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咳咳,管亥你他喵往那里摸啊,还有你们,再晃不死也得让你晃。”

    太史慈、高顺听闻李惠义声音,脸上露出笑容,管亥尴尬的把手从李惠义下身挪开。

    “主公,这不是没检查出什么大伤吗,某怕你伤到一些隐私之处,那也能让人致命。”

    管亥挠挠头尴尬的解释着,李惠义休息一会,就强撑起来,看着三人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高顺回答说:“军师得知主公被沿途追杀,就令我等率陷阵营日夜兼程赶来,还好刚才碰见白马上的书生,才得知主公在此,否则真不敢想象。”

    李惠义听闻高顺提起郭嘉,连忙问道:“那书生现在那里?身体有无大碍?”

    高顺见李惠义如此紧张那书生,赶紧开口回答说:“那书生只是身体有点虚弱,暂无大碍,某已安排陷阵营好生照顾。”

    “哎,主公,怎么没有看见子龙?”

    李惠义见管亥提起赵云,才想起典韦、赵云二人还未冲杀出来,赶紧让人扶自己上马,往原路赶回。

    话说张飞、关羽二人见李惠义逃走,也不上前追赶,只是纠缠着典韦、赵云二人。

    关羽、张飞本想意思意思就放二人离去,可是一交手,就发现二人也是高手,当时激起心中斗志。

    关羽和典韦打斗十回合后,典韦就弃马转入步战,关羽见典韦弃马,以为典韦不敌自己,刚想收力让典韦离去。

    那想典韦转入步战,更是勇猛,手持双戟抓住关羽收力之际,频频发起猛攻,一时打的关羽方寸大乱。

    关羽手忙脚乱的抵挡二十回合,才慢慢的稳住战况,可是心中之火已经点起,那里想的那多,挥起手中大刀就向典韦砍去。

    关羽和典韦大战一百回合后,心中火气早已消除,暗暗惊奇典韦真是一猛士也。

    关羽用力一刀劈向典韦,典韦见状连忙持双戟挡住,关羽用尽全力往典韦身上压去。

    “敢问壮士何人?”

    典韦见关羽问话,奋力往外推向关羽说道:“陈留典韦,那你是何人?”

    关羽用力压回典韦身旁说道:“河东关云长,某兄弟二人与辽东候有些交往,等会助你等二人杀出重围。”

    典韦看着眼前关羽,见其不像撒谎,于是开口说道:“某多谢云长,”

    二人说完各自收力退后几步,然后边战边走,往张飞、赵云靠去,所过之路,胆敢上前兵士,纷纷倒地不起。

    “二弟,别打了,难道忘记平原之约了吗?”

    张飞闻声望去,见是关羽,于是赶紧向关羽靠去,心中暗自懊恼自己误事。

    赵云见张飞退走,想向前追去,典韦不知从何处夺来马匹,此时见赵云要追,赶紧拍马来到跟前窃窃私语一番。

    赵云听后,看着关羽、张飞点了点头,然后随着典韦向关羽、张飞冲去。

    四人别走别战,向李惠义离去方向靠去,沿途兵士根本不敢上前,因只要进入四人攻击范围之内,无不惨死一旁。

    王允见战场向远处挪去,披头散发的吼叫:“给老夫上啊!你们这么多人都是废物吗,几个人都留不住!”

    兵士听闻王允命令,只能无奈的尾随四人身后。

    王允见此,跟随战圈向前开去,只要落后者,就是一剑刺死,兵士见状,个个敢怒不敢言,只能加快脚步紧随战圈向前挪动。

    四人战至数里就见一人领军狂奔而来。

    四人听闻声音,纷纷望去,见是刘备,心中都是一惊。

    关羽、张飞见刘备回来,赶紧撤出战圈向刘备奔去。

    “大哥,为何受如此重伤?可是已经诛杀李惠义?”

    “是啊大哥!”

    刘备见关羽、张飞赶来询问,强忍身上疼痛说道:“大哥身上之伤,乃是贼人李惠义领兵所伤,此时李惠义应该已经追至身后。”

    刘备说完,就拍马赶往王允身旁,准备向其告知李惠义援兵已到。

    关羽、张飞听闻刘备之言,心中暗松一口气,拍马紧随刘备身后。

    “刘备!你说的可是实话!”

    刘备来到王允身旁叙说一番,见王允凶神恶煞的看着自己,于是赶紧说道:“备说的句句属实,王大人要是不信,等待片刻便知。”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阵阵马蹄声,王允抬头望去,见李惠义冲在前头,身后三将领几千骑兵正在杀来。

    “王大人快撤吧!我等已作战多时,兵士早已疲劳不堪,如若此时交战,只怕会损失惨重。”

    王允听闻刘备之言,心中也想退兵,可是怒气难消,只能拿刘备撒气。

    “你等兄弟三人真是废物,还号称皇室宗亲,连几个人贼人都擒杀不了,老夫看你兄弟三人,还是早些回家种地,免得让天下人取笑。”

    张飞听闻王允之言,那里受得如此侮辱,当场大吼,就要提矛刺死王允。

    刘备虽然生气,但是还有一些理智,所以强忍心中不满,咬牙拉住张飞。

    “二弟、三弟,随大哥领兵回往平原!”

    王允见张飞如此凶猛,心中还有一些害怕,此时见刘备拦住张飞,准备领军离去。

    “刘备,老夫早就看出你兄弟三人不是诚心相助,刚刚你兄弟二人还和李惠义手下眉来眼去,此事老夫一定如实禀告陛下,让你连平原令都难当!”

    刘备听闻身后王允之言,当时气愤不已,再加上身上伤势,只感觉眼前一黑,跌落马来。

    “大哥!”

    “大哥!”

    关羽、张飞见状,赶紧下马扶起,张飞本想回头斩杀王允,幸好关羽拉住,劝说刘备身体要紧,王允才逃过此劫。

    王允骂完刘备,心中之气已泄一些,此时见刘备兄弟三人已经走远,回头见李惠义就要杀来,只能无奈的领兵撤退。


………………………………

第121章 刘备鞭杀督邮

    李惠义见王允领兵退走,也不追赶,只是快马加鞭赶到典韦、赵云二人身旁,确认二人没事,心中大石才得已落下。

    “主公!”

    “主公!”

    李惠义确认众人没事后,在也忍不住疲劳,从马上摔了下来,众人见状赶紧扶起,发现李惠义只是睡着,心中了一口气。

    高顺见此,就令一兵士骑乘双马,加快赶往辽东报喜,自己则带着李惠义上马,然后领着众人赶往辽东。

    王允回到南皮后,就让淳于琼、纪灵等人赶回洛阳向袁隗报告,自己领着众亲信赶往豫州。

    袁隗在得知李惠义已经逃回,赶紧令散在幽州地界的袁家旁支撤出,然后安排死士前往辽东,秘密监视李惠义一举一动,发现异常随时传回,并令其寻找机会刺杀。

    刘备兄弟三人领着残兵败将,一路垂头丧气的回到平原,回到平原刘备就秘密请来大夫医治。

    刘备穿好衣装,看着眼前大夫客气问道:“怎么样,可有问题?”

    大夫见刘备询问,支支吾吾的说:“刘大人,这……这、这外伤好治,可是内伤难医,小人学医不精,怕是难已治好。”

    刘备脸一沉下来,阴暗的说道:“把话说清楚,到底怎么会事?”

    大夫见刘备脸色不好,吓的满头大汗,一时不知该如何去说。

    刘备见大夫吓的不起,于是露出笑容说道:“大夫尽快说,备早已做好心里准备。”

    大夫见刘备露出笑脸,赶紧擦了擦脸上汗说道:“刘大人受伤之处,虽然做过一些处理,可惜并未静休,所以外表并未异常,其实内部已经感染,只怕、只怕……”

    刘备见大夫停顿,赶紧厉声问道:“只怕什么,快点说!”

    大夫被刘备一吓,脱口而出说:“只怕以后在无子嗣。”

    刘备脸上并无悲喜,但是双手紧紧握拳,青筋爆露,一旁大夫见此,吓的浑身颤抖。

    “刘、刘大人,小人虽然不能医治,但是可以开药调理,如果刘大人坚持用药,还是有希望康复的。”

    刘备听闻大夫之言,心知乃是安慰自己,但是还是松开拳头客气说道:“那就有劳大夫了,等会开完药方,找府上管家领些银两。”

    大夫此时只想快点离开,听闻刘备的话,赶紧写下药方,就提起工具向外走去,也不要刘备的赏赐。

    刘备见大夫走后,抽出一旁的宝剑,到处胡乱挥舞,已发泄心中怒气。

    “李惠义,此仇不报,备誓不为人!”

    刘备发泄一番后,就找来亲信,让其把就诊的大夫灭口,避免此事外露。

    可惜亲卫赶到时,大夫一家老小早已逃出城外,亲卫见事情没有办好,怕刘备责敢,于是向刘备谎称已经灭口。

    这日刘备正一个在屋中挠着下身,突然听闻张飞在呼喊。

    “大哥快出来啊,洛阳来了一位督邮,说是要清查谎报黄巾战功的,现正在府上厢房等待大哥。”

    刘备赶紧整好着装,打开房门领着张飞赶往厢房,面见督邮。

    刘备来到厢房,见一人正高坐主位,于是恭敬说道:“刘备见过督邮大人。”

    督邮看着刘备不屑问道:“听袁太尉提起,平原令乃是皇室宗亲,不知可是真假?”

    刘备回答说道:“回禀督邮大人,备乃中山靖王刘胜第十七代孙,刘弘之子。”

    督邮突然怒叱道:“刘备,你谎称皇室宗亲,今有袁太尉举报尔等兄弟三人虚报黄巾战功,你可有话说。”

    刘备听闻,心中一怒,正气回声道:“备自起兵已来,与黄巾大小之战二十余场,恩师卢植、皇甫嵩将军等人都可以为备作证,至于皇室宗亲身份,自有族谱可查,怎能做假!”

    张飞见状,凶神恶煞的上前抓住督邮说道:“某大哥怎会为小小平原令造假,你要是在满嘴喷粪,就打的你满地找牙。”

    督邮见刘备几人根本不在意自己身份,赶紧服软说道:“误会,误会啊,平原令如此大才,怎会做假,小的回去一定向陛下清澈。”

    张飞听闻督邮之话,满意的松开手说道:“还是这话动听,某就饶过你这次,如果下次再发现你胡言乱语,一定不会轻饶。”

    督邮见张飞松开自己,赶紧向府外跑去。

    刘备见此,也不理会,一屁股坐下,愁眉苦脸的看着关羽、张飞说:“此次得罪督邮,怕是朝廷罪书过不了多久就会下达,不知二弟、三弟有何良策。”

    张飞见刘备如此模样,大大咧咧说道:“这有何怕,大不了我等兄弟三人回往涿郡老家,某杀猪养着二位哥哥。”

    刘备听闻张飞之言,心中还是烦恼,于是一言不发的看着关羽。

    “大哥,其实三弟说的有理,我等兄弟三人可以暂时隐姓埋名,等有战乱之时,再重整旗鼓杀去,到时一定名震天下。”

    关羽见刘备望着自己,可是有实在想不到好的办法,只能同意张飞意见。

    刘备听闻二人没有好的办法,于是挥挥手让人下去。

    “刘大人,刘大人,不好了,那督邮召集城中百姓,此时已把府门堵住了!”

    关羽、张飞刚走出门口,就撞上慌慌张张前来报信的下人。

    刘备听闻喊声,赶紧领着众人前往门口。

    督邮眼尖,见刘备领人赶来,赶紧跑到人群身后喊道:“刘备贼子来了,大家不信可以问他一问。”

    一老者听闻督邮声音,抬头向府往去,见刘备领人走到门口,赶紧开口问道:“刘大人,我等百姓聚集在此,只想问刘大人一个问题。”

    刘备见督邮在人群之后奸笑看着他,在见门口百姓,心中已明白一二。

    “老人家有何问题尽管提出,备一定如实回答!”

    老者见刘备如此客气,于是拱拱手问道:“听说刘大人乃是皇室宗亲,不知可是真的?”

    刘备对此事早已无数次回答过,此时随口说道:“正是,备乃中山靖王刘胜第十七代孙,刘弘之子。”

    老者看着刘备说道:“那可有凭证?”

    刘备微笑回答说:“幽州涿郡族内只有族谱证明。”

    老者听后点点头说:“不知刘大人可否取来给我等一观,已避免谣言四传。”

    刘备脸色一变,当即恢复常色说道:“那请大家先回去,备立马派人去取。”

    老者听闻刘备之言,就领众人退去,并说七日后再来。

    刘备见督邮尾随百姓离去,就叫人前去抓拿回来。

    不一会,督邮被带到跟前,刘备看着督邮冷笑道:“大人外何不辞而别啊?”

    督邮见刘备如此,强颜欢笑说:“某想起还有其他事情,所以未向平原令辞行。”

    刘备哈哈大笑,令人把督邮绑在院中大树上,然后发疯一般的鞭打。

    “竖子,让你满嘴喷粪,某打死你,打死你啊!”

    院内一时惨叫连连,刘备听闻督邮惨叫,心中甚是痛苦,把前些日子所受之气全部发泄出来。

    刘备不知鞭打了多久,只知道自己力气耗尽,才停下手里。

    刘备歇了一会,心中已恢复理智,于是上前探了探督邮鼻息,发现早已断气,当时心中一惊,想了一会就前往关羽、张飞等人住处。

    关羽、张飞得知后,就劝刘备挂印离去,刘备思考一番后,就同意二人看法,于是连忙收拾东西,骑马逃出城去。

    等城中百姓发现督邮尸体时,早已寻不得刘备踪迹,县尉无奈,只能暂管平原大小事务,然后派人前往平原太守府中,禀告此事。


………………………………

第122章 田丰之策(求收藏求收藏)

    辽东襄平城门聚满了官史,正抬头向远处望去,就见前方烟尘滚滚,一支大军飞奔而来。

    陈宫看着眼里,竟然喜极而泣,可能没有一人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本已准备困守辽东,但是现在他有恢复了斗志,只因李惠义的出现。

    “公台,惠义回来了,辽东,某回来!”

    李惠义喊完,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来到陈宫身旁,连忙下马握着陈宫手说:“这两年公台辛苦了。”

    陈宫摸了摸眼睛,忍着心中激动说道:“公台不苦,只要主公回来,公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李惠义心中非常感动,看着眼前来迎接自己的百姓、官员,眼睛突然湿润了,不知该如何去说。

    陈宫见李惠义如此模样,上前开心说道:“主公,我等还是赶紧回往府中吧,娟夫人已经等待多时。”

    李惠义听闻陈宫之言,更是控制不住自己心情,连忙招呼众人回府。

    娟夫人抱着李曙,在李府门口着急的望着远处街道,此时见李惠义领着众人走来,脸上露出笑容,而眼角却掉下眼泪。

    蔡文姬站着娟夫人身后,见李惠义平安回来,二年的相思之苦,在也坚持不住,眼泪哗哗落下。

    李惠义见门口家眷正在等待自己,于是转头告诉陈宫等人,让其明天辰时集合众人来府议事。

    陈宫听后,就领着众人离去,李惠义见此,加快脚步向门口奔去。

    李惠义来到门口,激动的抱着娟夫人说道:“夫人,这两年辛苦你了。”

    娟夫人怀中李曙见一陌生人抱着自己母亲,顿时吓的哇哇大哭,用小手推开李惠义。

    “曙儿别哭,这是你父亲大人,快叫父亲大人。”

    娟夫人轻轻拍抚李曙后背,柔情似水的看着李惠义。

    李惠义松开娟夫人,看着躲闪的李曙说道:“曙儿,父亲回来了,快给父亲抱抱。”

    李曙本来在娟夫人安慰下,已停止哭闹,见李惠义伸来双手,吓的有开始哇哇大哭。

    李惠义见李曙哭闹,只好停下双手,尴尬的看着娟夫人。

    “曙儿出生就未见过夫君,如今夫君刚刚会来,怕会认生一些日子,等时间长了就好。”

    李惠义听后,就往娟夫人身后望去,见蔡文姬双眼通红,于是上前安慰一番,就领众人进府。

    夜晚来临,李惠义和娟夫人准备休息,娟夫人帮李惠义脱下上衣,见李惠义身上满目伤痕,当时眼泪哗哗流下。

    “夫君,可以和娟儿说说这二年的事情吗?为何会受如此多的伤。”

    李惠义看着眼前的娟夫人,轻轻的抚摸着娟夫人后背,开始说起这二年的往事。

    二人相聊半夜,娟夫人听完,沉默一会,见李惠义双眼通红,温柔的说道:“夫君这二年来受苦了,不知夫君可想把蔡雯接回辽东?”

    李惠义见娟夫人问起心中所想,激动的说:“想,要是夫人同意,明天就让人前往襄阳,把雯儿带回来。”

    娟夫人见此,微微一笑说道:“蔡雯为了夫君做了如此之多,娟儿怎能不肯,夫君尽管派人前去。”

    李惠义见娟夫人如此善解人意,开心的说道:“还是夫人理解为惠义,惠义能娶到夫人,真是三生有幸。”

    娟夫人见李惠义如此,开口威胁说道:“这次娟儿可以原谅夫君,但是下次在胡乱沾花粘草,娟儿可不会轻饶。”

    娟夫人说完就举手小手做势要打,李惠义见状,连忙上前搂住娟夫人。

    “夫人,夜已入深,还是早点安歇吧。”

    李惠义说完,房间灯火熄灭,传来别样的声响。

    第二天一早,陈宫就领人来到李府厢房等候,等待好久,也未见李惠义到来,于是叫来小人轻声询问,得知李惠义还未起床,就起身前往李惠义卧室。

    “主公,主公,辰时已过,眼看巳时已到,众人已等候多时,请主公尽快前往厢房议事。”

    李惠义此时正抱娟夫人做着美梦,听闻陈宫在门外喊叫,才想起昨天交代之事,赶紧慌慌张张穿起衣服打开房门,领着陈宫前往厢房。

    厢房众人早已等待多时,此时正在屋中走动,见李惠义匆匆赶来,赶紧各回其位坐好。

    “多日赶路,身体有些困乏,所以起的晚些,让各位久等,真是抱歉。”

    李惠义说完,就坐上首位,陈宫居旁而落,众人见状,纷纷表示无妨。

    李惠义一顿寒暄后,就看着陈宫问道:“这二年内,辽东可是安稳?”

    陈宫微笑的回答道:“主公放心,一切都在公台掌握之中,虽说有些异心者,但还翻不起浪花。”

    李惠义听后,手指轻轻敲着旁边桌子,若有所思的说道:“自从被世家从荆州一路追杀,惠义就想了一路,既然世家大族仇视我等,那我等应该要有相应对策,不知各位有好的意见没有。”

    众人听闻李惠义话,个个陷入思考,房间一时鸦雀无声。

    “主公,这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某见一个杀一个,见一族杀一族。”

    李惠义闻声望去,见是管亥,于是开口说道:“辽东四郡,并无多少大族,管亥你是未见真正世家,要是见过,只怕就不敢如此豪言。”

    管亥听闻李惠义之言,心中甚是不服,刚想说话之时,就见李惠义挥手制止,于是只能做在一旁。

    陈宫见李惠义看着自己,心知肯定是想询问自己看法,于是回答说道:“主公可以先给一些世家好处,拉拢一些过来,到时世家见有利可图,自然会慢慢向我等靠近。”

    李惠义见陈宫如此回答,摇摇头说道:“如此下去,只怕管治下的州郡民生,都会被世家把握,到时如若与世家翻脸,只怕苦心经营多年,毁于朝夕。”

    陈宫听闻李惠义之言,陷入沉思,李惠义见此,抬头向田丰望去。

    “不知元皓可有好的对策?”

    田丰见李惠义询问,开口说道:“刚听闻主公之言,元皓有个不成熟之法,不知该不该讲。”

    李惠义听闻田丰已有对策,赶紧说道:“元皓尽管说来,如若不可取,也无大碍。”

    田丰见此,清清嗓子说道:“那元皓就献丑了,世家为何能长久下去,不过以下几点。世家囤有大量土地,然后雇佣贫农为其耕种,就会得取大量粮食,贫农劳其一生也不过只够糊口,出现天灾人祸,就只能卖身世家,久而久之,世家手中就有大量人口。”

    田丰歇了一会接着说道:“世家有粮有人,但未有才者,还是难保长久,于是就开始收集书籍,已挑选聪良族人学习,学业有成之时,就入朝为官,为家族谋取更大利益。其后世家手中人权粮皆有,就可为霸一方,掌权者想向世家动手,必要深思熟虑,一不小心,就会是一场大乱。”

    田丰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所以元皓认为要摆脱世家控制,就要给贫民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像主公四郡一样,再让其可以安稳生活,教授贫民学习知识,已从其中挑选学业有成者为己用,如此下去,世家自然会慢慢削弱。”

    田丰说完,再补充一句说道:“元皓只是一时想法,如若有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指出。”

    华歆听闻田丰之言,细想一番说道:“元皓此法甚是大胆,只怕实行起来会困难重重。其一郡内百姓,怕会无人响应号召,其二我等也无如此多的书籍供其学习,也无如此多的教学先生,其三此法如若实行下去,只怕一时半会难有见效,还会劳民伤财,搞不好会弄的怨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