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惠义见其报仇心切,再者加上渔阳新失,也需一场大胜鼓舞士气,于是领着拓跋武、阎柔、张合等人点起战骑三万,出城前往袁营叫阵。
拓跋武还未进城,袁绍就已得知,此时听闻李惠义派战骑三万叫阵,气的就要派人出战。
一旁沮涭见此,拼死劝说才拦下袁绍。
袁绍被沮涭劝住,坐回位置气还未消,就听闻帐外传来辱骂,脸色阴暗的看着帐内众人。
随着帐外越来越难听的话语,袁绍心中怒火已到爆发点,突然猛的拍案而起。
“野夫李惠义,欺人太甚,诸将随本候迎战!”
袁绍说完,一把取下一旁配剑,不顾沮涭阻拦,领着诸将点起兵马出营迎战。
见袁绍领兵出营,李惠义心中大喜,不待袁绍列好阵形,下令诸将领兵冲杀。
袁绍见李惠义大军冲来,赶紧下令骑兵上前拦截,步兵列阵迎敌。
可在李惠义数员战将带领下,袁军骑兵根本拦截不住,未待身后步兵列好战阵,就已被杀的慌乱后退。
见自己兵士被冲杀的阵形全无,袁绍大骂李惠义卑鄙小人,随即无奈的领兵退回营中。
见袁军退回营中,李惠义手下诸将那里肯舍,领兵就要追上,可战骑刚冲到营门八十米处,纷纷马失前蹄,摔倒一旁,一时死伤无数。
………………………………
第244章 互抄后路(求大佬收藏求票票)
身后好不容易勒停战马的辽东骑兵,突然见袁营冲出数千弓箭手,开始射起箭雨。
只是片刻,追击的辽东战骑,已倒下一片,惊的李惠义赶紧下令大军撤回,免得做无谓牺牲。
袁绍退回营中,清点一番,发现战损三千余人,一时肉疼不已,于是老老实实听从沮涭之言,死守不战。
李惠义下令兵士不停辱骂,希望激出袁军出战,可袁兵得了死令,根本不搭理营外辱骂的兵士。
见辱骂没有效果,李惠义只能下令收兵,回城再行商议。
其实李惠义心中本不打算攻打袁营,准备待陈宫消息传来,袁绍退兵之时,再领兵乘势追击,双面合夹袁绍。
可奈不住拓跋武的请求,若自己不派兵攻打,只怕会让其心中生恨,所以领兵出城战上一阵。
回到城中,李惠义领着众人来到府中商议对策。
众人刚落位坐下,拓跋武就开口说道“辽东候,今日一战,袁军已是胆寒,某明天领着族人出城强攻,必斩下袁绍首级,献给辽东候。”
袁绍所设大营,营内外布满鹿角、陷马坑,战骑根本难已靠近,更别谈攻打下来。
此时见拓跋武要领兵攻打,李惠义急的向郭嘉望去,想让其帮忙劝说,毕竟自己不好伤了拓跋武求战之心。
见李惠义目光望来,郭嘉看向拓跋武说道“鲜卑勇士自是骁勇,只是连日长途跋涉,只怕已是强弩之末,首领何不休养几日,恢复恢复体力。”
见拓跋武想开口说什么,郭嘉赶紧继续说道“袁绍此贼,主公早晚诛杀,首领又何必急于一时。”
拓跋武眼神瞄了一下李惠义,见其正微微点头,心知李惠义不想出兵,于是只能作罢。
见拓跋武独自伤神,李惠义开口安慰道“首领放心,本候向你保证,要不了多久,一定把袁绍首级交于你手。”
听闻李惠义如此保证,拓跋武心中也好受一些,于是行礼表示任凭安排。
李惠义见此,就让人前去准备酒宴,为拓跋武接风洗尘。
二日后,陈宫和公孙瓒的消息纷纷传来,李惠义赶紧召众人前来商量。
众人得知陈宫收降黑山之众,并攻下邺城,皆是心中一喜,随后听闻公孙瓒舍弃广阳,往右北平围来,皆是开口请战。
不过李惠义却有一个更大的想法,他想把公孙瓒、袁绍二人牵扯在右北平城下。
好让陈宫与太史慈连接一片,让公孙瓒首尾不能相顾,同时袁绍也失去大半翼州,实力大损。
李惠义看着请命的众人说“本候决定与袁绍、公孙瓒在这右北平决一生死,所以诸位无需请战。”更新最快手机端
此话一出,请战的众人皆是一惊,若让两方诸侯合围城下,只怕到时只有败退辽东,于是纷纷请求李惠义改变主意。
李惠义见此,一一驳回众人请求,并让众人各自下去安排好兵士,等待接下来的大战。
听闻命令,个个心中担忧,抬头向郭嘉望去,希望郭嘉可以站出劝说李惠义。
郭嘉见众人望向自己,脸露笑容微微点头。
众将见郭嘉点头,才领命下去,准备兵士等候大战命令。
………………………………
第245章 高句丽起兵(求大佬收藏求票票)
突然袁绍停下,冰冷的声音响起。
“何人愿领兵收复邺城?”
前番赵云冲阵,诸将心中已是胆寒,如今得知他在邺城,帐内诸将皆是低头不敢接下此任。
“哐当!”
见无人答话,袁绍气的把手中长剑掷于地下,破口大骂道“区区一赵云,就吓的尔等胆破,本候要你们有何用!有何用!”
听着刺耳的辱骂,让帐内少数的人激起心中血性,朱灵就是其中一个,只见他出首说道“未将不才!愿前往夺回邺城!”
见朱灵接下此任,袁绍心中怒火稍息,脸色恢复一些温和说道“好,本候封你为建武中朗将,领兵三万前去收复邺城。”
朱灵脸上一喜,正欲行礼接令时,就见沮涭出来阻拦道“主公万万不可分兵,只需让朱灵将军收拢翼州兵士,再让青州大公子领兵前去相助即可。”更新最快电脑端:
见袁绍犹豫不决,沮涭赶紧说出其中弊端,已图说服袁绍
“若是现在分兵,等公孙瓒大军到来,也拿不下右北平,那数月困心经营,将不复存在。”
对,李惠义派陈宫说服黑山贼,占领邺城,那审配应该现在也在玄菟、乐浪二郡了吧。
袁绍脸上露出冷笑道“先生说的有理,朱将军速速起程,前往翼州召集兵马,等待谭儿领兵到来,你二人在合兵一处,收复邺城。”
“是!未将领命!”早在一旁等候的朱灵行了一礼,转身大步离开帐中。
袁绍看了帐内其余众人一眼,脸色一正,命令众人各司其职,准备好即将到来的攻城大战。
……
…………
玄菟郡太守府内,王烈已失往日镇定,此时正不知所措的来回走动,不知该如何去做。
下方跪拜的兵士抬头看了一眼王烈,小声问道“大人,接下来该如何去做,高句丽大军不日即将到达。”
王烈像未听见一般,心中快速计较敌我双方实力,已求寻出一条稳妥之计。
此行高句丽大军不下五万,是自己兵力十比一,若分散去守,只怕会被逐个击破,到时二郡百姓只怕也是危在旦夕。
嗯?,百姓。
王烈想到百姓,心中一惊,赶紧说道“你,快去派人前往各县,召集百姓带上粮食,聚于城内避祸。”
见兵士还想说什么,王烈大声催促“还等什么!快去啊!”
兵士走后,王烈思考一会,呼唤一人前来,让其飞马前往辽东,报告高句丽大军入侵之事。
安排好这些,王烈还是放心不下,派出狼骑五百人,前往高句丽的必经之路,打探消息。
王烈本是文臣,重来没有领兵做战经历,若是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可能还有信心,但此时此刻,心中只能祈祷华歆快些派来援兵。
两郡百姓得知高句丽举大军来犯,个个惊慌不已,听从官史命令,收拾钱粮前往主城。
两郡百姓半数皆是中原避祸而来,也有是黄巾降兵,这些年来,在这已是安居乐业,如今突遭兵祸,心中皆是巨恨高句丽。
就在两郡百姓骂骂咧咧前往城中避祸时,高句丽大军已杀到边境。
乐浪郡带方县下的偏远村庄,黄村。
为何会叫黄村,因为他们都是黄巾俘虏,被李惠义分配此处,已有数年,早已习惯此地生活,心中同时也感恩李惠义。
因处的太远,所以未得到通知,待村民发现高句丽大军时,已失去逃命的最好时机。更新最快手机端
村长高升看着眼中布满绝望的村民,那种眼神,只有当初在黄巾之时才有过的,事隔多年,自己早也忘了。
一条条消息传回,得知高句丽大军越来越近,高升终于开口说话。
“大家早在当初被俘之时,应该就已身死,要不是辽东候仁德,我等那有这几年安稳生活。”
见村民情绪有些安稳下来,高升继续说道“如今异族来犯,正是我等拼命之时,已报答辽东候大恩。”
村民听闻此话,细想一下确实也是此理,要不是李惠义,自己肯定已被处死,就算幸运存活下来,也不会有如此安居乐业的生活。
害怕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怒火,打破自己平静生活的怒火,村民纷纷出声,表示要和高句丽拼命。
高升见此,让妇孺先走,自己率领村中所有男丁,布置好陷阱,准备阻挡侵犯的高句丽大军。
村庄外七八里处,高句丽三万大军缓缓的向前前进,领头主帅正是宴留。
多年前被汉军包围的情景,宴留脑海久挥不去,得知王上要派兵攻打汉朝边疆,当时苦苦劝说。
可男武早被审配许诺的钱财给迷惑了,那还听的进去,朝上反对的一一罢免官职。
要不宴留在上次战斗表现优秀,有加上战后强力的政治能力,可能也逃不过被罢官。
身旁公孙度,见宴留脸上露出担忧,毫不在意说道“宴帅放心,如今李惠义那厮正领兵在右北平与翼候相持,那会想到我军会偷袭他后方,此战一胜,到时大人可就名流千古啦,哈哈哈。”
宴留看了一眼大笑的公孙度,脸上面无表情,心中却是痛恨不已,要不是他在一旁劝说,王上也不会出兵。
早知道当初这厮来投时,就劝王上斩了这厮,将其人头送往辽东,那有现在这般。
唉!
那李惠义治民有方,郡下百姓皆是归心,若是阻挡自己大军一顿时日,必会无功而反。
到时李惠义盛怒之下,派大军来讨,只怕高句丽将不存于世。
“哼!”宴留心中越想越惊,越想越气,看着一旁的公孙度冷哼一声。
公孙度听闻冷哼声,看了一眼也不搭理,只顾看着前方。
心中却是已将宴留骂了千万遍,要不是自己无兵,会在你手中受气,等攻下乐浪,到时募得兵士,在一并奉还。
公孙度自从数年前大败,就一直隐藏高句丽民间。
而因上次阎柔大胜回归,在高句丽拉走五万精壮,又强行勒索二十万石粮食,让高句丽民生一下陷入瘫痪,各地叛乱群起不断。
公孙度看到希望,立刻前往高句丽国都,请求领兵征讨。首发33
男武当时正在头疼,无兵征讨叛乱,得知公孙度愿讨伐叛军,于是给其二千兵马,让其前去平叛。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态度,没想到公孙度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就成功平叛各地乱军。
满怀大喜下,男武把自己女儿下嫁于他,并留其身旁任用。
可公孙度总想回到汉朝,一直劝说男武给自己兵马,前去攻打玄菟、乐浪。
但男武也是聪明之辈,深知若给公孙度兵马,只怕其攻下玄菟、乐浪,就会拥兵自治,所以一直拖延,让其帮忙练兵。
没有兵马,公孙度只能听从男武命令,潜伏等待时机,审配的到来,终于让公孙度看到多年希望。
公孙度一番苦求劝说,终于说服男武出兵,本以为可以独领一军,没想到男武竟然让宴留为帅,自己作为副将。
郁郁不得志,公孙度借酒消愁,但在出征前一天,审配找到了他,两人相聊甚久,使公孙度完全恢复斗志。
言归正传,就在两人各怀心事时,远处一骑快马奔来,打断二人心中遐想。
“报!前面发现一个村庄。”
………………………………
第246章 军民同心(求大佬收藏求票票)
宴留收起心情,看了一眼探骑,大手一挥,命令兵士加快前进,准备进村询问一下。
来到村口,见里面毫无人迹,宴留随口唤来一军司马,让其进去打探一下。
军司马得了命令,领着本部人马,带头往村中走去,刚进入村中,未行数米,军司马突然脚下一空,发出一声惨叫。
“啊!”
身后兵士听闻惨叫,就见军司马掉入一陷坑,赶紧上前查看。
洞中军司马胸口插着十余支削尖的锋利木棍,口中不停冒出鲜血,双眼望着上空,小声痛苦的挣扎着。
眼见军司马抢救无望,反应过来的围观兵士,慌张的跑去报告。
得知村中有陷阱,宴留心中一惊,前方还有无数村庄,若个个如此,只怕还未兵临城下,就已损失惨重。
公孙度看了一眼宴留,对着兵士命令道“依伍长为队,各距十米搜索上前,发现反抗劣民,一侓就地斩杀!”
兵士得了命令,开始有序的向村中前进,宁静的村庄上空,开始不停响起惨叫、呐喊、厮杀声。
一个时辰后,高升浑身是伤,被高句丽兵士押到宴留马前。
看着眼前腹部鲜血直流的高升,宴留柔声说道我军乃是奉了翼候前将军之令,清剿朝廷乱臣李惠义,壮士又何必以死相阻。”
高升猛的向宴留吐了一口血水骂道“非吾族人,其心必异,其人当诛,袁绍那厮竟招尔等豺狼,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哈哈哈!”
公孙度看向满脸血水的宴留,心中舒服不少,但脸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等着看宴留好戏。
宴留脸上露出一丝怒火,手握腰上配剑,怒目看着高升,但随即恢复常色,手也离开剑身,挥手让人放快高升。
见高升一脸疑惑望着自己,宴留开口说道“你走吧,我军只讨伐乱臣李惠义一人,不会枉杀你们这些平民百姓。”
高升见宴留放了自己,当时也是意外,扭头双眼望了一下身后村庄,对天长吼道“黄村已成绝户,高某不愿苟活!”
高升说完,快速向宴留坐骑撞去,守护一旁的兵士见状,举起兵器向其刺去。
看着已被乱枪刺死的高升,宴留心中更不是滋味,已经留其活路,为何还要寻死?
公孙度心中对宴留的妇人之仁,甚是鄙视,此时见其陷入沉思,招来兵士让其放火烧了村庄。
村庄突起大火,宴留惊的回神,开口问道“何人放的火?”
公孙度回答道“未将下令放的火,宴大人还是命大军快行,村中未发现一个妇孺,肯定已是逃跑。”
宴留看了一眼公孙度,就要开口责备,自己主帅都未下令,他竟敢下令放火,明显不把自己放着眼里。
可转念一想,还是忍了下来,毕竟此战还要多靠于他,再者战时将帅不合,乃是兵家大忌。
强忍不满,宴留下令大军继续前进。
随着大军越来越接近乐浪郡治朝鲜城,宴留心中也是越来越惊,因为大军所过之处,竟然没有发现多少百姓,偶尔擒拿几个,也是老弱妇孺。
在一番屠刀询问下,宴留得知附近百姓已全部迁往朝鲜城,心中更是担忧,下令大军加快步伐,赶往朝鲜城。
一日后,宴留来到朝鲜城外,留下一部安营扎寨,领着大部兵临城下,看着城头的守军,宴留命身后将校上前劝降。
宴留话音刚落,身后冲出一将,飞马来到城下八十米处,停下大喊
“城上汉军听着,我王感大汉天子圣恩,奉前将军翼候之邀,征讨叛臣李惠义,尔等速速打开城门……”
话还未说完,城上就有一声音传来。
“呸!我主仁德,深受先帝信任,驻守边疆多年,那容得尔等异族猖狂!想要进城,就问问城中数十万百姓,同不同意!”
“不同意!”
“不同意!”
“不同意!”
震天的喊声传来,城下那将也懒得废话,拔马回往阵中。
公孙度见状,向宴留抱拳行礼道“大人下令攻城吧!别耽误时间了,若是王先下玄菟,而我等未拿下乐浪,只怕王会怪罪。”
看了一眼城上震声呼喊的百姓,宴留知道只有死攻,别无他法,于是下令大军攻城。
鼓声一响,高句丽兵士开始围城,发起四面攻击,准备一举拿下城池。
城上守军见此,纷纷举起弓箭相迎,在敌军冲近时,就举巨石砸去,毫无惧怕之意。
攻城还未多久,宴留、公孙度就发现不对劲,守城的大部身穿百姓衣装,可表示出来根本不像,其守城老练,堪比普通兵士。
几波攻击下来,城楼还未登上,就已溃败而回,留下满地尸体。
见兵士损失惨重,又无功而返,宴留下令暂停攻击,准备领军回营,已图后计。
见宴留要退兵,公孙度连忙劝阻,可宴留意下已决,根本不搭理公孙度,自领着大军回营。
看着缓缓退去的大军,又听闻城中爆发出的欢呼声,公孙度心中怒火到了极点,手握配剑剑柄青筋暴露。
努力压制怒火片刻,公孙度奋力一夹马肚,快速向前奔去。
高句丽帅帐中,空气弥漫着火药味,公孙度厉声质问着宴留。
“眼前正是一鼓作气攻下城池的大好时机,大人为何要下令退军,白白丧损大军锋锐。”
被下属质问,再好的脾气也会发怒,宴留脸露怒火回答道“不下令退军,难道让我族精锐全死于城下吗?”
公孙度气的回答道“自古胜战,皆是无数将士流血得来,若是妇人之仁,大祸不远也!”
两人大吵一顿,互相发泄着心中不满,可发泄完后,还是要解决攻城之事。
半个时辰后,宴留脸色阴冷的看着公孙度说道“今日之事,你我皆是有错,可眼前争吵也是无用,还是解决如何攻下城池。”
宴留作为主帅,能先开口询问公孙度,已是相当容忍了。
而公孙度也是聪明之人,此时见宴留询问,也给其面子回答道“二郡之人,多数是外迁至此,有些更是当过山贼流寇,肯定会比普通百姓勇猛一些。”
经公孙度一说,宴留心中存留的疑惑顿时解开,于是着急问道“那可良策破敌?”
公孙度不悦答道“山贼流寇势急则散,刚刚若是一鼓作气继续攻打,只怕你我现在已在城中。”
宴留此人颇为谨慎,平生所学,也是一些治国安邦之道,换句话说,守城有余,进取不足。
此时听闻自己错过最好时机,心中也是懊恼不已,赶紧询问道“那如今该如何去做,才可减少伤亡拿下城池?”
公孙度白了一眼宴留,缓缓回答道“如今之计,只有你我各领一军,轮流择两门攻打,让城中守军疲于奔命,方可有机拿下城池。”
宴留听闻此计,心中开始计较得失,过了许久,才同意分兵一万,交于公孙度。
第二天一早,宴留取纳公孙度之计,轮流在四门中取出两门,投入重兵攻打。
城中守军兵少,大多皆是百姓,又难已调度,一时陷入来回奔命驰援,损失也是越发惨重。。
无奈之下,城中守军号召满城百姓,在各门待命,随时准备上城坚守。
在满城的百姓支持下,城外高句丽兵士一时也难已攻破,双方开始互相消耗坚持着。
………………………………
第247章 民心所向(求大佬收藏求票票)
远在辽东的华歆,刚迎回黄忠,还未来得及高兴,就得知高句丽举大军来犯,而王烈也是连派数人请援。
真是一事未平又来一事,急的华歆寝食难安,下令召集全城兵士,准备前往玄菟支援。
突然全城大军调动,惊动了深居李府的娟夫人,以为是李惠义出了事情,于是亲自前往华歆处。
得知娟夫人到来,华歆放下手中之事,亲自前往迎接进府。
一路来到屋中,娟夫人见华歆面露焦虑之色,担忧问道“华大人,何事如此紧急,可是候爷……”
见娟夫人欲言又止,华歆回答道“主母放心,右北平大军云集,主公并无危险,只是玄菟……”
见华歆停下不语,娟夫人已知其意,于是安慰说道
“华先生放心,自古女子不能干政,夫人我也不是不懂,只是见先生面露焦虑,怕憋坏身体,故有此问。”
华歆也苦于无人商量,现听闻娟夫人如此之言,也不在隐瞒,絮絮道来其中苦恼。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华歆此时就是面临此境,城中兵士收拢收拢,也有数千,可这领兵大将,根本无人可选。
或许可请黄忠帮忙,可刚请人家押送粮草,如今人家刚回来不久,又让人带兵驰援,只怕别人心中会有想法。
得知玄菟战事紧急,娟夫人让其带路,准备亲自前往相请。
见娟夫人愿去说服黄忠,华歆自然同意,于是带着娟夫人前往黄叙住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