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貂蝉凄惨的笑笑,双眼空洞的看着前方,缓缓说道:“父亲无需多言,蝉儿已做好决定,谁也阻拦不了。”

    王允摇摇头,踉踉跄跄的往门外走去,嘴巴念念叨叨:“老夫对不起蝉儿,对不起温候,对不起……”

    貂蝉看着王允如此模样,叹气凄惨的小声说道:“唉!年轻如何,命运还不是掌握他人之手……”

    第二天一早,董卓亲自前往王府迎接,并沿途大张旗鼓。

    城中百姓躲在家中偷看,心想肯定有是那家大户小姐倒霉,并令自家女眷,不可私自出门,免得惹来大祸。

    王允见董卓前来迎接,哭的伤心欲绝,让在暗处围观的人,都有种落泪冲动。

    而貂蝉此时早已认命,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走出张府,被前来迎接的兵士扶上马车。

    董卓见王允如此伤心,还以为舍不得女儿,此时见已接到美人,就上前好生安慰,并告知美人若想回来,可随时回去。

    王允见已差不多,在下去恐怕会适得其反,于是收起眼泪,催促董卓离去,免得耽误吉时。

    董卓见此,就领着众人大摇大摆的回到府中,准备好好享受美人。


………………………………

第178章 董卓灭亡(求收藏求收藏)

    吕布去了一趟郿坞回来,就得知貂蝉被董卓纳入府中,当时心中大怒,就要直冲董府,可是行至半路,就冷静下来,心想或许貂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自己有何必破坏她的幸福。

    吕布心中越发越觉得貂蝉就像自己想的那般,于是一人回到府中,让人取来酒水狂饮,已图麻痹自己。

    吕布醉酒一番,心中已有所看淡,可是还是想亲口询问貂蝉,已好让自己死心。

    吕布主意打定,就整日待在董卓府中寻找机会,可是董卓新得美人,自然欢喜不已,整日与其腻在一起。

    这一切让吕布看着眼里,心中更是确定貂蝉移情别恋,于是连对王允都开始仇视。

    王允见时机已差不多,正要邀请吕布前来实施计划,那想突然见其对自己敌视,吓的赶紧停止,准备观察一阵再说。

    这日吕布正常前往董卓府中,刚好碰见董卓出门,于是待其走后,就前往后院。

    自从进入董府已来,每日的强颜欢笑,已让貂蝉疲惫不堪,此时见董卓离开,就准备出屋散心。

    貂蝉怕别人看见自己脆弱的样子,所以出来时未带一人,此时行至凤仪亭,见湖中自由自在的鱼儿,停下观赏入了迷。

    “鱼儿、鱼儿,你说大郎为什么不接我?”

    貂蝉向湖中鱼儿自言自语说着,突然又自嘲说道:“可能这就是命,多羡慕你们啊,自由自在。”

    看着湖中鱼儿,貂蝉好像见到情窦初开的吕布,那时自己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

    吕布寻找一番,见貂蝉正坐着凤仪亭赏鱼微笑,心中怒火一下冒了上来。“贱人,没想到你过的如此开心,枉我吕布为你哭的死去活来,真是该死。”

    貂蝉美好的回忆被人打断,抬头冷冷的看着怒气冲天走来的吕布。

    吕布来到跟前,见貂蝉冷冷看着自己,心中以为貂蝉心虚,嘲笑说道:“就算董卓护着你有如何,负我吕布者,都难逃一死。”

    貂蝉见吕布阴冷走来,又听闻吕布诬陷自己负他,压抑已久的情绪一下爆发出来,上前撕扯扭打吕布。

    “吕大郎,我流落街头无助的时候,你在哪里,我在王府苦苦等你来接的时候,你有在哪里,你杀啊!不是要杀我吗?快动手啊……”

    吕布见貂蝉冲来,本想动手杀死,怎奈心中还是有些不舍,此时听闻貂蝉将近吼叫的话,心中慌乱无比,难道自己错怪了她。

    吕布任凭貂蝉撕打,不确认的问道:“那你为何不等我,就嫁给董卓,难道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貂蝉此时已无力气,听闻吕布还反问自己,一把瘫坐地下,哭哭啼啼的叙述事情经过。

    吕布听闻事情经过,眼泪哗哗落下,就要上前扶起解释。

    “逆子,安敢欺负汝母!”

    吕布听闻声音,心中一慌,见董卓领亲卫赶来,赶紧就向府外逃去。

    董卓追了一会,见追赶不下,就口中大声辱骂而回。

    董卓回到凤仪亭,见貂蝉已被亲卫扶到一旁坐下,赶紧上前询问检查,并说要处死吕布已泄心头之恨。

    貂蝉听闻此话,赶紧向董卓求情,说吕布乃是无意之举,乃无心冒犯。

    貂蝉的求情,让董卓看来,那是一种深深耻辱,于是表面答应,暗地召来谋士李儒商量。

    李儒得知事情经过,劝董卓舍弃一女子,已安吕布之心。

    董卓本想让李儒为自己设计处死吕布,此时见其反帮吕布说话,当时心中不悦,就让其下去。

    李儒见董卓不愿,赶紧说明其中利害,希望董卓改变主意。

    董卓自从十九路诸侯散去,已没了那种逼迫之感,再加上刘焉、刘虞等人的臣服,心中早已自满,如今有久无战事,哪里还记得吕布之猛,自然也就不会同意李儒之言。

    李儒见劝不动董卓,只能唉声叹气离开,心中希望吕布记得以前恩惠,别怀恨董卓。

    吕布慌张回到家中,惧怕董卓召兵前来诛杀自己,于是又匆匆前往军营,准备若是董卓前来问罪,就领兵转投他处。

    吕布在营中待了几日,见董卓并无兴兵问罪之举,就趁着夜色前往王允家中。

    王允早已听闻二人闹翻,心中也想前去联系吕布,可是有怕被人发现,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此时王允正在卧室叹气,听闻下人来报,说吕布来访,当时心中大喜,赶紧出门迎接。

    王允来到门口,左右环顾一番,就领着吕布进府,匆匆前往厢门。

    二人在厢房聊到深夜,吕布才悄悄从王府后门离开。

    第二天吕布一改常态,亲自上门向董卓请罪,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处罚。

    董卓经过李儒的多次劝说,心中已有一些松动,此时见吕布主动认错,也就不做责罚,但还是出言警告,让其没有命令,不得私自前来府中,府中后院更是不能踏入半步。

    吕布心中早有谋划,随即一口应答,表示一切听从命令,决不会违背半分。

    见吕布如此听话,董卓心中也是满意,于是出言好声安慰一番,就让吕布离去。

    王允得到吕布帮助,秘密前往宫中面见天子刘协,并向其说出自己计划。

    刘协早就被董卓欺压已久,此时听闻可以除去董卓,心中高兴不已,赶紧表示若是可以诛杀董卓,就封其为尚书。

    王允不在乎尚书之职,只是需要刘协配合罢了,但听闻刘协许诺,还是赶紧谢恩。

    王允离开宫后,刘协就得了重病,无论太医如何诊治,就是不见其效。

    几日后,董卓得知刘协病重,马上就要宴驾,心中一慌,赶紧领着几个亲卫就向宫中赶去。

    董卓匆匆赶到刘协寝宫外,见王允手上抱着一物等候,身旁站着自己手下李肃,当时就要向前询问。

    王允见董卓走来,拿起手上诏书念道:“董卓深受皇恩,不图如何报效朝廷,反而自持手握重兵……”

    董卓未待王允念完,就让手下等人上前擒拿,那想李肃呼唤一声,就见寝宫冲去数百兵士,把自己手下屠杀一空。

    董卓心中慌乱之际,听闻身后马蹄声传来,赶紧转头望去,见是吕布赶来,心中大喜。

    “哈哈哈!吾儿奉先,快斩杀二贼!”

    吕布听闻并未答话,而是加快速度,向董卓冲去,一戟削下董卓人头,拿着手上。

    “吕布奉诏讨贼,董贼安息!”

    吕布提着人头,下马向前来到王允身旁,然后三人进入寝宫之中。

    刘协看着眼前人头,压抑已经的怒气尽泄,当时痛快的狂笑一番。

    然后封吕布为大将军,让其诛灭董贼三族,李肃为左中朗将,跟随吕布诛灭残余贼人,王允为尚书,协助管理朝廷。

    三人得了命令,就在董卓手下还未反应过来,领着大军开始在城中大肆搜捕,一时洛阳血流成河。


………………………………

第179章 攻城(求收藏求收藏)

    长安发生的一切,快的让人猝不及防,本以为诛杀董卓无望的诸侯,都已各自回去争夺地盘。

    夕阳下,右北平守军正苦苦坚守城墙,同时还要防御天空偶尔射来的箭雨,城下乞活军完全不顾性命攻打,鲜卑骑兵也在一旁往城上射在弓箭。

    远处张合见今天又是破城无望,看着地下追随多年的将士尸体,眼角抽搐几下,无奈的下令鸣金收兵。

    城上守军见攻城部队如潮水般退去,也无先前守城的喜悦,无力的坐着地下喘气,呼吸着新鲜空气,感觉活着真是美好。

    城外大营中,张合一人坐着帐中望着空气,心想主公回到辽东,就命自己领大军讨伐公孙瓒。

    可惜如今已围攻半月,右北平还未攻下,三万跟随自己多年的乞活军,如今也只剩万余,虽然还有鲜卑二万骑兵,可是攻城也无用处。

    “姐夫,想什么事啊?”

    张合被声音惊醒,抬头望去,见来人乃是自家夫人亲弟拓跋虎,于是强笑说:“小虎来了,快坐,有事吗?”

    拓跋虎看着强挤笑容的张合,摇摇头说道:“姐夫莫心急,今天观那城上守军已是坚守不住,明天可让我部下马一起攻城,必可一举拿下。”

    张合听着拓跋虎的建议,思考一会摇摇头说:“不行,下了马,你们也没有多少战力,只会白白增加伤亡。”

    拓跋虎听闻张合说鲜卑下马无用,脸上露出不悦,一屁股坐着一旁位置上,心想要不是看在我姐份上,才懒得劝你。

    张合见其生气,也不说话,继续思考对策,帐内又陷入安静,偶尔还有几声叹息。

    “报!张将军,探子发现七十里处正有大军赶来。”一兵士慌张跑进帐中来报。

    张合得知有大军开来,赶紧起身向前问道:“可知何人领军,有多少兵马?”

    兵士赶紧回答说:“旗帜打着公孙、严二旗,具体多少人数目前并不清楚,估算有三万左右。”

    拓跋虎此时正站着一旁,听闻才三万大军,心想攻城不行,野战可是我们拿手。

    “张将军,未将愿领本部兵前去,一定斩杀此股来敌。”

    张合没有理会一旁想要出战的拓跋虎,而是继续向兵士询问,得知来敌只有少数骑兵,才让拓跋虎领兵出战。

    拓跋虎得了命令,兴高采烈的领着鲜卑二万大军,随着探子前往截杀。

    公孙瓒取纳谋士关靖之策,准备领兵收服并州时,得知李惠义手下大将张合,领着辽西大军来犯,心中当时大怒,自己没有前去报仇,反到他先派人来攻,当时就要领兵亲自前去斩杀张合。

    关靖见此,赶紧劝说公孙瓒以大局为重,并说取得并州,到时集二州之兵,小小李惠义还不是手到擒来。

    公孙瓒思考一下,也觉得有理,于是让族弟公孙越领三万大军前去支援右北平,严纲领重新组建的一千白马从义,在旁协助。

    二人领军一路急赶,此时见右北平已经不远,有得探子来报,说张合还未攻破城门,心中升起轻视之心。

    公孙越看着严纲说道:“严将军,右北平城中只有二万老弱残兵,那张合攻打数日,也未拿下,可见是一个酒囊饭袋。”

    严纲心中也瞧不起张合,于是附和说道:“那李惠义手下,有几个真材实料的,除了典韦、赵云二人,某都看不上眼,等到了右北平,就拿张合祭旗,再为主公拿下辽西。”

    严纲说完,看着公孙越,二人哈哈大笑,心想李惠义正是好人,给自己送来如此大功。

    二人一路有说有笑,毫不张合放在眼里,也不派人在前探路,大摇大摆的领着大军急行。

    拓跋虎心知此乃第一功,只可胜利不可失败,所以行军比较稳重,在几番考虑下,就择一处平坦开阔之地埋伏等候,

    拓跋虎选好地方,就让人下马休息,准备吃点口粮恢复体力。

    拓跋虎还没有吃完手中干粮,就得知敌军已离此地不足五里,双眼转动几下,就让大部在此埋伏等候,自己领着二千骑上前迎战。

    公孙越正和严纲说笑,突然听闻马蹄声传来,赶紧让人上前打探,同时命令兵士点起火堆做好防御。

    “杀!鲜卑勇士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来,想进辽西居住者,斩敌十人即可。”

    公孙越还没有得到探子来报,就听闻喊杀声传来,借着微弱的火光,见前方数千骑冲来,心中冷笑,好歹自己三万大军,张合竟然派区区几千骑前来送死,当时就要命令兵士冲上。

    严纲见公孙越要让步兵冲杀,恐伤亡太大,赶紧上前制止,自己领着白马从义迎上。

    两军交战一起,严纲虽然兵少,但白马从义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虽说重新组建,已没往前勇猛,但还是比平常骑兵厉害许多。

    拓跋虎早就听闻白马从义如何厉害,也早想见识一番,此时见自己多出一倍的兵力,竟然还有败像,心中佩服不已。

    随着伤亡渐渐增加,拓跋虎一声令下,领着大军慌乱撤退。

    严纲还未战的过瘾,就见敌军慌张逃离,心中更是轻视,不屑的领兵追上,想要歼灭来犯之敌。

    公孙越都没有动手,就见敌军匆匆逃走,此时见严纲率军追击,生怕战功被他一人所立,赶紧下令追击。

    拓跋虎看着身后敌军追来,心中大喜,命令手下等人加快速度,自己也抽打马儿,提速奔跑。

    两方追赶一阵,拓跋虎见身后敌军已进入埋伏圈内,回头哈哈大笑吼道:“贼将已中埋伏,众人随我杀回!”

    拓跋虎声音一落,两旁早已准备多时的鲜卑骑兵,纷纷嗷嗷大叫的向敌军冲去。

    严纲看着四周潮水般的敌军冲来,嘶吼大喊:“快撤!快撤!有埋伏!”

    白马从义也想撤退,可是此时已被包围,那有那么容易杀出。

    严纲看着渐渐消失的白马从义,心中苦涩无比,如果不是自己轻敌,怎会陷入如此局面,如今只能以死报答主公之恩。

    就在严纲死战之时,公孙越领大军赶来,见严纲被围中心苦苦厮杀,赶紧下令上前迎敌


………………………………

第180章 击败援军(求收藏求收藏)

    步兵怎么能在开阔之地与骑兵交战,两军一相碰,就成一面倒的屠杀。

    公孙越见兵士被屠杀,就已清醒过来,身上冷汗直冒,也顾不上严纲死活,赶紧下令撤军。

    可是两军交战,哪里那么容易撤退,更何况面对的都是骑兵。

    公孙越见难已撤退,就留下已经交缠一起的兵士阻挡,领着脱离战场的兵士慌张后撤。

    拓跋虎见敌军大部要走,难里肯舍,领着千余骑紧追身后。

    若是骑兵追击,留下大量兵士拦截,或许还是可以安稳撤退。

    可是公孙越见损失过半,心中不舍留下大部拦截,只是每次追兵纠缠上来,就留下数百兵士断后。

    如此反复下来,虽然摆脱身后追兵,可是看着身旁仅剩的千余人,公孙越已知右北平难保,只能率着残军加快撤退,回去禀告公孙瓒。

    拓跋虎沿途一路追杀斩获颇多,但是经过一夜战斗,手下兵士也是劳累不堪,于是放弃追击,领军回去统计战果。

    包围的大军本想留严纲一命,可是看其死战不降,心中满是敬佩,怎奈有令在身,只能持刀上前。

    严纲抱着长枪,双眼怒睁望着前方,身上的血迹早已风干。

    “唉!何必了。”

    鲜卑族风奉行勇敢,此时拓跋虎看着已经断气的严纲,心中甚是佩服,严纲能明知是死,还苦战不降,也算一条汉子。

    “来人,把这敌将好生掩埋。”

    处理完战场,大军像潮水一般退去。

    张合得知拓跋虎大胜,亲自前往营门迎接。

    “哈哈哈!拓跋将军此番大胜,必可得主公赏识!”

    “哈哈哈!那都是张将军之功,未将怎敢独居。”

    拓跋虎笑的大嘴都合不拢,跟随前来迎接的张合身后,向帐中走去。

    二人走进帐中,还未坐下,拓跋虎就开始喊道:“姐夫,如今前来支援的敌军已经败撤,我等士气也有恢复,何不领军接着攻打。”

    张合坐回帅位,思考一会回答说:“小虎,你有没有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眼看就要破城,但总会被城中守军发力赶下城墙,并且近日还有些百姓模样的帮忙守城。”

    拓跋虎被张合一点,心中一惊,不确认问道:“你是说城中百姓帮忙守城,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麻烦啦。”

    张合忧虑的点了点头,叹气说道:“唉!城中百姓有数十万,虽然形不成战力,可是守城,确是让我等消耗不起。”

    没有办法,两人也不在说话,各自坐着位置思考。

    拓跋虎思考良久,缓缓开口说道:“如今已无他策,只能向主公求援,不然靠乞活军万余人,只怕拿不下城池。”

    张合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无奈的同意,让人飞马前去求援。

    城外二人苦思破城之计,而城内守将田楷、单经二人,此时正在府中宴请城中大族。

    田楷心知能守下右北平,都是这些城中大族帮忙,不然靠自己二万兵士,早就破城身死,所以也是非常客气,此时正一一向众人敬酒。

    公孙家家主见田楷敬完回到原位,起身说道:“田太守无需客气,此乃我等应该做的,再说那李惠义若是进城,我等世家也是死路一条。”

    公孙瓒乃是公孙家族之人,而且这几年公孙家族借着公孙瓒之势,已遥遥领先幽州各世家,此时见张合来攻,必然死命相助守城。

    公孙家家主话中提醒之意,宴上世家都心知肚明,可是未见实质利益,谁也不开口说话。

    田楷也是聪明之人,心知若是无利,这些世家也不会倾尽全力。

    “哈哈哈!公孙家家主所言极是,可是守城本是我等之责,此番能得诸位相助,已是感激不尽,若是守住城池,某定向主公说明你等功劳。”

    这时李家家主站起来说道:“田太守,此番守城我等世家已是损耗极大,名下雇农都已免五年租税,在这样下去,还不如离开此地,前往他处。”

    田楷心知这些人是想让自己说明好处,看看是否和他们心中所想一样,若是心中不满,肯定不会帮忙。

    如果城破,那一切承诺都是假的,但守下此城,也不在乎给他们一点东西。

    “唉!本太守也知你们难做,只要守下此城,你等名下所有产业,免税十年。”

    众世家听闻田楷承诺,个个脸露喜色,互相交头接耳,有些聪明者,则立马表示听从田楷之令,剩下的见此,也停下交谈,表示服从。

    世家得到满意回复,也就轮番上前敬酒,一时酒宴开始热闹起来。

    城内热闹非凡,城外却是胡眉愁脸,虽然已是派出信使,但张合见部下损失惨重,心怕李惠义会责罚自己。

    前往辽东求援的信使,还未赶到,就在半路碰到前来支援的李惠义等人。

    原来李惠义打算张合拿下右北平,就自己领兵全面开战公孙瓒,已求幽州全境收入囊中。

    半途中,李惠义得知张合派人求援,赶紧来人带来,一番询问,就问计郭嘉。

    郭嘉在一旁听的仔细,此时听闻李惠义问计,可奈心中也无良策。

    “唉!主公,按正常情况,张将军此时应该已在城中,如今造成如此局面,恐怕是城中世家惧怕主公到来,所以连合起来,一起防守张将军攻城。”

    李惠义看着马背叹气的郭嘉,着急问道:“难道就没有良策可用?”

    李惠义见郭嘉摇摇头,心中也无可奈何,只能收回心神,在马背上独思。

    “让开!主公有紧急情报!”

    李惠义被身后呼声打断思路,回头望去,见太史慈正领一人急行赶来,于是勒马回头迎上。

    听闻天眼传来的巨大消息,李惠义心中正慢慢消化,看来历史就算万般更改,还是抵不住前进车轮,马上就要迎来天下大乱。

    郭嘉挥挥手,让前来送信之人离去,然后轻声呼唤:“主公,刘虞刚被天子封为幽州牧,就被公孙瓒处死,此举可是天助主公!”

    李惠义收回心神,看着郭嘉问道:“那依奉孝之计,我等该如何去做?”

    郭嘉得知消息,心中已有谋划,此时听闻询问,赶紧向李惠义说出。


………………………………

第181章 破城(求收藏求收藏)

    李惠义取纳郭嘉之言,命太史慈领着白虎军先行支援,然后自己率领大部随后跟上。

    张合停攻几日,等来太史慈支援,就再次发起攻城,等待李惠义大军到来。

    几天后,李惠义领军到来,此时正在帐中听着张合叙说战况。

    张合说完,不安的和拓跋虎站着一旁,李惠义见状,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