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惠义不亢不卑道:“是,此乃在下一生追求,可惜投门无路。”

    朱儁面无表情道:“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孟德已经跟老夫说过了,伯喈也在朝上多次向陛下举荐,只是有人多次阻拦,你可知道?”

    李惠义道:“蔡老曾讲过一二,所以在下想拜朱将军为师。”

    朱儁摇摇头道:“你的文采虽然出众,但行军打战,不是儿戏,更不是纸上谈兵。”

    李惠义道:“是不是纸上谈兵,朱将军试之一二,不就清楚。”

    朱儁点头道:“好,刚老夫用了纸上谈兵一词,那你觉得长平之战,赵括当如何用兵,方有机会打败白起?”

    嗯,这个后世曾议论不一的题,没想到会被朱儁拿来考验自己。

    李惠义思考一会道:“长平之战,赵国国库粮草已无多少,而廉颇之所以能久守,皆是以他自身名望,向诸侯借粮。”

    “而初入战场的赵括,并没有廉颇的优势,所以他到任,只有尽快结束战场,方有一线胜利之机。”

    “反观秦国有巴蜀粮仓,可以毫无忌惮的与赵国僵持,所以长平之战,若不快速结束,赵国必败无疑。”

    “再者赵国经胡骑服射,军队就善于速战速决,赵括选择并没有错,不管换谁,都是一样结局,只是败早败晚而已。”

    分析的头头是道,朱儁的脸色也好上许多。“那按照你之言,长平之战就无可翻之点?”

    李惠义道:“有,只是成功机率极低,如果是在下领兵,会先挑选精锐之师护自粮道,袭敌粮道,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再分营而立,一营受到攻击,其余诸营立刻支援而出,并立下生死军令,主军战死,副将代之,副将战死,下级将官代之,以此循环。”

    “在缓缓逼进,以求与秦军主力决战,尽快结束僵持局面。”

    “就算最终还是失败,也不会全军覆没,少说可以留下半数大军。”

    “而秦军在如此布置下,就算赢下这场大战,也会损失惨重,此乃平局。”

    朱儁点点头道:“嗯,此法从未耳闻,可是细想一下,可行之率还是很大,那你对现在局势有何看法?”

    看来勉强过关了,现在就是最后一步了。

    李惠义道:“如今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外族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连年全国大旱,百姓颗粒不收,在加上瘟疫横行,百姓流离失所,大汉江山岌岌可危。”

    李惠义所说,朱儁何尝不知。“那可有办法?”

    李惠义道:“颁布休养生息政策,减赋税,清朝堂,对外驱一精兵,重振大汉威风,使其不敢在来侵犯。”

    朱儁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好,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明日老夫就跟陛下举荐。”

    李惠义心中一喜道:“多谢恩师,惠义感激不尽。”

    “哈哈哈!”朱雋大笑道:“孺子可教也,好,陛下任命没下来之前,你就留在老夫这,老夫把几十年领兵经验都传授给你”。

    李惠义跪拜道:“恩师大恩大德,惠义此生难忘,从今往后,必鞍前马后。”

    朱雋上前扶起李惠义道:“老夫只是将明珠灰尘擦拭,惠义无需客气,到是老夫晚年能得如此传人,应当欢喜。”

    师徒名义已成,两人离开房屋,前去书房。

    曹操见两人脸带笑容,知道事情已成,当即要李惠义请客喝酒。

    大喜之事,又加上日后还要多靠曹操帮忙,李惠义自然不会拒绝。

    再一番遥请朱儁下,三人离开朱府,前往城内酒楼。

    酒菜一上,李惠义举杯先敬朱儁。“恩师,惠义敬你一杯。”

    朱儁拦下道:“惠义啊,老夫与蔡先生,只怕还是势单力薄,此酒应先敬孟德,让他明日多多帮忙。”

    “恩师说的有理。”李惠义举杯转敬曹操道:“孟德兄,明日还请多多费心。”

    曹操举杯相迎道:“好说、好说,今日只顾痛饮,莫扫了兴致。”

    “哈哈哈!”

    “哈哈哈!”

    “好,不醉不归!”

    接下来三人不在交谈举荐之事,只顾饮酒作乐,喝的酩酊大醉,才摇摇摆摆的互相告辞离去。
………………………………

第11章 偏将军襄平令

    傍晚回到家中,李惠义酒气熏天,托人将消息转告蔡邕,就回房倒头大睡。

    蔡邕得知,心中也是一阵欢喜,并严令下人,明日一定要将李惠义梳妆打扮妥当,不可进宫丢了颜面。

    次日一早,李惠义就被蔡府下人叫起,沐浴更衣准备等待汉灵帝召见。

    在这空闲,李惠义也在回忆这汉灵帝一生,做好知己知彼准备。

    汉灵帝统治期间,党锢之祸达到高潮,宦官把持朝廷大权,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姓难以为生。

    史记汉灵帝荒淫无度,后宫妃嫔众多,而且还特别喜欢宠幸自己身边的宫女,只要是汉灵帝看上的就没有能逃掉的。

    汉灵帝还喜欢养宠物,他那个宠物的用处,可谓是史诗级大作,再这就不一一明说了。

    纵观汉灵帝一生,可谓是历史上最变态的一位帝王。

    就在这时,一鸭公嗓子的宦官来到蔡府,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大声呼唤。

    “何人是李惠义,速速随咱家入宫面圣,何人……”

    被声音惊醒的李惠义,赶紧急步出屋上前道:“在下李惠义,见过天使大人。”

    宦官微瞄一眼道:“在就好,那就快随咱家入朝吧,耽误了时辰,你可担当不起。”

    李惠义恭敬道:“是,多谢天使大人提醒,请天使大人前头带路。”

    宦官毫不搭理,转身就走。

    见宦官走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跟随身后的李惠义,心中使劲问候他家亲戚,已发泄不快。

    一路走来,一行人没有言语,眼看快入宫门时,那宦官突然扭头笑咪咪道:

    “李惠义,此次朝廷如此多人举荐你,可是要飞黄腾达啦。”

    李惠义一副受宠若惊模样道:“都是托天使大人的福,不知天使大人可留名,好让在下有机会报答”

    张让一脸笑容道:“好说、好说,咱家张让,不知你准备如何报答啊?”

    张让本来是宫中一杂役太监,一步一步爬上太监头目宝座,其中坚辛,可谓是酸甜苦辣共聚。

    一朝大权在握,张让赶紧敛财,他可不想重过以往生活。

    小心经营多年,张让贪污所得钱财,可堪比半座囯库。

    张府大宅辉煌,可与皇宫相提并论。

    为防汉灵帝发现,张让也可谓挖空心思蛊惑,历史记载最牛的,就是他说的一句。

    “天子不可登高,否则恐有大祸。”

    而汉灵帝竟然还相信了,并称张让为父。

    一切表面,张让忽悠人的本事,可谓登峰造极。

    李惠义收起思绪道:“您就是张大人,在下一直很仰慕大人,今天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大人如果帮在下美言几句,不管事情成否,在下定会奉上千万钱心意,并以大人唯马是瞻,将来大人有何需要,在下必义不容辞。”

    朝中已有多人举荐,此事已铁板钉钉,能得这李惠义许诺,也是好事一件。“嗯,好吧,咱家会在适当时刻,帮上一二。”

    李惠义道:“张大人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

    张让点点头道:“好话多说无益,咱家那千万钱,何时送来?”

    靠,老家伙不好哄,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李惠义道:“大人,在下现身无分文,不过半年之后,定当加倍送到府上。”

    没钱还说的好听,不过也罢,就给他半年时间。“咱家只是问问,既然你身上没有钱财,可一定要记得咱家恩惠。”

    李惠义道:“多谢大人,大人请放心,半年之后一定送达。”

    张让道:“嗯,那快点走吧,陛下应该等的着急啦。”

    浪费了许些时间,两人加快速度,向未央宫急行。

    来到宫殿前,张让简单交代李惠义几句,就匆匆进入殿内。

    “传李惠义进殿!”等待不到片刻,一声音传了出来,紧接着一禁军领李惠义进殿。

    李惠义来到殿前,微瞄一眼龙椅之人,赶紧跪拜道:“草民李惠义拜见陛下,祝陛下福寿安康,寿与天齐,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灵帝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寿与天齐,一语惊人。”

    “李惠义,现朝廷大臣有举荐你的,可也有反对,你就在这殿内,展示一下你的才学吧。”

    李惠义回答道:“草民不知如何展示,草民所学都是报效朝廷之术,所以望陛下恕罪。”

    王允出列道:“大胆,陛下叫你展示,你既然抗命不遵,藐视圣令,其罪当诛!”

    李惠义头伏地道:“草民不敢,望陛下圣断。”

    张让这时说道:“大胆!陛下没有发话,王大人尽敢私加罪行,意欲何为啊?”

    汉灵帝大手一挥道:“王大人退下!寡人亲自出题,如果李惠义没有真材实学,左右禁军,就将他推出乱棍打死,以免下次还有滥竽充数之人。”

    守卫禁军统领赶紧领命道:“是,谨遵陛圣令。”

    靠,皇帝就是NB,还没开始,就先将刀棒立在头顶。

    李惠义心中咒骂一句道:“陛下尽管出题,如果在下答不出来,无需他人动手,必自了性命。”

    汉灵帝点点头道:“好!何为君,何为臣?”

    小意思,作为后世,这早就是小儿科了。

    李惠义道:“陛下掌管天下黎民百姓,是为君,君之下是为臣,朝纲之上君有君法,臣有臣法,臣行拜君之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汉灵帝缓缓点头,满意的说道:“好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想要何职?”

    李惠义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臣欲驻守北方边疆。”

    汉灵帝挥手道:“好!封李惠义为襄平令偏将军,俸禄一千六百石,掌管襄平大小事物,即刻上任,不得有误。”

    PS:当时汉朝军队编制是军,部,曲,屯,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

    就是五个人为伍长;两个伍为什,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一百人有一个屯长;两个屯为一个曲,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

    五个部为一个营,就算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了,通常统军的不是将军就是校尉。

    将军校尉到底统领多少个部,并没有明确规定。

    李惠义跪拜道:“多谢陛下,陛下龙恩浩荡,草民一定铭记于心,不振大汉国汉,就以身殉国。”

    “好,起来吧。”汉灵帝道:李惠义如此大才,曹爱卿、蔡爱卿、朱爱卿举荐有功,特赐蜀锦一匹。”

    “臣等多谢陛下赏赐。”

    汉灵帝转眼望向王允道:“有功就赏,有过就罚,王爱卿,你可让寡人差点损失一位大才。”

    王允赶紧出列跪拜道:“臣有罪,甘愿受罚。”

    汉灵帝道:“好,既然王爱卿及时认错,那就扣罚俸禄一年,爱卿可有话说?”

    王允道:“臣无话可说,甘愿受罚。”

    汉灵帝道:“谅你也无话可说,各位爱卿,可还有事情?”

    等待片刻,见朝中大臣无人答话,张让大喊道:“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大臣跪拜,恭送汉灵帝离开。

    汉灵帝一走,百官也各自离去。

    李惠义见此,赶紧也走出宫门,见蔡邕正在等候。“多谢蔡先生举荐之恩,惠义铭记于心。”

    蔡邕道:“老夫只是尽臣子本分,希望惠义别让琰儿久等。”

    李惠义刚想说些什么,就见矮矬男曹操走来,赶紧把话憋回去了。

    曹操靠近两人道:“恭喜、恭喜,惠义兄如愿以偿。”

    李惠义道:“那还得多谢孟德兄的美言。”

    这时朱儁老将军也走了过来。“惠义,朝廷任命书,应该过几天就会送来,这几日多来府上,为师尽快把领兵经验传于你。”

    李惠义恭敬道:“多谢恩师,惠义回去收拾一番,就去恩师府上。”

    曹操突然上前抢着说道:“惠义,你可别想跑,今天这么好的事,不喝上一顿。”

    李惠义回答道:“好,既然孟德兄发话,小弟那敢不从。”

    曹操一脸兴奋道:“惠义,此次可要去洛阳楼,那里酒菜可是一绝。”

    洛阳楼,那里消费可不低,算了,马上就要走了,顺便叫上恩师他们一起。

    李惠义道:“好,那就满足孟德兄,恩师、蔡先生,不如今日一起不醉不归?”

    朱儁难得饮酒,可今日高兴,他还是应了下来。“蔡老头,一起吧。”

    蔡邕回答道:“朱匹夫,你可不常饮酒,今日当要你大醉而归。”

    “那还说什么,快点走啊,孟德可迫不及待了。”话音落下,曹操拉着李惠义就向前走去。

    朱、蔡二人互看一眼,微笑的摇摇头,有说有笑往洛阳楼方向走去。
………………………………

第12章 辞行洛阳

    经过数天的等待,朝廷的任命书终于下来,而得得知消息的李惠义,也从朱府匆匆赶回。

    前来传旨的,还是老熟人张让。

    一番繁俗的礼仪,诏书完毕后,李惠义亲自送张让出府。

    出了府外,张让屏退随行人员。“李将军,此去可别辜负陛下圣恩。”

    李惠义恭敬道:“在下一定时时刻刻牢记圣恩,和张大人的恩惠。”

    张让微瞄四周道:“惠义啊,咱家在陛下面前力举你,可费了不小力气,千万不要咱家失望。”

    李惠义道:“张大人此恩如同再造,在下没齿难忘,那千万钱定当如时奉上,并会增加许些辛苦费,定不会张大人失望。”

    张让满意点点头道:“钱不钱,咱家倒是无所谓,可惠义别忘记答应咱家的事。”

    李惠义道:“不敢、不敢,张大人安排的事,在下牢记于心。”

    张让面色一正道:“那就好,襄平令请尽快上任吧,咱家和陛下等候襄平令喜讯传来。”

    李惠义拱手道:“是,恭送大人,大人慢走。”

    看着张让离去的背影,李惠义若有所思。

    “呼!”

    长吐一口气,李惠义转身进府,准备尽快离开洛阳。

    一番急行,李惠义在书房寻到蔡邕。“蔡先生,在下明日就要前往襄平上任,这些日子多有打扰了,待有来日,必亲自前来感谢。”

    正在捧书细看的蔡邕,缓缓放下手中之书。“惠义此去,多保重身体,别忘记琰儿,在洛阳等候,老夫也等你来提亲。”

    简单交代几句,蔡邕挥挥手道:“去吧,和洛阳旧人辞别吧,老夫没什么好说的啦。”

    李惠义一言未发,就被蔡邕赶出了书房,而正当他要离开时,屋内传来了蔡邕的叹息声,不知是否有意说给他听。

    “女大不中留啊,要不是琰儿以死相逼,老夫也不会如此死皮赖脸,可是那混小子竟然毫无反应,罢了、罢了,希望琰儿没有看错人。”

    李惠义停足片刻,多次抬起手,又无奈的放下,最后还是摇摇头离开。

    来到后院,寻到娟妮子,李惠义简单交代一番,就向高顺住处急行。

    时不待人,李惠义决定一定要说服高顺,否则到了北方,只怕无人可用。

    一路满怀心事,李惠义来到了高顺住处,见他正在门口煎药,满腹之语,一时有说不出来。

    北方苦寒,高夫人身体虚弱,自己真要他们一起跟随吗,万一半路出现什么意外,岂不是成了罪人。

    就在李惠义犹豫不决,高顺抬头望来。“哎,惠义来啦,今天没去朱将军哪里,可是要练几手,等……”

    李惠义突然打断高顺言语道:“高大哥,陛下任命书下来了,惠义要前往襄平了。”

    高顺脸上笑容僵硬道“这、这么快啊,那恭喜惠义啦。”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惠义一口气道出心中想法。

    “高大哥,你难道愿意一辈子碌碌无为吗?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手提三尺之剑,守卫边疆,立不世之功,以求名留青史。”

    “惠义该说的已经说,高大哥好好考虑一下,明日巳时一到,惠义会准时出发。”

    话音落下,李惠义转身离去,他怕拒绝,他还存有一丝希望,希望明日高顺来。

    一路心事重重的来到陈宫住处,李惠义深吸一口气,上前敲门道:“先生在吗?”

    “进来吧。”

    屋内声音传来,李惠义推开房门,见陈宫整衣危坐。

    开门见山,李惠义恭敬道:“惠义明日要前往襄平了,需要先生相助,还请先生随行。”

    陈宫摇摇头道:“一郡之约,还未实现,恕老夫无能为力。”

    李惠义皱了皱眉道:“先生可一同前去,如果半年之内,无法成为一郡之守,先生尽管离去。”

    “可眼下惠义一人,只怕难成大事,还请先生随行指点一二。”

    语毕,李惠义扑通一声,跪拜而下。

    见眼前场景,陈宫双眼露出一丝精芒,起身上前扶起李惠义。“好吧,老夫就当去北方一游。”

    李惠义脸上一喜。“多谢先生,有先生相随,惠义必可事半功倍。”

    陈宫客气道:“时间紧迫,老夫还要收拾一番,惠义要是无事,就先去忙吧。”

    听闻陈宫之言,李惠义客套几句,也不再多留。

    陈宫愿随,李惠义心情好上不少,脚步也加快一些,出了蔡府。

    一路匆匆又赶回朱府,李惠义直奔书房,见房门大开,朱儁正认真的写写停停,就立在门口等候,怕打扰了朱儁思绪。

    数个时辰眨眼便过,朱儁终于写完,缓缓放下手中之笔,看了眼杰作,才抬头望了一眼门口。

    “嗯?”

    “惠义来了,怎么不进来?”

    李惠义道:“见恩师正忙,故未打扰。”

    朱儁摇摇头道:“唉,你这孩子,站久了吧,快进来。”

    “是。”李惠义抬起发麻的脚,向屋内走去。

    见李惠义来到书房,朱儁拿起刚刚所写之物,递给了李惠义。“惠义,这是为师注释的兵书,为师领兵多年经验,全都有标示,现在交给你啦,希望你不要辜负为师苦心。”

    李惠义听完,手中之手仿佛千斤重,直接跪下道:“恩师之恩,惠义无以回报,只有来生做牛做马。”

    朱儁脸露欣慰微笑,上前扶起李惠义。“惠义啊,以后在外行军,一定三思而行,谋定而动,抽空多看看为师送给你的兵书。”

    李惠义感动道:“多谢恩师,恩师的话,惠义铭记于心。”

    朱儁挥挥道:“好了,马上离开洛阳了,你还有很多事,为师就不留你啦。”

    确实,眼下还有一人,等着李惠义到来。

    曹府大门,曹操正着急四处张望,好像等着某人。

    夜色已是来临,难道他不来了,还是他根本没有把自己当作友人。

    曹操挥散脑中想法,再次抬头观望,可有失望的收回目光。

    看来,他只是有求自己,并没有把自己当成知已,看来父亲说的对,世上只有利益,哪有什么虚无缥缈的情义。

    “孟德在等何人?”

    “在等一位意中人!”听闻声音,曹操的苦脸突然一下舒展开来。

    “哈哈哈!”李惠义狂笑道:“那还不迎意中人进府。”

    曹操笑道:“你可让孟德苦等,今日别想走着回去,府中酒宴已布多时。”

    李惠义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就算爬,也要两人一起爬。”

    “好一个他乡遇故知,孟德就喜欢这种气魄。”

    …………

    夜已过半,李惠义酒气熏天,摇摇晃晃的回到了蔡府。

    府中走动的下人几乎很少,李惠义哼着小曲,向住处走去。

    “嗯?”突然一阵动听的琴声传来,李惠义一下停住脚步。“谁啊,大半夜还不睡觉……”

    摇摇晃晃的寻着琴声,李惠义来到一凉亭,见蔡文姬优雅的抚着古琴。

    四目相望,蔡文姬突然问道:“公子可识得此曲?”

    李惠义回答道:“在下不知,只是觉的好听,蔡小姐为何还不入睡?”

    蔡文姬道:“梦中无故人,何以入睡。”

    “嗝。”李惠义打了一嗝,让空气充满酒气。“小姐乃是明名贵族,故人乃寒门子弟,有心也无胆。”

    蔡文姬脸色微红,起身上前道:“故人有心即可,文姬心中甚是安慰。”

    “嗯?”

    李惠义突然感觉嘴唇一热,随后有像蜻蜓点水一般,消失不见。

    而已经跑出数十米的蔡文姬,则扭头喊道:“芳心已许,希望故人早日骑着白马到来。”

    听闻声音传来,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