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上女处长:一念翻身-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部分都保留着原始的味道。
山路是石板砌成,石板已经被磨的铮明瓦亮,看上去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刘立志走在石板路上面,竟然感觉到神清气爽,一股清新的微风吹过,倒也感到几分寒意。
越往上走,树木越是茂密,打眼看去,古木狼林,怪石嶙峋,刘立志没想到,在滨城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这简直就是繁华大都市里面的一个世外桃源,不过今天并不是周末,一路上也没遇到几个人,走着走着,竟觉得有些阴森可怕,刘立志加快了脚步。
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刘立志到了山顶,因为走得比较快,他已经气喘吁吁,身上也冒了汗,虽然是山顶,但周围的树木非常茂密,没有一丝的风,刘立志找了个石头坐了下来,往四周看了一圈。
山顶的远处几座古庙赫然而立,规模不大,却也庄严肃穆,刘立志没有发现有人,赶紧给那人发了条短信,说自己已经到了山顶。
等了一会,那人才回了一条“往你的右手边看,有一颗歪脖子松树,在松树的右侧有条小路,顺着小路下山。”
其实作为刘立志来讲,此时的他已经有些烦躁了,一来是刚才爬山爬的有些累,好不容易到了山顶,竟然没找到人,二来那人又让他下山,刘立志觉得这次自己肯定是上了当了,还指不定是谁在故意玩弄自己,如果是那样,岂不成了一个大傻蛋了么?这事要是传出去,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刘立志给那个人回了一条短信“你到底是谁?如果不说,我现在就下山回去了!”
“随你的便!”
干净利索的四个字让刘立志恨不得现在就钻到手机里顺着信号找到那个人,然后胖揍一顿解解恨。
人就是这样,越是挑逗起你的好奇心的时候,你越是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那个人回复你不要走,可能刘立志就真下山走人了,但发信息的那个人看上去那种无所谓的态度越是让刘立志觉得非得找到他不可。
刘立志喘了几口气,站起身来往右走了一段路,果然,在山顶上有一颗长得歪歪扭扭的大松树,这颗大松树要比周围的松树粗得多,而且枝叶茂密,树下看不到一丝的阳光。
找了一遍,松树的周围并没有路,甚至连个石头都没有,但仔细一看,在大树的右侧草丛中还真有那么一条小路,只是这条小路已经被茂密的草给盖住了一半,顺着小路往下看,延绵几百米看不到头,而小路通过的方向,正是跟上来的方向相反,看样子是下山的路,只不过是后山,而且看上去也很少有人走。
刘立志顺着这条小路往下走了几步,虽然是下山的路,但要比上来的时候难走的多,小路不宽,走在上面裤子能蹭到两侧的草,每走几步都要看准了脚下,一不留神就会往下滑。
走了大约二百多米,周围的树木开会变得稀疏起来,着眼望去,远处全是山,而且脚下的路也开始变得平摊起来,没有了那些乱石头岗,倒也好走了很多,刘立志继续往前走,不时的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新消息,走了将近四十分钟,他忍不住又发了一条短信过去,“我还要走多久?”
“继续往前”
依然是简简单单的回复,刘立志把手机装好,现在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但他不想就这么放弃,再者说,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就是想回去也难了,刚才是下山,要是折回去上山,那要难一百倍。
名山大川刘立志爬过不少,各种五星级的景区也去过很多,但像这种野山头,他还真是第一次爬,凭着他的体力,这种地方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今天刘立志是穿着皮鞋来的,走台阶路还好说,走这种后山的小路,那可就艰难的多了。
也不知道自己又走了多久,刘立志来到一片开阔地带,而且小路也变成了台阶路,刘立志顺着台阶走了不到一百米,一拐弯,眼前的景象让刘立志大吃一惊。
在一块巨石的背后是更开阔的一片平地,脚下的台阶一直通向一座古庙的门口,古庙就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大峡谷之中,规模不大,却也气势恢宏,古香古色,古庙已经跟周围的古树和巨石融为了一体,异常的庄严肃穆。
青砖绿瓦大角门,朱红色的庙墙沿着庙门往两侧延伸,墙上金碧辉煌的琉璃瓦,虽然年代已经久远,却也光彩照人,庙门两侧摆着两只石狮,已经有些破败,见证了时间的沧桑,庙门是开着的,从庙门往里看,一个长方形的大铁鼎正香烟渺渺,给古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刘立志没想到这地方竟然还有这么一座古庙,早就听说帽山庙多,却不知道山沟里还藏着一座,看样子没有上千年也差不多了,只是脚下的台阶缝里冒出的杂草,意味着找个地方很少有人来上香。
顺着台阶来到庙门口,刘立志扶着庙门往里看了看,他不敢贸然往里走,即便庙门是开着的,擅闯佛门净地也是个不小的罪过。
“请问,有人吗?”刘立志小心翼翼的朝里喊了一句。
“哈哈哈哈,进来就可以了,何必多此一举!”有人在里面说来一句,声音浑厚,就像是千年古钟所发出的那种沉闷的声音一样,荡气回肠,在这种人烟稀少,群山环绕的地方,这句话竟然还有回音。
刘立志壮着胆子迈步进了庙,进去以后他才发现,其实这个庙要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小,穿过门洞,庭院并不大,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四合院,院子里几柏树颗郁郁葱葱直冲云霄,分四角坐落,一角一颗,巨大的树冠把整个庭院遮的严严实实,在大香炉的后面有一座大殿,说是大殿,其实规模并不大,刘立志往里看了看,看不到人,也不知道刚才那个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你小子走的可真是太慢了!”随着一声浑厚的声音,从大殿里走出一个老者,看上去七十多岁,面如银盆,两眼炯炯有神,鼻子往上翘着,一嘴整齐的白牙跟他的年龄极不相称,一缕雪白的胡子垂到了脖子以下,头上挽着一个发髻,一身青色道袍,干净素雅,脚上穿着道靴,白色的布袜挽到小腿,系着一条灰色带子。
刘立志还从来没见过这等打扮的道士,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之前这种形象他只从电视上看到过,可真的站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刘立志差点就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
第310章神医献技
徐海的八卦让刘立志哭笑不得,但面对徐海,刘立志也只能把他当成一个女人来看待,毕竟他跟潘晓燕她爸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自己猜不出来,现如今徐海就跟潘晓燕她爹一样,而潘**更像个后爹。
“徐主任,这件事说来话长了,我跟被我救下来的那个女的的确认识,但也仅仅只是认识而已,别说是她要跳楼,就是换成别人,我照样也会去救,至于昨天下午,我去找了我大学的几个同学,早就说要一块聚聚,一直也没时间,正好到了滨城了,我寻思着就一起把这件事给办了。”刘立志懒得跟他说实话,也没必要跟他说太多,他已经想好了,徐海要是再继续追问下去,那自己就抬屁股走人,反正你徐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徐海直勾勾的看着刘立志,似乎是想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丝撒谎的痕迹,但未遂。
“好吧,你不说也拉到,我呢也是随便问问,今天叫你来可不是为了这事,潘晓燕她们培训的那几个人落实政策下来了,只有三个部门,都是政府口的,一个是房管局,一个是文化局,一个是建设局,我不知道你俩商量没有,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跟潘晓燕一起去北京培训的一共五个人,虽然说这五个人是经过精挑细选选出来的,为的就是给县里储备后备干部,但县里也是为了平衡各单位的用人指标,从十几个上报用人计划的单位里面挑出来三个单位,理论上来讲谁去哪个单位是县里说了算的,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按照专业类型去分,但徐海是政府办主任,这种事对他来说只是小事一桩,让刘立志和潘晓燕自己去挑,毕竟这三个单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比镇上的条件好得多。
刘立志一听这话,稍微犹豫了一下,虽然他没有跟潘晓燕商量过,但他自己却思考过这件事,凭着潘晓燕的性格,她根本就不是当领导的料,而且也当不了领导,即便是通过关系上位,估计她也不想干,所以刘立志觉得潘晓燕更适合去一个清水衙门,干点办公室里面的闲活,不用整天为了工作而奔波,这才是一个女人的幸福。
“徐主任,我觉得晓燕更适合去文化局。”
徐海一听愣了半天,潘晓燕是学理科的,要说去建设局和房管局专业才对口,即便是不对口,这两个科局那也是政府口里面的香饽饽,单位人多势大,而且又有发展前途,刘立志不可能不知道,怎么闹了半天去文化局,文化局可都是些文人墨客呆的地方,是玩艺术的单位,说不好听的养老可以去文化局,年轻人要发展,去文化局根本就不合适,这不是毁一生的决定么?
“立志,这是晓燕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
刘立志很坚决,他知道潘晓燕除了感情上一根筋之外,别的事没什么主见,所以才敢这么说。
“还有时间,你回去跟晓燕好好商量商量,明天下午之前给我个信。”
徐海有些不耐烦,刘立志也不想把话说的这么死,干脆,倒不如让潘晓燕自己跟徐海说吧,自己说多说少像徐海这种“娘”的人指不定怎么想呢。
回去以后刘立志把徐海的意思跟潘晓燕一说,果不其然,潘晓燕问刘立志怎么想,刘立志把自己的意思一说,潘晓燕犹豫都没犹豫,说了一句:我听你的。
第二天上午,潘晓燕就去找了徐海,结果跟刘立志的想法一样,她要去文化局,徐海苦口婆心的劝了很久,但潘晓燕执意要去,徐海不敢私自做主,又给潘**打了个电话,潘**也不懂这一套,让徐海看着办,无奈徐海只好摇着头答应了潘晓燕,把她给安排到了文化局,潘晓燕从松林镇的一名科员,成了县文化局的科员,当然,把潘晓燕安排到文化局徐海根本就不用自己出面,别人挑剩下的肯定是潘晓燕要去的。
潘晓燕单位的事落实了以后,刘立志也并非清闲下来,从星期二去了一趟帽山,这两天刘立志不停地在想那个老道跟自己说的话,虽然说他一直在劝自己不要相信这个疯老道的话,但每逢闲下来的时候,他脑子里一直回荡着老道那浑厚的咳嗽声,忍不住就觉得星期六自己还有个事要去做,而且这件事不能告诉任何人。
直到星期五的下午,刘立志也不知道被一种什么力量驱使着,到了县城里最好的茶叶店花了三百块钱买了半斤茶叶,跟潘晓燕说自己明天有点事要去一趟滨城,潘晓燕说要跟着去,刘立志没同意。
虽说县里规定政府部门可以双休,星期六和星期天刘立志的时间是自由的,不需要跟任何人请假,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刘立志已经是招商局的准一把手了,他离开高松还是要跟分管县长也就是赵小培说一声的,买完了茶叶,刘立志就给赵小培发了条短信,顺便也发给了车传胜,就当请了假了,但车传胜回了一个“好”字,赵小培却什么都没回。
星期六天还不亮,刘立志就起床开始准备,带好了茶叶,从楼下早餐摊上买了一个煎饼果子,一边吃着,一边奔向了汽车站。
从高松到滨城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高松汽车站有两种乘车方案,一种是慢车,中途要停三个站,时间长点,但是费用低,另外一种是快车,中途不停,时间短,票价贵,刘立志选择坐了快车,他倒不是希望早点见到那个老道,只是觉得第一次去,还是提前一点比较好。
只用了一个半多小时,刘立志到了帽山公园,跟上次来的时候截然不同,公园里满是晨练的老人,三五成群干什么的都有,刘立志没时间看风景,顺着山路一路小跑到了山顶,沿着那颗老松树下面的小路,很快到了那座小庙的门口。
庙门是关着的,刘立志提着茶叶上前敲了敲门,不大一会,门开了,老道看着刘立志,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笑呵呵的说:“嗯,不错,我就知道你会来,进来吧!”说完,一转身,给刘立志让出一条路,等刘立志进了大门,老道把门给关了。
进了大殿,老道扭头对刘立志说:“来的还挺早,茶叶带了么?”
刘立志把手里的茶叶往前一递,说了两个字:“带了!”
老道没伸手接,而是径直坐到了圈椅上,指了指八仙桌上那把已经磨的发亮的紫砂壶,又指了指桌下那个铁皮暖水瓶,用吩咐的语气说:“茶壶和热水都在这,你给我泡一壶我尝尝!”
刘立志恨得牙根痒痒,这老家伙也太不识抬举了吧,自己花了三百块钱,千里迢迢来给他送茶叶,连个客气话都不说,竟然还让自己给他泡茶,他要是自己的爷爷也行,关键是自己跟他根本就不认识,无非就是一个山旮旯里的老道而已,哪来这么大的架子啊!
不过刘立志不想多嘴,心想,自己既然都来了,又何必在乎这点小事呢,干脆,他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吧,反正也累不着。
刘立志把茶叶放到桌子上打开,用手捏了一点,刚打算放到紫砂壶里,老道一摆手,“慢!先把茶壶热一下,你用手抓的茶叶我不喝!”
嘿!刘立志有些烦了,心里骂道,老家伙毛病还不少,我在家都是这么泡的,到你这里怎么事这么多?你这破茶壶,不漏水就不错了,还热一下,真特么讲究啊!还我用手抓的你不喝,嫌我脏啊?
即便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刘立志还是按照老道说的去做了。
他先把手里捏的茶叶找了个纸包好了塞到口袋里,这么贵的茶叶他可不想浪费,拿回去自己也尝尝,然后拿起暖水壶往茶壶里倒了点热水,再拿起茶壶盖上盖子摇了摇,把水倒掉,从茶叶包里直接往茶壶里倒了点茶叶,然后又倒上热水,盖上盖子。
“茶杯呢?”刘立志想一气呵成,干脆给老道倒一杯得了,省的这事那事的。
老道一摆手,说:“没有茶杯!”说完拿起茶壶,把盖子打开闻了闻,接着说:“嗯,还算可以,只能是中等茶叶,不超过三百块钱,下次来要拿好一点的,这次就迁就着喝吧!”说完,嘴对嘴长流水尝了一小口。
刘立志气的快要吐血,真想拿起茶叶甩门而去,这老家伙不伺候了,三百块钱都嫌不好,我一个月才挣几个三百?没有个客气话也就算了,竟然要饭的还嫌饭凉,不识抬举!
也罢,忍了,刘立志没吱声,坐回到了方凳上。
老道一口一口的品着茶,很陶醉的样子,眼睛眯着不说话,刘立志就像个木头一样,坐在方登上看着老道,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想干啥。
其实现代社会似乎对道士这个职业比较陌生,虽然道教依然是我国四大教之一,各地道观也不少,但因为接触的人不多,所以才显得很神秘,刘立志眼前的这个道士虽然看上去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身道服而已,但其实他的来头却不小,他本名叫吴学文,河北唐山人,76年大地震之前吴学文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厂职工,因为家学渊源,受到父代的影响,自幼自幼禅心研习周易命理、风水,而且开始接触中医,医术也曾经在唐山一带名噪一方,但那个年代有饭吃才是生存之道,所以即便他有一身的医术和道法,却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跟正常人一样为生活而奔波。
唐山大地震那年,吴学文45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本来靠着他在机械厂的工作和高超的医术,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宽裕,但天灾不及**,来的那么的突然,一夜之间,他奋斗了几十年的家成了一片废墟,废墟下是他的父母,儿女,还有妻子,吴学文因为当晚外出给人看病正在回来的路上,躲过了一劫,即便如此,失去了所有亲人的他感觉生不如此,几次想了结了自己去跟家人“团聚”,但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吴学文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决心出家修道。
那个年代最出名的是茅山道士,对于吴学文来说,虽然他早年间研修过道法,但也都是“自学成才”,除了医术之外,其他的本事也都属于半吊子的水平,吴学文离开唐山,一路打听一路走,由于口音差异,在别人的指引下,吴学文来到了东阳省的帽山,说来也巧,帽山上的确有几座庙,而且还有一座道观,也就是刘立志进来的这个,其实这不是一座庙,刘立志不懂,把道观当成了庙,这座道观之前叫做子松观,并不出名,即便是帽山脚下的人,知道的人也不多,很少有人来朝拜,这座道观不出名的原因也是因为它修在了半山腰,而没修在山顶,至于为什么当时没修在山顶,无从考证。
吴学文到了子松观以后拜了当时的一把手钟法道长为师,钟法赐予他法号一鸣,从此吴学文开始了他苦心修道的路程,而因为吴学文本身就有底子,很快就成了钟法道长三个徒弟中最得意的弟子,一晃二十年,钟法道长驾鹤以后,吴学文的其他两个师哥也因为观里条件太艰苦而去了其他道观,只剩下了吴学文一个人守着这座孤零零的道观,又过了十年,吴学文给自己换了一个名字叫吴敬之,也就是现在的称呼,把道观门口那块刻着子松观三个字的石头给换了下来,这里成了一座无名道观,他从一名道士,变成了一名隐士,而身上的那身道服,他却一直舍不得脱掉,一直到今天,八十五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看上去也只有六十几岁的样子。
当然,这一切刘立志是不知道的,他坐在方登上看着吴敬之一口接一口的品茶,挑战着他的忍耐极限,在老道的要求下,刘立志还给他续了三次水以后,正当刘立志实在是忍无可忍刚想起身站起来跟老道理论一番,结果院子外面传来几声敲门声,打破了这个小道观的宁静,也把刘立志的屁股给硬硬的压了回去。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
第311章你可别后悔
刘立志又重新审视了老道一番,如果老道不自报家门,可能刘立志还不至于对他这般的崇拜,但知道了老道是谁,刘立志这心里对老道的看法完全变了样,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和崇拜让刘立志差点就倒身下拜,只不过到底这个老头是正宗的还是冒牌货,刘立志分辨不出来。
“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一鸣道长啊!”
“哈哈,怎么?难不成你还听说过我?”老道又是一笑,笑的含义深刻。
刘立志第三次仔细打量了老道一番,虽然他没见过一鸣道长,脑子里对他的相貌也没有概念,但面前这个仙风道骨,饶有几分神秘色彩的老头倒是有点那么回事。
“倒是听说过!”
老道拂袖做到那张磨得已经发亮的太师椅上,转身说:“年轻人,听你的意思你是不相信啊,这么着吧,你要是信得过我的呢,你给我磕三个头,拜我为师,说不定我一高兴或许能教给你点中医疗法,那你要是不相信我呢,你现在可以走了。”
刘立志一听气的差点吐血,心想,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还让我拜他为师啊,就算是自己想学点东西,还要磕头?要知道,自己从小到大就没磕过头,一个从来就不认识的老道竟然让我磕三个头,这不是胡扯么?再说了,男儿膝下有黄金,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磕头拜师,我又没求着你教给我!
最近真是邪了门了,无缘无故的被这个老道给引到他这个破庙里来,又费了好几百块钱买的茶叶,到头来还得给他磕头,刘立志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智商来了,难不成自己傻了么?这都什么事儿啊!
老道说完坐在椅子上开始闭幕养神,眼睛微闭着也不看刘立志,似乎是等着他的回答,也似乎是毫不在意!
刘立志沉默了片刻,说:“老人家,很多事我都还不明白,您就叫我拜你为师,这事我没弄清楚之前,恐怕这个头我没法给你磕。”
老道嘴角一动,微微一笑,说:“世界上很多事是不需要理由的,如果你什么都明白,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神秘可言,磕不磕头随你的便,大千世界又不是少了你一个刘立志就转不起来的。”
刘立志即便是很不乐意,但他不敢惹这个老头,怕自己吃亏,可转身就走的话,刘立志又有些不甘心,毕竟很多事他都没有弄明白,而对于这个老道,刘立志从内心深处还是有几分敬仰的,人到了这个年纪,能活的这么潇洒自如,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再想想山下公园里那些打太极,跳广场舞的老人,或许他们的生活也不如这个老道舒服。
“那我能不能考虑考虑?”
“我给你五分钟考虑时间!”
刘立志差点笑出声来,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