一礼离去。

    袁绍如此做法,就是避免徐庶里应外合的可能,若是强攻,他倒是不怎么惧怕。

    见来人离去,沮授开口说道:“主公,徐庶放下话来,想必是已准备好了,不过目前我军,对他的攻城计划,一无所获。”

    “授担忧,徐庶会用那秘密武器,来攻大城,到时我军该如何抵挡?”

    听闻沮授此话,袁绍的怒容一下僵住,缓缓转变成担忧,这个可能,他不是没有想过。

    沮授也曾说过,沟渠或许能掩护那武器,但这城上,总不能挖吧。

    琅邪城并不高大,以那武器之利,应该是可以轻而易举,投到城内。

    袁绍思考一会说道:“先生,可否将兵马据守城外,来应对那神秘武器。”

    神武炮,袁绍两人目前还未完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但从那战来看,可以得出射程并不远。

    袁绍的这个建议,也是有些道理,但他忘了一点,派出城的兵马,能站住脚吗?

    答案是否定的,徐庶肯定会派兵清除外围,袁军出城,不过是送货上门。

    沮授摇头说道:“不可,我军兵力本少,出城了,必会被徐庶歼灭,只能据城死守。”

    沮授一否决,袁绍心中知道,琅邪一大半的可能,是要失守的。

    就在袁绍脸色难看时,沮授开口说道:“主公,或许可将兵马调离,我军惧怕那秘密武器,可李军也不是仙人,他们肯定也是惧怕。”

    “待那秘密武器停止,我军在进入城楼防守,如此一来,那秘密武器作用将大减。”

    沮授这个提议,让袁绍心中一动,当场大喜同意,这个办法虽说兵士会增加疲劳,但伤亡肯定会减少许多。

    袁绍两人怕的,就是那神秘武器,如今商议出办法,信心不由大涨,对于明天的守城之战,不在抱着悲观态度。

    有了办法,沮授告辞离去,准备好好休息一番,应对明日大战。

    次日一早,徐庶大军一早开动,开始四面围城,准备攻打。

    袁绍得知消息,亲自前往城楼督战,以身鼓舞士气。

    袁绍到来之时,发现一处奇怪之事,那就是东西南三门,李军只围不攻,北门确是大军缓缓推进。

    只古围城都是三缺一打法,,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成功几率,除非是攻城方兵力过少,需要孤投一注。

    可徐庶明显没有这种情况,那么就是他有这个自信,可以强破一门,拿下城池。

    袁绍来北门,见李军推着投石车推进,心中当即明白,这秘密武器,就是投石车发射。

    而投石车,不过就是三百到五百的射程,比弓箭手要远上一些,也就是说他们只有挨打的份,毫无还手之力,好在有了应对之法。

    李军各部到达指定位置,就开始擂起战鼓,神武炮大军开始装弹点燃发射。

    见天空飞来的神武炮,袁绍赶紧率领大军下城楼躲避,可这些留守大军,都是二三流的部队,反应根本没有那么快。

    在袁绍令下,还是有些没来得及撤走,那么应接他们的,就是剧烈的爆炸声。

    “嘭!”

    “嘭!”

    ……

    北方城楼,一时硝烟四起,巨响此起彼伏,要不是袁绍让大军退走,恐怕此时损失惨重。

    见城楼上并没有出现想象的情况,指挥神武炮的团长张辽,赶紧停下攻击,亲自前去将这消息禀报徐庶。

    张辽曾在徐庶麾下当职,不过后来神机营组建,李惠义就将他召回,由他统领神机营,而此次重回青州,也算故地重游。

    (本章完)


………………………………

第618章决战(19)

    张辽飞马来到观战的徐庶身旁,抱拳说道:“徐大人,这城楼好像无袁军驻守,若是按之前炮轰后在攻城,恐怕效果不尽人意。”

    “未将认为,不如在炮击之时,就让攻城大军发起攻城,待他们即将上到城楼,再停止炮击。”

    徐庶本来的打算,是非常常规的,就是炮击后,待袁军混乱之时,一举拿下城池。

    这个也是后代小岛国最喜欢用的战术,而徐庶,也是在李惠义口中得知的,没想到袁绍能提早预防。

    “好,张将军前去准备,庶这就下令”徐庶若做考虑,当即同意了张辽建议,命令炮击之时,攻城大军就开始进发。

    徐庶赞同,张辽立刻离去,开始指挥神武炮,继续炮击城楼。

    而此时袁绍听闻炮击停止,以为是李军开始攻城,立即率军赶赴城楼,那想还未上城,炮击有开始了。

    巨响一起,袁军不待命令,就停下脚步,不敢前进半步,袁绍也是一脸后怕,暗骂徐庶狡诈。

    袁绍重新领军远离城楼,不过此次聪明了一些,留下观哨人员,让他在炮击停止之时,就立刻上城观看,免得让李军攻上城楼。

    留下的观哨人员虽然不愿,可将令难违,只能在心抱怨,待在城楼下等候。

    可观哨人员不知,李军此时正在悄悄向城墙推进。

    在炮火的掩盖下,李军的攻城部队毫无阻拦,就来到了城楼底下,云梯冲车等物,也是陆续到达,就等炮击停下。

    张辽见状,立刻停止了炮击,要知道,这些弹药,可是和他的命根子一样重要,那舍得过多浪费。

    张辽这边一停,攻城大军迅速架起云梯,趁着袁军未反应过来,快速向上攀爬。

    而冲车也是立刻开始早击城门,门后的袁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在冲车的剧烈撞击下,才慌慌张张抵住城门。

    城门一有动静,留下的观哨人员不用去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飞奔前去禀报。

    距离城门数百米处,袁绍听闻炮击停止,也是着急等待,此时见观哨人员飞奔前来,不用他说,也知道情况,赶紧率军冲向城楼。

    可等袁绍率军赶到,李军已有不少人上了城楼,双方当即混战一起。

    袁军这些留守的大军,对上李军,那根本不够看,只是不到半个时辰,北门局势倒向了李军。

    正在指挥的袁绍见状,心知大势已去,赶紧领着兵马,退回府库重地,袁绍早就和沮授商议过败退方案,所以并不慌乱。

    府库外,沮授见袁绍领军到来,脸上当场露出震惊,要说李军实力,沮授是非常佩服。

    可也没有达到只是攻城短短数个时辰,就拿下了一门的实力。

    沮授迎上脸色难看的袁绍,开口说道:“主公,李军进城了吗?”

    见沮授不信,袁绍无奈的点点头说道:“是的,先生,快准备突围吧,晚了可能出不去了。”

    见袁绍亲口承认,沮授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赶紧指挥兵马,带着早就清点好的物品,向东门杀出。

    东门外的李军,面对袁绍突围,并没有死死纠缠,而是厮杀一阵,就任由他们离去了。

    袁绍一突围,城内承余的袁军见大局已定,也是不在抵抗,放下兵器投降。

    一战而定,徐庶率领兵马进城,开始放榜安民,接管琅邪。

    而琅邪的百姓,见李军规规矩矩,不会无缘无故扰民,也是开始陆续走出家门,打听情况。

    刚刚的巨响,这城中百姓可是听的清清楚楚,以为是天神震怒,吓的大气都不敢喘。

    如今事情过去,人性的好奇自然占据心中,开始想弄明白什么回事。

    可是李军军规严厉,这些人根本打探不到什么消息,不过一些机灵之辈,开始凭空想象,吹嘘李军都是神兵下凡,刚刚巨响就是用仙术夺起城门。

    而人对未知之事,有人给出的答案,总是抱着一丝相信,一时各个版本的传说开始在城中流传。

    并由琅邪为发起点,开始蔓延到各地,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言归正传,徐庶拿下琅邪,照顿好城中治安,就开始摆下庆功酒,与军同乐。

    此次攻城,比徐庶想象的还要简单,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这一切自然要归神机营功劳。

    太守府大堂,徐庶高举手中之杯,对着张辽说道:“张将军,庶敬你一杯,此破城首攻,非你莫属,庶会在功劳薄上记下,待拿下徐州,交于主公一并论功行赏。”

    张辽回道:“徐大人客气了,这杯还是未将敬你,神机营之利,全是主公所创,未将只不过统领而已,并不敢居功。”

    两人一饮而尽,徐庶接着说道:“此战能以如此小的伤亡,拿下琅邪,全靠诸位,希望接下来,还如今日一般,来,共饮一杯。”

    此战李军只损失不到一千人,可谓开了攻城损失最少的先例,要知道,古代攻城,都是以人命去填。

    因为守军占据城池,可以轻松杀伤攻击大军,所以双方伤亡比例,往往都是几倍,能拉平的话,都是非常少见。

    而这一战,李军竟然还没有袁军损失的过,若传了出去,恐怕各路诸侯都会吓的一跳。

    徐庶如此高兴,也正是如此,他相信此战过后,他徐庶将正式得到各诸侯重视。

    人活一生,不管怎么样的人,都会有一个追求,而徐庶的追求,就是名留青史。

    徐庶与诸将喝的酩酊大醉,方才作罢,各自回去休息。

    徐庶进城,一改常态开始庆功,完全一副被胜利冲昏头脑模样,这让一些人起了大胆想法。

    徐州世家,自从扶持袁绍得了便宜,早就不将官员放着眼里,如今徐庶占了城池,袁绍许诺他们的,也将作废。

    这让有些人不甘心,要知道,这已经吞进肚子里的东西,怎么能吐出交给别人。

    为了保住本有利益,这些世家也开始聚集一起商议,准备联和一起,共同对付徐庶。

    (本章完)


………………………………

第619章决战(20)

    这让有些人不甘心,要知道,这已经吞进肚子里的东西,怎么能吐出交给别人。

    为了保住本有利益,这些世家开始暗地聚集一起商议,准备联和一起对付徐庶。

    琅邪世家周家,就是其中的领头羊,周家产业在琅邪相当多,各个行业都有。

    以前琅邪官员见了周家人,都要陪个笑脸打声招呼,生怕得罪了周家人,引来报复。

    既然周家势力如此之大,那么自然会做下许多欺压百姓之事,而徐庶放榜上,有一条,就是清理恶霸,还百姓一个公道,可随时喊冤。

    徐庶如此行事,等于变相逼迫那些不良世家造反,可能是对他们有所动作。

    与其等徐庶动手,还不如拼命一搏,强夺先机,成功了,就连袁绍那,他们也能起直腰杆,和他平起平坐。

    周犹是周家现今家主,也是一个贪得无厌之人,并且赌徒心理极重,正是这种双刃性格,周家在他手中,飞快壮大,不过一不小心,可能就是成也周犹败也周犹。

    周家密室内,凡是在琅邪有头有脸的人都在其中,每个人脸上表情不一,不过看样子,和周犹同一阵容的占据上风。但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也是不少。

    周犹环扫那些持反对的人一眼,开口说道:“李惠义对世家态度如何?想必你们都有耳闻,徐庶若是下手,恐怕我等都得遭殃。”

    “若是你们不愿参加,那就留着这里,等待事情过去,各自回家,至于我等成功与否,也与诸位无关。”

    周犹意思,不想参加的,必须留下,免得他们前去故告状。

    周犹如此做法,这些可是为难,只要留下,成功还好说,性命无忧,失败了,就算没有参加,也少不了一个隐瞒之罪。

    那么这些世家,只有一个选择,入伙周犹,反正不管成败,他们都上了这个贼船。

    不过也有少数人,选择不参加,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的成功率,非常低下。

    世家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和当权者对抗,除非他们富可敌国,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否则面对他们的,就是血淋淋屠刀。

    吴家是琅邪新起之秀,近几年在琅邪也是不断壮大,可吴家人比较低调,所以没有人几人注意。

    此时吴家家主吴凡站起说道:“周家主,徐庶能一天拿下琅邪,击溃袁绍,想必兵力惊人,所以在下认为,最好不要去招惹他。”

    “想必徐庶新入琅邪,也不会过多为难我等,最大也是略施惩罚,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

    周犹听闻此话,不悦说道:“吴家不愿参加,也不要涨他志气,灭自己威风。”

    “徐庶拿下琅邪,此时正大肆庆功,根本没有防备,我等出其不意,还不是轻易拿下。”

    见周犹心意已决,吴凡也不再劝说,反正他是不会同意的,吴家行事也不欺压百姓,徐庶就算清理,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反之摊上这祸事,那可能吴家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局面,会毁于一旦。

    见再无人反对,周犹领着跟随着,离去开始谋划夺权之事。

    周犹有如此自信,因为他有一侄子周倘,在袁绍麾下担任校尉之职,此次袁绍退走。

    周倘没有跟随离去,而是领着麾下兵马,和一众袁军溃兵,躲在了周家,所以这些兵力,才让周犹有一搏的信心,否则光靠世家那些护卫,那有什么战力。

    周犹领着一众人,来到大堂,与周倘商议大事,周倘根本没有什么大才,能在袁军担任校尉,全靠族内力量。

    可周倘不怎么认为,他一直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担任一校尉都是屈才,而此次徐庶攻城,让他自认为,这是上天给他计会,让他可以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

    见周犹如商议时的约定,领着世家的人到来,周倘脸上露出笑容,赶紧迎上。

    二周走到一起,开始窃窃私语,周倘脸上笑容缓缓消失,明显是不满意这个结果。

    待众人各自落座,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