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腾蛟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疑惑的走了下去。
贺腾蛟刚刚离开不久,李鸿章跟左宗棠就联袂到了。
“明帅!”
“明帅!”
李鸿章跟左宗棠齐声叫道。
“哦,荃帅,季帅,两位请坐,不知道两位来访有何要事?”
郭烨勉强压制下心头的不满,向着两个人微笑道。
“明帅,您可真是心大啊,八十万两白银啊,八十万两!您就这样接受了?这笔银子可是应该朝廷出的,凭什么让我们地方上掏钱?这不是摆明了讹人吗?岂有此理,真不知道朝堂诸公都是干什么吃的,能干他们就干,不能干那就让贤,让有能耐的人去主持政局啊,不要站着茅坑不拉屎!”
李鸿章愤愤的说道。
左宗棠亦是脸色阴沉,说道:“明帅,这件事情,涤帅跟九帅不好出面,毕竟他们刚刚得到了朝廷的好处,现在就看您的了,反正是我们不会拿出那笔银子!将领们一个个是都封赏了,但是下面的士卒们可是都没有消息呢,安置跟抚恤这些阵亡或者受伤的弟兄,都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的楚军从太平军进入浙江算起,伤亡已经不下六万人了,这么多的人需要我去抚恤,我正愁银子没处找呢,朝廷竟然又给我们摊派,真是岂有此理!”
郭烨将杯子重重的顿在了桌子上,不悦道:“你们两位算是不错的了,起码官升一级啊,只要你们升官了,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了,你们看看我?我答应石达开投降的条件,朝廷可是给我驳回来了,******,他们这是背信弃义啊,哪里有这样的美事?要我知道那个人出的主意,老子非要锤死他****的不可!”
李鸿章跟左宗棠脸色一黑,这个家伙还真的敢说,这就骂上了啊,谁知道这个主意是谁的?如果是议政王跟两宫太后的呢,那岂不是欺君了?
“明帅,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还是要解决的啊……”
“是,是要解决!一定要解决!他们等着我的!两位,一diǎn银子的事情,对于我来说算不得什么?如果朝廷愿意将我的那些建言全部同意下来,就是这笔银子我全出了,都愿意!不就是两百万两银子吗,就是当裤子,我也拿出来,但是他们只想着省事,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提,姥姥,我才不管他们这个臭毛病呢,只要我安排妥当了这里的事情,就会即可进京,非要跟他们好好的大大官司不可,惹急了老子,老子就不伺候了!”
“明帅,不要意气用事……”
左宗棠苦笑道:“朝廷就是这个样子,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咱们又能怎么样?所有的权力都在军机处呢,即便是军机处,基本上也都是那些满臣说了算,我们都是不过时扛长工的,东家让我们怎么干活,我们就只能怎么干活,还能怎么着?”
“是啊,”
李鸿章忿声道:“还能怎么着?该死的,朝堂上都是尸位素餐的庸才,设若我们这里的四个人有两个进入了军机处,情形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李鸿章的性子虽然不像左宗棠那样刚烈,但是也是有了名的痞子脾气,耍起蛮来,才是真的不讲理呢,现在蛮子脾气又有些发作了。
“少荃!”
左宗棠苦笑道:“咱们入主军机?你想都别想了,还差得远!也许,明帅还有那个机会,咱们是没有了!”
左宗棠说的不错,他们刚刚从巡抚升任总督,没有兵部尚书的虚衔,现在还是正二品的官衔呢,哪里可能直接入主军机处?基本上军机处都是各部的尚书或者是都察院的都御史、宗人府的宗令这样的一品或者是从一品,最次也是德高望重的正二品官员,他们的资历还是太浅了,即便是曾国藩现在也只是勉强够格。
当然郭烨是个例外,这个家伙,现在都已经一等靖国公了,而且领兵剿匪的时候,就已经遥领军机大臣的虚衔了,不过也就是虚衔而已,只有学习的份儿!
“嘿嘿,即便是我入住了军机处又如何?你们以为我一个人就可以对抗整个满清贵族层?怎么可能?天下是满洲人的天下,不是咱们汉人的天下!”
“可是……”
李鸿章正待要说话,郭烨摆摆手,说道:“好了,少荃,我说了,一两百万两白银也算不得什么,我支持你们上书驳斥,但是如果,真的朝廷就让咱们出,那谁也没有办法,如果你跟季高兄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来,就着落在我的身上了,必然不让你们失望就是!”
李鸿章脸色一红,颇有些不好意思,答道:“这个、这个,明帅这多不好意思?毕竟不是一两万两白银,而是数十万两,加在一起两百万两,让您一个人承担,这也太难为您了……”
郭烨淡淡一笑,答道:“好了,谁让我后面的山东现在有钱呢,我就是一个土财主啊,挨宰是很正常的,反正是这些钱不是用来吃吃喝喝的,而是用来保证太平军将士的生计问题,也算是用到该用的地方了……”
李鸿章与左宗棠连忙道谢,总算是心里有了底儿了,不然的话,还真的是发愁啊……
三个人闲聊几句,李鸿章与左宗棠看看天色已晚,拱手作别,郭烨将两个人送到了门外。
两个人正要离去,郭烨突然说道:“季帅还请留步,郭烨还有件事情想要请教您一下……”
两个人一愣,李鸿章看郭烨的意思,只是想要挽留左宗棠留下商议事情,自己也不好再做停留,径直离去。
“明帅,您有什么事情垂询?”
(。)
………………………………
第七百二十五章 郭左问答(一)
“季高兄,无他,只是想向季高兄请教一下您对时局的看法罢了。”
郭烨笑道。
左宗棠心头一凛,答道:“时局的看法?明帅,现在,太平天国与捻军已经被平定了,大清朝即将进入一个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时期,只要将这段时间利用好,励精图治,大清朝还是有可能重现辉煌的,不敢说开疆拓土,最起码保证国土不失,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郭烨diǎndiǎn头,说道:“想必前几天,我跟您与曾李两帅的谈话,您还有印象吧。”
左宗棠diǎndiǎn头,答道:“嗯,明帅的分析确实是明见万里,宗棠佩服不已!”
“明见万里又如何?”
郭烨语气有些低沉,“您心里应该很清楚,现在西洋发展突飞猛进,一天一个模样,我们却裹足不前,我们真的能够在未来的三十年内,四十年内保证国土不失?”
左宗棠一愣,旋即答道:“明帅,您未免有些太悲观了吧,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后,泱泱中华,即便是不能说恢复康乾盛世,也绝对可以傲立一方了吧?”
“哈哈,十年生聚?季高兄说笑了,现在咱们中国人口三万万有余,甚至更多!整个西洋加在一起,都没有我们人口多,那又怎么样?第一次中英之战,我们败了,第二次中英法之战,我们又败了,如果不是我在北方全力抗击,只怕先皇就要效法徽钦二帝了!人多有用吗?即便是不说与洋人的战争,单单说两百年前,大明朝人口万万之众,满洲加上蒙古,也不过百万之众,然则皇太极跟多尔衮却是可以横扫宇内,问鼎中原,人多有用吗?”
左宗棠脸色一红,自己的言语被郭烨给无情的打击了,人口众多,不足恃!
“再说十年教训,我们拿什么教训民众?仅仅是儒学吗?季高兄,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啊,”
郭烨叹息道,“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两百年前,五百年前的世界了,原来都是冷兵器作战,发展很是肤浅,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除了儒学之外,西洋的学术更加的昌盛,天文学、历法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数学,诸多领域都远在我们之上了,为什么西洋船坚炮利?还不就是因为西洋的这些学问远在我们之上?原来说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书中可是不知黄金屋了,现在书中还有经世致用,争衡天下!我们仅仅说十年教训,十年时间,仅仅教人识礼节晓大义够了,但是,想要让中华向西洋一样可以建造纵横四海的战舰,可以建造瞬息万里的电报,建造伤人于瞬间的火炮,那是不够的,绝对不够!”
左宗棠难得的脸红一次,盖因为,自己的学识第一次在人前感觉不够用!天文学、历法学、数学,这几个倒是不难理解,但是物理学呢,化学呢?地质学?这是什么,自己甚至都是一知半解,茫然无知!
“明帅,那您的意思呢?”
郭烨一笑,答道:“我的意思?很简单,想要真的实现咱们汉唐盛世的梦想,这个中华大地,必须要有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变革不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已经到了穷困到必须变革不可的地步了!听说您曾经与林文忠公相交莫逆?”
左宗棠答道:“惭愧,相交莫逆可是不敢说,文忠公一世英名,我在年轻时节不过是与文忠公有过几次交谈而已,不想得了他几次谬赞……”
“那您也肯定知道他的好友魏源了?”
“这个自然,魏先生的《海国图志》,我可是通读过数遍的,绝对是数十年来的绝世佳作!”
“那您也肯定知道他的一句名句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西洋在恪物之学上远胜中华,在军事上更是胜过我们多多,想要恢复汉唐盛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就是我们的根本!博采众家之长,以济中华之短,穷二十年之功,方可见效!”
左宗棠若有所思,不断的diǎn头,问道:“名帅的意思,就是要变法,效法西方?”
“不错,效法西方!”
郭烨坚定的答道:“这是必须的,不光是在这些致用之学上,在西洋,其政体也有着极其先进之处,远非中华所能比拟!”
“愿闻其详!”
郭烨沉声道:“很简单,中华的政体是家天下,所有的权力集中与皇家,不管皇上有没有才能,都是九五之尊,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柄,但是,在西方,却是截然不同!”
左宗棠对于这些了解的甚少,虽然《海国图志》中约略提过一些,也都是含含糊糊,偶尔也听西方的传教士说过,更是如管中窥豹,难见一斑!今天,终于遇到了一个精通洋务的郭烨,自然是要请教一个明白,现在哪里是郭烨请教左宗棠,左宗棠完全就像一个小学生,认真的听着郭烨的讲解,就差在旁边记笔记了。
“西方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是家天下,他们的天下是民众之天下,不管是首相,还是总统,都是被民众们选举出来的,只有才德兼备的人,才有资格担任他们国家的最高掌权者,最起码也要才能出众!如果民众们对于最高掌权者不满意,甚至可以罢免掉这个最高掌权者!”
嘶……
左宗棠倒吸了一口冷气,喃喃道:“明帅,这样难道还不乱了套?哪里还有尊卑之分?”
“呵呵,你说得对,在西洋有一句最著名的话――天赋人权,每个人的权力都是上天赐予的,每一个人在权利上都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权力去罢免自己的最高领袖,首相,总统,甚至国王!这下您应该明白为什么这种体制远胜中华了吧?”
明白,当然明白了,左宗棠本来就是学识过人,这哪里还有不懂的,有着一国民众的监督,那个掌权者敢不听话,敢不努力做好?民众们过得不如意了,可是可以罢免掉他的啊!这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总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即便是不敢说首屈一指,起码也是屈指可数的精英!
(。)
………………………………
第七百二十六章 郭左问答(二)
左宗棠一脸的震惊,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国度!
“季高兄,非但这个国家的领袖是宣传来的,所有的文武官员也大多是选举出来的,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如果他们有不法事,根本没有躲藏之处!”
左宗棠diǎndiǎn头,答道:“所有的官员都在民众监督之下,比起一个检察院与按察司来,确实要管用的多了。”
“这是政体上的不同,还有文化上的不同,中华注重教化万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嘛;西洋则是不同,西洋注重的是实用,知行合一,将一身的学问用于改善人的生存,所以他们研究出了西洋钟表,可以随时随地计时;他们研究出了蒸汽机,可以不靠人力就能够驱动车辆、船只快速进行;他们研究冶金,可以生产出更加坚硬更加坚韧的钢铁,相比之下,中华太过偏执了……”
“明帅,”
左宗棠皱眉头道:“注重教化,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如果连礼节都不同,这人,与禽兽何异?”
郭烨淡淡一笑,答道:“季高兄,所有的话,还在刚才一句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西洋注重学问致用,所以可以很好的改善民生,人民吃得饱,穿得暖,自然有余力学习礼节了,可能季高兄还不知道吧?泱泱中华,一个汉人一年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过价值数两银子而已,但是在西洋,在英吉利,一个人一年生产出来的东西,价值可能超过二十两白银!二十两啊,是我们大清的至少五倍以上!大清四万万人口,一人也不过能够纳税三钱银子,再多了,可能就要吃不上饭了;但是在英吉利呢,一个人可以纳税超过五两银子,即便是人口仅仅是我们不到一成,这一年的岁入,也远在大清国之上!”
“不可能吧,一个人一年可以生产二十两白银的东西,那这个国家得富裕成什么样子!”
左宗棠震惊道。
“如果不那么富裕,以他们大英帝国的人口,如何是我们的对手呢?不扯远了,一句话,现在西洋人过的比我们饱足,自然也就识礼节,有修养了,我们单单看中教化,可是三四万万人口,连吃饭都吃不饱,又如何有精力去顾忌礼仪?当年明末之时,陕甘大旱,农民易子而食的情况都时有发生啊,又哪里来的礼节?”
左宗棠听完顿时陷入了沉思,今天听到的见闻实在是令他太吃惊了,一时难以全部消化掉,不是他的学识不够,而是这些见解他从来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实在是匪夷所思!
“再有一样,儒家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郭烨继续给左宗棠灌输着自己的思想,“话是不错,但是好好地一句话,被后人给念歪了!”
左宗棠疑惑道:“明帅,这句话也有问题?哪里有问题?我怎么没有发现?”
郭烨冷笑道:“季高兄,很简单,朝廷科举取士,人们出人头地,就只有参加科考一条路,而且还是死板的八股文,多少书生皓首穷经,一辈子都耽搁在了八股之中,季高兄,您当年不也是屡试不第吗?如果没有太平天国的起事,只怕你也要老死林泉了吧?可是,从您第一次参加科考,到现在,所有的举子、进士加在一起,不下千人甚至万人,我怎么就没有发现一个比您更加有才识的人呢?您一身学识经天纬地倒是说说,这身本事有多少来自于八股?”
左宗棠默然,良久方才说道:“明帅说的是,科举取士却是弊端丛生,多少书生只知道埋首四书五经,死读书,读死书,即便是读了一辈子的书,却是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读来何用?只是,不以科举取士,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科举不是不可以,而是,我们那句话错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凭什么读书就最是高贵?没有农人劳作,那个读书人不得饿死?没有妇人纺织,匠人盖房,那个人不得冻死?没有杏林妙手,哪个病人不得受尽折磨?各行各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哪里来的高低贵贱?这只不过是儒生偏执之语,误人子弟,误人子弟啊!”
“所以,你就想要大变,来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变?”
“不错!就是要来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变,一举打破束缚咱们中华千年之久的牢笼,使汉人重见天日,重获自由!”
“明帅,你的思想很危险啊,在你眼里,这名教几乎没有丝毫可取之处,但是你不要忘了,咱们中华可是屹立世界五千年之久,秦汉之鼎盛,隋唐之强悍,赵宋之风流,哪一个时代不是独领风骚?不就是凭借的儒学吗?”
“赵宋之后呢?”
郭烨问道,“赵宋之后,咱们汉人却是再也难寻往日雄风了,即便是宋朝,我们也是饱受辽、金、夏、蒙的异族欺凌,为什么?”
额……
左宗棠哑口无言,为什么?在左宗棠眼里,这只不过是朝代更替而已,一个朝代总是有它的命祚,兴有定时,亡有定时,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定!郭烨竟然问他为什么,为什么?
左宗棠当然答不上来了。
“季高兄,您自幼耳濡目染,接受的是儒家的学说,言必称孔孟,然则,你们的学问有多少是从孔孟来的?如果真的是从孔孟来的,那也是一件幸事,可惜了,你们接受的不过都是被阉割了的儒学罢了,挂着孔孟的名义,却是朱熹阉割一遍的理学,以及王阳明阉割第二遍的心学罢了,还有多少是孔孟的东西?”
“这……”
左宗棠听着郭烨的话,心头满是不服气,这个小子满嘴都是谬论啊,但是谬论之下,又让人无从辩驳,郭烨每一句话都是直指如今儒学道统的要害,鞭辟入里,即便是以左宗棠的大才,都有着一股无力的感觉!但是让左宗棠接受郭烨关于他接受的儒学是被阉割的儒学,这是他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绝对不能接受!
(。)
………………………………
第七百二十七章 郭左问答(三)
“宋明理学又如何?阳明心学又如何?明帅,您的看法未免太偏激了吧?你又如何确定是朱熹、王阳明之流阉割了儒家的道统?”
左宗棠略略有些不满,问道。
“很简单!”
郭烨笑道:“我仅仅给你举几个例子,您可是一带儒学大家,自然可以究其原本,仅仅在宋明理学、阳明心学上耽搁一辈子,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舍本逐末啊……”
“愿闻高见!”
“孟子曾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也不是?但是朱熹呢,却是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本以人为本的思想硬是改成了以君为本的伦理道德;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孔子以此让世人能够主动进取,朱熹却说要灭人欲,讲人性的**给全然压制,季高兄,我问你,如果人没有吃饭、喝酒的**,没有****,又与胡吃梦睡的痴傻有何区别?人有**,方才有发展!《论语》又问,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后世又如何,径直将其阉割成为了以德报怨是圣人的教化,岂不是贻笑大方?”
“以德报怨,又有何不可?为人处世不就当如此吗?”
“错了,季高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贪心私欲,七情六欲是无法排除的,即便是高僧大德,又做不到不动无名,蛮夷更是贪得无厌,我们以德报怨,他们就会得寸进尺,我们让给他们一口粮食,他们会将我们整囤粮食抢走,我们让给他们一寸土地,他们会接下来再抢我们十里,百里甚至千里!以德报怨,我们就只能落一个这样的结果,大清开国之初,中俄大战与关外,为了以示天恩,康熙帝将外兴安岭以北大片土地拱手让人,但是沙俄满足了吗?如果不是我率兵北上,浴血奋战,现在江东万里河山又要成为异族领土了,所以,我们不能让步,对待朋友,我们用美酒佳肴;对待居心叵测的敌人,那就只能给他们准备洋枪火炮!”
“是极!”
左宗棠在这一diǎn上倒是极其赞同郭烨的看法,一寸山河一寸血,都是祖宗流进血汗给我们打下来的,寸土不能让!
“明帅,我明白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然我读书不求止步于朱子,但是受到他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未来做学问还是真的要朔本追源才行……”
“那些都是后话!”
郭烨答道:“季高兄,现在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一场前所未有之大变,方才是最紧迫的,时不我待!”
“只是,”
左宗棠苦笑道:“明帅,想要掀起一场前所未有之大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古之变法,从来没有不流血就成功的,从商鞅、吴起一直到后来的王安石、张居正,有几个落得好下场的?背后有圣君支撑倒还好一些,没有圣明君主支撑,只能死在那些顽固不化之辈的手里,甚至死无全尸!”
左宗棠是心雄万夫,是胸藏天地,是傲视古今,一身气魄宏大无比,但是想象那些变革家的下场,就令人不寒而栗啊,王安石还算是好的,不过是两次罢相而已,看看,吴起被车裂,商鞅被车裂;晁错被诛,至于张居正,更是被从坟里跑出来鞭尸!如今不管是要裁撤八旗,还是改变八股取士,甚至变革政体,都会面临满洲贵族绝对的反对,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攻击!
“当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