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
“什么?”
周瑜孙策两人听闻这个消息,一时震惊不已,忍不住发出惊呼。
震惊过后,孙策开口道:“速去传令,让大军全速前进,务必救出韩当所部。”
探兵得令,赶紧飞奔离去,欲将命令传达各军将领手中。
“且慢!”在探兵离开十来米处,周瑜大声唤停,着急向周瑜劝谏道:“伯符,不可贸然进兵,既然徐庶有埋伏,那也肯定有防备我军。”
“到时救援不成,反被包围,那就真的大事不秒了。”
听闻此话,乱了心神的孙策暂稳了下来,开口说道:“公瑾,那你快说,有什么办法稳妥救援韩当?”
周瑜说道:“既然徐庶早有安排,那么为了避免被伏,我军应分成数部,相隔数里急速前进。”
“如此一来,就算一部被伏,也可在后续大军赶到,杀出重围,不会造成全军被围的困境。”
情况危及,孙策也来不及多做思考,连忙采纳周瑜建议,让各军拉开距离,赶紧快速向前推进。
孙策这边一动,徐庶哪边没过多久,就已收到消息,因为计谋已成,所以诸将都各司其职,在外领军或战或防,留守徐庶身旁的,也就一些预备将领,应付突发情况。
韩当包围圈外的一处小型易守难攻峡谷内,徐庶大营就安在此处,此时不断有探骑来回奔跑。
(本章完)
………………………………
第637章救援
帅帐内,徐庶正闭双眼休息,这些日子来,为了能引周瑜孙策中计,他一直废寝忘食,一些计划细节改了有改。
光赵禁这撤退大军就来回三次,至于其余细节更多,徐庶事事亲为,生怕留下一个破绽,导致这些日子的心血白费。
此时终于完成大半,徐庶也可安心眯眼休息一会,可这大军频频调动,那有多少时间给他休息。
这不,徐庶刚起一丝微弱呼噜声,就有一探兵疾步闯入。“报!周瑜孙策将大军分批开动,正向包围圈杀去。”
早在脚步声入帐时,徐庶已睁开双眼,此时听闻这个消息,眉毛微皱陷入思考。
少许,徐庶开口说道:“知道了,去通知各军,让他们按原计划行事,一切不变。”
虽然周瑜孙策的举动与徐庶所预料的有些变化,但徐庶还是决定不变应对,因为这一切改变不了大局。
在离韩当不足十五里处,许高正率领万余大军,埋伏在道路两旁,双眼紧盯前方。
就在这时,陈武率领的大军缓缓出现在许高的眼前,让他心不由一紧,连呼吸都放缓了许多。
许高是和朱达一起被选拔出来,文武皆不是最好,但都相差无几,算的上半个全型。
像他这样的,要么将来成就不凡,要么就是默默无名,因为全能型的战将,古之少有。
或许正是这样,徐庶才将他留在身旁,不断指点吧,此次也是许高亲自要求,徐庶才让他担任埋伏,不过身后还有数波,也算给他一次实战机会吧。
要是许高在这埋伏失利,也没有多大关系,但他今后想要领军作战,可能就要在过一些漫长的日子。
言归正传,许高在陈武大军过半时,猛的站起举剑喊道:“将士们,敌军已进入埋伏,杀啊!”
听闻命令,早就埋伏手脚微酸的李军,如蝗虫过境一般,快速向陈武大军压去,想要吞噬他们。
突然响起的喊杀声,陈武也是立即勒停战马,举剑大声呐喊指挥。“不要乱,身后大军即刻到来,杀退他们!”
两方兵士心中都有所准备,所以并不慌乱,在各自将军的率领下,搅杀一起。
这边大战一起,身后的黄盖得知消息,立刻率军加快速度,准备支援陈武。
半个时辰后,黄盖率万余兵马加入,许高寡不敌众,只能保存兵力后撤。
黄盖陈武击溃埋伏李军,因心中担忧韩当所部,也不敢多做停留,在经过简单的休整,立刻率军继续前进。
可两人领军还未行到三里,突然有是一阵暴喝,无数兵马杀出,一时有混战一起。
两人身后的大军得知消息,又是紧急支援而上,如此周而复始,待达到韩当包围圈外,孙策等人已合兵一处,并且疲劳不堪。
包围圈外,孙策见里面毫无声响,虽然心中担忧,但还是命大军停留休息,准备恢复体力,随便召来部下,谋划如何撕开一口子,救出韩当。
火堆旁,孙策扫了一眼围绕的诸将,开口说道:“一路皆被埋伏走来,看样子徐庶早有准备,这一切都是圈套。”
“为今之计,策以为只有早救出韩当退回,方为上上策,所以休息过后,各部拼命猛冲包围线,哪里撕开一角,全部大军涌入,救出韩当,立刻率军撤走,诸位可有意义。”
孙策此法,以快速猛来破徐庶计策,想的还是挺周到,因为只要够快,李军或许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眼下也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就连周瑜,经短暂思考,就赞同了这个提议。
一致达成,孙策也不浪费时间,安排诸将攻击方位次序,就让他们散去,一刻钟后发起攻击。
待诸将离去无人时,周瑜开口说道:“伯符,城可能已经失守了,救回韩当,下步是退回扬州,还是如何?”
下邳城失守,孙策心中也早有预料,毕竟一千兵马守城,只不过是抱个侥幸而已。
孙策无奈,因为兵马留多了,他们这些救援大军,就会有危险,不过以眼下时局,孙策也不在意了,毕竟一城易得,一将难求。
此时听闻周瑜提起,孙策不由叹气道:“还能如何,退回扬州吧,可能日后只有将百越整顿完毕,才有机会进入中原了。”
见孙策如此言语,周瑜一时也沉默不语,此战,可谓将孙策以往锐气尽磨,只是不知,这是好是坏。
两人相隔无语而对,没过多久,进攻的号角声吹响,两人纷纷转望而去,不由担忧。
要知道,他们追击一路,体力已经消耗大半,虽说经短暂休息,可那只是喘口气而已,身上的疲劳是无法消除的。
而李军设伏多时,算的上以逸待劳,本就在厮杀方面不占优势,如此一来,更是落入下风。
可韩当必须救援,所以孙策明知会损失惨重,还是毅然决然的发起进攻,因为只要多耽误一刻,韩当就多一分危险。
孙军在诸将的带领下,不管伤亡冲击包围圈,一时李军压力巨大,可还能勉强守住。
时间一久,李军适应了孙军的攻击方式,开始发起小规模的反击,孙军伤亡快速递增。
消息传到孙策耳中,让他再也难安心等待,不管周瑜的劝谏,亲自率领亲卫加入战斗。
在孙策亲自率军加入下,孙军士气开始有所回升,每个人都抱着死战不退的想法。
因为孙策在他们眼里,就是胜利的旗帜,只要他一加入,肯定能取胜,这就是信仰。
见孙策加入,一旁等待多时的赵云,也赶紧率领骑兵师加入,并且不顾他人,直取孙策而去。
赵云飞马持枪,一路毫无阻停,就杀到孙策跟前,大喝道:“孙策,你已中计,还不早降,难道要这些兵士跟着你送死?”
听闻声音,孙策不用去看,也知是何人,当即长枪一挥,拍马向赵云冲去。
“赵云休的猖狂,你我一战还未结束,今日就借此分一个胜负。”
(本章完)
………………………………
第638章全面占据徐州
见孙策不退反冲,赵云也是脸色一冷,当即拍马迎战而上。
孙策此次一出手就是杀招,长枪先是直刺赵云脑门,见赵云挥枪欲挡,半路改刺胸口。
如此凶残的招式,让赵云脸色更加阴暗,在长枪刺来时,人往后仰躲过一招,银枪顺势滑向孙策腹部。
见银枪刺来,孙策背一弓,微微拔转战马,手中长枪改刺为打,向赵云身上留下。
长枪打来,赵云不得不收枪回防,一枪荡开打来长枪,两人错马短暂分开。
从刚刚的交手中,赵云知道,孙策武艺有提升了,恐怕再过一顿时间,自己将拿他不下。
不过眼下来说,赵云还是有信心,可以击败他,因为刚刚的交锋,孙策招式带有一丝微弱偏差,可能是刚提升还不能收放自如的原因吧。
孙策此时内心也是震惊,本以为提升了,就可以击败赵云,可没想到,拿赵云还是一点办法。
两人短暂分神,在一瞬间后有收起思绪,继续拍马迎战一起,两个都是一流猛将,一时也难分胜负,还是将目光放着他处吧。
包围圈内,韩当在喊杀起,就知道孙策来救援自己了,可他并没有发起攻击,因为他兵马已所剩无几,一次失败,可能就再也无法冲出。
韩当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在率军一举杀出,与孙策大军汇合。
而这个合适机会,此时终于来了,据安排的探子回报,救援大军已完全和李军厮杀一起,防备他们的只剩少数。
韩当得知,也是果断,立刻召集全部兵马,由自己带头,向外冲杀。
机会只有一次,这些被围的孙军,已无后路,个个悍不畏死,跟随韩当往外冲击。
李军里外受攻,一时难以防御,让韩当率领百余人,成功与孙策大军汇合。
救出韩当残部,孙策赶紧率军撤退,生怕大军损失过多,李军见此,本想按计划追击,那想突然传来命令,让他们打扫战场,改变追击计划。
徐庶突然改变计划,是怕大军损失过多,因为从刚刚之战来看,孙军战力还是满强的,特别是在孙策的带领下。
本来是想一鼓作气,打残孙策,让他们不敢再有入侵的意想,可眼下只能如此了。
不过总的来说,徐庶对此还是颇为满意的,因为下邳城已被拿下,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此战大胜,徐庶率领兵马入驻下邳,放榜安民后,开始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已庆祝全面拿下徐州。
三天后,徐庶召集诸将,准备论功造册,送往右北平给李惠义,请求封赏。
对于这些在战场拿性命厮杀的的人来说,没有别的比这个更让人兴奋。
下邳太守府,徐庶一一点名,并道出每个人的功劳,确认没有出处,就一一登记在册。
未尾,徐庶看向众人说道:“此番还有一个人有功,可庶无权,只能由大将军亲自封赏,李参军,你看可行否?”
听闻徐庶询问自己,李曙那还不知什么意思,当即双眼微转开口说道:“徐大人,曙有无功劳,不必大将军亲赏,只愿留在大人身旁效力。”
徐庶本想以此,让李曙回去,可没想到这小机灵鬼,一下就猜出他的用意。
徐庶无奈微笑道:“少主,徐州已下,眼下已无战事,正百废待兴,到处都是荒凉,那有右北平好玩。”
李曙一脸真情流露,两眼泪汪汪说道:“徐大人,曙儿并不是贪玩,就是因为徐州正是用人之计,所以才想留在大人身旁,做些小事,分担一点忧愁。”
见李曙如此模样,徐庶知道,是不能将她哄回去了,只能转而求其次说道:“好吧,留下可以,不过出城或有事情,都要及时汇报,否则只能强行送你回去。”
李曙一听,脸上流露得成模样,赶紧说道:“大人放心,曙一定谨记。”
“嗯。”徐庶微微点头,转向袁绍说道:“袁太守此次招降有功,庶也会记录一笔,就是不知太守想何时起程?”
功不功劳,袁绍根本不在乎,因为他知道,只要李惠义在一天,那怕他居于何位,都翻不起浪花。
不过为了表示感谢,袁绍还是拱手说道:“徐大人客气了,反正徐州已是太平,不如明日就启程,你看如何?”
袁绍知道,自己留在徐州一天,徐庶就会担忧,李惠义也会防备,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早点离去,免得沾惹到不必要麻烦。
见袁绍如此回答,徐庶知道他的意思,于是安慰说道:“袁太守不必如此着急,准备几日,免得路上少东少西,有碍行程。”
袁绍微笑道:“徐大人好意,绍心领了,至于路上的日常用物,绍早就备好,就等出发了。”
见袁绍已下定决心,徐庶也不强留,毕竟袁绍早走一天,对他本人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徐庶可不想好心办了坏事。
徐庶微笑说道:“那好吧,庶明日亲率众人相送。”
见徐庶如此给面子,袁绍心中非常感激,按照常理,自己此时可是众人远离的对象。
“多谢徐大人。”千言万语只在一眼中,袁绍投去感激目光,坐着原位不在言语。
徐庶见此,开始着手安排麾下等人任务,将他们散往徐州各要道布防,按照李惠义意思,准备将徐州建成一个军事中转基地。
徐州是一战略要地,李惠义早有拿下意思,然后蓄力一举夺得天下,尽量提早结束这纷乱的局面。
右北平!
李惠义在徐州战事结束的后一天,就得知了消息,这无疑是他即将动身的最好消息。
为了庆祝徐州大胜,李惠义亲自在右北平摆下三天流水席,与同城百姓共庆。
李惠义此举,有两个意思,一是想借此安慰人心,二是借此壮大军胆气,毕竟就要和实力猛增的曹操开战,自然要借住一切有形无形的力量。
此次李惠义并没有神物炮相助,因为徐州战场已将弹药消耗殆尽,所以只能靠人和谋略取胜。
(本章完)
………………………………
第639章新开税收
制造神武炮弹,以现在的工业,恐怕一年的产量,也就不到万颗,还是加急赶工才能有。
而神武炮如果用了次数过多,诸侯肯定会想出应对之法,到时恐怕万颗也就一场战役的用量。
所以李惠义不打算将神武炮投入战场,而是另想了一个攻城秒法,这就是后话,到时自然会知。
流水宴最后一日,李惠义召集右北平所有官员,准备交代亲征之后的事议。
李府议事堂,李惠义居坐上位,缓缓开口说道:“诸位,曹操借西凉大军之势,已逼进我军前线,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能及时调度,掌控全局,本将决定明日起程,至于后方一些事情,交于华歆处理。”
贾诩去了西凉,李惠义只能将右北平大事,交于相对稳重的华歆,别人他也无法放心。
一侧华歆站起拱手道:“大将军请放心,歆一定尽力。”
“好,那就有劳了。”李惠义看向已是中年的甄鹜说道:“甄鹜,粮食方面可有什么问题,若有,现在提出,否则大战一开,不容有半点耽误。”
粮草是大军根本,李惠义非常重视,虽说甄鹜办事很少出错,但还是不放心问上一句。
甄鹜父亲已经去世,如今这家主已是他来担任,而这一支甄家分支,现已和主家旗鼓相当,这一切都是靠着李惠义发展起来。
对此,甄鹜可谓是死心塌地,只要李惠义下达的命令,他都尽一切可能完成。
听闻询问,甄鹜恭敬回答道:“大将军,粮食鹜已从各地购买,和一些商号收来的,坚持一年半载,应该不成问题。”
“嗯。”李惠义略为满意点头道:“好,不过还要继续收购,哪怕价格高上一些,因为此战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甄鹜脸上露出一丝为难,要知道这些粮食,他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收集而来。
眼下李惠义还嫌不够,欲在购买,那就有些为难他了,要知道,这乱世粮食可是精贵的很。
从他人治下购买,价格贵不说,还要经层层盘查,送礼打点,否则根本运不回来。
官家打点完毕,还要打点那些山贼流寇,否则被半路截走,更是一番辛苦毁于一旦。
而且最重要一点,他人治下购粮,一处不能购买太多,否则会让他们起疑,这也相当增加了难度和人力。
见甄鹜脸色略有难看,李惠义开口说道:“若是购粮遇见困难,可让沈氏商行帮忙一起,你们已经是旧识,这点小事,他应该会办。”
甄鹜开口说道:“大将军,鹜早就让沈三帮忙了,沈氏大半的粮食,已经支配出来,恐怕他也没有办法。”
“就算买到,也难一时运回,因为我等都是在益州、荆州等地购买,路途遥远,并且也不太平。”
除了李惠义治下百姓有余粮,曹操等地早就没有粮食出售了,为了赢得这场战争。
曹操将治下粮食列为军需品,一切人员购粮,只能购买规定分量,也就一家人吃上几天,完了再去购买。
如此一来,若有人大肆收购粮食,曹操麾下官员会立刻得知上报,至于在百姓手中购买,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再多的钱,没饭吃有什么用。
“哦?”李惠义听闻此话,一时愣住,思考片刻,转向华歆说道:“子鱼,你说征收土地税如何?”
“就是每亩土地一年上缴十升,按照目前的正常产量,亩产最少也是两石以上,取二十分之一,应该不成问题。”
(普及一下,汉朝一石为十斗,十斗为一升。)
李惠义此法,看起很少,可是有些人手中土地很多,若是能全部收上来,也是一笔惊人的数目。
李惠义虽然地盘越占越多,但其财政方面,还是没有多余,要不是每年从沈氏那提取一笔巨款,恐怕根本无法发起多番战役。
虽说李惠义曾不想收取百姓税收,可眼下他也无可奈何,毕竟总有一天,要开这个先河,那还不如自己亲自打破,免得后代背负骂名。
华歆听闻此话,略作思考说道:“此法倒是不错,如今大将军治下,百姓家家户户富饶,想必如此小税,应该不会造成压力。”
“只是这税收上来,恐怕也错过大将军急需的时段,不如收取提前一年的如何?”
年纪稍长一些,不愧想的比较周到,李惠义赞同道:“好,还是子鱼考虑的周全,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记得,此事对百姓只能用怀柔,若是那些世家,强硬一点也没有关系,一定要尽快实施下去。”
“另外以前百分之一的税收,一定要在征收土地税前取消,否则百姓心中必会出现担忧。”
华歆拱手道:“大将军放心,歆心中清楚,一定尽快让人去做,决不会耽误大事。”
“嗯。”李惠义点头看向已恢复常色的甄鹜,开口说道:“虽然粮食问题已经解决,不过收购粮食不能断。”
李惠义如此在意粮食,是因为他深知一个道理,不管你有多强大,抱负有多远大,没有一定的基础,那都是空话。
而在这乱世中,粮食就是基础,有粮就有人,城池什么自然也不在话下。
不用急需,甄鹜也就放心了,毕竟有钱,粮食就可慢慢购买运回。“大将军放心,鹜一直在各地派人收购。”
甄鹜自从投靠李惠义以来,一直掌管钱财粮食,所以为了避免短缺,他就将甄家所有商铺转改米行,以方便行事。
所以这粮食,甄鹜没有命令,也会每年收购,怕李惠义那天又开询问粮食。
“嗯。”安排好这些事,李惠义眼神一扫众人,开口说道:“诸位,本将离开后,希望尔等各司其职,千万别掉已轻心。”
“大将军请放心,我等一定谨记于心。”
李惠义话音落下,一众官员立即起身,纷纷称是,其实李惠义不用交代,他们也不敢玩忽职守和做违背本分之事。。
………………………………
第640章娟夫人变化
当初有一个官员,就因为收了亲戚半袋粟米,答应帮忙谋个差事,被李惠义发现,当场罢免了官职,永不录用。
还有一人,因晚到半个时辰,也被李惠义同样处于重罚。
李惠义这样做,就是为了传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他麾下不准出现半点贪官污吏,和那些不作为的人。
千里大坝毁于蚁穴,这虽说是小事,但长久下去,必会演变成难已控制的风气。
安排好这些事情,李惠义挥退众人,前往后院,准备与两位夫人和一众子嗣道别。
“子不教父子过……”
一进后院,朗朗的读书声传来,李惠义脸上当即露出笑容,开口大喊道:“建成、世民,父亲来了。”
听闻李惠义声音,两个手捧书本的孩童,立刻站起,向李惠义跑去。
“父亲,今天陪世民玩什么啊?”
“是啊,父亲,还是玩上次的捉迷藏好吗?”
看着两个儿子期待的眼神,李惠义开心说道:“今天不成,父亲要出去一些日子,现在要好好陪陪你们母亲,免得她们生气。”
略小的李世民嘟囔着嘴巴,不开心的说道:“父亲骗人,你说背好三字经,就会天天陪我们,现在我和哥哥都会了,有不守承诺。”
稍长的李建成,听闻李惠义的话,乖巧的站着一旁不语,不过脸上流露出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也不开心。
见两个儿子如此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