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胖子客气道:“无妨、无妨,本官好人做到底,这就叫人给襄平令送去粮食。”

    见胖子如遇大赦,并心急差送粮食,李惠义知道这是在请瘟神离开。

    “好,多谢兄长,小弟就不打扰,待粮食一到,就尽快安排百姓出发。”

    见李惠义有自知之明,胖子也是暗松一口气,虚情假意的一番挽留,也就让李惠义离去。

    为了让李惠义早点率领流民离去,胖子速度可谓飞起,不到三个时辰,就已将粮食送到。

    虽然粮食不多,不过一一发放各人手中,也可以勉强坚持几日。

    而有了这一次借粮,李惠义也想到缺粮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向当地官员借。

    休息一晚离开东安阳城,李惠义等人路过的城池,仿佛蝗虫过境一般,各地官员如临大祸。

    为了保护治下安稳,各地官员只能破财免灾,少则几百石,多则千来石,借给李惠义。

    肚子有食,心里不慌,李惠义等人速度加快不少,终于来到了代郡。

    一番简单交代,李惠义、娟妮子二人,就匆匆赶回大山,准备接老人家前往襄平。

    熟悉的大山,熟悉的路,熟悉的空气,让人加快了步伐。

    见熟悉的房屋出现在视线里,娟妮子大喊道:“爷爷、爷爷,娟儿回来了……”

    一番呼喊,熟悉的脸庞并未出现,反而从屋内走出一陌生青年。“你二人可是娟妮子、李惠义?”

    嗯?

    怎么是个青年?

    难道爷爷像狗血电视情节一般,眼开就要享福,就被恶霸抓走,然后就是一番虐待……

    李惠义心生不详预感,着急问道:“你是何人,怎么会在这里?”

    话音落下,娟妮子不待那人回答,就拉着李惠义,进入屋内。

    看着房内空无一人,当时两人脸露慌色,又急匆匆跑出。

    “你是何人?为何要带走爷爷?”

    听闻娟妮子发问,青年无奈回答道:“老人家在后山打猎,两位……

    青年还未说完,两人就匆匆赶往后山。
………………………………

第17章 到达襄平

    来到后山李惠义和娟妮子两个人大声喊,“爷爷你在那啊,我们回来啦爷爷”。

    “是惠义、娟妮子吗?老头子不是在做梦吧!”爷爷从林子里走出来说道。

    娟妮子说,“爷爷,娟儿刚回来没看见你,怕死了”。

    “傻姑娘怕什么啊,爷爷没事,身体好的很啦!惠义啊你们看见儁乂了吗?他没和你们说我在后山吗”?

    娟妮子低头不语,李惠义对爷爷说,“我们刚回来担心你,在看见一个青年以为爷爷出事啦,所以慌慌张张来后山找你啦”。

    爷爷慈祥溺爱的说道,“两个傻瓜回去吧,你们要好好感谢儁乂啊,要不他你们可见不老头我啦”。

    娟妮子慌张问道,“爷爷怎么啦,出什么事啦”。

    爷爷摸着她头说道,“傻孩子,你们走后我上山打猎不小心摔了跤,这些日子都是儁乂在照顾我”。

    李惠义对爷爷说,“爷爷以后在也不会啦,惠义这次回来就是接爷爷去襄平享福”。

    “只要你们在我身旁,就是对我老头最好福啦”,爷爷说。

    李惠义三人边走边聊来到家门口,爷爷对屋里说道,“儁乂,我回来了”。

    青年出来说道,“爷爷回来啦,娟妮子和惠义找到你啦”!

    “是啊,这两傻孩子,雋乂别放心里”。

    李惠义对那青年说道,“多谢雋乂照顾爷爷,刚多有得罪,希望雋乂别放心。不知道雋乂兄弟那里人啊”?

    “在下张郃,冀州河间国啵恕薄

    哈哈哈,真好运来了,什么都挡不住,这可是一大将,发财了啊!

    张郃可是魏国名将,五子良将之一,一生战功卓著,最高官至征西车骑将军。

    开始属于袁绍,公元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来投,袁绍封他为校尉。在袁绍攻打公孙瓒时有功,被封为宁国中郎将。

    在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他攻打曹操军营,久攻不下。郭图就在袁绍面前说他坏话,袁绍派使者来问罪,使者被高览杀害,无奈之下投降了曹操。

    从此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后和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

    公元215年,张郃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张飞击败。公元219年,张郃和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夏侯渊战死,全军一盘散沙,无奈张郃代帅,率部撤退。

    张郃还在陈仓多次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死。死后被封为壮侯。

    李惠义上前说道,“我们要去襄平了,雋乂以后有什么打算啦”?

    张郃说道,“准备回翼州老家参军报国”。

    “既然这样,雋乂何不与惠义一起前往襄平,惠义刚上任襄平,正缺少像雋乂一样的大才”。

    爷爷也接上说,“雋乂是啊,和我们一起去吧,爷爷也不想让你走”。

    张郃思考一会说道,“爷爷好吧,雋乂就随你们去襄平看看”。

    娟妮子看着我们三个说,“那还不快点收拾东西出发啦,你们在聊下去天都黑了”。

    一个时辰以后,终于收拾干净。李惠义对爷爷说,“该拿的都拿完了吧,爷爷还有没有漏下的”。

    “没有了,在有就是我这颗舍不得的心啊,”。

    “爷爷别舍不得,过不了几年我们就回来了,到时惠义给爷爷做个大房子在这里”。

    “哈哈,还是惠义有心,出发吧,在看下去更舍不得”。

    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回到队伍。

    爷爷看着这么多人说道,“惠义他们是”?

    “他们都是惠义一路收留下来的,都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可怜人,惠义准备带他们一起去襄平定居”。

    “好惠义,老头子没看错你”。说完就加入他们一起聊天去了。

    李惠义找到陈宫和高顺对二人说道:“公台、高大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郃,字雋乂,有大将之才并武艺高强,准备和我等一起去往襄平”。

    李惠义说完转头对张郃说道,“雋乂这公台先生是我们智囊,计谋百出。高顺是我们之中武艺最高的,一路上多亏他们才会如此安全,希望大家以后好好相处,一图大事”。

    张郃抱手对他二人说道,“在下见过公台先生,高顺大哥,以后请多多关照”。

    高顺接口说道,“雋乂别这么客气,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啦,刚好找不到练手的,以后有时间我们可以切磋切磋”。

    “好啊,高大哥,我也好久没有动过手,也想练练”。

    说完两个人就想上去练练,李惠义说道,“不早啦,等我们到了襄平,你们想怎么练都可以,快准备准备出发吧”。

    陈宫说道,“是啊,在不出发就有要耽误一天”。

    高顺说道,“好,出发,雋乂到了襄平我去找你,可别忘记了”。

    张郃回答道,“在下一定等候高大哥到来”。

    说完两个一笑。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前往襄平。

    经过十来天的赶路,终于来到襄平。李惠义看着眼前的襄平,心里大喊。“襄平我李惠义来啦!”

    来城门口,几个看守城门口的衙役看见如此多人,以为有流民攻城,马上关上城门,跑去报告去。

    李惠义一行来到城门口,上前说道,“某乃当今天子新任襄平令,请快快开门”。

    城上守卫衙役窃窃私语,并无人回话。

    不一会只看见几个衙役带着县令来到城头,他看了看李惠义说道,“可有陛下任命书”?

    李惠义叫高顺把文书拿来,手拿文书对城上说:“文书在此,快快开门”。

    只见那人从城上放下一根绳子回答,“麻烦襄平令把文书放上来,让我等一观”。

    李惠义准备上前放文书时,高顺说道,“惠义让我来吧”。说完拿取文书绑在绳上。

    城上那人看完文书,大声说“开门,下城恭迎襄平令”。

    不一会城门,那县令上前说道,“在下有眼无珠,刚多有得罪,希望襄平令别放心里”。

    李惠义说:“无妨,刚才你们做的很对,敢问先生何人,现任何位”?

    那人说道,“在下公孙昭,现暂代襄平县令,既然大人来了,下官正好与大人交接一番”。

    “好公孙大人里里请”。说完照呼大家进城。
………………………………

第18章 酒宴借粮

    来到县衙内,李惠与那公孙昭一番交接。

    公孙昭说道,“大人目前襄平情况就这样,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在下就告退了”。

    “好,有劳公孙大人了,如有不明白的,惠义到时在到门上拜访”。

    “好,在下在家随时恭候大人到来”。说完离开了府衙。

    等他离开后李惠义对陈宫说道,“公台现在府库粮食并不多,流民经过我等一路收流已经到达七八万之多,这如何是好”。

    “目前先安排流民住处,已避免流民暴动,刚那公孙昭说道的并不详细,等会在清点一番”。

    “公台,流民可以打散安排在人口稀少村庄,明天清点府库发放粮食,应该可以稳定下来”。

    “好,流民安排就交给惠义你啦,我去清点府库”。说完陈宫就往府库走去。

    李惠义看着大家说道,“娟妮子你和爷爷在府衙里整理出来房间,雋乂、高大哥随我去安排流民”。

    说完我们三人来到流民处,李惠义大声说道,“乡亲们,现在来到襄平了,准备给大家安排住处,有可能会很困难,但是经过这段时间我等将是最幸福的”。

    流民回答说,“我等不怕,我等相信襄平令,大人尽管安排,我等无任何怨言”。

    心里想这些都是汉朝的好子民,只要有一条可以活着的路,他们都会死死相信,可是现在朝廷真是看不见。

    感慨之时,只看见管亥偷偷摸摸来到身旁说道,“大人现在这么忙,有什么需要安排的,看有没有可以帮上忙的”?

    李惠回答说:“等会你带领一队从南面出发,看见人口稀少村庄就安排一些人口住下,并通知他们明天来县城府衙来领粮食”。

    “好,大人我就等着你给我安排啦”。管亥挠挠头说。

    李惠义接着说道,“大家现在分成四队,等会带领大家安排住处”。李惠义说完,就见流民自己找队伍去啦。

    李惠义回头对张郃、高顺说道,“雋乂、高大哥等会你们各自领一队从东面、西面出发,看见人口稀少村庄就地安排,并告诉他们明天来府衙领取粮食”。

    张郃高顺回答道,“好,一定办到。”

    看着队伍已经整齐,李惠义说道,“现在大家跟上出发。”

    说完管亥、高顺、张郃各自带领队伍走了。

    李惠义带着剩下的往北面出发,经过一天劳累,终于安排好流民。

    李惠义深夜回到府衙,看见高顺他们已经回来,同样疲惫不堪,但是还在等待,感觉心里一暖。

    李惠义上前说道,“大家还没有休息啊,今天大家都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娟妮子说道,“娟儿已经整理出来好几个房间啦,大家跟娟儿来”!说完带着大家去了

    李惠义一个坐着那想着,想法真是美好,做起来累死了,不想动哦。

    大概半个时辰陈宫来了,李惠义说道,“先生还不睡觉,惠义都准备睡啦”

    “惠义,睡不着啊,特来和惠义商量商量”。

    “先生何事啊,让先生如此心急”?

    “惠义府库粮食只有十五万石左右粮食,只够流民半月之余,如果省吃还可以坚持一个月,根本等不了来年丰收”?

    “先生莫急,惠义来想办法吧”。

    说完两个人陷入沉思,不一会李惠义说道,“公台可否向世家借粮”?

    陈宫想了想说道,“可以是可以,明天先了解一下”。

    “好此事就麻烦先生啦,先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事情处理啦”。

    “好,惠义也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一大早李惠义来库房,衙役早早把粮食搬出来,准备等待流民来领粮食。

    陈宫在旁边记录造册,高顺,张郃发放粮食,管亥带领府兵维持治安,时间越往后人越多。

    李惠义在旁边打着广告说道“今天发放只有十天口粮,希望大家坚持,十天后无粮者可在来领粮。现招收精壮者入伍,如有意者三天后可来府衙报名,好男儿定当保家卫国,以求功名利禄,光宗耀祖,希望大家回去好好给乡里乡亲互相转告一声”。

    经过一天的劳累,大家回去什么都不想说,直接回去睡觉啦。

    经过两天休息,李惠义召集众人来府衙议事。看到人已到齐,李惠义说道,“现在基本已经稳定下来,所以目前主要是安定人心,流民之心已经收服,可当地百姓并不归心,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陈宫说道,“放宽政策,减少税收,维持治安,百姓自然归心”。

    “好,明天惠义就发放公告,百姓税收只收取百分之一”。

    “惠义如此之做,府库将无粮可存,恐怕不能长久”?

    高顺也出来说道,“是啊,惠义还要招收部队,那来的粮食养啊”?

    李惠义说道,“山人自有秒计,大家拭目以待吧”。

    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今天我等一起规划一下。

    管亥说道,“某和那些府兵相处时,发现偷奸耍滑,不遵军纪者比比皆是”。

    “好,管亥现在任命为军司马,统领府兵,去处糟粕,留取精华”。

    管亥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山贼出身会被任命为军司马。于是激动的跪下说,“多谢主公,属下愿意为主公鞍前马后,肝脑涂地”。

    李惠义上前扶起他说道,“管司马以后可要多做为民之事”。

    “是,属下遵命”。

    “高大哥、张兄弟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没有”?

    李惠义见无人说话,接着说道,“既然没有什么事情,现在任命张郃为军司马,统领明天新招收之兵。高顺为军司马,从明天新招收之中提取会武艺者成立近卫队。公台先生为军师统领襄平大小事物”。

    陈宫说道,“多谢惠义,老夫定当全力以赴”。

    高顺下跪说道,“多谢主公,末将誓死追随”。

    张郃抱拳说道,“多谢将军,雋乂尽力为将军打造一支铁血军队”。

    “好,有你等在,大事可成,其余人下去准备,公台先生留下”。

    众人走完,李惠义对公台说道,“先生借粮之事有眉目没有”?

    “襄平现在有三大家族,太原郡王家一支分支,汝南汝阳袁家一支分支,中山无极甄家一支分支,目前这三家是襄平最大世家,把持襄平附近所有小世家”。

    “那今晚惠义办个酒宴,到时请他们到来,在提借粮之事可行否”?

    “惠义此法可以,就这么办,老夫先下去准备酒宴”。

    “好,有劳先生”。

    送走陈宫,李惠义想起刚才任命之时,张郃、陈宫现在处于观望状态,管亥高顺已经收服,看来还是要做几件大事,以求收服他们的心。

    李惠义找到管亥,对他说,“派几个人去通知袁家、王家、甄家、以及各小世家,就说今晚准备上任酒宴,希望他们到来”。

    “好,主公放心,保证他们今晚一个不落的到来”。

    “好,去吧”。

    夜晚的府衙后院热闹非凡,管亥在门口迎客。

    小世家早早到来,现在只剩下三大家族了。

    “甄家到,礼随宝石玉佩一副”。

    “袁家到,礼随二千钱”。

    “王家到,礼随一千钱”。

    三家到齐,宾客各自入位,酒宴开始。

    “我等恭喜襄平令,走马上任,以后请襄平令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来大家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酒过三巡以后,李惠义站起来说道,“各位惠义刚上任襄平,遇到一点小麻烦,希望诸位帮忙一下”。

    张世家附和说道,“襄平令客气,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只要我等能做到的,我等一定帮忙”。

    “好来喝一杯,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想让在坐的各位借点粮食给我,不知道大家可愿意帮忙啊”?

    只见底下人窃窃私语,不一会王家家主出来说道,“不瞒襄平令,我等家中也无多少余粮,实在不好意思”。

    李惠义问道,“那不知道可以借多少啊”?

    王家家主说道,“既然襄平令实在困难,我等也不能不借,我王家愿意出五百石免费送给大人”。

    “好!好!不知在坐各位都是一样吗”?

    袁家说道,“我愿意送襄平令二千石,”

    其余小世家纷纷附和发话。

    “我愿意送五十石。”

    “我愿意送一百石……”。

    李惠义看着底下的这些世家,冷笑道,“诸位都是大汉的好子民啊,惠义在此感谢诸位,来人造册记录在党”?

    众世家不要脸附和道,“多谢襄平令,这是我等应该做的”。

    “那不知各位何时把粮送来”?

    王家、袁家出来说道,“明天就到,不会耽误大人事情”。

    “好,那惠义就多谢诸位,今天酒宴就此结束”。说完李惠义气愤回到住处。

    “王家、袁家欺人太甚,我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不一会陈宫到来,见地上砸坏的东西说道,“惠义别如此之气,气坏了不是让他们高兴”。

    “公台,惠义忍不下这口气,一个王家五百石,那不是当惠义要饭的”。

    “惠义消消气,那也没有办法,不过你看这个名单可会开心哦”。陈宫高兴的说。

    “哦,什么好事,让先生如此开心,拿来我看看”。

    只看见册子上面写着,甄家捐粮五十万石。

    “好,先生甄家真是惠义救星也”。

    “现在消气了吧。”

    “先生可是想过甄家能捐出五十万石,其余两家会没有”?李惠义面露阴暗的说道。

    “惠义,可要想清楚,如果动世家大族,处理不当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说我们刚来襄平,基础不稳啊”。

    “先生早点休息,此事惠义好好想”

    “希望惠义三思而行啊”。陈宫说完离开了房间。

    公台说的有道理,可是李惠义实在忍不下这口气,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让他们再快活几天。
………………………………

第19章 建军之襄平匪患

    次日一早,府衙门口贴出招兵告示,闻风而来的百姓,聚满道路,仅一天下来,就已招募到五千精壮。

    连续三天下来,募兵已得两万余众。

    为何百姓涌越参军,还要归于襄平四周的异族身上。

    鲜卑、乌桓时常驱兵掠夺百姓,早已是与大汉子民种下世仇。

    眼下李惠义打出保卫家园,驱除异族的口号,自然得百姓支持。

    兵在于精不在多,李惠义自然也是知道此理。

    招募已经结束,李惠义决定将大军分成级别,已利余尽量发挥出战力。

    府衙议事厅,李惠义看着麾下小团队道:“高顺,你尽快挑选兵士,组成近卫队。”

    高顺抱拳道:“好,明日属下就去挑选。”

    李惠义听后,转头对张郃道:“雋乂,明日高顺挑后,你再挑选一番,编成一支备战精锐,不知道有无信心?”

    张郃道:“大人放心,雋乂麾下,必是能战之兵。”

    “好,有雋乂这句话,惠义就放心了。”李惠义满意点头,看向管亥。

    “管亥,剩下的,就编入府兵,以做守城,维护治安之用。”

    管亥脸上露出笑容道:“是,属下遵命。”

    李惠义安慰道:“好,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累了,趁今日还有时间,就抓紧休息一番。”

    三天招募两万兵士,确实有些劳累,听闻李惠义之言,三人抱拳离去。

    看着身旁陈宫,李惠义恭敬道:“先生,府库现有盔甲多少副?”

    陈宫略作思考道:“大概有三千副。”

    李惠义皱眉道:“才这么点,那可如何是好,没有盔甲,上了战场,伤亡就会加大。”

    陈宫道:“眼下只有先发放三千副,给精锐之师使用,剩下的再想办法吧。”

    见陈宫也无计可施,李惠义无奈道:“好,就依先生之言,这段时间,辛苦先生多操劳县内事物。”

    陈宫道:“无妨,都是份内之事。”

    李惠义道:“好,先生早点休息,多注意身体。”

    缺少器械,缺少粮食,与想象中的完全不符,李惠义也是绞尽脑汁,想改变现状,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新募两万精壮,被三人分割一空,紧接着就是无休止的训练,已求尽快成军。

    而李惠义与陈宫多次商量,也决定启用屯田制,农忙播种,闲时训练,已求能自给自足。

    不过了大军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